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煤炭性质对气化的影响

合集下载

第三章煤炭性质对气化的影响

第三章煤炭性质对气化的影响
第三章煤炭性质对气化的影 响
化工艺》
3-1 煤种对气化的影响
气化用煤的种类对气化过程有很大的影 响,煤种不仅影响气化产品的产率与质 量,而且关系到气化的生产操作条件。 所以,在选择气化用原料的种类时,必 须结合气化方式和气化炉的结构进行考 虑,也要充分利用资源,合理选用原料 。
化工艺》
3-1 煤种对气化的影响
焦油组成和产率的影响
焦油产率与煤种性质有关:一般 地说,变质程度较深的气煤和长焰煤 比变质程度浅的褐煤焦油产率大,而 变质程度更深的烟煤和无烟煤.其焦 油产率却更低。
化工艺》
3-2 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水分对气化的影响 灰分对气化的影响 挥发分对气化的影响 硫分对气化的影响 粒度对气化的影响 灰熔点及结渣性对气化的影响 其他性质对气化的影响
结论:气化用燃料中硫含量应是越低越好
化工艺》
3-2 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五、粒度对气化的影响
为了控制煤的带出量,气化炉实际生产能力有一个 上限,对移动床加压气化而言,粉煤带出量不应超过入 炉煤总量的1%,为限制2mm的煤粒不被带出,炉内上 部空间煤气的实际速度最大为0.9~0.95m/s。
气化炉内某一粒径的颗粒被带出气化炉的条件是 :气化炉内上部空间气体的实际气流速度大于颗粒 的沉降速度。气化炉上部空间的气流速度用下式计 算:
对发 热值 和组 成的 影响
对煤 气产 率的 影响
一般来说,煤中挥发分越高,转变为 焦油的有机物就越多,煤气的产率下 降。 此外,随着煤中挥发分的增加,粗煤
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增加的,这样在脱 除二氧化碳后的净煤气产率下降得更 快
化工艺》 三、不同 煤种对气化的影响
对消 耗指 标的 影响
不同煤 种消耗 指标的 规律

煤的工业分析及其对气化的影响如何?

煤的工业分析及其对气化的影响如何?

煤的工业分析及其对气化的影响如何?各种煤,除了其外表特征不同外,更主要的是它们的工艺性能也有很大的差别。

为了合理的利用煤炭资源,对煤作出正确的评价,在工业上,我们通常采用工业分析的方法。

煤的工业分析通常包括煤的水分、灰分、挥发份和固定碳四种,它们对煤的气化影响很大,现分述于下。

(1)水份:煤的水份通常以三种状态存在。

即游离水,一般由外界条件造成,如雨、雪等,二结晶水,是组成煤的分子与水化合而成为结晶状态的水;三是吸附水,是煤本身的空隙形成毛细吸附现象所吸附的水。

一般所指煤的水份是指实验水份,即在空气干燥状态下的试料,在105℃温度下,加热一小时所放出的水份,这主要是吸收水。

这种水份的含水量与煤形成时间的长短有关系,通常泥煤和褐煤含10℃—30%的水份,而烟煤和无烟煤的水份在5%以下。

煤中水份不但对煤的运输、破碎、筛分都不利,而且煤的水份直接影响煤的发热值,还在气化中及收大量的热量,降低煤气的温度,甚至降低还原层的温度,使煤气质量变坏,CO 2含量增加。

同时在干燥层温度较低时,气化烟煤时干馏层逸出的焦油将会发生重新凝聚,而影响发生炉的透气性。

所以,一般要求煤中的水份不超过8%。

另外,由外界条件造成的游离水,特别是雨天,将严重影响煤的筛分,使大量煤末混入发生炉,使料层透气性变坏,煤气质量下降。

故要求大多数南方工厂的煤气站设置干煤棚或采取其它降低外界水份的措施。

(2)灰份:煤的灰份是指除去水份、挥发份外,一切可燃物质在一定温度(800℃上下)完全燃烧后的残留物。

煤的灰份,主要由二氧化硅(SiO 2)二氧化铝(Al 2O 3)、三氧化二铁(Fe 2O 3)、氧化钙(CaO )、和氧化镁(MgO )等组成。

这些矿物质由于是由燃烧得来,故与原来煤中矿特质的真实情况是不同的。

在燃烧时,它们经历了分解、脱水等过程。

煤的灰份是其原生植物的含有物及其在形成过程中外部渗透沉积而混入的。

因此,它的种类、数量以至分布状态,由于煤层所在位置,种类以及形成的不同而异。

煤炭气化工艺学教学大纲

煤炭气化工艺学教学大纲

煤炭气化工艺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6207课程名称:煤炭气化工艺学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煤化学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开课系或教研室:化学化工系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煤炭气化工艺学》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课。

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很强的学科,对学生从事煤化工行业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课程的任务:主要内容是煤气化的原理、气化工艺流程以及合成气净化。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运用煤气化的原理和方法,熟悉煤气化工艺流程,为学生从事煤气化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 课程的基本要求1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辅以必要的课堂习题训练。

2成绩考核方式:期末考试90%+平时成绩10%三、课程教学内容(一)绪论.煤化工1.煤气化的发展现状.煤气化的基本内容2.学习方法(二)煤气化的基本原理1.煤气化的概念.基本化学反应2.煤质对煤气化的影响(三)煤气化炉的结构和类型L煤气化炉的基本结构2 ,煤气化炉的类型。

(四)固定(移动)床气化法1.固定床气化炉的结构2,煤气化炉的物料衡算3.常见的几种固定床气化炉(五)流化床气化法1,流态化的基本概念2.流化床气化炉的研发3.常见的流化床工艺流程(六)气流床气化法1.几种气流床炉型的比较2 ,常见气流床工艺流程3 ,煤的气化联合循环发电(七)煤炭地下气化1.煤地下气化工艺2.影响煤地下气化的因素3.煤地下气化发展工艺展望(八)煤的气化方法的评价与选择1.三种气化工艺的比较2.气化方法选择的原则(九)煤气的净化1 .煤气净化2 ,煤气净化的分类、学时分配表五、主要参考书.张双全、吴国光、周敏等编.《煤化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1.郭树才.煤化工工艺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8.许祥静.煤气化生产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9。

煤炭气化—气化炉的基本原理

煤炭气化—气化炉的基本原理

气化温度℃ 440~1400
800~1100 1200~1700
>1500
优点
低温煤气易于净 *操作简单,动
化*适于高灰熔 力消耗少*对耐
点煤*技术成熟, 火炉衬要求低*
全世界煤气化装 适于高灰熔点的
置容量占90%

碳转化率高*液 态灰渣易排出放 大容量:5000 吨/日*负荷跟踪
好(50%) *煤种适应性广
N ——返混程度 XC ——碳的转化率 K ——反应速率常数 T ——温度
ρ煤 取决于煤的的表观密度ρs(原料煤性质) 煤堆的疏松程度ε(反应器类型)
所要求碳的转化率(XC)的下降 τ随以下的因素而减小 返混的减少(N值上升)
反应速率常数K的上升、温度的上升和更高的反应性
不同反应器类型煤容积气化强度(qm/vR)的比较
②流化床气化炉 原料:3~5mm 加料方式:上部加料 排灰方式:固态排渣 灰渣和煤气出口温度:接近炉温 炉内情况:悬浮沸腾
③气流床气化炉 原料:粉煤(70%以上通过200目) 加料方式:下部与气化剂并流加料 排灰方式:液态排渣 灰渣和煤气出口温度:接近炉温 炉内情况:煤与气化剂在高温火焰中反应
煤种适应性 广
*气化效率 高
固定床
流化床
气流床 熔融床
缺点
不适于焦结性强 的煤
*低温干馏产生煤 焦油、沥青等
*单段炉不易大型 化,1200吨/日
*容量较小 1500吨/日 *飞灰中未燃 尽碳多(第
二代利用灰 团聚功能)
*对耐火炉衬 要求高(第 二代用水冷
套) *适于低灰熔
点煤
适于低 灰熔点

碳转化(%)
④熔池气化炉
气-固-液三相反应气化炉 原料:6㎜以下直至煤粉所有范围的煤粒 加料方式:燃料与气化剂并流加入 排灰方式:液态 灰渣和煤气出口温度:接近炉温 炉内情况:熔池是液态的熔灰、熔盐或熔融金属作为气化剂和煤的 分散剂,作为热源供煤中挥发物的热解和干馏。

煤炭性质对气化的影响:5、硫分含量对气化的影响.

煤炭性质对气化的影响:5、硫分含量对气化的影响.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第三节 原料煤对气化工艺的影响
三、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固定碳对气化的影响 硫分对气化的影响 粒度对气化的影响 反应性对气化的影响 黏结性对气化的影响 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对气化的影响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第三节 原料煤对气化工艺的影响
三、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1、煤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时,其中80%~85%的硫以H2S和 CS2的形式进入煤气当中。 硫分对气 化的影响
2、煤气用于燃料时,燃烧后大量的SO2会排入 大气,污染环境 3、用做合成原料气时,使得合成催化剂中毒,
结论:气化用燃料中硫含量应是越低越好

煤质对气化的影响PPT33页

煤质对气化的影响PPT33页
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煤炭性质对气化的影响

煤炭性质对气化的影响

2019/12/13
《煤炭气化工艺学》
三、气化的几个重要过程
煤的 干燥
煤的 热解
煤的 反应
2019/12/13
《煤炭气化工艺学》
三、气化的几个重要过程
煤的干燥过程,实质上是水分从微孔中蒸发的过程。
煤的干燥过程:理论上应在接近水的沸点下进行,但实际生

产中,和具体的气化工艺过程及其操作条件又有很大的关系
《煤炭气化工艺学》
三、气化的几个重要过程
煤炭气化过程的两类主要反应:燃烧反
应和还原反应
还原反应,包括碳和二氧
化碳的反应,以及水蒸气

煤的燃烧是指在空气、富氧空气或氧 气中,当煤的温度达到者火点时剧烈
和碳之间的反应是制气的 主要反应,主要生成一氧

氧化,放出大量热量的过程,完全燃
化碳和氢气。

烧时生成二氧化碳,而不完全燃烧时 则生成一氧化碳。
的热分解,放出大量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同时,有少量
2019/12/13 的硫生成二氧化硫等气体。
《煤炭气化工艺学》
三、气化的几个重要过程
煤的热解结果生成三类分子:小分子(气 体)、中等分子(焦油)、大分子(半焦)。
煤 的 干 馏
2019/12/13
就单纯热解作用的气态而言.煤气热 值随煤中挥发分的增加而增加; 随煤的变质程度的加深氢气含量增加 而烃类和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煤中的氧含量增加时,煤气中二氧化 碳和水含量增加。 煤气的平均分子量则随热解的温度升 高而下降.即随温度的升高大分子变小, 煤气数量增加。
2019/12/13
用对较于高所 单烟的谓 位煤气气 时炭化气化间强化强、度时,度单,因,位可其即气以在适干当馏采段 挥发物化较炉多截,面所积以形上成处的理半焦化学 反应性的较原好料,煤同质时进量人或气产化段的固 体物料也生较的少煤。气量。

2014煤化工生产技术(理论)课程标准

2014煤化工生产技术(理论)课程标准

《煤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总学时数:86 理论课时:62 实践课时:24适用专业:煤化工生产技术学分:4制定人:煤化工教研室制定日期:2014年4月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本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煤化工生产的基本概念,了解煤化工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深化空气深冷液化分离、煤气化、煤液化、甲醇生产技术及煤化学产品加工工艺等方面知识;培养学生的煤化工生产操作方面的专业能力,如正确地确定生产的工艺条件的能力,在煤化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下解决生产过程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操作煤化工的重要设备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本课程是在学生完成化工原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煤化学等基础课的学习后开设的,并通过专业实训与仿真实训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设计思路《煤化工生产技术》是以对企业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关于工作任务的调查分析为依据,确立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取证要求融通;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构建总体能力目标、具体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具备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煤化工工艺基本理论和从事煤化工生产操作、工艺运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精工艺、懂设备、懂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按照章节分为十一章,按工作任务工作岗位进行任务分解,形成6个学习情景:空气深冷液化分离;煤焦化技术;煤气化技术;煤液化技术;合成气合成天然气与甲醇技术;甲醇合成其他化学产品技术。

对工作过程的实施以工学结合方式实现。

在教学安排上,按周数进行。

采用教师授课、实训室实习、下厂参观及及顶岗操作,便于原理讲授与操作训练相结合。

每个学习情境内选取典型的工作任务,在教师指导下,课堂传授专业知识、课下掌握专业技能,把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企业生产与工作过程联系起来,使学习内容充分体现企业实际需要,让学生在生产任务实施中训练操作技能、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工作能力和方法能力,体验企业工作过程和氛围,构建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12-20
《煤炭气化工艺》
3-2 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一、水分含量对气化的影响
外在水分
是在煤的开采、运输、储存和洗选 过程中润湿在煤的外表面以及大毛 细孔而形成的
煤中水 分存在 形式
吸附或凝聚在煤内部较小的毛细孔中的水
内在水分
分,失去内在水分的煤为绝对干燥煤。
以硫酸钙、高岭土等形式存在的,
结晶水
第三章 煤炭性质对气化的影响
第一节 煤种对气化的影响
第二节 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2014-12-20
《煤炭气化工艺》
知识目标
熟悉气化用煤 的分类、煤的 性质
掌握煤质、煤 种对气化的影 响
了解我国煤炭 分布情况及煤 质情况
2014-12-20 《煤炭气化工艺》
能力目标
会判断实 际用煤作 为气化原 料的优劣
加料时,要求原料煤的水分含量应小于2%。
2014-12-20 《煤炭气化工艺》
3-2 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二、灰分含量对气化的影响
煤中灰分高,不仅增加了运输的费用,而且对气化过 程有许多不利的影响 气化时由于少量碳的表面被灰分覆盖,气化剂和碳表 面的接触面积减少,降低了气化效率 灰分的大量增加,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炉渣的排出量, 随炉渣排出的碳损耗量也必然增加。
3-2 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五、粒度对气化的影响
粒度与比表面间的关系:煤的粒径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煤有许
多内孔,所以比表面积与煤的气孔率有关。见表3-3
表3-3几种煤的比表面积
燃料 泥煤 煤砖 砖球
褐煤 气煤 黏结性煤 碎焦 无烟煤
粒度/mm 120×60×3 0 20
15 12 10 6 4
总表面积/ cm2 2340 56.3
对消 耗指 标的 影响
三、不同 煤种对气化的影响
焦油组成和产率的影响
焦油产率与煤种性质有关:一般 地说,变质程度较深的气煤和长焰煤 比变质程度浅的褐煤焦油产率大,而 变质程度更深的烟煤和无烟煤.其焦 油产率却更低。
2014-12-20
《煤炭气化工艺》
3-2 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水分对气化的影响 灰分对气化的影响 挥发分对气化的影响 硫分对气化的影响 粒度对气化的影响 灰熔点及结渣性对气化的影响 其他性质对气化的影响
一、水分含量对气化的影响
炉 型
固定床:煤气中水分含量太高,入炉煤需要进行预干燥以降低煤气的露点温
度。另一方面.煤中水分含量太高而加热的速度又太快时,煤中水分逸出太快,
容易使煤块碎裂而引起出炉堞气的含尘量增高。同时由于煤气中水含量增高时, 在后续工段的煤气冷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增加废水处理量。一般生 产中,煤中水分含量在8%~l0%左右。 流化床和气流床:固体颗粒粉碎的粒度很小,过高的含水量会降低颗粒的流 动性.因而规定煤的含水量小于 5%。尤其对烟煤的气流床气化法,采用于法
煤化 阶段
成岩作用
2014-12-20
是褐煤转变为烟煤和无烟煤的过程,在 这个过程中煤的性质发生变化。烟煤比 褐煤碳含量增高,氧含量减少,腐殖酸 在烟煤中已经不存在了。
《煤炭气化工艺》
陆地上的动植物由于地 壳的变化被其它东西覆 盖了,被埋在地下的动 植物慢慢地腐烂着
由于受到的温度和压 力不同, 有的变成了 煤,有的变成了石油。
硫分对气化 的影响
2、如果制得的煤气用于燃料时,比如用做城市民用 煤气,其疏含量要达到国家标准,否则燃烧后大量的 S02会排人大气,污染环境 3、用做合成原料气时,硫化物的存在会使得合成催 化剂中毒,煤气中硫化物的含量越高,后面工段脱硫 的负担会超重。 。
结论:气化用燃料中硫含量应是越低越好
2014-12-20 《煤炭气化工艺》
面与碳进行较为完全的反应。2)进入炉中的气化剂的速度也比常压气化
小,在炉内停留时间长,有较长的时间和煤反应。
气化炉对灰分的要求
从加压气化炉排出的灰渣中碳含量在5%左右,常压气化炉在15%左 右,对于液态排渣的气化炉,常在2%以下
2014-12-20
《煤炭气化工艺》
3-2 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三、挥发分对气化的影响
通常大于200℃以上才能析出。
2014-12-20
《煤炭气化工艺》
3-2 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一、水分含量对气化的影响
气化效率:是指制得的煤气的热值与所
常压气化
使用的燃料的热值之比。
煤中的水分含量 加压气化:能提供较高的干燥层,允许进炉煤的水分 含量高。
2014-12-20 《煤炭气化工艺》
3-2 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气化用煤分类的好处
对控制实际的生产过程有利.
能够通过变化煤种来获得优质经济 的煤
气 (我国气化的装置多是用运输到现场的
煤生产合成气或燃料气)
2014-12-20
《煤炭气化工艺》
二、气化用煤的主要特性
这类原料气化时不黏结,不会产生焦油,所生产的 煤气中只含有少量的甲烷,不饱和碳氢化合物极少, 但煤气热值较低。其中的无烟煤和贫煤都属于变质程 度非常高的煤种加热时不产生胶质体。 无烟煤在中国的储量约占总储量的18%。无烟煤一 这种煤炭气化时黏结,并且产生焦油,煤气中的不 号(年老无烟煤 )产地主要有北京门头淘、福建龙岩和 广东梅县,无烟煤二号 (中等无烟煤)主要产在山西晋 饱和烃、碳氢化合物较多,煤气净化系统较复杂,煤气 城和河南焦作,无烟煤三号 (年轻无烟煤)主要产地在 的热值较高。烟煤属于中等变质程度的煤种,在中国的 煤炭分中,烟煤分为长焰煤、气煤、气肥煤、肥煤、1 山西阳泉和宁夏汝箕淘。 /3焦煤、焦煤、1/2中黏煤、弱黏煤、黏煤、瘦煤、 气化时不黏结但产生焦油。褐煤是变质程度较低 贫瘦煤和贫煤十二个类别,其中,贫煤无黏结性归第一 的煤,加热时不产生胶质体,含有高的内在水分 类,长焰煤、不煤和弱黏煤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气化用 和数量不等的腐殖酸,挥发分高,加热时不软化, 煤。中国的烟煤主要分布在北方各省,华北地区储量约 不熔融。中国褐煤的储约占总储量的 10%,主要 占全国总储量的 60%以上。 泥炭煤中含有大量的腐殖酸,挥发分产率近 70%左右。 的褐煤产地有内蒙的平庄、札赉诺尔和大雁、吉 气化时不黏结,但产生焦和脂肪酸,所生产的煤气中含 林的舒兰、南的小龙潭和广西的百色。 有大量的甲烷和不饱和碳氢化合物。
28.8 13.5 7.5 1.48 0.51
体积/ cm3 216 4.18
1.78 0.904 0.524 0.113 0.042
比表面积/(cm2/ cm3) 10.8 13.5
16.4 14.8 14
《煤炭气化工艺》
3-2 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五、粒度对气化的影响 粒度的大小对各项气化指标的影响
煤粒度的大小以及粒度的分布对煤炭气化过程的各项指标有重要的 影响如表3-4。 表3-4褐煤不同粒径的气化实验结果 项目 煤粒度/mm
0~6mm的煤颗粒(质量分数)%
1 0~40 28.4 32.41 1.26 0.159 1.23
《煤炭气化工艺》
三、不同 煤种对气化的影响
为何有 消耗指 标 不同煤 种消耗 指标的 规律 有此规 律的原 因
2014-12-20 煤炭气化过程主要是煤中的碳和水蒸气反应生 成氢,这一反应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该热量 是通过炉内的碳和氧气燃烧以后放出的热量来 维持。 不同煤种,其变质程度不同,随着变质程度的 加深,从泥炭、褐煤、烟煤到无烟煤,煤中碳 的质量分数从55%~62%增至88.98%,在气 化时所消耗的水蒸气,氧气等气化剂的数量也 相应增大 1)固定碳含量低、挥发分低的煤种,气化时 进去气化段的碳量多,则氧和水蒸汽消耗多 2)不同煤种的活性不同,高活性的煤有利于 甲烷的生成,相应消耗的氧气步一些; 3)煤中水分、灰分含量越高,气化时消耗的 热量越多,则氧耗也高 《煤炭气化工艺》
随着变质程度的提高,煤的挥发分逐渐降低
煤的挥发分作为煤利用价值和煤分类的重要指标,也 是煤转化与燃烧可以利用的部分,它与煤的性质存在 一定的关系。一般地,年轻煤的挥发分产率高,年老 煤的低。
2014-12-20
《煤炭气化工艺》
3-2 煤质对气化的影响
四、硫分对气化的影响
1、煤在气化时,其中80%~85%的硫以H2S和CS2 的形式进入煤气当中。
对煤 气产 率的 影响
2014-12-20
压力增大,同一煤种制取的煤气的发热值越高,同一操作压力下, 煤气发热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褐煤、气煤、无烟煤。这是由 于随着变质程度的提高,煤的挥发分逐渐降低. 一般来说,煤中挥发分越高,转变为焦油的有机物就越多,煤气 的产率下降。 此外,随着煤中挥发分的增加,粗煤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增加的, 这样在脱除二氧化碳后的净煤气产率下降得更快
对发 热值 和组 成的 影响
在各种相同的操作条件下,不同的煤种所产煤气的发热值 不同,组成也不同。
例如,以年轻的褐煤为气化原料时,所制得的煤气甲烷含量高, 发热值比其他煤种都高。这是由于褐煤的挥发分高、变质程度低, 煤气中的干馏气比例大,而干馏气中的甲烷含量高,同时年轻煤 的气化温度低也有利于甲烷的生成。
2014-12-20 《煤炭气化工艺》
关于石油的形成 过程,至 今还很难说清楚,因为在石油里还没 有发现像化石等能证明其成因的有力 证据。有一种学说认为,石油是古代 海里微小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沉陷于海 底,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中,在热和高 压条件下,经过微生物作用发生一系 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粘稠状液体。 经过地壳运动,石油被挤压在无孔岩 层间或多孔岩层内。 石油通常是黑色或深棕色、有的还有 绿或蓝色荧光并有特殊气味的粘稠状 液体。它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稍小, 没有固定的沸点和熔点。它主要含有 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数百种有机 化合物形成的混合物。 2014-12-20 《煤炭气化工艺》
灰分含量 对气化的 影响
随着煤中灰分的增加,气化的各项消耗指标均增加, 如氧气的消耗指标、水蒸气的消耗指标和煤的消耗 指标都有所上升,而净煤气的产率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