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288浊度分析仪中文说明书

合集下载

浊度仪浊度计使用方法

浊度仪浊度计使用方法

浊度仪浊度计使用方法浊度仪,也叫浊度计,是一种测量液体浊度的仪器。

它通过测量液体中悬浮颗粒的数量和大小来确定浊度值,常用于水质监测、污水处理、食品加工等领域。

下面是浊度仪的使用方法,包括仪器的准备、操作步骤和维护保养。

1.仪器准备:a.确保浊度仪处于水平放置的状态,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b.检查浊度仪的电源和连接线是否正常,确保仪器可以正常工作。

c.检查浊度仪的灯源和光学系统是否干净,如果有灰尘或污垢应进行清洁。

2.测量操作步骤:a.打开浊度仪的电源,等待仪器进入工作状态。

b.准备好待测液体样品,并留出足够的空间放置浊度计的测试槽。

c.将待测液体样品倒入浊度计的测试槽中,确保填满测试槽的整个空间。

d.关闭测试槽的盖子,确保盖子的密封性。

e.等待浊度计进行测量,通常在几秒钟内可以得到浊度值的测量结果。

f.根据浊度计的测量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记录,如记录浊度值和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3.维护保养:a.每次浊度测量完成后,及时清洁浊度仪,避免污垢积累影响测量结果。

b.清洁浊度仪时,可以使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擦拭外部表面,并定期检查仪器的内部光学系统是否清洁。

c.定期检查灯源的亮度和功效,如有需要,及时更换或维修灯源。

d.定期校准浊度仪的测量结果,确保浊度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注意事项:a.在测量前,确保待测液体样品充分搅拌均匀,避免颗粒聚集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

b.避免将待测液体样品直接注入浊度计的测试槽中,以免引起液体溢出或污染浊度计。

c.在使用浊度仪时,要避免与其他光源、强磁场等干扰源的干扰,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d.避免将浊度仪暴露在高温、高湿度或严重震动的环境中,以保护仪器的正常运行。

e.在存放浊度仪时,应将仪器放置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并避免长时间不用,以免对仪器造成损坏。

综上所述,浊度仪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仪器准备、测量操作步骤和维护保养。

正确使用浊度仪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遵循使用说明,避免人为破坏和误操作,以保证浊度仪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浊度检测仪使用说明书

浊度检测仪使用说明书

濁度檢測儀使用說明書使用之前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在线浊度仪一、测量原理ZD 系列浊度测量仪,中、低浊度范围内(小于10NTU 为低浊度,11-100NTU 为中浊度,大于100NTU 为高浊度)采用90°散射光原理。

光路原理如下图:Io ——入射光 It ——透射光 Is ——散射光 D ——溶液浑浊度一束特定光谱的平行光通过溶液时,一部分被吸收和散射,一部分透过溶液。

与入射光成90°方向的散射光的强度符合雷莱公式:Is=KNV 2Io入4Io ——入射光强度 Is ——散射光强度 N ——单位溶液微粒数 V ——微粒体积 入——入射光波长 K ——系数在入射光恒定的条件下,在一定浊度范围内,散射光强度和溶液的浑浊度成正比。

上式可整理改写为:Is =K ´N(K ´表示常数)Io根据这一公式,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水样中微粒的散射光强度来测量水样的浑浊度。

这是本产品的基本测量原理。

DZ 系列浊度仪高浊度测量采用的是散射和透射结合型原理。

二、基本电路方框图散射光结构仪器工作原理图透射光结构仪器工作原理图光电传感器由光源、透镜、光电元件等组成,当光线通过被测液样时,与入射光成90°方向的散射光作用于光电元件,产生了随浊度变化的电信号,该信号与基准信号一起送入信号处理器。

信号处理器以集成电路为核心,构成性能稳定的电子线路,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运算、补偿等处理,使其在整个测量范围内与被测液样的浊度成线性关系。

稳压电源由变压器、整流器、滤波器、稳压模块等组成,将200伏至240伏范围内变化的交流电变换成仪器所需要的直流工作电压。

三、结构图1、浊度传感器2、进水口3、出水口4、溢流口5、排气口6、电源220伏7、信号输出8、校准电位器9、浊度显示仪表10、信号输出11、浊度显示面板1 2、挂钩 13、电源220伏浊度传感器是本仪器的关键部位,内装光电转换器件、集成电路板、不锈钢水箱等,对其更加爱护和保养。

浊度仪操作说明

浊度仪操作说明

浊度仪操作说明
一、用胶头滴管取水样,放入空置试管内,待用。

二、打开“开关”键,见显示“measure smp00”
三、将空白样试管放入浊度仪,盖上遮光盖,按下“测量”按钮,显示“measure smp01”;再按“测量”按钮校准,显示“measure C=0.000”,即可开始测量水样。

四、打开遮光盖,取出空白原样,放入待测量的水样,盖好遮光盖,按下“测量“按钮,显示“smp02”后,再按“测量”,即可读取水样浊度“mesasure C=XXX”
五、如测量多个样,可依次放入水样试管,如上测量。

六、完成测量后,点击“完成”,取出水样,关闭仪器。

注意事项
一、仪器必须放置平稳,如晃动,会出现测量值不准等问题。

二、试管必须用擦拭净,外表无杂物。

三、遮光盖要盖好,不能漏光,否则测量数值不准。

四、空白原样,需保存好。

五、自取水样测量完毕后,请尽快清洗拭净试管,以备下次使用。

六、水样置入试管后,需摇匀水样。

七、如浊度太高,可能会出现读数负值或不稳等情况,需稀释水样后再测量,测量出数值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最终浊度值。

浊度仪使用方法范文

浊度仪使用方法范文

浊度仪使用方法范文浊度仪是用来测量水样浑浊程度的仪器,是水环境监测中常用的设备之一、下面将介绍浊度仪的使用方法,包括准备工作、仪器操作和数据分析。

一、准备工作1.选取适当的浊度仪:根据需要测量的样品种类和浊度范围,选择合适的浊度仪器。

2.校准浊度仪:使用标准浊度溶液(一般为硅胶溶液)对浊度仪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3.准备样品:根据需要测量的水样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并将其清洗干净,使其不会影响浊度测量结果。

二、仪器操作1.打开浊度仪: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打开浊度仪电源并将其预热一段时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设置参数:根据被测样品的特性,设置浊度仪的相关参数,如样品测量范围、测量单位等。

3.装入样品:将准备好的水样倒入浊度仪的测量室(一般为一个透明的玻璃仓),并确保样品平整,不产生气泡和异物。

4.开始测量:根据仪器说明书的要求,点击开始或测量按钮,启动浊度仪进行测量。

仪器会发出光线束,透过样品并通过光电二极管接收到的散射光信号来计算浊度值。

5.读取结果:待测量过程结束后,浊度仪会自动计算出样品的浊度值,并显示在仪器屏幕上。

记录或保存测量结果,以备后续分析。

三、数据分析与处理1.比较测量结果:将测得的浊度值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水质的清澈程度。

通常,浊度值越高,表示水样的浑浊程度越大。

3.理论分析:浊度仪测量的是样品中的散射光信号,可以根据散射光的理论来进一步分析浊度结果。

例如,使用光学方程和散射理论,了解浊度值与样品中颗粒物质的浓度和粒径分布之间的关系。

四、仪器维护与保养1.清洁仪器:定期清洁浊度仪的仪器表面和光学系统,以防止灰尘、指纹等杂质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2.保养仪器:根据仪器说明书的要求,定期更换仪器内部的滤光片、光源等易损件,以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

3.校准浊度仪:定期校准浊度仪的测量范围和准确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浊度仪是一种精密的仪器,其准确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温湿度、光源强度、样品的性质等。

HK-288浊度分析仪中文说明书

HK-288浊度分析仪中文说明书
附录三:仪表配件 .............................................................................................................................................. 24
HK-288 浊度分析仪
目录
目录
一 概述 ................................................................................................................................................................ 2
产品和用户支持 .................................................................................................................................................. 25
在测量过程中由于仪器只能够测量到不同溶液的不同吸光度而产生的不同的电压值仪器为了能够正常工作需要首先用标准溶液在仪器内部建立一个测量电压与浊度值之间关系的坐标系这样才能够根据测量电压值计算出相应的溶液浊度值曲线校准就是一个建立坐标系的过程
HK-288 浊度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仪表版本:V3.0
北京华科仪电力仪表研究所
5.3.1 基线校准的方法 ................................................................................................................................. 12 5.3.2 曲线校准的方法 ................................................................................................................................. 13 5.4 水样的测定方法....................................................................................................................................... 19 5.4.1 待测水样的要求 ................................................................................................................................. 19 5.4.2 水样的测量 ......................................................................................................................................... 19 5.5 注意事项................................................................................................................................................... 20

浊度仪使用说明书

浊度仪使用说明书

WGZ-100浊度仪仪器工作原理、特点1.本仪器采用积分球式浊度测定原理:一束平行光在透明液体中传播,如果液体中无任何悬浮颗粒存在,那么光束在直线传播时不会改变方向;若有悬浮颗粒、光束在遇到颗粒时就会改变方身(不管颗粒透明与否)。

这就形成所谓散射光。

颗粒愈多(浊度愈高)光的散射就愈严重。

如图所示:灯源发出的白炽光经聚光镜会聚后照射在针孔上;准直物镜将针孔出射的光线变成一束平行度很好的平行光出射;平行光经样品后分解成透过光和散射光(分别记为T p)和T d),并进入积分球内。

在积分球内壁上装有二保光敏元件,它们分别接收透过光和散射光。

通过光讯号和散射光讯号经电路放大和处理后按下式显示:浊度=K×散射光通量/透过光通量= K×T d/T pK:比例常数。

2.测量值不受液体色泽影响:假定样品是无色的,进入液体的入射光通量为l0,出射光通量亦为l0。

出射光通量、散射光通量和平行透过去时光通量三者关系为(不考虑比色器皿的反射、吸收等):l0=T p+T d如果样品带色,进入液体的入射光将部分被吸收,设液体透过率为T,此时出射光通量l0,、散射光通量T d,和平行透过光通量T p,有关系。

l0,=T×l0T p,= T×T p T d,= T×T d也就是说:无论透过光或散射光它们的强度都衷减速了同一系数T。

此时浊度测量值仍将不变:浊度=K×散射光通量/透过光通量=K×T d,/T p,=K×T×T d /T×T p=K×T d/T p仪器的使用1.仔细检查浊度标准板,如有灰尘、污渍,可用脱脂棉加乙醇、乙醚各半混合液擦净,比色皿可用清洁剂或洗涤精清洗,然后用清水冲净,两个透光面擦干。

仪器预热10分钟。

2.量程选择钮置“100”档,在试样槽后方紧靠右插入浊度标准板(有编号面朝左)。

3.拉杆推入,光路中不置入任何物体,调整“调零”旋钮,使显示读数为“0”(空气校零),拉杆拉出,浊度标准确性板置入光路,调整(校准)旋钮使显示读数为浊度标准板出厂标定值——NTU,在此以后“校准”旋钮不能再随意变动,取出标准板。

浊度仪操作规程范文

浊度仪操作规程范文

浊度仪操作规程范文一、引言浊度仪是用于测量液体中悬浮颗粒物浓度的仪器。

为了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提高测试准确性和操作安全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2.禁止在测量时饮食、吸烟等不良习惯,以免误吸或误入食物。

3.严禁将浊度仪用于有毒、易燃、易爆等有害气体环境下。

4.严禁将浊度仪放置在高温、潮湿等有害环境中。

5.长时间不使用浊度仪时,应将电源关闭并断开电源线。

三、准备工作1.检查浊度仪和相关配件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2.检查电源线是否正常,插头是否接触良好。

3.检查浊度仪的标定是否有效,如无效应重新标定。

4.准备好清洁液和校正溶液。

四、浊度仪的启动1.将电源线连接到电源插座上,确保电源插头接触良好。

2.按下浊度仪上的开关按钮,待指示灯亮起后即可启动浊度仪。

3.预热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在此期间不可进行操作。

五、选择测量模式浊度仪一般有多种测量模式可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

常用的有透射测量模式和散射测量模式,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实际要求进行选择。

六、样品的制备1.样品应保持清洁,无悬浮物等杂质。

2.根据浊度仪的要求将样品放入测量池中,池内液面应保持在适当范围内。

3.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搅拌速度,保证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七、浊度测量1.将测量池置于浊度仪上方并轻轻按下测量按钮。

2.浊度仪开始测量后,显示屏上可看到测量结果。

3.测量完成后,移除测量池,并清洗干净以备下次测量使用。

4.如需进行校正或其他操作,按照浊度仪的操作说明进行。

八、浊度仪的关机1.停止浊度仪的测量操作。

2.按下浊度仪上的关机按钮,并断开电源线连接。

3.清洁浊度仪的外部表面,并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九、浊度仪的维护保养1.定期检查浊度仪的仪器和配件,如有损坏或老化应及时更换。

2.定期进行校正,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清洁浊度仪的外部表面,避免其受到污染和腐蚀。

分析仪操作手册

分析仪操作手册

3.1.1 背面............................................................................................................................8
3.1.2 尺寸............................................................................................................................9
6.3.2.1 诊断/原始值 ..............................................................................................................38
6.3.2.2 诊断 / 显示气室图 A/D 值........................................................................................38
6.3.1.2.5 setup | outputs | Probe back flushing 设置 | 输出 | 探头反吹 ...........................32
6.3.1.2.6 setup | outputs | Analogue outputs 设置 | 输出 |模拟输出 ................................32
4.4.4 –X22 数字输入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三:仪表配件 .............................................................................................................................................. 24
附录一:仪表使用注意事项............................................................................................................................... 22
附录二:曲线校准结果的合理性判定............................................................................................................... 23
5.1 使用条件................................................................................................................................................... 12 5.2 仪器安装方法........................................................................................................................................... 12 5.3 仪器的校准............................................................................................................................................... 12
3.1 无浊度水的制备......................................................................................................................................... 5 3.2 福马肼浊度贮备标准液(4000NTU) ....................................................................................................... 5
六 仪表的成套性 .............................................................................................................................................. 21
三 试剂的制备 .................................................................................................................................................... 5
5.3.1 基线校准的方法 ................................................................................................................................. 12 5.3.2 曲线校准的方法 ................................................................................................................................. 13 5.4 水样的测定方法....................................................................................................................................... 19 5.4.1 待测水样的要求 ................................................................................................................................. 19 5.4.2 水样的测量 ......................................................................................................................................... 19 5.5 注意事项................................................................................................................................................... 20
HK-288 浊度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仪表版本:V3.0
北京华科仪电力仪表研究所
HK-288 ................................................................................................................................................................ 2
1.1 仪器简介..................................................................................................................................................... 2 1.2 显示及操作面板 ......................................................................................................................................... 3 1.3 工作原理..................................................................................................................................................... 3
四 编 程 ............................................................................................................................................................ 6
五 仪器的使用 .................................................................................................................................................. 12
4.1 开机............................................................................................................................................................. 6 4.2 程序单元..................................................................................................................................................... 6
产品和用户支持 .................................................................................................................................................. 25
二 技术指标 ........................................................................................................................................................ 4
4.2.1 主菜单 .................................................................................................................................................. 6 4.2.2 基线校准菜单 ...................................................................................................................................... 7 4.2.3 曲线校准菜单 ...................................................................................................................................... 7 4.2.4 仪表设置菜单 ...................................................................................................................................... 8 4.2.5 历史数据菜单 ...................................................................................................................................... 9 4.2.6 历史事件菜单 .................................................................................................................................... 10 4.2.7 校准记录菜单 ....................................................................................................................................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