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

合集下载

二甲医院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统计表(第七章)

二甲医院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统计表(第七章)
4.创伤性颅脑损伤 ICD10: S06
5。消化道出血(无并发症)ICD10: K25-K28伴有。0—.2,。4—。6亚目编码,K29.0,K92。2
6.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ICD10: T00—T07
7.细菌性肺炎(成人、无并发症)ICD10: J10.0,J11。0,J12—J18 (不包括J17*)
3.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
4。业务支出/百元业务收入
5.资产负债率(%)
6.固定资产总值(万元)
7。医疗收入药品收入比率(%)
8.医疗收入医用材料收入比率(%)
9。人员费用支出/百元业务收
(七)科教成果(评审前五年)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总计
国内论文数 ISSN(篇)
SCI 收录论文数(篇)
4。 产伤发生率。
序号
指 标 名 称
年度
年度
1季
2季
3季
4季
合计
1季
2季
3季
4季
合计
1
产伤——新生儿
2
产伤——器械辅助阴道分娩
3
产伤—-非器械辅助阴道分娩
5. 因用药错误导致患者死亡发生率
序号
指 标 名 称
年度
年度
1季
2季
3季
4季
合计
பைடு நூலகம்1季
2季
3季
4季
合计
1
因用药错误导致患者死亡发生率
6。 输血/输液反应发生率
AMI—9 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1.1.7
自其他医院转入时有压疮的患者
1.1.8
自其他来源入住时有压疮的病人

二级医院“统计指标”及标准值

二级医院“统计指标”及标准值

二级医院“统计指标”及标准值1.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5%2.手前后诊断符合率≥90%3.X光检查阳性率≥50%4.X光摄片甲片率≥40%5.尸检率≥10%(新生儿尸检除外)6.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150)7.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DI≤2)8.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9.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80%10.急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11.病房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4%12.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13.同一病例一周内再住院率(检查时确定病种,同级医院比较)处于同级医院较低水平14.住院产妇死亡率≤0.02%15.活产新生儿死亡率≤0.5%16.麻醉死亡率≤0.02%17.门诊处方合格率≥95%18.门诊病历书写格式合格率≥90%19.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案20.陪护率≤8%(不包括爱婴医院产科病房)22.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执行率100%22.住院病人治疗饮食就餐率100%23.住院病人就餐率≥80%24.医院感染率≤8%25.医院感染漏报率≤20%26.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27.病床使用率适宜范围≤85%~90%28.平均住院日≤16天29.病床周转次数≥20次/年30.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80%31.完成指令性任务100%32.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0分)100%33.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5分)100%34.基础护理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5%)100%35.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0分)≥85%36.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0分)≥90%(根据护理模式改革的需要,护理文件由各院自定)37.开展整体护理病房数≥10%38.急救物品完好率100%39.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

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

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二级医院是医疗卫生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着较高的医疗服务负担。

为了全面了解二级医院的发展情况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们需要对二级医院的各项统计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

下面是关于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的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二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

医疗服务能力的评估主要包括床位数量、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和设备的配备情况。

床位数量是衡量医院规模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医院的综合实力。

此外,二级医院还应提供较完善的诊疗设备和技术项目,例如手术室、CT机、核磁共振等,确保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其次,医疗服务效率也是二级医院的重要指标。

医疗服务效率主要包括患者就诊时间、医生平均服务人次、门诊、住院平均时间等方面。

患者就诊时间是指患者从进入医院到就诊完成所需要的时间,通常反映了医院的服务效率和工作效能。

医生平均服务人次是指每位医生平均为多少患者提供服务,能够反映医生的工作负荷情况。

门诊和住院平均时间是指患者在医院就诊和住院的平均时间,体现了医疗机构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速度。

另外,我们还需要关注二级医院的医疗质量指标。

医疗质量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成功率、病死率、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

手术成功率是指手术患者中手术治疗获得成功的比率,能够反映医院手术水平的高低。

病死率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因疾病导致的患者死亡比例,能够反映医院的治疗效果和质量。

感染率是指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感染的比例,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是指在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比例,两者都能够反映医院防控感染和并发症的能力。

此外,二级医院还需要关注患者满意度这一重要指标。

患者满意度指的是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满意程度。

患者满意度可以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投诉率、复诊率等来进行评估。

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可以促进医院的发展,提高医院的品牌形象。

总之,二级医院的各项统计指标是评估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重要依据。

二级医院应该定期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提升,以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级妇幼保健院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

二级妇幼保健院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

二级妇幼保健院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概述:机构运行、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反映医疗保健质量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的结构、过程、结果等概念和数值。

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组成。

建立科学的医疗保健质量评价指标,实施持续性的医疗保健质量监测和追踪评价,是实施妇幼保健机构科学评审的基础,同样是促进医疗保健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

实践证明,医疗保健质量持续改进的结果源于管理者对医疗保健质量改进的定义、测量、考核的要求与努力。

本监测指标包括辖区保健管理、机构运行、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三部分。

第一部分辖区保健管理指标是衡量辖区群体保健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方法,是公共卫生职能发挥的重要体现,分为以下二部分:一、辖区业务管理工作指标二、辖区妇幼健康指标第二部分机构运行基本监测指标部分项目及数据引自机构统计和财务报表。

第三部分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是以过程(核心)质量指标与结果质量指标并重的模式展现,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住院患者住院医疗质量方面的重点指标,是以重返率(再住院与再手术)、死亡率(住院死亡与术后死亡)、安全指标(并发症与患者安全)三个结果质量为重点。

(一)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0-31天内再住院例数。

(二)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重返手术例数。

(三)麻醉指标。

(四)手术后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

二、特定(单)病种质量质量指标是以“剖宫产、异位妊娠、子宫肌瘤、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社区获得性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六个特定(单)病种。

质量的过程(核心)质量指标为重点,本指标适用的对象是二级妇幼保健院,重点是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属妇产专业四个特定(单)病种,属儿内科专业二个特定(单)病种。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监测指标是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结果指标。

四、医院感染控制的监测指标是以特定对象的结果指标为重点,即使用呼吸机、导管、导尿管三项器械所致感染的结果指标为重点,同时以手术风险评估类别来评价术后切口感染的结果指标。

二级医院标准

二级医院标准

最新二级医院标准本标准是审定二级医院资格的必备条件,达到本标准合格线者才能参加等级评审。

一、医院规模应具有与二级医院任务、功能、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院规模。

秦皇岛市骨科医院内科徐江1.病床不少于100张。

2.每床单元必备设施达到规定的要求(见附件六)。

3.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4.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5.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6.病床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1.3-1.5。

7.必须配备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不少于75%。

二、医院功能与任务(一)医疗卫生服务对社区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

1.承担地区(地、市、县)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较疑难病症诊治任务;抢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转诊。

2.开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担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迅速组织配套的急救队伍接收成批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3.开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区的疾病动态。

参与社区内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

(二)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1.能承担基层医疗单位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和本院职工的在职教育。

2.能承担中等卫生学校临床教学及中等以上医学卫生学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3.能承担省或市级科研项目。

(三)指导基层与有关部门协作指导地区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做好社区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精神卫生等工作。

与一级医院建立经常性的业务关系,开展双向转诊,帮助开展新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和培训卫生技术及管理人员。

三、医院管理医院应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度、措施、实施方案及其考核与评价办法。

(一)组织管理必备的有:1.行政管理组织2.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管理组织3.护理管理组织4.财务管理组织5.总务保障组织6.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管理组织7.必备委员会(二)制度管理根据1982年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的要求和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必须认真制订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有相应的教育、执行、监督、检查、考评和奖惩办法。

二级妇幼保健院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

二级妇幼保健院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

二级妇幼保健院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概述:机构运行、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反映医疗保健质量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的结构、过程、结果等概念和数值。

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组成。

建立科学的医疗保健质量评价指标,实施持续性的医疗保健质量监测和追踪评价,是实施妇幼保健机构科学评审的基础,同样是促进医疗保健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

实践证明,医疗保健质量持续改进的结果源于管理者对医疗保健质量改进的定义、测量、考核的要求与努力。

本监测指标包括辖区保健管理、机构运行、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三部分。

第一部分辖区保健管理指标是衡量辖区群体保健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方法,是公共卫生职能发挥的重要体现,分为以下二部分:一、辖区业务管理工作指标二、辖区妇幼健康指标第二部分机构运行基本监测指标部分项目及数据引自机构统计和财务报表。

第三部分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是以过程(核心)质量指标与结果质量指标并重的模式展现,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住院患者住院医疗质量方面的重点指标,是以重返率(再住院与再手术)、死亡率(住院死亡与术后死亡)、安全指标(并发症与患者安全)三个结果质量为重点。

(一)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0-31天内再住院例数。

(二)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重返手术例数。

(三)麻醉指标。

(四)手术后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

二、特定(单)病种质量质量指标是以“剖宫产、异位妊娠、子宫肌瘤、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社区获得性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六个特定(单)病种。

质量的过程(核心)质量指标为重点,本指标适用的对象是二级妇幼保健院,重点是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属妇产专业四个特定(单)病种,属儿内科专业二个特定(单)病种。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监测指标是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结果指标。

四、医院感染控制的监测指标是以特定对象的结果指标为重点,即使用呼吸机、导管、导尿管三项器械所致感染的结果指标为重点,同时以手术风险评估类别来评价术后切口感染的结果指标。

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指标

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指标
3.查看医院文件
1.公共卫生科室设置
有□无□
2.定点病区/定点门诊设置
有□无□
3.按要求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是□否□
4.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和准确率100%
是□否□
是□否□
四、人力资源
1.卫技人员配备
(1)卫技人员:实际开放床位≥1.05:1
(2)医师:实际开放床位数≥0.25:1
(3)护理人员:实际开放床位数≥0.5:1
(3)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达到100%。
5.重点部门(手术室、供应室、内镜室、重症监护室、血液净化室、新生儿室、产房、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输血科等部门)符合国家要求:
(1)内部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标识清楚;
(2)清洁、消毒、隔离设施按要求配置;
(3)人员资质符合要求;
(4)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均达到相关消毒、灭菌要求,内镜等医疗器械数量与诊疗人次相符;
是□否□
三、诊疗科目
1、必须设置科室:院前急救、儿科、产科、传染科、慢病科、康复科、口腔科、精神卫生科、病理科。
2、按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求,依据标准设置结核病等传染病专病区或/和定点门诊。
3、按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求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4、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和准确率100%。
1.实地考查
2.查看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文件
2.物价部门通报批评或群众举报经主管部门核实3次以上。
现场考核
查财务收费系统
向有关主管部门了解
1.有□无□
2.有□无□
是□否□
2.查报告内容和时间
查人事部门文件
查接待处理登记报告记录及原始资料
1.有□无□
2.结案率= %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细则二类指标分值表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细则二类指标分值表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细则二类指标分值表一、执业与管理(200分)(一)依法执业(20分)(五)教学与科研管理(15分)(二)组织机构管理(20分)(六)信息管理(30分)(三)人力资源管理(30分)(七)财务管理(30分)(四)医疗与应急管理(25分)(八)医院建设、设备、安全和后勤管理(30分)二、质量与安全(600分)(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健全(15分)(十一)检验专业质量与安全管理(30分)(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30分)(十二)病理质量与安全管理(30分)(三)医疗技术准入管理(20分)(十三)医学影像专业质量与安全管理(30分)(四)患者重点安全目标监测(20分)(十四)药事质量与安全管理(30分)(五)非手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25分)(十五)输血质量与安全管理(20分)(六)手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50分)(十六)医院感染质量与安全管理(40分)(七)门诊工作质量与安全(30分)(十七)病历质量管理(30分)(八)急诊质量与安全管理(30分)(十八)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100分)(九)重症监护病房质量与安全管理(30分)(十九)饮食及营养治疗(10分)(十)传染病管理(20分)(二十)临终关怀与疼痛管理(10分)三、知情与服务(100分)(一)知情同意(12分)(四)规范服务(16分)(二)病人权益(16分)(五)医德医风(21分)(三)健康教育(12分)(六)规范收费(23分)四、效率与效益(100分)(一)医院经济运行状况(25分)(二)工作效率(35分)(三)社会效益(40分)一、执业与管理(200分)二、质量与安全(600分)三、知情与服务(100分)四、效率与效益(10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
●1.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2.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3.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4.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5.病房抢救成功率≥84%
●6.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7.单病种病死率≤平均值
●8.住院病历甲级率≥90%
●9.病床使用率适宜范围85~90%
●10.平均住院日≤18天
●11.病床周转次数≥20次/年
●12.院内感染率≤8%
●13.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14.传染病登记报告漏报数0
●15.单病种治愈好转率≥平均值(与省内同级医院相比)(下同)●1.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2.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3.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4.临床与放射线诊断符合率≥90%
5.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90%
6.入院三日确诊率≥95%
7.门诊收治待诊率≤5%
超检查阳性率≥30%
9.大型X光机(500MA以上)检查阳性率≥60%
10.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实验室年平均每次VIS<150
11.临床化学室内质控各项CV值在允误差范围内
12.细菌质控,参加
13.尸检率≥10%
●14.单病种治愈好转率≥平均值(与省内同级医院相比)(下同)●1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16.病房抢救成功率≥84%
●17.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18.单病种病死率≤平均值
19.住院产妇死亡率≤%
20.活产新生儿死亡率≤%
21.单病种术后十日内死亡率≤平均值
22.麻醉死亡率≤%
23.门诊处方合格率≥98%
24.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
●25.住院病历甲级率≥90%
光摄片甲级片率≥40%
27.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28.基础护理合格率≥90%
29.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90%
30.五种表格书写合格率≥98%
31.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98%
32.责任制护理病区数≤10%
33.陪护率≥8%
34.住院病人就餐率≥80%
35.治疗饮食就餐率100%
●36.病床使用率适宜范围85~90%
●37.平均住院日≤18天
●38.病床周转次数≥20次/年
39.副主任医师以上出门诊≥2次/周
40.医疗仪器设备完好率80%
●41.院内感染率≤8%
●42.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43.昏迷、瘫痪病人褥疮发生数0
●44.传染病登记报告漏报数0
45.年一级以上责任医疗事故发生数0
医疗事故正确处理率100%
46.每百张病床年严重差错发生数<1
47.年意外事故发生次数0
(含火灾、爆炸、房屋倒塌、造成工作人员人身伤害者)
48.平均单病种医疗费用≤平均值
49.平均每门诊人次医药费用≤平均值
50.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51.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