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选材——作文指导
考场作文指导之——选材和布局

考场作文指导之——选材和布局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一、选材:初中生多写记叙文,写人记事应从身边入手,坚持小中见大的原则,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如何才能使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1、在真实的材料中,挖掘出有新意的情感。
真实的材料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对于中学生来说,能使其印象深刻或感动的事有很多,这就要求他们学会独辟蹊径,从众多的材料中把独特的内容写进自己的文章。
如《我发现爸爸老了》是南通市的一篇优秀中考作文,作者写的就是自己亲眼所见的情景:“小时候,为了不让我一个人孤零零呆在家里,父亲将两条毛巾平铺在装满秧苗的筐上,用那根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扁担挑着我,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送走了我的童年。
当时的父亲,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壮汉子;如今,父亲原先那嘹亮清脆的号子声已失去昔日的雄壮,隐约间还夹杂着几丝还是、沙哑,原先油亮的黑发现在已染上了霜色,原先红润的面庞已渐渐变得土黄,原先笔直的腰杆也略显弯曲……”由于都是亲眼所见,印象特别深刻,写出来就有真情实感,读后也使人感动。
2、巧妙地选取角度,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一位同学在《一碗面条》一文中,讲述的是妈妈生病时照样给“我”准备一碗面条的故事,作者透过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写出了一份感人的母爱。
而《一根红头绳》讲述的则是“自己”家庭贫困时,老师在“我”生日那天送“我”一根红头绳作为礼物的故事。
作者通过小小的红头绳,写出了一份让人感动的师生之情。
这些考场作文,选取的事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角度小巧,于细微之处写出真情。
二、布局:布局,也就是文章的结构。
它是在作者掌握了材料之后,对整个文章的构架做一个整体安排。
1、片段组合式。
选择几个不同的材料内容进行片段叙写,然后组合在一起,来共同表现一个主题。
片段组合式在形式上几个片段各自独立,可用小标题、序号等形式隔开,前面最好还要有开头语,如题记之类,后面要有一定的结束语或尾声。
这种形式的注意点是:要找到材料的共同点,要统一于一个中心之下。
作文指导 ——围绕中心选材

作文指导——围绕中心选材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素材,什么是文章的中心。
2、领悟围绕中心选择、组织材料的写法。
教学时间:2课时(1教时辅导,1教时学生习作)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显示:阅读下面故事,回答问题。
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大师请教作文的诀窍。
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
那个书生对着蛛网呆看可三整天,忽然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成名。
事后有人问他原因。
他说:“大师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的围绕中心编织。
”1、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2、文中的书生犯了一个科学性错误,你能找出来吗?明确:1、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中心,写文章也一样,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写文章不围绕中心来写。
二、案例分析今天,咱们试着向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学习写作,从中领悟一点围绕中心选择组织材料的写法.多媒体显示: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
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全班齐读以上文段思考以下问题:1、本段的中心句(中心)是2、为什么不大佩服呢?(运用了哪些素材)3、作者是怎样把这三件事连接起来的?明确:1、“我实在不大佩服她”2、因为三件事: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睡觉摆成一个“大”字.3、“又”是过渡性词语,将一二件事的叙述连接起来,“一到夏天”又从时间的角度自然转入第三件事.三、讨论交流1、什么是素材?素材,指的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
作文-初中作文指导: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谈中考记叙文选材ppt优秀PPT

(2)班上同学去车站服务遭人讽刺,大家极感委屈,X老师在教室
里挂出“大海”彩图和“要培养大海一样的胸怀”的字幅,并亲自带大家再去 火车站做好事。
罗
不
是
■
电
:
那
你
的
第
一
部
戏
有
没
有
胆
怯
,
像
费
里
尼
拍
第
一
部
戏
时
就
穿
戴
得
很
口
罗
没
有
我
和
他
不
同
。
我
是
从
底
层
爬
上
来
的
我
清
楚
怎
么
运
作
这
个
东
西
(
电
影
拍
摄
)
所
以
为
什
么
很
多
时
候
在
现
场
我
不
想
等
。
你
可
以
说
但
是
当
我
拍
完
一
个
镜
头
,
下
一
个
镜
头
试
完
镜
后
我
希
望
但
是
我
年
轻
时
精选记叙文作文提纲大全【通用6篇】

记叙文作文提纲大全【通用6篇】8月8日这天,我和妈妈、姐姐三人参加了由小记者工作室组织的“丽光庄园摘提子”活动,这天正好立秋,当时的天气用秋高气爽这个词来形容一点都不过,真是摘提子的好天气。
我们一行40多人乘坐专车来到目的地,刚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整齐的葡萄园大棚,我有些迫不急待的想看看葡萄架上挂满的葡萄。
一进葡萄园,里面就像是个森林一样,葡萄架上除了大片大片的绿叶,让你一眼就能看到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提子。
仿佛轻轻一碰就要炸开似的。
来到采摘现场,我们做了几个互动游戏,首先,我们互相自我介绍,有些小伙伴们还秀了才艺表演,现场的氛围一下子热闹了起来;下一个环节是吃葡萄比赛,我们大家围着一张桌子坐着,老师一说开始,只看见每一个小伙伴快速的往自己嘴里塞葡萄,有的是狼吞虎咽,连皮和籽都来不及吐,真是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我也不例外,没过一会,就有一个选手吃完了,紧接着第二、第三,很可惜,我是第四个吃完的,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我认为自己吃的是够快的,可我还是没排上前三名。
接着是“寻宝”游戏,我们被分成两大组,分往两块葡萄园,我们直奔着有宝的那块地,我的眼睛飞快的搜索着葡萄架上下,没漏掉任何一个角落,当我快走到葡萄园最里面时,只听到我前面的小伙伴兴奋的喊着“我找到了”,唉,这环节,我又只能重在参与啦。
接下来就是自由采摘的时间啦,平时吃葡萄都是在水果摊上买,这次我们可以在果园里挑选自己认为最好的,我们三个人认真挑选着又大又紫的葡萄、还有最饱满的提子,这里的葡萄不管是味道还是颜色都非常诱人。
没过多久,我们摘了满满一篮子,我们拎着沉甸甸的篮子回到集合点,别人都夸我们摘的提子又大又漂亮。
如果这次是摘提子比赛,我们肯定能得第一。
这次活动,我们满载而归,我的心情也一样,收获了满满的快乐。
记叙文素材:作文思路(1)1.爬山,爬到山顶了插叙一段小时候父母牵着我的手爬山。
在回头去牵父母的手。
表现了父母和我互相爱。
2.看到小区周边摆地摊得卖蔬菜的老人,一早遇到城管,抱着菜逃跑的一个场景。
记叙文写作线索技巧的指导

记叙文写作线索技巧的指导记叙文写作线索技巧的指导一:一、以实物为线索在写人的记叙文中,如果把这个人所做的事随意选入材料中,往往会犯材料堆积、凌乱的毛病。
如果确定一个实物为线索,尤其是人物珍爱的实物,围绕这样的线索组织材料,全文就会中心突出、布局紧凑。
史铁生的《老海棠树》,是一篇作者怀念奶奶的文章,讲述的是祖孙两人的回忆和爱。
奶奶所有的活动都在海棠树下,海棠树不仅是线索,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是抒发感情的媒介,是将生活片段有机串联起来的“彩线”。
写事的记叙文,尤其是写几件事的时候,用确定的实物为线索,可以将人和事都集中在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
二、以事件为线索我们写记叙文,通常是写较为简单的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为线索,把要写的人物、事件、情节串联起来。
这样做的好处是,“我”是某一事件的见证者或者参与者,这就突出了所写内容的真实性,同时也便于直接抒发情感,发表观点,表明态度。
如胡适的《我的母亲》是以儿时母亲对“我”的教育为线索行文的,请欣赏其中的精彩片段: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
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
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
高中作文指导课件:记叙文的选材

新颖 (优选具有新鲜的时代气息、
生活气息的材料。) 1、自己最熟悉恰好又是别人不太注意 的材料。 2、人们熟知的、自己却有了新认识或 新体验的材料。 3、有新鲜的时代感(反 映新思想、 新风尚、新特点)的材料。
五、从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中挖掘素材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和事 件,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典型的形象, 选取它们,换一个角度,用今天的 眼光去审视它,把它们加上自己的 感情倾向表述出来,只要合乎情理, 一定能打动很多的读者。选取这样 的材料会大大提高你的文章的品位。
生活是一切素材的重要源泉。我们今 后写作文要用整个心灵去感知周围世界, 从个人独有的生活经历中选材,说真话, 诉真情,并大胆创新,做到选材“人无我 有,人有我新”。当然,无论选择怎样的 材料,首先最重要的是得围绕中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选材要新颖别致
五、从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 中挖掘素材 六、关注时事、社会热点以 及各行各业的风云人物
诉 真 情
用心观察 勤于积累
选 材 妙 计
选取自己独有经历
——以少取胜
选取各种情感材料
——以情取胜
选取全新角度
——以巧取胜
选取引人深思的材料
——以深刻取胜
范例:朱自清的《背影》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 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 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 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 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 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 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 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 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 “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 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 泪又来了。”
记叙文的写作指导7篇

记叙文的写作指导7篇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我们该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叙文的写作指导,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记叙文的写作指导11.要选择有较强的情感内涵的材料。
老舍先生说过:“小说是情感的记录,而不是事实的重述。
”记叙文写作也是如此。
事件,线索等等仅仅是记叙文的表层结构,其深层结构是充溢其中的情感内涵。
事件、线索等等仅仅是承载情感内涵的框架,真正感动人的是蕴含在框架中的情感。
那些没有情感内涵的材料不是记叙文的好材料。
那么,可以写哪些情感呢?(1)要写那些人人都能感知、体会的人之常情。
情感虽然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内在感觉,但是“人同此心,情同此理”,这就是情感具有可体验性的生理、心理基础。
有许多情感内容是人们共有的,共通的,传达这样的情感,就会激起别人的共鸣,就会使人感动。
(2)要写那种超出常规的强烈的反常合道的情感。
有时候,人物的所作所为与一般的人不一样,似乎不大正常,但这种反常的行为中往往包含着强烈的情感。
这种情感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往往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当情理冲突,必须舍理取情的时候;当正确与正确之战,必然要舍弃一方,形成悲剧冲突的时候;当人物对某种事物痴迷、执着到难舍难分而与常规的做法不一样的时候;情感就开始动人了。
(3)情感要能产生振荡和分化。
文似看山不喜平,那种一览无余的、直线发展的情感,缺少回环蕴藉的美感,很难使人产生情感的激荡。
因此,在描述情感的时候,要尽量展示情感的曲折和波澜,一步一步把读者引入情感的旋涡。
2.要选择有较深的主题潜能的材料。
鲁迅先生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选材和立意是记叙文写作中两个重要的环节,他们处于互相影响的联动状态。
材料选得好,为开掘主题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主题的开掘和深化,又反过来制约、促进材料的选择和加工。
有些考生在选材时往往只考虑是否切题,却很少考虑材料的主题潜能,正如鲁迅先生批评的那样:“将一些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
初中记叙文作文选材

初中记叙文作文选材一、自然景色1. 春天的花海在春天的季节里,大地被五彩斑斓的花海覆盖,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可以描述花海的壮观景色,以及人们在花海中的活动和感受,如何触动人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秋天的金色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大自然变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
可以描述农田里成熟的庄稼、树叶变黄的树林,以及晚上的金色日落等等,展现秋天独特的美丽景色。
二、人物故事1. 勤劳的农民可以写一个农村的故事,讲述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生活。
可以描述他们辛勤耕作的场景,以及他们为家庭、为社会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2. 善良的小学生可以写一个小学生的故事,讲述他在学校和家庭中展现出的善良和助人精神。
可以描述他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关心弱势群体、关爱动物等等,展现他的善良品质。
三、亲情故事1. 父爱如山可以写一个关于父爱的故事,讲述父亲为了子女无私奉献的情景。
可以描述父亲工作辛苦、默默付出的场景,以及父亲关心、关爱子女的举动,表达出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2. 母亲的爱可以写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讲述母亲为了孩子操劳的情景。
可以描述母亲日常的家务劳动、照顾孩子的场景,以及母亲无私奉献爱的表现,让人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四、校园生活1. 班级集体的团结可以写一个关于班级团结的故事,讲述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场景。
可以描述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参加活动的情景,以及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团结和支持。
2. 乐于助人的校园风景可以写一个关于校园乐于助人的故事,讲述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的场景。
可以描述同学们帮助新生适应校园生活、关心他人困难的举动,展现校园中的温暖和友爱。
以上是初中记叙文作文的选材建议,希望能够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记叙文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文章,通过对事件、事物、人物的描述来展现故事情节和感受,希望你能根据选定的选材展开具体的叙述,塑造生动的形象,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故事背后的情感。
记叙文需要注意情感的准确表达和节奏的把握,希望你能够在写作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思考角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指导——记叙文的选材
一、导语:
同学们,评价一件衣服的好坏,除了看它的款式之外,还要看做衣服的料子。
作文中的选材就和做衣服选料子是一样的。
我们初中阶段的作文训练重点是以写记叙文为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记叙文选材上的心得和体会,好吗?
二、展示学习目标:
1、学会恰当选择材料;
2、学会合理安排材料。
三、探究学习:
展示作文题目,对半命题作文作简单指导。
题目:“那时,我______”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题目横线上可以填写“幸福极了”“突然长大了”“明白了什么是责任”“变得勇敢了”“感受到了爱”“懂得了尊重”……然后写一篇500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
1、初步挖掘
补好题目,说出选择的原因。
(板书,例真实、易写、感人、新颖)
2、补充新思路
(老师在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也作了一些思考:)
A.伤心极了
B.幸福极了
高中时代,在好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与爸爸的关系因为一些误会我帮助了她。
但她不但没有感激我,而变得冷淡,但偶然间发现反而伤害了我。
了其中的奥秘,深感父爱。
强调选材应真实且围绕中心
(那么,在这两个材料之间老师应做如何选择呢?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来
选一选,为了便于大家思考,老师将材料做了一个梳理,列了一下提纲,我们来看一下:)
A①在我上高中的时候,与宿舍的一位同学成了好朋友。
②一日,好朋友的伙食费忘在家里了。
她的父母忙于生意,没空给她送
来。
于是我将自己的生活费分了一半借给她。
③次月,她一直没有要还我钱的意思。
思前想后,我认为做朋友也是要
有底线的,于是决定问她讨钱。
④在讨钱的过程中,她不但没有感激我的雪中送炭,还诬蔑我无中生有,
想讹钱。
那时,我伤心极了。
B①记忆中,爸爸一直是很疼我的。
②那年,我要去外地上大学了。
爸爸把我和一大堆行李扔在了一个陌生
的宿舍里,什么都没交代,拉着妈妈就离开了。
③从未离开过父母的我显得手足无措,并在心里怨恨起自己的父亲来。
④我在外上学的那几年,父亲也在外忙于生计,两人聚少离多,感觉关
系大不如从前。
倒是我成家后的这几年,经常见面,但他的心思大抵都
放在我儿子身上。
⑤一日与妈妈闲聊,方知那次送我到学校后,父母并未真的离开,而是
在当地住下,几日来一直暗地里跟随我,观察我的一举一动,直到觉得
我已经完全适应生活了,才安心离开。
那时,我幸福极了。
(学生讨论,选择,并说一说理由)
补充:内容丰富、饱满
有亮点可挖
传递正能量
得出结论:选B
3、拔高提升
(现在写什么材料已经定下,那么如何来安排所选的材料呢?在老师罗列的这个提纲中,你觉得有什么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此处可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
a.提纲中的重点是②③⑤,这个内容是整个材料的始末,一个波澜起伏
的过程。
其中⑤是整篇文章的高潮部分,应详写。
b.整篇文章围绕“父爱”这一中心选材,且在⑤部分一定要深化:点出
父亲对我的冷淡是为了让我更快的学会独立。
c.为什么要加入①和④的内容?
看似与文章内容无关,实则饱含深情,与所选材料一脉相承,使文章更饱满,真实,感人。
4、实践作战
大家来试一试。
根据我们今天探究得到的记叙文选材的要求和技巧,重新考虑你的作文题目,将选好的材料用提纲的形式罗列出来。
学生展示,并说一说自己所选的材料的出彩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