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

合集下载

实验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课件

实验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课件

化学性突触传递
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 中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的 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 电位变化而完成。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
神经调节
通过反射活动,经由神经通路传 导信号,迅速调节身体各部分的
功能。
体液调节
通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经血液循 环作用于靶细胞或组织,调节其功 能。
关系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配合,共 同维持身体的内环境稳态。在某些 情况下,神经调节可能会影响体液 调节,反之亦然。
实验前准备
确保实验场地安全,检查实验 器材是否完好无损,确保实验 人员具备必要的实验技能和安
全意识。
实验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避免 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意外伤害。
防护措施
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 、护目镜等,以防止实验过程 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实验人员 造成伤害。
紧急处理
在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意外情况 ,应立即停止实验,并及时采
实验方法的局限性
本实验采用离体的牛蛙脊髓进行实验,可能无法完全模拟 活体动物体内的生理环境,因此实验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 局限性。
影响因素分析
01
刺激强度对反射活动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反射活动的幅度也逐渐增加。这
表明刺激强度对反射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02
刺激部位对反射活动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刺激不同的部位引起的反射活动也存在差异。这表明刺
取急救措施。
实验伦理问题探讨
动物福利
在实验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 和不适,确保动物福利得到尊重。
替代方法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使用替 代方法来代替动物实验,以减少对动 物的伤害。
知情同意
在实验前应向动物提供必要的信息, 并获得其知情同意。

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将脊蛙皮...

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将脊蛙皮...

14.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将脊蛙皮肤完整的左后肢脚趾浸入0.5%HCl溶液时有屈腿反射;而破坏其脊髓后重复上述实验无屈腿反射,最可能的原因是破坏了反射弧中的()
A.感受器B.效应器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
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反射弧只有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解答解:脊髓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将脊蛙皮肤完整的左后肢脚趾浸入0.5%HCl溶液时有屈腿反射,说明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结构、功能完整;如果破坏其脊髓后重复上述实验无屈腿反射,说明破坏了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实验现象并进行推理获取结论,认同反射弧只有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的生物学观点.。

3实验5.1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

3实验5.1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
• 6、重复第3步,记录观察结果。
分析和讨论
• 实验中的三个手术,切除脑、环割脚趾 皮肤以及破坏脊髓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 切除脑,去除脑对脊髓的影响,观察 脊髓对反射的控制作用。
• 感受器在皮肤中,没有感受器接受外 界刺激,反射弧不完整,反射不发生。
• 破坏脊髓后,神经中枢受损,反射弧 不完整,反射不发生。
在脊髓。
• 5、搔扒反射调节的机理是
通过反射弧:感受器(皮肤)→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 6、实验结果可能与预测不一致,因为
可能在实验过程中,牛蛙已死亡或关节已折断。
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
思考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当手指碰到烫的东西或钉子等锐器会立即自 动缩手,这是为什么?如果不缩手会怎样?
2、反射对机体来说,有什么意义?
3、什么是反射呢?
二、反射
神经系统调节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1、概念 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体内
的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
实验结果
(3)分析和讨论
①实验中,环割脚趾皮肤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
②实验过程中,切除脑、破坏脊髓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
③脊蛙曲腿,是由于腿部肌肉发生了运动,这说明 肌肉中存在什么结构?
④当脊蛙去除皮肤、破坏脊髓的时候,反射不能完 成,由此可见,反射对于生物体来说,具有什么 作用?
二、实验步骤
2、结构基础 反射弧
反射弧是怎样构成的?
反射弧的组成:
感受器(皮肤表面) 传入神经(感觉神经) 神经中枢(脊髓或脑)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效应器(肌肉或腺体)
三、脊髓的调节功能P11
脊髓的结构
由许多集合成束 的神经纤维组成

实验5.1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教案.doc

实验5.1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教案.doc

实验5.1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教案高二生命科学第五章实验5.1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课题:实验5.1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教材分析:神经调节是动物调节的主要方式,神经调节通过反射进行,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本实验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反射弧结构功能之后, 脊髓和脑的调节功能之前进行,引导学生观察脊髓反射,通过讨论所观察的实验现象,分析脊髓的调节功能,为后续内容一一脊髓调节和脑的调节打下基础。

本实验重在让学生体验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冇初中解剖牛眼和蝗虫的学习经验,两个解剖都不接触活体,本实验材料是活牛蛙,通过询问学生反应有害怕、恶心等感觉,要求改成演示实验。

以前有学生在解剖鹤鹑时无故肢解鹤鹑并用以恐吓同学,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也为了让学生了解解剖实验的意义,采取的措施是:提前打招呼,让学生有心理准备;与学生讨论实验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也是重要学习内容;加强实验讨论要求,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实验观察和结果分析上,弱化心理感受;与学生讨论尊重实验动物的表现形式。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冃标:•知识与技能:说出牛蛙脊髓反射的实验原理。

按照实验步骤独立完成脊蛙反射实验,分析实验现象。

能够在脊蛙反射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

•过程与方法通过脊蛙反射实验探索神经系统汇总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

通过实验现象的记录,表达实验说明的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参与牛蛙的脊髓反射的实验,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参与与探讨实验过程的热情。

通过讨论如何对待实验动物,引导学生思考能体现珍惜生命的具体行为表现。

通过比较预测和结果,讨论尊重事实的行为和价值。

教学难点和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引导学生进行结果分析重点:以实验观察为依据的结果分析。

实验材料:牛蛙剪刀、银子、探针、有铁夹铁夹台、小钩、纱布、脱脂棉、0.65%生理盐水、0.5%HCI溶液、蒸f留水、0.5cm2小纸片实验原理:观察脊髓的功能教学过程:上海市真如中学孔慧敏1高二生命科学第五章上海市真如中学高二生命科学第五章孔慧敏2实验报告:练习册P20板书:一、生命科学教材屮知识的来历科学家工作成果的汇集观察一一问题一一假设一一设计实验一一做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结论)一一新的假设二、我们的任务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知道如何做实验操作练习基本实验技能三、尊重每一个生命尽量减轻动物的痛苦设计好实验过程,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减少使用实验动物的数量。

扩展2-神经调节有关的实验探究

扩展2-神经调节有关的实验探究
扩展:神经调节有关的实验探究
浙江省龙游中学 柯其昌
Part1: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
实验材料:牛蛙
雄蟾
雄蟾
雌蟾
婚垫
雄性蟾蜍:皮肤光滑,前肢趾上有黑色婚垫,会鸣叫。 雌性蟾蜍:皮肤粗糙,无婚垫,不会鸣叫。
实验器材:剪刀、镊子、探针、带有钩子的铁架台、0.5%盐酸、蒸馏 水、小纸片、培养皿、 任氏液。
为 感受器被破坏 。
(2)如果将含有一定浓度的可使神经麻醉的可卡因棉球放在坐骨神经处,过一会
刺激皮肤完好的趾尖,将无反应。这时,用蘸有稀硫酸的纸片放到背部,脊蛙出
现①搔从扒背反部射的。感这受说器明到脊:髓的传入神经纤维功能完好,②支配后肢的传出神经纤维没
有被麻醉。再过一会,搔扒反射消失,这说明
被麻醉。可见坐骨神经
要时间
组成该反射弧的神经元级数比屈腿反射的多 感受器受损
(2)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细胞内Na+浓度均低于细胞外,K+浓度均高于
细胞外,但这两种细胞内的Na十浓度不同,K+浓度也不同。实验证明蛙下肢
的一条肌肉直接与该肌肉相连的神经接触,引起该肌肉收缩,其主要原因

。若取上述一段神经,用某种药物处理阻断了
时发生的实验思路是
。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
同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若某反射从刺
激感受器到效应器出现反应的时间比屈腿反射的长,其主要原因

。若用5% H2SO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后,
再用1% H2SO4溶液刺激该趾尖,没有观察到屈腿其原因是

实验思路: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一侧后肢的趾尖,测定刺激感受 器开始到出现屈腿的时间,有时间差,说明不是同时发生的。 原因分析: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破坏脊髓:去除神经中枢。用解剖针插入牛蛙椎管,破坏脊髓。

脊蛙反射实验报告

脊蛙反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和分析脊蛙的反射现象。

2. 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及其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

3. 验证脊髓在完成反射功能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反射是神经系统对刺激产生的一种快速、有规律的反应。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脊髓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具有完成许多基本反射功能的能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脊蛙、滤纸片、0.5%硫酸溶液、镊子、探针、烧杯、清水、纱布等。

2.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铁架台、S形钩、试管夹、剪刀、解剖刀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脊蛙:将脊蛙放入清水中浸泡,使其适应环境。

用S形钩钩住脊蛙的下颌,悬挂于铁架台上。

2. 观察搔扒反射:用镊子夹住滤纸片,将另一角浸入0.5%硫酸溶液中,迅速贴在脊蛙腹部皮肤上,观察四肢是否出现搔扒反射。

3. 验证反射弧完整性:用烧杯中的清水冲洗硫酸刺激过的皮肤,并用纱布轻轻揩干。

用探针插入蛙的椎管内搅动,破坏脊髓,重复上述实验,观察是否还能出现搔扒反射。

4. 观察脊休克现象:在破坏脊髓后,观察脊蛙的反应,如四肢抽搐、尾巴摆动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搔扒反射:在硫酸刺激下,脊蛙出现明显的搔扒反射,四肢迅速向前摆动,表现出逃避刺激的反应。

2. 破坏脊髓后的反应:破坏脊髓后,脊蛙不再出现搔扒反射,四肢停止摆动,表明脊髓在反射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3. 脊休克现象:破坏脊髓后,脊蛙出现脊休克现象,表现为四肢抽搐、尾巴摆动等。

这是由于脊髓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导致反射活动紊乱。

六、实验结论1. 脊蛙的搔扒反射是一种非条件反射,其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 脊髓在完成反射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破坏脊髓会导致反射活动丧失。

3. 脊休克现象表明,脊髓失去大脑控制后,反射活动会出现紊乱。

七、实验讨论1. 本实验通过观察脊蛙的搔扒反射,验证了脊髓在完成反射活动中的重要性。

脊蛙反射实验报告

脊蛙反射实验报告

脊蛙反射实验报告脊蛙反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脊蛙反射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2.观察脊髓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

3.分析反射活动的神经机制。

二、实验原理脊蛙反射实验是一种经典的神经生物学实验,通过切除青蛙的脑部,保留脊髓,观察其肢体反射活动。

该实验旨在研究脊髓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分析反射活动的神经机制。

在实验中,通过刺激青蛙的后肢,可以观察到青蛙的肢体收缩反应,即脊蛙反射。

这种反射是由脊髓中的神经元回路所控制的。

三、实验步骤1.准备好实验器材:青蛙、手术器械、生理盐水、刺激电极等。

2.将青蛙固定在实验台上,暴露其后肢和脊髓。

3.用手术器械切除青蛙的脑部,保留脊髓。

4.用生理盐水清洗脊髓表面,减少刺激物的影响。

5.将刺激电极插入青蛙后肢的肌肉中,给予适当的刺激,观察青蛙的肢体反应。

6.重复刺激,记录反应的情况。

7.实验结束后,将青蛙处死并做好实验记录。

四、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当刺激电极插入青蛙后肢的肌肉中并给予适当的刺激时,青蛙的后肢会发生收缩反应。

这种反应在多次刺激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种反应是由脊髓中的神经元回路所控制的。

在切除脑部后,青蛙的肢体反应仍然存在,说明脊髓在反射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脊髓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

脊髓是神经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着大脑和周围神经系统,起着传递和处理信息的作用。

在反射活动中,脊髓通过神经元回路接收来自周围神经系统的输入信息,经过处理后输出到效应器官,引起相应的生理反应。

在本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青蛙的后肢收缩反应就是由脊髓中的神经元回路所控制的。

这进一步证明了脊髓在反射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本次实验也让我们对反射活动的神经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反射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基本活动方式,它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快速而自动的反应。

在反射活动中,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复杂联系和相互作用来完成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实验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

实验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

脊髓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医学研究
运动生理学
脊髓反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人体生 理机制,为医学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 支持。
研究脊髓反射在运动中的作用,有助 于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竞技表现 。
康复治疗
通过了解脊髓反射机制,可以为康复 治疗提供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促进患 者的康复。
THANK YOU
01
局限性
实验中使用的刺激方式可能对牛蛙造 成一定的损伤。
03
局限性
实验中使用的测量方法可能受到环境和其他 因素的影响。
05
02
改进方向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尝试在人体上进行类 似实验,以更好地了解脊髓反射在人类中的 应用。
04
改进方向
寻找更温和、无创的刺激方式,以减 少对牛蛙的伤害。
06
改进方向
采用更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设备,以提高实验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在进行实验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 时,学生需要认真准备实验器材和试 剂,熟悉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在实 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记录 数据并及时处理和分析。通过实验观 察和思考,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脊 髓反射现象的本质和意义,提高自己 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02
实验原理
脊髓反射的定义
脊髓反射是指由于刺激直接作用于感 觉神经或运动神经,通过反射弧引起 效应器官的快速非条件反射。
脊髓反射是动物体内最基本的生理反 应之一,对于维持动物体内部环境的 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反射弧的组成
传入神经
将感受器产生的神经信号传递 到脊髓的神经纤维。
传出神经
将神经中枢产生的传出信号传 递到效应器,引起效应器官的 反应。
感受器
感受刺激并转换为神经信号的 器官,如皮肤、肌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
思考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当手指碰到烫的东西或钉子等锐器会立即自 动缩手,这是为什么?如果不缩手会怎样?
2、反射对机体来说,有什么意义?
3、什么是反射呢?
二、反射
神经系统调节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1、概念
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体内 的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
实验结果
(3)分析和讨论
①实验中,环割脚趾皮肤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
②实验过程中,切除脑、破坏脊髓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
③脊蛙曲腿,是由于腿部肌肉发生了运动,这说明 肌肉中存在什么结构?
④当脊蛙去除皮肤、破坏脊髓的时候,反射不能完 成,由此可见,反射对于生物体来说,具有什么 作用?
二、实验步骤
在脊髓。
• 5、搔扒反射调节的机理是
通过反射弧:感受器(皮肤)→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 6、实验结果可能与预测不一致,因为
可能在实验过程中,牛蛙已死亡或关节已折断。
排便,排尿反射
为什么要做实验
• 生命科学教材中知识的来历 • 科学家工作成果的汇集 • 观察——问题——假设——设计实验—— 做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结论)—— 新的假设
• 我们的任务 • 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 • 知道如何做实验 • 操作练习基本实验技能
如何对待实验动物
• 尊重每一个生命 • 尽量减轻动物的痛苦 • 设计好实验过程,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 提下减少使用实验动物的数量。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解释原因
1\右后腿脚趾浸入蒸馏水
没有反射
2\右后腿脚趾浸入0.5%HCl溶液 曲腿反射
没有刺激 反射弧完整
3\沾0.5%HCl溶液的小纸片贴蛙
腹部
搔扒反射
4\环割并剥净右后腿脚趾皮肤后, 没有反射 浸入0.5%HCl溶液
5\左后腿脚趾浸入0.5%HCl溶液 曲腿反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射弧完整 没有感受器 反射弧完整
• 按照实验要求操作,不做不需要的解剖。 • 处理好实验动物的遗体。 • 不让实验动物做无谓的牺牲 • 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忠实记录结果,认
真分析分析,记住结论。
实验目的
• 观察脊髓的功能
• 操作 • 观察 • 记录 • 讨论
实验器材
• 实验材料 • 牛蛙
• 仪器和试剂
实验时四人一组,轮流操 作和记录,共同讨论,各 自完成实验报告。
• 3、将沾有0.5%HCl的小纸片贴在蛙腹部皮 肤上,观察四肢动作,记录,洗去酸液。 (搔扒反射)
• 4、环剥右后趾皮肤,重复第2步,观察观察 右后腿变化,记录。
• 5、将牛蛙左后腿趾尖浸入0.5%HCl,观察, 记录,洗尽,擦干。
破坏脊髓后的现象
• 然后用探针插入锥管,捣毁脊髓, 再将牛蛙左后腿趾尖浸入0.5%HCl, 观察,记录。
6\探针插入牛蛙椎管,破坏脊髓 破坏低级神经中枢—脊髓
7\沾0.5%HCl溶液的小纸片贴蛙 腹部
没有反射 没有神经中枢
讨论:
• 1、实验中切除脑的目的是
消除脑对脊髓的控制作用,观察脊髓的反射现象。
• 2、环割脚趾皮肤的作用是 去除感受器。
• 3、破坏脊髓的目的是 去除神经中枢。
• 4、搔扒反射的中枢
*怎样证明脑已除尽?
将脊蛙仰卧于桌面,若不能翻过身来,说明脑已除尽。
②用小钩钩住蛙的下颌,并悬挂在支架上。
2.悬挂脊蛙
• 将牛蛙悬挂于铁架台 (用夹子夹住下颌)
实验步骤
• 1、将牛蛙右后腿趾尖浸入蒸馏水,观察右 后腿变化,记录。
• 2、将牛蛙右后腿趾尖浸入0.5%HCl,观察 右后腿变化,记录,洗去酸液。
• 检查实验设计、步骤和操作 • 新的假设
作业
• 完成实验报告
(2)实验结果
处理方法
右 脚趾 后 皮肤 腿
左 脊髓 后 腿
腹 脊髓 部
环割前
环割后 破坏前 破坏后
破坏前 破坏后
浸入蒸馏水 浸入0.5%HCl溶液 浸入0.5%HCl溶液 浸入0.5%HCl溶液 浸入0.5%HCl溶液
粘贴0.5%HCl纸片 粘贴0.5%HCl纸片
• 6、重复第3步,记录观察结果。
分析和讨论
• 实验中的三个手术,切除脑、环割脚趾 皮肤以及破坏脊髓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 切除脑,去除脑对脊髓的影响,观察 脊髓对反射的控制作用。
• 感受器在皮肤中,没有感受器接受外 界刺激,反射弧不完整,反射不发生。
• 破坏脊髓后,神经中枢受损,反射弧 不完整,反射不发生。
2、结构基础 反射弧
反射弧是怎样构成的?
反射弧的组成:
感受器(皮肤表面) 传入神经(感觉神经) 神经中枢(脊髓或脑)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效应器(肌肉或腺体)
三、脊髓的调节功能P11
脊髓的结构
由许多集合成束 的神经纤维组成
灰色蝴蝶形, 是神经元细胞 体密集的部位
低级神经中枢
生活中还 有哪些反 射现象?
• 剪刀、镊子、探针、铁架台
• 0.65%生理盐水、0.5%HCl溶液、 蒸馏水
实验步骤
• 制备脊蛙:用一块纱布包 住牛蛙的躯干,露出头部, 剪去牛蛙头背部(脑)— —目的是去除脑对脊髓的 控制。
• 用0.65%生理盐水洗去血 液。
演示实验: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
(1)实验方法
①脊蛙的制备
将剪刀一侧刀口插入牛蛙的上下颌之间,将其头部剪去。 用0.65%生理盐水轻洗血迹,再用浸润0.65%生理盐水的 药棉球覆在伤口上。
分析和讨论
• 请解释搔扒反射的中枢及可能的调节机理。 • 搔扒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灰质) • 刺激→皮肤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感觉神 经→脊髓灰质(神经中枢)→运动神经→四 肢肌肉→肌肉收缩→产生搔扒反射。
分析和讨论
• 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一致?请说明 原因 • 实验结果可能证实假设,也可能不能 证实假设。 • 坚持假设还是尊重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