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题目与答案精编版
马克思主义题目与答案精编版

马克思主义题目与答案精编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马克思主义题目与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2马克思主义题目与答案一马克思主义总论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无产阶级的形成及其独立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根源。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性。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什么?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包括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来源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伟大发现是什么?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
1)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为解释资本何以产生价值,反驳是资本家养活工人的谬论而提出的。
其核心思想是资本家用更少的钱,让工人做出可以被他卖的更多钱的商品。
2)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地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5.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为什么说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政治经济学是密不可分的,“生产方式决定人性”的哲学基础,使其政治经济学担负起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使命。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政治经济学与其科学社会主义也是密不可分的,哲学揭示了人类历史的普遍规律,而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规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现实。
马克思主义题目及答案

绪论一、多项选择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ABCD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C.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2.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包括(ABCD )A.从创始者的认识成果讲,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从阶级属性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C.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科学理论D.从主要构成讲,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BC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反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的破坏D.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4.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5.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英国宪章运动C.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D.法国里昂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的启蒙思想7.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8.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第9.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10.马克思和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11.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ABCD)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C.资本主义各国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奥地利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1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诊疗室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3.马克思主义的根特性是(AB )A.阶级性B.实践性C.科学性D.人民性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 )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辨析题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它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还包括其后继者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理论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条件的理论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对“千年思想家”进行了全球在线评论。
排名第一的是(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对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赢得了“农民合唱团”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0.马克思称黑格尔的辩证法()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11.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作家”是()A.费尔巴哈B.傅立叶C.欧文D.圣西蒙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3.“哲学视无产阶级为自己的物质武器。
马克思主义题目及答案

绪论一、多项选择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ABCD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C.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2.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包括(ABCD )A.从创始者的认识成果讲,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从阶级属性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C.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科学理论D.从主要构成讲,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BC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反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的破坏D.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4.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5.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英国宪章运动C.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D.法国里昂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的启蒙思想7.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8.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第9.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10.马克思和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11.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ABCD)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C.资本主义各国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奥地利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1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诊疗室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3.马克思主义的根特性是(AB )A.阶级性B.实践性C.科学性D.人民性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 )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辨析题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包含全部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B )0-5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D )1-35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3.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这是一种( A )1-37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B )1-54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C )1-57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6.揭示事物的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B )1-56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7.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C )1-71A.风来雨至,电闪雷鸣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C.摩擦生热,热胀冷缩D.夜尽昼至,昼尽夜来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一种( A )2-102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9.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 A )2-106A.感觉B.概念C.判断D.推理10.把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这是一种( B )2-107A.唯物辩证法观点B.唯理论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11.按照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必须坚持( C )1-36(与辩证唯物法结合理解)A.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D.一切从理论原则出发12.下列选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D )3-135A.语言学B.逻辑学C.数学D.哲学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3-139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方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14.既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C )3-173 A.折中主义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唯心主义观点15.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 )3-178A.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B.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C.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D.决定历史时代的特点16.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B )4-187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17.从较长时期看,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的物质内容( B )5-(要理解教材内容)A.不会有很大变化B.会不断扩大C.会不断缩小D.只能有小幅度微调18.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D )4-206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19.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 )4-217A.议会制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普选制20.超额利润是( D )5-245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个别价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市场价格的差额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21.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主要体现在无偿占有( D )5-250A.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B.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实现的全部价值C.店员必要劳动实现的价值D.店员剩余劳动实现的剩余价值22.利息的本质是( A )5-251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B.平均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C.使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D.使用产业资本支付的报酬23.土地价格是( D )5-262A.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B.级差地租的货币表现C.利息的资本化D.地租的资本化24.在资本主义社会,垄断组织销售产品时多采取( A )6-273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社会生产价格D.市场价格25.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 C )6-274A.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金融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新变化的是( B )6-29326.下列不属于...A.高科技产业的大发展B.产业工人的大幅增加C.第三产业的大发展D.信息产业的兴起27.马克思主义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 )6-300(结合教材理解)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B.生产资料私有制代替生产资料公有制C.全世界实行垄断资本主义D.全世界实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28.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首先要经过( A )7-309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共产主义第一阶段D.战时共产主义阶段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D )7-334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30.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D )8-345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C.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实现的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精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竞赛试题大全630道题附答案

精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竞赛试题大全630道题附答案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正确答案:AA、 19世纪四十年代B、 19世纪五十年代C、 19世纪六十年代D、 19世纪七十年代2、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正确答案:A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D、《反杜林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正确答案:D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B、《资本论》的出版C、《反杜林论》的出版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正确答案:BA、伟大发展B、伟大革命C、伟大发现D、伟大发明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正确答案: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正确答案: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7、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正确答案: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8、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正确答案:A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9、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正确答案:BA、辛亥革命B、十月革命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正确答案:CA、大同思想B、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11、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正确答案:A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C、实现共产主义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其理论基础是正确答案:CA、剩余价值学说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主义哲学D、科学社会主义1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正确答案: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正确答案: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答案: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正确答案:A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正确答案: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正确答案: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9、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正确答案:BA、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B、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C、大卫?李嘉图和西斯蒙第D、亚当?斯密和凯恩斯20、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正确答案: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21、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正确答案:CA、只坚持不发展B、只发展不坚持C、既坚持又发展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2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正确答案:DA、掌握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B、掌握具体的社会科学知识C、学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正确答案:CA、马克思和亚当?斯密B、马克思和大卫?李嘉图C、马克思和恩格斯D、马克思和费尔巴哈24、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答案:A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和总汇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25、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已开始孕育成长的时间大约为正确答案:AA、 14世纪末15世纪初B、 15世纪末16世纪初C、 16世纪末17世纪初D、 17世纪末18世纪初26、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工业革命兴起于正确答案:BA、 17世纪60年代B、 18世纪60年代C、 19世纪60年代D、 16世纪60年代27、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第一个从工场手工业占统治地位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占优势的国家是:正确答案:AA、英国B、德国C、法国D、美国28、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正确答案:AA、法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B、英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法国的罗伯特?欧文C、德国的罗伯特?欧文、昂利?圣西门和英国的沙尔?傅立叶D、德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29、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是因为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正确答案:AA、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B、科学唯物主义和资本论C、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D、科学社会主义和资本论30、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正确答案:BA、唯物史观B、唯心史观C、激变论D、庸俗进化论31、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正确答案: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正确答案: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33、提出价值规律是“一支看不见的手”是正确答案:B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佩蒂34、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成果是正确答案: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35、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正确答案: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36、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正确答案:B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37、被马克思恩格斯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正确答案:BA、费尔巴哈B、傅立叶C、欧文D、圣西门38、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正确答案:D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39、“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正确答案: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40、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正确答案:DA、逻辑性B、理论性C、战斗性D、实践性41、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正确答案:DA、倡导社会主义的民主精神B、高扬社会主义的平等思想C、提倡诚实守信的伦理道德''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答案:D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3、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正确答案:CA、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所有现实的人们的根本利益44、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答案:C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哲学C.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D.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学说答案:B2.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A. 由低级到高级的自然演进过程B. 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社会形态更替过程C. 由人的意志和选择决定的D. 由少数人控制的答案:B3.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是: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哲学的贫困》D. 《德意志意识形态》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阶级斗争学说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指出无产阶级必须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是如何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答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创造了价值,但工人所获得的工资仅相当于其劳动力的价值,而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是资本家获得利润的来源。
三、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它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在于指导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推动社会制度的完善和进步。
同时,它也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马克思习题(带答案)

1一、单项选择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正确答案是】:A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A.18世纪90年代B.19世纪40年代C.19世纪70年代D.19世纪90年代【正确答案是】:B3、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A.《共产党宣言》B.《德意志意识形态》C.《资本论》D.《神圣家族》【正确答案是】:A4、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A.马克思和亚当·斯密B.马克思和大卫·李嘉图C.马克思和恩格斯D.马克思和费尔巴哈【正确答案是】:C5、马克思主义是()A.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和总汇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正确答案是】:A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2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正确答案是】:A7、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正确答案是】:C8、从不同角度,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回答。
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这是()A.从理论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角度形成的回答B.从理论的阶级属性角度形成的回答C.从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角度形成的回答D.从理论品质角度形成的回答【正确答案是】:B9、从不同角度,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题目与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马克思主义题目与答案一马克思主义总论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无产阶级的形成及其独立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根源。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性。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什么?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包括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来源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伟大发现是什么?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
1)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为解释资本何以产生价值,反驳是资本家养活工人的谬论而提出的。
其核心思想是资本家用更少的钱,让工人做出可以被他卖的更多钱的商品。
2)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地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5.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为什么说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6.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政治经济学是密不可分的,“生产方式决定人性”的哲学基础,使其政治经济学担负起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使命。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政治经济学与其科学社会主义也是密不可分的,哲学揭示了人类历史的普遍规律,而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规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现实。
所以说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7.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是如何统一的?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表现在它强调理论依赖并服务于实践,哲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2)科学性表现在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
3)阶级性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学说。
4)革命性表现在它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通过统一了科学性,革命性,将理论付诸实践,成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8.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而非包容一切的知识总库”9.马克思主义具有指导作用,它是批判旧世界的有力武器,也是建设新世界的光辉指南。
但是它不是包容一切的知识总库,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在马克思主义的着作、理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而应该学其观点、立场、方法,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新的问题,也在解决新的问题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10.为何说分割论、学派论、过时论都是错误的?1)分割论把马克思主义分割为知识分子,职业革命家,农民,工人四种马克思主义,它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2)学派论只承认其科学性而否认阶级性,实践性。
只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学说,而忽视了它也是治国纲领,有阶级性和实践性。
3)过时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年代久远,在今天已经不适用了。
它把马克思作为包容一切的知识库,只希望在其理论中找到现成方法。
而我们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活得灵魂,即观点,立场和方法,在用马克思主义解决问题的同时,发展马克思主义。
11.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面临哪些新课题的挑战?1)马克思主义和当今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由经典力学变为量子力学,技术方面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各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
2)马克思主义和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世界格局由两极走向多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由对抗局面变为既对抗又对立的局面;各国之间的国力较量,由政治军事的较量变为经济,科技,文化,意识形态的较量。
3)马克思主义与当今西方世界的新思潮:哲学思潮,包括人本主义思潮和科学主义思潮;经济学思潮,包括庸俗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包括反对暴力革命,主张议会争斗,提倡私有制。
1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1)马克思主义在十九世纪的丰富和发展,即理论学说上的发展和完善。
(1)《共产党宣言》阶段,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
《资本论》阶段,标志着经济理论的成熟。
自然辨证法阶段,标志着哲学原理的成熟。
(2)国际的理论家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包括考兹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完善,普列汉诺夫把马克思主义翻译成俄文,传到瑞典,梅林着写了《马克思传》。
2)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丰富和发展,即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夺取社会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1)列宁结合俄国国情,提出“一国胜利论”和“落后国家先发展论”。
(2)毛泽东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应该是农民,中国革命道路应该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3)马克思主义在二战后的丰富和发展,即利用马克思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改革的中心是对传统斯大林模式的突破和对各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完备的唯物论1.什么是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其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从大自然观到社会历史观的完备、彻底的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而完备的唯物哲学,它不但在实践基础上坚持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并且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彻底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科学回答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和一般规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使人类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第一次建立在真正的科学基础之上。
把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高度统一在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旧哲学物质观的特点是什么?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万物的始基具有具体的物质形态。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万物的始基是具体的物质层次。
3)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是唯心主义。
4.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有何种关系?1)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的一种抽象。
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则强调某种具体物质形态,可见自然科学的“物质”隶属于哲学的“物质”。
2)两者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从哲学的角度看,哲学中所指的物质不是某种具体的无患子,而是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即物质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在某些哲学概念中,也有重合部分。
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万物的始基具有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万物的始基是具体的物质层次。
5.列宁的物质定义与其意义是什么?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6.怎样理解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7.什么是相对静止承认相对静止有何意义8.相对静止有三个方面,一是指相对特定参考系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三是一种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
静止是一种不显着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因而静止是相对的。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一是相对静止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在相对静止状态下的量变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
而是承认相对静止是区分事物的必要条件,不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就看不到事物的确定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界限。
三是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理解运动。
9.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何关系?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其特点是一维的,不可逆的。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结构性,其特点是三维的,可逆的。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
物质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内容。
10.如何理解时间、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1)绝对性通常用来指时空的客观性,即时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坚持时空意义上的唯物主义;相对性是时空的可变性,即时空的具体形态和特征是可变的,即坚持时空意义上的辩证法。
2)有限性是指任何具体事物在时空上都是有限的;无限性是指整个宇宙在时空上是无限的。
11.怎样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世界统一性原理: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体。
2)物质与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3)运动与静止: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属性暂时不变。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4)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又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5)人类社会也有物质性:(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时间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2.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对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有何指导意义?1)指导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即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
2)指导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3.为什么说意识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社会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从起源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2)意识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劳动是社会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