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常用成语汇总

合集下载

关于《三国演义》的四字成语

关于《三国演义》的四字成语

关于《三国演义》的四字成语东汉末年,民生凋敝。

兵荒马乱,群雄竞起。

枭雄曹操,首屈一指。

龙骧虎步,踌躇满志。

唯才是举,远见卓识。

济济多士,如虎添翼。

发号施令,假传圣旨。

身经百战,出生入死。

青梅煮酒,旁敲侧击。

梦中杀人,狐性多疑。

望梅止渴,略施小计。

割发代首,工于心计。

对酒当歌,横槊赋诗。

才兼文武,独步一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诸葛孔明,惊才风逸。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用行舍藏,韬晦待时。

三顾茅庐,精诚所至。

知遇之恩,投桃报李。

隆中对策,审时度势。

指点江山,面授机宜。

初出茅庐,锦囊妙计。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舌战群儒,力排众议。

草船借箭,妙算神机。

巧借东风,火烧赤壁。

空城妙计,化险为夷。

七擒七纵,有胆有识。

六出祁山,矢志不移。

文韬武略,经天纬地。

苦心经营,不遗余力。

事必躬亲,日理万机。

出师未捷,积劳成疾。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继无人,此恨何及。

武圣关羽,义薄云天。

赤胆忠心,天人共鉴。

桃园结义,相见恨晚。

同生共死,披肝沥胆。

身在曹营,忠心在汉。

过关斩将,一往无前。

华容让道,网开一面。

知恩图报,仰不愧天。

刮骨疗毒,处之泰然。

夜读春秋,手不释卷。

单刀赴会,视若等闲。

水淹七军,智勇双全。

位高权重,志得意满。

顾盼自雄,自负不凡。

痛失荆州,令人扼腕。

败走麦城,虎落平川。

三强会战,临军对阵。

决一雌雄,赤壁鏖兵。

旌旗蔽日,樯橹连云。

刀枪林立,剑戟森森。

风猛火烈,流急水深。

人喊马嘶,鼓角齐鸣。

短兵相接,弓折刀尽。

血海尸山,触目惊心。

曹军败北,豕突狼奔。

灰飞烟灭,片甲不存。

周郎赤壁,羽扇纶巾。

以寡敌众,大获全胜。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天下大势,鼎足三分。

张灯结彩、身不由己、舌战群儒、青山不老、招兵买马、光阴荏苒、威风凛凛、气宇轩昂、初出茅庐、胸怀大志、器宇轩昂、知遇之恩、诡计多端、养精蓄锐、笑容可掬、反戈一击、孔孟之道、大吉大利、强词夺理、摇摇欲坠、虚虚实实、无名小卒、势不可当、大雨滂沱、赤膊上阵、物伤其类、锦囊妙计、泪流满面、曲意逢迎、闷闷不乐三国成语一手包办【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一举两得【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完整版)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完整版)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完整版)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如: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3、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4、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5、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6、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7、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8、才高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9、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0、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2、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13、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14、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15、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16、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1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1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1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2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21、言过其实(马谡):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

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22、宝刀未老:(黄忠)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23、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4、不知所云:不知道说得是些么。

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25、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比喻一切都已俱备,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26、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27、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28、欲擒故纵: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29、刮目相待:(吕蒙)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三国演义》的经典成语

《三国演义》的经典成语

《三国演义》的经典成语《三国演义》的经典成语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的经典成语,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国演义》的经典成语篇1东汉末年,民生凋敝。

兵荒马乱,群雄竞起。

枭雄曹操,首屈一指。

龙骧虎步,踌躇满志。

武圣关羽,义薄云天。

赤胆忠心,神人共鉴。

桃园结义,相见恨晚。

生死与共,披肝沥胆。

身在曹营,忠心在汉。

过关斩将,一往无前。

华容让道,网开一面。

知恩图报,仰不愧天。

三顾茅庐,精诚所至。

知遇之恩,投桃报李。

隆中对策,审时度势。

指点江山,面授机宜。

临危受命,六出奇计。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舌战群儒,力排众议。

草船借箭,妙算神机。

巧借东风,火烧赤壁。

空城妙计,化险为夷。

七擒七纵,有胆有识。

六出祁山,矢志不移。

文韬武略,经天纬地。

苦心经营,不遗余力。

事必躬亲,日理万机。

出师未捷,积劳成疾。

唯才是举,远见卓识。

济济多士,如虎添翼。

发号施令,假传圣旨。

身经百战,出生入死。

对酒当歌,横槊赋诗。

才兼文武,独步一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军败北,豕突狼奔。

灰飞烟灭,片甲不存。

周郎赤壁,羽扇纶巾。

以寡敌众,大获全胜。

诸葛孔明,惊才风逸。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用行舍藏,韬晦待时。

刮骨疗毒,处之泰然。

夜读春秋,手不释卷。

单刀赴会,视若等闲。

水淹七军,智勇双全。

位高权重,志得意满。

顾盼自雄,自负不凡。

痛失荆州,令人扼腕。

败走麦城,虎落平川。

三强会战,临军对阵。

决一雌雄,赤壁鏖兵。

旌旗蔽日,樯橹连云。

刀枪林立,剑戟森森。

风猛火烈,流急水深。

人喊马嘶,鼓角齐鸣。

短兵相接,弓折刀尽。

血海尸山,触目惊心。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天下大势,鼎足三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继无人,此恨何及。

青梅煮酒,旁敲侧击。

梦中杀人,狐性多疑。

望梅止渴,略施小计。

割发代首,工于心计。

《三国演义》的经典成语篇2安身之处安身之地傲睨得志懊悔无及昂然直入倍道而进不成体统不得善终不可造次不置褒贬把薪助火背若芒刺别作良图步罡踏斗乘其不备尺寸可取才薄智浅长驱直进傲贤慢士赤身裸体踌躇不决反败为胜大计小用大获全胜大吉大利大仁大义大展经纶刀枪剑戟得而复失灯烛辉煌等闲视之抵足而眠等闲之辈低头丧气东荡西除东冲西突蠹政病民恩荣并济恩怨分明法不徇情反客为主反戈一击费力劳心焚香礼拜放鱼入海放龙入海奋武扬威凤毛鸡胆鼓角齐鸣官轻势微光阴荏苒诡计多端鬼神不测割恩断义横行无忌虎入羊群虎体熊腰缓兵之计荒淫无耻虎踞鲸吞荒淫无道魂亡胆落击鼓鸣金急于求成锦囊妙计举善荐贤决一死战旧病复发开基立业口出不逊宽以待人开基创业狼心狗行老弱残兵泪流满面谋事在人鸣金收军能征惯战怒目而视怒气填胸女大须嫁泼油救火剖肝沥胆旗帜鲜明器宇轩昂气宇轩昂强词夺理七步成章凄然泪下趋吉避凶忍辱偷生仁义之兵仁义之师柔能克刚肉颤心惊身不由己声威大震尸横遍野手无寸铁束手待毙。

经典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大全

经典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大全
魂亡胆落
金波玉液
鸠夺鹊巢
旧病复发
开基创业
口似悬河
旷世逸才
老成练达
泪流满面
留恋不舍
略无忌惮
落荒而走
命若悬丝
谋事在人
鸣金收军
怒气填胸
女大须嫁
剖肝沥胆
七步成章
凄然泪下
器宇不凡
趋吉避凶
仁义之兵
仁义之师
柔能克刚
肉颤心惊
色厉胆薄
束手就缚
束手待死
松形鹤骨
随波逐浪
四海飘零
天崩地塌
同心合胆
焚香礼拜
鼓角齐鸣
官轻势微
光辉灿烂
光阴荏苒
鬼神不测
诡计多端
横行无忌
虎入羊群
虎体熊腰
缓兵之计
荒淫无耻
击鼓鸣金
骄兵之计
锦囊妙计
举善荐贤
开基立业
空城计
孔孟之道
宽以待人
狼心狗行
老弱残兵
力排众议
龙肝凤脑
龙肝凤髓
漫山遍野
闷闷不乐
目不邪视
能征惯战
怒目而视
赔了夫人又折兵
泼油救火
器宇轩昂
气宇轩昂
强词夺理
青山不老
情同骨肉
隐介藏形
有机可乘
择主而事
张灯结彩
招兵买马
坐视不救
昂然直入
把薪助火
半筹莫展
背若芒刺
拨云雾见青天
别作良图
兵精粮足
步罡踏斗
才薄智浅
长驱直进
赤身裸体
踌躇不决
初生之犊不惧虎
大雨滂沱
等闲之辈
低头丧气
东荡西除
东冲西突
蠹政病民
反覆无常
犯颜苦谏

《三国演义》经典成语附解释

《三国演义》经典成语附解释

《三国演义》经典成语附解释
本文是关于《三国演义》经典成语附解释,感谢您的阅读!
《三国演义》经典成语附解释: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
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与《三国演义》故事相关的成语

与《三国演义》故事相关的成语

与《三国演义》故事相关的成语1、草船借箭三国典故,表现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2、初出茅庐庐:草屋。

原指诸葛亮初出茅庐就打了胜仗。

后比喻刚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阅历不深,缺乏经验。

3、七步成诗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

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

4、吴下阿蒙吴下:指长江下游南岸一带地区。

阿蒙:指吕蒙。

指学识浅薄的人。

5、出言不逊出言:说话。

逊:谦让恭顺。

说话不谦让恭顺。

形容人说话傲慢无礼。

也作“出口不逊”。

6、作奸犯科奸:坏事。

科:法令。

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7、锦囊妙计锦囊:用丝锦做成的袋子。

原指封在锦囊中的以便在危急时刻解决问题的巧妙对策。

现比喻能及时解决危急或疑难问题的好办法。

8、偃旗息鼓①放倒军旗,停打军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也指停止战斗。

②比喻停止批评、攻击等。

9、知遇之恩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

指得到赏识或重用的恩惠。

10、缓兵之计缓:延缓。

兵:指军事情势。

计:策略。

延缓对方进军的一种策略。

比喻拖延时间,使事态渐渐缓和,同时再想应付的策略。

11、步罡踏斗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

其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故称。

罡,北斗七星之柄。

斗,北斗星。

12、鼓角齐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13、谋事在人谋求事情能成功,需靠自己努力。

14、舌战群儒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15、力排众议极力排除各种议论,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

16、封金挂印不受赏赐,辞去官职。

17、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18、万死不辞辞:推辞。

即使死一万次也不推辞。

形容愿意冒极大的危险拼死效命。

19、不出所料出:超出。

料:推测,料想。

指没有出乎预料。

即在意料之中。

20、先礼后兵礼:礼貌。

兵:武力。

先以礼相待,行不通时再用强硬手段或动用武力。

21、乐不思蜀蜀:三国时的蜀国。

蜀国灭亡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魏国的洛阳,他贪图享乐,不想回蜀国。

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22、乘虚而入虚:空虚。

趁对方空虚或疏于防范时进入。

也作“趁虚而入”。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

《三国演义》中地成语恣意妄为——恣意:任意,随意;妄为:胡作非为.随心所欲,胡作非为.执鞭随镫——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知遇之恩——给予赏识和重用地恩情.张灯结彩——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地景象.有机可乘——有空子可钻.隐介藏形——介:鳞甲.隐藏形体,使人看不见.以卵击石——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地力量,自取灭亡.衣架饭囊——装饭地口袋,挂衣地架子.比喻没有能力,干不了什么事地人.一面之词——争执地双方中一方所说地话.摇摇欲坠——摇摇:摇动,摇晃;坠:落下.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养精蓄锐——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蓄集力量.佯输诈败——佯、诈:假装.假装败下阵来,引人上当.扬幡招魂——挂幡招回死者地灵魂(迷信).比喻想使已经被清除地地坏人再恢复活动. 血流成河——形容被杀地人极多.揎拳裸袖——犹言揎拳捋袖.虚虚实实——假假真真,以假乱真.指军事上讲究策略,善于迷惑对方.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实写并用,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虚废词说——空费精神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心术不正——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心怀叵测——心怀:民心,存心;叵:不可.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心胆俱裂——俱:都.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地惊吓.笑容可掬——掬: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笑傲风月——犹言吟风弄月.形容心情悠闲自在.闲杂人等——指与工作无关地人员.先礼后兵——礼:礼貌;兵:武力.先按通常地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物伤其类——指见到同类死亡,联想到自己将来地下场而感到悲伤.比喻见到情况与自己相似地人地遭遇而伤感.舞文弄墨——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笔.故意玩弄文笔.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无名小卒——卒:古时指士兵.不出名地小兵.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地人.卧床不起——病卧床上,不能起来.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地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地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地战术.为虎添翼——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地势力.望风而逃远远望见对方地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形容十分怯敌.万死不辞——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万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土鸡瓦犬——用泥捏地鸡,用瓦做地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地东西.童颜鹤发——颜:脸色.仙鹤羽毛似雪白地头发,孩子似地红润地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天崩地塌——天崩塌,地裂陷.多比喻巨大地灾难、重大地事变或强烈地声响.四海飘零——四海:代指全国各地.飘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处飘泊,生活无着.手无寸铁——寸:形容细微短小;铁:指武器.手里没有任何武器.誓不两立——指双方仇恨极深,不能同时存在.拭目以待——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尸横遍野——尸体到处横着.形容死者极多.声威大震——声势和威望急速增长,使人非常震动.神鬼难测——测:推测.事情极诡秘,神鬼也难测度.形容谁也推测不出.色厉胆薄——色:神色.厉:严厉、凶猛.薄:脆弱.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肉颤心惊——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地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惊”. 柔能克刚——指以柔弱地手段能够制服刚强地人.同“柔能制刚”.仁义之兵——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地军队.同“仁义之师”.情同骨肉——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切齿痛恨——形容愤恨到极点.强词夺理——强词:强辩;夺:争.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器宇轩昂——轩昂:精神饱满.形容人精神饱满,风度不凡.器宇不凡——器宇:指仪表,气度.不凡: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仪表、风度很不平常. 弃暗投明——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脱离反动阵营,投向进步方面.凄然泪下——凄然:寒凉.形容凄凉悲伤.剖肝沥胆——比喻开诚相待.泼油救火——救火时用油浇洒.比喻事情处理不得法,反而使事态更严重.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爬山越岭——越:过;岭:山岭.爬过高山,越过峻岭.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地辛苦. 怒气填胸——胸中充满了愤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目不邪视——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旧谚.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地,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谋事在人——谋:谋划,安排.根据个人地能力策划事情命若悬丝——比喻生命垂危鸣金收军——古时作战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回营灭虢取虞——比喻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再灭乙国.闷闷不乐——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毛骨悚然——悚然:害怕地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漫山遍野——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落荒而走——〖解释〗指离开战场,向荒野逃命.形容战败逃命.落荒而逃——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略无忌惮——〖解释〗毫无畏惧.形容非常放肆.泪流满面——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老弱残兵——比喻因年老体弱以及其他原因而工作能力较差地人.老成练达——练达:指阅历多而通达人情.形容人稳重老练,通达事理.旷世逸才——旷世:绝代;空前.逸才:超人地才智.当代少见地出众地才能.孔孟之道——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开基创业——指开创帝业军令如山——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必须贯彻执行举止失措——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锦囊妙计——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地人把对付敌方地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地巧妙办法.将功赎罪——拿功劳补偿过失.假途灭虢——泛指用借路地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急于求成——不顾一切地想马上取得成效.极天际地——形容十分高大.惶惶不安——惶惶:恐惧不安.指心中惊慌害怕,心神不安定黄口孺子——黄口:儿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缓兵之计——延缓对方进攻地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虎入羊群——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虎踞鲸吞——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鬼神不测——测:猜想,估计.鬼神也预料不到.形容极其神奇奥妙.诡计多端——诡计:狡诈地计谋;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光辉灿烂——多比喻前程地远大或事业地伟大.骨肉未寒——骨肉尚未冷透.指人刚死不久.割恩断义——舍弃恩德,断绝道义.割肚牵肠——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放龙入海——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犯颜苦谏——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地威严当面直言规劝反客为主——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反戈一击——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地阵营进行攻击.反覆无常——指变化不定.反败为胜——扭转败局,变为胜利.峨冠博带——峨:高;博:阔.高帽子和阔衣带.古代士大夫地装束.蠹政病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东荡西除——指四处征伐.抵足而眠——脚对着脚,同榻而睡.形容关系亲密,情意深厚.等闲之辈——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地寻常人等闲视之——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地事,不预重视.单刀赴会——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地智略和胆识之意.大雨滂沱——滂沱:雨大而多地样子.形容寸下得很大.大惊失色——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初生之犊不惧虎——比喻阅世不深地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初出茅庐——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踌躇不决——踌躇:犹豫,迟疑.形容犹犹疑疑地拿不定主意.赤身裸体——赤:光着.大部分身体或全身裸露赤膊上阵——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成群结队——成:成为,变成.一群群人集合在一起.长驱直进——犹言长驱直入.苍生涂炭——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残暴不仁——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才薄智浅——薄:浅薄.形容人地才智浅薄步罡踏斗——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地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步步为营——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不置褒贬——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不可造次——造次:急遽,匆忙.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不成体统——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拨云雾见青天——只有推开密布地云雾才能看到湛湛蓝天.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 兵精粮足——兵:兵士.指兵士精锐,粮草充足.形容军队十分强盛别来无恙——别:离别;恙:病.指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倍道而进——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背若芒刺——犹言芒刺在背.饱学之士——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地人.宝刀不老——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百里之才——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地人才把薪助火——把:握住;薪:柴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地方法去消灭祸患,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事态扩大懊悔无及——后悔已来不及了.傲贤慢士——贤:有才德地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地人.用傲慢地态度对待有德有才地人.傲睨得志——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地神情.傲慢少礼——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昂然直入——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形容态度傲慢昂然而入——仰头挺胸地走进来.形容态度傲慢安营下寨——安:安置;营:营房;寨:防守用地栅栏.指军队驻扎下来.比喻建立临时地住宿或基地安身之地——存身地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地根基.安身之处——指得以立足容身地地方.。

三国时期成语

三国时期成语

三国时期成语三国时期成语⼤全 成语是中国传统⽂化的⼀⼤特⾊,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个整体来应⽤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三国时期成语⼤全,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三国时期成语1 1、负重致远: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

2、乐不思蜀:⽐喻乐⽽忘本。

3、三个臭⽪匠,合成⼀个诸葛亮: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

⽐喻⼈多智⼴。

4、物伤其类:指见到同类死亡,联想到⾃⼰将来的下场⽽感到悲伤。

⽐喻见到情况与⾃⼰相似的⼈的遭遇⽽伤感。

5、过五关斩六将:⽐喻克服重重困难。

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的故事。

6、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

居处吴下⼀隅的吕蒙。

⽐喻⼈学识尚浅。

7、出⾔不逊:形容说话不客⽓,没有礼貌。

8、后患⽆穷: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穷⽆尽。

9、蒋⼲盗书:蒋⼲:《三国演义》中的⼈物。

蒋⼲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将。

⽐喻中别⼈的反间计。

10、势如破⽵:⽐喻军队⼀路连打胜仗,形势好⽐⽤⼑劈⽵竿⼀样的顺利。

11、⽼⽜舐犊:⽐喻⽗母爱抚⼦⼥。

12、望梅⽌渴:⽐喻以空想安慰⾃⼰。

13、扶不起的阿⽃:阿⽃:三国蜀汉刘备之⼦刘禅的⼩名。

阿⽃庸碌⽆能,虽有诸葛亮等⼈全⼒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

⽐喻扶持不起来的⼈。

14、⽆计可施:计:策略、办法;施:施展。

没有办法可⽤。

15、⼤器晚成:形容卓越的⼈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16、虎踞龙盘: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17、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

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所知。

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18、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喻运⽤策略,使对⽅⼼服。

19、七步之才:形容才学⾼超,⽂思敏捷。

20、万死不辞:万死:死⼀万次,形容冒⽣命危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常用成语汇总1、如饮醇醪(chún láo):形容一个人气量广阔,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形容周瑜心胸宽广。

2、髀(bì)肉复生: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同“髀肉重生”。

3、如嚼( jiáo)鸡肋( lèi):鸡肋:鸡的肋骨。

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

4、(dú):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5、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6、偃(yǎn)旗息鼓:偃:仰卧,引伸为倒下。

放倒旗子,停止敲鼓。

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

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7、出言不逊(xùn):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8、(wàng zì fěi bó):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

过分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

9、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0、: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

11、得陇(lǒng)望蜀:陇,指甘肃南部一带;蜀,指四川一带。

已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现在一般用此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12、大器晚成: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13、负重致远:“负”是背着;“致”是送到。

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比喻能肩挑重任。

14、后患无穷: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15、:是桃园三结义的引申,意思仍是指有共同志向的人结拜为弟兄。

16、三顾茅庐: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17、初出茅庐: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18、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9、:比喻用空想来作自我安慰,或者用来说明虚名是没有实际用处的。

"望梅止渴",意思和它相近。

20、才占八斗: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21、七步之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22、超群绝伦:超:超过;超群:超出众人;绝:没有;伦:同辈。

即同辈中没有可以相比的。

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23、一身是胆:攻取汉中时,赵云偃旗息鼓大败曹操,得到刘备赞扬,称赞子龙一身都是胆。

形容胆量极大。

24、:指家已被毁了,那还有个人的安危可谈!也有“倾巢之下,安有完卵”之说。

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25、势如破竹: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6、车载(zà)斗量( liáng):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7、兵贵神速: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8、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本。

29、(rú):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

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30、: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31、: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

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

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32、:擒,捉;纵,放。

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33、:就是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达到治疗的目的。

34、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

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35、: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36、: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37、: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38、: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39、断头将军: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40、吴下阿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现在多用于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学识大进,地位由低攀高,从贫穷到富有。

41、(jǐ):吕布为了阻止袁术击灭刘备所使的计谋。

42、:43、:赵云单枪匹马杀回长坂坡,与虎豹骑且战且退,最终救出后主母子。

44、:又为“马跃潭溪”,是古代街头棋摊常见的象棋残局,为《蕉竹斋》里“鹰隼盘空”的一种变局。

45、顾曲周郎: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

46、坚壁清野:坚壁,是加固城墙和堡垒;清野,是将野外的粮食、财物收藏起来。

这是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47、:祁山,东起盐官,西至大堡子山,横卧在礼县西汉水北侧,扼陇蜀咽喉,控南北要冲,是三国时蜀魏相争的古战场。

48、:孔明欲计破天水,为牙将姜维识破。

维将计就计,围子龙于天水城下。

孔明大惊。

亲至,使车轮战困姜维,令魏延假维之名攻城,天水守将马遵中计。

城破,子龙救维家人。

后困维于风鸣山下。

孔明晓以大势,数劝维降。

维终心悦诚服。

遂降。

49、:又称“”。

50、:指当场指责,后为歇后语,击鼓骂曹——自寻死路。

51、:关羽全歼七军,擒于禁、斩庞德。

52、百步穿杨:步,古代的一步指行走时两脚之间距离的两倍,约相当于旧制五尺。

杨,杨柳的叶子。

本义指能在一百步以外射穿指定的某一片杨树叶子。

春秋时楚国养由基善于射箭,能在一百步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

后用"百步穿杨"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明。

《三国演义》中黄忠只用箭射中关羽盔缨跟,充分显示了他百步穿杨之能。

53、:三国历史上著名的事件。

黄忠和副将严颜领兵大败张郃,智取天荡山,勇夺定军山,大获全胜。

54、:司马家族谋权篡位,诛杀曹操后人,进而平吴灭蜀,最后统一中国。

55、虎踞(jù)龙盘(诸葛亮):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56、(dèng):57、:58、:59、揎(xuān)拳捋(luō)袖:揎,卷起袖子;捋,拉起。

伸出拳头,拉起袖子。

形容怒气冲冲准备动武的样子。

”。

60、:屯,聚集,储存。

61、:62、(jū):63、(cháo):64、:65、:66、(tú tàn):67、(jì):68、集思广益: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69、: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同70、:71、:72、:。

73、:。

74、:75、:76、(rěn rǎn):77、:78、:79、:80、(pāng tuó):81、:82、:83、:84、:85、:86、:87、:88、:89、鹤发童颜:颜,面色。

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

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90、:91、:92、:93、:94、:95、:比喻极其容易,毫不费力,又96、:97、:98、:99、:100、:同“”.101、:102、(jiàn):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jì dàn):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又称“以卵击石”。

123、(fù)。

意同“”124、:125、:126、:127、:又称“”。

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lǐn lǐn):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tā):156、:指心志一致。

又为157、:同“”。

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同“”“”。

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

186、:。

187、:188、:190、:191、:又为“”。

192、:193、:194、:195、捶胸顿足:捶,敲打;顿,跺。

敲胸口,跺双脚。

形容非常懊丧,或非常悲痛。

196、膏粱子弟:膏粱,肥肉和细粮,指美味佳肴。

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

197、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

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198、顿开茅塞: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

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199、措手不及:措手,着手处理。

来不及动手应付。

指事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

200、肺腑之言:肺腑,指内心。

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