计划成本法例题

合集下载

原材料计划成本法例题

原材料计划成本法例题

原材料计划成本法例题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原材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成本和质量。

因此,对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来探讨原材料计划成本法的应用。

假设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生产需要用到A、B、C三种原材料,每单位产品所需原材料用量分别为3kg、2kg、1kg,对应的单价分别为10元/kg、8元/kg、5元/kg。

该企业计划生产1000个产品,根据以上信息,我们来计算该企业的原材料计划成本。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每种原材料的总成本。

A原材料的总成本=用量单价=3kg10元/kg=30元,B原材料的总成本=2kg8元/kg=16元,C原材料的总成本=1kg5元/kg=5元。

然后,我们将每种原材料的总成本相加,得到总的原材料计划成本。

总成本=30元+16元+5元=51元。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总成本与计划生产数量相乘,得到最终的原材料计划成本。

最终成本=总成本计划生产数量=51元1000=51000元。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得出该企业生产1000个产品的原材料计划成本为51000元。

在实际生产中,企业还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采购、储存、运输等成本,这些都会对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原材料计划成本的计算时,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出合理的决策,以确保生产成本的控制和产品质量的保证。

综上所述,原材料计划成本法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希望以上例题的讨论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原材料计划成本法,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计划成本法会计分录例题

计划成本法会计分录例题

计划成本法会计分录例题计划成本法(也称为成本计划法)是一种会计方法,用于记录和分配企业的计划成本。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以帮助企业预测和控制成本,并制定合理的预算。

以下是一些计划成本法会计分录的例题,以帮助理解该方法的应用:1. 假设某公司计划购买一台新机器,并为此制定了一个计划成本预算。

预算总成本为10,000美元。

公司购买机器后,应如何记录这个交易?分录:借:机器设备账户(固定资产) 10,000美元贷:现金账户 10,000美元解释:根据计划成本法,购买机器的成本应该在预算中记入固定资产账户。

现金账户则减少了10,000美元。

2. 假设某公司计划开展一项广告活动,为此制定了一个计划成本预算。

预算总成本为5,000美元。

公司支付广告费用后,应如何记录这个交易?分录:借:广告费用账户 5,000美元贷:现金账户 5,000美元解释:根据计划成本法,支付广告费用的成本应该在预算中记入广告费用账户。

现金账户则减少了5,000美元。

3. 假设某公司计划进行一项研发项目,并为此制定了一个计划成本预算。

预算总成本为50,000美元。

公司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支付了一部分研发费用,应如何记录这个交易?分录:借:研发费用账户 10,000美元贷:现金账户 10,000美元解释:根据计划成本法,支付研发费用的成本应该在预算中记入研发费用账户。

现金账户则减少了10,000美元。

这些例题展示了在计划成本法下,如何根据预算来记录和分配交易的成本。

通过使用计划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成本,从而更好地实现项目和业务目标。

计划成本分配法例题

计划成本分配法例题

计划成本分配法例题一、例题某企业设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在交互分配前,供电车间本月生产费用为36400元,机修车间为33600元。

本月供电车间供电110000度,其中机修车间耗用10000度,产品生产耗用80000度,基本生产车间照明耗用8000度,厂部管理部门耗用12000度。

本月机修车间修理工时为10600小时,其中供电车间600小时,基本生产车间7000小时,厂部管理部门3000小时。

假定每度电计划成本为0. 345元,每修理工时计划成本为3. 46元。

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二、解析(一)按计划成本分配1. 供电车间费用分配- 机修车间应分配的电费:10000×0.345 = 3450(元)- 产品生产应分配的电费:80000×0.345 = 27600(元)- 基本生产车间照明应分配的电费:8000×0.345 = 2760(元)- 厂部管理部门应分配的电费:12000×0.345 = 4140(元)- 供电车间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10000 + 80000+8000 +12000)×0.345=36570(元)2. 机修车间费用分配- 供电车间应分配的机修费:600×3.46 = 2076(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机修费:7000×3.46 = 24220(元)- 厂部管理部门应分配的机修费:3000×3.46 = 10380(元)- 机修车间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600 + 7000+3000)×3.46 = 36336(元)(二)计算辅助生产实际成本1. 供电车间实际成本- 供电车间实际成本=原生产成本 + 机修车间分配转入的费用- 供电车间原生产成本为36400元,机修车间分配转入2076元,所以供电车间实际成本=36400 + 2076=38476(元)2. 机修车间实际成本- 机修车间实际成本 = 原生产成本+供电车间分配转入的费用- 机修车间原生产成本为33600元,供电车间分配转入3450元,所以机修车间实际成本=33600+3450 = 37050(元)(三)计算成本差异1. 供电车间成本差异- 供电车间成本差异=实际成本 - 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 供电车间实际成本38476元,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36570元,成本差异=38476 - 36570 = 1906(元)2. 机修车间成本差异- 机修车间成本差异 = 实际成本 - 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 机修车间实际成本37050元,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36336元,成本差异=37050 - 36336 = 714(元)(四)编制会计分录1. 按计划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3450 ——基本生产成本2760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2760 + 24220)26980管理费用(4140+10380)1452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36570 ——机修车间363362. 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1906 ——机修车间714贷:管理费用2620。

计划成本例题

计划成本例题

计划成本例题在企业管理中,计划成本是指在制定和执行项目计划过程中所需的费用。

正确的计划成本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控制项目预算,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来详细介绍计划成本的相关知识和计算方法。

假设某公司计划开展一个新产品的研发项目,项目周期为12个月。

根据项目计划,各阶段的成本分别如下:研发阶段,100,000元。

生产阶段,200,000元。

推广阶段,150,000元。

在制定项目计划时,需要对每个阶段的成本进行合理的预算和安排。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每个阶段的计划成本:计划成本 = 预算费用 / (1 + 风险费用率)。

其中,风险费用率是根据项目的风险情况和行业标准来确定的。

假设研发阶段的风险费用率为5%,生产阶段为8%,推广阶段为6%。

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各阶段的计划成本如下:研发阶段,100,000 / (1 + 5%) = 95,238.10元。

生产阶段,200,000 / (1 + 8%) = 185,185.19元。

推广阶段,150,000 / (1 + 6%) = 141,509.43元。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得出每个阶段的计划成本,这有助于企业合理安排项目预算,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除了单个阶段的计划成本外,还需要对整个项目的总计划成本进行预算和安排。

总计划成本可以通过各阶段的计划成本之和来计算,即:总计划成本 = 研发阶段计划成本 + 生产阶段计划成本 + 推广阶段计划成本。

将以上三个阶段的计划成本相加,可以得出该项目的总计划成本为422,932.72元。

在实际项目执行过程中,还需要对计划成本进行动态调整和控制。

一方面,可以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对各阶段的计划成本进行调整,确保项目预算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需要对实际成本进行跟踪和比较,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偏差,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计划成本在项目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预算和安排,可以帮助企业有效控制项目预算,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成本会计计划成本分配法例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计划成本分配法例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计划成本分配法例题及答案今天咱们来玩一个关于成本分配的小“游戏”,就像分糖果一样,不过这个是成本的分配哦。

比如说,有甲、乙两个车间。

甲车间生产A产品,乙车间生产B产品。

甲车间这个月发生了好多费用,像水电费啦、原材料啦、工人叔叔阿姨的工资啦,总共是1000元。

乙车间呢,也有这些费用,一共是800元。

那怎么把这些费用分配到A产品和B产品上去呢?这就用到我们的计划成本分配法啦。

我们先假设A产品计划每一个要分担5元的成本,B产品计划每一个分担4元的成本。

甲车间这个月一共计划生产200个A产品。

那按照计划成本分配法,甲车间分给A产品的成本就是200×5 = 1000元。

乙车间计划生产250个B产品,分给B产品的成本就是250×4 = 1000元。

但是呢,实际甲车间发生了1000元,乙车间发生了800元。

这时候就会有差异啦。

甲车间分配的1000元正好等于实际发生的1000元,差异就是0元。

乙车间分配了1000元,可实际只有800元,差异就是1000 - 800 = 200元。

这个差异呢,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再调整分配。

比如说,我们发现乙车间的差异是因为水电费比预计的少了很多。

那我们就可以根据A产品和B产品的产量比例之类的,把这个200元的差异再合理地分配一下。

再举个例子,有个小工厂,里面有生产玩具汽车的车间和生产玩具娃娃的车间。

生产玩具汽车车间预计生产100辆玩具汽车,每辆计划成本3元,那计划分配的成本就是100×3 = 300元。

生产玩具娃娃车间预计生产80个玩具娃娃,每个计划成本2元,计划分配成本就是80×2 = 160元。

可是生产玩具汽车车间实际花费了320元,生产玩具娃娃车间实际花费了150元。

对于玩具汽车车间,差异就是320 - 300 = 20元。

对于玩具娃娃车间,差异就是160 - 150 = 10元。

然后我们就可以根据一些简单的方法,像按照生产的数量多少,把这30元(20元+10元)的差异再分配到玩具汽车和玩具娃娃的成本里。

辅助车间计划成本分配法例题

辅助车间计划成本分配法例题

1、辅助车间计划成本分配法中,当辅助生产车间的劳务单位成本已经确定后,各受益车间或部门应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是根据什么来分配的?A. 受益车间或部门的实际耗用量B. 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总量C. 受益车间或部门的计划耗用量D. 辅助生产车间的计划单位成本(答案)A2、在采用辅助车间计划成本分配法时,如果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与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存在差额,这个差额通常如何处理?A. 计入管理费用B. 计入销售费用C. 计入生产成本D. 直接调整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答案)A3、下列哪一项不是辅助车间计划成本分配法的优点?A. 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B. 能够及时反映辅助生产费用的实际支出情况C. 有利于考核和分析辅助生产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D. 提高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答案)B4、在辅助车间计划成本分配法中,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或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是如何确定的?A. 根据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成本计算B. 根据市场价格确定C. 根据企业的成本计划和历史数据制定D. 由财务部门随意估计(答案)C5、采用辅助车间计划成本分配法时,如果某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成本低于计划成本,那么差额部分应如何处理?A. 计入营业外收入B. 计入其他业务收入C. 冲减管理费用D. 计入其他应收款(答案)C6、在辅助车间计划成本分配法中,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时,其交互分配的费用是如何处理的?A. 直接计入生产成本B. 不进行交互分配,只对外分配C. 先进行交互分配,再对外分配D. 由受益车间直接支付(答案)C7、辅助车间计划成本分配法适用于哪种类型的企业?A. 辅助生产车间规模较小,产品单一的企业B. 辅助生产车间规模较大,产品多样的企业C. 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较少的企业D. 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较多的企业(答案)D8、在采用辅助车间计划成本分配法时,如果某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且差额较大,这可能表明什么问题?A. 计划成本制定过高B. 计划成本制定过低C. 辅助生产车间管理不善,导致成本超支D. 辅助生产车间生产效率提高,导致成本降低(答案)C。

计划成本法例题

计划成本法例题

计划成本法例题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方法核算例题:资料:1.某企业属一般纳税企业,2008年9月份有关会计账户期初余额如下:原材料账户:168000元;低值易耗品账户;46800元;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余8600元;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账户:借余184元。

2.本月发生采购业务如下:(1)购入原材料一批,买价90000元,增值税15300元;运输费4000元、装卸费80元,共计款项109380元,采用转账支票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计划成本92000元)(2)购入低值易耗品一批,买价12800元,增值税2176元;运输费800元,共计款项15776元,采用商业汇票结算,签发并承兑为期3个月的不带息商业汇票一张交供货方。

材料已验收入库。

(计划成本15600元)3.本月末已根据领发料单汇总发出原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的计划成本如下表:要求:1、根据资料2作购入存货的会计分录;2.根据相关资料计算原材料成本差异率和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率。

(列式计算)3.计算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应分摊差异额;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将计算结果直接填入“发出材料汇总表”中)4.根据发出材料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法例题答案:1.(1)借:材料采购——原材料93800 [90 000+80+4000×(1—7%)]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580(15300+280)贷:银行存款 109380借:原材料 92000 (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 1800贷;材料采购 93800(实际成本)(2)借:材料采购——低耗品13544 [12800+800×(1—7%)]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232(2176+56)贷:应付票据 15776借:低值易耗品 15600(计划成本)贷;材料采购——低耗品 13544(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低耗品成本差异 20562.计算成本差异率:原材料成本差异率=(8600+1800)÷(168000+92000)×100%=4%低耗品成本差异率=[184+(—2056)]÷(46800+15600)×100%=—3%3.计算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应分摊差异额:2008年9月发出材料汇总表4.编制发出材料会计分录:(1)发出原材料: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88400(计划成本+超支差异)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5200(计划成本+超支差异)制造费用 10400(计划成本+超支差异)管理费用 3120(计划成本+超支差异)贷:原材料 103000(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 4120 (超支差异)(2)发出低值易耗品:借:制造费用 19400(计划成本—节约差异)管理费用 10600(计划成本—节约差异)贷:低值易耗品 31000(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930(节约差异)5.登记账簿:(采用丁字账)原材料账户低值易耗品账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

计划成本法下委托加工物资例题

计划成本法下委托加工物资例题

计划成本法下委托加工物资例题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中,委托加工物资是一种常见的业务活动。

而计划成本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成本核算方法,在处理委托加工物资时有着特定的规则和流程。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来深入理解计划成本法下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

假设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存货。

该企业发出一批原材料委托外单位加工成 A 产品,计划成本为 100,000 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 2%。

发出原材料时,按照计划成本核算:借:委托加工物资 100,000贷:原材料 100,000同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 100,000 × 2% = 2,000(元)借:委托加工物资 2,000贷:材料成本差异 2,000企业支付往返运费 5,000 元(假设不考虑增值税),通过银行存款支付。

借:委托加工物资 5,000贷:银行存款 5,000加工完成后,企业收到加工单位开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加工费 20,000 元,增值税税额 2,600 元,款项尚未支付。

借:委托加工物资 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600贷:应付账款 22,600假设加工完成的 A 产品验收入库,计划成本为 125,000 元。

借:库存商品 125,000贷:委托加工物资 125,000此时,我们需要计算实际成本并结转差异。

委托加工物资的实际成本= 100,000 + 2,000 + 5,000 + 20,000 =127,000(元)成本差异= 127,000 125,000 = 2,000(元)借:材料成本差异 2,000贷:委托加工物资 2,000通过这个例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计划成本法下,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过程。

首先,在发出原材料时,按照计划成本进行转出,并同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在支付运费、加工费等相关费用时,都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最后,在产品验收入库时,按照计划成本入库,并结转成本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方法核算例题:
资料:1.某企业属一般纳税企业,2008年9月份有关会计账户期初余额如下:
原材料账户:168000元;低值易耗品账户;46800元;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余8600元;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账户:借余184元。

2.本月发生采购业务如下:
(1)购入原材料一批,买价90000元,增值税15300元;运输费4000元、装卸费80元,共计款项109380元,采用转账支票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计划成本92000元)(2)购入低值易耗品一批,买价12800元,增值税2176元;运输费800元,共计款项15776元,采用商业汇票结算,签发并承兑为期3个月的不带息商业汇票一张交供货方。

材料已验收入库。

(计划成本15600元)
2.根据相关资料计算原材料成本差异率和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率。

(列式计算)
3.计算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应分摊差异额;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将计算结果直接填入“发出材料汇总表”中)
4.根据发出材料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
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法例题答案:
1.(1)借:材料采购——原材料93800 [90 000+80+4000×(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580(15300+280)
贷:银行存款109380
借:原材料92000 (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1800
贷;材料采购93800(实际成本)
(2)借:材料采购——低耗品13544 [12800+800×(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232(2176+56)
贷:应付票据15776
借:低值易耗品15600(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低耗品13544(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低耗品成本差异2056
2.计算成本差异率:
原材料成本差异率=(8600+1800)÷(168000+92000)×100%=4%
低耗品成本差异率=[184+(—2056)]÷(46800+15600)×100%=—3%
3.计算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应分摊差异额:
4.编制发出材料会计分录:
(1)发出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88400(计划成本+超支差异)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5200(计划成本+超支差异)
制造费用10400(计划成本+超支差异)
管理费用3120(计划成本+超支差异)
贷:原材料103000(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4120 (超支差异)(2)发出低值易耗品:
借:制造费用19400(计划成本—节约差异)管理费用10600(计划成本—节约差异)
贷:低值易耗品31000(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930(节约差异)5.登记账簿:(采用丁字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