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期中调研卷1【精品】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有答案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一填空题。
1. 把6.4+6.4+6.4+6.4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这个乘法算式表示意义是( )。
2. 4.58×2.5的积有( )位小数。
的商是( )小数它的商精确到十分位是( )。
3. 15114. 4.26×5.7的积是( )位小数5.18÷2.7的商的最高位是在( )位上。
5. 小红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54) 她后面相邻的同学座位用数对表示是( )左边相邻的同学座位用数对表示是( )。
6. 一本故事书有58页每天看页看了6天还有( )页没看当=3时还有( )页没看。
7. 做一条红丝带用1.5米长的彩带一盘彩带长13.5米要做80条这样的红丝带需要( )盘这样的彩带。
8. 计算32.5÷0.25时要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 )移动( )位看作( )÷( )来计算。
9. 一个长方形长2.4m宽1.5m则长方形的周长为( )m面积为( )m2现在长宽各扩大到原来的10倍与100倍则周长为( )m面积为( )m2。
10. 在括号里填上“>”“<”或“=”。
47×0.99( )47 3.25×1.1( )3.257.86÷0.6( )7.860.78÷2.5( )0.78二选择题。
11. 下面各式中与0.3÷2.4的商相等的是( )。
A. 300÷24B. 3÷0.24C. 3÷24D. 30÷2412. 下面三个数中精确到百分位大约是9.00的数是( )。
A. 8.995B. 8.994C. 9.005D. 9.01413. 每个空瓶可以装2.5千克的油妈妈要把25.5千克的油装在这样的瓶子里至少需要( )个这样的瓶子。
A. 9B. 10C. 11D. 1214. 下面各数中 ( )是循环小数。
A. 2.5555B. 2.5656C. 2.566D. 2.566…15. 6.7×(100+1)=6.7×100+6.7×1运用了( )。
完整版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

完整版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一、选择题1.把一个正方体切开,分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
A.不变B.增加了C.减少了2.下面的长方体中,与a相等的棱(不包括a)有()条。
A.3 B.4 C.6 D.23.M a b c=⨯⨯,(a、b、c为三个不同的质数),那么M的因数有()个。
A.6 B.7 C.8 D.94.一盒糖果,平均分给6个人,剩下3粒;平均分给7个人,还是剩下3粒。
这盒糖果最少有()粒。
A.16 B.45 C.485.34与912这两个分数()。
A.大小相等B.意义相同C.分数单位一样D.都是最简分数6.下面四句话,()是错误的。
A.一组数据都是整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可能不是整数。
B.异分母分教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中,蕴含着转化的思想。
C.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D.甲数的13一定小于乙数的23。
7.悟空西天取经路上又遇到了妖精,他每次拔一根毫毛就能变成一个悟空,变出的悟空也有这样的本领,每次变化需要2秒.如果要变出31个悟空,最短需()秒.A.8 B.10 C.12 D.148.古希腊人认为:如果一个数恰好等于它的所有因数(本身除外)相加之和,那么这个数就是“完美数”。
例如:6有四个因数1、2、3、6,除本身6以外,还有1、2、3三个因数,6=1+2+3,恰好是本身除外的所有因数之和,所以6就是“完美数”。
下面的数中()是“完美数”。
A.12 B.20 C.25 D.28二、填空题9.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42dm3=(________)cm3 16L9mL=(________)dm310.如果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分母的和是9,那么这样的最简真分数有(________)个。
11.五(2)班上体育课,有26人想参加跳绳活动,如果每3人一组刚好没有剩余,则至少要再来(________)个人;如果每2人一组或每5人一组也刚好没有剩余,则至少要减去(________)个人。
完整版期中综合检测试卷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1)

完整版期中综合检测试卷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1)一、选择题1.有4盒香皂,用下面四种方式包装,()种方式最省包装纸。
A. B.C.D.2.下面的长方形中,()与其它三个长方形不是同一长方体上的面。
A.B.C.D.3.古希腊人认为:如果一个数恰好等于它的所有因数(本身除外)相加之和,那么这个数就是“完美数”。
例如:6有四个因数1、2、3、6,除本身6以外,还有1、2、3三个因数,6=1+2+3,恰好是本身除外的所有因数之和,所以6就是“完美数”。
下面的数中()是“完美数”。
A.12 B.20 C.25 D.284.王老师买了一些糖果,6块装一袋或8块装一袋都正好装完。
如果这些糖果的总数在50块以内,可能是()块。
A.40 B.42 C.485.下列分数中,最简分数是()。
A.711B.312C.721D.17516.两根2米长的电线,第一根用去全长的14,第二根用去14米,剩下的电线()。
A.第一根长B.第二根长C.一样长D.无法比较7.平底锅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需要3分钟.只有1个平底锅,妈妈要烙15张饼,至少需要( )分钟.A.40 B.45 C.48 D.908.如图是蓄水池横截面图,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图能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和注水时间t之间的关系是()。
A.B.C.D.二、填空题9.4L=(______)ml348000dm=(______)3m3cm82cm=(______)ml335dm=(______)310.在直线上面的方框里填上适当的分数,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
11.小明用数字卡片组成了两个三位数34a是3的倍数,51aa和51a,要使34是2的倍数,a可能是(______)或(______)。
12.a是b的18倍,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13.一盒羽毛球,若每次取2个,最后剩下1个;若每次取3个,最后剩下1个;若每次取5个,最后还是剩下1个。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卷一.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22分)1.(2分)4.63×5.8的积有 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2.(1分)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
3.(2分)6÷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为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4.(1分)小明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3),他前面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5.(1分)一个小数,如果把它的整数部分扩大2倍是2,如果把小数部分扩大4倍是3.原来这个小数是 .6.(1分)四年(2)班同学的座位有6列,每列的座位一样多,第6列最后一名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6,8),则四年(2)班共有学生 人。
7.(8分)在0.3232,3.99…,3.,3.141592…,3.3111,3.2中,有限小数是 ,无限小数是 ,循环小数是 ;把这六个小数按从大到小排一排: > > > > > .8.(3分)一个盒子里有2个白球、3个红球和5个蓝球,从盒中摸一个球可能有 种结果,摸出 球的可能性最大, 球的可能性小.9.(2分)口袋里有10块奶糖,8块水果糖,5块酥糖,任意摸出一块,摸到 糖的可能性最大,摸到 糖的可能性最小.二.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10.(1分)下面算式中,与其它两个算式的积不同的是( )A.3.9×0.12B.0.39×120C.39×0.01211.(1分)在计算7.8×5.89时,积是( )位小数.A.2B.3C.412.(1分)和数对(7,8)表示同一列的数对是( )A.(4,8)B.(5,7)C.(7,3)13.(1分)94.6÷0.18的商是525时,余数是( )A.1B.0.1C.1014.(1分)如图,把一个均匀的圆形转盘等分成8份,在每一份上涂上红、黄、蓝、绿四种颜色中的一种,再安装上指针,设计成一个“幸运大转盘”。
任意转动转盘,指针停留在( )区域的可能性最大。
【精品】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1(解析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一.填空题(共11小题,满分24分)1.在﹣10、+1.6、10、0、﹣4.5、+100、﹣6这些数中,正数有,负数有.2.若a÷b=7(a、b为自然数),那么a和b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3.=4÷5===4.里面有个,个是1.5.把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是,3段长是米.6.爸爸今年a岁,小玲今年(a﹣30)岁,过5年后,爸爸和小玲相差岁.7.24和40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8.在横线里填上最简分数.18厘米=米250平方米=公顷0.15时=时9.9÷15===÷5.10.量一量,填一填.以邮局为观测点:(1)车站在方向上,距离是米.(2)少年宫在北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3)学校在东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4)书店在南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5)超市在南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11.教室里王明的位置用(3,2)表示,小磊坐在他的正前方,同桌小敏坐在他的左边,小磊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小敏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二.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分)12.和的大小相等它们的分数单位也相等.(判断对错)13.两个非零自然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判断对错)14.a、b都不为0,如果a×=b÷,那么a<b..(判断对错)15.自然数a能整除自然数b,a又能被自然数c整除,则a、b、c的最小公倍数是b.(自然数a、b、c 不等于0)(判断对错)16.某市某天的气温是﹣1~5℃,这一天的温差是5℃..(判断对错)17.因为甲数比乙数大,所以乙数就比甲数小..(判断对错)18.把一个圆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判断对错)19.把10块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了这些糖的十分之一.(判断对错)20.数对(5,x)和数对(x,5)表示的是同一位置.(判断对错)21.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8份可以表示为0.18..(判断对错)三.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22.小凡的邮票张数是小雨的,如果小雨与给小凡45张,两人的邮票张数就同样多了,小雨原来有()张.A.120B.360C.180D.23.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商是5,这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A.a B.b C.5D.a×b24.红旗小学六年级有男生48人,女生36人.男、女生分别站成若干排,要使每排的人数相同,每排最多有()人.A.4B.6C.12D.1625.如果a×=b×75%=c,而且a、b、c都不为0,那么()A.a>b>c B.b>c>a C.b>a>c D.c>b>a26.两根铁丝都长2米,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米,则剩下的()A.第一根长B.第二根长C.两根一样长D.无法判断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9分)27.直接写得数.+=1﹣=+=﹣=﹣=﹣=+=+=2﹣=﹣=28.用简便方法计算.(1)+++(2)++(3)﹣﹣(4)+++(5)+﹣(6)+﹣+29.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24和3620和159和275和8五.操作题(共2小题,满分9分)30.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上描出下面各点的位置:(3,4)(5,7)(7,4)(9,7)(11,4)(9,1)(7,4)(5,1)(3,4),并顺次连成一个图形.31.(1)银行的西北面是,医院的西南面是,医院在车站的面,车站的东北面是.(2)小明从家到去医院.他先向走到银行,再向走到商店,最后向走到医院.六.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4分)32.把48棵小树苗平均栽成4行,每行棵数是总棵数的几分之几?每行有多少棵?33.工程队挖一条长千米的水渠,第一天挖了全长的,第二天挖了全长的,第三天挖了全长的.这条水渠挖完了吗?(通过计算来说明)34.有一根长100厘米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隔4厘米做一个记号,每隔5厘米也做一个记号,然后把标有记号的地方剪断,绳子共减成了多少段?35.超市运来一批大米,第一天卖了吨,比第二天多卖吨.两天一共卖出多少吨?36.芳芳在一座宝塔的底层,发现有一张字条告诉她再登多少级台阶就有藏宝图:“比125大,比180小;5个5个地数,没有剩余;又是4和8的倍数”.芳芳再登多少级台阶才能找到藏宝图?37.五(1)班的学生人数在40~50人之间,一次大扫除,按6人一组分组,则少1人;按8人一组分组,还是少1人.五(1)班有学生多少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11小题,满分24分)1.【分析】根据正数的意义,以前学过的7、36、8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也可以加“+”号,因此,+7、+36、8是正数;根据负数的意义,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像﹣12、﹣7、﹣3叫做负数;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解:在﹣10、+1.6、10、0、﹣4.5、+100、﹣6这些数中,正数有+1.6、10、+100,负数有﹣10、﹣4.5、﹣6;故答案为:+1.6、10、+100,﹣10、﹣4.5、﹣6.【点评】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的意义.2.【分析】a和b均为非0自然数,a÷b=7,说明a是b的整数倍,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由此解答问题即可.解:由题意得,a和b均为非0自然数,a÷b=7,可知a是b的倍数,所以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故答案为:b,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3.【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4÷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4÷5=,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4就是;分子、分母都乘9就是.由此进行转化并填空;分母30﹣20变为10,相当于分母除以3,则分子除以3即可求解.解:=4÷5===故答案为:16,45;3,.【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除式、分数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4.【分析】判定一个分数的单位看分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要求有几个分数单位,就看分子,分子是几就有几个分数单位;用1除以就可求出几个是1;据此得解.解:里面有5个7个是1;故答案为:5,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它的分数单位.5.【分析】把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即将这段米长的铁丝当做单位“1”平均分成8份,则其中的每段是全长的1÷8=,每段的长为×=米;3段长是×3=米;据此解答.解:每段是全长的1÷8=;每段的长为×=(米);3段长是×3=(米);答:每段是全长的,每段的长为米;3段长是米.故答案为:,米;;【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得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分率,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6.【分析】爸爸今年a岁,小玲今年(a﹣30)岁,则爸爸与小玲相差a﹣(a﹣30)=30岁,过5年后,爸爸与小玲还是相差30岁;据此解答.解:a﹣(a﹣30)=a﹣a+30=30(岁)答:过5年后,爸爸与小玲相差30岁.故答案为:30.【点评】解决此题明确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7.【分析】根据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求解.解:因为:24=2×2×2×3,40=2×2×2×5,所以24和40的最大公因数是:2×2×2=8,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5=120,.故答案为:8,120.【点评】考查了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约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8.【分析】(1)低级单位厘米化高级单位米除以进率100.(2)低级单位平方米化高级单位公顷除以进率10000.(3)将小数改写为最简分数即可求解.解:(1)18厘米=米(2)250平方米=公顷(3)0.15时=时故答案为:;;.【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9.【分析】(1)9÷15可改写成,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4可改写成,分子和分母同时乘3可改写成;(2)把9÷15的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3得3÷5.解:9÷15===3÷5故答案为:36,45,3.【点评】此题考查除法和分数之间的转化,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转化即可.10.【分析】根据平面图上方向的辨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邮局的位置为观测点即可确定车站、少年宫、学校、书店、超市的方向,所偏的度数通过量角量角器即可分别度量出.根据车站、少年宫、学校、书店、超市与邮局的图上距离及图中所标注的线段比例尺即可求出分别求出车站、少年宫、学校、书店、超市与邮局的实际距离.解:(1)100×2=200(米)答:车站在正北方向上,距离是200米.(2)少年宫少年宫在北偏西45°的方向上100×4=400(米)答:少年宫在北偏西45°的方向上,距离是400米.(3)学校在东偏北30°的方向上100×3=300(米)答:学校在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300米.(4)书店在南偏东30°的方向上100×5=500(米)答:书店在南偏东30°的方向上,距离是500米.(5)超市在南偏西45°°的方向上100×6=600(米)答:超市在南偏西45°的方向上,距离是600米.故答案为:正北,200;西45,400;北30;300;东30,500;西45°,600.【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方向与距离在平面图中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线段比例尺的灵活应用.11.【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王明坐在第3列,第二行.小磊坐在他的正前方,则小磊与王明同列,行数减1;小敏坐在他的左边,与王明同行,列数加1(对答题者而言是右边).据此即可分别用数对表示小磊、小敏的位置.解:教室里王明的位置用(3,2)表示,小磊坐在他的正前方,同桌小敏坐在他的左边,小磊的位置可以用数对(3,1)表示,小敏的位置可以用数对(4,2)表示.故答案为:(3,1),(4,2)【点评】数对中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在不同的题目中会有所不同,但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点前、后移动列不变,行数减、加移动的格数;左、右移动行不变,列数减加移动的格数.二.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分)12.【分析】判定一个分数的单位看分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据此得解.解:根据分数的性质可知,=,但是的分母是10,所以它的分数单位是;而的分母是5,所以它的分数单位是;≠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它的分数单位.13.【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研究因数和倍数时,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由此解决问题.解:两个数(不为0的自然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因数和倍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意义.14.【分析】先把除法变成乘法,然后根据“积一定,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解答即可.解:因为,a×=b÷,则,a×=b×3,<3,所以,a>b,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积一定,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反之,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就越小.15.【分析】自然数a能整除自然数b,a又能被自然数c整除,b是a的整数倍,a是c的整数倍,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依此即可求解.解:自然数a能整除自然数b,a又能被自然数c整除,可得b是a的整数倍,a是c的整数倍,所以a、b、c的最小公倍数是b.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16.【分析】气温从﹣1℃至0℃相差1℃,从0℃至5℃相差5℃,从﹣1℃至5℃就相差6℃,据此判断.解:气温从﹣1℃至0℃相差1℃,从0℃至5℃相差5℃,从﹣1℃至5℃就相差:5﹣(﹣1)=6(℃).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正、负数运算的计算能力.17.【分析】先把乙数看成单位“1”,甲数就是(1+),用除以甲数就是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解:÷(1+)=÷=答:乙数就比甲数小.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注意区分两个单位“1”的不同,用其中一个数表示出另一个数,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方法求解.18.【分析】把一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如果不是平均分,每份就不一定是它的.解:把一个圆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此题没说平均分,每份就不一定是它的.因此原题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注意,一定是把单位“1”平均分.19.【分析】把10块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根据分数的意义,即将这10块糖当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则每个小朋友分得了全部的,即五分之一.解:把10块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根据分数的意义,每个小朋友分了这些糖的五分之一.所以把10块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了这些糖的十分之一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分数的意义为: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20.【分析】根据题意,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数对(5,x)表示第5列,第x行,数对(x,5)表示第x列,第5行,位置不同,进而完成判断.解:数对(5,x)表示第5列,第x行,数对(x,5)表示第x列,第5行,位置不同,判断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重点考查数对的应用即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21.【分析】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8份是,化成小数是0.018.解: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8份可以表示为0.018;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三.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22.【分析】根据“小雨与给小凡45张,两人的邮票张数就同样多了,”可知:小雨原来比小凡多4×2=90张,把小雨的邮票张数看作单位“1”,那么90对应的分率是(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90除以对应的分率(1﹣)即可求出小雨的邮票张数.解:(45×2)÷(1﹣)=90÷=120(张)答:小雨原来有120张.故选:A.【点评】这种类型的题目属于分数除法应用题,只要找清单位“1”,确定准具体数量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本题关键是确定小雨原来比小凡多的张数.23.【分析】根据题干分析可得,a是b的倍数,则根据两个数如果是倍数关系,则最小公倍数就是那个较大的数,据此即可解答问题.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商是5,则a与b成倍数关系,则这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a.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是:两个数如果是倍数关系,则最小公倍数就是那个较大的数.24.【分析】要求每排最多有多少人,即求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即可.解:48=2×2×2×2×336=2×2×3×3所以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即每排最多有12人;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25.【分析】根据“积一定,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解答即可.解:a×=b×75%=c×1>1>75%所以b>c>a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积一定,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反之,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就越小.26.【分析】把每根铁丝的长度都看作单位“1”,把第一根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用去还剩下这根铁丝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这根铁丝的长度乘(1﹣)就是第一根剩下的长度;用第二根铁丝的长度减米就是第二根剩下的长度.通过比较即可确定哪根剩下的长.解:2×(1﹣)=2×=1(米)2﹣=1(米)1<1答:剩下的第二根长.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有:分数减法的意义及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分数的大小比较.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9分)27.【分析】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得数化成最简分数.据此计算.解:+=11﹣=+=﹣=﹣=﹣=+=1+=2﹣=﹣=【点评】本题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28.【分析】(1)、(4)、(6)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2)、(5)根据加法交换律进行简算;(3)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解:(1)+++=(+)+(+)=1+=1(2)++=++=1+=1(3)﹣﹣=﹣(+)=﹣1=(4)+++=(+)+(+)=1+2=3(5)+﹣=﹣+=0+=(6)+﹣+=(﹣)+(+)=0+1=1【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9.【分析】对于一般的两个数来说,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互质数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即这两个数的乘积.解:24=2×2×2×336=2×2×3×3最大公约数是2×2×3=12,最小公倍数是2×2×2×3×3=72.20=2×2×5,15=3×5,最大公因数是5,最小公倍数是2×2×3×5=60;9和27是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是9,最小公倍数是27;5和8是互质数,所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5×8=4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对于一般的两个数来说,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互质数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即这两个数的乘积.五.操作题(共2小题,满分9分)30.【分析】根据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先列后行,确定各点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各点即可.解:如图:【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的写法,即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31.【分析】依据图上标注的各种信息,以及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就可以直接填写答案.解:(1)银行的西北面是家,医院的西南面是商店,医院在车站的西北面,车站的东北面是学校.(2)小明从家到去医院.他先向东南走到银行,再向东走到商店,最后向东北走到医院.故答案为:家,商店,西北,学校;东南,东,东北.【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依据方向和距离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关键是弄清楚地图上的方向规定.六.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4分)32.【分析】把48棵小树苗平均栽成4行,根据分数的意义,将总棵数当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则每行占总棵数的1÷4=,根据除法的意义,用总棵数除以平均栽成的行数,即得每行多少棵.解:1÷4=48÷4=12(棵)答:每行棵数是总棵数的,每行有12棵.【点评】完成第二个问题时,也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棵数乘每行棵数占总棵数的分率求出.33.【分析】把水渠的总长度看成单位“1”,第一天挖了全长的,第二天挖了全长的,第三天挖了全长的,把这三天挖的分率相加,求出一共挖了全长的几分之几,再与总长度1进行比较即可求解.解:++=1>所以没挖完;答:这条水渠没挖完.【点评】解决本题要注意千米是一个具体的长度,而第一天挖了全长的,第二天挖了全长的,第三天又挖了全长的都是分率,求出共挖了全长的几分之几应与“1”比较,而不是与千米比较.34.【分析】首先求出每4厘米作一个记号,可以作几个记号;再求出每3厘米作一个记号,可以作几个记号;因为3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所以每12厘米处的记号重合,由此即可求出绳子被剪出的段数.解:100÷4﹣1=25﹣1=24(个)100÷5﹣1=20﹣1=19(个)3和4互质,所以3和4的最小公倍数时3×4=12,100÷12﹣1≈8﹣1=7(个)24+19﹣7=43﹣7=36(个)36+1=37(段)答:绳子一共被剪成了37段.【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出每12厘米处的记号重合,并求出重合的记号的个数.35.【分析】用第一天卖出的质量减去吨求出第二天卖出的质量,再加上第一天卖出的质量就是两天一共卖出的质量.解:﹣+=+=(吨)答:两天一共卖出吨.【点评】本题的重点是先求出第二天卖出的质量,再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式解答.36.【分析】根据题意知道,5个5个地数,没有剩余说明这个数是5的倍数,又告诉这个数又是4和8的倍数,说明这个数是5和8的公倍数,先求出5和8的最小公倍数,再用40乘2、3、4、5、6、….然后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知道,这个台阶的数量是5的倍数,又告诉这个数又是4和8的倍数,说明这个数是5和8的公倍数,求出5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40.由此可得5和8的公倍数是:40、80、120、160、200…,发现只有160比125大,比180小.所以这个数就是160.答:芳芳再登160级台阶才能找到藏宝图.【点评】考查了5的倍数的特征,关键是先找出在125和180之间符合5的倍数和8的倍数的公倍数即可解答.37.【分析】如果全班人数再增加1人,全班人数也就是6和8的公倍数,根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即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进行解答即可.解:6=2×3,8=2×2×2,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24×2=48,48﹣1=47,答:五(1)班有学生47人.【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进而结合题意,解答得出结论.。
人教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1)

人教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1)一、选择题1.如图,甲和乙都是用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的,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乙A.甲的体积大B.乙的体积大C.甲的体积与乙的体积相等D.甲的表面积与乙的表面积相等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120cm,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和是()cm。
A.12 B.30 C.40 D.103.如果a、b是两个质数,那么下面式子的答案一定是合数的是()。
A.a+b B.a-b C.a×b D.a÷b4.暑假里,冬冬每6天去一次游泳,丁丁每4天去一次游冰。
8月1日他们同时去游泳,下一次他们同时去游泳将是8月()日。
A.12 B.13 C.24 D.255.分数单位是110。
且大于110而小于910的最简分数有()个。
A.2 B.7 C.无数6.甲数的45和乙数的34相等,那么甲数与乙数相比()。
A.甲数大B.乙数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7.有10人要坐船,大船每只坐4人,小船每只坐3人.下面的租船方案,最合理的是()A.大船3只B.小船4只C.大船2只D.大船1只,小船2只8.将一个长25厘米,宽20厘米,高15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如图所示),切掉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后,再将剩余部分切割成一些棱长是5厘米的小正方体,一共可以切()块.A.3 B.12 C.15 D.33二、填空题9.1.08m3=(________)L 42000cm2=(________)m230.9mL=(________)L 3.56L=(________)L(________)mL10.在分数7a中,当a(________)7时,是一个真分数;当a(________)7时,是一个假分数;当a是(________)时,的分数值等于1。
11.在1,10,12,25,54,102,417,23,810中,偶数有(_________),合数有(_________),同时是2,3,5的倍数有(________)。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评五年级数学试题(练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冷静思考正确填空。
(每空0.5分共18分)1. 8÷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2. 把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是()。
3. 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7.3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4. ()÷0.5=0.20.36÷()=0.95.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①4.25÷()>4.25②()÷1.5<2.5③6.24÷()=62.4④()×4.53=45306. 7.4848…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的它是()小数可简写成()。
7. 将循环小数0.027与0.179672相乘取近似值要求保留一百位小数。
那么该近似值的最后一位小数是()。
8. 括号里填上“>”“<”或“=”。
4.6()4.666 3.14()3.148.7()8.68 6.39()6.399. 下面是某班的部分座位表。
(1)王小明的位置用数对(24)表示彭智勇在第4列第1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如果数对(25)表示王晓萍的位置那么王晓萍坐在第()列第()行。
(2)根据座位表 写出下面四名同学的位置。
张芳( ) 王磊( ) 刘洪( ) 李俊( )。
(3)根据下面三名同学的位置数对 在座位表里填写姓名。
赵凯(7 1) 盛林(4 5) 马军(2 2)10.(1)从( )号袋中摸出的球一定是黑球 不可能是( )球. (2)从①号袋中摸出可能是( )球 也可能是( )球. (3)从③号袋中摸出的一定是( )球 不可能是( )球. (4)从①号袋中摸出( )球的可能性大 摸出( )球的可能性小.二 考考你的判断力。
(对的在括号里打“√” 错的打“×”)(6分)11. 确定平面上某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用两个数据。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11. 两个数的积是26.78,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2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那么积是()。
1. 下面各个算式中商最大的是()。
A.12÷0.008B.12÷0.08C.12÷0.82. 下面各数是循环小数的是()。
A.0.888B.45.232323C.0.1●68●3. 在一个除法算式中,把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要使得商不变,被除数应该()。
A. 缩小到原来的100倍B. 扩大到原来的10倍C.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4. 两个数相乘的积与这两个数相比,()。
A. 这两个数大B. 积大C. 无法确定谁大谁小5. 下面各个算式中能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是()。
A. 1.3×18+13×2.2B. 1.3×18+23×58C. 1.3×18-38×56四.计算。
(32分)1. 列竖式计算。
(24分)56.1×0.33= 3.02×45=2.9×120= 89.4×0.5=1.035÷0.23= 23.4÷20=27.9÷45= 10.098÷0.102=2. 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8分)0.25×66×40 12.5×(8.8+0.8)15×2.36+150×0.764 3.3×89.2-33×0.92五.解决问题。
(26分)1. 小丽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买了3千克黄瓜,每千克1.98元,还买了2.6千克的鸡蛋,每千克5.23元。
小丽还想买一杯7.5元的酸奶,用50元买这些所有的商品够吗?(5分)2. 体育老师买来10根10米长的绳子用来做跳绳,一根跳绳2.1米长。
这些绳子最多可以做多少根跳绳?(5分)3. 下面是好运村村民生活区域平面示意图,按要求作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期中练习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 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a 的平方加上a 的2倍的和是( )。
2. 在①3x+4x=48 ②69+5x ③12+3x >60 53—36=17 ⑤x+x —3=0 中,是方程的有( ),
是等式的有( )。
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80厘米=( )米 650毫升=( )升 48分=( )时
4.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是( )米。
5. 一个两位数既是5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而且是偶数,这个数最小是
( ),最大是( )。
6. 5个连续的奇数的和是45,其中最大的数是( )。
7.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的换算公式: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
某地今天的温度是80.6华氏度,相当于( )℃。
8. 把一个长是20厘米,宽是12厘米,把它剪成大小一样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 )厘米,至少可以裁( )个。
9.1082至少加上( )是3的倍数,至少减去( )才是5的倍数。
10.如果A 、B 是自然数,且A=B+1,那么A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1.在○里填上“ > ”、“ < ”或“=”
0.6○85 43 ○ 0.75 32○2
3 12.在a
5中,当 a 为( )时,它是真分数;当a 为( )时,它是假分数;当 a 为( )时,它没有意义。
13、酒店搬来5箱啤酒,一共60瓶,平均分给6桌客人,平均每桌客人分到( )瓶,平均每桌客人分到( )箱。
二、计算(共28分)
1.解方程(每题3分,共18分)
5x —1.2=6.8 3.5x —1.5x=10.8 9X +4.5=32.4
2x —3.8+4.2=10 4x ÷5=1.6 X -0.1X =1.08
2. 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每题2分,共10分)
20和30 65和39 8和6 7和11 60和12
A. 31
B.41
C.51
D. 2
1
5. 1和5都是10的( )
A.因数
B. 质因数
C. 公因数
五、解决问题(1-6题5分,第7题6分,共36分)
1.书店八月份售出儿童读物452本,比七月份售出的儿童读物的本数的2倍少12本,书店七月份售出儿童读物多少本?(用方程解)
2.学校买4张桌子和9把椅子一共用2520元。
已知椅子的价格是每把120元,桌子的价格是多少元?(用方程解)
3. 有35个苹果和34个梨,平均分给舞蹈队的小朋友,结果苹果多了3个,梨少了6个。
舞蹈队最多有多少个小朋友?
4、汽车站内早上7:00开始同时发车,1路公交车每隔5分钟发一辆车,12路公交车6分钟发一辆车,在7:00到8:10里几次同时发了车?
………………5.甲乙两车从相距640米两地同时相对开出, 5小时两车相遇。
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用方程解)
6. 用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照右图的样子拼成正方形。
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多少厘米?需要几个长方形?
7.李林和张军两人进行1000米的长跑比赛。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跑完1000米,李林用( )
分钟,张军大约用( )分钟。
(2)起跑后的第1分钟,( )跑
得快一些。
(3)起跑后的( )分钟内,两人
跑的路程同样多,是( )米。
(4)李林的平均速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