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网络管理协议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协议书5篇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协议书5篇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协议书5篇篇1甲方(雇主):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员工):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职位: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乙双方共同关注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为明确双方在网络管理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明确甲乙双方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双方共同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止网络攻击和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甲方的责任和义务1. 建立健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

2. 对乙方进行必要的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乙方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3. 负责网络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维护,及时修复安全漏洞,确保网络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4. 对乙方使用网络的行为进行监管,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

5. 制定并实施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及时响应和处理。

三、乙方的责任和义务1.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2. 不得使用公司网络进行非法活动,不得传播病毒、恶意软件等危害网络安全的内容。

3. 保管好个人网络账号和密码,不得将账号和密码泄露给他人。

4. 对个人使用的计算机进行安全设置,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5. 发现网络安全隐患和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甲方报告,并协助甲方进行处置。

6. 遵守公司其他相关规定,如保密规定等。

四、保密条款1. 双方应保护公司机密信息,不得将机密信息泄露给外部人员。

2. 双方应对网络数据和信息进行保密,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安全。

3. 双方应严格遵守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五、违约责任1. 若甲方未履行本协议规定的义务,应承担由此造成的网络安全风险和损失。

网络协议详细解释

网络协议详细解释

在网络的各层中存在着许多协议,它是定义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规则,接收方的发送方同层的协议必须一致,否则一方将无法识别另一方发出的信息,以这种规则规定双方完成信息在计算机之间的传送过程。

下面就对网络协议规范作个概述。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它是用于映射计算机的物理地址和暂时指定的网络地址。

启动时它选择一个协议(网络层)地址,并检查这个地址是否已经有别的计算机使用,如果没有被使用,此结点被使用这个地址,如果此地址已经被别的计算机使用,正在使用此地址的计算机会通告这一信息,惟独再选另一个地址了。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网络管理协议它是TCP/IP 协议中的一部份,它为本地和远端的网络设备管理提供了一个标准化途径,是分布式环境中的集中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

AppleShare protocol(AppleShare 协议)它是Apple 机上的通信协议,它允许计算机从服务器上请求服务或者和服务器交换文件。

AppleShare 可以在TCP/IP 协议或者其它网络协议如IPX、AppleTalk 上进行工作。

使用它时,用户可以访问文件,应用程序,打印机和其它远程服务器上的资源。

它可以和配置了AppleShare 协议的任何服务器进行通信,Macintosh、Mac OS、Windows NT 和Novell Netware 都支持AppleShare 协议。

AppleTalk 协议它是Macintosh 计算机使用的主要网络协议。

Windows NT 服务器有专门为Macintosh 服务,也能支持该协议。

其允许Macintosh 的用户共享存储在Windows NT 文件夹的Mac- 格式的文件,也可以使用和Windows NT 连接的打印机。

Windows NT 共享文件夹以传统的Mac 文件夹形式浮现在Mac 用户面前。

华南农业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

华南农业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

华南农业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我校校园计算机网络(以下简称校园网)正常运行与计算机信息交流的健康发展,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规范校园网使用行为,根据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教技〔1996〕55 号文件《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暂行管理办法》、广东省颁布的《广东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管理规定》以及其他有关规章,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校园网是为全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建立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其目的是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校园内计算机联网、信息资源共享,并通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国际学术计算机网互联,校园网由主干网和各网络用户组成。

第三条使用校园网的所有用户(含单位和个人, 下同)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规以及CERNET和华南农业大学颁布的有关使用互联网的法规、条例及管理办法。

第四条校园网各用户,必须接受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的检查与监督,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五条我校校园网是CERNET的二级接入网络,接受CERNET和华南地区中心网的管理。

第六条我校校园网实行分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是校园网管理的职能部门,校内各单位指定专人为本单位网络管理员。

同时,学校成立由学生组成的红满堂工作室。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责是:(一)在学校领导下,协助有关建设部门做好校园网建设的规划与建设;(二)负责校园网的安全管理;(三)负责校园网的日常运行及维护;(四)对校园网的用户进行管理;(五)对校园网的资源进行管理;(六)协助各单位建立防火墙外的专业服务器。

(七)负责对校园网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

(八)指导单位系统管理员和红满堂工作室开展工作。

单位网络管理员的职责是:负责本单位网络用户的计算机管理、日常网络运行维护及网络安全等工作。

红满堂工作室的职责是:负责宿舍区域内网络用户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红满堂网站的网络运行维护、网络安全等工作。

网络管理协议

网络管理协议
• SNMP的管理模型如下图所示。
SNMP的管理模型
3.SNMP的优缺点
• SNM之所以能成为流传最广、应用最多的一个网络管理协议,是因 为它具有以下优点:
• (1)简单、易于实现。 • (2)获得了广泛的使用和支持。 • (3)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 SNMP的缺点
• (1)由于SNMP是基于TCP/IP的一种网络管理协议,所以它不能超越 TCP/IP的范畴,无法完成高层次的配置工作。另外,SNMP仍然是一种 应急的做法。
1.SNMP的管理结构模型
• SNMP主要用于OSI七层模型中较低几个层次的管理,它的基本功 能包括监视网络性能、检测分析网络差错和配置网络。SNMP网 络管理模型由多个管理代理、至少一个管理工作站、一种通用的 网络管理协议和一个或多个管理信息库4部分组成。
• 用户主机和网络互连设备等所有被管理的网络设备称为被管对象; • 驻留在被管对象上,配合网络管理的处理实体称为管理代理; • 实施管理的处理实体称为管理器;
网络安全与管理
• 管理器和管理代理通过网络管理协议来实现信息交换。管理器驻 留在管理工作站上,信息分别驻留在被管对象和管理工作站上的 管理信息库中。
2.SNMP的工作原理
• SNMP的原理十分简单,它以轮询和应答的方式进行工 作,采用集中或者集中分布式的控制方法对整个网络 进行控制和管理。
• 整个网络管理系统包括SNMP管理者、SNMP代理、管 理信息库(MIB)和管理协议四个部分。每一个支持 SNMP的网络设备中包含一个代理,它随时记录网络设 备的各种情况。网络管理程序通过SNMP通信协议查询 或修改代理所记录的信息。
1.CMIP管理模型
• CMIP可以用3种模型进行描述:
• 组织模型用于描述管理任务如何分配; • 功能模型描述了各种网络管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 信息模型提供了描述被管对象和相关管理信息的准则。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第二版)杨云江编著 的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第二版)杨云江编著 的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第二版)云江编著的课后习题答案试卷题型:单选10 ×1 多选 5×2 填空15×1 简答9×5 分析10×2知识重点:异地备份,异地容灾的方案。

分析题:主要是知识的窜连,比如SNMP协议的几个版本第一章不考,第四章关于IP不考第二章1 网络管理的任务:网络管理包含两大任务:一是对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测,二是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2 网络管理的目标:是尽量满足网络管理者和网络用户对计算机网络的有效性、可靠性、开放性、综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3 网络管理的基本容:(1)数据通信网中的流量控制;(2)网络路由选择策略;(3)网络的安全防护;(4)网络的故障诊断;(5)网络的费用计算;(6)网络病毒防;(7)网络黑客防;(8)网络管理员的管理与培训;(9)部管理制度。

4 故障管理的基本功能:告警报告;事件报告管理;日志控制;测试管理功能5计费管理的功能:l 以一致的格式和手段来收集、分析和表示计费信息;2 在计算费用时应有能力选取计算所需的数据;3 有能力根据资源使用情况调整价目表,根据选定的价目、算法计算用户费用;4 有能力提供用户帐单、用户明细帐和分摊帐单;5所出帐单应有能力根据需要改变格式而无需重新编程;6便于检索、处理、费用可再分配。

6 性能管理的主要功能:1工作负荷监测、收集和统计数据;2 判断、报告和报警网络性能;3预测网络性能的变化趋势;4评价和调整性能指标、操作模式和网络管理对象的配置。

7 安全管理的基本容安全告警管理;安全审计跟踪功能管理;安全访问控制管理。

习题:1.网络管理的基本任务:网络管理包含两大任务:一是对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测,二是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通过对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测可以了解网络当前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瓶颈和潜在的危机;通过对网络运行状态的控制可以对网络状态进行合理的调节,提高性能,保证服务质量。

(完整版)网络管理2016版第三章课后习题

(完整版)网络管理2016版第三章课后习题

1、Internet网络管理框架由哪些部分组成?支持SNMP的体系结构由哪些协议层组成?1、RFC1155定义了管理信息结构(SMI),即规定了管理对象的语法和语义2、RFC1212说明了定义MIB模块的方法3、RFC1213定义了MIB-2管理对象的核心集合,这些管理对象是任何SNMP系统必须实现的4、RFC1157是SNMPV1协议的规范文件。

应用层协议,UDP协议,TCP/IP2、SNMP环境中的管理对象是如何组织的?这种组织方式有什么意义?组织:分层的树结构。

意义:1、表示管理和控制关系2、提供了结构化的信息组织技术3、提供了对象命名机制3、MIB-2中的应用类型有哪些?计数器类型和计量器类型有什么区别?应用类型有:NetworkAddress、internetOBJECTIDENTIFIER、IpAddress、Counter、Gauge、TimeTicks、Opaque。

计数器可用于计算收到的分组数或字节数等,计量器可用于表示存储在缓冲队列中的分组数。

两种类型的最大值是2的32次方减1。

计数器类型Counter::=可以增加,但不能减少,达到最大值回零。

计量器类型Cauge::=其值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大到最大值后不回零,锁定在2的32次方减1。

4、RFC1212给出的宏定义由哪些部分组成?试按照这个宏定义产生一个宏实例宏定义由类型表示(TYPE NOTATION)、值表示(VALUE NOTATION)和支持产生式(supporting syntax)3部分组成,而最后部分是任选的,是关于宏定义体中类型的详细语法说明。

宏实例(即ASN.1类型)的定义首先是对象名,然后是宏定义的名字,最后是宏定义规定的宏体部分。

下面给出对象定义的示例,对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流入的信息计数。

icmpIlMsgs OBJECT-TYPESYNTAX CounterACCESS read-onlySTATUS mandatory::={icmp 1}5、MIB-2 的管理对象分为哪几个组?MIB-2包括11个功能组,分别是:System组、Interfaces组、At组、Ip组、Icmp 组、Tcp 组、Udp组、Egp组、Cmot组、Transmission组、Snmp组。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将不同的系统分成相同的层次; 在不同系统的最低层之间存在着“物理”通信; 不同系统的对等层次之间存在着“虚拟”通信; 对不同系统的对等层之间的通信有明确的通信规定;
高层使用低层提供的服务时,并不需要知道低层服务 的具体实现方法。
2. 各层次间的关系
网络协议都是按层的方式来组织,如图3-1所示,每一层都能完成 一组特定的、有明确含义的功能,每一层的目的都是向上一层提供 一定的服务,而上一层不需要知道下一层是如何实现服务的。
3. 网络层
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路由选择,以确保数据分组从发送端到 达接收端,并在数据分组发生阻塞时进行拥塞控制。
网络层还要解决异构网络的互连问题,以实现数据分组在不同类 型的网络中传输。
网络层协议的代表有:IP、IPX、RIP、OSPF等。
4. 传输层
传输层的主要任务是:为上一层进行通信的两个进程之间提供一个 可靠的端到端服务,使传输层以上的各层不再关心信息传输的问题。 端到端是指:进行相互通信的两个节点不是直接通过传输介质连 接起来的,相互之间有很多交换设备(如路由器)。 传输层从会话层接收数据,形成报文(Message),并且在必要时 将其分成若干个分组,然后交给网络层进行传输。 传输层协议的代表有:TCP、UDP、SPX等。
(3)传输层
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类似,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的主要功 能是:使发送方主机和接收方主机上的对等实体可以进行会话。 在传输层上定义了以下两个端到端的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 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TCP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而UDP是一个面向无连接 的不可靠传输协议。
图3-2 对等实体间通信示意图
3. 层次间的关系举例
具体实例请参照教材P46学习。

网络管理协议

网络管理协议

网络管理协议什么是网络管理协议?网络管理协议(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称NMP)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监控网络设备的通信协议。

它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让网络管理员能够远程监视和控制网络设备,以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网络管理协议可以帮助管理员识别和解决网络问题,实施安全策略和配置更改,并收集和分析网络性能数据。

常用的网络管理协议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网络管理协议:1.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是一种无状态的、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的网络管理协议。

它通过获取和设置网络设备上的管理信息来实现远程监视和控制。

SNMP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管理站(Management Station):负责监视和控制网络设备的软件应用或系统。

•管理代理(Management Agent):安装在网络设备上,负责收集和报告设备的管理信息,以及响应来自管理站的请求。

•管理信息库(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简称MIB):提供了要监视和控制的网络设备的信息集合。

2. NetFlowNetFlow是Cisco提供的一种网络管理协议,用于收集和分析网络流量数据。

它通过记录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传输协议、源端口和目标端口等信息,以帮助管理员了解网络中的流量模式和流量类型。

NetFlow可以提供有关网络性能、应用程序分析和网络安全的有用信息。

3. SSH (Secure Shell)SSH是一种网络管理协议,用于远程连接到网络设备以进行配置和管理。

与telnet协议相比,SSH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通过使用加密技术确保信息的私密性和完整性。

SSH还提供了认证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设备。

4.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CMP是一种网络管理协议,用于在IP网络上传递控制消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SNMP网络管理技术3.1 SNMP概述3.2 SNMP的组织模型3.3 SNMP的信息模型3.4 SNMP功能模型3.5 SNMP的通信模型3.6 SNMPv23.7 SNMPv33.8 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1 SNMP概述3.1.1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3.1.2 SNMP体系结构3.1.1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是最早提出的网络管理协议之一,它一推出便得到了数百家厂商的支持,其中包括IBM、HP、SUN等大公司和厂商。

众多网络硬件厂商把SNMP加入到设备中。

今天,各种网络设备上都可以看到默认启用的SNMP服务,从交换机到路由器,从防火墙到网络打印机,无一例外。

目前SNMP已成为网络管理领域中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大多数网络管理系统和平台都是基于SNMP的。

3.1.1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特点如下:1、SNMP是目前最常用的网络管理协议,SNMP事实上指一系列网络管理规范的集合,包括协议本身,数据结构的定义和一些相关概念。

2、SNMP被设计成与协议无关,所以它可以在IP、IPX、AppleTalk、OSI以及其他用到的传输协议上被使用。

3、SNMP提供了一种从网络上的设备中收集网络管理信息的方法。

SNMP也为设备向网络管理工作站报告问题和错误提供了一种方法。

3.1.1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4、通过将SNMP嵌入数据通信设备,如交换机或集线器中,就可以从一个中心站管理这些设备,并以图形方式查看信息。

5、目前可获取的很多管理应用程序通常可在大多数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下运行,如Windows系列和不同版本的UNIX等。

3.1 SNMP概述3.1.1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3.1.2 SNMP体系结构3.1.2 SNMP体系结构1、SNMP的体系结构设计的特点:保持管理代理(agent)的软件成本尽可能低;最大限度地保持远程管理的功能,以便充分利用Internet的网络资源;体系结构必须有扩充的余地;保持SNMP的独立性,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网关和网络传输协议。

在最近的改进中,又加入了保证SNMP体系本身安全性的目标。

3.1.2 SNMP体系结构2、SNMP体系结构(1)SNMP为应用层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一部分。

它通过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来操作。

(2)SNMP在UDP、IP及有关的特殊网络协议(如Ethernet、 FDDI、X.25)之上实现。

由于SNMP依赖UDP,而UDP是无连接型协议,所以SNMP也是无连接型协议。

在管理站和代理者之间没有在线的连接需要维护,每次交换都是管理站和代理者之间的一个独立的传送。

3.1.2 SNMP体系结构之所以选择 UDP而不是TCP,是因为UDP效率较高,这样实现网络管理不会太多地增加网络负载。

但由于UDP不是很可靠,所以SNMP报文容易丢失。

为此,对SNMP实现的建议是管理信息要装配成单独的数据报独立发送,而且报文应短些,不超过484B。

3.1.2 SNMP体系结构(3)在管理站中,SNMP的管理者进程(SNMP Manager)对位于管理站中心的MIB的访问进行控制,并提供网络管理员接口。

管理者进程通过SNMP完成网络管理。

SNMP的管理者进程向管理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它的作用是把管理应用程序的服务调用变成对应的SNMP协议数据单元,并利用UDP数据报发送出去。

3.1.2 SNMP体系结构(4)每个网元或被管设备也必须实现SNMP、UDP和IP。

有一个解释SNMP的消息和控制代理者MIB的代理者进程。

图3.1描述了SNMP的协议环境。

从管理站发出3类与管理应用有关的SNMP的消息GetRequest、GetNextRequest、SetRequest。

3类消息都由代理者用GetResponse消息应答,该消息被上交给管理应用。

另外,代理者可以发出Trap消息,向管理者报告有关MIB及管理资源的事件。

3.1.2 SNMP体系结构第3章SNMP网络管理技术3.1 SNMP概述3.2 SNMP的组织模型3.3 SNMP的信息模型3.4 SNMP功能模型3.5 SNMP的通信模型3.6 SNMPv23.7 SNMPv33.8 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2 SNMP的组织模型SNMP的组织模型包括以下关键元素:网络管理工作站代理者管理信息库网络管理协议3.2 SNMP的组织模型3.2.1 网络管理工作站3.2.2 网络被管代理3.2.3 陷阱引导轮询3.2.4 代管3.2.5 网络管理信息库3.2.6 Windows下的SNMP3.2.1 网络管理工作站1、网络管理工作站是运行有网络管理者程序的主机,负责网络管理的全部监视和控制工作。

网络管理工作站(Network Management Station,NMS),它是整个网络的集中控制点。

网络管理工作站简称网管工作站、管理站、管理点、控制台等。

管理站被作为网络管理员与网络管理系统的接口。

3.2.1 网络管理工作站2、网络管理者的工作过程网络管理者向网络管理代理发送管理操作的指令并接收来自网络管理代理的响应。

网络管理者程序定期查询网络代理收集到的有关被管设备运行状态、配臵及性能数据等信息,用以确定独立设备、部分网络或整个网络运行状态。

3.2.1 网络管理工作站3、管理站的基本构成为:一组具有分析数据、发现故障等功能的管理程序;一个用于网络管理员监控网络的接口;将网络管理员的要求转变为对远程网络元素的实际监控的能力;一个从所有被管网络实体的MIB中抽取信息的数据库3.2 SNMP的组织模型3.2.1 网络管理工作站3.2.2 网络被管代理3.2.3 陷阱引导轮询3.2.4 代管3.2.5 网络管理信息库3.2.6 Windows下的SNMP3.2.2 网络被管代理SNMP网络管理体系结构中另一个重要元素是代理者。

1、什么是网络被管代理(SNMP代理)?网络被管代理是运行于被管设备上的应用程序。

一些关键的网络设备(如集线器、路由器、交换机等)提供这一管理代理,又称SNMP代理。

2、网络被管代理的工作过程?网络被管代理负责侦听来自网络管理工作站的命令和请求,并将其转换成本地设备的指令,以完成管理工作站要求的操作或将请求的数据信息返回给管理工作站,包括系统配臵、运行状态、设备参数等。

3.2 SNMP的组织模型3.2.1 网络管理工作站3.2.2 网络被管代理3.2.3 陷阱引导轮询3.2.4 代管3.2.5 网络管理信息库3.2.6 Windows下的SNMP3.2.3 陷阱引导轮询1、管理站的轮询技术如果管理站负责大量的代理者,而每个代理者又维护大量的对象,则靠管理站及时地轮询所有代理者维护的所有可读数据是不现实的。

因此管理站采取陷阱引导轮询技术对MIB进行控制和管理。

2、陷阱引导轮询技术所谓陷阱引导轮询技术(Trap-directed Polling)是:在初始化时,管理站轮询某些关键信息(如接口特性、作为基准的一些性能统计值,如发送和接收的分组的平均数)的代理者。

一旦建立了基准,管理站将降低轮询频度。

相反地,由每个代理者负责向管理站报告异常事件。

3.2.3 陷阱引导轮询例如,代理者崩溃和重启动、连接失败、过载等。

这些事件用SNMP的Trap消息报告。

管理站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直接轮询报告事件的代理者或它的相邻代理者,对事件进行诊断或获取关于异常情况的更多的信息。

陷阱引导轮询可以有效地节约网络容量和代理者的处理时间。

网络基本上不传送管理站不需要的管理信息,代理者也不会无意义地频繁应答信息请求。

3.2 SNMP的组织模型3.2.1 网络管理工作站3.2.2 网络被管代理3.2.3 陷阱引导轮询3.2.4 代管3.2.5 网络管理信息库3.2.6 Windows下的SNMP3.2.4 代管1、为什么使用代管?利用SNMP,需要管理站及其所有代理者支持UDP和IP。

这限制了在不支持TCP/IP的设备(如网桥、调制解调器)上的应用。

大量的小系统(PC、工作站、可编程控制器)虽然支持TCP/IP,但不希望承担维护SNMP、代理者软件和MIB的工作。

2、代管在这个模式下,一个SNMP的代理者作为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的代管人。

即,SNMP代理者为托管设备(Proxied Devices)服务。

3.2.4 代管图3.2显示了常见的一类协议体系结构。

3、代管代理者的工作过程管理站向代管代理者发出对某个设备的查询。

代管代理者将查询转变为该设备使用的管理协议。

当代理者收到对一个查询的应答时,将这个应答转发给管理站。

类似地,如果一个来自托管设备的事件通报传到代理者,代理者以陷阱消息的形式将它发给管理站。

3.2.4 代管3.2 SNMP的组织模型3.2.1 网络管理工作站3.2.2 网络被管代理3.2.3 陷阱引导轮询3.2.4 代管3.2.5 网络管理信息库3.2.6 Windows下的SNMP3.2.5 网络管理信息库1、 SNMP管理体系结构的核心与CMIP体系相同,网络资源也被抽象为对象进行管理。

每个实际的被管对象表示某些被管资源、活动或相关信息。

SNMP管理体系结构的核心是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2、什么是MIB?MIB是所监控的网络设备的标准变量定义的集合。

3.2.5 网络管理信息库3、网管怎样通过MIB对网络进行管理?MIB作为设在代理者处的管理站访问点的集合,管理站通过读取MIB中对象的值来进行网络监控。

管理站可以在代理者处产生动作,通过修改变量值改变代理者处的配臵。

3.2 SNMP的组织模型3.2.1 网络管理工作站3.2.2 网络被管代理3.2.3 陷阱引导轮询3.2.4 代管3.2.5 网络管理信息库3.2.6 Windows下的SNMP3.2.6 Windows下的SNMP为了使那些得不到路由和交换实验环境的读者也能学习并理解SNMP网络管理,本节介绍一个Windows环境下的SNMP网络管理系统,通过适当的配臵,就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面来学习SNMP网络管理了。

3.2.6 Windows下的SNMP1.Microsoft SNMP服务2. SNMP服务的执行3. Windows环境下SNMP服务的安装4.SNMP网管代理设臵5.SNMP Trap Service服务设臵3.2.6 Windows下的SNMP1.Microsoft SNMP服务SNMP是TCP/IP协议族的一部分,提供了在系统之间监视并交流状态信息的能力。

基于Windows的SNMP使用由管理系统和代理组成的分布式体系结构。

3.2.6 Windows下的SNMPWindows的SNMP服务包括两个应用程序,一个是SNMP代理服务程序SNMP.EXE,另一个是SNMP陷入服务程序SNMPTRAP.EX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