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入渗通道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降雨入渗条件下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降雨入渗条件下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降雨入渗条件下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高速公路、铁路、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升级,土质边坡稳定性问题得到愈加重视。

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土质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已成为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降雨入渗是影响土质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它会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从而导致边坡的破坏或滑动等现象。

因此,对降雨入渗条件下土质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文旨在针对降雨入渗条件下土质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降雨入渗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的影响分析。

根据入渗柱实验,分析降雨入渗时土壤孔隙度、饱和度、水分含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基础。

2. 土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以黏性土和粉土为例,将其建模为边坡体系,在不同降雨条件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变形、滑移等现象,研究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3. 建立降雨入渗条件下土质边坡稳定性评价体系。

依据土壤力学理论和工程实际需要,建立降雨入渗条件下土质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指标,为工程实践提供可行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

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通过入渗柱实验,获得土壤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变化数据;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土质边坡稳定性进行模拟,得出边坡的稳定性、变形、滑移等情况,为评价边坡稳定性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 获得土壤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变化规律;2. 建立降雨入渗条件下土质边坡稳定性评价体系,提出有效评价指标;3. 分析不同降雨条件下黏性土和粉土的边坡稳定性,且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五、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1. 拓展降雨入渗条件下土质边坡稳定性研究领域,为大规模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支持;2. 分析降雨入渗对土壤的影响,深入探究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内在机理;3. 建立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和体系,为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提供基础和依据。

浅析黄土边坡降雨入渗及稳定性研究方法

浅析黄土边坡降雨入渗及稳定性研究方法

浅析黄土边坡降雨入渗及稳定性研究方法朱丽娟【摘要】降雨入渗是非饱和黄土边坡失稳的主要诱发因素,滑坡与降雨有着密切的关系。

黄土边坡稳定性问题越来越引起岩土工程界的重视,降雨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还不尽完善。

本文浅析了非饱和黄土边坡雨水入渗及稳定性研究的现状,均为某一实例边坡,尚缺乏对边坡问题的系统研究。

基于此,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了坡高、坡度、干密度、含水量等因素影响下黄土边坡内水分场的分布规律,而且进一步对不同因素影响下的黄土边坡的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

%Landslide is closely related to rainfall,and for unsaturated soil slope the rain infiltr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that results in landslide.The stability of loess slope has arous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ess plateau area.But the study on effect of loess slope stability under rainfall is not so perfect.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of studies on rain infiltration and stability of loess slope are analyzed which are all actual slopes,and there is no systematic research.The law of water-field distribution i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s wel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actors such as the height of the slope,the gradient of the slope,dry-density,water content,and then calculate the stability of loess slope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factors.【期刊名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10)004【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黄土;非饱和土;边坡;降雨入渗;水分场;边坡稳定【作者】朱丽娟【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1310 前言边坡稳定性分析成为岩土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大量实例证明,有90%左右的边坡破坏均发生在雨季,暴雨、连续降雨期间或之后。

黄土边坡降水入渗规律及其稳定性研究

黄土边坡降水入渗规律及其稳定性研究
1 黄土边坡降水入渗的有限元分析
为了定量分析降水入渗对黄土高边坡稳定性的影 响, 本文采用渗流有限元分析, 首先对边坡在降水入渗 过程中内部渗流场的变化进行数值模拟, 得出一定时 段内降水入渗的范围。并对此时的边坡稳定性进行计 算, 得到边坡在降水不同历时的稳定性变化, 以便研究 降水入渗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主, 威胁着水利工程和交通线的安全, 尤其是阎禹高速
公路地处陕北地区, 年平均降水量一般 292~ 493mm, 多年最大降水量为 800mm, 一次降水量为 108mm, 而降
水时间 仅为 26min, 一 次最 大 降水 强 度可 达 4 2mm
min, 其中 50 年一遇的降水量为 90 6mm, 100 年一遇的 降水量为 230 6mm[ 1] 。 1 2 渗流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
而在出现了拉张裂隙和裂缝的不稳定边坡, 降水 入渗将不会服从上述规律, 它将会沿着裂隙的方向由 滑移面入渗, 首先是坡顶形成饱和区, 并开始下渗, 由 于裂隙的容水量比较大, 所以往往会将降水的雨水全 部入渗到坡体, 而一般滑动带是聚水层, 它能聚集所入 渗的雨水, 形成一个整体含水量很大的滑体, 由于土体 含水量增加, 基质吸力减小, 抗剪强度降低, 抗滑能力 减弱, 而且随着坡体重度的增 加, 当下滑 力大于抗滑 力, 滑体滑动。
图 4 降水 24h( a) 和 48h ( b) 边坡入渗云图 Fig. 4 Rainfall infiltration diagram of slope for 24 hours
( a) and 48 hours ( b)
表 2 边坡降水入渗区与非入渗区强度参数 Table 2 Slope strength Parameters of seep and non seep areas

黄土地区多级高填方边坡变形预测及稳定性分析

黄土地区多级高填方边坡变形预测及稳定性分析

黄土地区多级高填方边坡变形预测及稳定性分析黄土地区多级高填方边坡变形预测及稳定性分析引言黄土地区是中国特有的地理景观之一,其广泛分布和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使得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研究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而多级高填方边坡变形预测及稳定性分析则是黄土地区边坡工程研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探索黄土地区多级高填方边坡变形的预测方法以及稳定性分析的影响因素。

一、黄土边坡变形的预测方法针对多级高填方边坡变形的预测,可以采用传统的经验公式和机械模型分析两种方法。

1. 经验公式预测法经验公式是根据大量的实测数据和工程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预测方法。

对于黄土边坡来说,常用的经验公式包括液化位移计算公式、边坡位移计算公式等。

这些公式根据边坡的各种因素以及黄土本身的特性,通过简化计算方式,提供了边坡变形的预测结果。

但是,由于经验公式多为经验总结得来,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不同的工程情况,因此其预测结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2. 机械模型分析法机械模型分析是通过建立边坡的力学模型来预测边坡变形。

常用的机械模型分析方法包括有限元法、差分法等。

这些方法将黄土边坡建模为一个弹性或弹塑性体,在考虑各种力的作用下进行计算,得到边坡的位移和应力分布。

相对于经验公式,机械模型分析法更为精确,但计算的复杂度也相对较高,需要较多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二、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影响因素除了边坡变形的预测外,黄土地区多级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影响黄土边坡稳定的因素包括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的几何参数、土壤水分等。

1. 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直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黄土的含水量、颗粒分布以及黏聚力、内摩擦角等参数会影响黄土的力学性质。

含水量过高会导致黄土软化,失去抗剪强度,从而影响边坡的稳定性;而过低的含水量则会导致黄土干裂,难以稳定。

2. 边坡的几何参数边坡的几何参数包括边坡的坡度、高度、长度等。

降雨入渗作用下填埋场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展

降雨入渗作用下填埋场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展

降雨入渗作用下填埋场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展摘要:填埋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处理垃圾的方法,降雨入渗是填埋场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借鉴国内外对于边坡稳定性的研究成果,分析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结合国内研究现状,提出未来在降雨入渗条件下对于填埋场边坡稳定性研究的方法及意义。

关键词:填埋场边坡降雨稳定性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1-024-021引言随着自然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和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人口的增长和高度向城市集中,以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城市垃圾以快于其经济增长近3倍的平均速度增长。

目前,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技术可分:堆肥处置法、焚烧处置法、卫生填埋法、热解法及蚯蚓床法。

与其它方法相比,卫生填埋是处理垃圾的非常有效的处理方法,其费用最低,也是我国现阶段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如果填埋场场地选择论证充分、设计施工正确、管理得当,能够达到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的,因而此法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普遍采用。

我国建设部和科委于1991年9月正式作确定为我国近期推广的首选技术,然而对于卫生填埋法的安全性的忧虑却一直困扰着人们。

垃圾灾害的特点是发生量大、蔓延迅速、扩散面广、类型复杂,危害极大。

其后果是使土壤、水体和大气被污染,破坏了动植物的生长,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同时,侵噬土地和粮田,诱发滑坡等二次灾害。

在众多垃圾填埋场可能发生的灾害中,滑坡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而降雨入渗是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2研究概况历史上对于边坡稳定性的分析从未间断,共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传统的定量分析评价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采用了工程地质分析、极限平衡法和类比法等分析方法。

因为最初认识的局限性,工程地质分析方法作为一种经验分析方法,其理论基础薄弱,但是在一开始仍是人们分析边坡稳定性的主要方法之一。

而科学家们通过引入摩尔—库仑强度准则,根据滑体的力(力矩)平衡,建立了边坡安全系数表达式,而后进行潜在滑体的受力分析及定量评价分析,这便形成了极限平衡法和类比法。

考虑降雨入渗影响的土体边坡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考虑降雨入渗影响的土体边坡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Co i e i g Ra n a lI flr to n u n e nsd r n i f l n t a i n I f e c l l
H h n — n , U T o C I h n —i, I a —i E Z o gmig Y a , A o gxn Q N Y nq Z
第3 2卷第 1 期
21 0 1年 0 2月
矿 冶 工 程
M I NG NI AND ETALLURGI M CAL ENGI NEERI NG
Vo . 2 № 1 13
Fe r a y 2 1 b u r 0 2
考 虑 降雨 入 渗 影 响 的 土体 边 坡 稳 定 性 有 限元 分 析①
( c olf Tq n rn ott n E gnei Sh o o r ̄ca d Ta s r i n ier g,C a gh n e i c ne& Tc nl y h n sa4 0 0 p ao n h n sa U i r t o Si c v sy f e eh o g ,C agh , hn )
Abs r c :Ba e n a u ae — ns t r t d s e g h o y,t e i fu n e a o au ae e pa e o f ce t an al ta t s d o s t r t d u au ae e pa e t e r h n e c lw f s t r td s e g c e i n ,r if l l i itn i n e st y,r i fl u ain n so e r d e t n l p s ft o f c e t wa su id. Re u t s o d t a , wih n a n al d r to a d lp g a i n o so e aey c e in s t d e i s ls h we h t t a i c e s n so e s t a e e p g o f ce t so aey c e ce tg a u l d c e s s u u h c a e tnd o n r a e i l p aurt d s e a e c e i n , lpe s t o f i n r d al e r a e ,b t s c h ng e s t i f i y so a h lp au a e e p g o f c e ti r a e o a c ran de r e lw st e so e s t r t d s e a e c e in nc e s st e ti g e .W i n i c e s n r i fl u a in,s ft i t a n r a e i an ald r to h aey c e ce tt n s t r du ly d c e s r m tri o t e e d f r if l. Afe ha ,t ae y c e ce t e i s t o f i n e d o g a al e r a e fo sa t i ng t h n o a na 1 tr t t he s f t o f in b g n o i i c e s l wl t h i n r a i g S f t o f ce tf r dfe e tso e sae c a g s wih t e i ce s fr if l n r a e so y wih t e tme i c e sn . a ey c e i n o i r n lp tt h n e t h n r a e o a n al i f d ai n.Th n u n e o a n ald r to n so e s ft o f ce ti e tr t n t a fr i fl. ur t o e if e c fr i fl u ain o lp aey c e in s g ae ha h to an a1 l i r K e r :r if l i flrto y wo ds an a l n ta in;s i so i ol lpe;sa lt in t lme ta ay i tbi y;f ie e e n n l ss i

基于ABAQUS的降雨入渗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基于ABAQUS的降雨入渗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基于ABAQUS的降雨入渗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摘要:边坡稳定性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降雨入渗会对边坡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本文利用ABAQUS软件,对降雨入渗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起首,建立了边坡的数值模型,并进行了力学参数的网格划分和降雨入渗的边界条件设置。

然后,通过分析边坡在降雨入渗作用下的位移变化和应力分布,评估了边坡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在较大降雨量和渗透系数的状况下,边坡的稳定性会受到严峻的恐吓,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较大。

关键词:ABAQUS;边坡稳定性;降雨入渗;数值模拟;滑坡1. 引言边坡稳定性是岩土工程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降雨入渗的作用下。

降雨入渗会改变边坡的孔隙水压及地下水位,导致土体内部的饱和度增加,从而减小土体的摩擦角。

同时,较大的降雨量还会对边坡施加额外的载荷,增大边坡的坡向力。

因此,探究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对于边坡设计和防护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2. 探究方法2.1 建立数值模型在ABAQUS中,接受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一个边坡的数值模型,边坡材料选用土体。

为了模拟真实的边坡工程状况,思量了边坡的坡度、坡高和土体的力学参数等因素。

模型中将边坡划分为不同的单元,通过网格划分的方式划分了模型的力学参数。

2.2 设置边界条件模型中设置了降雨入渗的边界条件,包括降雨的强度、时间以及渗透系数等参数。

依据工程实际状况,选取了不同的降雨量和渗透系数进行模拟。

同时,思量了边坡土体与四周环境的接触状况,设置了边坡底部的固定边界条件。

3. 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边坡在降雨入渗作用下的位移变化曲线和应力分布图。

依据位移变化曲线可以裁定边坡是否发生滑动,依据应力分布图可以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3.1 位移变化曲线在较小降雨量的状况下,边坡位移变化较小,稳定性较好。

但当降雨量增加时,位移变化明显增大,边坡的稳定性受到了很大的恐吓。

在较大降雨量和渗透系数的状况下,边坡位移急剧增加,发生滑动的可能性较大。

黄土斜坡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

黄土斜坡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

黄土斜坡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路基边坡治理工程是防止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结构稳定、改善道路景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

文章对影响黄土斜坡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治理措施。

标签:黄土斜坡;路基;边坡黄土是具有独特性质的土壤,其颗粒较细,内部的粉砂含量较高,通常超过50%,因此,其结构一般较为疏松,通常具有渗透性、湿陷性并且容易坍塌。

在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在黄土地区的道路交涉中,路基的填筑材料主要以黄土为主,这就很容易出现边坡病害。

加强边坡的治理工程,是路基建设和维护工作中的重点项目。

1 影响黄土地区斜坡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因素黄土地区由于其土体特点和自然环境特点,对斜坡路基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因素较多。

1.1 黄土地区土体的特点黄土中的砂粒含量超过50%,黄土中的黏粒通常附着在砂粒的表面,这就和砂粒形成了共同的支承结构,但是由于其结构比较松散,通常稳定性较差。

黄土的湿陷性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较大,黏粒的存在会极大的抑制湿陷性对黄土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黄土的湿陷性还与黄土中的水溶盐有很大关系,黄土中的水溶盐主要包括难溶盐、方解石、岩盐、钾盐等。

这些水溶盐在黄土中几乎都会有一定量的存在,这对黄土的湿陷性有两方面的额影响。

部分盐类会抑制黄土的湿陷性,如碳酸钙;另外一部分却会增加湿陷的发生几率。

1.2 雨水的冲刷侵蚀根据侵蚀破坏的程度不同,坡面冲刷可以分为片蚀、够到冲蚀、冲刷坑及冲刷性坍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混凝土护面墙防护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潜蚀性冲刷。

边坡表面在雨水冲刷侵蚀后发生坍塌,是侵蚀过程中发生的最严重破坏。

黄土路基边坡中发生冲刷性坍塌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边坡介质突变部位。

潜蚀性冲刷指边坡坡面在做好混凝土墙防护后,水流沿着护面与坡面结合的缝隙处向下渗透,慢慢侵蚀护坡内部的土体。

潜蚀性冲刷往往会对护坡结构造成破坏,使其失去稳定性。

特别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由于黄土发生湿陷性变形,就容易造成护面与坡面发生脱离,这中间就会形成较大的缝隙,从而让潜蚀性冲刷更明显,破坏程度也更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优势入渗通道,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确定不同优势入渗通道的汇 水范围。
采用数值模拟,模拟不同降雨强度下,雨水的入渗规律及特征。并针 对其入渗状态进行稳定性评价。
二、滑坡概况及滑前地形恢复
➢ 滑坡概况
滑地坡质特环征境条件
此芦滑草坡台发滑生坡于位20于05陕年北7 月榆9林日境,内滑,前黄遭土连梁续峁降区雨,, 诱为发黄大土型—黄基土岩滑型坡滑。坡滑。体斜 上坡窄上下部宽沉,积滑厚坡约后70壁m的高黄约 3土6m,,其坡中度,55Q°3黄,土滑顺壁坡下披部 2盖2-厚36约m处5-为10崩m,滑Q体3以堆下积为物, 滑Q2体黄厚土1厚2-约285m0。-6滑0m体,平未台见 前Q1沿黄可土见出由露滑。体该挤地压区形无成显 的著反构挫造地作形用,,滑地坡下下水部位份埋 由藏松较散深破,碎位的于扰基动岩土面覆以盖下, 于斜基坡岩上上多,为滑耕带种为地黄。土与 基石岩油接部触门面通。过对此处的评 估,认为该斜坡地段适合 修建油气井平台。
汇水量m³
0.19 2.94
同一落水洞的汇水面积与降雨强度成正比
径流的越流作用
三、模拟方案的设计及模型建立
(一)降雨与滑坡的关系
连阴雨与滑坡的关系
灾害种类 当日降水量 降水日数 ≥10mm日数 ≥25mm日数
滑坡
19.9
5.5
2.4
1.1
累计降水量 累积次数
79.3
35
大雨、暴雨与滑坡的关系
发生时间
3
未贯通
3h
144
优势入
渗通道 50mm/h,
3
3h
108
20mm/h ,
1
贯通快
3h
速入渗
3
通道 50mm/h,
1
3h
3
稳定性 评价 1.421 1.32 1.14 1.158 0.92 1.21 1.05 0.986 0.68
类型
未贯通优势 20mm/h,
入渗通道
3h
贯通型优势 20mm/h,
入渗通道
根据黄土性质分析,黄土平均入渗率﹤0.015m/h,在大雨、暴雨过程 中,雨水难以完全入渗至土体,大部分形成径流。降雨对斜坡自重难以造 成实质影响,更加难以入渗至土体深层,导致滑坡发生。
问题:
降雨
滑坡 ????
优势入渗通道 形成局部地下水
一、引言
➢ 研究的方法
通过选取典型滑坡,调查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周边斜坡微地貌的发 育与分布特征,恢复滑坡滑前地貌。
未贯通式 优势入渗 通道
贯通式 优势入 渗通道
二、滑坡概况及滑前地形恢复
优势入渗通道汇水面积调查统计分析
裂缝 落水洞 孔径为0.1-0.3m的落水洞其汇水面积平均约为38㎡,孔径为 0.3-0.6m的落水洞其汇水面积平均约为84㎡。
孔径 0.25
降雨强度m/h
0.02 0.05
汇水面积㎡
32 56
基岩
实际滑面 最优滑面
Fs=1.426 Fy=1.421
通过对滑前斜坡进行稳定性计算,斜坡在降雨前稳定 性系数为1.42,处于稳定状态。
四、降雨驱动下黄土斜坡稳定性评价
➢ 方案一 降雨强度为20mm/h,降雨时间为3小时。
渗势直
动通立

态道式 过降发

程雨育 入优



渗势贯 动通通

态道式 过降发
3h
时间段
3 144
1 3
稳定性 评价 1.32 1.14 1.21 1.05
类型
未贯通优势 50mm/h,
入渗通道
3h
贯通型优势 50mm/h,
入渗通道
3h
时间段
3 108
1 3
稳定性 评价 1.158 0.92 0.986 0.68
五、结论
➢ 在降雨作用下,优势入渗通道是导致诱发滑坡的关键因素。 ➢ 随降雨量的增大,斜坡稳定性降低。在同样的降雨强度下,发
1994.08.31 1998.07.28 2001.08.16 2003.07.30
发生地点
吴旗 延安 榆林 府谷
灾害种类
滑坡 滑坡 滑坡 滑坡
当日降水量
87.3 27.1 83.2 121.4
从气象局收集的各水文站降雨资料以及降雨与滑坡发生的关 系研究表明,大雨、暴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降雨形式。
三、模拟方案的设计及模型建立
(二)模拟降雨情景
方案一:设计降雨量为20mm/hour,连续降雨3小时。 方案二:设计降雨量为50mm/hour,连续降雨3小时。
四、模拟方案的设计及模型建立
(三)降雨入渗概念模型
斜坡概念模型
优势入渗通道概念模型
四、模拟方案的设计及模型建立
(四)降雨入渗数学模型
控制方程
x
k
h x
z
k
油气田
二、滑坡概况及滑前地形恢复
➢ 滑前地形恢复
N

河谷
I
二、滑坡概况及滑前地形恢复
➢ 优势入渗通道类型、发育特征
优势入渗通道类型
第一类为未贯通式发育优势入渗通道
第二类为贯通式发育入渗优势通道
优势入渗通道发育特征
黄土的浅层土体的垂直节理发育,生物孔洞密布,这类通道发育于浅层
土体;这些浅层的孔隙,在溶蚀、潜蚀等作用下,逐渐发育成为大孔径的 洞隙,并深入土体,此类通道是降雨后优先将水分入渗至深层土体。
C Fs
1
dy滑 dx
2
duw dx
tanb
Fs
dy滑 dx
1
dW dx
tan
Fs
dy滑 dx
ru
1
dy滑 dx
2
tan b Fs
边坡概化示意图
Morgenstren-Price法条块力系
四、降雨驱动下黄土斜坡稳定性评价
➢ 雨前斜坡稳定性评价
黄土
滑体
程雨育
入优
四、降雨驱动下黄土斜坡稳定性评价
➢ 方案二 降雨强度为50mm/h,降雨时间为3小时。
渗势直
动通立

态道式 过降发

程雨育 入优

渗 渗势贯

动通通 态道式

过降发 程雨育
入优
四、降雨驱动下黄土斜坡稳定性评价
➢ 两种落水洞型态、两种降雨方案的斜坡稳定性对比
类型
时间段
降雨前斜坡
0
20mm/h,
h z
C
w
h t
边界条件
初始条件
K
h
h z
1
Tp
(t
)
h 0 z
hx, z,0 h0 x, z
四、模拟方案的设计模型建立
(五)非饱和黄土斜坡降雨入渗模型求解
四、模拟方案的设计及模型建立
(六)斜坡稳定性评价数学模型
d dx
1
tan Fs
dy滑 dxdX dxtan NhomakorabeaFs
dy滑 dx
交流内容
一、引言 二、滑坡概况及地形恢复 三、模拟方案的设计及模型建立 四、降雨驱动下的斜坡稳定性评价 五、结论
一、引言
➢ 问题的提出
陕北黄土高原黄土力学性质差,峁梁起伏,沟壑纵横,坡体切割强烈, 地形破碎,是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结果表明,降雨与人类活动是黄土滑坡 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