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酶
第四章 酶1

• 酶活力的测定(实际就是酶的定量测定):测定酶促反应 的速度 • 酶反应速度: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底物的减少量或产 物的增加量来表示,单位:浓度/反应时间 •一般测定产物的增加为好why? •酶反应速度往往随时间延长而变化? →常以酶促反应的初速度表示? 据产物物理化学性质选择适当测定方法(以判断产物增加量) UV-Vis、荧光、同位素测定、电化学方法
2)转移酶Transferase
• 转移酶催化基团转移反应,即:将一个底物分子的基团 转移到另一个底物的分子上 • 例如:谷丙转氨酶催化的氨基转移反应
CH3CHCOOH HOOCCH2CH2CCOOH NH2 CH3CCOOH O O HOOCCH2CH2CHCOOH NH2
• 还有转移碳基、醛或酮基、酰基、糖苷基、磷酸基和含 硫基的酶
• 生物体内辅因子种类有限,而酶的种类繁多 • 每一种需要辅因子的脱辅酶往往只能与特定的辅因子结合, 即:脱辅酶对辅因子的要求有一定选择性 • 同一种辅因子往往可以与多种不同的脱辅酶结合而表现出 多种不同的催化作用 • 如: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乳酸脱氢酶中,均需辅酶I • 催化不同的底物脱氢
3、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
生
物
化
学
第四章 酶
酶——生物催化剂
• 每一种生物过程所必须,生命现象是催化剂催化的多步反应
• 营养素分子的分解、从小分子前体合成生物大分子 • 化学能的贮存和转换
• 细胞为什麽需要酶
• 在生理条件下无催化剂许多反应进行的太慢
• 在细胞环境中没有催化剂时许多生化反应不能进行
• 为什麽要研究酶?
• 酶研究是理解缺陷=遗传紊乱的基础(酶活性为什麽丧失?) • 是理解和治疗一些癌症的基础(为什麽生长控制中酶活性永远 处于“开”状态?) • 可以指示药物的作用靶点(病原体酶进行选择性抑制) • 应用于生物产业(复杂的合成与转化)
4.12第四章酶的分离纯化

超速离心机的最大转速达 (2.5~12)×104 r/min,相对离心力可以高达 5×105 g甚至更高。超速离心主要用于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 子以及细胞器、病毒等的分离纯化;样品纯度的检测;沉降系数和相对 分子质量的测定等。
溶液的介电常数降低,就使溶质分子间的静电引力增 大,互相吸引而易于凝集,同时,对于具有水膜的分 子来说,有机溶剂与水互相作用,使溶质分子表面的 水膜破坏,也使其溶解度降低而沉淀析出。
常用于酶的沉淀分离的有机溶剂有乙醇、丙酮、异丙 醇、甲醇等 。
2、离心分离
离心分离是借助于离心机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不同大小、 不同密度的物质分离的技术过程。
4.4 酶的分离方法
1、沉淀分离 2、离心分离 3、过滤与膜分离 4、层析分离 5、电泳分离 6、萃取分离
1、沉淀分离
沉淀分离是通过改变某些条件或添加某种物质,使酶的溶解 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沉淀析出,与其它溶质分离的技术过程。
沉淀分离方法 盐析沉淀法
等电点沉淀法
有机溶剂沉淀法
复合沉淀法 选择性变性沉淀 法
胆固醇浆液分析 牛奶灭菌后H2O2的 清除
1、细胞破碎
许多酶存在于细胞内。 为了提取这些胞内酶, 首先需要对细胞进行破 碎处理。
1)机械破碎 2)物理破碎 3)化学破碎 4)酶解破碎
参见动画
高 压 细 胞 破 碎 机
超 声 波 细 胞 粉 碎 机
生物化学 第四章 酶

生物化学 第四章 酶1、什么是酶?(酶的定义是什么)?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特异底物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和核酸(2) 化学本质:蛋白质2、什么是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多功能酶?单体酶:由一条多肽链构成的酶,溶菌酶;寡聚酶:由多个相同或不同亚基以非共价键连接的酶,磷酸化酶a ;多聚复合体:由几种酶靠非共价键彼此嵌合而成。
可一次催化连锁反应的复合体,丙酮酸脱氢酶系;多功能酶:一条多肽链上同时具有多种不同催化活性的酶,生物进化中基因融合的产物,DNA 聚合酶3、简述酶的分类?单纯酶、结合酶的定义是什么?酶蛋白、辅助因子的作用? 酶的分类: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及多功能酶单纯酶:仅由多肽链组成,如淀粉、脲酶、核糖核酸酶等结合酶:由蛋白质部分和非蛋白质部分组成,其催化作用依赖于两部分的共同参与,如氨基转移酶、碳酸酐酶、乳酸脱氢酶等。
酶蛋白的作用:决定反应专一性辅助因子的作用:决定反应的种类与性质4、辅助因子的分类及分类依据是什么?各自(辅酶、辅基)的作用分别由哪些? 辅助因子的分类:辅酶和辅基。
分类依据:按照其与酶蛋白结合的紧密程度及作用特点不同辅酶的作用:与酶蛋白共价键结合紧密,不可用透析、超滤方法除去 辅基的作用:与酶蛋白非共价键结合不牢固,可用透析、超滤方法除去5、什么是酶的活性中心?酶的活性中心包括哪些基团?这些基团的功能是什么? 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必需基团相对集中,形成一个与底物特异性结合并催化其反应生成产物的具有特定三维结构的区域。
活性中心的基团 (1)结合基团:可与底物结合(2)催化基团: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6、什么是酶原?什么是酶原激活?酶原激活的机制是什么?简述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酶原:是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处于无活性状态的酶的前体 酶原激活:在一定条件下,酶原向有活性酶转化的过程。
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1)酶原是酶的安全转运形式,避免细胞产生的酶对细胞进行自身消化,并使酶在特定的部位和环境中发挥作用,保证体内代谢正常进行。
高级生化题库——第四章酶

⾼级⽣化题库——第四章酶第四章酶⼀、名词解释1、固定化酶⼆、是⾮题1、酶的最适pH与酶的等电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有相关性,两个数值通常⽐较接近或相同。
(-)2、对于⼀个酶⽽⾔,其过渡态的底物类似物与底物的物相⽐较,是更有效的竞争性抑制剂。
(+)3、在结构上与底物⽆关的各种代谢物有可能改变酶的Km值o4、如果加⼊⾜够的底物,即使存在⾮竞争性抑制剂,酶催化反应也能达到正常的Vmax。
5.、酶反应最适pH不仅取决于酶分⼦的解离情况,同时也取决于底物分⼦的解离情况( )6、反竞争性抑制剂(I)⾸先与酶结合形成EI,EI再与底物(S)结合形成EIS,EIS不能分解成产物,I因此⽽起抑制作⽤。
7、Km的物理意义是指当酶反应速率达到最⼤反应速率⼀半时的底物浓度。
为使某⼀反应的反应速度从10%Vmax提⾼到90%Vmax,其底物浓度应提⾼9倍。
8、推导Michaelis-Menten⽅程时,假设之⼀是随底物转变为产物,酶-底物复合物的浓度不断下降。
9、⼀种酶有⼏种底物时,就有⼏种Km值。
10、别构酶对温度的反应很特殊,有的在0℃时不稳定,在室温时反⽽稳定。
三、填空题1、酶容易失活,如何保存酶制品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通常酶制品的保存⽅法有___和___等。
2、有⼀类不可逆抑制剂具有被酶激活的性质,被称为_________型不可逆抑制剂,⼜可被称作酶的_____________3、抗体酶既具有专⼀结合抗原的性质,⼜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4、胰蛋⽩酶原__________端切去6肽后变成有活性的胰蛋⽩酶。
5、于1953年⾸先完成了胰岛素的全部化学结构的测定⼯作。
⽽⽜胰核糖核酸酶是测出⼀级结构的第⼀个酶分⼦,由⼀条含124个残基的多肽链组成,分⼦内含有__________个⼆硫键。
6、胰凝乳蛋⽩酶原受到胰蛋⽩酶作⽤后,在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之间的肽键断开,成为有活性的π-胰凝乳蛋⽩酶,再失去两个⼆肽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形成酶的稳定形式α-胰凝乳蛋⽩酶。
酶学第四章酶的结构和功能

第四章酶的结构和功能4.1 酶的活性中心4.1.1 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的概念在酶蛋白中,只有少数特异的氨基酸残基与催化活性直接相关。
这些特异的氨基酸残基可以在肽链的一级结构上相距较远,但通过肽链的折叠、盘旋,使它们在空间上接近,形成活性中心(或称活性部位)。
组成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有些执行结合底物的任务,有些执行催化反应的任务。
我们把组成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及一些维持整个酶分子构象所必需的侧链基团称为必需基团。
1960年,Koshland将酶分子中的氨基酸残基或其侧链基团分成4类:接触残基(直接与底物接触,参与结合或催化的残基;右图中的R1、R2、R6、R8、R9、R163、R164、R165),辅助残基(对接触残基的功能起辅助作用的残基,也位于活性中心;右图中的R4),结构残基(维持构象的残基,此为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右图中的R10、R162、R169),非贡献残基(或称非必需残基,非必需只是对酶发挥活性而言,它们可能有其他作用,如识别自身物质、运输、防止降解等;右图中的R3、R5、R7)。
4.1.2 酶活性中心的拓扑学酶的活性中心可以设想为一个口袋或是一条沟槽,形状与底物相近。
不同的酶的口袋适合不同的底物。
口袋中有相应的结合残基与底物上的某些基团结合,发生反应的底物上的键与催化基团靠近。
亲水基团与亲水残基亲合,疏水基团与疏水残基亲合,带电荷的基团与带相反电荷的残基亲合。
例如羧肽酶A催化多肽链上羧基端氨基酸的水解。
当末端氨基酸是含有较大疏水基团的氨基酸时(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反应速度很快。
但是当有这些较大疏水基团的氨基酸残基进入亚位点3~6时,就会减低酶对这些底物的亲和力。
说明羧肽酶A对底物的识别和结合有多个位点。
同时,苯丙氨酸是羧肽酶A的竞争性抑制剂。
4.2 酶活性中心化学基团的鉴定常用的方法有化学修饰法、反应动力学法和x-光晶体衍射法。
4.2.1化学修饰法酶分子中有许多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可以被化学修饰,如羟基、巯基、咪唑基、氨基、羧基等。
第四章 酶

第四章酶0007104010102 01 10 70 30 01 01 01辅酶与辅基的主要区别在于A.分子大小不同B.理化性质不同C.化学本质不同D.分子结构不同E.与酶蛋白结合紧密程度不同00071E0007204030300 01 10 60 35 01 01 03心肌梗死时,乳酸脱氢酶的同工酶谱中增加最显著的A.LDH lB.LDH2C.LDH3D.LDH4E.LDH500072A0007304040300 01 10 80 10 01 01 03保存酶制品最适宜的温度是A.4℃B.25℃C.37℃D.60℃E.80℃00073A0007404030100 01 10 40 50 01 01 01有关酶活性中心的论述正确的是A.酶的活性中心由非必需基团组成B.酶的活性中心不是底物结合的部位C.催化相同反应的酶具活性中心不同D.酶的活性中心有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E.酶的活性中心是由一级结构相互邻近的基团组成00074D0007504030200 01 10 70 30 01 01 01酶原的激活是由于A.激活剂能促使抑制物从酶原分子上除去B.激活剂能促使酶原分子上的催化基因活化C.激活剂能促使酶原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变化D.激活剂能促使酶原分子上的结合基团与底物结合E.激活剂能促使酶原分子上的活性中心暴露或形成00075E00007604040200 01 10 70 30 01 01 01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时的条件是A.正常体温B.碱性条件C.酸性条件D.酶浓度足够大时E.底物浓度足够大时00076E0007704010102 01 10 70 30 01 01 01结合酶的酶蛋白的作用是A.选择催化的底物B.提高反应的活化能C.决定催化反应的类型D.使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加E.使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少00077A0007804010102 01 10 70 30 01 01 01全酶是指A.酶的无活性前体B.酶蛋白与底物复合物C.酶蛋白与抑制剂复合物D.酶蛋白与辅助因子复合物E.酶蛋白与变构剂的复合物00078D0007904010000 01 10 70 30 01 01 01关于酶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B.所有的酶都含有辅基或辅酶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都具有立体异构专一性(特异性)E.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加速反应的进行00079C0008004030200 01 10 68 32 01 01 01酶原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A.缺乏辅酶或辅基B.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C.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D.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E.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00080E0008104040602 01 10 60 40 01 01 03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A.叶酸B.嘧啶C.二氢叶酸D.四氢叶酸E.对氨基苯甲酸00081E0008204010102 01 10 65 35 01 02 01辅酶NADP+分子中含有哪种B族维生素A.叶酸B.核黄素C.硫胺素D.尼克酰胺E.磷酸吡哆醛00082D0008304010102 01 10 50 50 01 01 01下列关于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的叙述,哪一点是正确的A.酶蛋白决定反应类型B.辅助因子不直接参加反应C.酶蛋白或辅助因子单独存在时均有催化作用D.一种酶蛋白只与一种辅助因子结合成一种全酶E.一种辅助因子只能与一种酶蛋白结合成一种全酶00083D0008404040101 01 10 30 80 01 01 01如果有一酶促反应其〔S〕=1/2Km,则v值应等于多少VmaxA.0.25B.0.33C.0.50D.0.67E.0.7500084B0008504040601 01 10 60 40 01 01 03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属于A.可逆性抑制作用B.竞争性抑制作用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反竞争性抑制作用E.不可逆性抑制作用00085E0008604040602 01 10 75 25 01 01 03丙二酸对于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A.反馈抑制B.底物抑制C.变构调节D.竞争性抑制E.非竞争性抑制00086D0008704030501 01 10 70 30 01 03 01酶高度的催化效率是因为它能A.升高反应温度B.增加反应的活化能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E.催化热力学上允许催化的反应00087C0008804010102 01 10 60 40 01 01 01决定酶特异性的是A.辅酶B.辅基C.酶蛋白D.金属离子E.辅助因子00088C0008904010102 01 10 70 30 01 01 01全酶是指A.结构完整的酶B.酶与激动剂的复合物C.酶与抑制剂的复合物D.酶与变构剂的复合物E.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的结合物00089E0009004030100 01 10 30 70 01 01 01有关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都有活性中心B.位于酶分子核心C.酶活性中心都含辅基或辅酶D.抑制剂都作用于酶活性中心E.酶活性中心都有调节部位和催化部位00090A0009104030200 01 10 70 30 01 01 01以酶原形式分泌的酶是A.脂肪酶B.淀粉酶C.转氨酶D.消化管内的蛋白酶E.组织细胞内的脱氢酶00091D0009204030200 01 10 67 33 01 01 01 酶原没有催化活性是因为A.辅助因子的脱落B.由于周围有抑制剂C.作用的温度不合适D.活性中心没有形成或暴露E.反应环境的酸碱度不合适00092D0009304030300 01 10 90 10 01 01 01 同工酶具有下列何种性质A.催化功能相同B.理化性质相同C.免疫学性质相同D.酶蛋白分子量相同E.酶蛋白分子结构相同00093A0009404030200 01 10 60 35 01 01 01 激活胰蛋白酶原的物质是A.胃酸B.胆汁酸C.肠激酶D.端粒酶E.胃蛋白酶00094C0009504030200 01 10 70 30 01 01 02胰液中的蛋白水解酶最初以酶原形式存在的意义是A.保持其稳定性B.保护自身组织C.促进蛋白的分泌D.抑制蛋白酶的分泌E.保证蛋白质在一定时间内发挥消化作用00095B0009604040602 01 10 70 30 01 01 01下列关于竞争性抑制剂的论述哪项是正确的A.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结合B.抑制剂与酶以共价键结合C.抑制剂结构与底物不相似D.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不可逆的E.抑制程度只与抑制剂浓度有关00096A0009704040602 01 10 60 40 01 01 03磺胺类药物是下列哪个酶的抑制剂A.二氢叶酸合成酶B.二氢叶酸还原酶C.四氢叶酸合成酶D.四氢叶酸还原酶E.一碳单位转移酶00097A0009804040101 01 10 60 40 01 01 01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Km值等于A.1/2[s]B.1/4[s]C.1/5[s]D.1/6[s]E.1/8[s]00098B0009904040300 01 10 65 35 01 01 03乳酸脱氢酶加热后活性大大降低的原因是A.亚基解聚B.酶蛋白变性C.酶活性受抑制D.辅酶失去活性E.酶蛋白与辅酶分离00099B0010004040601 01 10 60 40 01 01 02重金属盐对巯基酶的抑制作用是A.可逆性抑制B.竞争性抑制C.非竞争性抑制D.不可逆抑制E.竞争性抑制00100D0010104040601 01 10 65 35 01 01 02化学毒气路易士气中毒时,下列哪种酶受抑制A.碳酸苷酶B.胆碱脂酶C.含巯基酶D.丙酮酸脱氢酶E.琥珀酸脱氢酶00101C0010204020200 01 10 90 10 01 01 03唾液淀粉酶对淀粉起催化作用,对蔗糖不起作用这一现象说明了酶有A.不稳定性B.可调节性C.高度的特异性D.高度的敏感性E.高度的催化效率00102C0010304010000 01 10 70 30 01 01 01关于酶概念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其底物都是有机化合物B.所有蛋白质都有酶的活性C.其催化活性都需特异的辅助因子D.体内所有具有催化活性的物质都是酶E.酶是由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生物大分子00103E0010404020000 01 10 60 40 01 02 01关于酶性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酶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B.酶能提高反应所需的活化能C.酶加快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速度D.酶的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分子中含有辅酶或辅基E.酶使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向加速反应的方向进行00104C0010504030100 01 10 60 40 01 01 01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C.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有金属离子D.所有的必需基团都位于酶的活性中心E.所有的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00105A0010604020000 01 10 60 40 01 02 01酶加速化学反应的根本原因是A.升高反应温度B.增加底物浓度C.降低产物的自由能D.增加反应物碰撞频率E.降低催化反应的活化能00106E0010704010102 01 10 60 40 01 01 01关于辅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酶蛋白紧密结合B.金属离子是体内最重要的辅酶C.在催化反应中不与酶活性中心结合D.体内辅酶种类很多,其数量与酶相当E.在催化反应中传递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00107E0010804010102 01 10 80 20 01 01 01单纯酶是指A.结构简单的酶B.酶的无活性前体C.酶与抑制剂复合物D.酶与辅助因子复合物E.仅由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单纯蛋白质00108E0010904010102 01 10 70 30 01 01 01关于结合酶的论述正确的是A.酶蛋白具有催化活性B.酶蛋白与辅酶共价结合C.酶蛋白决定酶的专一性D.辅酶与酶蛋白结合紧密E.辅酶不能稳定酶分子构象00109C0011004040102 01 10 80 20 01 01 01Km值是指A.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时的温度B.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时酶的浓度C.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时的底物浓度D.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50%的底物浓度E.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50%的酶的浓度00110D0011104040102 01 10 70 30 01 01 01关于Km的意义正确的是A.Km为酶的比活性B.Km值与酶的浓度有关C.Km的单位是mmol/minD.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E.Km越大,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大00111D0011204040102 01 10 60 40 01 01 03关于Km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与环境的pH无关B.是酶和底物的反应平衡常数C.是反映酶催化能力的一个指标D.是引起最大反应速度的底物浓度E.通过Km的测定可鉴定酶的最适底物00112E0011304040100 01 10 70 30 01 01 01当[E]不变,[S]很低时,酶促反应速度与[S]A.无关B.成正比C.成反比D.成反应E.不成正比00113B0011404040101 01 10 60 40 01 01 01当酶促反应速度等于Vmax的80%时,Km与[S]关系是A.Km=0.1[S]B.Km=0.22[S]C.Km=0.25[S]D.Km=0.40[S]E.Km=0.50[S]00114C0011504040300 01 10 90 10 01 01 01关于酶的最适温度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与反应时间无关B.是酶的特征性常数C.是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温度D.是一个固定值与其它因素无关E.是指反应速度等于50%Vmax时的温度00115C0011604040100 01 10 70 30 01 01 01当底物浓度达到饱和后,如再增加底物浓度A.形成酶一底物复合物增多B.反应速度随底物的增加而加快C.增加抑制剂反应速度反而加快D.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失去活性E.酶的活性中心全部被占据,反应速度不再增加00116E0011704030300 01 10 60 40 01 01 01关于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5种同工酶的理化性质相同B.5种同工酶的电泳迁移率相同C.由H亚基和M亚基以不同比例组成D.H亚基和M亚基单独存在时均有活性E.H亚基和M亚基的一级结构相同,但空间结构不同00117C0011804040602 01 10 50 50 01 01 02关于非竞争性抑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影响VmaxB.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C.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能与底物结合D.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影响与底物结合E.抑制作用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减弱或消除00118D0011904030300 01 10 90 10 01 01 01同工酶是指A.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B.酶的结构相同而存在部位不同C.催化不同的反应而理化性质相同D.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理化性质也相同E.由同一基因编码翻译后的加工修饰不同00119A0012004030300 01 10 90 10 01 01 01含LDH1丰富的组织是A.心肌B.骨骼肌C.脑组织D.肾组织E.肝组织00120A0012104010000 08 30 90 10 01 01 02酶00121酶是由活细胞合成的;对特异的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生物大分子;0012204030100 08 30 50 50 01 01 02酶的活性中心00122能与底物特异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0012304030200 08 30 70 30 01 01 02酶原00123这种无活性的酶的前体称酶原;0012404030300 08 30 70 30 01 01 01同工酶00124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特性不同的一组酶;0012504020200 08 30 70 30 01 01 01酶的特异性00125酶对其催化的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0012604030300 09 80 50 50 01 01 01什么是同工酶?其检测有何临床意义?00126(1)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免疫学性质不同的组酶;(2)当某一特定器官发生病变时,其细胞内的酶释放人血,测定血中其同工酶谱及活性增多的情况,可反映组织器官病变的严重程度。
第四章 酶3 酶的作用机制及活性调节

• b. 修饰剂浓度与酶失活或降低的程度若成正比,则修饰位 于活性中心内
将修饰后的酶水解,肽键打开(但修饰剂与酶结合的共价 键不被打开)→得到带有标签的肽段→用氨基酸测序进行 鉴定
2、研究酶活性部位的方法
2、研究酶活性部位的方法
定点诱变法
• 改变编码蛋白质基因重的DNA顺序→改变氨基酸残基→确 定活性部位 • 如果被代换的氨基酸不影响酶的活性,则该位臵的氨基酸 残基不是必须基团 • 如果被代换的氨基酸使酶活性丧失或降低,则该位臵的原 有氨基酸残基是必须基团
• 1)vmax不变,Km值升高,该位臵氨基酸为结合基团
生
物
化
学
第四章 酶
§4.3 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
• 一、酶的活性部位 • 二、酶催化反应的独特性质 • 三、影响酶催化效率的有关因素
• 四、酶催化反应机制的实例
• 五、酶活性的调节控制
• 六、同工酶
一、酶的活性部位
• 只有少数的氨基酸残基参与底物结合及催化作用
• 酶的活性部位(active site/ active center )——与酶活力直 接相关的区域:分为结合部位(负责与底物的结合→决定酶 的专一性)和催化部位(负责催化底物键的断裂形成新键→ 决定酶的催化能力)
二、酶催化反应的独特性质
• 1、酶反应有两类:其一仅涉及到电子的转移(转换数约 108s-1);其二涉及到电子和质子两者或其他基团的转移 (约103s-1,大部分反应) • 2、酶催化作用是由氨基酸侧链上的功能基团(His、Lys、 Glu、Asp、Ser、Cys)和辅酶为媒介的→比只利用氨基酸 侧链来说,为催化反应提供了更多种类的功能基团 • 3、酶催化反应的最适pH范围通常是狭小的 • 4、与底物分子相比,酶分子很大而活性部位通常只比底物 稍大一些 • 5、存在一个或以上的催化基团及活性部位
大学生物化学 酶

异促效应
别构酶的特点
1、别构酶多为寡聚酶,由多亚基组成,包括活性部位 (结合和催化底物)与调节部位(结合效应物)。 2、具有别构效应。指酶和一个配体(底物,效应物)结 合后可以影响酶和另一个配体(底物)的结合能力。 3、别构酶大都不遵循米氏动力学。
别构酶与非调节酶动力学曲线的比较
练习题
当 一 酶 促 反 应 进 行 的 速 率 为 Vmax 的 80%时,在Km 和[S]之间有何关系?
米氏常数的意义
Vmax·[ S] V=
Km + [ S]
(1)概念 (2)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3)Km值与酶和底物亲和力的关系。
Km求法
Vmax·[ S] V=
Km + [ S]
双倒数曲线
加入反竞争性抑制剂后:Km 和Vmax均变小。
练习题
举例说明竞争性抑制的特点和实际意义。
三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比较
影响
竞争性 非竞争性 反竞争性
抑制剂的结合组分 E
抑制程度取决于 [I]/[S]
对Vmax的影响 不变
对Km的影响
增大
E、ES [I] 减小 不变
ES [I]
减小 减小
七、酶活性的调节
举例
乳酸脱氢酶
同工酶举例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HH HH
LDH1 (H4)
HH HM
LDH2 (H3M)
HH MM
LDH3 (H2M2)
HM MM
LDH4 (HM3)
MM MM
LDH5 (M4)
不同组织中LDH同工酶的电泳图 谱
LDH1(H4)
+
LDH2(H3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异构酶类:催化 各种异构体之间的互变。
A
CH2OH O OH OH OH OH OH OH
B
CH2OH O CH2OH OH
6. 合成酶类:催化有ATP参加的合成反应。
A + B + ATP 乳酸脱氢酶 EC 1. A· + ADP +Pi B
1.
1.
27
第1大类,氧化还原酶 第1亚类,氧化基团CHOH 第1亚亚类,H受体为NAD+ 该酶在亚亚类中的流水编号
酶(Enzyme)
本章重点
• • • • • • • 酶的概念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酶的活性中心 酶原与酶原激活 同工酶 酶活性的调节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 迄今为止人类共发现 两类生物催化剂: 酶
核酶
• 蛋白质
• RNA
发 展 史
(1)酶是蛋白质: 1926年,James Summer由刀豆制出脲酶结晶确立酶是蛋白质的观念, 其具有蛋白质的一切性质。 (2)核酶的发现: 1981~1982年,Thomas R.Cech实验发现有催化活性的天然RNA— Ribozyme。 L19 RNA和核糖核酸酶P的RNA组分具有酶活性是两个最著名的例子。 1955年,发现DNA的催化活性。 (3)抗体酶(abzyme): 1986年,Richard Lerrur和Peter Schaltz运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 了具有酶活性的抗体(catalytic antibody)。
二、高度的特异性
• 一种酶只能作用于某 一种或某一类结构性 质相似的物质。 • 绝对特异性 • 相对特异性 • 立体异构特异性
• (一)绝对特异性 • 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底物,催化一定的 反应,生成一定的产物。 • 如:琥珀酸脱氢酶 脲酶 • 这些酶对底物的要求非常严格,只作用于 一个特定的底物。这种专一性称为绝对专 一性(Absolute specificity)。
第三节 酶的结构与功能
一、活性中心
• 必需基团:与酶的活 性密切相关的基团。 • 活性中心:在酶分子 的表面集中着必需基 团,形成特定的空间 区域,能与底物特异 性结合,并将底物转 变成产物,这个区域 叫做活性中心。
• • • • 必需基团 • • •
催化基中心外 的必需基团
本 章 术 语
• 失 活
• 活 性
• 产 物
• 底 物
中国酶学奠基人
• 邹承鲁先生
第一节 概述
• 酶的概念 • 酶是由活细胞合成的对其特异性底物有高 效催化活性的特殊蛋白质。 • 酶具有蛋白质所具有的所有性质。 • 思考:蛋白质具有哪些性质?
一、酶的化学组成
• (一)单纯酶:仅由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酶。 其通常只有一条多肽链。例如催化水解反 应的酶。 • (二)结合酶:由蛋白质部分和非蛋白质 部分组成,前者称酶蛋白,后者称辅助因 子,两者结合成的复合物称全酶。只有全 酶才有催化活性。
使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因素
1. 邻近定向效应:酶与底物结合成中间产物过程中,底物分 子从稀溶液中密集到活性中心区,并使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 与底物的反应基团之间正确定向排列所产生的效应。 2. “张力”与“形变”:酶与底物的结合,不仅酶分子发生构 象变化,同样底物分子也会发生扭曲变形,使底物分子的某些 键的键能减弱,产生键扭曲,降低了反应活化能。 3. 酸碱催化:通过向反应物(作为碱)提供质子或从反应物 (作为酸)夺取质子来达到加速反应的一类催化。(广义酸 碱催化,Bronsted的酸碱定义)
金属离子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时的作用: 1、维持酶具有活性的特定的空间构象。 2、参与电子传递。 3、酶与底物连接的桥梁。 4、中和阴离子,降低反应的静电斥力。
二、酶的命名
• • • • • • • • (一)习惯命名法 1、根据反应的底物 2、根据反应的性质 3、1+2 (二)系统命名法 1、写出反应的所有底物,中间以:隔开 2、写出反应的性质 3、前加编号后加“酶”
锁钥学说和诱导契合学说
“锁钥学说”(Fischer,1890):酶的活性中心结构与 底物的结构互相吻合,紧密结合成中间络合物。 诱导契合学说(Koshland,1958):酶活性中心的结构有 一定的灵活性,当底物(激活剂或抑制剂)与酶分子结合 时,酶蛋白的构象发生了有利于与底物结合的变化,使反 应所需的催化基团和结合基团正确地排列和定向,转入有 效的作用位置,这样才能使酶与底物完全吻合,结合成中 间产物。
• 酶的催化个性: • 高度的催化效率 • 高度的特异性 • 活性的可调节性 • 活性的不稳定性
一、高度的催化效率
• 酶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一般而论,对于 同一反应,酶催化反应速度比非催化反应 速度高108-1020倍,比一般催化剂催化的反 应高107-1013倍。 • 酶高度的催化效率有赖于酶蛋白分子与底 物分子之间独特的作用机制。
促使化学反应进行的途径:
1. 用加热或光照给反应体系提供能量。 2. 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 酶和一般催化剂的作用就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从而使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度加快。 中间产物学说 E+S ES E +P
中间产物存在的证据:1.同位素32P标记底物法(磷酸化 酶与葡萄糖结合);2.吸收光谱法(过氧化物酶与过氧 化氢结合)。
课后练习
• 1、酶促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部分是 A 酶蛋白 B 底物 C 辅酶或辅基 D 催 化基团 E 金属离子 • 答案:A • 2、结合酶由 和 组成,二者结合 后形成的复合物称为全酶。 • 答案:酶蛋白 辅助因子
第二节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 • • • •
催化剂的共性: 1、化学反应前后无质和量的改变。 2、只催化热力学上允许的反应。 3、只改变反应速度,不改变反应平衡点。 4、对正逆反应都有催化作用。
(2)氧化酶类
①催化底物脱氢,氧化生成H2O2: AH2 + O2 A + H2O2(需FAD或FMN)
②催化底物脱氢,氧化生成H2O: 2AH2 + O2 2A + 2H2O (3)过氧化物酶 ROO + H2O2 RO + H2O + O2
OH C=O C=O OH
(4)加氧酶(双加氧酶和单加氧酶) O2 +
五、酶催化作用的机制
• 活化分子 • 化学反应能阈:活化 分子所具有的最低能 量。 • 活化能:底物分子从 初态转变成活化态所 需要的能量。 • 活化能 • 初态 活化态 • 活化能:分子由常态 转变为活化状态所需 的能量。是指在一定 温度下,1mol 反应物 全部进入活化状态所 需的自由能。 • 酶催化作用的本质: 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 的活化能。
酶的组成
单纯酶:脲酶、蛋白酶、淀粉酶、核糖核酸酶 等。 (简单蛋白质) 酶 酶蛋白 (apoenzyme) 结合酶 辅酶 (结合蛋白质) 辅助因子 (coenzyme) (cofacter) 辅基(prosthetic group) 全酶(holoenzyme)= 酶蛋白 + 辅助因子
辅助因子的另一种分类:
酶的活性中心示意图
二、酶原与酶原的激活
无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
无活性的酶原转变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称为 酶原的激活。
这个过程实质上是酶活性部位形成或暴露的 过程。 • 在组织细胞中,某些酶以酶原的形式存在, 可保护分泌这种酶的组织细胞不被水解破 坏。
酶原激活示意
三、同工酶
同工酶(isoenzyme)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 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能 等都不同的一组酶。 活性中心相似或相同:催化同一化学反应。 分子结构不同: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不 同。 同工酶可以存在于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中 也可以存在于同一细胞的不同亚细胞结构 中。
限速酶的调节:
• (一)变构调节(小分子物质改变酶活性) • 某些小分子代谢物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部 位可逆的结合,改变酶的结构,进而影响 酶的活性,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变构调节。 • 变构酶:包括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 • 激活剂 • 变构效应剂 • 抑制剂
• (二)化学修饰调节(酶调节酶的活性) • 酶蛋白肽链上的一些基团可与某种化学基 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的活 性,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化学修饰调节。 • 磷酸化 甲基化 乙酰化 腺苷化 • 脱磷酸化 脱甲基化 脱乙酰化 脱腺苷化 • -SH -S-S-
OH OH
(顺,顺-已二烯二酸)
RH + O2 + 还原型辅助因子
ROH + H2O + 氧化型辅助因子
(又称羟化酶) 2. 转移酶类:催化化合物中某些基团的转移。 A· + B X A +B· X
根据X分成8个亚类:转移碳基、酮基或醛基、酰基、糖基、 烃基、含氮基、含磷基和含硫基的酶。 3. 水解酶类:催化加水分解作用。 AB + H2O AOH + BH
(三)立体异构专一性
Stereochemical Specificity
I, 光学专一性 Optical Specificity
• 酶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能专一性地与手性 底物结合并催化这类底物发生反应。 • 例如,淀粉酶只能选择性地水解D-葡萄 糖形成的1,4-糖苷键
,几何专一性 geometrical specificity • 有些酶只能选择性催化某种几何异构体 底物的反应,而对另一种构型则无催化 作用。 • 如延胡索酸水合酶只能催化延胡索酸水 合生成苹果酸,对马来酸则不起作用。
酶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络合 物的方式(理论)
(1)锁钥假说(lock and key hypothesis): • 认为整个酶分子的天然构象 是具有刚性结构的,酶表面 具有特定的形状。酶与底物 的结合如同一把钥匙对一把 锁一样
(2)诱导契合假说(induced–fit hypothesis): • 该学说认为酶表面并没有一 种与底物互补的固定形状, 而只是由于底物的诱导才形 成了互补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