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信网络论文通信学论文
电子与通信工程方面的毕业论文

电子与通信工程方面的毕业论文近些年通信工程的技术不断提升,并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不仅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方面的发展,还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提高了各项产业的劳动效率。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子与通信工程方面的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方面的毕业论文篇1浅析电子通信工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摘要】电子通信作为技术、电子科学以及信息技术这三者结合的产物,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中,它代表着未来通讯的发展方向,因此,加快研究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使得它能够为解决有关于电子的元器件、电子控制、集成电路以及仪器仪表等问题带来积极的作用,但是根据当前其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对电子信息的传输、处理、交换以及显示等技术带来不良的影响,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了分析,然后再提出其改进的措施,从而使得电子通信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中得到较好地发展。
【关键词】电子通信工程问题发展思考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文明、文化不断的进步,使得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的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电子通信工程在此基础上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对我国的通信工程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无论在金融机构、政府机构、教育事业和军事指挥、控制系统等提升了工作的效率,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分析,电子通信工程的发展给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着构建高效、共享以及智能的平台,它的作用将会得到更大的发挥。
一、分析当前电子通信工程中所出现的问题1.1出现发展地区的不平衡性目前,在电子通信行业中,基本出现的一个趋势是人才向发达的一线城市聚集,由此带来的是资金、技术也高度的集中在这些城市,这就导致了我国的电子通信在中西部地区出现了比较落后的情况,从而使得电子通信中的资源没有得到科学的配置,出现了一些浪费以及重复等现象。
1.2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是每一个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力量,而对于电子通信的发展亦是如此,在当前的发展中,制造和生产的能力取得了较大的成就[1],但是在技术、产品的设计方面十分缺乏,更多的对国外技术以及差产品的模仿与集成创新,从而得不到具有专利保护的技术,由此会受制于国外的控制,使得我国的电子通信技术在生产中没有获得绝对的话语权,这对电子通信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使得我国许多的生产基地以及工厂服务于国外的先进技术。
通信工程论文15篇(论网络通信工程的信用与发展)

通信工程论文15篇论网络通信工程的信用与发展通信工程论文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越来越趋向大数据时代的社会,要在海量的数据之中获得有用的信息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通信工程作为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文秘网!一个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促进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集成服务的进一步加快尤显必要,因为集成服务是促使信息获取更快速、更便捷、更高效的一大法宝。
相信在大家的一致奋斗下,促使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集成服务进一步发展将近在咫尺。
关键词通信工程工程论文工程通信工程论文:论网络通信工程的信用与发展一、网络通信工程在传输技术上的应用随着EDFA的商业化,利用WMD的大容量和远距离传输能力,以及ASON的宽带容量和敏捷性,在结合ASON和WDM的方式,可以形成一个更加强大功能更加齐全的网络一体化。
在目前,个人用户进入因特网和有线电视最主要的方式就是Modem、ASDL和HFC等,企业用户采用LAN接入,以SDH接入传输网等接入方式,根据不同宽带用户的需求利用ADM提供灵活的接入口。
目前通信工程传输所采用的技术是MSTP,是一个多业务的传送平台。
ATM和MPLS技术都涵盖其中,还包含以太网和RPR技术。
根据客户的要求利用MSTP来提供相应的技术和服务。
二、讨论网络通信工程发展趋势(一)从技术上面分析在90年代,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在这时期是发展迅速的时代。
以光纤传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中心,在发展方向多倾向于高速和多媒体通信方面,由于现在广泛普及了模拟信号数字化计划的应用,现在的语音,视频等系统的模拟信息通信可以和以往的单独的计算机数据通信想结合,在单一化的通信体系方面,使电话、传真和广播电视和计算机通信相结合。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技术作为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在90年代初有很大的发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数据,文字。
语音,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事实。
数字网络(ISDN)技术在综合业务上已经成熟。
通信导论论文(合集五篇)

通信导论论文(合集五篇)第一篇:通信导论论文对通信工程的认识通信,顾名思义就是信息在人、地点和机器之间进行的有效传送,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汉语字典中对通信的解释是,通:设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懂得,彻底明了;传达;往来交接;普遍、全。
信:诚实,不欺骗;不怀疑,认为可靠;崇奉;消息;函件;随便,放任;物体的中心部分。
百度中对通信的解释是:通信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解释,在出现电波传递通信后通信被单一解释为信息的传递,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其目的是传输消息。
然而,通信是在人类实践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传递消息的要求不断提升使得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在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中,利用“电”来传递消息的通信方法称为电信,这种通信具有迅速、准确、可靠等特点,且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空间、距离的限制,因而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现今因电波的快捷性使得从远古人类物质交换过程中就结合文化交流与实体经济不断积累进步的实物性通信被人类理解碍。
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等几个主要方面,尽管他们在传递信息形式、工作方式和设备体制等方面有差别,但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信息的传递。
信息传输是人类社生活的重要内容。
从古代的烽火到近代的旗语,都是人们寻求快速远距离通信的手段。
以下是通信的发展简史(经上网查得): 1837年,美国人摩斯发明电报机。
1857年,横跨大西洋海底电报电缆完成。
1875年,贝尔发明史上第一支电话。
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同时成功研制了无线电接收机。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在巴黎首映第一部电影。
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无线电救了700多条人命。
1920年代,收音机问世。
1920年代,英国人贝尔德成功进行了电视画面的传送,被誉为电视发明人。
1962年,美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启电视卫星传送的时代。
通信毕业论文(5篇)

通信毕业论文(5篇)通信毕业论文(5篇)通信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放射超宽带(uwb)信号最常用和最传统的方法是放射时域上很短的脉冲。
这种传输技术称为“冲激无线电”(impulse radio,简写为ir)。
信息数据符号对脉冲进行调制,其调制方式可以有多种。
脉冲位置调制(ppm)和脉冲幅度调制(pam)是最常用的两种调制方式。
除了要对脉冲进行调制外,为了形成所产生的信号的频谱,还要用伪随机码或伪随机噪声(pn)对数据符号进行编码。
一般是,编码后的数据符号引起脉冲在时间轴上的偏移,这就是所谓的跳时超宽带(th-uwb,time-hopping uwb)。
直接序列扩谱(ds-ss)就是编码后的数据符号对基本脉冲的幅度进行调制,这在冲激无线电(ir)中被称为直接序列超宽带(ds-uwb,direct-sequence uwb),这种调制方式好像特别有吸引力[1]。
对于超宽带信号,也可以通过很高的数据速率来产生而根本不需要具备脉冲的特性。
只要uwb定义所要求的相对带宽或最小带宽在整个传输过程中得到满意,那么,靠放射高速率数据而不是窄脉冲所产生的具有uwb射频带宽的系统,就不应当被排解在uwb系统之外。
诸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数据速率适当的状况下也可产生uwb信号。
因此,ofdm也是一种超宽带的调制方式。
本文主要争论th-uwb、ds-uwb和ofdm调制方式。
4.1 ppm-th-uwb 调制方式4.1.1 跳时超宽带信号的产生在结合了二进制ppm的th-uwb(二进制ppm-th-uwb或者ppm-th-uwb)中,uwb信号的产生可以系统地描述如下(参见图4-1描绘的放射链路) [1]。
shape \* mergeformat图4-1 ppm-th-uwb信号的放射方案给定待放射的二进制序列b=(…,b0,b1,…,bk,bk+1,…),其速率rb=1/tb (b/s),图4-1中的第一个模块使每个比特重复ns次,产生一个二进制序列:(…,b0,b0,…,b0,b1,b1,…,b1,…,bk,bk,…,bk,bk+1,bk+1,…,bk+1,…)=(...,a0,a1,…aj,aj+1,…)=a新的比特速率rcb=ns/tb=1/ts (b/s)。
计算机网络通信研究论文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

计算机网络通信研究论文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研究论文篇一《浅谈计算机通信的网络安全问题》一、计算机通信安全现状计算机网络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随之带来了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这对计算机通信造成了严重威胁。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统计,美国每年因网络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0多亿美元,全球平均每20秒就出现一起计算机入侵事件,从这些入侵事件中也不难看出网络攻击所具有的显著特点:1.社会安全威胁,有些计算机网络攻击者主要针对国家的军事、政府部门进行攻击,从而对社会及国家安全形成威胁。
2.攻击造成较大损失,由于计算机入侵主要是针对网络上的计算机,因此每次攻击如若成功都将会给计算机用户带来巨大灾难,甚至会出现系统无法运行、数据丢失或者被盗窃的现象。
3.攻击手段多样化且十分隐蔽,计算机攻击者通过非法手段窃取他人帐号及密码进入计算机,然后通过对网络监视获取机密信息。
完成窃取、监听过程的时间十分短暂难以察觉,但攻击的杀伤力却十分强大。
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所涉及的方面较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出相应的解释,国际组织对网络通信安全是这样定义的:信息的可用性、完整性、可靠性及保密性。
若从一般层次上讲,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主要依靠网络自己的特性借助一些安全措施或与安全技术相互结合预防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操作系统、软件、硬件的应用能够正常运行,网络中数据的传输不受破坏及威胁,拒绝非法用户对数据或服务的窃取。
即借助于安全措施,无论是通过安全软件来进行对计算机实施保护又或是通过安全硬件设备对计算机通信安全提供保障,预防计算机网络遭受非法入侵,进而实现网络通信的持久安全运行。
从网络运行的具体环节来看,网络通信安全主要包含: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硬件设备运行过程安全、用户登录信息安全识别。
计算机通信过程如何实现安全传输,这涉及到较多的学科,例如,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网络安全等等,它主要是以实现网络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及系统中存放的数据进行安全保护为主。
通信网络技术论文

通信网络技术论文网络通讯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对图形和文字等形式的资料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等,使信息资源达到充分共享的技术。
小编整理了通信网络技术论文,欢迎阅读!通信网络技术论文篇一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探讨摘要:网络通讯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对图形和文字等形式的资料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等,使信息资源达到充分共享的技术。
通信网络技术是一种由通信端点、节(结)点和传输链路相互有机地连接起来,以实现在两个或更多的规定通信端点之间提供连接或非连接传输的通信体系。
通信网按功能与用途不同,一般可分为物理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等三种。
网络通信技术,在社会的发展进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势必带动社会创新的发展。
1.我国网络通信技术现状和技术发展1.1各种媒体技术的现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不同媒体的要求也正不断提高,从而使得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的不同媒体有多媒体技术,它除语音和图像数字技术之外,还涵盖了无线技术和海量存储技术等一些高端科技成果。
例如目前集语音、视频和数据于一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三重播放业务,其具有传输速率高和服务质量高的优点,该技术的普及使得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因而网络音乐、电视、广播的应用的十分广泛。
还有流媒体技术,它是一种视/音频的连续数据流,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在网络上采用流技术进行传输与播放。
流媒体技术采用的是流式传输方式,把多媒体文件的整体解析和压缩成了数个压缩包,然后根据顺序实时地给客户端传送,使用户能够边对前面传输的压缩包进行解压播放,边对后续的压缩包进行下载,能够节省很多时间。
与传统上由客户端把完整的文件从服务器下载后再播放的技术不同。
1.2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网络通信技术和广泛使用的典型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充分地反映了当代数字移动通信新技术的发展。
对移动信道中的电波传播及干扰、组网技术、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CDMA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和无线市话通信系统都随着发展提高社会服务。
关于电子与通信工程论文

关于电子与通信工程论文关于电子与通信工程论文摘要:近年来,由于各式各样的电子设施设备开始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逐渐普及,设备的接地安全性与可靠性开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这就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可靠的接地方式,以此保证设备得以正常稳定运行,促使其能够有效影响电子通信设备的抗干扰性能,保障接地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据此,本文主要对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能够为电子通信工程提供更多可借鉴经验。
关键词: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1抗干扰接地技术的使用现状分析目前,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大多数设备正常运行的电压为220V,在设备出现意外事故的时候,设备极可能会由于一些原因影响导致漏电,这时如果工作人员在还未全面做好有效防范措施便开始检查设备,人很容易触电,电流小的情况下,人只会有稍微的感觉,但是在电流超出10毫安的时候,一旦出现就会直接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想要有效利用接地手段,把设备产生的电荷引入地面,才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电子通信设备内部接地同样采用了这一原理,在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会逐渐产生连续性信号,其中存在的磁场会促使设备在长期工作之后,依旧残留大量电荷,对此应把接地设备电荷及时接入地面。
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首先应全面防止出现生命危险,并进一步提高对接地质量的要求,接地体的参数与性能应与严格标准明确相符。
在安装接地体的时候,应按照相关规范有序进行。
在安装小型设备的时候,一般会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安装,即先选择1m2或以上的铜板或者钢板,在与预算控制要求相符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导电性能较好、面积较大的钢板。
在做出最佳选择之后,还应将钢板或铜板买入地下,大于在2m左右,利用导线促使其与设备壳体之间相互连接。
而设备较大的情况下,则应利用性能较优的接地体,以及较高的埋地深度,在下埋接地体的时候,则可以采用在周围撒盐的方式,提高接地体整体性能。
2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要求2.1科学布线在电子通信工程接入设备中,存在性质不一的各式各样的接地线路,实际通途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为了在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及时找出问题并分析其具体原因,必须合理规划相关线路。
网络通信论文

网络通信论文网络通信论文(精选5篇)网络通信论文篇1摘要:民办高校在应用型转型的背景下不断的探索和培养出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文章基于对本校以及同等类型的民办高校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了民办高校通信专业现阶段较为有效的人才培养改革方向。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随着民办高校应用性转型背景下,民办高校专业如何将专业培养出建设成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各大高校教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通信工程作为工科电类专业的专业方向之一,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的需求不断的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作为民办高校,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随社会的发展对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要适应企业的需求。
一、课程设置改革传统的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方向不够明确,各个方向的课程均有开设,但没个方向都学不深,没有专业特色和学校特色。
每门专业课程虽都安排课内实验,但实验主要是以一些验证性实验为主,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理论和实验没有很好的衔接和联系,实践课程开设学时数较少,学生只学习理论知识,无法系统的将所学知识用到通信综合实验中,达不到通信的实际实践能力,大部分民办高校由于资金问题,在实验室的投入上无法做到与时俱进的通信实验条件,在培养应用型通信专业人才下首先必须将课程优化,每所民办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优势确定学生主要的发展方向而优化课程的设置,通信方向的知识更新得比较快,几乎没两年就应该更新教学的教材和知识,下面列举调研中做得比较好的同等学校开设的通信专业方向比较有代表性的课程设置。
1.1理论课程的设置:通信工程专业的方向很多,但从从事的企业工作大方向分,主要分为通信方向的硬件开发、软件开发、网络规划。
而硬件开发主要需要学生掌握数字电路、模拟电路、FPGA、单片机以及嵌入式系统应用等硬件方向的知识。
从事软件开发的需要掌握C语言、单片机编程语言等,而网络规划只有有相关实验室或者到企业才能进一步的学习,据调研,有些实力雄厚的民办高校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已经建立了网络规划的实验室,为企业培养相关的应用型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通信网络论文通信学论文
基于Simulink的本原多项式验证模型
摘要:伪随机码是扩频通信的关键,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m序列。
构成m序列发生器需要判断本原多项式,文章提出了一种本原多项式验证模型,较传统方法更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Simulink;m序列;本原多项式
扩频通信由于其抗干扰、抗噪音、具有保密性、隐蔽性等一系列优点被广泛的运用于移动电话、微波通信、遥测、监控等系统中。
而这种通信方式的本质是利用伪随机编码对将要传送的信息数据进行调制,以实现频谱的扩展;在接收端再采用相同的伪随机码进行相关解调。
所以伪随机码可以说是一个扩频通信系统的核心。
常见的伪随机序列有m序列、GOLD序列、M序列、Walsh序列等。
m序列由于容易产生,以及优良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被广泛的运用于扩频领域。
1m序列
m序列是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
图1是一个三级移位寄存器。
设它的起始状态为全“1”,那么输出端输出一个周期的序列为1 110 010。
而三级移位寄存器能产生的最长周期为23-1=7,即这个移位寄存器是一个m序列发生器。
并不是所有移位寄存器都可以产生m 序列,这跟线性反馈逻辑是直接相关的,找出能产生m序列的移位寄存器,对通信系统有重大意义。
这项工作我们一般通过特征多项式
来完成。
2本原多项式
一般形式的n级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如图2所示。
图2中Ci表示反馈线的连接状态,“1”表示接通,“0”表示断开。
由此,可得表达式:
Dn=C1Dn-1C2Dn-2…CnD0=CiDn-i
由此可定义一个与上式相对应的多项式:F(x)=Cixi,称之为特征多项式。
而当此多项式满足下列条件时,称为本原多项式:F(x)是既约的;F(x)可整除xm+1,m=2n-1;F(x)不能整除xq+1,q <m。
只要找到本原多项式,就可以由它得到m序列发生器。
所以求得一个本原多项式,或者判断一个特征多项式是否为本原多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当移位寄存器的级数变得较高时,这样判断工作的计算量会变得非常大。
由此,我们提出一种通过Simulink仿真的形式,来判断本原多项式的方法,来简化这一过程。
3Simulink仿真模型建立
设计一个根据特征多项式构建的移位寄存器,通过监测它的输出序列周期是否为最大周期,来判断是否为本原多项式。
所以整个模型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移位寄存器,周期判断部分和波形显示部分。
下面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具体的仿真过程。
设有一个特征多项式为x9+x4+1,判断它是否为本原多项式。
移位寄存器采用Simulink通信模块提供的PN Sequence Generator 来产生序列,其中的Generator polynomial参数设置为[9,4,0],Initial states设置为ones(1,9)即全1。
所以当输出的序列再次出现9个1的时候,即意味着一个周期的结束。
可以通过监测输出序列中的连1数来判断周期。
对于周期判断部分,将输出的序列导入一个缓存Buffer。
将缓存的size设置为9,当出现9个连1时,缓存中将为全1。
此时将缓存中的数据通过Dot Product求和,结果为9,并将此结果送入Relay(门限为8.5),并将判决结果送入示波显示。
由此构成的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
得到的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
通过波形可以看出,判决脉冲的周期为511s,也就是说输出序列的周期为,为最大周期。
所以例中的特征多项式为本原多项式29-1=511。
4结论
m序列为目前广为使用的伪随机码,而本原多项式是构成m序列发生器的关键。
传统的判断本原多项式方法计算量大,难以实现,可操作性不强。
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Simulink工具来判断的方法,通过在工作中的使用,证实是方便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强世锦.数字通信原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2] 陈顺林,杨万全.m序列在移动通信扰码中的应用及仿真[J].现代电子技术,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