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例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护理分析

合集下载

急性脑梗塞临床护理分析

急性脑梗塞临床护理分析

急性脑梗塞临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对我院40例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并加强护理治疗。

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通过护理后,身体明显出现好转,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大大提高,减少了致残率和死亡率。

结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临床护理;分析【中图分类号】r471.0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397-01急性脑梗塞是神经系统比较常见和多发的病症,这一类疾病普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以及高病死率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进行脑梗塞除了积极低配合临床治疗以外,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也能够有效地防止脑梗塞进一步恶化,并且对预防各种并发症也具有一定的作用[1-2]。

本文通过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护理,分析总结出加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地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为35~78岁。

有高血压病史患者28例,冠心病史患者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上差异无显著意义。

1.2选取标准。

偏瘫患者21例,偏瘫并失语患者10例,意识障碍患者9例。

本组所有选取的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塞诊断标准。

2结果2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经过护理治疗后,身体出现明显好转的患者有36例,因病情恶化放弃治疗3例,1例病情严重治疗无效死亡。

通过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身体康复,提高患者病后生存和生活质量。

3护理3.1心理护理。

急性脑梗塞发病急,普遍在没有其他病兆出现时发生。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临床研究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临床研究
【 键词 】 关 脑梗 塞 ; 扎格 雷钠 注射 液 奥
【 中图分 类 号] 7 . 2 65【 献标 识Fra bibliotek码 】 文 C
【 章编 号】 o 6 9 9 2 0 )4 0 4 0 文 1 0 —1 5 ( 0 9 O —0 8 - 1
奥扎 格 雷 钠 注射 液 ( 晴尔 )为 近年 来 应 用 于临 床 的特异 性 ( GG ) , P 2和前 列腺 素 HzP Hz在 血 栓素 A ( X 2 合成 酶 的 (G ) 2T A ) XA , 另 强 力 血栓 素 合成 酶抑 制剂 。我 院 自 2 0 0 6年 1月 至 2 0 0 7年 1 作 用下 形 成 T z 从 而促 使 血小 板 聚集 而 形 成 血 栓 ; 一 方 2 月 应 用奥 扎 格 雷钠 治 疗急 性 脑 梗 塞 6 O例 , 得较 好 疗 效 , 取 现将 面 , G 2 P 2又在 前 列环 素 I( G 2合 成 酶作 用 下 可 转 P G 和 GH zP I) 治 疗 结果 报 告 如下 : 化成 P 2 制 血栓 的形 成 , 使 血 栓 溶 解 。 临床 上 脑 血 管 病 GI抑 促 大 多发 生在 老 年期 , 血管 壁 合 成 P z 能 力 随 年龄 的增 长 而 GI 的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 部 病 例 均 为 我 院 住 院 患 者 , 符 合 下 降 。高脂 血症 伴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时 , 质 过 氧化 物形 成 , 于 . 全 均 脂 由 19 9 5年全 国第 4 脑 血管 病 会 议《 类 脑 血 管 病 诊 断要 点 》] 脂质 过 氧化 物 在 动脉 硬 化 区沉 积 , G z 成 能力 降低 , 血 小 次 各 [ 1 P I合 而
程 。两 组 视 病情 给 予 甘露 醇 , 化 液 、 极 能量 合 剂 、 钙拈 抗 剂及 维 浆 T 1 、 一 酮 一 P F a的 含 量 , 性 血 栓 性 脑 梗 塞 患 者 的 X3 6 2 G l 急 生 素 , 使 用 其 它抗 血 小板 聚集 药物 。 均不 T B 含 量 明显增 高 ,GF a 量 明 显降 低 。奥 扎 格 雷 钠 的 临 x2 P l含 13 疗 效 判定 标 准 . 床研 究 表 明用 后 3 , 浆 中 T B 明 显 降低 , G I 上 升趋 h血 X z P Fa呈 13 1 临床 疗 效 评定 依 据 全 国第 四次脑 血 管病 学 术会 议 势 。这 一特 异 性 的作 用 机 制 能 抑 制 血 小 板 聚集 , 低 血 粘 度 , _. 减 通 过标 准 [ 。① 基 本 痊 愈 : 经 功 能 缺 损 程 度 评 分 减 少 9 从 而促 进脑 血 流 量增 加 , 2 ] 神 1 抑制 动脉 硬 化 性 血 栓 性 脑 梗塞 , 进 促 1 0 或 病 残程 度 为 0级 。② 显 著 进 步 : 经 功 能 缺 损 程 度 血栓 分 解[ , 外 可 能 是 “ 扎 格 雷 钠” 过 抑 制 血 栓 素 的 生 0 神 6另 ] 奥 通 评 分减 少 4 一9 , 残 程 度 1 6 O 病 —3级 。③ 进 步 : 能 缺 损 成 , 功 能选 择 性 的扩 张 病 变 血 管 , 病 变 周 围 血管 的扩 张作 用 较 对 评分 减 少 1 - 4 , 8 5 病残 程 度 恢 复 1级 。④ 无 变化 : 能 缺 弱 , 而 盗 血现 象 不 明显 , 疗组 中无 出血 现象 , 功 从 治 因此 我们 认 为 损评 分 减 少 或增 加 在 1 之 内 。⑤ 恶 化 : 能 缺 损 评 分 增 加 “ 扎格 雷 钠” 失 为 治 疗脑 梗死 的安 全 、 效 的药 物 。 8 功 奥 不 有 在 1 以 上 。⑥ 死 亡 。 8 本 研究 表 明“ 扎格 雷 钠 ” 于 急 性脑 梗 塞 患 者 总有 效 率 奥 用 1 3 2 血脂 指 标 : .. TG , TC , HDL—C , DL—C 。 L 为 9. , 67 远大 于 对 照组 8 , 非 常显 著 的差 异 , O 有 临床 疗 效 1 3 3 统计 学 处理 : 间 比较 用 检 验 , .. 组 治疗 前 后 比较 满 意 , 明 显不 良反应 , 无 安全 性好 , 有 较好 的 临床 使 用价值 。 具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整体护理体会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整体护理体会

病 情发展 变化快 ,患 者及其家 属易表现 出烦躁心情 。因此护理 人 员应 主动与患者进 行交 流 ,深人 了解 患者 的内心 活动 ,适 当
的意识 得到恢 复 ,迫切 的希望 自己的肢体功能 以及语 言能力能 够恢 复 ,但缺乏 运动方式 ,心情经常 焦虑 。因此 护理人 员应积
耐 心讲解一些本病 常识 ,健康宣教康复训 练的方 法 、效果等 ] 。
极理解 患者 心情 ,经常疏 导其 t L , 情 ,多与患者 进行交谈 ,告知 使 患者得 到心理安慰 ,树立康 复意识 。护理 人员还 可介绍此病 患 者肢体功 能恢 复需一 点时 间锻炼 ,告知患 者锻炼要 领 ,增强 恢 复 良好 的病例 ,利 于患者拥 有 良好心 态接受治疗 。护理人员 患者信 心。 当患者病情发 生变化应保持 冷静 ,及时处理 。( 2 ) 功 还应 多与 患者家属进 行沟通 ,在 多方面 配合的状态 下增强患 者 能恢 复护理 :当患者意识 清醒 ,生命 体征恢 复 ,神经 系统症状 的信 心 ,使之正 确面对疾病 ,面对 生活 。( 2 ) 生 活护理 :为患者 不再恶化之后 ,就应 进行功能恢复护理 。对患者进行 肌力评估 ,
功能及语 言需 进一 步锻 炼 。 1 . 3 整体护理措 施 适 宜的热水袋进 行热敷 。静脉输注甘 露醇应 注意加强监 视 ,以 防液体外漏 。
1 . 3 . 1 急性 期护 理
( 1 ) 心 理护理 :急性 脑梗死 患者 病情严 峻 ,
1 . 3 . 2 恢复期 护理
f 1 ) 心理 护理 :经过一 段时 间的治疗 ,患者
1 . 2 护 理 诊 断
时 准备 通知医生 ,配合抢 救工作 。f 5 ) 对症 护理 :患 者瘫 痪的肢 急性期 患者 的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 为生活不能够 自理 ,营养 体应保 持功 能位 ,肘关节 微微弯 曲;膝下关节 需垫小枕 头 ,微 失 调 ,具 有潜在 感染 问题 ,失语 ,心情烦 躁恐惧 ] 。恢 复期 患 微弯 曲患肢 ,在外侧需托起 ,以免下肢外旋 ,足部需垫上夹板 , 者 的 临床 症状主要 表现为 :生活 自理 能力差 ,心情 焦虑 ,肢体 是踝关节保 持 9 0 。 ,以免脚下垂 [ 1 0 1  ̄患肢没有感觉 ,应 用温度

脑梗死急性期的个案护理

脑梗死急性期的个案护理

脑梗死急性期的个案护理脑梗塞的个案护理引言:脑梗死是由于脑部供血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导致脑组织缺血而引起的疾病。

该病好发于50~60岁以上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

脑梗死病前常有头痛、头晕、眩晕、肢体麻木、无力等前驱症状。

发病后,患者意识清醒,但若大脑半球面积受损,则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脑疝甚至死亡。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病死率平均为10%~15%,且致残率极高。

一、一般资料:该病例患者为男性,65岁,主因为“头晕10天,伴口角歪斜3天”,血压为150/80mmHg。

患者入院时表现为头晕、口角歪斜、口角流涎、双下肢无力等症状。

既往有10年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为220/110mmHg,目前口服替米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血压控制尚可。

入院后,医生为患者开具了针灸和口服药物治疗,并要求患者低盐低脂饮食。

二、护理诊断:1、与疾病偏瘫及平衡能力降低有关的躯体活动障碍。

2、与偏瘫、肢体乏力有关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3、缺乏疾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4、与疾病引起的躯体活动障碍有关的受伤危险。

语言沟通障碍与患者吐词不清有关。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即患者恢复正常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需要尽早地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耐心纠正发音,从简到繁,如“e”、“啊”“歌”等,反复练坚持不懈。

同时,我们可以配合针刺哑门、通里、廉泉等穴,以利于促进语言功能的改善和恢复。

评价结果显示,患者的吐词不清较前有所改善。

潜在并发症包括脑疝与脑梗塞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有关。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即无脑疝发生,我们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及瞳孔、意识、生命体征等变化时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同时,我们需要避免引起脑疝的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用力排便,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多吃水果蔬菜,控制摄入量,输液不宜太快。

如果脑疝发生,我们需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脱水降压药,注意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评价结果显示,目前无脑疝发生。

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急救及护理康复分析

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急救及护理康复分析
1 5 c a s e s o fp a r t i a l f u nc t i o n a l d e f e c t s , 3 c a s e s o f pa t i e n t s wi t h mul t i p l e o r g a n
f a i l u r e a n d d e a t h. Co n c l u s i o n Eme r g e n c y a n d e fe c t i v e n u r s i n g f o r p a t i e nt s wi t h a c u t e c e r e b r a l i nf a r c t i o n c a n p r o mo t e t h e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o fp a t i e n t s .
死亡率。
情 况 ,可 进 行鼻 饲 管 给予 营 养 。不 可勉 强 吞 咽 ,防止 误 吸 食 物进
入 呼 吸 道 内 ,严重 者 可 窒息 。( 2 )情绪 护 理 : 患 者从 正 常 人 转变 为 脑 梗 塞 患 者 后 ,丧 失 活 动 能 力和 语 言 能 力 ,在 心 理 上 很 难 接
2 2 8 Ch i n aCo n t i n u i n qM e d i c a| Ed u c a t i o n, V o / . 7 , No, 2 1
急性脑梗塞患者 a g l l  ̄ 床急救及护理康复分析
曹 桂 平
旁 ,清 除 患 者 口腔 异 物 ,防止 误 吸 。伴 有 抽搐 的患 者用 压 舌板 【 摘要 】目的 探讨 急性脑梗 塞患者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 放 人 口中 ,防 止 咬伤 舌头 。 密切 观 察 患者 的 生命 体 征 ,保 持病 床

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

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

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

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7月间,来本院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健康指导、心理护理以及手术前、后的护理。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总结资料及统计学分析表明,干预组的总有效率7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30%明显低于干预组,并且干预组的生活活动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

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可以减少术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痛苦,在干扰下治疗急性脑梗死,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以及降低致残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全程优质护理;急性脑梗塞;心理护理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30-01急性脑梗塞具有三大高发率: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引发三大高发率常见原因为颅外段动脉狭窄,动脉狭窄导致栓塞或血液动力学改变减少血运循环。

通过全程优质护理治疗,有效地缩短缺血时间,同时尽最大努力修复脑功能达到正常工作状态。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将在本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期间来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从中选取标准符合:急性脑梗塞发病在6h以内年龄在75岁以下患者,神经功能无缺陷者,意识无障碍并且瘫痪肢体肌力未达到3级以上者,患者再经检验头颅ct或mri确诊无脑出血情况且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但脑血管造影会发生改变均可进行治疗[1]。

从中随机抽取6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43-70岁之间;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在41-72之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两组同时进行常规治疗,而干预组在常规治疗上加全程优质护理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包括:健康指导、心理护理、手术前护理以及手术后的护理。

体外反搏治疗急性脑梗塞62例临床分析

体外反搏治疗急性脑梗塞62例临床分析
粘连 具有 重要 的 临床 价 值 关键 词 :术 必妥 : 术 : 手 临床 应 用
1资 料 与 方 法
1 一般资料 腹部手术 5 . 1 0例 , 中男性 4 例 , 其 0 女性 l 例 , O 年龄 2— 5 , 4 6 岁 平 均5 岁, 6 其中胆囊切除 5 , 例 胃癌 2 , 例 腹外疝 1 例 , 9 阑尾炎 1 , 5例 脾切 除 2 例, 胃穿孔 7 例。 1 方法 应用组在所有手术按 常规进 行, 2 于手术结束前将本 品涂 布于需要防 止粘连的创 面或组织 间, 视组织面积大小每次 1 1m , -5l 彻底止血后 闭合切 口。 1 观察 指标 比较 两组的手术 时间 , 门排 气时间 、 . 3 舡 住院 时间 、 下床活 动时 间, 特别是术后一年发生肠梗 阻发生率 。
参考文献:
应用术必妥 , 出现过 敏反应。手术时间无明显延长 , 未 肛门排气时间 、 下 床活动时间、 住院时间 、 明显缩短 , 术后一年无肠梗阻发生。见表 1 。
理。
时刻树立风 险意识观 , 一切按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办, 及时预见可能存 在 的风险 , 是完全能够减少风险发生机率 , 或者将 风险的损失程度降至最低的。
参考文献:
【 王文森, 医疗纠纷中的药品投诉及防范【. 1 】 等. ) 中国药业, 1 ,9 1 ) 2 】 2 0 1 (4 : 0 6 [ 梁 陈芳 优化安全 用药管理 防范医疗纠纷 [ 2 】 J l中国药事, 0 ,3 1 ) 0 7 2 92 ( 1 : 9  ̄ 0 1
医学信息 2 1 年 1 0 1 2月第 2 4卷第 1 2期 Mei l n r ai . e. 0 1V 12 . o 1 dc m t n D c2 1. o. 4 N . 2 a Io o

60例脑梗死治疗观察

60例脑梗死治疗观察

组各 3 ,两组年龄 、性别 、发病 时间、发病前神经功 0例 能缺损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 ( P>0 5 。 . ) 0 1 方法 两组均采用甘露 醇、甘油果糖等降颅压,减 . 2 轻脑水肿 ,并给 与抗 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 、维持水 电 解质平衡和 营养支 持治疗 ,积 极防治各种并发症 。治疗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点滴 , 0 / 3mg 次,2次/,两组疗程均为 1d d 4 。于治疗后 1d 0 0 、2 d分 别行 NI S H S评分 比较治疗效果 ,并监测血、尿常规 、肝 肾功 能、凝血 四项 ,严密观察不 良反应 。 1 疗效观察 分 为基本痊 愈: . 3 意识恢复正常 , 肌力达到 4 ~5级,生活 自理 ;显效: 要症状和体征 明显好转 ,偏 主 瘫 、失语明显恢 复,肌 力提 高 2级 以上 ,生活部分 自理 ; 好转 : 自觉症状有所减轻 ,肌力提 高 1 ,但生活不能 级 自理 ;无效 :用药前后无变化。 1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 S 1. . 4 PS1 0软件 ,数据用 is 表 示 ,N HS I S评分用 t 检验 ,有效率 比较用 检验 。P≤ 0 5 . 为有统计学差异。 0
用本方保 留灌肠 ,使 药效成 分不经肝脏而直接 由静脉丛 进入下腔静脉 ,避免 了肝脏 的首过 效应 ,防止或减少药 物在肝脏被破坏 ,也 防止 胃肠 消化 液对 药物的破坏 ,提 高 了药物 的生物利用率 ;同时由于前列腺毗邻直肠前面, 采用灌肠给药作用直接 ,药效成份 能很快进入前 列腺组
多项研究表 明, 在脑缺血动物模型及脑卒中患者大脑 缺 血核心部位周 围存在保持部分 能量代谢 的低 血流灌注 区域 , 时应用药物可改善此区域血循环并阻止脑梗死进 及 展。 依达拉奉 是一种强效羟 自由基清 除剂及抗氧化剂, 可 抑制脂质 过氧化反应 ,减轻脑 内花 生四烯酸 引起 的脑水 肿 ,缩小敏血半暗带范围,减少梗塞面积 ,抑制迟发性神 经元死亡 ,保护神经功 能【 】 1 ;还 能防止血管 内皮细胞 损 ' 2 伤 ,发挥抗缺血作用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血脑屏障穿透 率约 6 %, 0 静脉给药后可清除大脑 内具有高度细胞毒性的 羟 自由基 。 此外 , 依达拉奉可通过抗氧 自由基防止血管内 皮细胞损伤 ,且不影 响血液凝固、血小板聚集、纤维蛋 白 溶解或出血 时间 ,亦不增加 出血危险【。能改善糖尿病 患 3 】 者左心室功能和线粒体结构 , 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 有可 能降低 以心房纤颤为主要栓塞原因的大面积脑梗塞。 参 考文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 例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6-01-19T15:08:45.830Z 来源:《系统医学》2015年第1卷第8期供稿作者:谢丽斓[导读] 宁德市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1],同时也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

谢丽斓宁德市医院神经内科 352100 【摘要】目的:研讨60 例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护理分析。

方法:随机抽取2011 年2 月--2014 年2 月的急性脑梗塞病例共计60 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 例,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60例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护理采用护理
干预的方法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护理干预;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8-085-01 急性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1],同时也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的脑部动脉系统[2]。

脑梗塞的主要临床体征为肢体麻木、言语不请、偏瘫[3]等。

此种疾病的特性是迁延速度较快[4],患者一旦患此疾病,如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必然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甚至引发患者死亡。

为了使脑梗塞的病人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护理,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本文特研究了60 例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发现,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011 年
2 月--2014 年2 月的急性脑梗塞病例共计60 例,其中包含男患者30 例,女患者30 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包含男患者15 例,女患者15 例,年龄在49-76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554.23)岁;对照组包含男患者15 例,女患者15 例,年龄在44-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45 3.93)岁。

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影响实验的疾病;均签署知情协议书。

综上所述,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信息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一)常规护理: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其护理的主要内容如下:(1)常规检测。

对所有患者给予治疗前的常规检测,包括生命体征检测、各项指标检测等;(2)用药护理。

指导患者正确的用药方法及用药时间。

(二)护理干预:观察组的30 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其主要护理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

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有针对性对每位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消除,使其拥有对抗疾病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抵御疾病的勇气;(2)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合理饮食结构,同时注意营养的摄入,保持均衡;(3)用药护理。

指导患者摄入药物的剂量、时间、使用方法等,告知患者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用药后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监督患者按时按量的科学用药。

(4)康复护理。

为每位患者有针对性的制定康复计划,并使患者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护理人员需定期为患者提供康复训练,训练过程中一直陪伴其中,避免患者急于康复导致的劳累训练。

1.3 评价标准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评分依据为《脑卒中患者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等级为1-4 级,评定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类。

其中痊愈是指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情况改善情况>90%,且为0 级的病残程度;显效是指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情况改善情况介于46%-90%之间,且为1-3 级的病残程度;有效是指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情况改善情况介于18%-45%之间,临床体征有所改善,患者可以正常生活,能够完全自理;无效是指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情况改善情况在17%以下,临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患者不可以正常生活,不能自理。

最后计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为痊愈、显效、有效之和与总例数之比乘以100%)。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疗效对比由上表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好转,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塞的特点有三高,分别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

一旦患得急性脑梗塞疾病,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并对患者及家属均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与经济负担。

护理干预是目前临床上新型的护理模式,是一种全面、综合、有预见性[5]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采用护理干预的患者其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3.3%,而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仅为63.3%,由此可见,60 例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护理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刘淑英.60 例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67-268.[2]谭磊.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医学信息,2014,27(7):169.[3]钱美萍.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9):439.
[4]孙玲.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5,5(21):273-274.[5]张秀荣.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4,11(7):182-1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