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关于孙权劝学的阅读及答案【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
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
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
”于是吕蒙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
大多数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阅读训练】1.选出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A.辞以军中多务 B.以残年余力 C.或以为亡 D.以刀劈狼首2.文中有两个通假字,这两个通假字是:。
3.翻译句子,并写出由此而出的一个成语。
“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文:成语:4.本文通过记述孙权劝勉吕蒙努力致学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答:答案:1.C. 2.涂通“途”;邪通“耶”。
3.①读书具分别炻日,就该重新另眼相看,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算法呢!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4.说明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一个人不论事务有多繁忙,都要学习《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二」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第4课《孙权劝学》(一)课内阅读理解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初,权谓吕蒙曰:“卿( )今当涂( )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 )。
权曰:“孤( )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 )邪( )!但( )当涉猎( ),见( )往事( )耳。
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 )始就学。
及( )鲁肃过( )寻阳,与蒙议论( ),大惊曰:“卿今者( )才略( ),非复( )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 ),大兄( )何见事( )之( )晚乎!”肃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
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②涉()③邪()④孰()⑤遂()⑥岂()2、文学常识填空。
(1)《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是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
他主持编攥的,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史书。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等书。
3、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写2个)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7、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
读读下列句子,写出句子中加点虚词所表示的语气。
②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答: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答: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8.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A.卿今当涂掌事B.孤常读书C.蒙辞以军中多务D.自以为大有所益9.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这首诗运用了修辞格,表达的意思是:。
而《孙权劝学》则以为主,言简意丰地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孙权劝学》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孙权劝学》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卿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傅永,字脩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北史.傅永列传》注:①[让]责备。
1.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而别B.及鲁肃过浔阳拳勇过人C.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品学兼优2.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C.或以钱币乞之D.借旁近与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文章的意思,任选一题,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找一找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身上有哪些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吕蒙、傅永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D2.A3.(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孙权劝学》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权劝学》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一)凡读书,二十岁以前所读之书与二十岁以后所读之书迥异①。
幼年知识未开②,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
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久。
故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③,必须幼年读。
长壮后,虽倍蓰④其功,终属影响⑤。
自八岁至二十岁,中间岁月无多,安可荒弃或读不急之书?此时,时文⑥固不可不读,亦须择典雅醇正、理纯词裕,可历二三十年无弊者读之。
若朝华⑦夕落,浅陋无识,诡僻⑧失体、取悦一时者,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何如诵得《左》《国》⑨一两篇及东西汉典贵华腴⑩之文数篇,为终身受用之宝乎?我愿汝曹⑪将平昔已读经书,视之如拱璧⑫,一月之内,必加温习。
古人之书,安可尽读?但读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⑬,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
如此,则才气自然发越⑭。
若曾读此书,而全不能举⑮其词,谓之“画饼充饥”;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谓之“食物不化”。
二者其去⑯枵腹⑰无异。
汝辈于此,极⑱宜猛省。
(有删改)【注释】①迥异:相差很远。
②开:开导,启发。
③古奥:古拙深奥,不容易理解。
④倍蓰(xǐ):数倍。
⑤影响:影子和回声。
指不切实际、不持久。
⑥时文:当时流行的文体,多指科举应试之文。
⑦华:花。
⑧诡僻:荒谬邪僻。
⑨《左》《国》:《左传》《国语》。
⑩华腴(yú):丰美有文采。
⑪曹:辈。
⑫拱璧:大璧,泛指珍宝。
⑬义蕴:内在的意义。
⑭发越:散播。
⑮举:举出。
⑯去:距。
⑰枵(xiāo)腹:腹中空虚。
⑱极:同“亟”,急。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1)时文固不可不读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朝华夕落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人之书,安可尽读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然后思通其义蕴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孙权劝学》阅读题答案(优秀)

《孙权劝学》阅读题答案(优秀)在学习、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记得网的精心为您带来了4篇《《孙权劝学》阅读题答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课内语段阅读题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乃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点字。
(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涉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往事耳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卿今者才略才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博士”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文言句子。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文中流传至今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当道,当权。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乙】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说苑》)【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
③炳烛:点燃蜡烛。
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
昧:暗。
1.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1)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2)恐已暮矣__________2.翻译下列语句。
(4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3.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
(2分)1.(1)到了……的时候(2)迟、晚。
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解释准确得1分,2.(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少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壮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阳光。
评分标准:(4分)每小题各2分,要求翻译正确,语言流畅。
3.示例一:吕蒙善于接受他人的正确建议,知错就改。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像他一样,这样才能够不断进步。
示例二:晋平公认为“吾年七十”学习已晚,其实学习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只要学习,无论何时都为时不晚,更何况我们还年轻呢?评分标准:(2分)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孙权劝学》阅读及答案解析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孙权劝学》阅读及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2)蒙乃.始就学(______)(3)及.鲁肃过寻阳(______)(4)与蒙论议..(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⑴孰.若孤(_________)⑵邪.(_________)⑶遂.拜蒙母(_________)⑷即更.刮目相看(_________)5.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⑴治.经: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⑵见往事..耳: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翻译句子。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⑵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7.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8.鲁肃与吕蒙结友正面表现出什么?侧面又表现出什么?(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六年级《孙权劝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七年级基础检测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见往事耳见:6、蒙乃使就学乃:;7、卿今者才略才略8、即更刮目相看。
刮;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 ( ){门当户对 (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多多益善 ( )C.{见往事耳 ( ){往事不堪回首 ( )D.{卿今者才略( ){卿今当涂掌事 (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A.把 B.被 C.用2.即更刮目相待()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 A.于是 B.却 C.只,仅仅4.结友而别()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七、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问答题: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
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
书三上,权乃听。
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三国志·吕蒙传》节选)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过:(2)诣:(3)就:
(4)悉: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3.句子翻译
(1)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译文: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译文:
4.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
答:
5.联系课文《孙权劝学》,谈谈你对吕蒙的看法。
答:
(二)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⑴恐已暮矣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
⑶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
4、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经过,(2)到,(3)走近,(4)全、都。
2.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3.(1)(你)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情况呢?(2)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竟到了这种地步。
4.鲁肃起初对吕蒙不屑一顾,在和吕蒙交谈后,被他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于是,与他“结友”而别。
5.此题为开放性题目。
(1)勤奋好学;(2)勇而有谋略,识军计。
(此答案仅在参考,只要说的有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