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第一次备课

合集下载

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1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在语句的辨析和修改中注重规范表达。

本文重点基于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材,探讨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材侧重于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

在语言知识教学环节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实例,并通过篇章分析和文本背景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运用。

在这个过程中,课本中也会出现一些病句,例如:1)“出版者家乡难忘。

”(语病:修饰词应该放在正确的位置,应为“出版者难忘的家乡。

”)2)“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与结局最近的一次大撤退。

”(语病:应为“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一次大撤退,而且是最近发生的一次。

)3)“肖像留给我们的不是一眼看到了这个人,而是我们透过肖像看到了这个人的一种状态。

”(语病:应为“肖像能够使我们看到该人物某一时期的一个状态,而不是他的真实面孔。

”)2. 教学评价对于教材中的这些病句,教师应牢记实践出真知。

语言技能的学习,并非只有死记硬背和机械的语言运用,更重要的是语境理解及表达。

因此,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教学过程,应更多地注重学生语言实践的能力培养。

同时,要注意到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与文化背景的关系,授之以渔、注重理解即可。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对病句辨析和修改,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素养。

2.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对病句辨析和修改的重要性进行说明,帮助学生明确认识到正确的语言表达对于良好语言实践能力的建立至关重要。

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病句,并逐一分析不正确的地方。

要求学生能够听懂讲解内容,掌握基本的修辞技巧和命题技巧,做到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步骤三:分组练习(20分钟)即兴组成小组,分小组进行病句辨析和修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改进建议。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4篇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4篇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精选4篇(一)教案:高三语文复习——病句修改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的语法错误和病句表达方式;2. 能够分析病句所存在的问题;3. 学会通过修改病句来改正语法错误。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说明病句修改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步:讲解病句的常见问题1. 逻辑关系混乱:如两个句子缺乏连接词、关键词等。

2. 主谓不一致:如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单复数、人称不一致。

3. 语序不当:如句子中词序颠倒、短语或分句位置不当等。

4. 语义不清:如词语搭配不合理、一词多义、歧义等。

第三步:举例分析病句1. 给学生准备一些典型的病句,并请学生自己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尝试修改。

2. 教师对学生修改后的答案予以点评,并解释其中的语法问题和语义不清的原因。

第四步:学生自主修改1. 提供一些病句给学生进行修改。

2. 学生单独或小组合作进行修改,并互相交流讨论。

3. 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五步:讲解修改原则和策略1. 分析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关的解决方案。

2. 强调修改的原则是符合语法规则和表达准确清晰。

第六步:课堂练习1. 提供一些句子给学生修改,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修改。

2. 随堂检查学生的修改情况,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第七步: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重申修改病句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温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参考:1. 《中学语文教学辅导与案例分析》2. 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笔记3. 网上相关资料和练习题库。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精选4篇(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语句复位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语句复位的常见方式和技巧;3. 进行实际应用,提高语文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出示几个语句,让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语句复位现象,并给予解释。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时候需要进行语句复位?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二、讲解 (10分钟)1. 介绍语句复位的定义和作用:语句复位是指把语句中的一个或多个成分从原来的位置移到其他位置,以改变语句的结构或表达方式,使其更加准确、流畅。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教案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教案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病句的概念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修改病句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病句的定义和分类。

修改病句的意义和作用。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病句的定义和分类。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修改病句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章:病句的类型和识别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和特征。

培养学生识别病句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成分残缺:主语、谓语、宾语的缺失。

成分赘余:多余的词语或成分。

搭配不当:词语之间的搭配不合适。

语序不当:词语或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错误。

2.3 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和识别各种病句类型。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识别病句的能力。

第三章: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独立修改病句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补充缺失的成分:找出缺失的成分并补充完整。

删除多余的成分:找出多余的成分并删除。

调整搭配:找出不合适的搭配并进行调整。

调整语序:找出语序错误的句子并进行调整。

3.3 教学方法示范法:教师示范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实践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常见病句修改实例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常见的病句实例,找出病因并进行修改。

讨论修改后的句子是否更加通顺和合理。

4.3 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分析常见的病句实例,找出病因并进行修改。

讨论法:让学生讨论修改后的句子是否更加通顺和合理。

第五章:总结与练习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巩固学生对修改病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2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修改病句的能力。

5.3 教学方法总结法:学生总结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练习法:教师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修改病句的能力。

最新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1)

最新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1)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目标:1、学会辨析病句类型并修改病句。

2、通过练习加深对病句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1、本节课主要掌握语序不当的几种情况。

2、通过对这几种情况的练习加深对这类病句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读笑话,改病句解放前,盘踞山东的大军阀韩复矩,是个不学无术的大草包。

可他却常常装出一副很有学问的模样,到处发表演说。

有一次,齐鲁大学校庆,他也赶去凑热闹,屁股还没坐稳,就开始发表演说。

今天是个什么天气?今天是演讲的天气。

到会的人十分茂盛,看样子大概有五分之八啦!没到的请举手!” “今天校长请我光临贵校,本人深感侥幸。

在诸君面前演讲,真是鹤立鸡群哪!”(学生们哄堂大笑)“你们笑什么?我是个大老粗,和你们比不了。

你们大家都是大学生,都会七八国的英文,我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

我虽然说话不怎么样,可是打起仗来,我能赤膊上阵。

”(学生们个个捧腹大笑)同学,笑话看完了,说说问题在哪?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或赘余4、结构混乱5、表意不明6、不合逻辑这几种病句类型是高考常考的几种类型,尤其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这几类在近几年高考中考的频率比较高,我们要着重掌握这些知识点。

今天我们主要掌握的就是语序不当这个病句类型。

三、考点分解一 语序不当总结: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多项定语语序不当;②多项状语语序不当;③修饰语和中心语位置不当;④关联词语词序不当;⑤主客体颠倒;⑥并列词语顺序不当。

(1)多项定语语序不当方法提示:依据词性的对应性予以套用,以检查中心语前的多层修饰语的语序是否恰当。

一般来说,多层定语的顺序是:谁的(哪儿)——多少——怎样的(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名词短语)——中心语(名词)。

例如:花园里(哪儿)那几朵(多少)盛开的(动词短语)美丽的(形容词短语)红色玫瑰花(中心语)。

(注: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又如:金艳是十九班的一名学习十分认真的女同学巩固练习:郭晶晶是国家队的一位优秀的有十分丰富的国际比赛经验的女跳水运动员。

语文病句备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语文病句备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辨识常见的病句类型,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自主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严谨思考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 识别常见的病句类型。

2. 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病句的成因。

2. 正确运用修改病句的方法。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病句练习题3. 小组讨论表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组病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问题?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句子存在语病,需要我们进行修改。

二、新课讲授1. 讲解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分析病句的成因,如语义不清、逻辑错误、用词不当等。

3. 介绍修改病句的方法:a. 查找病因,分析病句类型。

b. 修改时,注意保持原句意思不变。

c. 可以采用删除、添加、替换、调整等方法进行修改。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病句练习题。

2.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找出病句并修改。

3. 每组派代表分享修改过程和结果。

四、课堂练习1. 教师展示更多病句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批改,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病句修改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修改病句方面的不足。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的正确率。

2. 学生对病句类型的识别能力。

3. 学生修改病句的技巧。

教案范文: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让人费解的句子呢?比如这样的句子:“今天天气很好,我去公园散步,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心情非常愉快。

”同学们觉得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吗?生:这句话没有问题。

师:那好,请看下一句:“昨天晚上,月亮升上了天空,圆圆的,像一个大玉盘。

”这句话有什么问题?生:这句话也没有问题。

师:看来同学们都认为这两句话没有问题,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病句辨析及修改(讲解稿)

病句辨析及修改(讲解稿)

病句辨析及修改(讲解稿)1.病句的种类词语使用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逻辑语病;修辞语病。

(1)词语使用不当①同义词混用:因词义轻重不同而混用,如“经过全村干部群众的严肃斗争,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积极投入到生产中来了。

”“斗争”是对敌人而言,语意太重,应改为“教育”。

因使用范围不同而混用,如“这些书籍都是介绍现代高科技的科普读物,他文化太低,怎么看得懂?”“书籍”是对书的总称,应改为书。

因褒贬色彩不同而混用,如“你这次当选为班干部,应该好好和同学们混在一起,以便于开展作。

”因语体风格不同而混用,如“你们老人病了半年,你再不回去看看,万一逝世了,面都见不了。

”②词性误用:名词误用,如“班集体这次荣获书法比赛团体第一名,我们都感到荣誉。

”动词误用,如“他上次说这回有意外之喜,还真的有了呐,他话真验证。

”形容词误用,如“黑木嫂很惭愧自己自私自利没有帮助老王,决心补偿补偿,把自己的大锅借给老王。

”及物和不及物动词误用,如“今天,我们工作这一段围墙,争取天黑以前完成。

”③虚词错用:如“你怎样不把这件事搞清楚就回来了呢?”“我们班的集体力量从这件事情上完全体现出来了。

”“他既然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还帮王大爷清扫了屋子。

”“因为今天下雨,因此运动会推迟到下周进行。

”④数量词作用不当:如“陈华和赵睿俩个人是我们厂里的骨干,这二件事情还是让他们去做吧。

”“公司实行了新的物资管理制度后,材料耗费量减少了一倍。

”“这栋楼房二层楼将优惠销售,购买的人很多。

”⑤生造词语:如“这段绯蓝的布料真好看,想来应该是很好卖的。

”“你的话含讥射人,哪能不受到群众的批评呢?”“这篇文章语言优蓄,写的不错,但没几个人看得懂,实在遗憾。

”⑥成语误用:如“解放前,这里水灾旱灾不断,又加上战火横烧,活着的人已经很少,真是生不如死呀!”“他们几个人铤而走险,终于攀过悬崖绝壁,来到这片开阔地带。

”“他上课的时候精神涣散,根本没有注意老师讲了些什么。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教案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教案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病句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2. 培养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能找出句子的毛病,并进行修改。

3. 提高学生书写规范,避免在写作中出现病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练习、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让学生尝试找出句子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病句修改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病句的常见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并给出修改方法。

3. 举例:结合讲解内容,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辨析和修改。

4. 练习:布置一些病句辨析和修改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修改病句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课后作业1. 收集一些病句,进行分析与修改。

2. 写一篇短文,注意病句的避免,提高写作质量。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病句辨析和修改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病句出现频率,了解教学效果。

3.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改进方向。

七、教学拓展1. 邀请语文老师或写作高手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写作和修改病句方面的经验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加病句辨析和修改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写作和修改病句的书籍,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八、教学资源1. 病句辨析和修改的教材或教辅资料。

2. 典型病句案例库,用于教学演示和练习。

3. 写作工具软件,如文本编辑器、语法检查工具等,辅助学生修改病句。

九、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

病句修改教案范本

病句修改教案范本

病句修改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发现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使句子表达更准确、流畅。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修改方法:分析病因、找出问题、进行修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发现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让学生尝试找出并修改,引发学生对病句修改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找出病句并修改,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总结病句修改的技巧。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收集一些病句,进行修改,提高病句修改能力。

2. 写一篇短文,尽量使用正确的句子,展示自己对病句修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病句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发现和修改病句,提高实践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病句修改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

3. 长期跟踪:关注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写作进步,了解病句修改教学效果。

八、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库:收集各类病句实例,供课堂分析和练习使用。

2. 病句修改指南:提供病句修改的方法和技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参考。

3. 写作辅助工具:如词典、语法参考书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四章至第八章,共计4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2. 第四章:讲解成分残缺的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3. 第五章:讲解成分赘余的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语文专题复习——病句(一)
王浩初中蔡勇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
2、掌握常见病句辨析和修改的方法。

重点及难点:
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病句辨析与修改的方法并熟练运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真题回放
1.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改正。

(4分)(2008年南通卷)
①今年全国将有10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

②江苏省是试点省份之一,在沿江8市20所中小学试点开办京剧课。

③除此以外,江苏还将鼓励各地区把地方戏种引入教学。

④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意识。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2.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2007年南通卷)
①生活中,有的同学几乎把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习。

②在取得学业进步的同时,他们忽悠体育锻炼,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

③因为大家也都明白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所以许多同学认为自己还年轻,身体不会出问题。

④这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必须予以改正。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3.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2006年南通卷)
①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

③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④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2005年南通卷)
A.为了使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党中央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进行了宏观调控。

B.中央电视台将焦点对准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呼唤社会对未成年人给予更多的关注。

c.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D.随着南通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具有江海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二、类型归纳
考查的常见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
用词造句的时候,如果不符合省略的条件而缺少应有的成分,以致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表达的意思不明确,这叫做成分残缺。

反过来,句子结构已经完整,意思也很清楚,但还使用了一些不比要的词语作句子成分,这叫做成分多余。

①、通过这次谈话,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缺少主语)
②、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缺少宾语中心语)
2、语序不当:
修饰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动作的先后顺序不当、主动者与被动者语序不当。

(1)在这次毕业生家长会上,家长们就学生的升学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2)她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3)、成熟的苹果下坠,是由于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

3、搭配不当:
各种成分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句子表达前后不一致,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词语的内涵和外延界限不清,等
(1)、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①中学时代的那些同学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主谓搭配不当)
②大扫除时,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2)、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如: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3)、词语的内涵和外延界限不清
例如:商店里摆放着苹果、梨、桃和水果。

4、句式杂糅:
这种盆景最好放在案头上较合适。

(“最好”与“较合适”,任意去掉一个即可。


5、关联词误用
①尽管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清晨的锻炼。

(关联词错用,误用连词“尽管……都”)
②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不断增强体质。

(关联词搭配不当,“只要”应改为“只有”。


③我不但拥护他,而且从前反对过他的人也拥护他。

(关联词位置不对,“我”与“不但”应调换。


④长跑不但可以锻炼意志,而且可以锻炼身体。

(分句次序与关联词不一致,两个分句的次序应颠倒。

)
6、用词不当:
(1)词义混淆
例如:①爱迪生发现了电灯。

(2)、褒贬不当:
例如:他提出展开学习竞赛,大家纷纷附和。

三、辨析技巧
辨析语病的方法通常有
(1)找出主干。

对于较复杂的长句,提取句子主干,即把句子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或宾语的中心语抽取出来,简化成短句,从而辨析句子是否缺少应有的成分,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结构是否混乱。

(例二、3、1、1)
(中学时代的那些同学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2)理清枝叶。

如果主干没有错误,就应该检查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成分能否正确而恰当的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例二、3、6)
大扫除时,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3)体会语意。

看句子意思的表达是否合理,语序是否正确,句式是否杂糅,句子是否有歧义,前后是否矛盾。

(例二、4、1)
这张报纸比任何特效药都好,把夜班后的疲劳连同瞌睡都被赶到九霄云外去了。

(4)弄清关系。

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检查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

(例一、3、②) 长跑不但可以锻炼意志,而且可以锻炼身体。

四、课堂练习
1、真题回放4
2、当我们来到天安门广场时,望着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都非常激动。

3、记者又到学校采访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4、这次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师,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爽朗的笑声。

5、你的艰苦努力,又为国家节省了300万元的损失。

6、因为马克思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因而他能建筑起他的学术高塔。

7、公安机关将涉嫌贩卖盗版光盘的11人拘留接收调查。

五、修改方法
修改病句的主要方法:
(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
(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
(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
修改原则:
修改病句的总原则:“多就少改”
1、不要改动原意,修改不是再创作,按要求改动错误的地方。

2、改动尽量要少,能调语序的就不增删,能改一处一字的就不改两处两字。

六、课堂检测
真题回放1-3
六、课堂小结
1、病句常见类型,结合真题总结南通病句修改命题热点:
A、成分残缺
B、搭配不当
C、用词不当
D、关联词使用不当
2、病句辨析的方法
3、病句修改的方法、原则
七、作业布置
《中考总复习范式第一轮复习课学案》P18-19课堂拓展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