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和运用成语

合集下载

易混淆的成语辨析及例句

易混淆的成语辨析及例句

中考成语专项复习(一)易混淆成语辨析及例句1. 别具匠心别出心裁别具匠心——指文学或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别出心裁——侧重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1)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古寺,那别具匠心的建筑,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2)这间利用宝特瓶盖成的休闲屋,以它别出心裁的设计夺得金牌。

2. 五光十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强调色彩鲜艳,样式繁多。

五彩缤纷——强调色彩的繁多艳丽。

(1)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会场上的展品五光十色,琳琅满目。

(2)五彩缤纷的灯挂满树梢,充满了节日的气息。

3. 随心所欲随机应变随心所欲——强调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随机应变——突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灵活应对。

(1)我们不能时时都随心所欲,要学会在不同的场合控制自己的情绪。

(2)由于发言人临时缺席会议,会长就随机应变换了个话题。

4. 侃侃而谈夸夸其谈侃侃而谈——形容说话时神态从容不迫。

夸夸其谈——指说话的内容不切合实际。

(1)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2)夸夸其谈之人总是行动最少之人。

5. 变化多端变化无常变幻莫测变化多端——突出变化的多而大。

变化无常——强调变化的无规律性。

变幻莫测——突出不可预料性。

(1)天上的云,变化多端,有的像羽毛,有的像绵羊,有的像鱼鳞,还有的像高耸的宝塔。

(2)他这人总是变化无常,一会生气,一会开心。

(3)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6. 融会贯通融为一体融会贯通——侧重指把知识、道理融合了之后还能够从中有所领悟。

融为一体——指事物融合为一个整体,彼此不分。

(1)案例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2)湖面平静,水清见底,山光水色融为一体,洁白一片,仿佛置身于仙境之间,流连忘返。

7. 风餐露宿风尘仆仆风雪载途风餐露宿——形容野外工作生活的艰辛。

风尘仆仆——指人经长途跋涉后劳累的样子。

公务员考试600个的成语辨析

公务员考试600个的成语辨析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后多比喻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也比喻处境极为困难,亟待救济、援助。

还可以形容婴儿刚刚出生,期待母亲哺育的样子。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业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6. 不为(wéi)已ji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

[精品]高考成语辨析及造句例子

[精品]高考成语辨析及造句例子

高考成语辨析及造句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黄花开得最好的时候是九月初九,而明日是指九月初十,所以明日黄花表示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

例:想先请您尽快批阅拙作,恐怕稽留时间过久,将成明日黄花,因此急急付邮。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的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例: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

我们不能为别人火中取栗。

3.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例:喜讯传来,首都北京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例: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思想深刻,都属于不刊之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例:我也不为已甚,宽恕他过去的无礼。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例:作为大运会指定的移动通信惟一营运商,移动公司终于如愿以偿--"独吞"大运会短信之利,而无缘介入的联通恐怕只能望洋兴叹了。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例:他的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实投机取巧,不足为训。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例:我们要自力更生,决不低三下四,~。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例:小人得志,一旦升迁,他的狐朋狗友们就弹冠相庆。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例:我的《汉语大词典》被同桌借回家了,久假不归,我该怎么办?11.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例:意大利石材从独步天下到正在失去的市场份额。

12.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例:只凭空想像,不评估实际情况的做法,无异是盲人瞎马,自讨苦吃。

13.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例:水清无鱼,要做一个能包容别人的人,你才能有更多的朋友。

14.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成语运用辨析技巧

成语运用辨析技巧

成语运用辨析技巧《正确使用成语歌诀》成语怎么用,关键看语境;望文莫生义,对象要搞清;辨明褒贬色,分清轻和重;谦敬别错位,重复义非明;形近易混淆,逻辑也常考;成语太生僻,一般错不了。

一、望文莫生义:有些成语的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并不对等甚至截然相反,如果用其字面意义去解释成语,就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06全国卷2)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训”是典范、法则的意思,而非教训或训斥等意思。

)易望文生义类成语:不刊之论(删除、修改)首当其冲(要冲)文不加点(涂改)不足为训(法则)久假不归(借)危言危行(正直)不赞一词(添加)善价而沽(等好价钱出卖。

也指怀才不遇)明日黄花(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二、对象要搞清:成语约定俗成的特点,决定了它们往往有特定的搭配对象,其针对性很强。

使用时一定要明辨对象和范围,不可张冠李戴。

例: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仅指藏书)分类整理适用不同对象和范围的成语:1.百姓生活:哀鸿遍野(哀鸿:灾民)并日而食、食不果腹(生活贫穷)凄风苦雨(处境悲惨)进退维谷(谷:比喻困难的境地)含哺鼓腹(生活欢乐的景象)2.男女之间、夫妻感情: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耳鬓厮磨、比翼双飞、相敬如宾、相濡以沫、举案齐眉(夫妻和睦)秦晋之好(结成夫妻)天作之合(美满姻缘)别鹤孤鸾(夫妻离散)劳燕分飞(离别)破镜重圆(离别后重聚)3.为人品德:高山景行(品德高尚)不丰不杀(不增不减,不奢侈不节约)不甘后人(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不愧屋漏(即使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不做坏事)不为已甚(不做过分的事)不忘沟壑(念念不忘为正义事业而献身)乘车戴笠(比喻友情深,不因贫贱富贵而改变)解衣推食(对人关怀)黄花晚节(保持晚节)见危授命(授命:献出生命夙兴夜寐(形容勤奋)4.文学艺术:金相玉质(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很完美)不能赞一词(赞扬文章写得好,提不出意见)穷形尽相(描写生动细腻,也指丑态毕露)石破天惊(让人吃惊的见解)入木三分、高屋建瓴(见解深刻)妙笔生花(称赞人有杰出的写作才能)黄钟大吕(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惊蛇入草(书法笔势矫健迅捷)龙飞凤舞倚马可待江郎才尽脍炙人口洛阳纸贵天马行空行云流水不落窠臼含英咀华鸿篇巨制力透纸背呼之欲出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淋漓尽致出神入化5.才华出众:经天纬地(才能巨大)见微知著(看见苗头就知道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加人一等(超出别人,表现突出)不栉进士(有才华的女子)6.其他:妙手回春如坐春风祸起萧墙鼎足之势包罗万象进退维谷不卑不亢三人成虎济济一堂忍痛割爱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升堂入室鬼斧神工天造地设巧夺天工三、辨明褒贬色:成语的表现力常常来自其丰富的感情色彩,如若不注意这一点,就容易犯色彩反向的错误.例:(06安徽卷)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辨析成语运用正误的方法

辨析成语运用正误的方法

辨析成语运用正误的方法1.看成语的意思是否与句意相符。

例①【解析】“坐地分赃”,如果望文生义,就会以为是“坐在地上分取赃物”,而实际上,它的意思是“不亲自偷窃抢劫而坐在家里分取赃物”,用在这个句子中是不合句意的。

例②【解析】“叹为观止”指“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此处误解为“因为不能继续观看风景(观看停止)而叹息”。

例③对美国来说,黑海石油储量多寡并不重要,【解析】“当务之急”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急”应当是个名词,“急”通常是“紧急”的意思,作名词的时候,那就应当是“紧急的事情”。

抽出句子的主干一一“战略地位是紧急的事情”,显然不通。

【小结】怎样准确地记住成语的意思呢?诀窍是记住成语中的关键词语的意思。

比如,“喻之以理”,记住“喻”是“告知”,“不言而喻”,记住“喻”是“了解”,这样也就记住它们的意思了。

同样,揣摩成语的意思,也可从成语中的关键词语入手。

2.看成语与其它词语搭配是否得当。

例④【解析:“天花乱坠”用来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示的),它不能与“想”搭配。

例⑤【解析】“人迹罕至”意谓“很少有人去的地方”,爬满青苔的崖壁,是没有人去的,所以不能用“人迹罕至”来修饰。

3.看成语的适用对象、范围是否恰当。

例⑥留下。

【解析】“固若金汤”用来形容城池或阵地坚固、不易攻破,这里用来形容“河堤”适用对象不对。

例⑦呢。

【解析】“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用于兄弟之间不当。

4.看成语的感情色彩是否与语境相符。

例⑧【解析】“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多用于坏事。

如:威胁利诱,无所不至。

这句话是想说校长对待同学非常细心周到,应用“无微不至”才对。

例⑨【解析】“趋之若鹜”意谓像野鸭成群而往。

比喻很多人争相趋附、前往。

用在此句中,感情色彩不合语境。

一般来说:像“黔驴技穷”“狼奔东突”“狗急跳墙”“鼠目寸光”“沐猴而冠”“乌合之众”这类成语,把人比喻成“驴”“狼”“猪”“乌鸦”等动物,都是贬义的。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课件29张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课件29张
• 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 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
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
切忌七 多义成语,忌顾此失彼
三、巧解近义成语“3步骤”
第1步:通读文段,挖掘语境抓关键 细读文段,详审语境,找出关键词语,挖掘语境中包含的表意侧重点、感 情色彩、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搭配等信息,进而揣摩命题者的暗示点,找到 解题的突破口。 第2步:先易后难,排除两项缩范围 结合语境,凭知识积累排除明显错误的一个词语就可排除两项(一组),从 而缩小范围,进入“二选一”阶段。 第3步:再次排除,确定答案要复验 再结合前面所讲知识,对剩余两项所关涉词语进行辨析,最后确定答案。 确定答案后,还要将所选四个词语依次代入语境中,通读复验。
3 B【解析】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使用对象有误。
4【试题答案】C【试题答案】A“别无二致”意思是指区分不出两者 的差别。指两者完全一致,但语境中只有“一场”茶话会,和哪个 一致?B“等量齐观”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 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而语境中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 品的产值已经“等量了,没有量的差别了。C”独出心裁“原指诗文 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D“首当其冲” 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 灾难。在句中情感色彩不当
正确辨析和运用成语
复习目标
1.辨析成语误用类型,正确使用成语。 2.准确理解成语含义,能在语境中准确填写。 3.掌握辨析近义成语的方法,能够精准辨析。

公务员考试成语辨析(总结)

公务员考试成语辨析(总结)

鱼目混珠:把鱼眼珠杂混在珍珠中,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鱼龙混杂:用来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泥沙俱下:泥沙俱下和鱼龙混杂都可用于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成分复杂。

不同在于泥沙俱下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鱼龙混杂一般只用于人,范围较小。

杂乱无章:形容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2截然相反:形容事物或事件毫无共同之处。

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3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如出一辙: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

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4不可名状:意为无法用言辞形容。

名:用语言说出。

状:描绘,形容。

指声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不认为是这样的,多用来表示不同意或轻视。

然:正确,对,这样。

不置可否:不说行,也不说不行。

指不表明态度。

5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无所适从: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或不知怎么办才好。

6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主要指远近闻名。

门庭冷落: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门可罗雀:原指门外可张网捕雀。

后形容为官者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少;或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之况。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知道的人很少。

人迹罕至:很少有人到的地方。

7知难而上:指明知道困难重重却便要向前走,敢于迎难而上。

激流勇进:虽然有很急很急的激流,但也一样前进。

比喻不畏险阻,奋勇向前。

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8两面三刀:用来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

刀头舔蜜:比喻利少害多。

也指贪财好色,不顾性命。

代人捉刀:指代别人做事,多指写文章。

笑里藏刀: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阴险毒辣。

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

出奇制胜: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成语辨析常见成语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成语辨析常见成语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成语辨析常见成语(1)望文生义:呼之欲出:呼:叫,喊。

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

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

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首当其冲: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河东狮吼: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马革裹尸:马革:马皮。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

比喻文章写得快。

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目光如炬:目光发亮象火炬。

形容愤怒地注视着。

也形容见识远大。

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

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不错。

(二)张冠李戴: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藏书非常多。

巧夺天工:夺:胜过。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比翼双飞:比翼:翅膀挨着翅膀。

双飞:成双的并飞。

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豆蔻年华: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A.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 无家可归了。”
B.在那蹉跎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 苦啊! C.荷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 目相看。
A.断线风筝:比喻一去不回还的人或事物。 B.蹉跎岁月:形容虚度光阴。“蹉跎”是指光阴流逝,事情却没有 进展,白白耽误时间的意思。 C.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鲜艳美丽的花。不能单形容一种花。
4、用错对象
(1) 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 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 乎是凤毛麟角。
(2003年高考北京题)
对策:注意成语的适用范围 1、用于男女之间:举案齐眉 青梅竹马 2、用于诗文: 含英咀华 3、其他: 美轮美奂 脍炙人口 相濡以沫
豆蔻年华
明日黄花
5、谦敬失当
薪尽火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一代地流传。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防备。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 必多寻思,就能写出来。
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项是(
A A.刘金凤罪大恶极,但罪不容诛,如果留下她的话,那么听到
1、望文生义 只按照字面意思去牵强附会
(1)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 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这样做,不感到 羞愧吗?
细大不捐:大的小的都不舍弃。捐,舍弃。
对策1:注意积累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惩罚时而感到痛快。 马革裹尸: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英雄气概。 久假不归:假,借。长期借用不还。 醍醐灌顶:指大彻大悟,明白了。 文不加点:点,涂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 不刊之论:刊,更改。不可更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不赞一词: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和事。 屡试不爽:爽,差错。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间不容发:间jiān,中间。也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不足为训:训,教导、规范。不值得作为行为的准则。
3、褒贬失当
(1)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 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1995年全国高考题)
对策:注意感情色彩的不同
褒义:有口皆碑 贬义:处心积虑 耳提面命 弹冠相庆
中性:标新立异
讳莫如深
例1、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 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1998) “处心积虑”指费尽心机,千方百计地谋算,多用于 贬义。 例2、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 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 般地冒出来了。 “雨后春笋”是指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 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褒义
)
“一挥而就”“一蹴而就”和“一气呵成”: 一挥而就指文思敏捷; 一蹴而就多用于否定,指难以一做就成功的巨大的工程艰巨的任务、 伟大的事业,形容求之过急。 “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的结构、气势以及做事。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D ) A.科举制度的目的是要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他们循规蹈矩, 安于现状。 B.她曾立下赫赫战功,但从不固步自封,总是谦虚谨慎,继续 前进。 C.这里盛产柿子,地里、山坡上、院子里,柿子树触目皆是。 D.她扣球的手法变化无常,叫人防不胜防。
例1、我们上车时,他这个服装个体户非要送我们几套 高档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大方之家”指专家学者或内行人,属书面用语,如 贻笑大方等。 例2、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 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差强人意”意思是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是稍 微、较、尚之意,如差可告慰等。
例3、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又 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 累人。
辨析和运用成语
考点说明:
能正确运用词语(包括成语) 能力层级为D级
考纲目标:
1、能够辨析成语错用的主要类型。 2、掌握辨析成语的几个主要方法。
命题特征:
从1992年到2004年,每一年的高考都设置一道考查 成语辨析运用的试题,在高考考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题型设误类型 :
1、望文生义 3、褒贬失当 5、谦敬失当 2、相似混淆 4、用错对象 6、不合语法
D项是正确的,刮目相看:擦亮眼睛,另眼相看,指情况已有变化, 已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待。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002年北京)A A.经过一代代工匠们的努力,这一精湛的传统制陶工艺薪尽火传, 并在新的时代不断得到发展。 B.今年春天,中国北方出现了多次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我们 未雨绸缪,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 C.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 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 D.这位公司的首席代表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 合开发海外市场的新协议。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狮身人面像的鼻子竟然不胫而走。 B.为了人民的利益,她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若罔闻了。 C.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作为把守国家大门的海关人员,更 是义不容辞。 D.手无寸铁的司机,面对两个手持匕首的歹徒,毫无惧色。
“不胫而走”和“不翼而飞”:前者多形容消息、言论传播得迅速; 后者多形容东西突然消失。 “置若罔闻”和“置之度外”:前者指对批评、劝告、请求、抗 议等不予理睬;后者指把生死、荣辱、安危、苦乐等放在个人考虑 之外。 “义不容辞”和“责无旁贷”:前者指道义上应该做到的,用于 没有明确责任的方面;后者形容人认真负责,忠于职守。 “手无寸铁”和“赤手空拳”:前者可以指一点凭借也没有;后 者只能指空着手,什么也没有。
方枘圆凿:比喻两者 格格不入。 和盘托出:后来比喻毫不保留地说出实情。 李代桃僵:僵,干枯。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 达到很高的成就。 振聋发聩:比喻言论激昂,使糊涂麻木的人清醒。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几乎要把耳朵震聋了。
对策2:注意关键词
“文不加点”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 指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2、相似混淆
骇人听闻:骇,惊吓。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耸人听闻:耸,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 使人了感到惊
异或 震动。
鞭长莫及:莫,不。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却不能打 到马肚子。后比喻相隔太远,统治或影响的力量达不到。 望尘莫及:莫,不能。及,到。原意是望着前面骑马的人 走过扬 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心驰神迷:整个心思都奔向那里。形容一心向往。
“循规蹈矩”和“安分守己”:前者形容人守规矩,不轻举妄动; 后者形容人本分,不胡作非为。 “固步自封”和“抱残守缺”:前者多指不想革新,不肯前进;后 者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触目皆是”和“比比皆是”:前者着眼于视觉,满眼都是;后 者着眼于空间,到处都是。 “变化无常”和“变化多端”:前者侧重于变化没有规律,用于天 气、性情等;后者形容善变,变化方式多,常用于手段、方法等。
(1)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畅明亮,只是 摆设略嫌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 室蓬荜策:注意成语的中的谦敬词
一、谦词(用于自己) 抛砖引玉:表示用自己肤浅的见解引出别人 高明的见解。 敬谢不敏:谢,辞谢;不敏:不聪明。恭敬的 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行。 二、敬词(用于别人) 鼎力协助:鼎力,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6.不合语法
例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例2、这里药铺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 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例1中“司空见惯”的意思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 奇的事物。后面不能带宾语。
例2中的“安居乐业”的意思是安心地住在那儿,喜 爱自己的职业。只能说“人民安居乐业”,不能说 “生活安居乐业”。
来自她忏悔声音的世人,是不是会受到更大的警示呢? B.在有老虎的地方,恶狼便销声匿迹了。 C.四个现代化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而要付出我们艰辛的劳动。 D.奇峰异岭迎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
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 “销声匿迹”和“偃旗息鼓”:前者多形容不公开露面,或故意隐 藏自己的踪迹;后者多用于中止正在进行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