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占位病变的MR征象2014

合集下载

肝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

肝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

一般情 早期好 况 中晚较 较差 好 良好

肝脓 肿
较差 贫血
肝硬 化
较差
肝棘球 蚴病
较好
其他
肝良性 肿瘤
良好
发热 可有


(癌热)
多无,
黄疸 晚期有 晚期有 无


无 滤泡型 无
可有
滤泡型
无 少数有 一般无 可有

可有 可有
球形,
肝肿大 进行性 缓慢长 大者有 囊性肿 肿大 肿大或 有囊性 多无
肿大 大

压痛 缩小

肝硬化征 常有 肝掌、 晚期有 无 蜘蛛痣、 腹水
脾大



无 晚期有 无
腹水
编辑ppt

13
6)各系统器官检查 原发癌灶? 同时癌? 合并疾病?
7)肺、脑、骨转移征—— 咯血、头痛、呕吐、 瘫痪、病理性骨折
8)直肠指检
作者对肝占位病人常规指检可有意外发现
如作者笈此发现一例直肠类癌肝转移患者, 从而否定了原来的HCC诊断。
何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肝胆胰研究室
编辑ppt
1
一、何谓肝占位病变?
• 随着影像学诊断的问世,出现了“占位病变”一词 意指:人体的脏器(肝、胰、脾、肾、肺、脑等)存在 一个或数个占有一定体积病灶或称肿块(包块)
• 肝占位病变—肝脏肿块 肿块≠肿瘤
• 随着影像学诊断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肝占位病变检出率逐渐增高
❖ 患过肝炎≠肝占位就是HCC
编辑ppt
16
❖ HCC患者AFP 70-80%阳性 但应注意
假阳性: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肿瘤,

肝脏的MR表现

肝脏的MR表现
大,间隔不规则,肝脏明显变形 ➢混合型:大小结节共同存在
整理课件
39
肝硬化
肝脏大小改变
早期肝脏可增大 中晚期肝各叶大小比例失调 尾叶、左叶外侧段增大,右叶萎缩
肝脏形态轮廓的改变
肝边缘显示凹凸不平(结节再生和纤维化收缩)
整理课件
40
肝硬化
肝信号改变
出现脂肪浸润或铁质沉积 肝实质呈弥漫性或不均匀结节样改变
多中心型肝癌
整理课件
动脉期
延迟期 10min
T2WI-FS
57
同相位
多中心型肝癌
反相位
DWI b值=800
整理课件
ADC图
58
T1WI-FS 预扫
门脉期
肝右叶肝癌并门脉癌栓
动脉期
延迟期 10min
肝胆特异期 延迟90min
整理课件
T2WI-FS
59
同相位
肝右叶肝癌并门脉癌栓
反相位
DWI b值=800
FNH是肝内良性病变,由排列紊乱的正常肝细胞、胆管构 成,主要由动脉供血,因此增强动脉期可呈明显结节样强 化,门脉期呈等或稍高信号,其它序列常呈等信号。偶尔 T2压脂也可呈稍高信号
2/3的FNH存在中心瘢痕,T2压脂高信号,延迟期呈等或 稍高信号
对于FNH而言上述表现具有高度特异性,甚至不需要活检
肿瘤无纤维包膜;出血、坏死均罕见,这点与肝细胞腺瘤 不同
肝胆特异期(延迟90min):病灶呈等信号
整理课件
29
(莫迪司 ) 肝右叶FNH
T2压脂:稍低信号,中
央裂隙样高信号
T1预扫:呈等信号,中央
裂隙样低信号
动脉期:呈爆米花样强化
门脉期:呈等或稍低信号

肝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课件

肝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课件
C、恶性畸胎瘤
学习交流PPT
7
2)感染性疾病
肝结核 肝梅毒
3)寄生虫病
肝泡状棘球蚴病 肝肺吸虫病
4)其他
肝脂肪浸润(脂肪肝) 肝内钙化灶
肝结节病 肝孤立性坏死结节
学习交流PPT
8
2、肝囊性占位病变
1)囊肿
i)非寄生虫性肝囊肿
➢ 先天性 ➢ 创伤性 ➢ 炎症性(潴留性) ➢ 肿瘤性
▪ 囊腺瘤 ▪ 皮样囊肿 ▪ 囊性畸胎瘤
假阴性:20-30%
应进一步检测二线肝癌肿瘤标志物—— 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DCP)、岩藻
糖苷酶(AFU)、AKP、r-GT、LDH、铁蛋白…… 不要把AFP(一)的HCC与肝良性疾病相混淆
学习交流PPT
17
❖此外,肝癌
可有 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高血钙症、 高血脂症等特殊表现
也可有 凝血机制的障碍。
❖ 而肝良性疾病也可以具备一定特殊表现
如 :肝棘球蚴病 嗜酸性粒细胞↑ Casom试验和 Elasa试验(+)
肝脂肪浸润→血脂↑ 肝肺吸虫病 嗜酸性粒细胞↑
肺吸虫皮试(+) 肝硬化可出现 脾亢—全血细胞↓,凝血
机制障碍…… 等等
学习交流PPT
18
4、影像学诊断最为关键
病名
B超 CT
MR 肝A造影
原发性 肝癌
病程:肝癌短,进展快,转移癌发展较慢,良性占位更 慢,肝脓肿病程较短,肝硬化病程较长。
➢记住,有时候,鉴别诊断的钥匙在于一个重要的病史
学习交流PPT
11
2、系统全面的体检
1)一般情况 2)发热 3)黄疸 4)肝肿大 5)肝硬化征(见下表)
学习交流PPT
12

MR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MR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b i g , d e c r e a s e d w i h t i n c r e a s i n g v a l u e s o f b , h t e b v a l u e s d i f e r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 B o t h a r e s i ni g i f c nt a d i f e r e n c e , s t a t i s i t c l a l y s i ni g i f c a n t ( P < 0 . 0 5 ) . C a n c e r o f t h e l i v e r p a r e n c h y ma r a e a nd a n e c r o t i c a r e a a v e r a g e A D C v a l u e s , s i ni g i f c nt a d i f e r e n c e ,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i f c a n t ( P < O . o 1 ) . C o n c l u s i o n Wh e n b =5 0 0 s / a r mz w a s
1 6 ・论
著 ・
S e p t e m b e r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2 5
M R 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 占位性病变 中的应用
王 宏 何晓跃 王景 学 刘 超 常 爱利 李洪德
( 山东省淄博市 齐都 医院影像 中心 ,山东 淄博 2 5 5 4 0 0 )
A DC的 差异 。结 果 肝 癌 D WI 图像各 b值 时信 号 强度 、信 噪 比、质 量 指 数差 异性 很 大 ,随 b值增 加 而 降低 ,各 b值差 异 显著 。 两者 比较

肝肾隐窝病变MR

肝肾隐窝病变MR
中动脉来源于腹主动脉, 下动脉来源于肾动脉上支。
肝脏右叶:肝癌 右肾上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 右肾上极: 肝肾间隙:脂肪、血管、筋膜等结缔组织发生的肿瘤
其他:十二指肠病变,胰腺病变,脾种植,副肝叶,黄色 肉芽肿,肝肾隐窝疝
肿物与邻近器官间有无脂肪间隙以及脂肪间隙受压移位的 方向和程度;
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又称恶性间叶瘤或胚胎性肉瘤,多发生于6 ~10岁,偶见于20岁以上成人,男女发病率大致相仿。 临床表现有:腹部包块、疼痛、发热,常在症状出现几天到一个月期 被发现,可转移至肺、腹膜和胸膜,预后较差。 影像学表现:肿瘤一般单发,多位于肝右叶,直径约10~25cm,分 界清晰,部分有包膜或假包膜,常出血、坏死 及囊性变。 镜下肿 瘤主要由高度分化不良的间叶成分构成。MRI上T1WI呈显著低信号, 其内可见有代表新近出血的高信号;囊变明显的肿瘤在T2WI上呈显 著高信号。
上界是肝右叶的下面和胆囊 后界为右肾上腺、右肾和十二指肠降部 下界是横结肠、结肠肝曲和横结肠系膜 上后界是右冠状韧带的后叶 左界是肝镰状韧带后下部
①在横断面图像上, 该间隙表现为肝右叶后缘与右肾前外侧 缘之间的带状隐窝, 其大小和形态依据肝肾的位置及肝脏大 小和形态而有所变化。
提示肿瘤来源于肾上腺的征象: ①肝肾间隙以及肾上腺影消失, 虽然肿瘤中心位于肝内, 但 AFP 阴 性。 ②③门 下脉 腔右 静支 脉表 明现 显为前推移压。、移位, 而非侵犯。 ④ 右肾下移, 但无明显“杯口状”改变。 ⑤ 有激素水平的改变 。
①肿块从肾上极向外生长时, 常形成一“杯口状”或“火山 口状”肾质缺损区。
病理诊断:(右)肝脏高-中分化肝细胞癌,肿瘤大小 约8x7x7cm,癌组织未侵及肝被膜,未见明确脉管癌 栓,肝断端未见癌。周围肝组织部分肝细胞淤积,汇 管区慢性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结果:CK18(+), Arg-1(+),Heptocyte(+),GPC-3(-),AFP (-),CD10(部分+),Ki-67(+15%),CD34 (血管+),CK19(-)。

肝脏占位性病变MR诊断及鉴别诊断

肝脏占位性病变MR诊断及鉴别诊断
血根据时间不同信号表现各异
肝囊肿
T1W I
T2WI
T2WI+SatFat
肝血管瘤
➢ 概述: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一 般无临床症状,个别有发热、贫血、腹 痛等症状
➢ 病理:
1、大体病理:外观呈紫红色、质软无包膜、 切面为囊筛状似海绵而得名 2、镜下:由无数的大小不等的血管腔组成、 根据瘤壁的厚薄分为---
薄壁型(壁薄腔大)
厚壁型(壁厚腔小、个别呈裂隙状或完全闭塞)
MRI表现:是最好的检查方法 1.形态及边缘-类圆形、边缘清晰 2.信号-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信号强度随TE时间延长(≤120ms)而增 高,称为灯泡征,一般瘤灶信号均匀,大的 病灶因血栓或纤维瘢痕而信号不均
3.增强扫描
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行平扫及LAVA增强 准确扫描进行定位和定性诊断。




期门平源自静衡脉 期

动脉成像
门静脉成像
Reformat重建
MIP重建
肝静脉成像
门脉期及平衡期重建肝静脉,判断有无变异,尤其注意 有无右下肝静脉
肝脏常见疾病
恶性肿瘤
1、原发性肝癌(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 2、转移性肝癌 3、淋巴瘤 4、肝肉瘤 5、胆管细胞囊腺癌
周边结节样或棉絮样强化,逐渐向中心 扩展,延迟为高信号或等信号充填
MRI正常肝段划分1 MRI正常肝段划分1
MRI正常肝段划分2
1.尾状叶 Ⅰ段 Ⅰ 经肝圆韧带和肝 左静脉连线 2.左外叶上段 Ⅱ段 Ⅱ
经肝中静脉、下腔静脉和胆囊窝连 线 7.右后叶上段 Ⅶ段 Ⅶ 经肝中静
脉标志线 8.右前叶上段 Ⅷ段
3.左外叶下段 Ⅲ段 Ⅲ 经肝右静脉标 志线 5.右前叶下段 Ⅴ段 Ⅴ 经肝右叶 横裂标志线 6.右后叶下段 Ⅵ段 Ⅵ 经

肝占位病变的MR征象

肝占位病变的MR征象

肝占位病变的症状与表现
症状
肝占位病变的症状取决于占位病变的性质、大小以及位置。 良性占位病变通常无症状,恶性占位病变可能会出现右上腹 疼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
表现
肝占位病变的典型表现包括肝脏肿大、质地变硬、表面不平 等。在影像学检查中,可以观察到肝脏内出现异常的肿块或 结节,这些肿块或结节的形态、大小、边缘和内部结构等特 征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04
胆管细胞癌
其他肝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
肝转移瘤
1
多发性病变,形态规则或不 规则,T1WI呈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强 化不明显。
肝脓肿
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 部信号不均匀,T1WI呈低信 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 描可见脓肿壁强化。
05
肝占位病变的治疗与预 后
肝囊肿的治疗与预后
02
T1加权像上,肝细胞癌表现为低信号,与周围肝实质形成明显对比。
03
T2加权像上,肝细胞癌表现为高信号,内部纤维分隔呈低信号。
04
动态增强扫描显示肝细胞癌早期强化不明显,随后强化逐渐向中心扩 散。
胆管细胞癌的MR征象
01 02 03 04
胆管细胞癌的MR表现通常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的低信号影, 内部可见坏死、出血和纤维分隔。
肝血管瘤的预后
大多数肝血管瘤是良性的,预后良好。 但需要定期复查,监测血管瘤的变化 情况。
肝细胞癌的治疗与预后
肝细胞癌的治疗
肝细胞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射频消融、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
肝细胞癌的预后
肝细胞癌的预后与肿瘤分期、分级、治疗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早期肝癌的预后较好,而晚期肝癌的 预后较差。

MR扩散及灌注成像对肝脏占位病变的临床价值

MR扩散及灌注成像对肝脏占位病变的临床价值
6 0 0 ,C ia 5 1 1 hn )
[ bt c] O jcv T xl et a eo dfs n w i t n e ui e h dm ge c A s at b te oep r h vl f i i e h d ad pr s nw i t ant r ei o e u f o u ge f o ge i
meat i Wa i i c t iee t rm h to e ai c ssa d h ma go s . X 1 -mm2 sitra eo t a s s s f a l df rn o ta f p t yt n e n ima .1 1 0 3 / a e c f ss ) n g in y f h c 7 s n f
谭 军 ,郝金刚 ,袁曙光 ,闫 东 ,王家平
( 昆明 医学院第二附属 医院放射科 ,云南 昆明 600) 51 1
[ 摘要] 目的 探讨扩散和灌注成像 (WI WI D ,P )对肝脏 占位性病 变鉴别诊 断的价值 .方法 对 17例肝 2
脏 占位性病 变共 2 9 0 个病灶 ,其 中肝囊 肿 4 0例 6 9个病灶 ,肝血管瘤 4 3例 5 7个病灶 ,肝 细胞癌 2 7例 3 6个病 灶 ,转移性 肿瘤 1 4 个病灶进行扩散加权成像 ,并计 测表观扩散系数 ( D .D 序列所选用 b值 为 0 7例 7 A C) WI 、 5 0s m .其中 1 0 r / a 5例肝 细胞癌 ,8 肝血管瘤和 2例肝囊 肿行灌注成像 .结 果 例 肝脏恶性肿瘤 佣 : 细胞癌 ,肝 转移瘤)的平均 A C值 为 (. + 2 ) 0 mm/,与肝 囊肿 、肝血管 瘤病 变 的平 均 A C值差异 有统 计学 意 D 1 9 0 4 ×1。 2 0 s D 义.若 以肝 血管瘤 平均 A C值 1 1 0 m /作 为判定肝脏 良恶性 病 变的分界 点 ,则 灵敏度 是 9 .%,特 D . ×1。m 2 7 s 7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不同组织MRI信号特点(中低场)
分 类 代表组织 T1WI PDWI T2WI 硬组织 骨皮质、结石、肌腱、疤痕 游离水 水肿、尿液、脑脊液 等信号
结合水 实质脏器、肿瘤
临界水 脓液、滑液 脂 血 肪 脂肪组织、黄骨髓 液
等信号
等信号 等信号
依流动速度、存在形式、出血时间而异
5
B-FFE序列----1.5T
囊性成分
T1WI
T2WI
肝转移瘤
40
出血
T1WI高信号;T2WI高/低信号 肝细胞腺瘤(15-42%);肝癌
41
出血
T1WI
T2WI
腺瘤合并出血
42
In phase
出血
T2WI
肝癌合并出血
Out of phase
43
脂肪

T1WI、T2WI等信号,T1反相位信号减低; 增强扫描动脉晚期均匀强化,延时呈等 型号 腺瘤、肝癌、局灶性脂肪浸润、FNH、脂 肪肉瘤、转移瘤、错构瘤
门静脉期 延迟期
肝细胞癌
27
乏血供病灶
动脉期
T1WI
延迟期
肝转移瘤
28
环形强化与渐进性填充

周围环形强化-周围结节样强化 环形强化:多见于恶性病变 渐进性填充:海绵状血管瘤 乏血供的转移瘤 胆管细胞癌
29
环形强化
转移瘤
30
渐进性填充
T1WI
动脉期
门静脉期
T2WI
动脉期
门静脉期
31
包膜
-门静脉
★门静脉左支 ★门静脉右支
10

临床常采用couinaud分段法


尾叶:I段
左外叶:II、III段


左内叶:IV段
右前叶:V、VIII段

右后叶:VI、VII段
11
肝脏正常解剖
肝中静脉 肝右静脉 肝左静脉
12
腹腔干 门静脉右支 门静脉主干 脾静脉
13
肝脏和胰腺的MR信号
肝脏: T1WI:中等信号,与胰腺相似,高于脾,肾
36
T2WI区分实性病变与富水病变

• 实性病变:信号多略高于肝脏,接近脾脏信号
(肝细胞癌)

•富水病变:明显高信号,接近于胆汁和脑脊液 (血管瘤,囊肿,脓肿)
37
囊性成分

病灶含有液性成分 T2WI高信号,无显著强化 囊肿、脓肿、囊性转移瘤或转移瘤中心
坏死
38
囊性成分
囊肿Fra bibliotek脓肿39
肝癌
35
富水病变还是实性病变


• 意义
–实性病变80%以上为恶性肿瘤(HCC/转移瘤);少数为良性病变 (FNH /肝细胞腺瘤/炎性假瘤) – 富水病变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囊肿/血管瘤)



•方法
–常规T2WI:可区分大多数实性病变与富水病变 –重T2WI :区分含水较多的实性病变与真正富水病变(B FFE序列区 分富水病变效果较好)


T2WI:较低信号,与肌肉相似,低于脾、肾
14
15
病理学分类
良性 非感染

肝细胞来源
-腺瘤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恶性 原发

肝细胞来源
-肝癌

胆管细胞来源
-囊腺瘤 -囊肿
胆管细胞来源
-胆管细胞癌
间质来源
-上皮样血管内皮肉瘤

间质来源
-血管瘤
继发

感染性

转移瘤
肝脓肿
16
肝占位的MR征象

包膜:腺瘤、肝癌、囊腺瘤(癌)
小肝癌影像上很难看到包膜

真包膜:纤维组织及较大的细胞外间隙
(T1WI和T2WI低信号,延时强化)

假包膜:病灶周围受压的肝实质、血管、炎性
渗出(T2WI高信号)
32
包膜
动脉期 T2WI 门脉期
T1WI 延时期 肝腺瘤
33
包膜
动脉期
门静脉期和延迟期
34
包膜
T2WI 延时期
17
病例
18
富血供病灶
囊性成分
乏血供病灶
环形强化 渐进性填充 包膜
出血
脂肪 中心瘢痕 被膜回缩
19
富血供病灶
动脉晚期明显强化 良性:小血管瘤、腺瘤、FNH 恶性:肝细胞癌、富血供转移瘤
20
如何判断为富动脉血供病变(动脉 期或动脉晚期)?



– – – –
平扫低信号,动脉期高信号 平扫低信号,动脉期等信号 平扫等信号,动脉期高信号 平扫高信号,动脉期信号相对肝实质更高
44

脂肪
In phase
肝腺瘤
Out of phase
45
脂肪
T1WI
T1WI + FS
肝癌
46
中心瘢痕

明显纤维化改变、囊性变、出血等 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高信号 动脉晚期无强化,延时扫描可强化
良性:巨大血管瘤(少有强化)、FNH
恶性: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胆管癌
T2WI
动脉期
延时期
52
病例2
T2WI
动脉期
延时期
53
病例3
54
答案
病例1:肝癌 病例2:FNH 病例3:血管瘤

55
56
肝占位病变 影像诊断思路
影像教研室 张红霞
E-mail:zhanghongxia2k@
1
内容

常用的检查序列 肝脏的大体和断层解剖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病理学分类 肝占位性病变的MR征象
2
常用的检查序列
常规序列 轴位和冠状位:T1WI/T2WI,脂肪 抑制序列,梯度回波序列
Arterial phase
Portal phase
Equilibrium phase
Arterial perfusion Portal system Liver veins 8
Liver parenchyma
肝脏的大体和断层解剖
9
肝脏解剖

两个重要结构
-肝静脉
★肝中静脉 ★肝右静脉 ★肝左静脉
-T2/T1 比值成像 - 液体呈高信号 - 有利于囊肿和血管瘤的鉴别
- 勾边效应
6
梯度回波---3T
单双回波
1.抑制水脂混合组织的信号 2.水脂交界面信号减低-勾边效应,脏器边缘更清晰 3.不抑制纯脂肪组织的信号
Out of phase
In phase
7
e-THRIVE
多期增强
Washout
增强序列
多期增强:e-THRIVE DCE+MRA
对比剂
钆双胺、马根维显、钆喷酸葡胺、 钆贝葡胺、普美显
3
MRI信号含义
信 号程 度 极 低信 号 低/稍低信号 等 信 号 高/稍高信号 极 高信 号 T1WI
骨皮质、水
T2WI
骨皮质
介于等信号和极低信号之间 与背景实质脏器信号相仿 介于等信号和极高信号之间 脂肪 水、血管瘤
47
中心瘢痕
T1WI
T2WI
动脉期
FNH
延迟期
48
中心瘢痕
T2WI 延迟扫描中心瘢痕无强化
血管瘤
49
被膜回缩

原因:病灶浸润生长并伴有大量纤维成分 胆管或门静脉慢性梗阻

疾病:胆管癌、浸润生长的转移瘤 影像:肝被膜局限性收缩(假性肝硬化) 纤维成分延时强化
50
被膜回缩
胆管细胞癌
51
病例1
*只要动脉期净强化超过肝实质,即可认为富血供
21
富血供病灶

FNH

腺瘤

血管瘤
22
富血供病灶

肝癌

转移瘤
23
乏血供病灶
动脉晚期没有显著强化 良性:囊肿、囊腺瘤 恶性:乏血供转移瘤、胆管细胞癌、
肝癌(10%)
24
乏血供病灶

囊肿
25
乏血供病灶
胆管细胞癌
26
乏血供病灶
T1WI 动脉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