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繁荣的宋元文化同步练习
七年级历史下册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同步练习1 人教新课标版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单项选择题1.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是()A.司马迁 B.司马光 C.孔子 D.班固2.下列属于编年体通史的是()A.《后汉书》 B.《史记》 C.《资治通鉴》 D.《汉书》3.《资治通鉴》这部史书按年代顺序,叙述的是哪一时期的历史()A.从五代到元朝的历史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C.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D.从隋朝到元朝时期的历史4.词这种文学体裁在我国的哪个朝代成为当时的文学主流()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明5.“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描写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见到陌生人的情景。
这种清新自然且栩栩如生的描写出自()A.黄道婆 B.班昭 C.李清照 D.武则天6.看下图,这是谁的诗句()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文天祥7.两宋时期绘画的一个显著特色是()A.山水、人物、花鸟画富有情趣B.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C.宫廷画的壁画成为当时绘画的主流D.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8.《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其作者是()A.苏轼 B.郭守敬 C.赵孟頫 D.张择端9.元朝时期,被人们称颂其画属于“神品”的画家是()A.苏轼 B.赵孟頫 C.郭熙 D.张择端10.宋朝著名“宋四家”是指頫()A.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B.苏轼欧阳修米芾蔡襄C.欧阳修郭熙李公麟蔡襄D.欧阳修米芾展子虔蔡襄二、材料解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请回答:(1)上述文字选自谁的什么作品?(2)他对词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3)与他的词风格相一致的另一位南宋词人是谁?其作品内容的特点是什么?三、问答题13.两宋在人们的脑海中是一个孱弱的王朝,科技和文化却出现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就此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灿烂的宋元文化同步训练

精品好资料欢迎下载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训练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1.著名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 )A.纪传体通史B.编年体通史C.纪传体断代史D.编年体断代史2.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出现在( )。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3.北宋最著名的词人是( )A.李清照B.陆游C.辛弃疾D.苏轼4.元朝最著名的画家是( )A.吴道子B.张择端C.赵孟頫D.黄庭坚5.下列词人中,继苏轼之后,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的是( )。
A.李清照B.辛弃疾C.王安D.曾巩6.宋朝之所以能诞生《清明上河图》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当时的绘画题材广泛B.画家的风格和技巧成熟C.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D.人民生活对风俗画的需求7.《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哪个城市的商业繁荣景象?( )A.唐都长安B.北宋都城东京C.南宋都城临安D.元大都8.南宋时期曾经参加过北方抗金斗争的人是( )。
A.司马光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9.作品被誉为“神品”的画家是( )。
A.吴道子B.张择端C.赵孟甫D.顾恺之10.“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这是哪位词人作品的词句?( )A.李清照B.辛弃疾C.苏轼D.欧阳修11.辛弃疾和苏轼的相似之处是( )。
A.南宋时的文人B.主张抗金,收复失地C.渴望祖国统一D.词风属豪放派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北宋的是( )。
A.发明活字印刷术B.指南针用于航海C.火药用于军事D.《资治通鉴》13.五代宋元时期,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成就突出体现在哪几种画的创作中?(①年画②风俗画③花鸟画④人物画⑤写意画⑥山水画A.②③⑥B.①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⑥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1)上面词句是谁的作品?(2)词中为何把周郎和赤壁联系在一起?(3)上面词句体现了作者的什么风格?【答案】1.B 2.A 3.D 4.C 5.B 6.C 7.B 8.D 9.C 10.B 11.D 12.C 13.A 14.(1)苏轼(2)三国时的吴国将领周瑜曾在赤壁与曹操大战,结果周瑜指挥孙刘联军打败曹操。
七年级历史下册 《繁荣的宋元文化》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

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同步测控名师导航●要点导学1.司马光及《资治通鉴》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他根据丰富的历史资料,整理了上起战国,下迄五代,前后共1 300多年的史实,按照时间顺序,编成一部294卷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体大思精、录事全面可信,且通古今之变,拾遗补缺,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必读之书;又因该书考评前朝的兴衰得失,镜鉴于后人,使《资治通鉴》一书更具特色,是我国史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名著,享有很高声誉,对后世史学影响很大。
它在文学上也不失为一部优秀著作。
鉴于司马光的巨大成就,人们把他同司马迁相提并论,视为中国古代史学界的两大伟人,并称为“两司马”。
2.宋词及其代表人物宋代文学在继承唐代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词的发展进入繁荣兴盛的时代。
关怀民族屈辱,抒发爱国情感,成为宋代文学的重要主题。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苏轼是北宋词坛独树一帜的大家,他拓展了词体的领域,开创了豪放的词风,读其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超然乎尘垢之外”。
李清照是两宋之交杰出的女词人,她以其特殊的经历使她的词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
辛弃疾是位传奇的英雄,他的词更多表现的是阔大的场面、战斗的雄姿、激愤的情感,充满炽烈的政治热情,体现出纯熟的艺术技巧。
3.中国的莎士比亚——关汉卿的艺术成就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
元曲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关汉卿和马致远等。
关汉卿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剧作家,生活于金末元初。
关汉卿一生共写了60多种杂剧,留传至今的有10多种,极具悲剧色彩的《窦娥冤》是他的杰出代表作。
他的作品比晚于他三个世纪之久的英国戏剧之父莎士比亚几乎多了一倍,其影响早已超出了国界。
有鉴于此,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问题探究问题1:查阅北宋的相关资料,探究一下,在人们的脑海中是一个孱弱王朝的北宋,为什么会出现《资治通鉴》这样一部通史巨著?探究思路:中国有“盛世修史”的传统,《资治通鉴》的出现,象征着史学的繁荣,北宋除去军事上的短暂失利之外,具备了相应的稳定的政局、繁荣的经济、发达的教育和科技等条件。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同步练习01.docx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选择题1.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 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3. 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A. 宋词的繁荣-一涪陵易学的隆盛B. 清朝对边疆治理的加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 文艺复兴-一欧洲资产阶级革命D. 农奴制的废除-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的繁荣景象,其作者是()A.顾恺之C.张择端 5. 某通史巨著,叙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总结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它A.《论语》B.《史记》C.《资治通鉴》D.《三国演义》 6.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占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
以下哪一项内容在这两部 书屮都能查阅到()A.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B.明朝八股取士C.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D.清朝文字狱7. 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这部书按年代顺序记述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2.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
下列文化成就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市舶司遗址D.宋代民族融合 ) ①《论语》②《史记》 ③《资洽通鉴》 ④《天工开物》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B.吴道子 D.赵孟頫清明上河图 货郎图的是()A.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历史B.秦朝到五代的历史C.战国到五代的历史D.战国到北宋的历史&张择端是潍坊历史上著名的画家,为后人留下了一幅描绘北宋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作属于()A.人物画B.山水画C.风俗画D.花鸟画二、非选择题9.通过交往,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材料三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
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 发生了划吋代的变化一一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
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
七年级下册全册课堂同步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课堂同步训练(下学期、1——8课)附:答案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2.隋朝统一全国是在: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611年3.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A.均田制、行省制B.分封制、井田制C.郡县制、租调制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南水北调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攻打陈朝B.巩固隋朝的统治C.巡游享乐D.攻打高丽6.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大运河的中心B.隋朝定为东都C.商业盛极一时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7.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A.永济渠B.广通渠C.江南河D.灵渠8.曾三次派人去台湾的隋朝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炀帝D.唐太宗9.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严重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C.法律严酷D.宦官专权二多项选择题10.隋朝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A.隋朝官仓储粮多B.造船技术水平高C.洛阳商业盛极一时D.开凿大运河11.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B.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C.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D.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三材料解析题12.阅读下列材料:(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
承其全实,遂恣荒淫。
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
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士卒死者十二三。
又三驾东征辽泽,皆举百余万众,吊运者倍之。
……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
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请回答:①上述材料认为隋朝由盛而速灭的原因是什么?②这段材料列举了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参考答案一1.B2.C3.D4.C5.B6.D7.C8.C9.B二10.ABCD11.ACD三12、①隋亡原因在于:隋炀帝统治残暴,把沉重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加在农民身上。
七年级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同步练习1新人教版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下面这几句词的作者是谁?词牌名是什么?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
A.辛弃疾B.苏轼C.李清照D.岳飞
E.《念奴娇》 F.《满江红》 G.《蝶恋花》
(二)结合上学期学过的汉朝文化知识,试试看,能否填出下表
看图中书法佳作,找出宋代书法家的作品,并在相应括号内填上书法家的姓名。
A B
C D
四、联想题
你从以下的内容中会联想到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只要言之有理就行)赤壁苏轼辛弃疾
李清照赵孟頫宋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D F
(二)填表题
(四)联想题
赤壁:赤壁之战,苏轼的《赤壁赋》
苏轼:宋朝豪放派的词,宋朝时期的绘画、唐宋八大家、东坡肉
辛弃疾:抗金斗争、豪放派的词
李清照:杰出的女性、宋词
赵孟頫:元朝时期的绘画、书法
宋词:我国文学的发展,重要的词作者(苏轼、柳永、辛弃疾、岳飞、李清照等)、唐诗元曲。
灿烂的宋元文化随堂练习题与答案分享

灿烂的宋元文化随堂练习题与答案分享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普遍使用指南针④火药开
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2.(2015山东威海3)中国古代科技发达,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下列科技成就,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纸的.发明②指南针用于航海③张衡发明地动仪④雕版印
刷术的出现
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答案】D
3.(2015重庆B卷5)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中华民族硕果累累,成就辉煌。
下列科技成果按取得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火药的发明④把圆周
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答案】B
4.(2015广东汕尾2)右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造船技术
D.指南针
【答案】B
5.(2015贵州黔西南8)下列属于我国四大发明的是()
①火药②地动仪③印刷术④造纸术⑤筒车⑥指南针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
【答案】B。
七年级下册历史繁荣的宋元文化练习卷

七年级下册历史繁荣的宋元文化练习卷对于教师们而言,他们一般都会知道试题卷的练习,将会有助于学生们去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以下是由店铺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繁荣的宋元文化练习卷,欢迎阅读!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繁荣的宋元文化练习卷选择题宋朝史学有了新的发展,《资治通鉴》是一部(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C.编年体断代史D.编年体通史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A.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B.揭露统治者的腐朽C.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D.对祖国统一的渴望词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的词作者是( )A.李白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元杂剧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唐宋诗词的繁荣B.关汉卿等一大批剧作家的出现C.元代城市经济的繁荣D.元朝政治的黑暗《资治通鉴》记述的历史时期是( )A.战国到五代B.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C.战国到北宋D.春秋到五代散曲起源于( )A.民间小曲和少数民族音乐B.古代的巫祭C.原始宗教歌舞D.宋代的说唱艺术我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 )A.京剧的出现B.元杂剧的出现C.豫剧的出现D.瓦舍的出现在词中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一直胸怀恢复中原壮志的宋代词人是( )A.岳飞B.辛弃疾C.李清照D.文天祥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杰出女词人是( )A.文成公主B.王昭君C.李清照D.武则天“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词的作者是( )A.柳永B.辛弃疾C.苏轼D.李清照下列属豪放派词人的是( )①苏轼②李清照③辛弃疾④陆游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A.诗歌B.散文C.词D.小说《资治通鉴》一书的作者是( )A.司马迁B.司马光C.苏轼D.关汉卿综合题阅读下列材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请回答:(1)这是哪位文学家的名句?(2)他的词的特点是什么?(3)“三国周郎赤壁”指什么事件?(4)现代诗词作家中谁和他词风类似?你能默写出他们的一些词句吗?请试着写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
一. 思考并完成下面表格
领域成就概况
史学《资治
通鉴》主编体例起止评价
文学宋词苏轼词及
特点
李清照词
及特点
辛弃疾词
及特点
戏剧元杂剧概念
繁荣原因
历史地位
最高成就
二. 探究题
1、中国古代有两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你知道他们是谁吗?他们是哪朝人?比较一下他们的著作有什么不同?(完成下表)
著作体例起止时间简评
司马迁
司马光
三. 拓展练习
1、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一部著名的()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编年体断代史
2、开创一代豪放词风的北宋词人是( ) 看谁做得最快最好,你可不要落后哟!
A、苏轼
B、柳永
C、李清照
D、辛弃疾
3、下列词句属于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4、我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 )
A、散曲的兴起
B、昆曲的兴起
C、汉剧的出现
D、元杂剧的兴起
5、在我国文学史上,①诗②词③曲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6、下列有关《资治通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
B、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记述了从春秋到五代末年的历史
D、编写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经验
7、“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1)王鸣盛这是在称颂哪一部书?主编是谁?他为什么编写这部书?
(2)王鸣盛为什么给予这么高的评价?
8、“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态度非常认真……他死后,人们发现《资治通鉴》的部分残高整整堆满了两间屋子,有人翻阅其中的篇章,竟没有看到一个写得潦草的字。
”
(1)这又是一种什么精神?
(2)你做作业、考试的时候,卷面该如何?
答案:小子,学习一要刻苦,二要认真
是,先生
二. 探究题
1、中国古代有两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你知道他们是谁吗?他们是哪朝人?比较一下他们的著作
三. 拓展练习
1. B
2. A
3.D
4.D
5.A
6.C
7.《资治通鉴》司马光供统治者借鉴,善可为法,恶可为戒。
记事可靠,文字简洁生动,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8.认真。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