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合集下载

管道焊接与施工验收规范【完整版】

管道焊接与施工验收规范【完整版】

管道焊接与施工验收规范一、通用规定1、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Q235AF,(含C≤0.3%)。

普通低合金钢及氧—乙炔焊接工程。

2、焊工必须按规定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施焊。

3、对不合格焊缝返修,当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超过两次时,应制订返修措施,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进行返修。

4、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等应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二、焊前准备1、焊缝的设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

2、管道两相邻环形焊缝中心之间距离应大于钢管外径,且不得小于150mm。

3、焊接坡口按设计规定加工成60—70度V形坡口。

4、管件对接焊缝时,内壁应齐平,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的10%,且不应大于2mm。

5、焊件不得进行强行组对。

6、对口焊接前应检查坡口外形尺寸和坡口质量,坡口表面应整齐、光洁,不得有裂纹、锈皮、熔渣和其他影响焊接质量的杂物。

7、对口焊接间隙3—5mm之间。

8、潮湿或粘有水的焊件应进行烘干。

9、本工程使用焊条(J422)氩弧焊丝H08。

10、焊条在使用前按规定进行烘干,并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干燥。

三、焊接工艺要求1、本工程采用单面焊接双面成形的多层多道焊接施焊工艺。

第一层焊缝根部应均匀焊透,不得烧穿。

各层接头应错开,每层焊缝的厚度宜为焊条直径的0.8— 1.2倍,不得少于3层。

不得在焊件非焊接表面引弧。

2、每层焊完后,应清除熔渣、飞溅物等并进行外观检查,发现缺陷,应铲除重焊。

3、管子焊接时,管内应防止穿堂风。

4、为确保优良的工程质量,在保证焊透和熔合良好的条件下,采用小电流、短电弧、快速焊和多层多道焊工艺,并应控制层间温度。

5、在焊缝附近明显处,应有焊工代号标志。

6、不合格的焊接部位,应采取措施进行返修,同一部位焊缝的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7、大于DN600管,必须在管径内侧焊接一遍,确保焊接质量。

四、焊接质量检验1、本工程焊接质量等级为Ⅲ级标准,参照〔CJJ28—2004〕管网工程施工验收规范执行。

2、焊缝尺寸应符合要求,焊缝表面应完整,高度不应低于母材表面,并与母材圆滑过渡。

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人(手)孔铁盖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人(手)孔铁盖装置(包括外盖、内盖、口圈等)的规格应 符合标准图的规定; 2) 人(手)铁盖装置应用灰铁铸铁或球墨铸铁铸造,铸 铁 的 抗 拉 强 度 应 不 小 于 11.77kN ( 1200kgf/cm2 ) 。 铸 铁 质地应坚实,铸件表面应完整,无飞刺、砂眼等缺陷。 铸件的防锈处理应均匀完好; 3) 铁盖与口圈应吻合,盖合后应平稳、不翘动; 4) 铁盖的外缘与口圈的内缘间隙应不大于3毫米;铁盖与 口圈盖合后,铁盖边缘应高于口圈1~3毫米。
▪ 人(手)孔,采用非标准图纸时,应符合以上要求
及设计文件规定。
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 镀锌无缝钢管
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筑材料
▪通信管道工程用于砌筑的普通烧结砖(以下简称砖) 或混凝土砌块品种、标号均应符合设计规范规定,其 外形应完整,耐水性能好。通信管道工程采用砖的标 号、强度应符合表2.5.1的规定。 通信管道工程中严禁使用耐水性能差、遇水后强度降 低的炉渣砖或矽酸盐砖等。 ▪使用推荐标准图纸中的混凝土砌块(以下简称砌块)规 格、强度等要求,应符合推荐标准图纸的各项要求。
的器材。
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各种标号的水泥应符合国家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工程施工中 不得使用过期的水泥,严禁使用受潮变质的水泥。
▪水泥凡无产品出厂证明或无标记的,严禁在工程中使用;储存 时间超过三个月,使用前均应进行实验鉴定。确定使用方案或另 行更换。
▪水泥预制品生产前,必须按水泥类别、标号及混凝土标号,做 至少一组(三块)混凝土试块,具体组数由生产单位根据需要自定, 其混凝土试块的规格如表2.2.3所示。
1) 管道顶部30厘米以内及靠近管道两侧的回填土内,不应含有直 径大于5厘米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 2) 管道两侧应同时进行回填土,每回填土15厘米厚,应夯实。用 木夯排夯两遍; 3) 管道顶部30厘米以上,每回填土30厘米厚,应夯实,直至回填、 夯实与原地表平齐。

GB 5023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总则1.0.1为了提高工业金属管道工程和施工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设计压力不大于42Mpa,设计温度不超过材料允许的使用温度的工业金属管道(以下简称“管道”)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本规范不适用于核能装置的专用管道、矿井专用管道、长输管道。

1.0.4管道的施工应按设计文件施行。

当修改设计时,应经原设计单位确认,并经建设单位同意。

1.0.5现场组装的所属管道,应按制造厂的技术文件施行,但质量标准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6管道的施工除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2.0.1管道由管道组成件和管道支承件组成,用以输送、分配、混合、分离、排放、计量、控制或制止流体流动的管子、管件、法兰、螺栓连接、垫片、阀门和其它组成件或受压部件的装配总成。

2.0.2管道组成件用于连接戒装配管道的元件。

它包括管子、管件、法兰、垫片、紧固件、阀门以及膨胀接头、挠性接头、耐压软管、疏水器、过滤器和分离器。

2.0.3管道支承件管道安装件和附着件的总称。

2.0.4安装件将负荷从管子或管道附着件上传递到支承结构或设备上的元件。

它包括吊杆、弹簧支吊架、斜拉杆、平衡锤、松紧螺栓、支撑杆、链条、导轨、锚固件、鞍座、垫板、滚柱、托座和滑动支架等。

2.0.5附着件用焊接、螺栓连接或夹紧等方法附装在管子上的零件,它包括管吊、吊(支)耳、圆环、夹子、吊夹、紧固夹板和裙式管座等。

2.0.6剧毒流体如有极少量这类物质泄漏到环境中,被人吸入或与人体接触,即使迅速治疗,也能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和难以治疗的伤害的物质。

相当于现行国家标准《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分级》中的I级危害程度的毒物。

2.0.7有毒流体这类物质泄漏到环境中,被人吸入或与人体接触,如治疗及时不致于对人体造成不易恢复的危害。

相当于现行国家标准《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分级》中的II级及以下危害程度的毒物。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目4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记录
合格率
5
合格率
6
合格率
7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
1
槽底高程
土 方
±20
一2
般 项
3
槽底中线 每侧宽度
沟槽边坡
不小于规定 不陡于规定
目4
实测值
合格率 合格率 合格率 合格率
5
合格率
6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项 目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监 理


年 月日 年 月日
GB50268-2008 工程名称
沟槽
分项工程(验收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编 号:
分部工程名称
土方
分项工程名称
沟槽开挖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验收批名称、部位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
检查项目及验收标准
1
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受水浸 泡或受冻
主 2 地基承载力应满足基处理时,压实度、厚 度满足设计要求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篇一: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续)10.3.5.3 异形截面管道的允许渗水量可按周长折算为圆形管道计。

10.3.6 在水源缺乏的地区,当管道内径大于700mm 时,可按井段数量抽验1/3。

10.4 冲洗消毒10.4.1 给水管道水压试验后,竣工验收前应冲洗消毒。

10.4.2 冲洗时应避开用水高峰,以流速不小于1.0m/s的冲洗水连续冲洗,直至出水口处浊度、色度与入水口处冲洗水浊度、色度相同为止。

10.4.3 冲洗时应保证排水管路畅通安全。

10.4.4 管道应采用含量不低于20mg/L氯离子浓度的清洁水浸泡24h,再次冲洗,直至水质管理部门取样化验合格为止。

11 工程验收11.0.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应经过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隐蔽工程应经过中间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11.0.2 验收下列隐蔽工程时,应填写中间验收记录表,其格式宜符合本规范附录C中表C.0.1的规定。

11.0.2.1 管道及附属构筑物的地基和基础; 11.0.2.2 管道的位置及高程; 11.0.2.3 管道的结构和断面尺寸;11.0.2.4 管道的接口、变形缝及防腐层; 11.0.2.5 管道及附属构筑物防水层; 11.0.2.6 地下管道交叉的处理。

11.0.3 竣工验收应提供下列资料: 11.0.3.1 竣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11.0.3.2 主要材料和制品的合格证或试验记录; 11.0.3.3 管道的位置及高程的测量记录;11.0.3.4 混凝土、砂浆、防腐、防水及焊接检验记录;11.0.3.5 管道的水压试验及闭水试验记录; 11.0.3.6 中间验收记录及有关资料; 11.0.3.7 回填土压实度的检验记录;11.0.3.8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11.0.3.9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11.0.3.10 给水管道的冲洗及消毒记录。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工艺应符合国家标准,根据施工条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保证施工质量。

(1)管理方式:施工管理应按照厂家和企业的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并积极推行技术创新与新技术,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质量。

(2)材料检查:施工材料应符合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

施工前应检查材料质量,确保满足施工要求。

(3)施工准备:施工前应做好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辅料、工具、机械设备等应事先提前准备,满足施工需求。

(4)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应根据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合理组织施工,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2、给水排水管道管体安装(1)洞口处理:洞口应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加工,并进行充分防水处理,确保洞口无渗漏。

(2)管道安装:管道安装应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确保安装精准,避免产生碰撞。

在安装管道前,应先检查洞口尺寸、螺栓和螺母是否满足要求。

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质量合格。

(3)回填处理:施工完成后,应对洞口进行回填处理,确保地面层平整,无渗漏。

第二部分:验收要求1、给水排水管道验收(1)管道材质:应检查管道材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查看生产厂家是否有正规资质,并加以证明。

(2)管道型号:应检查管道的型号是否符合施工图纸要求,以及安装部位是否符合规范。

(3)管道安装:应检查管道安装是否精准,并且检查螺栓、螺母等辅料是否符合要求。

2、给水排水管道试压(1)计划试压:应按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试压计划,定期进行试压,确保试压质量。

(2)管道试压:试压时应按照设计压力进行,检查有无渗漏,并做好试压记录。

试压完成后,应清除管道内的试压水,并对排水系统进行清洗。

第三部分:其他1、安全防护施工前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正确使用安全技术装备,防止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2、施工记录应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比如施工前检查、安全措施、材料质量、管道安装、回填处理、质量检查、试压结果等,以备查阅。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工程部)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工程部)

㈡测点紧跟工作面,离工作面距离不宜大于米, 且宜在工作面开挖后小时测初始值。
㈢量测频率应根据监测数据变化趋势等情况确定 和调整。量测数据及时绘制成时态曲线,注明当 时管(隧道)施工情况以分析测点变形规律。
㈣监控量测信息及时反馈,指导施工。
⒑ 现浇钢筋混凝土二次衬砌。第条 变形缝
⒒ 本规范的定向钻系指地表式定向钻,给排水管 道工程应用定向钻机铺设小、中
㈡焊缝破坏形式 ⑴管口焊缝一侧与母材脱离。 ⑵管口焊缝一侧带着部分母材被拉裂; ⑶管口焊缝中间裂纹; ⑷钢管本身自动电弧焊焊缝开裂 。 ⒍ 水泥砂浆内防腐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②现场施做内防腐的管道,应在管道试 验、土方回填验收合格,且管道变形基本 稳定后进行;
⒎ 液体环氧涂料内防腐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⒎ 槽底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时,处理应符合 下列规定:
⑴超挖深度不超过时,可用挖槽原土 回填夯实,基压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土的 密实度。
⑵槽底地基土壤含水量较大,不适于 压实时,应采取换填等有效措施。
⒏ 排水不良造成地基土扰动时,可按以下方 法处理: 地基扰动处理原则
⑴扰动深度在以内,宜填天然级配砂 石或砂砾处理;
⒉ (桥管)施工中应对管节(段)的吊点和 其他受力点位置进行强度、稳定性和变形验 算,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⒊ 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的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沉放前,后管道无变形、受损。沉放 及接口连接后管道无滴漏、线漏和明显渗水 现象;
⑵接口连接形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柔 性接口无渗水现象;混凝土刚性接口密实、 无裂缝,无滴漏、线漏和明显渗水现象;
⒕ 第条 ,第条 压管、温差变形、 表 管道基 础的允许偏差
⒕ 化学建材管连接质量验收标准的主控项目, 特别规定了熔焊连接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标 准,现场破坏性检验或翻边切除检验。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water supply and sewerage pipelinesGB 50268-9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 9 9 8 年 5 月 1 日1997—10-05 发布 1998-05-01 实施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建标[1997]279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0]16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8年5月1日起施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北京市市政工程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7年10月5日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0]160号和建设部(90)建标技字第9号文的要求,由我部城市建设司主管,由北京市市政工程局主编,会同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工程局、西安市市政工程管理局、上海市自来水公司、天津市自来水公司、天津市自来水工程公司、武汉市自来水公司、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冶金部包头冶金建筑研究所、吉林市自来水公司共同编制而成。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国各地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的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内和国外标准,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邀请了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函审,在函审的基础上,在北京召开审定会议。

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鉴于本规范系初次编制,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外,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北京市市政工程局(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外南礼土路17号,邮政编码:100045),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管道全书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8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8.1综合性施工及验收规范8.2 管道分类(级)8.2.1 SH3501-2002管道分级8.2.2 HG20225-95管道分级8.2.3 GB50235-978.3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8.3.1 SH3501-2002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8.3.2 HG20225-1995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8.3.3 GB50235-97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8.3.4 SH3501、HG 20225、GB50235的比较8.4 管道的压力及密封试验8.4.1管道液体试验压力和气体试验压力8.4.2密封试验8.5 施工验收规范的适用范围8施工及验收规范8.1综合性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02 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 20225-95 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FJJ211-86 夹套管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84-93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H/T3517-2001 石油化工钢制管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GBJ126-89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T0420-97 埋地钢制管道石油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HGJ229-91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022-1999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10-2000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CCJ28-89 城市供热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1-98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33-89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8.2 管道分类(级)在施工验收规范中,不同的介质、不同的操作条件的管道其检测要求是不同的。

8.2.1 SH3501-2002管道分级SH3501将管道分为SHA、SHB、SHC、SHD四个等级。

表8-1 SH3501-2002管道分级管道级别适用范围SHA 1. 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管道(苯管道除外)2. 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介质的丙烯晴、光气、二硫化碳和氟化氢介质管道3. 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0MPa输送有毒、可燃介质管道SHB 1. 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的苯管道2. 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介质管道(丙烯晴、光气、二硫化碳和氟化氢管道除外)3. 甲类、乙类可燃气体和甲A类液化烃、甲B类、乙A类可燃液体介质管道SHC 1. 毒性程度为中度、轻度危害介质管道2. 乙B类、丙类可燃液体介质管道SHD 设计温度低于-29℃的低温管道8.2.2 HG20225-95管道分级HG20225-95将管道分为A、B、C、D四个等级表8-2 HG20225-95管道分级管道级别适用范围A 输送剧毒介质的管道B 输送可燃介质或有毒的管道C 输送非可燃介质、无毒介质的管道D 输送非可燃介质、无毒介质的管道设计压力P≤1MPa,且设计温度为-29℃~186℃的管道8.2.3 GB50235-97取消了管道分类,按照设计温度、设计压力和介质类别来区分1) 设计温度分为:t ≥400℃、 -29≤t<400℃、 t<-29;2) 设计压力分为:P≥10.0MPa(≤42.0)、P<10.0 MPa、4.0≤P<10.0 MPa、 P<4.0 MPa、3) 介质: 剧毒、有毒、可燃介质、无毒、非可燃介质(GB5044、)注:剧毒介质即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I级危害程度的介质;有毒介质按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II级及以下危害程度的介质;可燃介质按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分类8.3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8.3.1 SH3501-2002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表8-3 SH3501-2002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管道级别输送介质设计压力PMPa(表)设计温度℃检测%合格等级SHA 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苯除外)和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介质的丙烯晴、光气、二硫化碳和氟化氢任意压力任意温度100 II所有有毒、可燃介质P≥10.0 任意温度100 IISHB 所有有毒、可燃介质 4.0≤P<10.0 t≥400 100 II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的苯、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介质(丙烯晴、光气、二硫化碳和氟化氢除外)和甲A类液化烃P<10.0 -29≤t<400 20 IIP<4.0 t≥400 20 II甲类、乙类可燃气体和甲B类、乙A类可燃液体P<10.0 -29≤t<400 10 IIP<4.0 t≥400 10 IISHC 毒性程度为中度、轻度危害介质和乙B类、丙类可燃介质 4.0≤P<10.0 t≥400 100 IIP<10.0 -29≤t<400 5 IIIP<4.0 t≥400 5 IIISHD 有毒、可燃介质任意压力T<-29 100 II※SH3501考虑了石油化工的特点,对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做了详细的规定。

非可燃、无毒介质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按GB50235要求进行验收。

8.3.2 HG20225-1995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表8-4 HG20225-1995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管道类别设计压力(P) (MPa)(表)设计温度(t)℃检测比例%合格等级A(剧毒)任意压力任意100 IIB(可燃有毒)B1 P≥10.0 任意100II4.0≤P<10.0 t≥400B2 4.0≤P<10.0 t<400 20II1.0≤P<4.0 t≥400B3 1.0P≤1.0 t≥400B4 P≤1.0 T<400 5 IIIC(非可燃无毒)C1 P≥10.0 t≥400 100 IIC2 P≥10.0 t<400 20 II4.0≤P<10.0 t≥400C3 4.0≤P<10.0 T<400 10 III1.0≤P<4.0 t≥400C4 1.0P≤1.0 t≥400C5 P≤1.0 186 D(非可燃无毒)P≤1.0 -29≤t≤186 - -注:(1)当设计温度t<-29℃时,无论哪一级管道,均应100%检验,II级合格;(2)氧气管道按B类管道进行检验。

8.3.3 GB50235-97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表8-5 GB50235-97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要求序号输送介质设计压力MPa(表)设计温度℃检测%合格等级1 输送剧毒流体的管道任意压力任意温度100 II2 所有有毒、可燃介质P≥10.0 任意温度4.0≤P<10.0 t≥4003 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P≥10.0 t≥4004 低温管道任意压力T<-295 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P≤1.0 t≤400 06 其它管道 5 III8.3.4 SH3501、HG 20225、GB50235的比较a.相同点对以下管道均为100%射线检测;1) 剧毒介质;2) 有毒可燃介质 P≥10.0 任意温度4≤P<10.0, t≥400℃3) 非可燃、无毒介质 P≥10.0, t≥400℃4) 低温管道 t<-29℃b.不同点SH35011)对可燃高度危害介质按介质分为两种情况:◆苯、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介质(丙烯晴、光气、二硫化碳和氟化氢除外)和甲A类液化烃P<10.0 -2 9≤t<400℃及P<4.0 t≥400,管道射线检测率为20%;◆甲类、乙类可燃气体和甲B类、乙A类可燃液体P<10.0 -29≤t<400℃及P<4.0 t≥400,管道射线检测率为10%;2)毒性程度为中度、轻度危害介质和乙B类、丙类可燃介质P<10.0 -29≤t<400℃及P<4.0 t≥400,管道射线检测率为5%;3)对非可燃、无毒介质管道未作规定HG20225对可燃有毒介质按操作条件分为3种0≤P<10.0 t<400 及 1.0≤P<4.0 t≥400 管道射线检测率为20%;1.0 P≤1.0 t<400 管道射线检测率为5%GB 50235将管道焊缝的射线照像检验和超声波检验比例分为100%、5%和0%三种。

对t<400及P<4.0可燃有毒介质管道射线检测率为5%。

但在压力管道中,要求100%射线检验和“抽检比例不低于5%”的管道比例很大,这样将增加检验要求的不严密性和对检验要求说明的内容。

8.4 管道的压力及密封试验8.4.1管道液体试验压力和气体试验压力GB50235规定a. 液体试验压力1)承受内压的地上管道及有色金属管道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15倍,埋地钢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且不低于0.4MPa;2)当管道与设备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试验,管道的试验压力等于或小于设备的试验压力时,应按管道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当管道试验压力大于设备的试验压力,且设备的试验压力不低于管道设计压力的1.15倍时,经建设单位同意,可按设备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3)当管道的设计温度高于试验温度时,试验压力应按下式计算:Ps =1.5P[σ]1/[σ]2;试中 Ps一一试验压力(表压),MPa;P一一设计压力(表压),MPa;[σ]1一一试验温度下管材的许用应力,MPa;[σ]2-设计温度下管材的许用应力,MPa。

当[σ]1/[σ]2大于6.5时,取6.5。

当Ps在试验温度下,产生超过屈服强度的应力时,应将试验压力Ps降至不超过屈服强度时的最大压力;4)对位差较大的管道应将试验介质的静压计入试验压力中。

液体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以最高点的压力为准,但最低点的压力不得超过管道组成件的承受能力;5)对承受外压的管道,其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内、外压力之差的1.5倍,且不低于0.2MPa;6)夹套管内管的试验压力应按内部或外部设计压力的高者确定。

夹套管外管的试验应按上述第(1)条的规定。

b.气体试验压力1)承受内压的钢管及有色金属管的气压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15倍,真空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为0.2M Pa。

2)当管道的设计压力大于0.6MPa时,必须有设计文件规定或经设计单位同意,方可用气压进行压力试验。

SH3501规定1) 真空管道为0.2MPa;2) 液体压力试验的压力为设计的1.5倍;3) 气体压力试验的压力为设计的1.15倍。

4) 管道压力试验时,试验时温度、应力值应符合下列规定:当设计温度高于试验温度时,管道的试验压力应按下列计算:Pt=KP0 [σ]1/ [σ]2式中Pt一一试验压力,MPa;[σ]1一一试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σ]2一一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K――系数,液体压力试验取1.5;气体压力试验取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