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线路敷设与通信管道规划

合集下载

通信管道与线路的设计及规划问题探讨

通信管道与线路的设计及规划问题探讨

缆 的通道 ,是通信 网络基础设施 的重要 组成 部 分 , 是现 代 化城 市 主 要 的 公 用 地 下 管 网 之 一 。 通信 管道建 设要有 长远规 划,且 应纳 人城市建 设计划 ,争取与城市建设 同步进行 。
在 塑料管 上,主要有硬 聚氯乙烯 ( P v C_ u)、 面 图 。 管 道 测 量 , 分 为 平 面测 量 、 弯 管 道测 量 高密度聚 乙烯 ( HDP E ) 及硅 芯管等、按管材结 构划分 ,主要有单孔管和 多孔管两大类 ,其 中 单孔管 主要有直 壁管和波 纹管两 种、 随着近 年来光通信技术的广泛 应用 ¥敷 设大对数铜缆 已逐年减 少,因此多孔 管先后推 出了蜂 窝型、 梅花型及栅 格型,同时多孔 的分割也从等份分 割 转 向 按 客 户具 体 需求 定 制 的 不 等 份 分 割 。
3 结 束语
今 后 ,伴随城市的开发建设 , 通信行业 各
运 营 商 也 需 要 相 应 地 建 设 自 己的 通 信 管 道 , 如
如果 由于 街道 弯曲或 障碍物 的 限制不 得 已而采用弯管道时 , 必须测定弯 管道 的中心线 。
测 量 方 法 ,可 以用 经 纬 仪 测 量 。 2 . 2 . 3高 程 测 量
果各运营商单独建设,势必造成建设资金和 社
总体建设规划 ,特别是城市道路 、桥梁新建或 改造 ,都要给通信管道预 留位置 。通信单位要
与 城 市 规 划 建 设 部 门保 持联 系 ,认 真 了解 城 市
会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会带来城 市道路 管网段 高程测 量 也叫水 准测 量。它 的基本 任务 面 紧 张 和 管 网 交 叉 矛 盾 等 问题 。总 之 , 地 下 通 是测量地 面两 点间的高度差 ( 也叫高差),以 信管道建设应统一规划 、分步实施,与城市道 路建设 同步进行 ,与各通信单位联合建设,这 样 既符 合 缆 线 逐 步 人 地 的 要 求 ,又 能 投 资 最 经

通信架空、管道、直埋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通信架空、管道、直埋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架空、管道、直埋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第一部分架空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根据工程的特点,结合不同的施工工序,拟定不同的质量控制点。

应按照这些控制点实施逐点控制,依据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的指标和标准对质量进行逐点检查和验收,以达到工程质量符合工程总体验收标准之目的。

1、杆路1) 路由复测施工单位应对所施工的工程进行复测丈量,以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设计为依据,确定杆路路由的具体位置、准确长度以及每根电杆的杆位,确定线路穿越障碍物的具体位置和相应保护措施,复测中继段距离时,应根据地形起伏,核算包括接头重叠长度、各种必要的预留长度在内的敷设总长度,并确定接头的具体位置。

监理工程师采用见证或巡视的方法,检查复测所取得的数据是否与施工图纸相一致,以及复测单位所采取的纠偏技术措施,出现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与实际要求不一致或其他必须变更设计才可以满足施工要求时,施工单位需现场通知监理单位并通过设计变更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2) 杆距电杆间的距离按设计规定,允许±5m偏差,但不得随意加大设计杆距。

(3) 电杆的垂直度利用简易量具检查电杆的垂直度。

直线段的电杆轴心线应上下垂直,其位置应在路由的中心线上,左右偏差应不大于50mm。

水泥电杆杆路的角杆向线路转角点内移100~150mm。

因地形限制而不能内移或装撑木的角杆可不内移。

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00~200mm.(4) 杆根装置施工时,监理必须及时检查杆根装置的装设。

水泥电杆的杆根装置有卡盘和底盘两种,卡盘用“U”形抱箍固定在距地面400mm处。

杆跟装置的安装应符合如下规定:①直线路由上电杆杆根用的卡盘一般装在线路的一侧,相邻电杆均用卡盘时应交错装设;杆距长度不等时,装在长杆档的一侧。

②角杆、终端杆根仅用一块卡盘时,装在拉线的反侧,与拉线方向呈“T”形垂直。

用二块卡盘时,下装置装在电杆拉线侧,上装置装在拉线方向反侧。

上下装置与拉线方向呈“T”形垂直。

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Code of urba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Planning(征求意见稿)xxxx-xx-xx公布 xxxx-xx-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前言依照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0 0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打算》(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4】67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体会,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包括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谐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要紧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通信工程规划编制差不多要求、电信用户推测、电信局所规划、无线通信设施规划、广播电视规划、通信线路敷设与通信管道规划、邮政通信规划,以及附录。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治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说明,由中国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日常治理和具体技术性内容的说明。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车公庄西路5号,100044)。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本规范参编单位:上海市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院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沈阳市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本规范要紧起草人员:本规范要紧审查人员: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通信工程规划编制差不多要求 (4)3.1 一样规定 (4)3.2 编制内容 (4)4 电信用户推测 (4)4.1 一样规定 (4)4.2推测指标 (5)5 电信局所规划 (6)5.1 一样规定 (6)5.2 电信局所设置及容量分配 (6)5.3局所选址及用地 (7)5.4 光线路终端与光网络单元 (8)6 无线通信设施规划 (8)6.1 收信区与发信区 (8)6.2 微波站与微波空中通道 (9)6.3移动通信基站 (9)6.4 机场导航、天文探测、卫星地球站 (10)7 广播电视规划 (10)7.1 一样规定 (10)7.2有线电视用户 (11)7.3有线电视网 (11)7.4 网络前端规划 (11)8 通信线路敷设与通信管道规划 (12)8 .1 通信线路敷设 (12)8.2 通信管道规划 (13)9 邮政通信规划 (15)9.1一样规定 (15)9.2邮件处理中心规划 (15)9.3邮政局所规划 (15)附录A 都市微波通道分级爱护 (16)附录B 环境电磁辐射标准及其辐射强度限值 (17)本规范用词说明 (18)附:条文说明 (19)Contents1General provision (1)2Terms (2)3Basic requirements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planning development (4)3.1 General requirement (4)3.2 Development contents (4)4Telecommunication users forecast (5)4.1 General requirement (5)4.2 Forecasting target (5)5Telecommunication switch office (7)5.1 General requirement (7)5.2 Set-up and capaciey division of telecommunication switch office (7)5.3 Address selector and advanced keep land of switch office (8)5.4 optical line teminal and optical network unit (9)6 Wireles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plan (10)6.1 Receive area and transmit area of radio signal (10)6.2 Station and path of microwave (10)6.3 Base station of move communication (11)6.4 Airport radionavigation and astronomy exploration and satellite earth station (12)7 Broadcasting video plan (13)7.1 General requirement (13)7.2 Wire television users (13)7.3 Wire television network (14)7.4 Network foregoing end plan (14)8 Communication line laying and communication pipeline plan (16)8.1 Communication line laying (16)8.2 Communication pipeline plan (16)9 Post communication plan (19)9.1 General requirement (19)9.2 postal processing cente plan (19)9.3 Post office plan (19)Appendix A Path hierarchical protection of urban microwave (21)Appendix B Standad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the limiting ralue of radiation intensity in environment eletromagnetics (22)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23)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24)1 总则1.0.1 为适应信息社会和现代化都市的进展,规范都市通信工程规划编制,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及相关通信建设技术水平,并在都市通信工程规划编制中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都市规划、通信进展的有关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制定本规范。

管道施工技术标准

管道施工技术标准

城域网通信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通信管道工程,是通信线路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线路隐蔽,安全稳固,使用年限长,不影响市容市貌,一次性投资大,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周期长等特点。

为把城域网通信管道工程建设好,根据原《工信部通信管道工程建设施工技术规范》和《城域网通信管道工程设计》要求,特制定《移动城域网通信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一、通信管道路由复测、划线1.通信管道路由位置确定,有设计图纸的,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城建规划等不能按设计图纸施工的,应根据城建规划具体批复确定路由施工。

2.通信管道与其它管线(通信管道、水管、热力管道、煤气管道等)要保持一定距离,以确保通信管道安全,其具体间隔为:通信管道75公分,水管100公分,热力管道100公分,煤气管道100公分,通信管道与上述管道交越时,要求交越最小空距大于25公分,如不能满足上述条件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3.管道路由确定后,要进行划线(双线),并确定人(手)孔的位置,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如:交通、安全、防水等)采取相应措施。

二、挖沟、开槽通信管道沟槽开挖可采用人工和机械开挖两种。

1.沟槽深度一般为:管道上方距地面120公分,沟底宽为60公分,沟口宽为80公分,如属合建管道,按设计要求施工。

2.管道坡度:管道敷设应有一定坡度,以利渗入管道内的地下水流入人孔,其坡度应控制在千分之三左右,可作成“一子坡”或“人字坡”。

3.管道在铺管前要做到沟直、底平、不得有砖石、灰渣、瓦砾等,必要时应铺细沙,其厚度为10公分。

4.如遇特殊地段不能开槽挖沟,可按设计要求和具体情况,经建设单位同意,采取顶管方式,顶管深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除有特殊说明外,所有管道均采用素土夯实。

5.在纵剖面上管道,如果由于躲避障碍物不能直接建筑时,可使管道折向两段向下平滑地弯曲,以利渗水流向人孔。

而不得向上弯曲(“U”弯)。

铺设有承口的塑料管或钢管管道时承口一律朝向下坡。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需掌握的建设标准中相关的强制性条文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需掌握的建设标准中相关的强制性条文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需掌握的建设标准中相关的强制性条文1YD 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2YD 5121-2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3YD 5018-2005《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4GB 50374-2006《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GB 50374-2006《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6YD 5148-2007《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7YD 5039-2009《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8YD 5002-1994《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2005版)9YD 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10YD/T5026-2005《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规范》11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12YD/T5175-2009《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13YD/5003-2014《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YD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6.2.2 光缆埋深应符合表0的规定。

注1:边沟设计深度为公路或城建管理部门要求的深度。

注2:石质、半石质地段应在沟底和光缆上方各铺100mm厚的细土或沙土。

此时光缆的埋深相应减少。

注3:上表中不包括冻土地带的埋深要求,其埋深在工程设计中应另行分析取定。

6.2.14 直埋光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要求。

表错误注:1.直埋光缆采用钢管保护时,与水管、燃气管、输油管交越时的净距可降低为0.15m。

2.对于杆路、拉线、孤立大树和高耸建筑,还应考虑防雷要求。

3.大树指直径300mm及以上的树木。

4.穿越埋深与光缆相近的各种地下管线时,光缆宜在管线下方通过。

5.隔距达不到上表要求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6.4.8 架空线路与其它设施接近或交越时,其间隔距离应符合下述规定。

1 杆路与其它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表0-1的规定。

注:在地域狭窄地段,拟建架空光缆与已有架空线路平行敷设时,若间距不能满足以上要求,可以杆路共享或改用其他方式敷设光缆线路,并满足隔距要求。

通信管道规划建设及相关要求

通信管道规划建设及相关要求

通信管道规划建设及相关要求(分享)管道建设规划原则1、新、改建建筑物,楼外管道应与建筑物内管道相互衔接,工程须同步进行。

2、规划道路红线大于等于40米时,应在道路2侧修建管道,当小于40米时,管道应建设在用户较多的一侧,并预留过路管。

(随建管道考虑)3、通信管道应与市政其他管线同步建设。

路由及位置确定路由确定:1、选择路由应在管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研究分路建设的可能(包括在道路两侧建设的可能)2、以下两点应该避开:电蚀及化学腐蚀的地带,以及土质不稳定的地段位置确定:1、一般道路的建设位置按顺序依次选择:1)绿化带2)人行道3)慢车道不建议建设在快车道下(投资成本高,接入困难,线路施工维护不方便)2、高等级公路上应按如下:1)中央分隔带下 2)路肩及边坡和路侧隔离栅内3、管道建设位置宜选择在杆路同侧,有利于减少杆路承受能力4、管道的中心线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或建筑红线5、管道建设的位置应远离埋设较深的管线附近(远离雨水、污水等埋设深的管道)容量的确定:1、移动主要道路建设的管孔容量为1+1(1根栅格管+1根110实壁管)管材的选择:1、城市道路宜采用PVC材质的管材,郊区或野外长途管道宜选择高密度聚乙烯管(硅芯管HDPE)。

埋设深度(管顶至路面的距离):1、塑料管:人行道下(0.7米)车行道下(0.8米)2、钢管:人行道下(0.5米)车行道下(0.6米)弯曲及段长:1、塑料管道段长最长不得超过200米,为了接入的方便,建议管道段长保持在100米左右。

2、塑料管道曲率半径为10米,同一段管道不应有反向弯(即S弯)或弯曲部分中心夹角小于90度(即U型弯)。

(曲率半径主要是用来描述曲线上某处曲线弯曲变化的程度特殊的如:一个圆上任一圆弧的曲率半径恰好等於圆的半径)管道铺设:1、管群宜组成矩形,高度不宜小于宽度,但高度不宜超过宽度一倍2、横向排列的管孔宜为偶数,宜与人孔托板容纳的光(电)缆数量吻合(查询托板容量)3、管道铺设完成后应将管材的管口进行封堵4、硬土地区,沟槽挖好后在沟底回填50mm的细土;对于做混凝土基础(或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情况下,基础完成后在基础上回填50mm的细土5、管道进入人孔或建筑物时,靠近人孔或建筑侧应做不小于2m长度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和包封6、管孔内径大的管材应放在管群的下边和外侧,管孔内径小的管材应放在管群的上边和内侧7、多层管道铺设时应分层填补管间空隙8、九孔管接头部分应涂刷胶全剂,塑料管应插到底,挤压固定;承插式管应承插到底,固定牢固9、塑料管之间的接头应错开10、塑料管的标志应在上方11、栅格塑料管管群应间隔3米左右用专用带捆绑一次,对于圆管应采用专用支架固定12、塑料管采用非地下方式铺设时,应对塑料管采用防老化和机械损伤的保护措施人手孔的设置1、人手孔位置应在光电缆分支点、引上光缆汇接点、坡度较大的管线拐弯处,交叉路口或建筑物地下引入线入口处2、交叉路口人手孔宜选择在人行道或绿化带内3、人手孔位置不宜设置在建筑物正门、货物堆场、低洼积水处4、穿过较宽的铁路和较宽的道路,应在其两侧设置人手孔5、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人手孔建筑应采用防水处理6、人手孔采用混凝土基础,遇到土壤松软或地下水位较高时,还应增设碴石垫层或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电力通信工程施工方案(3篇)

电力通信工程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地区电力通信工程,主要包括通信管道建设、通信设备安装、光缆敷设、通信线路建设等施工内容。

工程范围覆盖市区主要道路及重要区域,旨在提高电力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质量,确保电力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工程的全面管理和协调。

(2)成立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物资等专项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2. 施工材料及设备(1)根据设计要求,选购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的通信管道、通信设备、光缆等材料。

(2)确保施工设备、工具、车辆等齐全,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3. 施工现场(1)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安全。

(2)根据工程进度,合理安排施工区域,设置警示标志。

4. 施工技术文件(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交底等文件。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掌握施工工艺和操作规范。

三、施工方案1. 通信管道建设(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管道走向、埋深、管径等参数。

(2)采用挖掘机、人工等方式进行土方开挖,确保管道基础平整、坚实。

(3)按照设计要求,铺设管道垫层,安装管道。

2. 通信设备安装(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设备安装位置、高度、间距等参数。

(2)采用吊装、人工搬运等方式,将设备运至安装现场。

(3)按照设备安装规范,进行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

3. 光缆敷设(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光缆敷设路径、长度、接头等参数。

(2)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将光缆敷设至指定位置。

(3)按照光缆敷设规范,进行光缆接续、测试。

4. 通信线路建设(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线路路径、长度、杆塔等参数。

(2)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线路杆塔组立、架线。

(3)按照线路建设规范,进行线路调试、试运行。

四、施工质量及安全措施1. 施工质量(1)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2)对施工材料、设备、工艺等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合格。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通信架空、管道、直埋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通信架空、管道、直埋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通信架空、管道、直埋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的安装拉线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拉线的张力,避免过度张力导致线路断裂或变形。

拉线的安装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确定拉线的位置和长度,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拉线材料和规格。

②在电杆上钻孔,安装钢丝绳或其他拉线材料,并通过张拉器进行张力校验。

③在拉线两端安装拉线卡,保证拉线的固定性和稳定性。

④在拉线的弯曲处安装拉线夹,避免拉线过度弯曲导致线路受损。

4)线路敷设线路敷设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线路的弯曲半径和张力,避免过度弯曲或张力过大导致线路断裂或变形。

线路敷设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确定线路的位置和长度,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光缆材料和规格。

②在电杆上安装光缆夹,保证光缆的固定性和稳定性。

③在光缆弯曲处安装光缆夹,避免光缆过度弯曲导致线路受损。

④在光缆终点处安装光缆盒,保护光缆的末端。

第二部分管道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管道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主要适用于在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等地段敷设光缆的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管道的质量和光缆的保护,避免管道破损或光缆受损。

管道光缆线路工程施工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管道敷设管道敷设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管道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管道的深度和坡度,避免管道破损或积水。

2、光缆敷设光缆敷设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光缆的保护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光缆的弯曲半径和张力,避免过度弯曲或张力过大导致光缆断裂或变形。

3、管道封闭管道敷设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封闭,保证管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封闭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管道的密封性和防水性,避免管道破损或积水。

第三部分直埋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直埋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主要适用于在土地、草地、水田等地段敷设光缆的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土地的质量和光缆的保护,避免土地塌陷或光缆受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管材
通信管道规划——管孔设计 石棉水泥管
常用管材
通信管道规划——管孔设计
管材 名称 优点 缺点 适用场合 不宜使用的 路段
钢管
1.机械强度高 2.抗弯性好 3.密闭性好,不 透气,不漏水 4.在需要弯曲时, 易于加工 5.管道不需要有 基础,节约施工 期限和材料
1.埋在土壤中 易腐蚀,需做 防腐处理 2.管材较重, 消耗金属材料 较多 3.造价较高
常用管材
通信管道规划——管孔设计 聚乙烯塑料管
常用管材
通信管道规划——管孔设计 塑料管(其他类型)
PVC多孔通信格栅实壁管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
地下通信管道用PVC—U蜂窝管
非开挖MPP改性聚丙烯电缆保护管
常用管材
通信管道规划——管孔设计 塑料管(其他类型)
塑料管—埋地通信用PE七孔梅花管
通信管道用聚氯乙烯管
1.有老化问题, 但埋在地下则 能延长使用年 限 2.价格较贵 3.耐热性差 4.耐冲击强度 低,特别在低 温和受力时 5.线膨胀系数 较大,其长度 随温度变化较 大
1.土壤有腐蚀性的 1.高温地带或与 地段 热力管交叉或平 2.电车轨道下或有 行间距较小时 电气线路平行接近 2.经常受到冲击 时,需要电缆绝缘 的地段严重损坏 的地段 管材的场合 3.管道埋深在地下 3.埋深过浅的地 水位以下时,或与 段 有渗透的排水系统 相邻近 4.地下障碍物复杂, 管道需要作多次弯 曲时 5.施工期限要求急 迫,或希望尽快回 土时 6.穿越沟渠或附挂 在桥梁等地方
1.不宜开挖的地段需采用顶 管方法施工时 2.有较大的跨距,如附挂在 桥梁跨越沟梁等地段 3.穿越公路或铁路的地段 4.要求施工期限很短的场合 5.地基特别松软有不均匀下 沉,或有可能遭到强烈振动 时 6.埋深很浅,路面荷载较重 的地段 7.有强电危险或有干扰影响 需要屏蔽的地段 8.短距离的引上管或引入管 道
表4-19 进局管道远期规划管孔数
规划局所终 距局500m分支 距局 局规模/万门 路由管孔数 500~1200m分 支路由管孔数 1~2 10~15 6~10 5~6 15~22 12~15 ≥8 20~30 18~24
管孔容量
通信管道规划——管孔设计
混凝 土管
石棉 水泥 管
钢管
铸铁 管
塑料 管
• 管道敷设是通过人(手)孔将线路放入管 道中。
4.5.1通信线路
4.5.2通信规划 1 管孔设计
2 管道路由 3 管线安装
通信管道规划
Communication Pipeline 通信管道:提供通信线路敷设的载体 Planning
•本地通信线路网结构——主要依据 •管道路由 •管孔容量
城市通信管道规划
2 管道路由 3 管线安装
通信管道-安装要求
Communication Pipe
管线安装埋深
城市通信直埋电缆的最小允许埋深
敷设位置与场合 城区 城郊 有岩石时 有冰冻层时 最小允许埋深 0.7 0.7 0.5 应在冰冻层下敷设 备注 一般土壤情况
城市通信管道的最小允许埋深
管道类型 管道至路面的最小间距 人行道和绿化地 带 0.5 0.5 0.2 车行道 0.7 0.7 0.4 铁路 1.5 1.5 1.2
常用管材
通信管道规划——管孔设计
管材名称 优点 缺点 适用场合 一般市话 线路的电 缆管道均 较广泛使 用 不宜使用的路段 1.地基有不均匀的 下沉或跨距较大的 地段 2.管道附近有腐蚀 介质且有严重腐蚀 时 3.管道敷设段落地 下障碍物较多且复 杂,需多次弯曲时 4.管道埋深在地下 水位以下时,或与 有渗透的排水系统 相邻近 5.使用混凝土管数 量不多,制造不经 济或料源有困难以 及其他原因时 混凝土管 1.价格低廉 1.强度差,要求有良好的基 2.制造简单, 础才能保证管道质量 2.密闭性差,防水性能低, 可就地取 材 有渗透现象 3.料源较充 3.管子较重,长度较短,接 裕 续多,运输和施工不便,增 加施工时间和造价 4.管材有碱性,如脱碱不净 会对铅护层的电缆有腐蚀作 用 5.管孔内壁不光滑,对抽放 电缆不利,摩擦力大 6.生产少量的管材不够经济, 建厂和制模费用较大,无工 厂正式供应,要现场制造, 长途运输不合理,管材损坏 率较高
常用管材
通信管道规划——管孔设计 混凝土管
常用管材
通信管道规划——管孔设计
管材名称 优点 缺点 适用场合 不宜使用的路段 1.经常受外界机 械力冲击的路段 2.埋深过浅的地 带 石棉水泥 1.重量轻 管 2.强度较高,抗弯强度 也好 3.密闭性较好,抗渗透 性大,透气性低,内压 强度高 4.抗腐蚀力强 5.有耐久性 6.管孔内壁光滑,摩擦 系数小,有利于抽放电 缆 7.导热系数低且有一定 的绝缘性和耐冻性 8.可割可凿,施工方便 9.持续配件可成套供应 1.性能易碎裂 1.需要防腐蚀 2.不耐冲击和 (特别是电蚀) 振动,不利于 的地段 运输和施工 2.敷设在高温地 3.造价较高 段 4.接续较麻烦, 3.地基有不均匀 如采用混凝土 下沉的现象时 包封增加施工 4.管孔不多,距 时间 离不长的分支 管道
埋地式高压PVC—C电力电缆保护管
塑料管—埋地通信用PE七孔梅花管
常用管材
4.5.1通信线路
4.5.2通信规划 1 管孔设计
2 管道路由 3 管线安装
通信管道-管道路由
Communication Pipe
城市通信管道路由的选择规定
• • • • • • 用户集中和有重要通信线路并路径短捷。 安全,有利于用户发展。 考虑用地、路网及工程管线综合等因素。 尽量结合和利用原有管道。 尽量不沿交换区界限、铁路与河流。 避开5种道路或地段:①规划未定道路;②有严 重土壤腐蚀的地段;③有滑坡、地下水位甚高等 地质条件不利的地段;④重型车辆通行和交通频 繁的地段;⑤须穿越河流、桥梁、主要铁路和公 路以及重要设施的地段。
通信线路
Communication Line
通信线路敷设种类
架空
直埋 管道
• 架空线路是通过挂钩将线路架挂在电杆间 或墙壁的钢绞线上;自承式线路也属于架 空方式线路 • 地下线路是将线路直接埋设在水底。跨海的线路敷设在海底, 成为海底光(电)缆。
混凝土管 塑料管 钢管
通信管道-安装要求
Communication Pipe
通信管道敷设要求
• 城市通信管道敷设应有一定的倾斜度,以利渗入管内的地下水流 向人孔,管道坡度可为3‰~4‰,不得小于2.5‰。 • 城市通信管道与其他市政管线及建筑物的最小净距应符合《城市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的相关要求。
通信管道-管道路由
Communication Pipe
通过桥梁的通行管道规定
• 通过桥梁的通信管道应与桥梁规划建设同步,管 道敷设方式可选择管道、槽道、箱体、附架等方 式,在桥上敷设管道时不应过多占用桥下净空, 同时应符合桥梁建设的有关规范要求和管道建设 及其他技术要求。
4.5.1通信线路
4.5.2通信规划 1 管孔设计
通信线路敷设 & 通信管道规划
通信线路敷设
通信管道规划
4.5.1通信线路
4.5.2通信规划 1 管孔设计
2 管道路由 3 管线安装
4.5.1通信线路
4.5.2通信规划 1 管孔设计
2 管道路由 3 管线安装
通信线路
Communication Line
城市通信线路种类
•本地网通信传输线路 •长途网通信传输线路 •广播有限电视网络线路 •其他各种信息网线路
通信管道-安装要求
Communication Pipe
通信管道敷设要求
• 城市通信管道与其他市政管线及建筑物的最小净距直接关系到城 市通信线路和其他市政管线的正常运行与维护,也是通信线管道 规划设计的主要标注依据之一,必须符合工程管线综合规范的基 本要求。
对钢铁材料 有可能腐蚀 的地段(如 电蚀或有强 烈的腐蚀介 质等)
常用管材
通信管道规划——管孔设计 钢管
常用管材
通信管道规划——管孔设计
管材名称
铸铁管
优点
1.耐腐蚀 2.经久耐用 3.较钢管价格 低 4.有一定的抗 弯能力
缺点
1.管身重量大, 消耗金属材料 多 2.管身性脆不耐 冲击
适用场合
1.短距离的引上管或引 入管道 2.有强电危险或有干扰 影响需要屏蔽的地段
通信线路
Communication Line
通信线路路由选择规定
•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相一致,有利于避免重复建 设 •线路路由尽量短捷、平直 •主干线路路由走向尽量与配线线路的走向一致并 选择用户密度大的地区通过,多局制的用户主干线 路应与局间中继线路的路由一并考虑 •重要主干线路的中继线路,宜采用迂回路由,构 成环形网络 •线路路由应符合与其他地上或地下管线以及建筑 物间最小间隔距离的要求 •除因地形或敷设条件限制,必须符合或合杆外, 通信线路应与电力线路分开敷设,各走一侧。
表4-18 出局管道方向与路由数选择
规划局所终局规模/万门
1~2 5~6 ≥8
注:大容量局所可考虑隧道出局
局前管道
两方向单路由 两方向双路由 3个以上方向、多路由
管孔容量
通信管道规划——管孔设计
(3)近局管道远期规划管孔数应依据规划所终局规模、出局分支路由 数量、出局路由方向用户密度、相关居间联系及远期采用光缆比例,参 照表4-19分析与计算确定。
4.5.1通信线路
4.5.2通信规划 1 管孔设计
2 管道路由 3 管线安装
通信管道规划——管孔设计
Tube Hole Design 管孔设计:提供通信线路敷设的载体
管孔容量
常用管材
管孔孔径
通信管道规划——管孔设计
(1)城市通信管道容量应为用户馈线、居间中继线、各种其他线 路及备用线路对管孔需要量的总和。 (2)局前管道规划可依据规划局所终局规模、相关局所布局、用 户分布及路网结构,按表4-18要求,选择确定出局管道方向与路由 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