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的基本权利》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3.1《公民的基本权利》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3.1《公民的基本权利》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一节公民的基本权利知识点梳理一、政治权利和自由1、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1)政治权利和自由(2)人身自由(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4)平等权(5)宗教信仰自由(6)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特殊保护等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些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1)年满18周岁(2)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6、政治自由的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7、公民享有政治自由的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8、监督权的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网上评议政府的意义:(1)网上评议政府,有助于政府接受市民监督和社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2)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10、网上评议政府的内容:(1)工作业绩(2)工作效率(3)执行力建设11、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重要形式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12、人身自由的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3、人身自由的内容: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一、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作为公民,我们享有一些基本权利,同时也有一些基本义务需要履行。

本文将逐一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 公民的基本权利1.1 生存权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

在现代社会,这一权利包括了健康、营养和安全等方面的权益。

政府对于公民的生存权负有责任,需要提供基本的医疗、食品安全和法律保护等。

1.2 自由权公民享有自由言论、出版、集会与结社的权利。

这些权利保证了公民表达观点、参与社会活动的自由。

然而,也要注意自由权不应滥用,应该尊重他人的权益。

1.3 平等权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不论种族、性别、宗教等。

平等权的实现需要社会共同努力,保障公民的平等参与和发展机会。

1.4 教育权每个人都享有受到教育的权利。

教育为公民提供了知识和技能,为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奠定基础。

政府应该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接受教育。

2. 公民的基本义务2.1 纳税义务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

通过纳税,公民可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纳税义务的履行不仅有助于提供公共服务和设施,也是公民与国家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

2.2 遵守法律公民应该遵守法律。

法律是社会的规范,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

公民应了解并遵守法律,同时要积极参与社会监督,推动法律的完善和实施。

2.3 爱护公共财产公共财产是整个社会共同拥有的财富,公民有义务保护和爱护公共财产。

保持公共财产的整洁和良好状态,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

2.4 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公民有义务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这包括选举、公共讨论、社区活动等。

通过参与公共事务,公民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3. 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培养公民意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公民意识可以加强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个社会。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 下册 第三课 第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 下册 第三课 第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

监督权
1.监督权的主体和对象: ①主体:公民。 ②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2.监督权的内容: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 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 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3.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 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心目中的人大代表要有较强的法治意识、群众观念和 较高的履职能力,能为人民着想、替人民说话、真心为人民 服务。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1.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民族 种族
职业
年满18岁
不分
我国公民
家庭出身 宗教信仰
性别
财产状况 居住期限
教育程度
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除外
2.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 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哪些具体权利?
➢ 财产权 ➢ 劳动权 ➢ 物质帮助权 ➢ 受教育权 ➢ 文化权利
探究与分享
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提示』 财产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
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 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 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政治自由
1.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
达自己的意愿。
探究与分享
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 些问题?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公民基本权利)教育课件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公民基本权利)教育课件

小王的父亲用自己的合法收入买了一辆小汽车,每天 接送小王上下学,后来小王的父亲办理了手续,用小汽车 搞起了个体运营,三年以后,小王的父亲把这辆车卖掉了。
片段中,这辆小汽车是小王父亲的什么?小王父亲对这辆车拥有什么权利?
是小王父亲的个人合法财产。小王父亲对这辆车拥有财产权。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A财产权
通信自由和 通信秘密受 法律保护
什么样的行为才叫侵犯人身自由呢?
宪法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 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 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 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 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 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非法拘禁 非法剥夺或限制 非法搜查

治 权 利
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

自 由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 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 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
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
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
行使当家作主监权利督的权重
要体现。
政治自由
小剧场
谁知,次日一大早,政府工作人员 破门而入,翻看了小云爸爸电脑里 QQ的聊天内容和手机里的通信内容, 然后将他强行带到政府“教育”了一天。 期间一些工作人员还用言语对小云 爸爸进行了人身攻击。
监督权
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批评、建议 申诉、控告、检举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 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2.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3.不得张贴大字报。 4.不得聚众闹事。
写信、打电话、写电子邮件、向人大代 表直接反映情况、通过新闻媒体监督、 参加听证会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

探究与分享
• 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你 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
• 1.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享 有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剥夺政治 权利的人除外。
• 2.我心目中的人大代表要有较强的 法律意识、群众观念和较高的履职 能力,能为我们着想、替我们说话、
了解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包括剥夺以下四项权利:
(二)人身自由
同学们观看下列图片,思 考:什么是人身自由?公民 的人身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公民受到非法拘禁
人格尊严受到侵害
1.什么是人身自由?
答: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 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 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人身自由的重要性是什么?
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
哪些? 答: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
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条件是什么? 答:年满十八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
权利的中国公民。 3.我国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
的基础是什么? 答:是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6.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文化教育权利? • 答:(1)受教育权。
(2)文化权利。 • 7.公民的文化权利包括哪些?
答:包括: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 艺术创作的自由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 由。
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
平等权 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 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 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 的特殊保障。
•6.我国公民享有哪些监督权? 答:1.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 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 议的权利;
2.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 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 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 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 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第三课 公民权利 3.1公民基本权利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三课 公民权利 3.1公民基本权利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③物质帮助权,

(1)社会经济权利 ①受教育权
利 3.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
②科学研究自由
(2)文化教育权利 ③文学艺术创作自由
4.其他基本权利:平等权利,宗教信仰自由
④文化活动自由
课堂练习
简答题。 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2.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
3.我国公民享有哪些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
④受教育权
济 文
相应补偿。
⑤文化权利

⑥宗教信仰

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 哪项基本权利?
自由权利

探我究们正与在分长享身体,国 对城乡义务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寄
家施(2农对01村特62)0义殊1》6务困年。教难8其月育地中,学区提教到生实育:部教发学费育布生提公《免供平国学教是家费科社学、书会生免,公资平助宿助的政生,重策还父要体基有母系础生供简,活我介促补们 营财进难教 学养政育生改承公上善担平学计所是问划需国题,资家。基从中金本制央。教度育上政保免典策障费。。了发党不放和让新国一华家个词高学度生上减重因学松视家的了家庭经。庭经济经济压济困力困难
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还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早餐
公 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 园锻炼。这是他本权利?
基 本
小云上学,享有 ( 受教育权 ) 权利。 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 选举)权 权利。
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 劳动权) 权利。
一天,警察小郑在执勤时听到有个女士高 喊“快捉住那个人,他抢了我的钱包。”警察
①财产权

看到抢包人在街头飞奔,为了追上抢包人,警 察拦下一辆摩托车,出示警察证件,说:我是 警察,前面有人抢劫,我想借你的摩托车追人 可以吗?车主二话没说把车和头盔给了警察。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基本权利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基本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 3、监督权
我们现在拥有哪项政治权利? 为什么没有这项权利?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 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 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 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 侵入公民的住宅。 四: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 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 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 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1.人身自由含义: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人身自由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 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 律保护。 3.人身自由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 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 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4.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表现:
他通过媒体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 犯罪问题。经调查,刘某及其亲属非法收受巨额财 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为其 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经审理,法院以受贿罪判 处刘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 人全部财产。
思考:张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在行使这项权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材料题
材料一:某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年继续在全市开展 “万人评议机关”活动,并正式启动“万人评议机 关”问卷调查。市民张大爷对某街道办事处的工作 人员服务态度恶劣、办事效率低下、为政不廉等现 象提出了强烈批评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 级下册 3.1公民的基本权利(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 级下册 3.1公民的基本权利(1)

观点一:
政治自由就是 人们能够无拘 无束,想干什 么就干什么
观点二:
政治自由是做 法律所许可的 一切事情的权 利
罗先生通过媒体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 犯罪问题。经调查,刘某及其亲属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利用 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
利益。经审理,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刘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
1.下列可以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C ) ①在华工作的美国人科比 ②正在读研究生的小张 ③刚进入七年级的小红 ④已经退休的张爷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③④
2.我国《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
住宅权的是(
A

①某粉丝偷偷进入名星家中拍摄照片
意义: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 你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
有真本领
政治自由

图片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 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 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 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关于如何理解政治自由,有以下两种观点。 你认为它们有道理吗?说说你的看法。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
4、今年 “两会”期间,小毅一家人参与了网上建
言献策活动。小毅一家人行驶了公民的(
A)
A.政治权利
B.文化权利
C.检举权
D.重大事项决定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侵犯人格尊严
侵犯了人身自由
侵犯
侵犯通信自由 和秘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集体备课
一、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刘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

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

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

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

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

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
针对刘斐趁假期回乡参加选举一事。

1.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提示:(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
知识识记: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监督权
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阅读教材第33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及图片)
2.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罗先生是在行使监督权。

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等等。

3.归纳总结:
政治权利和自由条件意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年满十八周岁是公民的一项基本
第一个是保基本。

保基本主要是保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全覆盖,重点是义务教育。

第二个是补短板。

补短板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补区域不平衡的短板。

二是补齐农村地区的教育短板。

三是补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

第三个是精准扶助困难群体。

一是保障贫困、困难群体的孩子们有受教育的权利。

二是面向残疾儿童,办好特殊教育。

三是要解决好社会关心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2.思考:国家采取以上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3.总结:
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
育权利
含义
财产权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劳动权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物质帮助权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育权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文化权利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
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
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
的特殊保障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及宪法
是怎样保护的,知道了这些基本权利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增强
了权利意识,能够在社会中依法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为单一,从三个方面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

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起来并不难,但理解起来有难度,很多权利名词较为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但结合教材中的例子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能够当堂掌握。

另外关于公民的权利,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大,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强,给本节课学习提供了好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