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练习题
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太平天国运动一.单选1.1851年,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在定都天京后颁布了()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劝世良言》 D.《南京条约》2.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事件是()A.定都天京B.太平军北伐失败C.天京事变的爆发D.洪仁玕颁布《资政新篇》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是()A.金田起义B.永安封王 C.天京事变 D.攻占天京4.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即()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B.中央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D.满汉地主阶级勾结镇压5.太平天国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运动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A.中央军队和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D.敌人的长期封锁围困6.下列对如图人物领导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他是洪秀全B.起义的时间是1851年一1864年C.1856年,金田事变的发生标志者太平天国从此由盛而衰D.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7.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取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
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8.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下列体现这一传统的史实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左宗棠收复新疆C.太平军抗击八国联军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9.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掀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其中发生于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是()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黄海大战10.“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
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是红头军”。
与该民歌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邓世昌黄海撞日舰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11.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A.杨秀清 B.李秀成C.洪秀全D.石达开12.指挥太平军在浙江慈溪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的将领是()A.石达开 B.陈玉成C.洪任玕D.李秀成13.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西方侵略者领导与指挥的“洋枪队”,和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这说明()A.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城B.清军已没有抵抗能力C.外国势力开始侵华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14.英国人呤唎在其著作中记载:“1862年9月21日,这个美国兵痞,头一个为清军服务的美国人华尔,在率军攻打……慈溪的时候,中弹身亡。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训练:03 太平天国运动(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03 太平天国运动一、单选题1.下列人物属于太平天国后期优秀青年将领的是()①杨秀清②陈玉成③石达开④李秀成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2.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的文件是( )A. 《劝世良言》B. 《天朝田亩制度》C. 《资政新篇》D. 《醒世恒言》3.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A. 定都天京B. 太平军北伐C. 天京事变D. 天京陷落4.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
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
”此材料中的“粤匪扰乱”是指()A. 太平天国运动B. 洋务运动C. 维新变法运动D. 义和团运动5.太平天国前期在《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多余财物要收归国库。
而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中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这种改变()A. 适应了农民战争的需要B.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改良C.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D. 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6.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1万多拜上帝会会众,蓄发易服,头裹红巾,掀起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
这次运动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标志是()A. 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B. 太平天国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C. 太平军在江苏青浦打败华尔洋枪队,但进攻上海时损失惨重D.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天京事变”7.“以天国的理想作为现实奋斗的目标,以政治上的平等与经济上的平均作为政治动员的口号。
”下列文献能够印证该观点的是()A. 《天朝田亩制度》B. 《每周评论》C. 《资政新篇》D. 《猛回头》8.《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这表达了贫苦农民希望()A. 发展资本主义B. 实现君主立宪C. 平均分配土地D. 集中社会财富9.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
八上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精讲+同步练习题

洪秀全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和同学冯云山传教并发展壮大。
3太平天国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达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二发展壮大1永安封王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均受东王制。
2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3太平天国的纲领文件定都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4太平天国全盛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进行北伐和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三由胜转衰1天京事变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1856年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万岁,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出走。
这一事件称为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挽救危局封洪仁玕为干王,洪仁玕颁布《资政新篇》为能实施。
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不利局面。
3天京陷落曾国藩的湘军,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的淮军共同进攻。
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4评价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斗争时间长,范围广。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启示:历史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胜利。
【基础认知】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基本概况: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两年多就发展会员两千多人。
3.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天王)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4.初步建立政权:不久,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天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5.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6.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时间:1853年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目的(理想):天平天国想通过此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

《太平天国运动》练习一、选择题1.《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场所”。
这一评价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A.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C.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D.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2.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
也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毛泽东还曾说过,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这是因为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都()A.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B.反封建反侵略C.主张改变君主专制政体D.反对外来侵略3.1858年,英国侵华军司令额尔金率舰队自上海沿江西上。
在天京江面,太平军与其交火。
事后,太平天国向英方道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
由此可见,太平天国()A.反对帝国主义的不彻底性B.受《北京条约》的影响较深C.迫切学习西方的强烈愿望D.对西方列强存在某种幻想4.丞相是太平天国前后期一直存在的官职,大体可分为虚衔和实职两大类,各类丞相在前后期的演变情形,符合中国中国历代丞相制度的基本规律。
到后期太平天国的官职已丧失了其基本功能,也偏离了其设官建制的原初动机,这说明()A.太平天国已经建立起新型的职官秩序B.太平天国完成了建立近代农村秩序的任务C.太平天国没有提出再建工商社会秩序的方案D.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具有历史的必然性5.有学者认为,同为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却比义和团运动更好地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
其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A.建立了自己的政权B.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D.在中国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6.《资政新篇》问世后,曾国藩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士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1.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人民反抗清政府的斗争持续不断。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A.太平天国运动B.广州三元里人民起义C.虎门销烟D.李自成起义2.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的标志是()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定都天京D.天京事变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巩固革命大本营采取的军事行动是()A.北伐和西征B.东征和西征C.北伐和东征D.北伐和南征4.《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这个“方案”的提出者是() A.洪秀全 B.石达开C.洪仁玕D.韦昌辉5.太平天国面对的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所不曾有的新情况”。
这个“新情况”是指()A.尖锐的阶级矛盾B.满汉地主武装的共同镇压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D.内讧导致力量削弱6.下列哪一次斗争显示了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A.林则徐虎门销烟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郑成功收复台湾D.清军抗击英法联军7.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C.不能充分依靠群众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金田起义时,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中写道:“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驿,未走先哭。
乃于十二日甫抵武宣,而教匪偷越紫荆山而来,如虎兕出柙,先锋已到三里圩矣。
……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纷纷向西逃者渡江船无歇时。
问县(官)刘作肃有何准备?答云‘只有一绳’,则大哭。
我何等福气……”材料二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材料三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1905年) (1)金田起义的农民领袖是谁?(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部文件的内容?为什么在当时没能真正实施?(3)这场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除材料三中的“煮豆燃萁”之外,还有什么?(4)“莫将成败论英雄”,你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答案:1.A2.B3.A4.C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虽然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实施,但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测试题(含答案)1.“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这首歌谣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次农民战争()A.陈胜、吴广起义B.太平天国运动C.李自成起义 D.黄巾起义2.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轨迹示意图。
其中①②处应该是()A.金田起义、天京事变B.定都天京、天京事变C.永安建制、天京事变D.永安建制、定都天京3.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A.北伐失利B.天京事变C.天京保卫战失利D.永安建制4.下侧是《太平天国运动》思维导图,此图不能说明()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B.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C.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D.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5.“曾国藩对洪秀全采取大包围的战略,同时,英美法三国也给了曾、李、左不少的帮助。
同治三年,湘军在曾国藩领导之下打进南京,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就此亡了。
”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A.领导集团的腐败和内讧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D.革命纲领不切合中国实际6.下图为太平天国颁布给农民的田契。
内有某人“自置田一十八亩”,“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等文字。
这则材料可以说明太平天国()A.实现了“有田同耕”的理想B.普遍实行土地公有的制度C.未严格执行《天朝田亩制度》D.与地主相勾结残酷剥削农民7.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二幅浮雕,描述的是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的场景。
这块浮雕可用于研究()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8.下列年代尺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③处应该是()A.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京陷落B.军事全盛、定都天京、天京陷落C.永安建制、天京事变、天京陷落D.军事全盛、天京事变、天京陷落9.下图是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的纲领性文件。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及练习题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及练习题及时地做好课后练习能够巩固知识点的记忆,对于学好高中历史十分重要,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及练习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1.兴起原因: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的_________和_______空前激化。
2.兴起发展(1)兴起: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________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
(2)壮大:永安建制后于1853年攻克________作国都。
(3)全盛①北伐:北伐军打到________,孤军深入失败。
②西征:西征军与________的湘军激战,夺取清朝半壁江山,军事上达到全盛。
3.革命纲领(1)《天朝田亩制度》①内容:土地分配制度——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________和年龄平分土地;产品分配制度──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________。
②目的:建立一个“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
③评价: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体现了________思想,根本无法实现。
(2)《资政新篇》①内容:政治上主张向西方学习,________,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主张________,奖励技术发明;文化教育上主张开设________等。
②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_______的设想。
4.由盛转衰──天京变乱(1)原因①领导者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滋长。
②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尖锐(2)表现①________杀掉杨秀清后被处死。
②________遭猜忌出走,全军覆没。
5.后期防御(1)重建领导核心:提拔________、李秀成指挥军事,________朝政。
(2)开展防御战①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江北大营,又取得________大捷。
②1860年,李秀成、陈玉成攻破________打到上海近郊。
③湘军攻陷安庆,________就义。
6.运动失败:1864年,________,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B.大同小异C.完全一致D.互为补充2.洪仁干在《资政新篇》中主张“外国有禁卖子为奴之例。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练习(含解析)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拜上帝会”创立后发展迅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A.“拜上帝会”有创造精神B.人民渴望平等平均C.宗教迷信严重D.阶级矛盾尖锐2.太平天国颁发给农民的田契中有某人“自置田一十八亩”,“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等文字。
这可以说明太平天国()A.未严格执行《天朝田亩制度》B.普遍实行土地公有的制度C.实现了“有田同耕”的理想D.与地主相勾结残酷剥削农民3.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
“内乱毁梦”是因为()A.永安建制分封诸王B.曾国藩率军镇压C.发生了天京事变D.清政府“借师助剿”4.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开始于()A.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B.郑成功收复台湾C.太平天国运动D.林则徐虎门销烟5.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指太平天国()A.没能实行宗教改革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6.某班讨论,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D.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7.1843年,洪秀全创立的特殊的宗教组织是()A.五斗米道B.基督教C.太平道D.“拜上帝会”8.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创立“拜上帝会”B.金田起义C.永安建制D.定都天京9.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的标志是()A.金田起义B.组织太平军北伐C.永安封王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0.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
”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A.定都天京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发动金田起义D.提出《资政新篇》11.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是()A.北伐和西征B.天京陷落C.天京事变D.安庆陷落12.曾国藩认为,“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