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讲义酶习题
《酶》 讲义

《酶》讲义一、什么是酶在我们的生命活动中,有一种神奇的物质,它像一个默默工作的小工匠,参与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化学反应,这个神奇的物质就是酶。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 RNA。
简单来说,酶就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生物催化剂。
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巨大的化工厂,里面进行着无数的化学反应。
如果没有酶的参与,这些反应就会像没有催化剂的化学反应一样,进展得非常缓慢,甚至无法进行。
而酶的存在,就像是给这些反应加上了加速的引擎,让它们能够高效、快速地完成。
二、酶的分类酶的种类繁多,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它们,科学家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对酶进行了分类。
1、按照酶所催化的反应类型,可分为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和连接酶六大类。
氧化还原酶类能够催化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细胞呼吸过程中的脱氢酶。
转移酶类则负责将一个基团从一种化合物转移到另一种化合物上。
水解酶类可以催化水解反应,像消化食物中的蛋白酶、淀粉酶等。
裂合酶类参与从底物上移去一个基团而形成双键的反应。
异构酶类能催化各种同分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连接酶类能催化两个分子连接成一个分子的反应。
2、按照酶的组成,酶可以分为单纯酶和结合酶。
单纯酶只由氨基酸组成,其催化活性仅仅取决于它的蛋白质结构。
结合酶则由蛋白质部分和非蛋白质部分组成,其中非蛋白质部分称为辅助因子。
辅助因子可以是金属离子、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等。
三、酶的结构酶的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酶具有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就是酶蛋白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借助氢键沿一维方向排列成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构象,如α螺旋、β折叠等。
三级结构是指多肽链借助各种次级键(如疏水键、盐键、氢键等)进一步盘旋、折叠成更复杂的球状分子结构。
四级结构则是指由多个具有三级结构的亚基聚合而成的大分子蛋白质。
酶的活性中心是酶发挥催化作用的关键部位。
活性中心通常由几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这些氨基酸残基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形成一个特定的空间区域。
2019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一节 ATP和酶 第2讲 酶与酶促反应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

第2讲酶与酶促反应1.下列有关酶作用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的专一性指的是一种酶的催化对象只有一种B.酶的催化对象有多种,因此酶的种类具有多样性C.酶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是指只要温度适宜酶就能起作用D.酶的高效性与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有关解析:选D。
酶的专一性指的是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多种多样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多种酶来催化,因此,酶具有多样性;酶作用的适宜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和pH等,而不仅仅是温度。
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活细胞才能产生酶,酶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起作用B.细胞内绝大多数酶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少数可以是细胞核C.过碱只会使酶的活性下降,高温会使酶的分子结构受到破坏D.酶能够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从而调控生命活动解析:选B。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但可以在细胞外起作用。
酶的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RNA的合成场所主要是细胞核。
过酸、过碱以及高温都会使酶的活性丧失。
酶只具有催化作用,激素具有调控生命活动的作用。
3.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等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的AB段表明,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加快B.如果温度升高10 ℃重复实验,则图中A点的位置将下移C.如果从乙点开始,往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曲线中B点会上升D.曲线BC段反应速率不变,说明随着反应浓度的增加,酶已经完全被分解了解析:选D。
由图可知,曲线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由于反应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因此,提高温度,酶的活性将下降,A点将下移。
如果往反应体系中加入更多的酶,反应速率将加快,B点会上升。
曲线BC段反应速率不变,是因为酶的数量有限,而不是全部被分解了。
4.如图甲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O2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专题04 细胞内的酶与ATP(解析版)-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

专题四细胞内的酶与ATP考纲要求: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 2.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教材回归1.(必修1 P83右边学科交叉)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化学反应范围比较广。
例如,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和淀粉水解。
2.(必修1 P83探究)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是温度(高温)本身会影响过氧化氢自然分解的速度;酸本身也可以作为无机催化剂催化淀粉的水解。
3.(必修1 P85图5-3,图5-4)只有低温时曲线和横轴不相交,即酶的空间结构未改变,只是活性降低而已。
4.(必修1 P87科学·技术·社会)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在临床上与抗生素复合使用,能增强抗生素的疗效。
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是直接来自生物体的,而是经过酶工程改造的产品,比一般的酶稳定性强。
5.(必修1 P88左下角图)ATP的组成元素有C、H、O、N、P。
6.(必修1 P89)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只是绝大多数,不是所有)。
7.(必修1 P89)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一酶1.酶的本质及作用2.常考酶的种类及应用3.探究酶的相关实验[提醒] (1)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酶只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所能催化的是本来就能发生的反应,提高了反应速率,缩短了到达平衡点的时间,而平衡点的大小只能由底物的量来决定。
(2)酶促反应速率≠酶活性温度和pH是通过影响酶的空间结构来改变酶的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而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是通过影响底物与酶的接触面积而影响反应速率的。
新题素养训练1.细胞代谢与酶密切相关,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一定比无机催化剂高B.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仅能作用于一种物质C.酶制剂可在较低的温度和pH下长期保存D.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的活性解析:选D。
生物化学:第四章 蛋白质合成的调控(讲义)

2020/10/31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杜军
19
第四章第四节 蛋白质合成调控
Poly(A)对翻译的促进作用是需要PABP(poly(A) 结合蛋白)的存在,PAPB结合poly(A)最短的长 度为12 nt,当poly(A)缺乏PAPB的结合时, mRNA 3′端的裸露易招致降解。
AAAAAAAAAAAA PABP
2020/10/31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杜军
17
第四章第四节 蛋白质合成调控
(二)mRNA的稳定性对翻译水平的影响
在细胞质中所有的RNA都要受到降解控制 (degradation control)在控制中RNA降解的速率 (也称为RNA的转换率)是受到调节的;
mRNA分子的稳定性很不一致,有的mRNA的寿 命可延续好几个月,有的只有几分钟;
Lin-4调控翻译机制的模式图
3′非翻译区
2020/10/31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杜军
23
第四章第四节 蛋白质合成调控
Lin-4调控Lin-14mRNA翻译作用的示意图
2020/10/31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杜军
24
第四章第四节 蛋白质合成调控
引发基因沉默的microRNA (miRNA)
microRNA (miRNA) 是一类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长度的具有调控基因表达功 能的非编码RNA。
• 由此可见,eIF4E、eIF2-GTP在转录起始过程中起到了关键 作用。
2020/10/31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杜军
7
第四章第四节 蛋白质合成调控
① eIF-4E
真核生物翻译起始的限速步骤
eIF-4E结合蛋白4E-BP抑制4E 与Cap结合,从而抑制翻译的 起始;
第四章-酶习题

第四章酶习题一、名词解释1、酶:生物体内一类具有催化活性与特定空间构象得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与核酸;2、单纯酶:由简单蛋白质构成得酶,活性仅由其蛋白质结构决定(如水解酶类: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脲酶等);3、结合酶:酶结构中除含有蛋白质还有非蛋白质部分,这些酶属于结合蛋白质即结合酶(如绝大多数氧化还原酶);4、单体酶:只有一条多肽链,大多就是催化水解反应得酶,分子量较小,有核糖核酸酶、胰蛋白酶、溶菌酶等;5、寡聚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基组成,亚基相同或不同,亚基间非共价结合,彼此易分开,己糖激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等;6、多酶复合体:由几种酶通过非共价键彼此嵌合形成得复合体,该复合体得形成可导致相关酶促反应依次连接,有利于一系列反应得连续进行,提高反应效率;7、酶得活性中心:酶与底物结合并发挥其催化作用得部位;8、必需基团:酶发挥催化作用与底物直接作用得有效基团,即活性中心内得必需基团;9、辅酶:与酶蛋白结合比较疏松(一般为非共价结合)并可用透析方法除去得辅助因子;10、辅基:与酶蛋白结合牢固(一般为共价键结合),不能用透析方法除去得辅助因子;11、酶原:某些酶(绝大多数蛋白酶就是)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没有活性,这些无活性得酶得前身称为酶原;12、酶原激活:使酶原转化为有活性酶得作用称为酶原激活;13、酶得最适温度:酶催化得化学反应速度受温度影响呈倒U形曲线,到达曲线顶点所代表得温度时,反应速度最大,称为酶得最适温度;14、酶得最适pH:大多数酶活性受pH影响较大,酶表现最大活性时得pH称为酶得最适pH;15、米氏常数(Km):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得一半时底物浓度;16、酶得激活剂:凡就是能提高酶得活性,加速酶促反应进行得物质;17、酶得抑制剂:能对酶起抑制作用得物质;18、酶得自杀底物:自杀底物就是一类酶得天然底物得衍生物或类似物,在它们得结构中含有一种化学活性基团,当酶把她们作为底物结合时,其潜在得化学基团能被解开或激活,并与酶得活性部位发生共价结合,使结合物停留在某种状态,从而不能分解成产物,酶因而致“死”,此过程称为酶得自杀,这类底物称为自杀底物;19、酶活性:酶催化化学反应得能力;20、比活性:每毫克蛋白质得生物活性单位;21、核酶:具有酶活性得RNA分子;22、抗体酶:专一作用于抗体分子得、有催化活性与特殊生物功能得蛋白质;23、同工酶:能催化相同得化学反应,但分子结构不同得一类酶;24、诱导酶:当细胞中加入特定诱导物质时诱导产生得酶;25、变构酶:又名别构酶,就是寡聚蛋白,含两个或多个亚基,调节物能与酶分子得变构中心结合引起酶结构得变化,使酶活性改变,从而影响酶促反应得速度;26、调节酶:对代谢调节起特殊作用得酶类,分子中有活性区与调节区,其催化活性可因与调节剂结合而发生改变,有调节代谢反应得功能,一般可分为共价调节酶及变构酶两类。
高中生物 第四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一节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2课时)酶与酶促反应练习 苏教版必修1

第2课时 酶与酶促反应目标导航 1.结合教材P 64~65,归纳酶的概念。
2.结合教材P 65~66,分析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一、酶的本质(阅读P 64)1.生物体内不停地进行着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称为细胞代谢。
2.酶通常是指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 。
二、酶的特性及作用过程(阅读P 65~66) 1.酶促反应是指由酶催化的化学反应。
2.在酶促反应中,酶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3.酶的特性包括高效性和专一性。
(1)高效性⎩⎪⎨⎪⎧含义:酶在常温、常压和适宜的pH 等温和条件下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实质:降低活化能,使反应在较低能量水平上进行,从而使化学反应加速(2)专一性⎩⎪⎨⎪⎧含义:每一种酶只能对一定的反应物(底物)发生催化作用实质: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有特殊的匹配关系4.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5.酶催化作用的实质就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一、酶的本质及作用 1.对酶概念的理解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合成原料氨基酸核糖核苷酸合成场所核糖体细胞核(主要)来源一般活细胞中均能产生生理功能具有生物催化功能作用场所细胞内或细胞外2.酶的作用实质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在较低能量水平上进行,从而使化学反应加速。
3.酶的唯一作用是作为催化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即降低反应分子的活化能),它既不属于细胞的结构物质,也不属于调节物质(不是激素),更不作为能源物质。
1.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这类酶水解后最终产物是什么?这类酶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什么颜色?答案氨基酸;紫色。
2.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由20%蛋白质和80%RNA组成,把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部分除去,留下来的RNA部分具有与全酶相同的催化活性。
这说明什么?答案说明有的RNA也具有催化作用。
生物ⅰ人版4.1atp和酶练习(1)

生物ⅰ人版4.1atp和酶练习(1)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一节ATP和酶【课前预习】【一】酶的概念酶是产生的、具有的一类特别,又称为答案:活细胞催化活性蛋白质生物催化剂〖思考讨论〗酶基本上蛋白质吗?绝大多数酶产生的场所在哪里?答案:不是〔少数酶是RNA〕核糖体【二】酶的特性1、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因而酶具有性2、酶的催化效率特别高,即性事实上质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3、一种酶只能对一定的发生催化作用,说明酶具有性4、酶的作用条件具有温柔性,即温度和pH都会妨碍酶的活性,答案:1催化2高效活化能3底物特异4过高或过低〖思考讨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能使酶失去活性吗?答案:温度过高酶因变性而失去活性,温度过低酶的活性降低,但酶可不能失去活性【二】妨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1、温度: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着而加快;超过一定的温度后,反应速率会,反应速率最高的温度通常称为2、pH:在一定的pH下,酶表现出,高于或低于此pH,活性均酶表现出最大活性时的pH称为pH对酶活性的妨碍是通过改变酶的等发挥作用的3、酶的浓度:当底物的浓度大大超过酶的浓度而和不变时,酶的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成4、底物浓度:在酶的浓度一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成关系,当底物浓度达到某一定值后,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答案:1温度升高下降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2最大活性降低酶的最适pH 活性中心3温度pH 正比4正比例不再增加〖思考讨论〗温度、pH、酶的浓度、底物浓度都会妨碍酶促反应速率,它们对酶的活性也都有妨碍吗?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妨碍,酶的浓度和底物浓度对酶的活性没有妨碍【课堂达标】知识点一:酶作用的特性1、向含有3mL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酵母菌液,可见到有许多气泡产生,在该实验中酵母菌液能够提供A.过氧化氢酶B.反应的底物C.最适温度D.最适pH1、A酵母菌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在实验中提供催化剂2、β-半乳糖苷酶能催化乳糖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但不能催化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这说明,β-半乳糖苷酶的催化作用具有A、高效性B、专一性C、稳定性D、多样性2、B酶的高效性是酶的催化效率高,专一性是指一种酶能催化一类或一种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从题干提供的信息看,说明酶具有专一性3、下面关于酶的特异性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一种酶只能对一定的底物发生催化作用B.酶的特异性决定于其空间结构C.酶的特异性与酶的活性中心有关D.酶的反应前后其催化性保持不变3、D解析:酶的特异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对一定的底物发生催化作用,与酶具有活性中心有关,酶的活性中心往往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有特别的匹配关系知识点二:酶作用的实质4、以下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4、C酶催化物质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能是常态分子与活化分子之间的能量,曲线的波峰之间的差值即是活化能知识点二:妨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5、酶促反应速率受温度、pH、酶浓度、底物浓度的妨碍,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温度逐渐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增大B.酶只有在最适pH时才有活性C.酶的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成正比D.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加5、D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逐渐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增大,超过最适温度,随着温度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反而会下降在最适pH时酶的活性最大,在一定范围的pH内,酶都会保持活性;只有当底物浓度大大超过酶的浓度而温度和pH不变时,酶的浓度与酶促反应才会成正比例关系,故A、B、C三项错假如酶的浓度、温度和pH保持不变,当底物浓度增加到某一值后,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故D项正确6、〔2017江苏丹阳高三期中,29〕以下是某同学关于酶特性的实验操作步骤,请依照要求回答:两种不同类别的酶〔2〕假如按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分析A、B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缘故现象:缘故:①;②〔3〕该实验步骤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正确的操作步骤〔注:可直截了当用上表步骤中的数字表示,需增加的步骤用文字表达〕答案:〔1〕蔗糖酶;淀粉酶〔或答唾液淀粉酶; —淀粉酶〕〔2〕现象:可能A、B都不能形成砖红色沉淀缘故:①先加入斐林试剂再加酶,斐林试剂可能对酶活性有妨碍②加入酶溶液后,直截了当加热煮沸,即可能使酶不能充分催化反应,又可能使酶失去活性而无催化作用〔3〕1→2→43→5→6解析:〔1〕因为加入的底物是蔗糖溶液和淀粉溶液,能够通过蔗糖酶能分解蔗糖不能分解淀粉或淀粉酶能分解淀粉不能分解蔗糖的对比实验说明酶具有专一性〔2〕裴林试剂应该在加入酶之后再加入,先加入裴林试剂可能会妨碍酶的活性而妨碍实验结果再者加入酶后马上进行加热,酶可能失活,使酶不能充分催化,而妨碍实验结果【课后作业】1.酶在水解过程中,通常能得到多肽,最后能得到氨基酸,这说明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B.酶是生物催化剂C.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酶的差不多单位是多肽1、C酶水解的最后产物是氨基酸,说明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2、某同学为验证酶的特性做了如下实验:A.酶具有催化性B.酶具有高效性C.FeCl3具有催化作用D.酶具有特异性2、D1号和3号对比说明酶具有催化性,1号和2号对比说明酶具有高效性,2号和3号对比说明无机催化剂也有催化作用酶的特异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对一定的底物发生催化作用,无法从实验提供的信息说明酶的特异性3.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对该物质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能够用双缩脲试剂鉴定B、代谢的终产物是氨基酸C、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该物质的活性易受温度和pH妨碍3、B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该物质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是CO2=、H2O和尿素,故B项错4.〔2017广东汕头二模,19〕几位同学在探究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妨碍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其中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①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②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新奇的α-淀粉酶溶液1mL③置于适宜温度下保温5min④分别置于100℃、60℃、0℃环境中保温5min⑤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观看现象⑥将试管中溶液的pH分别调到3、7、11,保持5minA、①④②③⑤B、①⑥④②⑤C、①②⑥③⑤D、②⑥①③⑤4、D一般的实验第一步应该加底物,但加入底物后应该调节pH,但不需要分别保温,故A、B、C三项均不合理该实验是在三个试管中分别加入酶,再调节pH,第三步才加入底物5.〔改编自2017广东肇庆市高三第二次统测第22题〕以下因素中,能通过妨碍酶活性进而妨碍化学反应速率的有①温度②pH③底物浓度④酶浓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A底物浓度和酶的浓度能妨碍酶促反应速率,但不妨碍酶的活性,而温度和pH是通过妨碍酶的活性妨碍酶促反应速率的6.〔2017广东天河区综合测试二,12〕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以下错误..的表达是A、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B、曲线A上的b点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C、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性与曲线B相似D、曲线B、C说明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pH6、A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故A项错;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2.2,与图B曲线相似,故C项正确;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的最适pH,能够从B、C曲线得到证明,故D项正确7.〔2017吉林东北师大高三第二次摸底,9〕下图一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妨碍示意图,图二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那么可用来表示当温度为2a 时生成物量与时间关系的是A、曲线1B、曲线2C、曲线3D、曲线47、B由图一能够看出,温度2a时反应速率较a时稍大,故生成物的量在初期较多,随着时间进行生成物量达到最大值,故只有曲线2符合题意8、用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蛋白质,温度保持在37℃,pH保持在最适值,反应过程中溶液中蛋白质量的变化是8、C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逐渐分解,数量逐渐减少,图C能反映蛋白质量的变化9.以下有关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酶具有催化功能的缘故是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酶通过提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生化反应速度C、低温处理胰蛋白酶不妨碍它的活性和酶促反应速率D、肠脂肪酶在细胞内有特异性,在细胞外没有特异性9、A酶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生化反应的,故B项错;胰蛋白酶的催化需要最适的温度,低温会使酶的活性和酶促反应速率下降,故C项错;酶具有特异性,这种特异性在细胞内和细胞外的基本上具有的,故D项错10、〔2017江苏扬州市一模,22〕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酶促反应速度能够用底物消逝所需的时间来表示B.Ⅱ和Ⅰ相比较,说明温度能妨碍酶促反应速度C.AB段妨碍酶反应速率的限制因子之一是底物浓度D、假设想探究酶促反应最适温度能够通过Ⅱ和Ⅰ对比10、D假设想探究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应该设置多组温度,以找到最适温度11.〔2017江苏扬州中学第一学期期中,3〕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假设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下图),假设土豆片为4片时,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依照数据绘制出如图曲线1利用同样的实验装置,改变某条件后,收集数据可绘制出曲线2那么改变的这种条件是A、降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B、增加土豆片的数量C、将温度提高到80℃D、将针筒换成更大容积的11、A由图可知,曲线2较曲线1产生的气体量减少,说明改变某条件后,酶促反应速率减小增加土豆片的数量能增加酶的数量,温度提高到80℃,可能酶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去活性,故B、C均不是改变的条件假如把针筒换成更大容积,产生的气体量可能还会多,故D 项也不符合题意减少底物浓度不改变酶的活性,但能使酶促反应速率下降,故正确答案为A 12.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下图,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 温度30分钟后,接着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1〕假设向A 、C 、E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看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颜色较深的缘故是______;不变色的试管是______,不变色的缘故是_________〔2〕假设向B 、D 、F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看三支试管,发明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缘故是______________〔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思路,以确定最适温度①在之间每隔一定温度设置一个,其它实验条件保持一致②以反应液和发生颜色反应的程度为指标确定最适温度答案:〔1〕A 和C C 淀粉酶在40℃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多E 酶失活〔2〕剩余的淀粉遇碘变蓝〔3〕①20℃和100℃实验组②上述试剂〔或答碘液或答斑氏试剂或答斐林试剂〕解析:解题时首先要注意“玉米子粒浸种发芽”,玉米种子在发芽过程中产生了淀粉酶,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产生还原糖〔麦芽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有砖红色沉淀;此外,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需要合适的温度,温度较低酶的活性低,酶促反应速率较慢,温度过高酶失去活性,酶促反应将不能进行甲组中的A 试管所处的温度较低,酶的活性较低,生成的还原性物质较少;丙组的E 试管所处的温度过高,酶失去活性,没有还原性物质;C 试管所处的温度最合适,酶的活性最高,产生的还原性物质最多因此,加入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后,A 和C 试管的颜色呈砖红色,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是C 试管,因为“淀粉酶在40℃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多”不变色的试管是E 试管,不变色的缘故是“酶失活”假如酶有活性,试管中淀粉那么会被分解,加入碘液后不变蓝色;假如酶失去活性,试管中的淀粉那么可不能被分解,加入碘液后呈蓝色,但假如加入的淀粉较多,在一定时间内即使酶的活性较强,也有可能淀粉存在因此,在B 、D 、F 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碘液后,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的蓝色的缘故是“剩余的淀粉遇碘变蓝”20℃不是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假如要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应该在20℃到100℃之间设置一定梯度的温度,梯度温度能够是5℃也能够是10℃不等,再通过反应液与试剂的颜色反应以生成砖红色物质最多或不变蓝的温度为最适温度甲组(20℃) 乙组(40℃) 丙组(100℃)。
生物化学:第四章 酶参考答案

第四章 酶1.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有什么特点?答:酶和化学催化剂一样,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但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
能够稳定底物形成的过渡态,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此外,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除酶性核酸之外),它在生物体内不仅作为各种复杂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而且也作为生物体内不同能量之间转换的中间体。
酶的催化特点表现为:(1)高效性。
酶是自然界中催化活性最高的一类催化剂。
(2)高度专一性。
酶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催化剂。
主要表现在:①反应专一性,酶一般只能选择性的催化一类相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且酶催化的反应几乎不产生副反应。
②底物专一性,一种酶只能作用于某一种或某一类结构性质相似的物质。
(3)需要温和的反应条件。
(4)可调控性。
2. 辅酶和金属离子在酶促反应中有何作用?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有什么关系?答: (1) 辅酶和金属离子作为结合蛋白酶类的非蛋白部分(又称辅因子),在酶实施催化作用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酶蛋白与辅因子结合成的全酶才具有催化性能。
一般来说,与酶蛋白结合松散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被称作辅酶。
金属酶中,金属离子与酶蛋白结合紧密;金属激酶中金属离子与酶蛋白结合松散。
辅酶与金属酶中的金属离子在酶促反应中直接参加了反应,起到电子、原子或者某些化学基团转移的作用,决定了酶催化反应类型的专一性;而金属激酶中的金属离子主要起到激活酶的催化活性的作用。
(2) 大部分辅酶的前体都是水溶性B族维生素,许多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与辅酶的作用息息相关。
3. 现有1 mL乙醇脱氢酶制剂,用缓冲溶液稀释至100 mL后,从中吸取500 μL测定酶的活力。
得知2 min使0.5 mmol乙醇转化为乙醛。
请计算每毫升酶制剂每小时能转化多少乙醇?(设:最适条件下,每小时转化1 mmol乙醇所需要的酶量为1个活力单位)。
答:500 μL的酶活力为15 U。
(计算方法:)1 mL酶制剂每小时能转化的乙醇量为3 mol乙醇,即3×46 = 138克乙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一个酶作用于多种底物时,其最适底物的 Km值应该是最小。 ( )
5、酶的最适温度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 )
6、当[S]>>加v。 ( )
7、磺胺类药物抑制细菌生长的生化机理可以 用酶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来解释。 ( )
8、酶活性中心是酶分子的一小部分。( )
THANK YOU
6、已知某酶的Km值为0.05mol.L-1, 要使此 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 底物的浓度应为( )。
A、0.2mol.L-1 B、0.4mol.L-1 C、0.1mol.L-1 D、0.05mol.L-1
7、下列关于酶特性的叙述( )是错误的。 A、催化效率高 B、专一性强 C、作用条件温和 D、都有辅因子参与催化反应
三、名词解释
酶的活性中心 酶原 诱导契合学说 竟争性抑制作用 非竟争性抑制作用 多酶体系 同工酶 别(变)构效应 共价调节酶 辅酶和辅基
四、问答题:
1、简述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催化剂的共性 及个性。 2、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3、试比较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与非竞争性抑制 作用的异同。
4、试述敌百虫等有机磷农药杀死害虫的生化 机理。 5、什么是米氏方程,米氏常数Km的意义是什 么?试求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99 %时,所需求的底物浓度(用Km表示)。 6、什么是同工酶?同工酶在科学研究和实践 中有何应用?
10、当[S]=4Km时,v=? A.Vmax×6/5 B.Vmax×4/3 C.Vmax×3/4 D.Vmax×4/5
二、是非题(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1、米氏常数(Km)是与反应系统的酶浓度无关 的一个常数。 ( )
2、同工酶就是一种酶同时具有几种功能。( )
3、辅酶与酶蛋白的结合不紧密,可以用透析的 方法除去。( )
4、酶促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部分是(
A、酶蛋白
B、底物
C、辅酶或辅基 D、催化基团
)。
5、根据米氏方程,有关[s]与Km之间关系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当[s]< < Km时,V与[s]成正比; B、当[s]=Km时,V=1/2Vmax C、当[s] > >Km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 D、当[s]=2/3Km时,V=25%Vmax
8、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 ( )。 A、Vmax不变,Km增大 B、Vmax不变, Km减小 C、Vmax增大,Km不变 D、Vmax减小, Km不变
9、关于米氏常数Km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饱和底物浓度时的速度 B.在一定酶浓度下,最大速度的一半 C.饱和底物浓度的一半 D.速度达最大速度半数时的底物浓度
精品
第四章酶习题
2、米氏常数Km可以用来度量( )。 A、酶和底物亲和力大小 B、酶促反应速度大小 C、酶被底物饱和程度 D、酶的稳定性
3、下列关于辅基的叙述( )是正确的。 A、是一种结合蛋白质 B、只决定酶的专一性,不参与化学基因的传递 C、与酶蛋白的结合比较疏松 D、一般不能用透析和超滤法与酶蛋白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