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试题一
职业卫生试题 1

一、单项选择题1.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于(A)公布实施。
A 2011年12月31日B 2002年5月1日C 2012年5月1日2.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由(A )负责。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3.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由(B )负责监督管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工作。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 卫生行政部门C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4.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是:(C )为主,防治结合。
A 健康B安全C预防5.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B )治理”。
A 彻底B综合C分期6.《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C)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安全生产 B 劳动保护C预防、控制7.《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C)。
A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B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8.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A ),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B 应急管理人员C工会督察员9.目前我国职业病共分10大类(B)种。
A 100B 132C 11510.《职业病防治法》规定(B)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A单位职工B用人单位C劳动者11.《职业病防治法》规定(C )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用人单位B单位职工C劳动者12.(B )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各级工会组织B用人单位C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13.用人单位的(A )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C 投资人14.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C )标准。
职业卫生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的特点?A. 与职业活动有关B. 有明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C. 具有普遍性D. 需要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哪项不属于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B. 综合治理C. 保护劳动者健康D. 优先发展经济3.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职业性致癌因素?A. 石棉B. 甲醛C. 烟草烟雾D. 酒精4. 职业病的诊断需要由以下哪个机构进行?A. 医疗机构B. 职业病诊断机构C. 劳动保障部门D.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5. 职业性听力损伤主要是指由于长期接触什么因素导致的听力下降?A. 高温B. 噪声C. 辐射D. 有毒气体6.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病防治措施?A. 建立职业病防治制度B.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C. 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D. 鼓励劳动者加班工作7. 职业病的预防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改善工作环境B. 减少接触时间C. 增加接触剂量D. 进行健康教育8. 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A. 尘肺B. 职业性皮肤病C. 职业性眼病D. 职业性心脏病9.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职业性皮肤病?A. 接触性皮炎B. 光敏性皮炎C. 神经性皮炎D. 职业性痤疮10. 职业性中毒是指由于接触什么因素引起的中毒?A. 物理因素B. 化学因素C. 生物因素D. 心理因素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职业性眼病主要包括以下哪些类型?A. 职业性角膜炎B. 职业性结膜炎C. 职业性白内障D. 职业性视网膜炎12. 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以下哪些?A. 尘肺B. 职业性哮喘C. 职业性肺炎D. 职业性支气管炎13. 职业性听力损伤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减少噪声源B. 佩戴耳塞或耳罩C.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D. 增加工作时间14. 职业性皮肤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避免接触过敏原B. 使用防护手套C.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D. 增加接触时间15. 职业性中毒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使用无毒或低毒材料B. 加强通风C. 佩戴防毒面具D. 增加接触剂量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所有职业病都可以通过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引起。
职业卫生试题一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第1题: 1. 粉尘的()是决定粉尘生物学作用的主要因素。
A.粒径B.化学组成C.浓度D.多少第2题: 2.早期矽肺往往没有任何自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以()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
A.末梢循环障碍B.神经系统C.消化道D.呼吸道第3题: 3.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依据,根据连续()年以上的职业性噪声作业史。
A.1B.2C.3D.4第4题: 4. 白指发作特点是(),局限于手指末端,随病情发展到全手指变白,发作时间一般5-10min,最长可达30min。
A.一过性和持续性B.持续性和间断性C.一过性和时相性D.间断性和时相性第5题: 5. 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以防治()为重点,积极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A.运动障碍B.中毒性脑病C.呼吸系统D.神经系统第6题: 6. 尘肺病的诊断主要依靠()。
A.胸部CTB.病理检查C.普通高质量X射线后前位胸片D.高千伏X射线后前位胸片第7题:7. 一印刷作业工人出现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月经过多、牙龈出血等症状,怀疑与工作有关,可能是()中毒。
A.正己烷B.苯C.三氯乙烯D.铅第8题:8.个人防护用品按照防护部位分为头部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眼面部防护用品、()防护用品、手部防护用品、足部防护用品等。
A.耳朵B.听力C.感官D.听觉器官第9题:9. 职业病防护用品采购()应及时存放至职业卫生档案中。
A.物品清单B.发票原件C.发票复印件D.发票存根第10题:10. 听觉器官防护用品主要有()、耳罩和防噪声帽盔三大类。
A.耳塞B.棉塞C.木塞D.布塞第11题:11. 指定防护因数Assigned Protection Factor(_ APF__)是在个人防护设备行业,用于界定呼吸类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
即一种或一类适宜功能的呼吸防护装备,在适合使用者佩戴且正确使用的前提下,预期能将空气污染物浓度降低的倍数值。
化工企业职业卫生考试试卷一

职业卫生考试试卷(一)车间:姓名:考试日期:分数: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0分)1.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目前我国职业病主要是(尘肺病)居多。
3.《职业病防治法》制定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5.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6.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B)承担。
A.劳动者B.用人单位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2.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B)承担。
A.医疗卫生机构B.用人单位C.劳动者3.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B)。
A.棉纱口罩B.防尘口罩C.防毒面具4.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主要损害人的(C)系统。
A.呼吸B.消化C.神经5.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3个,即(C)。
A.口、鼻、耳B.食物、空气、水C.呼吸道、皮肤、消化道6.职业病录中被列为物理因素所致的职业病是(A)。
A.中署、高原病B.硫化氢、二氧化硫C.煤工尘肺、石棉肺7.我国法定的职业病共有(A)。
A.10大类132种B.9大类99种C.14大类100种8.目前我国急性中毒发生最多的是:(B)。
A.铅B.硫化氢C.苯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有毒物质的是:(C)。
A.铅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10.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A)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C.在岗期间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普通口罩可以阻隔小于10微米的粉尘,故能够起到防尘效果。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一)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一)单选题(单选题有且仅有一个答案)1.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产生的粉尘,称为()。
(A)A.生产性粉尘B.无机性粉尘C. 有机性粉尘D. 混合性粉尘2.生产性粉尘的危害程度与()因素无关。
(D)A.理化性质B.生物学作用C.防尘措施D.地域3.()措施是防治尘肺的根本措施。
(A)A.工程技术B.个体防护C.教育培训D.加大处罚4.含游离二氧化硅10% 以上的粉尘,称为()。
(A)A.矽尘B.石棉尘C.电焊烟尘D.铸造尘5.下列粉尘中,危害最严重的粉尘是()。
(D)A.煤尘B.石墨尘C.水泥尘D.矽尘6.造船厂、锅炉厂中密闭场所作业的电焊工最易发的职业病是()。
(C)A.铝尘肺B.石棉肺C.电焊工尘肺D.铸工尘肺7.矽尘导致的职业病称为()。
(A)A.矽肺B.石棉肺C.电焊工尘肺D.其他尘肺8.煤矿的采煤工、选煤工、煤炭运输工最易发的职业病为()。
(D)A.矽肺B.石棉肺C.电焊工尘肺D.煤工尘肺9.尘肺是由于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的()为主的职业病。
(A)A.纤维化B.水质化C.硬化D.石化10.为防止有害物质在室内逸散,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B)A.全面通风B.局部排风C.屋顶通风D.个体防护11.陶瓷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
(D)A.噪声B.振动C.毒物D.粉尘12.玻璃厂在原料粉碎、筛分、运输配料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矽尘,工人长期吸入高浓度矽尘可引起()。
(B)A.中毒B.矽肺C.中暑D.职业性哮喘13.靠近声源的场所,采用()措施,通常而言不会取得理想的降噪效果。
(A)A.吸声B.隔声C.减振D.阻尼降噪14.车间内噪声源数量较多,而且声源在车间内分布得较为分散时,宜采取()的方式降低噪声。
(C)A.隔声间B.隔声罩C.吸声处理D.消声器15.在各种噪声控制工程技术措施中,吸声措施一般可取得()dB的降噪效果。
(B)A.1~3B.5~12C.12~15D.15~2016.通风除尘是控制()的一种方法。
职业卫生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题,每题 5 分)1、以下哪种物质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A 粉尘B 噪声C 二氧化碳D 苯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在正常环境中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职业病危害。
粉尘、噪声和苯都属于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
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分类管理、综合治理C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D 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答案:A解析: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A 职业卫生标准B 安全标准C 质量标准D 环保标准答案:A解析:用人单位有责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4、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 警示标识C 中文警示说明D 宣传标语答案:A解析: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需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以提醒劳动者注意防护。
5、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 必要时B 定期C 不定期D 经常答案:B解析: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6、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 原件B 复印件C 扫描件D 照片答案:B解析:劳动者离职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7、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承担。
A 用人单位B 劳动者C 医疗机构D 社会保险机构答案:A解析: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医学观察期间,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8、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A 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B 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C 解除劳动合同D 继续在原岗位工作答案:B解析: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职业卫生综合考试真题一

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试题(评价方向)姓名单位得分一、单选题(40分,每题2分)1.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 A )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A、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C、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 C )。
A、分类管理、综合治理B、防治结合,综合治理C、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3.职业病指( B )。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4.工作场所的生产布局合理,应当符合( B )。
A、效益原则B、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C、满足生产需要的原则5.( C )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A、卫生行政部门B、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C、用人单位6.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 A )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A、醒目位置B、厂长办公室C、厂区内7.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C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8、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D )A. 呼吸道B. 皮肤C. 消化道D.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9、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B )治理”。
A 彻底 B综合 C分期10、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十大类(C )种。
A99 B105 C1321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 C ),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
A、停产B、组织疏散C、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12、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 B )承担。
职业卫生检测考试题1 (含答案)

职业卫生检测考试题目1 姓名:一、填空:1.超高频辐射是指频率30-300MHZ或波长为1-10米的电磁辐射,包括和脉冲波、连续波。
2.高频电磁场或称,指频率为100KHZ-30MHZ相应波长为范围的电磁场(3Km-10m)。
3、微波辐射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波长为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包括微波和微波。
4、电磁辐射频率为0-3000 HZ的为极低频电场,频率为50HZ的为工频电场,主要测量其,以或表示5、紫外辐射的波长范围是100-400nm 。
分为长紫外线(UVA)、波长为400-315nm ;(中) 紫外线(UVB)、波长为315-280nm;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80-100nm;6.激光:是指波长为200nm-1mm 之间的相干光辐射二问答题1、超高频辐射的测量对象是什么?1、相同型号、相同防护的超高频设备,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及其接触人员进行测量。
2、不同型号或相同型号不同防护的超高频设备及其接触人员应分别测量。
3、接触人员的各操作位应分别进行测量。
2、超高频辐射有哪些的测量方法?1)测量前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校准;2)测量操作者接触强度时:应分别测量其头、胸、腹各部位;立姿操作,测量高度分别取1.5-1.7m、1.1-1.3m、0.7-0.9m;坐姿操作,测量高度分别取1.1-1.3m、0.8-1.0m、0.5-0.7m;3)测量超调频设备场强时:将仪器天线探头置于距设备5cm处;4)测量时将偶极子天线对准电场矢量,旋转探头,读出最大值。
测量时,手握探头下部,手臂尽量伸直,测量者身体应避开天线杆的延伸线方向,探头1m内不应站人或放置其他物品,探头与发射源设备及馈线应保持一定距离(至少0.3m)。
每个点应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3、超高频辐射测量结果如何处理?4、高频电磁场的测量仪器要求?选择量程和频率适合于所测量对象的测量仪器。
即量程范围能够覆盖10-1000V/m 和0.5-50A/m,频率能够覆盖0.1-30 MH Z的高频场强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第1题: 1. 粉尘的()是决定粉尘生物学作用的主要因素。
A.粒径B.化学组成C.浓度D.多少第2题: 2.早期矽肺往往没有任何自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以()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
A.末梢循环障碍B.神经系统C.消化道D.呼吸道第3题: 3.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依据,根据连续()年以上的职业性噪声作业史。
A.1B.2C.3D.4第4题: 4. 白指发作特点是(),局限于手指末端,随病情发展到全手指变白,发作时间一般5-10min,最长可达30min。
A.一过性和持续性B.持续性和间断性C.一过性和时相性D.间断性和时相性第5题: 5. 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以防治()为重点,积极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A.运动障碍B.中毒性脑病C.呼吸系统D.神经系统第6题: 6. 尘肺病的诊断主要依靠()。
A.胸部CTB.病理检查C.普通高质量X射线后前位胸片D.高千伏X射线后前位胸片第7题: 7. 一印刷作业工人出现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月经过多、牙龈出血等症状,怀疑与工作有关,可能是()中毒。
A.正己烷B.苯C.三氯乙烯D.铅第8题: 8.个人防护用品按照防护部位分为头部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眼面部防护用品、()防护用品、手部防护用品、足部防护用品等。
A.耳朵B.听力C.感官D.听觉器官第9题:9. 职业病防护用品采购()应及时存放至职业卫生档案中。
A.物品清单B.发票原件C.发票复印件D.发票存根第10题: 10. 听觉器官防护用品主要有()、耳罩和防噪声帽盔三大类。
A.耳塞B.棉塞C.木塞D.布塞第11题: 11. 指定防护因数Assigned Protection Factor(_ APF__)是在个人防护设备行业,用于界定呼吸类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
即一种或一类适宜功能的呼吸防护装备,在适合使用者佩戴且正确使用的前提下,预期能将空气污染物浓度降低的倍数值。
A.质量等级B.防护等级C.品质等级D.量化等级第12题: 12. 手持振动机械立姿作业应配备的防护用品:耳塞;耳罩;防振手套;建议配备的防护用品:()。
A.防振垫B.防振鞋C.防振服D.防振帽第13题: 1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防毒面具以及滤毒盒均可以长期重复使用。
B.防毒面具配套的滤毒盒适合各种毒物污染的场所。
C.滤毒盒没有失效日期,可以长期保存。
D.防毒面具在佩戴时需要进行气密性检验。
第14题: 14. 甲劳动者在某柴油机生产企业工作,负责柴油机运行的巡检工作,适合该劳动者在巡检过程中使用的口罩类型是()。
A.KP95B.棉纱口罩C.KN95D.活性炭口罩第15题: 15. 甲劳动者在某石材加工作坊工作,负责大理石材的切割打磨工作,适合该劳动者在切割打磨过程中使用的口罩类型是()。
A.KP95B.棉纱口罩C.KN95D.活性炭口罩第16题:16. 含游离二氧化硅10% 以上的粉尘,称为()。
A.矽尘B.石棉尘C.电焊烟尘D.铸造尘第17题: 17. 煤矿的采煤工、选煤工、煤炭运输工最易发的职业病为()。
A.矽肺B.石棉肺C.电焊工尘肺D.煤工尘肺第18题: 18. 陶瓷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
A.噪声B.振动C.毒物D.粉尘第19题: 19. 靠近声源的场所,采用()措施,通常而言不会取得理想的降噪效果。
A.吸声B.隔声C.减振D.阻尼降噪第20题: 20. 在各种噪声控制工程技术措施中,吸声措施一般可取得()dB的降噪效果。
A.1~3B.5~12C.12~15D.15~20第21题: 21. 下列不属于通风除尘系统的组成系统的是()。
A.吸尘罩B.除尘器C.风管和风机D.滤袋第22题: 22. 佩带耳塞是从下列哪种途径控制噪声的危害?A.对声源进行控制B.传播途径的控制C.对接收者的保护D.吸声第23题: 23. 在局部排风装置中,设置在有害物质发生源处,就地捕集和控制有害物质的通风部件是()。
A.风管B.排风罩C.风机D.净化装置第24题: 24. 在局部排风装置中,将有毒有害气体或含尘气体净化至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装置是()。
A.风管B.排风罩C.风机D.净化装置第25题: 25. 不可作为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的吸收设备是()。
A.喷雾塔B.填料吸收塔C.筛板塔D.水塔第26题: 26. 有害气体净化方法中,不能进行废气回收处理的方法是?A.回收法B.冷凝法C.催化燃烧法D.填料吸收塔吸收第27题: 27.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为()。
A.职业病危害B.职业危害C.职业危害因素D.职业卫生危害第28题: 28. 可导致白血病的有机溶剂是()。
A.正己烷B.二氯乙烷C.三氯乙烯D.苯第29题: 29. 职业性铅中毒仍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中毒,常见于铅矿的开采、烧结和精炼,含铅金属和合金的熔炼,蓄电池制造,印刷业铸字和浇板,电缆包铅,自来水管道、食品罐头及电工仪表元件焊接,修、拆旧船、桥粱、建筑时的焊割等作业。
国内以铅熔炼、()制造行业发生铅中毒的人数较多。
A.铅矿的开采B.印刷业铸字和浇板C.蓄电池D.建筑时的焊割第30题: 30. 高温天气是指县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日最高气温达到( )的天气。
A.35℃以上B.36℃以上C.37℃以上D.38℃以上第31题: 31. 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配备()。
劳动者出现中暑时,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病情严重的,应当立即送医院治疗。
A.常用防暑药品B.必备降温措施C.应急救助药品D.清凉饮料第32题: 32. 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的,用人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立即进行整改。
整改落实情况应有明确的记录并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备查。
A.国家标准B.国际标准C.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D.企业标准第33题: 33. 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不得施工。
A.严重B.一般C.较重D.特别严重第34题: 34. 对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上岗前B.在岗期间C.离岗时D.应急健康检查第35题: 35. ()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
A.市级B.省级C.国家级D.县级第36题: 36.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接受()。
A.职业卫生培训B.职业卫生监护C.职业卫生监测D.职业卫生考核第37题: 37. 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按照()的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A.《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B.《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D.《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第38题: 38. 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GBZ/T203)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应当载明高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告知内容与警示标识。
A.《高毒物品目录》B.《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C.《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D.《高毒物品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实用指南》第39题: 39.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A.一年B.两年C.三年D.四年第40题: 40. 用人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已经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并处()的罚款。
A.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B.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C.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D.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第1题: 1. 生产性噪声的控制方法有()。
A.声源控制B.传播途径控制C.个体防护D.劳动者噪声职业健康检查第2题: 2. 可引起职业中毒的化学品有()。
A.苯B.铅C.氨气D.敌敌畏第3题: 3. 工业通风按动力分类分为()。
A.自然通风B.机械通风C.全面通风D.局部通风第4题: 4. 有害气体的净化方法有()。
A.燃烧法B.冷凝法C.吸收法D.吸附法第5题: 5. 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A.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证;B.跟踪观察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C.评价职业健康损害与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危害程度;D.识别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
第6题: 6.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 )的健康检查。
A.上岗前B.在岗期间C.离岗时D.离岗后和应急健康检查第7题: 7. 职业健康检查完整的档案记录应包括()。
A.个体健康检查记录表格B.个体相关检查结果记录、报告单C.给健康损害的劳动者个人出具检查报告书D.健康检查报告第8题: 9. 以下疾病那个属于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A.噪声聋B.铬鼻病C.牙酸蚀病D.爆震聋第9题: 10. 职业健康检查是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针对劳动者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和健康损害进行临床医学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的医疗行为。
A.职业病B.职业禁忌证C.可能的其它疾病和健康损害D.工伤第10题: 11.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因素。
A.化学物质B.物理因素C.生物因素D.情感因素第11题: 12.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有关劳动者进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A.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与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不适症状的B.劳动者受到急性职业中毒危害C.劳动者出现流行性感冒D. 劳动者出现职业中毒症状的第12题: 13.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个人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存。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下列内容:()。
A.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嗜好等情况B.劳动者工资晋升资料C.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职业病诊疗资料D.劳动者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第13题: 14.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A.未建立或者落实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的;未按照规定制定职业健康监护计划和落实专项经费的B.弄虚作假,指使他人冒名顶替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未如实提供职业健康检查所需要的文件、资料的C.未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的D.未组织职业健康检查的第14题: 15.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