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灭菌(1)
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的区别

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的区别
(一)干热灭菌
1. 焚烧:是一种彻底的灭菌方法,但仅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尸体等。
2. 烧灼:直接用火焰灭菌,适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接种环、试管口等的灭菌.
3. 干烤:用烤箱灭菌。
一般加热至160℃~170℃经2小时。
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蒸发的物品,
如玻璃器皿、瓷器等。
(二)湿热灭菌
1. 煮沸法:1个大气压下,煮沸的水温为100℃,一般细菌繁殖体煮沸5分钟即被杀死。
细菌芽胞常需煮沸1~2小时,才被杀死。
水中加入 2%碳酸钠,既可提高沸点达105℃,促进细菌芽胞的杀灭,又可防止金属器皿生锈。
2. 巴氏消毒法: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同时又不影响消毒物品的营养成分及香味的消毒方法。
加热61.1~62.8℃半小时即可,常用于牛奶和酒类等的消毒。
3. 间歇灭菌法:是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杀死细菌所有繁殖体和芽胞的灭菌法。
具体做法是将待灭菌的物品置于阿诺流通蒸汽灭菌器内,100℃ 加热15~30分钟,杀死其中的细菌繁殖体,然后将物品置于37℃温箱中过夜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次日再通过流通蒸汽加热,如此连续三次,可将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芽胞全部杀死。
4.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灭菌效果最好、目前应用最广的灭菌方法。
方法是
在一密闭蒸锅—高压蒸汽灭菌器内进行的。
加热时蒸汽不能外溢,容器内温度随蒸汽压的增加而升高,杀菌力也大为增强。
通常在1.05kg/cm2的压力下,温度达121.3℃,维持15~30分钟,可杀死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此法适用于耐高温和不怕潮湿物品的灭菌。
湿热灭菌

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由于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所以该法的灭菌效率比干热灭菌法高,是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灭菌方法。
湿热灭菌法可分为:煮沸灭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和间歇蒸汽灭菌法。
影响湿热灭菌的主要因素有: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蒸汽的性质、药品性质和灭菌时间等。
(1)煮沸灭菌法:将水煮沸至100摄氏度,保持5-10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保持1-3小时可杀死芽胞。
在水中加入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的碳酸氢钠时沸点可达105摄氏度,能增强杀菌作用,还可去污防锈。
此法适用于食具、刀箭、载玻片及注射器等。
(2)巴氏消毒法:一种低温消毒法,因巴斯德首创而得名。
有两种具体方法,一是低温维持法:62摄氏度维持30分钟;二是高温瞬时法:75摄氏度作用15-30秒。
该法适用于食品的消毒。
(3)流通蒸气灭菌法:利用常压下的流通蒸汽进行灭菌。
(4)间歇蒸汽灭菌法
(5)高压蒸汽灭菌法:103.4千帕蒸汽压温度达121.3摄氏度,维持15-20分钟。
湿热灭菌法湿热法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与干热法相同的灭菌效果,因为:①湿热中蛋白吸收水份,更易凝固变性;②水分子的穿透力比空气大,更易均匀传递热能;③蒸汽有潜热存在,每1克水由气态变成液态可释放出529卡热能,可迅速提高物体的温度。
湿热灭菌法一般采用121摄氏度,灭菌20-30min,如果是产孢子的微生物则应采用灭菌后适宜温度下培养几小时,再灭菌一次,以用于杀死刚刚萌发的孢子。
中国药典湿热灭菌法

中国药典湿热灭菌法
中国药典中的湿热灭菌法是一种用于灭菌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不能经受高温或干热灭菌的物品。
湿热灭菌法是通过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使用水蒸气来杀灭微生物。
具体步骤包括:
1. 准备设备:准备一个能够加热并保持高压高温的容器,如高压蒸汽灭菌器。
2. 清洁物品:将待灭菌的药品或医疗器械进行清洁和准备工作,确保表面没有污垢或其他物质。
3. 包装物品:将物品放入特殊的灭菌袋或容器中,以防止再次被污染。
4. 加热灭菌器:将装有物品的灭菌袋或容器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并关闭密封。
5. 灭菌过程:启动灭菌器,使其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
根据不同的物品和要求,灭菌时间和温度会有所不同。
6. 冷却和干燥:在灭菌过程结束后,将容器从灭菌器中取出,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进行冷却和干燥。
通过湿热灭菌法,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从而保证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无菌状态。
然而,使用湿热灭菌法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灭菌过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以避免可能的再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湿热灭菌的原理

湿热灭菌的原理
湿热灭菌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灭活方法,通常应用于医疗器械、实验室用品和制药工业中。
湿热灭菌的原理是利用高温高压蒸汽,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和核酸结构,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在湿热灭菌过程中,首先将待灭菌物品放入灭菌器中,并添加适量的水,然后密封灭菌器,使其成为一个封闭的高压环境。
接下来,通过加热使灭菌器内的水转化为蒸汽,并使压力和温度升高到所需的灭菌条件。
一般而言,常用的灭菌条件是在121摄氏度和1.1大气压下保持15-30分钟。
当高温高压条件下的蒸汽与待灭菌物品接触时,其热量会迅速传递给物品表面和内部,导致细菌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发生变性和凝固。
此外,高压蒸汽中的水分子也会与细菌内的其他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这些变化最终导致细菌细胞功能的丧失和死亡,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湿热灭菌对部分特殊耐热菌、孢子和病毒的灭活效果可能会有所不足。
因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对特定病原体的灭活要求较高时,可能需要采用其他更强效的灭菌方法来确保灭菌效果的可靠性。
湿热灭菌工作原理

湿热灭菌工作原理
湿热灭菌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常用于灭活微生物、病原体或其他有生物污染的物品。
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高温和水蒸气的共同作用,使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受到破坏,从而达到灭菌的效果。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在湿热灭菌过程中,通常会使用蒸汽作为热源。
蒸汽能够快速传递热能,使温度迅速升高。
2.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微生物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分子开始变性,其中包括蛋白质和核酸。
这些变性过程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和功能的丧失。
3. 水蒸气在高温下还具有氧化作用,能够与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杀菌作用。
例如,氧化剂可以通过与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反应,造成破坏和死亡。
4. 湿热灭菌还能有效杀灭耐热孢子等抵抗力极强的微生物,因为高温和水蒸气能够渗透到细胞内部,使其无法继续生长和繁殖。
总的来说,湿热灭菌通过高温和水蒸气的作用,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和功能,从而实现灭菌的目的。
湿热灭菌

湿热灭菌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更有效。
湿热灭菌是利用热蒸汽灭菌。
在相同温度下,湿热的效力比干热灭菌好的原因是:①热蒸汽对细胞成分的破坏作用更强。
水分子的存在有助于破坏维持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氢键和其他相互作用弱键,更易使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含水量与其凝固温度成反比(表2-1);②热蒸汽比热空气穿透力强,能更加有效地杀灭微生物:③蒸汽存在潜热.当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可放出大量热量,故可迅速提高灭菌物体的温度。
多数细菌和真菌的营养细胞在60℃左右处理15min后即可杀死,酵母菌和真菌的胞子要耐热些,要用80℃以上的温度处理才能杀死,而细菌的芽胞更耐热,一般要在120℃下处理15min才能杀死。
湿热灭菌常用的方法有常压蒸汽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
表2-1蛋白质含水量与其凝固温度的关系蛋白质含水量/% 蛋白质凝固点/℃50 5625 74-8018 80-906 145(一)常压蒸汽灭菌(1)常压蒸汽灭菌是湿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不能密闭的容器里产生蒸汽进行灭菌。
在不具备高压蒸汽灭菌的情况下,常压蒸汽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
此外,不宜用高压蒸煮的物质如糖液、牛奶、明胶等,可采用常压蒸汽灭菌。
这种灭菌方法所用的灭菌器有阿诺氏(Aruokd)灭菌器或特制的蒸锅,也可用普通的蒸笼。
由于常压蒸汽的温度不超过100℃,压力为常压,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细胞能被杀死,但芽胞细菌却不能在短时间内死亡,因此必须采取间歇灭菌或持续灭菌的方法,以杀死芽胞细菌,达到完全灭菌。
1)巴氏消毒法是用于牛奶、啤酒、果酒和酱油等不能进行高温灭菌的液体的一种消毒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杀死其中的无芽胞病原菌(如牛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或沙门氏菌),而又不影响其特有风味。
巴氏消毒法是一种低温消毒法,具体的处理温度和时间各有不同,一般在60-85℃下处理15-30min。
具体的方法可分两类,第一类是较老式的,称为低温维持法,例如在63℃下保持30min可进行牛奶消毒;另一类是较新式的,称为高温快速法,用于牛奶消毒时只要在85℃下保持5min即可。
湿热灭菌的原理以及影响因素

湿热灭菌的原理以及影响因素湿热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特别适用于对热敏感性物品进行灭菌。
它的原理是通过加热和水蒸气的作用,将物体表面和内部的微生物杀灭。
1.温度:湿热灭菌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一般在121°C至134°C之间。
这个温度范围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真菌和孢子等微生物。
2.湿度:湿热灭菌需要加入适量的水蒸气以提高湿度。
湿度的增加可以加速微生物的灭活速度,提高灭菌效果。
3.压力:湿热灭菌需要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进行,一般在1.2至2.2大气压之间。
增加压力可以提高水蒸气的作用力,使其更好地渗透和杀灭微生物。
4.时间:湿热灭菌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保证灭菌效果。
在常规的灭菌流程中,通常需要将物体加热至所需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以确保全部微生物完全被杀灭。
与湿热灭菌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的选择:不同的物品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过低的温度可能无法达到灭菌要求,而过高的温度则可能导致物品的热损伤。
因此,在进行湿热灭菌时,应根据物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温度。
2.湿度的控制:适当的湿度可以增加灭菌效果,但过高的湿度可能导致物品受潮或滋生霉菌等问题。
因此,应根据物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湿度。
3.压力的控制:合适的压力可以增加水蒸气的作用力,但过高的压力可能对物品造成压力损伤或变形。
因此,在进行湿热灭菌时,应根据物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压力。
4.时间的确定:灭菌时间是保证灭菌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时间太短可能导致微生物未能被完全杀灭,时间过长则可能导致物品的热损伤。
因此,在进行湿热灭菌时,应根据物品的特性和灭菌要求来确定合适的时间。
5.物品的包装方式:不同的物品包装方式可能会影响湿热灭菌的效果。
过于密封的包装可能导致水蒸气无法充分渗透,从而影响灭菌效果。
因此,在进行湿热灭菌时,应根据物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
综上所述,湿热灭菌通过加热和水蒸气的作用,将物体表面和内部的微生物杀灭。
其原理涉及温度、湿度、压力和时间等因素,而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温度的选择、湿度的控制、压力的控制、时间的确定以及物品的包装方式等。
用的湿热灭菌方法有哪些

用的湿热灭菌方法有哪些
湿热灭菌是一种常见的灭菌方法,常用于医疗器械、药品以及实验室器械的消毒和灭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湿热灭菌方法:
1. 高温湿热灭菌:使用高温蒸汽对物品进行灭菌。
常见的方法有自流式蒸汽灭菌器和压力蒸汽锅炉。
2. 热力烘箱灭菌:将物品放入烘箱中,在高温下进行灭菌。
常见的方法有烘箱灭菌和热气烘箱灭菌。
3. 干热灭菌:使用干热对物品进行灭菌,通常是通过烘箱中产生的热空气对物品进行灭菌。
常见的方法有干热灭菌炉和热空气灭菌。
4. 煮沸灭菌:将物品放入沸水中进行煮沸,通过高温和水的作用来灭菌。
常用于医疗器械、实验器具和餐具等的灭菌。
5. 灭菌消毒剂:使用化学物质来进行湿热灭菌,如过氧乙酸、氯化物和醛类等。
常见的方法有过氧乙酸湿热气体灭菌法和醛类湿热灭菌法。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湿热灭菌方法,并根据要求进行灭菌时间和温度的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温度 T/℃ 121 120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11 110 109
灭菌率L 1.00 0.794 0.631 0.501 98 0.316 0.251 0.199 0.158 0.126
0.1001 0.0791 0.0631
灭菌时间F/ 分 1.00
F0值即标准灭菌时间,系灭菌过程赋予待灭菌物品在121℃下的等效灭菌 时间,即T=121℃、Z=10℃ 时的F值。121℃为标准状态,F0值即为标准灭菌时间,以分(钟)表示
5. 灭菌率L L值系指在某温度下灭菌1分钟
所相应的标准灭菌时间(分钟), 即F和F的比值(L=F/F)。当Z= 10℃时,不同温度下的L值是不 同的(见表1)。不同Z值下的灭菌 率均可查得。
1.259 1.585 1.995 2.513 3.162 3.984 5.012 6.329 7.943 0.000 2.600 5.873
2湿热灭菌设备
❖ 1)高压蒸汽灭菌器
❖ 是应用最早、最普遍的一种灭菌设备。常用 的有手提式、卧式、立式热压灭菌器。
❖ 以蒸汽为灭菌介质,用一定压力的饱和蒸汽, 直接通入灭菌柜中,对待灭菌品进行加热, 冷凝后的饱和水及过剩的蒸汽由柜体底部排 出。
❖ 用于输液瓶、口服液的灭菌,操作简单方便
❖ (1)灭菌原理 ❖ 高压蒸汽灭菌是在密闭的高压蒸汽灭菌器(锅)中进行的。其原理是:
将待灭菌的物体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把锅内的水加 热煮沸,并把其中原有的冷空气彻底驱尽后将锅密闭。再继续加热就会 使锅内的蒸汽压逐渐上升,从而温度也随之上升到100℃以上。为达到 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要求温度应达到121℃(压力为0.1MPa),时间维 持15-30min。也可采用在较低的温度(115℃,即0.075MPa)下维持 35min的方法。此法适合于一切微生物学实验室、医疗保健机构或发酵 工厂中对培养基及多种器材、物品的灭菌。蒸汽压力与温度的关系如表 2-2所示。 ❖ 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时,蒸汽灭菌器内冷空气的排除是否完 全极为重要,因为空气的膨胀压大于水蒸汽的膨胀压;所以当水蒸汽中 含有空气时,压力表所表示的压力是水蒸气压力和部分空气压力的总和, 不是水蒸气的实际压力.它所相当的温度与高压灭菌周内的温度是不一 致的。这是因为在同一压力下的实际温度,含空气的蒸汽低于饱和蒸汽。 见表2-3所示。
❖ 由上表看出:如不将灭菌锅中的空气排除干净,即 达不到灭菌所需的实际温度。因此,必须将灭菌器 内的冷空气完全排除,才能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
在空气完全排除的情况下,一般培养基只需在 0.1MPa下灭菌30min即可。但对某些物体较大或蒸 汽不易穿透的灭菌物品,如固体曲料、土壤和草炭 等,则应适当延长灭菌时间,或将蒸汽压力升到 0.15MPa保持1-2h。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基本构造如下:
1. 外锅 或称“套层”,供贮存蒸汽用,连有用电加热的蒸汽
发生器,并有水位玻管以标志盛水量。外锅的外侧一般包有 石棉或玻璃棉绝缘层以防止散热。如直接使用由锅炉接入的 高压蒸汽,则外锅在使用时充满蒸汽,作为内锅保温之内锅 或称灭菌室,是放置灭菌物的空间.可配制铁蓖架以分放灭 菌物
❖ 蒸汽比热容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 固,故其灭菌可靠,操作简便、易于控制,具有灭 菌效率高,经济实用等特点。是目前制剂生产中应 用最广泛的一种灭菌方法。
❖ 缺点:对湿热敏感药物不适用。
1.湿热灭菌的有关参数
(1) D值 D值即微生物的耐热参数,系指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90%(即使之下
降一个对数单位)所需的时 间,以分(钟)表示。D值越大,说明该微生物的耐热性越强。不同的微生物在 不同环境条件下具有各不相同 的D值。 (2) Z值
Z值即灭菌温度系数,系指使某一种微生物的D值下降一个对数单位,灭菌 温度应升高的值(℃),通常 取10℃。 (3) F值
F值为灭菌程序所赋予待灭菌品在温度T下的灭菌时间,以分(钟)表示。由 于D值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在不同温度下达到相同的灭菌效果,F 值将会随D值的变化而变化。灭菌温度高时,F值就小,灭菌温度较低时,所 需F值就大。 (4) F0值
4. 排气阀 一般外锅、内锅各一个,用于排除空气。新型的灭菌器多
在排气阀外装有汽液分离器(或称疏水阀).内有由膨胀盒控制的活塞。 利用空气、冷凝水与蒸汽之间的温差控制开关,在灭菌过程中,可 不断地自动排出空气和冷凝水。
5. 安全阀 或称保险阀.利用可调弹簧控制活塞,超过额定压力即自
动放气减压。通常调在额定压力之下,略高于使用压力。安全阀只 供超压时安全报警之用,不可在保温时用作自动减压装置。
6. 热源 除直接引入锅炉蒸汽灭菌外,都具有加热装置。近年来的产
项目14 灭菌设备
1. 概念 2. 常用的灭菌方法
14.1 概念
❖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去除 物料或设备中所有微生物的过程。
14. 2 常用的灭菌方法
1. 干热灭菌 2. 湿热灭菌 3. 紫外线灭菌 4. 化学药品灭菌 5. 过滤除菌
第二节 湿热灭菌设备
❖ 物质在灭菌器内利用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或其他热力 学灭菌手段杀灭细菌的方法。
2. 压力表 内外锅各装一只,老式的压力表上标明三种单位:
公斤压力单位(kg/cm2),英制压力单位(1b/in2)和温度单位 (℃),便于灭菌时参照。现在的压力表用MPa表示。
3. 温度计 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插入式的水银温度计,装
在密闭的铜管内,焊插在内锅中.另一种是感应式仪表温度 计,其感应部分安装在内锅的排气管内,仪表安装于锅外顶 部.便于观察。
表1为Z=10℃时,不同温度T 下的灭菌率L和所相当的灭菌时 间F L=10
6. 无菌保证值 (SAL)(SterilityAssuranceLevel) 无菌保证值为灭菌产品经灭菌
后微生物残存概率的负对数值, 表示物品被灭菌后的无菌状态。 按国际标
准,规定湿热灭菌法的无菌保证 值不得低于6,即灭菌后微生物 存活的概率不得大于百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