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论文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分析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分析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分析论文【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外伤、腰椎老化和腰肌劳损引起的常见病、多发病。

多发生于青壮年,以男性为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的以坐骨神经痛为主的综合征侯群。

对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的治疗方法:一是手术,二是保守疗法。

我们科绝大多数病人均采用保守疗法。

保守疗法,病人痛苦少、疗效显著。

我科仅2004年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病人385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385例病例中,男性226例,女性159例,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72岁,所有病例均有腰下部及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麻木、胀痛,偶见腰痛伴双下肢交替痛,偶有排便功能障碍者。

并与咳嗽、站立和行走有明显关系,CT、MRI示有椎间盘突出征象,即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院治疗。

住院后,293例采用微机三维腰椎牵引复位术,89例采用坐姿腰椎旋转手法复位术,3例转外科手术治疗。

所有保守治疗的病例均辅以理疗、牵引、针灸、推拿、封闭等治疗[1],经治疗及护理后腰腿疼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排便功能恢复正常,住院病人治疗时间6d~3个月不等。

2护理体会2.1基础护理2.1.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创造舒适的医疗环境我们坚持严格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专业护士不定时地到病房做卫生宣教及健康教育,在每一个病房里安装了有线电视,有多个频道供病人选择,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使其感觉疼痛减轻。

2.1.2防止便秘咳嗽、喷嚏、便秘均可1 / 4使腹压增加,诱发或加重疼痛。

咳嗽者及时给止咳剂,便秘者给润肠通便剂,每天协助病人按摩腹部。

2.1.3保暧注意腰及患肢保暖,每晚协助病人烫脚,水温40℃~45℃,以促进血液循环。

中医毕业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现状

中医毕业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现状

中医毕业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现状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论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系统分析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传统中医对其治疗的现状。

结果显示,中医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包括减轻疼痛、改善病情、促进康复等方面的作用。

然而,中医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本论文旨在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现状;疗效;安全性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常见类型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

传统中医在脊椎疾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论文旨在系统综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现状,以期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与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的一种脊椎疾病。

其主要病因包括退行性变、外伤、劳损等多种因素。

临床上常见的表现包括腰背痛、下肢放射痛、肌力减退等。

二、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中,常用的方法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治、针灸、推拿、拔罐等。

中医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具有以下优势:1. 缓解疼痛:中药内服可通过活血化瘀、祛湿化痰等作用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2. 改善病情:中药外治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病变组织的营养供应,有助于恢复患者的功能。

3. 促进康复:针灸和推拿等手法可以刺激经络,调理气血,增强患者的自愈能力,促进康复。

然而,与传统的中医治疗相比,现代医学发展迅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日益多样化,临床上常常采用中医与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

三、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安全性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

前期研究显示,中医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疗效,可以缓解症状、改善功能。

腰椎间盘突出症文献范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文献范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文献范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

本文主要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一、病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因是椎间盘退行性变,使得椎间盘的保护作用减弱,容易出现突出。

此外,腰部扭伤、脊柱曲度异常等也可能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包括腰部疼痛、下肢麻木、肌肉无力等。

严重的病例还可能伴随着大小便失禁、下肢瘫痪等症状。

三、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主要靠症状和体征。

医生通常会询问病史、进行神经系统检查、进行影像学检查等来确定诊断。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CT、MRI等。

四、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等,适用于轻度病例。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病例,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椎间盘切除、椎板切除等。

结语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疼痛
和不便。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恢复患者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预防措施也很重要,例如通过锻炼、保持正确的姿势等方式减少患病的风险。

《腰椎间盘突出系列论文》双氯芬酸钠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系列论文》双氯芬酸钠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双氯芬酸钠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陈惠文刘艳腰椎间盘突出症(herniaofintervertebraldisease),是指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变性、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该病在中医中属于“腰痹”证范畴,其病机主要是气滞血瘀、不通则痛【lJ。

笔者近年来采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配合针灸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l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36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腰椎问盘突出症诊断标准,排除消化道溃疡、对双氯芬酸过敏、妊娠妇女及使用地高辛、激素、口服降糖药等不宜使用针灸或双氯芬酸钠治疗者,男27例,女9例;年龄19—68岁,体力劳动者32例,非体力劳动者4例;有腰部外伤史者13例,无明确显外伤史者23例;CT检查示左侧型突出者21例,右侧型突出者7例,中央型突出者8例,突出部位于腰3一腰4问盘者6例,腰4一腰5问盘者20例,腰5.骶1间盘者10例。

1.2治疗方法(1)针灸疗法:每日施针一次,穴位选择根据病人病情分为两个阶段:初期,表现为腰腿剧痛,腰部拘凝,压痛明显,选穴以大肠俞、腰部夹脊活血化瘀,辅以环跳、委中、秩边等穴疏通局部经气以止痛缓急;缓解期:经过适度治疗后,患者已行动自如,但仍有腰部酸软,肌肤麻木拘紧,选穴以和营舒络,取肾俞、肝俞、大杼等穴以补宜肝肾,配局部俞穴荣筋和营。

(2)药物疗法:初期:每日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扶他林)2次,每次75mg;缓解期: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天津赫素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021136)75mg,1次/d,并根据症状缓懈程度及炎症消除程度逐渐停药。

1.3疗效标准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1)治愈:腰痛、坐骨神经痛及棘突旁压痛消失,直腿抬高达70%以上,x线腰椎片示脊柱侧弯、腰椎前弓、变直等恢复正常,能恢复工作。

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护理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护理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的护理经验。

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在治疗后的恢复期需进行功能锻炼,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对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时采取的各种护理方法及功能锻炼指导等情况,包括有心理、疼痛、体位、牵引、理疗、按摩以及局部封闭治疗的护理等对患者疾病康复的影响。

结果:112例患者中治愈95例、好转11例、无效6例,有效率94.6%。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有效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指导,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减轻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达到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弹及治愈的目的。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 ;功能锻炼; 护理【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21-0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患者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导致患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临床上以l4~5和l5~s1之间的腰椎间盘易发生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护士应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工作宜从2个方面有所区别:急性期的目标为减缓疼痛,减轻痛苦;缓解期应加强锻炼,以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减少复发为目标。

我科在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12例,均采取非手术治疗,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64例,女48例,年龄23岁~77岁,平均年龄35岁。

均经核磁共振检查,诊断为l3~4椎间盘突出11例,l4~568例,l5~s133例,两节段同时兼有者18例,均以腰腿痛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1.2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以综合治疗为主,症状严重的给予脱水消肿、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通经脉,行血气,壮筋骨,配合牵引、针灸、按摩、推拿及电磁波治疗器照射治疗,以理疗和药物等辅助治疗,增强患者肢体的肌力,恢复关节活动度。

腰间盘突出手术治疗方法论文

腰间盘突出手术治疗方法论文

腰间盘突出手术治疗方法探析【摘要】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紧张,导致人类肌体疾病抵抗能力相对弱化。

腰间盘突出作为近年来频发于广大老年人、青壮年劳力或妇女人群的常见性腰椎疾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针对腰间盘突出疾病的病因特征,探究其手术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对于恢复腰间盘突出患者的身体健康尤为重要。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手术治疗护理方案分析探究中图分类号:r681.5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108-01污染性工业发展的无节制以及农药化肥的泛滥使用,加剧了当前人类生存环境生态质量的不断劣化,同时,也给人类生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腰间盘突出,作为当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腰部疾病,属于骨伤科多发病,通常会导致患者肢体麻木和腰部活动障碍。

针对病情严重的腰间盘突出病症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痛,恢复患者身体健康。

1 腰间盘突出的症状表现现代医学理论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是指构成人体腰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后导致髓核向外突出,同时压迫人体神经造成人体腰腿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疼痛表现的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上通常具有如下病状表现:1.1腰部疼痛多数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或反复性的腰部疼痛和坐骨神经痛,具体发作的轻重程度不定,严重者可影响翻身和坐立。

1.2 腰部僵直大部分腰椎间突出患者,通常在腰椎部位出现日常性的后伸、前屈等各种腰部活动受到明显影响和限制。

1.3 脊柱侧弯多数患者长期患病后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腰部脊柱测完病状,在小腿后外侧、足部出现主管麻木、患肢体温偏低发凉感觉。

1.4 下肢放射性疼痛患者单侧下肢坐骨神经部位在腰疼减轻时出现右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甚至足部放射的疼痛,有时也表现为交替性或双侧性疼痛。

2 腰间盘突出的病因分析人体的腰椎间盘,作为人体腰椎关节构成,由纤维环、髓核及透明软骨板结构组成,存在于腰椎各个椎体之间,有多层环状排列的纤维软骨组成的韧性纤维环将具有弹性的胶状髓核包裹,对于人体椎体具有连接、支撑和缓冲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论文(共4篇)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论文(共4篇)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论文(共4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一站式”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模式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据统计,目前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已突破2亿,潜在的治疗需求相当大。

但由于大部分患者对此疾病无全面的了解,常就诊于骨科、理疗科、疼痛科、神经内科等科室。

这种诊治混乱的局面,不仅可能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而且也可能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我院骨科中心率先在宁波市成立了“一站式”腰椎间盘治疗中心,整合了理疗科、疼痛科、康复科等科室的资源,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分别采取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开放手术等方法。

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6月对接受“一站式服务”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相应的个体化护理,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就“一站式服务”腰椎间盘突出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175例患者中,男90例,女85例,年龄35〜81岁,平均岁。

患者病程9个月〜12年,平均年。

全部病例均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

其中,突出者65例,L5/&突出者82例,双节段突出者28例。

并发侧隐窝狭窄者38例,有典型间歇性跛行症状27例。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体征及影像学表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一般适用于椎间盘轻度突出,而无明显椎管狭窄的患者,可依据患者症状选择消炎止痛类药物、绝对卧床、牵引等治疗手段。

对消炎止痛药物或牵引无效的患者,可尝试进行骶管硬膜外阻滞治疗。

取骶骨裂孔为进针标记,注入%布比卡因注射液2ml加曲氨奈德注射液2ml加甲钴胺注射液2ml加生理盐水20ml混合液。

对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髓核脱出,若骶管硬膜外阻滞仍无效,且患者没有明显的腰椎管狭窄或严重的腰椎滑脱或腰椎不稳,则可考虑应用后路显微内窥镜技术,完成腰椎间盘摘除、内侧小关节切除、椎孔成形、侧隐窝减压等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系列》综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系列》综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拇指沿脊柱两侧足太阳膀肤经循行路线 自上而 下点按直 至昆 仑穴,连续 3次。再沿上述路线用滚法 ,连续 3次。② 侧扳 : 令患者侧卧,近床侧下肢伸直,对侧下肢屈靛屈膝 。术 者面 对患者,一侧前臂固定骨盆.另一侧 前臂按在患 者肩 部,使 患者腰推极度旋转,可发出弹响。同法施 与另一侧 ,左 右各 搬 1次。③后伸整复法:患者俯卧,将胸部和艘部垫起 ,使 腰部悬空。术者立于其侧,双手压住腰部 向下方或侧下 方弹 压 r 次。④屈 曲整复法:令患 者仰卧屈膝屈做,术者立于任 o 意一侧,以双臂按住患者双胫骨前侧、用 力下压 至极限,连
( 本文绘辑:负红雨〕
表 2 治疗组随访结果 J OA分值
直 腿 抬 高 试鉴 ( 士S 度 D) 6 士2 . 8 47 7 士2 . 0 1 3 , 士1
( 分士S D)
3 8 2 2 . 士4 4 2 2 夕 士5 2 .士5 41 滋 . ( s P<0月5 R N
表 1治疗前后 JA 点数和好转率 O 组别 O JA点数 ( 点致士5 0) 治疗前 治疗 后
2 32 士27 2 」7 士36 肠 7 2_ 士 42 阴 5士2 3 5 1 乃士4 2 j 1 1士41 0
好转率( %士S ) D
霖量
随访时间
2 治疗组 综合手法: . 1 采用 ①按摩: 令患者 俯卧, 术者以双手
狭窄, 根等组织受挤压和刺激后出现痪血、水肿、渗出 神经 等炎症反应。 将药物直接注射在侧隐窝,药液直达病灶,使 神经根得到充分的浸润,充分发挥混合液的止痛、清除炎症
介质 、消 除水 肿、促进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从而使侧隐窝 间隙相对扩大 ,达 到分离松解的作用,使由此引起的神经根
4 倪家吸, 任玉娥, 郭玉娜, 三种不同的 等. 硬腆外腔 注射对艘帷间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日常行为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

方法:随机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予行为干预。

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有效率为87.5%,明显大于对照组的65%,(P<0.05);实验组的半年复发率为5%,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5%,(P<0.05)结论行为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为干预腰部医疗体操锻炼
The influence of behavior intervention on the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bstrac t] objective Study on daily behavior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

Means Using random method, 80 cases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4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40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basis of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to. Result Dry the prognosis of experimental group efficiency was 87.5%,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65%, (P < 0.05);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half year relapse rate is 5%,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25%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o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atientssatisfaction,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Lumbar disc herniation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The Medical Gymnastics Exercise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及软骨板的不全或完全断裂,致使髓核向裂隙方向突出,对周围的关节、脊髓、神经根产生压迫而引起的一系统症状、体征[1]。

该病主要症状为腰痛,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史和数周或数月的腰痛[2]。

随着现代化、信息化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也随着增多,发病于青壮年,年龄波动在25~55岁之间多见,而且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我科在2014年4月~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实施了行为干预,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科在2014年4月~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在21~65岁,平均年龄在37.8岁,实验组年龄在23~56岁,平均年龄在38.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治疗方法
1.1.1对照组及实验组在入院后均卧硬板床休息,予康复评估后根据患者情况行物理治疗、腰椎牵引、推拿按摩、针灸等相关治疗,药物方面均予丹红注射液静脉用药每天一次,改善循环;口服甲钴胺营养神经药物治疗。

1.1.2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干预,主要内容如下:纠正日常不良动作及习惯,指导避免腰部负重等动作,如指导正确上下床方法,正确的站姿、坐姿、卧姿及拾物姿等日常生活习惯指导,必要时佩带腰围下床活动,女性患者避免穿尖跟高跟鞋,可穿斜坡形低跟鞋。

1.1.4实验组患者指导每天行腰部医疗体操锻炼,一天锻炼三次,每次不少于30
分钟,分为十个动作,具体锻炼如下:①双手握拳,两臂头上举,同时伸展躯干,胸腰部离床。

②抬起骨盆。

③两下肢稍离床轮流外展,膝关节保持伸直。

④双腿同时轮流向两侧倒。

⑤侧卧患肢尽量屈曲上提,然后用力向后蹬。

⑥双膝平距床上,腰部下沉,两臂伸直轮流向前上方伸,同时抬头看手。

⑦两臂伸直轮流向外展,与床面垂直。

⑧两腿轮流向后上伸展。

⑨右臂左腿伸直上举,抬头看右手,左臂右腿伸直上举,抬头看左手,⑩俯卧床上,双手轻拍腰部,放松局部肌肉。

1.1.5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纤维食物,避免便秘,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1.1.6 心理护理由于腰痛或下肢麻木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都有不同程度地出现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鼓励患者,消除其不良情绪,介绍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1.1.7 患者出院时,实验组患者指导出院后坚持行腰部医疗体操锻炼,每天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所有患者出院后在1周,1月,半年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一般情况,是否出现复发等情况。

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参照蔡丽莉[3],分为3个等级,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偶有腰腿痛或酸胀感,生活自理;有效:症状和体征明显得到改善,伴有轻度腰腿痛或下肢不适,生活基本自理;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生活不能自理。

经障碍,常常表现腰腿疼痛,活动受限等[4],发病机制主要是腰椎间盘变形,纤维环破裂,髓骸外突,刺激和压迫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所致[5],发病时可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及工作,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大小便失禁。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治疗方法,椎间盘突出症越呈年轻化趋势,行为干预更尤为重要,多数研究者指出心理状态、生活环境、生活行为方式、人格因素、认知水平等非生物因素在腰椎间盘疼痛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在治疗上给予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也尤为重要[6]。

行为干预中的腰部医疗体操在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是提高腰背肌肉张力,改变及纠正异常力线,其他正确日常生活习惯则是避免腰部负重及腰椎受伤,9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得到恢复,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复发的可能,预防及治疗的主要措施是避免其诱发发病,纠正不良姿势,坚持行腰部医疗体操锻炼,促进患者恢复功能及预防复发有密切关系。

总之,行为干预配合常规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的疗效,并或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郑彩娥,《实用康复护理学》, 397
[2]燕铁斌,《康复护理学》, 261
[3]蔡丽莉,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6(34):148-149.
[4] 罗泽斌,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8-19
[5]邹树红,王升英,张彦妹,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201——4(39):47-48
[6]侯明,朱智奇,谢小青等,心理因素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的关系[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21):1666-16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