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
2024届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课件: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的判读

易降水,如夏季风
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 海陆位置
少
因素
表现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平原利于水汽深入;
盆地、谷地地形封闭,高原地势高,水汽难以进入; 地形
山脉走向与气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山脉
走向与气流方向垂直,阻挡水汽深入
南北纬
南美巴西、 赤道低气压 终年高温,
10°~南北 澳大利亚大 带和信风带 干、湿季明
回归线之间 陆北部和南 交替控制 显交替
部
北纬10°~ 北回归线之
亚洲中南半 岛、印度半
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和气 压带、风带
全年气温高, 旱、雨两季 分明,雨季
间大陆东岸 岛
的季节移动 集中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影响
对农业 生产的
影响
对工业 生产的
影响
具体表现 ①有利:气候变暖预示着__积__温__增加, __生__长__期___延长,提高作物产量。 ②不利:温度升高伴随着__干__旱__的加重,造成 ___供__水_不足,使作物减产 减少_高__纬___地区供暖消耗,增加__低__纬__地区制 冷消耗;排放温室气体的工业受限;节水节能 及耐高温、耐干旱技术将获得市场
图 示
锋面雨
台风雨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迎风坡:暖
湿空气被迫
抬升,气温
成
大气受热膨 胀上升,水
降低,饱和
冷、暖气团 相遇,暖气
暖湿空气围
因 汽在高空冷 空气成云致 团上升,水 绕台风中心
却凝结
雨。背风坡:汽冷凝
旋转上升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笔记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笔记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如下:
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终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干湿季分
明。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
岸,旱雨季分明。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
终年炎热干燥。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到35°之间大陆东
岸,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6、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到40°之间大陆西岸,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到60°之间大陆西
岸,终年温和多雨。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到55°之间大陆东岸,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温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降水
少。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4讲 课时20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课时20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之间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在10°N~25°N大陆东岸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20°~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海陆热力差异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的大陆东岸海陆热力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30°~40°至60°~65°的大陆内部与大陆东岸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北纬50°至北极圈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冬长严寒,夏短3.几种易混气候类型的比较4.特殊地区气候类型5.气候类型的判读候类型分配情况夏雨型热带热带草原气候750~1 000 mm;热带季风气候1 500~2 000 mm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800~1 500 mm 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300 mm;温带季风气候500~800 mm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300~1 000 mm少雨型热带热带沙漠气候<200 mm温带温带沙漠气候<200 mm寒带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50 mm(全国文综Ⅲ)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
2022届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气候与气候变化含解析

气候与气候变化一、选择题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地区中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是( )A.青藏高原B.南海诸岛C.华北平原D.横断山脉2.能够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举措是( )A.计划生育B.提升城市化水平C.节约水源D.开发新能源解析:1.B 2.D 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海平面上升,故四个选项中南海诸岛受到的影响最显著。
第2题,开发新能源能够有效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下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 )A.冰期① B.冰期②C.冰期③ D.冰期④4.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②时期( )A.全球各地降水较多B.山地雪线海拔较高C.温带作物北界偏北D.陆地总面积较大解析:3.D 4.D 第3题,气温最低,应该是冰川面积最广,分布纬度最低的时期,所以D正确。
第4题,与现在相比,第四纪时期全球处于寒冷期,山地雪线偏低,北半球温带植物北界偏南,降水整体偏少,海平面偏低,大陆和岛屿的面积会增大,所以D正确。
(2018·天津高考)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读图文材料,回答5~6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
5.对如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6.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解析:5.D 6.D 第5题,从图示信息看,2015年与1936年相比,冰川大量融化,说明气温升高,则年蒸发量变大,A错;河湖水量开始会增加,但随冰川融水量减少,水量会减少,B错;生态环境的改变,会导致生物种类减少,C错;山岳冰川属于地表淡水资源,2015年山岳冰川面积减小,融化后的淡水或流入湖泊随着蒸发变成咸水,或流入海洋变成咸水,淡水资源减少,D对。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 特殊性气候分析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特殊性气候分析高三地理一轮微专题特殊性气候分析编制:肖军审核:吴章敏陈建峰2018-10-10【最新考纲】气候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考纲解读及目标】1.掌握并理解全球特殊气候成因分布和特点2.会用专业术语描述全球特殊性气候形成原因3.掌握并识记典型城市气候类型和特征【考点分析】本节内容以综合考查为主,气候知识是高考考查热点,主要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图上获取信息,掌握特殊气候分布及形成原因是本节学习的关键。
一.基础知识梳理二.全球特殊气候成因分布和特点(要求:认真对照地图,掌握分布地区,能分析原因)(一)热带雨林气候1.四块: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北部、巴西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
形成原因:①纬度较低;②来自海洋的【】带来丰沛的水汽;③地处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④沿岸暖流【】。
(纬度、地形、风带、洋流)2.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地形、风带、洋流)①【】;②北部南部是高原,西部是山地,东部向海洋敞开,地势低;③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来丰沛的水汽,遇到地形抬升,多地形雨;④(南、北赤道)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二)热带草原气候1.赤道经过的东非高原为什么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地形)【】(三)地中海气候(1)分布特点:除了南极洲以外,其他大陆上都有的气候类型(2)在南北美洲分布面积比地中海地区面积小(狭长)的原因:【】(地形)(3)在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分布面积较小的原因:【】的影响。
(四)温带海洋性气候1.在西欧分布面积最广(比同纬度地区偏北、东西向分布较宽)的原因:(大陆轮廓、地形、洋流)①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较近,使得海洋的影响深入内陆。
②中部为平原,阿尔卑斯山的东西走向有利于海洋湿润水汽深入内陆③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2. 在南北美洲狭长分布的原因:【】(地形)3.由于海陆分布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4.注意澳大利亚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地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教案(含解析)

第4讲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一、全球气候变化1.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2.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1)变化特点:气候有波动,总趋势在变暖。
(2)主要原因: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
(3)升温原理: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3.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4.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多使用清洁能源;防止森林火灾;避免浪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2)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种草。
(3)科学预测,采取政策手段,积极地适应未来气候变化。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影响着地面获取太阳辐射的多少和气温的高低,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主要影响降水的多少及其季节分配。
3.下垫面(1)海陆位置:同纬度内陆比沿海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一般近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2)地形:高山地区水热状况随海拔升高形成垂直变化;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3)洋流:暖流经过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寒流经过地区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4.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大气成分(如CO2等温室气体)和改变下垫面性质(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影响气候。
三、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类型2.亚热带气候类型3.温带气候类型4.亚寒带和寒带气候类型考点一全球气候变化(2018·全国Ⅰ卷,44)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如图)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
该种子库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
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
思路点拨:本题以斯匹次卑尔根岛为区域背景,以世界种子库建设为主题,重点考查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全球变暖产生的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八章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学案(人教版)

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一、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1.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大气的温室效应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趋势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密切相关。
温室效应原理如下所示:2.碳循环过程读全球碳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自然状态下,碳循环的过程是怎样的?提示:①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之间迁移、转化所构成的循环。
②自然状态下自然界的碳循环过程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
(2)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1.全球变暖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1)全球变暖通过什么途径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影响?提示:全球变暖通过多种自然过程危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甚至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生产活动和社会经济正常运转。
(2)请举例说明全球变暖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提示:①海平面上升→岛屿和沿海低地被淹→造成环境难民问题。
②极端天气事件增多→高温热浪和旱涝灾害加剧→造成疾病和死亡人数增加。
2.全球变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判断正误)(1)最严重的影响——丧失生存空间。
(√)(2)减轻资源危机或自然灾害影响国家安全。
(×)(3)激化国家间的资源争端。
(√)(4)受其他国家波及而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措施解读减缓措施①方式: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吸收;②目的:通过有效控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减缓全球变暖速度,避免全球气温超过危险水平适应措施①目标:趋利避害;②方式:改变人类社会自身,降低全球变暖导致的不利影响或利用全球变暖带来的发展机遇;③举例:农业生产中改变作物种植结构、发展节水灌溉等国际合作①原则:“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要率先减排;协商解决各国分歧,建立国际共同应对的机制;②方式: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③领域:科学、经济和外交等命题视角(一) 碳循环与全球变暖实践性学习碳排放交易据生态环境部2021年11月12日消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总体运行平稳有序。
高考一轮复习-全球气候变化

(2)对农业的主要影响
(4)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5)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误区点拨台】 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但冰川融化不会使淡水资 源更加充沛。事实上,冰川融化的水基本上都流入海 洋或被蒸发,很难转化为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再加 上全球变暖使世界各地的蒸发量普遍增加,从而使得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更加缺乏。
(2022年全国乙卷)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 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 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 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下图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 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 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
“减碳”可从调整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两方面
问:针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人类应该(A ) ①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②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 利用率 ③开发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④关停高耗能产业,减小矿物能源消耗总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年全国乙卷)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 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 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 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下图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 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 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4、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①大气环流(三圈环流 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季风环流)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 ④洋流 ⑤人类活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 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低纬向高纬, 气温逐渐降低。
•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相反。
•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 气温降低约0.6 ℃ 。
山地的迎风坡降 水多,背风坡降 水稀少
山地迎风坡
暖湿空气在 锋面上抬 升,水汽冷 却凝结形成 降水
持续时间 长,范围 广,强度小
多分布于 中纬地带
暖湿空气绕 台风中心旋 转上升时, 水汽凝结形 成降水
强度很大, 多为暴雨, 且伴有狂 风、雷电
热带洋面上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如果a﹤b﹤c,
则该地位于__南___半球的__冬__季_季节。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1.A的气温数值范
围是-10-0 ℃,B
的气温数值范围
是 10 -20 ℃。
2.试着判断出A地
是 青藏高原地区。
3.思考造成A、B两 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1)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地势 ④洋流 ⑤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c
b
A
海洋
a
B
陆地
等温线图
如果a﹥b﹥c,
则该地位于__北___半球的_夏___季_季节;
近地面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高、低气压带相间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张PPT)
热力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分布,气压带和风
冷干 带相间分布。 冷干
动力 动力 热力
副极地低压带
盛
行
西风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 风
赤道低压带
温湿 暖湿
热干 热干
热湿
动力
东 南 信风 副热带高压带
动力
盛 行 西风 副极地低压带
2、降水的类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张PPT)
类别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成因 特点 分布
近地面空气强 烈受热,湿热 空气上升,水 汽凝结,形成 降水
强度大,历时 短,范围小, 常伴有暴风、 雷电
赤道地区常年 发生,中低纬 地区夏季午后
暖湿空气前进途 中,遇到地形阻 挡,被迫迎风爬 升,水汽凝结形 成降水
地形的不同Βιβλιοθήκη -10 ℃ 0℃0℃
A0 ℃
B
10 ℃ 20 ℃
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F
-100
00
00 00
100
A
300
H
-400
200
等温线的绘制
等温线的特点
1、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 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等温线呈闭合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 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之是高温 中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西北 东南
成因 特点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低温少雨)
亚洲南部季风 (南亚、东南亚)
东北
西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全年高温,有明显 的旱雨季交替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30
25
最低气
20 15
温出现 10
最高气 温出现
在日出 前后
5
在午后
0 -5
14时
-10
时
2 4 6 81 1 1 1 1 2 2 2
问:一天中,最低气温和最0 2高4气6温8 分0 别2 出4 现在什么时间?
问:一天中,陆地与海洋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出
现的时间相同吗?一年中呢? 比热不同
2、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的年较差
极地东风
热力极地高压带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东南季风和西南季 风带来降水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二)季风环流
风 冬季 向 夏季
亚洲东部季风 (东亚)
向低纬B 弯曲
E
G
-500
200
100 00
-100 -200 -300
C
受寒流的影响
D
(4)C、D两处等温线弯曲的共同特点 是什么?共同原因是什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1)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地势 ④洋流 ⑤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
世界的气候
气候的概念
某一地区在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主要要素:气温和降水
1、“昨天十分闷热,而今天却下着雨,而且 觉得有点凉”,这是在描述气候吗?“昆明四季如 春”呢?
2、当地一年四季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3、以夏季为例,气候的特点是怎样归纳出来 的?
一、气温
1、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
气温的日较差
气温℃
最冷月 是1月
30
25
20
最热月
15 10
是7月
5
0
-5
-10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北半球,大陆上, 7 月最高, 1 月最低; 海洋上, 8 月最高, 2 月最低。
问:南半球呢? 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问:气温的水平分布用什么表示? 3、等温线图
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内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成 的线。
• 年平均气温高于20℃ 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 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 ℃ 的地区主要分 布在南北极圈以内。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
二、降水
1、降水的形成条件: (1)水汽 (2)凝结核 (3)冷却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共63 张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