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银行存款的审计

浅谈对银行存款的审计
浅谈对银行存款的审计

【摘要】银行存款审计是审计过程最常见的,也是极易被忽视的一个审计项目。做好银行存款审计,对圆满完成整个企业审计任务很关键。本文重点分析了银行存款项目的审计风险与常见的问题,从审计理念与风险意识、审计程序等方面论述了对银行存款进行审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银行存款审计程序

一、企业银行存款项目的审计风险与常见问题

(一)银行存款项目的审计风险

1.银行存款项目固有风险高。银行存款流动性强,对外界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容易产生错误舞弊。大量的财务舞弊案例均表明,经营管理人员的贪污舞弊行为与银行存款项目有关。

2.银行存款的内部控制制度往往不能得到较好地落实,执行效果不佳,控制风险较高。银行存款的收入支出活动往往隐藏企业一些违法乱纪行为如:乱设与多头开设银行账户、公款私存、贪污侵占挪用、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利用银行账户套取现金、以及代存代支、套取银行信用与出租出借银行账号等问题。

(二)银行存款项目常见的问题

1.银行存款项目某些收支变化,可能与企业管理当局的报表粉饰、盈余管理行为有关。银行存款项目收支频繁牵涉面广,与企业的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等均具有直接关系;企业可能利用银行存款的流动来掩饰现金流量不畅的状况,隐瞒其生产经营情况差、财务状况不佳、持续经营能力不足的真相。

2.银行存款中“未达账项”问题较多。企业有时会利用各项未达账项,来掩饰会计核算中的舞弊、差错;有意通过期末未达账项中收入、支出项目的前移后推,来对前后相邻会计期间的损益进行调节。

3.银行存款中的造假行为较多。

二、对银行存款审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审计理念,提高审计风险意识

1.铭记“现金至上”的审计理念,澄清对银行存款审计的错误认识

“现金至上”是理财学的座右铭,也是审计学的至理名言。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余额的真实与否,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企业销售收入与现金流量变动的真实与否;重视对包含银行存款项目在内的货币资金审计,是发现企业包括制造虚假收入等舞弊线索的捷径。然而在审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认为货币资金审计比较简单、容易操作,经常指派一些没有审计经验和缺乏专业判断能力的审计人员负责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项目的审计,错失通过该项目的审计发现舞弊差错,降低审计风险的机会。

2.增强审计风险意识,关注预警信号,保持合理的怀疑与必要的职业谨慎

银行存款流动性强、收支频繁、牵涉面广、风险高,容易产生错误舞弊、违法等现象。审计人员在对银行存款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解、测试、评价时,应高度关注银行存款项目的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全面了解与银行存款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与缺陷,恰当确定银行存款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在对银行存款余额进行实质性测试时,应恰当地确定其账户层次重要性水平,运用“变动比例法”等方法,将其重要性水平确定为较低水平。同时,为了确保对银行存款项目的审计具有较高可信度,审计人员须充分关注企业进行舞弊或报表粉饰时可能产生的一些预警信号:销售收入主要是依靠信用风险较高的赊销政策形成的,导致销售收入与现金流量相背离;现金销售收入主要是来源于关联方的销售,收入规模与交易价格容易被操纵,形成的现金流量不可靠。总之,在银行存款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必须始终保持合理的怀疑态度与必要的职业谨慎,避免差错、提防舞弊与盈余操纵行为。

(二)认真履行审计程序,为形成恰当的审计结论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1.执行银行存款余额的函证程序时需注意的问题

(1)要对函证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并对回函结果进行恰当分析

获取银行对账单是审计银行存款时一项基本的取证程

浅谈对银行存款的审计

贺凤梅

(浙江德威会计师事务所)摘登

Collections

来稿

FA IC

71

··https://www.360docs.net/doc/1814847907.html,

··

2009.9

序,但随着造假手段日益高明,审计人员应对银行对账单等银行单证的真实可靠性进行审慎评价,对银行存款余额的确认应当以询证为主。另外,为了保证对银行存款余额函证的有效性,防止企业与银行通同作弊,避免企业篡改、变造、伪造银行对账单等单据,审计人员应当在企业的配合支持下,对函证的过程(包括发函、收函)进行有效监控,亲自前往银行询证;如果回函中存在异常情况,应进行二次函证或执行替代程序来排除差错与疑惑。

(2)准确确定银行存款函证的对象与范围

一般情况下,审计人员仅仅对期末仍有余额的银行发函询证,这样极有可能使银行存款存在遗漏。因此,审计人员在对银行存款进行函证前,应先向企业全面了解企业在银行开户的详细情况;函证时,审计人员应向企业开过户、存过款与贷过款(含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的所有银行发函,其中应包括企业银行账户已结清的银行。

2.关于执行抽取大额银行存款收支的审计程序时应特别关注的事项

在执行抽查大额银行存款收支程序时,审计人员除了须特别注意资产负债表日前后所发生的业务以外,还要注意且仔细区分:交易是否为客户所需、是否存在正常的商业理由;付款方是否为债务方,是否与企业经常发生业务往来;对临近会计期末所收到的大额银行存款,应仔细审核银行进账单等入账单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必要时可亲自向对方单位取证;结合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等相关明细项目的审计,分析资产负债表日后至审计日之间该款项的收支及回函情况等。

3.关于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审计程序

审计人员在审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除核实“未达账项”项目的真实性外,还应特别注意调节表中异常的情况。对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审计,须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应正确理解企业会计报表中银行存款的真实余额,并制定恰当的审计策略

从企业所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可以看出,某银行账户会计期末实际存在3个余额:企业编制银行日记账余额、银行所提供的对账单余额以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后的余额。在存在未达账项的情况下,由于缺乏“银行已收(付),企业尚未收(付)”这类未达账项记账时所需的原始单据,会计人员在填写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余额时,一般依据日记账的余额为准。

按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银行存款余额,应当包括期末最后一天所收到的所有存放在银行账户的款项,以及所支出的所有从银行账户中划出的款项;因此,审计时若存在未达账项,银行存款余额应根据余额调节表中调节后的余额来反映,而不是企业日记账或银行对账单的余额。对期末未达账项,审计时须考虑审计计划阶段所设定的

重要性水平与项目性质,采取不同的审计策略;若期末的未达账项金额较小,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影响不大,没有超过该项目所计划的重要性水平,则没有必要对未达账项进行审计调整:

若期末未达账项金额超过重要性水平,依据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来编制会计报表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企业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审计人员则须对“银行已收(付),企业尚未入账金额”这类未达账项进行相应的审计调整,以审计调整后余额为期未银行存款项目的余额。

(2)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的未达账项进行审计的程序在审计时,针对不同性质的未达账项,应实施不同的审计程序:

“企业已收(付),银行尚未入账的金额”的这类未达账项属企业已经入账,而银行尚未入账的情况。一般来说,由于开户行独立于企业,银行不大可能配合作假,所以这类未达账项一般属企业或银行会计记录时的差错遗漏,以及单据传递时差所引起的,极少发生银行故意不入账的现象;因此,一般来说审计人员只需审核企业入账的原始会计凭证(如支票存根、存款单等)的合法性、真实性,再追查核实以后期间银行对账单等银行单据即可。

“银行已收(付),而企业尚未入账金额”的这类未达账项属银行已经入账,而企业未入账的情况。这类未达账项,可能是企业或银行会计记录的差错遗漏或单据传递时差所致,也可能是企业故意的舞弊行为,以达到隐瞒或推迟确认收入、资产,减少或延迟交纳税收,虚增业绩或隐瞒费用、负债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因此,审计人员须重点关注此类未达账项,检查期后入账情况,查验入账时的银行单据及相关的原始凭据,通过对其重要性分析,确定是否调整转入当期。

4.从银行日记账至银行对账单,银行对账单至银行日记账两条线核查银行存款发生额入账情况

在审计实务中,常有这样的情况,企业的出纳或相关人员,利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中的缺陷,通过银行存款的收付不入账等手段,将公款私存或用于购买短期投资产品等谋取私利,通过上述方法可能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因此通过随机抽查某一月份银行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发生额,两条线同时进行检查,对大额的未入账银行存款情况,需进行追查,可以有效的检查出银行存款中的舞弊行为,同时对企业的入账完整性进行查验。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2]董大胜.审计技术与方法.中国审计出版社.[3]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参考用书《审计》.

来稿

摘登

Collections

FA IC

责编:筱惠

72

浅谈银行存款舞弊的审计问题及方法

一、银行存款的特点 银行存款是指将企业的资金存放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按照国家现金管理的规定及结算制度的规定,每个企业都必须开立银行存款账户,被称为结算户存款,用来进行收款,付款和转账业务。它是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中所必须运用的资金结算工具。银行存款的流动性强,具有交流和付款的性质,在经济活动中必须持有一定数额的银行存款为前提。银行存款不仅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审计过程中关注的主要对象。由于银行存款的流动性强,易于使用,很容易出现舞弊等行为。许多金融案件表明,管理人员的错弊行为都涉及银行存款项目。 与库存现金相比,银行存款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资金的安全性容易被忽视,易造成损失。银行存款是货币资金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对象。虽然银行存款的数量一般都大于库存现金,但同库存现金相比,库存现金的流动性要比银行存款强,由于银行存款的收入和支出手续较为严格,因此,人们普遍认为,银行存款在安全性上要高于库存现金,出问题的可能性也小于库存现金,所以在对银行存款管理的问题上,重视度也就低于库存现金,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出问题的往往是银行存款。了解银行存款的安全计费管理不到位,银行存款管理系统是不严谨的,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银行存款核算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内部牵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行岗位职责分工,充分发挥银行存款报表和对账单的作用,以确保银行存款账实,帐证和帐帐相符。 二、银行存款的舞弊问题 (一)利用未达账项掩饰其舞弊行为。 被审计单位不按规定确认收支事项,而作为未达账项,以达到调节企业利润的目的。此外,会计人员转移、挪用资金的行为也会作为未达账项予以掩饰。主要表现为:1.巧立名目,化整为零为了逃避限定现金结算范围的规定,有的单位故意将大项金额分割成若干项小金额,陆续从银行提取现金 2.用于非法开支。如:用于超出现金使用范围规定的购物支出;用于支付现金可享受优惠待遇或好处费的费用及消费性支出。 (二)涂改票据,侵吞企业财物。 会计人员利用管理漏洞或是职务便利,将以前年度的支票或银行进账单的日期涂改为当前日期,再次入账以套取单位财物。如:有的会计人员为了掩盖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不符的现象,采取涂改、变造银行对账单”等办法,隐藏会计舞弊。 (三)在银行存款审计过程中,明确银行存款核算中舞弊的特点,将对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指导作用。结合银行存款的业务特点,采用专门审计方法及策略是及时揭露重大违法犯罪的必要手段。 (四)改变银行存款账户的收支情况,将资金挪用 银行存款收支业务不入账,会计人员转移收入、挪用资金、出借账户、为外单位套取现金、侵吞利润,仅从账面上发现不了任何问题。主要表现为:1.有的会计人员收到银行存款支票时,填制银行存款进账单”同时签发一张相同金额伪造用途的现金支票一井送至银行,将提取的现金挪用或贪污。由于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对这一收一支,井无记录,银行对账单虽有记录但余额没有变化,因此在审计银行存款时很难发现。2.有的会计人员收到销售单位采用折价销售方式促销获得的款项时,不进行账务处理,而是签发一张相同金额的现金支票将现金取出挪用或贪污。 三、针对银行存款舞弊的审计方法 (一)检查内控制度。 检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找出货币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确定货币资金审计的方向和重点要采用观察、询问等方法,重点了解银行存款的收支是否按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办理。出纳与会计的职责是否严格分离;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否根据经审核后合法的收付款凭证

货币资金审计案例和答案

货币资金审计案例 案例一对某企业银行存款进行审计时发现:2001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26 680元;银行存款对账单余额为25 400元(经核实是正确的)。 经核对发现2001年12月存在以下几笔未达账项: (1)12月29日,委托银行收款2 500元,银行已入账,收款通知尚未送达企业。 (2)12月31日,企业开出一张现金支票800元,企业已减少存款,银行尚未入账。 (3)12月31日,银行已代付企业电费500元,银行已入账,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 (4)12月31日,企业收到外单位转账支票一张,计3 600元,企业已收款入账,银行尚未记账。 (5)12月15日,收到银行收款通知单金额为3 850元,公司入账时误记为3 500元。[要求] (1)根据上述情况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假定银行存款对账单中存款余额正确无误,试问: 1)编制的调节表中发现的错误数额是多少? 2)属何种性质的错误? 3)2001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正确余额是多少? 4)如果200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项目中银行存款余额为28 000元,请问是否真实? 案例二2002年1月21日,审计人员对某企业进行会计报表审计,查得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中库存现金余额为859.81元。1月21日下午下班前,对出纳经管的现金进行了清点,该企业1月21日现金账面余额为759.81元,清点结果如下: 1.现金实存数545.05元。 2.保险柜中有下列单据已经收、付款,但未入账。 (1)某职工借条一张,系差旅费,金额是200元,已经批准,日期是2001年12月29日。 (2)某采购员借条一张,金额是130元,日期是2001年12月20日,未经批准。 (3)保险柜中有已收款但未记账的凭证三张,金额135.24元。 (4)外地汇款单一张,汇出日期是2001年12月3日,金额是500元,尚未办理。 (5)2002年1月18日的转账支票一张,金额185元。 (6)本市某单位2001年1月5日开出转账支票一张,金额100元,20日交存银行,已过规定进 账时间,银行不予进账,现未加处理。 (7)经核对2002年1月1--21日的收付款凭证和现金日记账,核实1--21日的现金收入2 350 元,现金支出2 400元,正确无误。 (8)银行核定该企业库存现金限额为60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核实库存现金实有数;并调整核实200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所列的数字是否公允,对现金收支、库存管理的合法性提出审计意见。

浅谈对银行存款的审计

【摘要】银行存款审计是审计过程最常见的,也是极易被忽视的一个审计项目。做好银行存款审计,对圆满完成整个企业审计任务很关键。本文重点分析了银行存款项目的审计风险与常见的问题,从审计理念与风险意识、审计程序等方面论述了对银行存款进行审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银行存款审计程序 一、企业银行存款项目的审计风险与常见问题 (一)银行存款项目的审计风险 1.银行存款项目固有风险高。银行存款流动性强,对外界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容易产生错误舞弊。大量的财务舞弊案例均表明,经营管理人员的贪污舞弊行为与银行存款项目有关。 2.银行存款的内部控制制度往往不能得到较好地落实,执行效果不佳,控制风险较高。银行存款的收入支出活动往往隐藏企业一些违法乱纪行为如:乱设与多头开设银行账户、公款私存、贪污侵占挪用、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利用银行账户套取现金、以及代存代支、套取银行信用与出租出借银行账号等问题。 (二)银行存款项目常见的问题 1.银行存款项目某些收支变化,可能与企业管理当局的报表粉饰、盈余管理行为有关。银行存款项目收支频繁牵涉面广,与企业的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等均具有直接关系;企业可能利用银行存款的流动来掩饰现金流量不畅的状况,隐瞒其生产经营情况差、财务状况不佳、持续经营能力不足的真相。 2.银行存款中“未达账项”问题较多。企业有时会利用各项未达账项,来掩饰会计核算中的舞弊、差错;有意通过期末未达账项中收入、支出项目的前移后推,来对前后相邻会计期间的损益进行调节。 3.银行存款中的造假行为较多。 二、对银行存款审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审计理念,提高审计风险意识 1.铭记“现金至上”的审计理念,澄清对银行存款审计的错误认识 “现金至上”是理财学的座右铭,也是审计学的至理名言。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余额的真实与否,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企业销售收入与现金流量变动的真实与否;重视对包含银行存款项目在内的货币资金审计,是发现企业包括制造虚假收入等舞弊线索的捷径。然而在审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认为货币资金审计比较简单、容易操作,经常指派一些没有审计经验和缺乏专业判断能力的审计人员负责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项目的审计,错失通过该项目的审计发现舞弊差错,降低审计风险的机会。 2.增强审计风险意识,关注预警信号,保持合理的怀疑与必要的职业谨慎 银行存款流动性强、收支频繁、牵涉面广、风险高,容易产生错误舞弊、违法等现象。审计人员在对银行存款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解、测试、评价时,应高度关注银行存款项目的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全面了解与银行存款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与缺陷,恰当确定银行存款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在对银行存款余额进行实质性测试时,应恰当地确定其账户层次重要性水平,运用“变动比例法”等方法,将其重要性水平确定为较低水平。同时,为了确保对银行存款项目的审计具有较高可信度,审计人员须充分关注企业进行舞弊或报表粉饰时可能产生的一些预警信号:销售收入主要是依靠信用风险较高的赊销政策形成的,导致销售收入与现金流量相背离;现金销售收入主要是来源于关联方的销售,收入规模与交易价格容易被操纵,形成的现金流量不可靠。总之,在银行存款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必须始终保持合理的怀疑态度与必要的职业谨慎,避免差错、提防舞弊与盈余操纵行为。 (二)认真履行审计程序,为形成恰当的审计结论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1.执行银行存款余额的函证程序时需注意的问题 (1)要对函证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并对回函结果进行恰当分析 获取银行对账单是审计银行存款时一项基本的取证程 浅谈对银行存款的审计 贺凤梅 (浙江德威会计师事务所)摘登 Collections 来稿 FA IC 71 ··https://www.360docs.net/doc/1814847907.html,

银行审计案例分析

银行审计案例分析 2006-11-29 在此具体介绍三个典型案例的审计过程,这几个案例不一定能代表计算机应用的最新成果,介绍它们主要是为了提示具体操作思路和方法。 案例一——审查贷款利息计息计算的正确性 1.发现审计线索。审计人员在浏览某办事处对公系统的“计收贷款利息表”时,发现“积数调整”一项不断出现负金额,却没有发现正金额的调整数。依据审计经验,调整计息积数就相当于少计或多计利息收支,因此这种大量调减计息积数,就有可能会少计利息收入。 2.估计影响大小。在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发现了线索后,应该有一个估计影响大小的步骤。经分析和计算,按影响大小和严重程度对已发现的线索进行排序,选择影响大或较严重的优先落实。对上述线索,审计人员利用通用审计软件的查找功能以“调整税数不为零并且利率不为零”为条件列出全部记录,结果共有139条记录,调整积数总金额达3亿多元、按现有利率计算,对利息收入的影响只有数万元,不能作为重要事项,但考虑到计算机运算具有连续性和高效性,有可能是一个全辖甚至是全省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证实是否确实存在。 3.核实电予数据的真实性。在着手进一步开展审计之前,有必要先核实电子数据是否真实。电子数据经过导出、转入等转换过程,难免出现一些差错,因此从电子数据中分析出的线索,应与纸质账表核对证实其真实性。审计人员查找了一笔2.L亿元金额的调整数,再查阅当日记账凭证,证实电子数据反映的业务记录是真实的。考虑到取得的电子数据可能没有完全包含1999年度全部情况,审计人员调阅全年贷款利息计息表。核实了3亿多元的调整数全部存在,进一步证实了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了解大量调整积数的原因。依经验,贷款积数调整一般应该很少调整,这种大量调整应该有原因的。经询问,1996年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要求对1996年前后发生的贷款用两个会计科目分开进行核算,以明确划分领导人的责任。1999年11月省分行又要求将两个会计科目合并核算,因此需要结转贷款余额。在结转过程中,对公系统要求同时输入计息积数的调整天数,否则不能进行结转。因此产生了大量的计息积数调整金额。审计人员通过关联查询,证实绝大多数调整金额是因此而发生的。 5.核实利息计算是否准确。经询问银行人员,审计人员掌握了该办事处是按月计收贷款利息、按季计支存款利息的信息,再进一步询问进行这样的调整是否少计了一天利息?为什么只见调减计息积数,不见调增计息积数?银行人员回答这个账号调减的积数在那个账号补足,没有因此而少计利息收入。审计人员随即对11月18日调减2.1亿元积数的账号进行核实,发现10月21日至11月20日的计息期银行只计了30天积数,而实际应计算31天的积数。经复核,银行人员确认了少算一天积数的基本事实。 6.落实涉及面的大小。审计人员向对公系统管理人员询问:整个分行是否都使用这套系统?管理人员证实不仅分行都使用这套成都开发的系统,而且全省都是使用同一套系统。

银行存款审计应执行的审计程序

银行存款审计应执行的审计程序 一、对银行存款审计应执行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1、核对总账与日记账的账簿记录是否相符; 2、编制或获取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同时函证银行存款。 二、在审易软件上银行存款的分析性复核过程 银行存款的分析性复核过程 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时应执行以下程序: 1、编制或获取应收账款明细表,与报表核对; 2、编制或获取应 收账款账龄分析表;3、实施应收账款的分析性复核;4、函证应收账款;5、审核未函证的应收账款;6、所有权测试。 二、应收账款在审计软件上的分析性复核过程 对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审计时应执行以下程序: 1、编制或获取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并进行帐表核对; 2、进行 主营业务收入的分析性复核,分析各月收入与年度预算或以前年度的差距;3、审查主营业务收入确认的正确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审查:一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二是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三是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四是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五是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4、审查销售退回、折扣和折让的处理是否正确。5、利用对方科目抽查主营业务收入账务处理的正确性。二、主营业务收入在审计软件上的分析性复核过程

管理费用的审计 一、对管理费用审计时应执行的程序: 1、获取或编制管理费用明细表; 2、检查其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合适内容与范围; 3、将本期、上期管理费用各明细项目做对比分析,必要时比较年内各月管理费用,对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的项目应查明原因,必要时作适当处理; 4、选择管理费用中数额较大,以及本期与上期相比变化异常的项目追查至原始凭证; 5、审查管理费用在会计报表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管理费用在审计软件上的分析性复核过程

货币资金审计案例和答案

货币资金审计案例 案例一 对某企业银行存款进行审计时发现: 2001 年 12 月 31 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 26 680 元;银行存款对账单余额为 25 400元(经核实是正确的 )。 经核对发现 2001 年 12 月存在以下几笔未 达账项: (1) 12 月 29 日,委托银行收款 2 500元,银行已 入账,收款通知尚未送达企业。 (2) (3)12 (4)12 记账。 (5)12 月 15日,收到银行收款通知单金额为 3 850 元,公司入账时误记为 [要求] (1)根据上述情况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 假定银行存款对账单中存款余额正确无误,试问: 1)编 制的调节表中发现的错误数额是多少 ? 2)属何种性质的错误 ? 3)2001 年 12月 31 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正确余额是多少 ? 4)如果 2001 年 1,2 月 31 日资产负债表上 “货币资金” 项目中银行存款余额为 28 000 元,请问是 否真实 ? 案例二 2002年 1月21日,审计人员对某企业进行会计报表审计,查得资产负债表中“货币 资金”项目中库存现 金余额为 859.81元。 1月21日下午下班前,对出纳经管的现金进行 了清点,该企业 1月 21日现金账面余额为 759.81元,清点结果如下: 1.现金实存数 545.05元。 2.保险柜中有下列单据已经收、付款,但未入账。 (1) 某职工借条一张,系差旅费,金额是 200元,已经批准,日期是 2001年12月29日。 (2) 某采购员借条一张,金额是 130元,日期是 2001年12月20日,未经批准。 (3) 保险柜中有已收款但未记账的凭证三张,金额 135. 24 元。 (4) 外地汇款单一张,汇出日期是 2001年12月3日,金额是 500元,尚未办理。 (5)2002 年1月18日的转账支票一张,金额 185元。 (6)本市某单位 2001年1月5日开出转账支票一张,金额 100元, 20日交存银行,已过规定进 账时间,银行 不予进账,现未加处理。 (7) 经核对 2002年1月1--21 日的收付款凭证和现金日记账,核实 1--21 日的现金收入 2 350 元,现金支 出 2 400 元,正确无误。 12 月 月 31 月 31 31 日,企业开出一张现金支票 800 元,企业已减少存款,银行尚未入账。 日,银行已代付企业电费 500 元,银行已入账,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 日,企业收到外单位转账支票一张,计 3 600 元,企业已收款入账,银行尚未 3 500 元。

银行存款审计案例

[案例4.5] 基本案情:对某企业2008年的银行存款进行审查:2008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2668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为25400元(经核实是正确的)12月存在的未达账项如下: (1)12月29日,委托银行收款2500元,银行已入账,收款通知尚未送达企业。 (2)12月31日,企业开出现金支票一张1800元,银行尚未入账。 (3)12月31日,银行以代付企业电费800元,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 (4)12月31日,企业收到外单位转账支票一张3200元,企业已收款入账,银行尚未入账。 (5)12月15日,收到银行收款通知金额为3850元,公司入账时误记为3900元 分析要点: (1)根据上述情况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假定银行存款对账单中存款余额正确无误,试问: ①编制的调节表中发现的错误金额是多少? ②2008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正确余额是多少? ③如果20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项目中银行存款余额为28 000元,请问是否真实? 答案提示: (1)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单位:XX公司 2008年12月31日单位:元 2.常见银行存款错弊 (1)制造余额差错。即会计人员故意算错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来掩饰利用转账支票套购商品或擅自提现等行为,也有的在月底银行存款日记账试算不平时,乘机制造余额差错,为今后贪污做准备。这种手法看起来非常容易被察觉,但如果本年内未曾复核查明,以后除非再全部检查银行存款日记账,否则很难发现。 (2)擅自提现。擅自提现手法,是指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私自签发现金支票后,提取现金,不留存根不记账,从而将提取的现金占为己有。这种手法主要发生在支票管理制度混乱、内部控制制度不严的单位。 (3)混用“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会计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在账务处理中,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同现金收支业务混同起来编制记账凭证,用银行存款的收入代替现金的收入,或用现金的支

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审计案例

晴涧公司审计案例——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审计案例 一、公司背景 晴涧建筑材料公司(以下简称晴涧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8日,经营范围是工程施工、涂料油漆生产。截至2008年12月31日,晴涧公司资产总额为12983万元,负债总额为9874万元,净资产为3109万元,2008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为13028万元,净利润为829万元。 二、公司的经济事项与会计处理 晴涧公司为方便同客户和供应商的款项结算,在四家银行分别开设了一个账户。银行存款期末余额1289万元,分别为:A账户593万元、B账户676万元、C账户0元和D账户20万元。晴涧公司的大股东乙公司(持有晴涧公司60%的股权)主营工程建筑业务,乙公司资金回收期较长,资金紧张,银行贷款金额较大,且财务状况持续恶化。2008年,晴涧公司与银行签订贷款5000万元的协议,11月25日银行将贷款发放至晴涧公司C账户。晴涧公司当日即将此笔款项转至乙公司,双方约定,贷款利息由乙公司承担。晴涧公司未对以上事项进行账务处理,公司贷款账户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发生额均为零。在其他应收款科目中对大股东乙公司的往来期初期末余额也均为零,借、贷方发生额分别为25万元,为支付5000万元银行贷款利息。支付银行贷款利息时,借记其他应收款——乙公司,贷记银行存款;收到乙公司归还贷款利息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收款——乙公司。银行每月向晴涧公司寄发对账单,会计每月根据对账单和账簿记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将对账单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装订成册。 三、注册会计师对银行存款实施的审计程序 1.当注册会计师要对银行存款实施函证时,晴涧公司财务人员提出,因C账户余额为0,D账户余额较小,为了节省函证费用,不同意对这两个账户进行函证,只提供对账单;对于A账户和B账户因金额较大可以函证,注册会计师同意了公司财务人员的要求。 2.注册会计师取得了晴涧公司2008年12月份四个银行账户的对账单,根据对账单余额对其中A账户和B账户进行函证,函证结果表明A账户和B账户金额与对账单金额和公司账面银行存款金额一致,不存在未达账项;公司提供的C账户和D账户对账单余额和公司账面银行存款金额一致,不存在未达账项。注册会计师得出银行存款余额可以确认的审计结论。 3.在对其他应收款项目进行函证样本选取时,因晴涧公司与其大股东乙公司的往来期初期末余额为零,且发生额较小,注册会计师未对乙公司进行函证,也未对发生额执行检查程序。 要求:请评价本案例中CPA对银行存款实施的审计程序是否适当。 案例评析: 1.注册会计师只取得了2008年12月份对账单,没有索取1-11月份对账单,未能将1-11月份对账单中大额的发生额与公司银行日记账进行核对。 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取得公司全年的银行对账单,并将对账单与大额发生额和公司银行日记账进行核对,以保证所有的大额资金收支已全部记录,对银行存款的完整性进行审核。 2. 银行函证应包括公司所有银行账户,账户余额的大小不能做为是否执行函证的依据,通过银行函证程序不仅可以确认企业期末银行存款账户余额的正确性,同时也可以获取公司的借款、担保、票据贴现等其他重要信息。 3.对其他应收款函证选取样本时,不仅以客户的余额和发生的大小为依据,同时要考虑客户的性质。对于重要的关联方(如大股东或控股股东及其子公司)考虑到性质的重要性,都应进行函证,同时应当对发生额执行检查程序。 4.通过银行函证,关联方往来函证或检查程序,发现未记账借款时,应当要求企业提供借款合同,同时为了证实借款的完整性,应当要求企业提供贷款卡,会计师事务所派审计人员由晴涧公司人员陪同到银行打印贷款卡信息,以确定应入账的借款。 5.对于银行借款应当要求企业调整财务报表,如果晴涧公司拒绝调整,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

银行存款风险审计方案

银行存款风险审计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本行的内控管理,强化存款风险控制,防范欺诈、盗窃和挪用客户存款案件,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存款风险滚动式检查制度的指导意见》、《银行存款风险滚动式检查管理办法》规定,拟对本行存款风险进行专项审计。为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审计方案。 一、审计对象 不写 二、审计范围 不写 三、审计主要内容 (一)对存款规章制度的审计 1.有无银行存款职责分工制度; 2.银行存款收支是否执行凭证制度; 3.银行存款支出有无批准制度; 4.支票有无管理制度; 5.有无银行存款定期对账制度。 (二)对存款总体情况的审计 本次存款风险滚动式检查对象是在本行所有对公结算账户中核算的本、外币存款。对公结算账户是指

所有有效对公结算账户,包括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项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 进行存款总体情况审计时,对50万元(含)以上的存款要逐户审计,逐笔函证;对50万元以下存款要抽查审计,抽查函证。审计中可根据被审计行存款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一是审计任期内各支行累计存款数;二是审计本行全辖内累计存款数;三是抽查全辖各存款余额及占比。 (三)对存款重点业务的审计 一要加强负债规模审计。要看负债规模是不是盲目扩张;是不是已经对银行的经营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是不是对负债规模进行了必要的理性控制。 二要加强负债结构审计。看是不是对负债规模进行了合理控制;是不是注重了负债结构改善,负债结构中活期存款在全部存款中的比重,是否扩大了包括汇出款、结算保证金、应解汇款等无息负债。 三要加强银行余额审计。1.由被审计单位将银行存款收付凭证全部登记入账,并结出余额。每一收付凭证应盖有银行公章和会计负责人的签章;2.逐笔核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四要加强银行收付审计。1.进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合规、合法性审查;2.进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

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审计方法

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审计方法 我们在对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审计时发现 ,企业利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造假问题十分突出 ,主要表现在: 一、利用期末未达账项掩盖事实真相。如某国有企业银行在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已收 ,企业未收” 中有近 40 笔未达账项发生在会计期末 ,经进一步核实 ,确认有近千万元的未达账项为企业当期收到的退货款 ,企业未及时调整账务。 二、利用未达账项人为调节利润。某大型国有企业在调节表“银行已付 ,企业未付” 中长期未达账项近 6400 余万元 ,经逐笔核实后 ,该企业财务负责人承认是为了提高利润 ,多年来将大修理费用放在未达账项中的事实。审查某大型国有企业时 ,发现存在大量未达账项 ,企业财务人员谎称串户。后经审计人员进一步核实 ,实为该企业将大量利息收入故意串户 ,长期不处理 ,导致累计 738万元利息收入未入账核算。 由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存在的上述的问题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因此在审计过程中要给予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特别的关注 ,充分利用审计技术与方法 ,查出其中的错误与舞弊: 第一 ,抽查一定时期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与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日记账及总账核对 ,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按月正确编制调节表 ,并对调节表的数字进行验算。通过检查 ,初步评估被审计单位银行存款管理情况 ,确定下一步对调节表的关注程度。 第二 ,检查未达账项的真实性 ,确认有无人为调节利润的行为。将下年初企业银行对账单及银行账 ,与本年年末调节表中未达账项进行核对 ,要特别关注会计期末未达账项。由于未达账项发生在期末 ,很容易造成货币资金在途或票据未到的假象。事实上 ,企业可能将收入或支出不入账核算 ,放在未达账项中反映 ,待到下期再予以确认 ,把调节表作为利润的“调节器” 。 第三 ,对于长期未达账项 ,审计人员要逐笔追查这些长期未达款项的原始收支单据 ,以确认其款项收入来源 ,支出渠道 ,从而判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质。由于调节表只反映未达账项的金额 ,不能反映其未达原因 ,因而往往成为某些

货币资金审计案例

案例资料 2006年1月12日,审计人员张晓兰、李琴对被审计单位滨州天纺有限公司的货币资金进行审计,主要审计过程如下: 1. 核对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审计人员张晓兰、李琴获取了滨州天纺有限公司货币资金总账、明细账资料并进行了复核、核对数据资料如表: 一项重要程序。 2006年1月12日上午,审计人员张晓兰、李琴与公司主管会计王强、出纳张倩共同对公司库存现金进行突击盘点,盘点结果如下:(1)现钞:100元币20张,50元币15张,10元币35张,5元币20张,2元币25张,1元币27张,5角币30张,2角币20张,1角币5张,硬币5角8分。 (2)已收款尚未入账的收款凭证3张,计250元。 (3)已付款尚未入账的付款凭证4张,计560元。其中有王新借条一张,日期为2005年8月10日,金额300元,未经批准和说明用途。 (4)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月15日收入现金4560元,支出现金3500元,2005年12月31日库存现金账面余额2,547.08元。 3. 取得并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证实资产负债表中所列银行存款是否存在的重要程序,审计人员张晓兰、李琴,在2006年1月16号检查了天纺有限公司2005年12月份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及编制的银行存款对账单,2005年12月31日除中国银行滨州分行1566860809账户存在未达账项外,其余均不存在未达账项,且银行对账单余额与公司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一致。 中国银行滨州分行1566860809日记账的收支业务和银行对账单。2005年12月31日银行对账单余额140,376,322.00元,银行日记账余额为140,364,776.00元,核对后发现有下列不符情况: (1)12月8日,银行对账单上收到外地汇款8,500元,但日记账尚未记录。 (2)12月22日,对账单上有存款利息460元,日记账上为454元,(查系记账凭账错误)。

银行存款审计方法

当前国内对银行存款审计典型的四步曲是: 第一步,编制了银行存款明细表,三核对;第二步,核对银行对账单与明细账、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第三步,询证所有的银行存款账户;第四步,抽查重要、异常凭证及截止性测试。 好象很简单,但一些“小儿科”问题,很多CPA不一定见得会解决,如银行存款询证函询证余额是填对账单还是明细账的?存款询证时是否要求银行注明定期存单、保证金及其他受限制银行存款余额?询证函是寄给银行哪个部门还是具体经办人?银行存款审计技巧是CPA基本功,相当CPA对银行存款审计不真正了解,不懂得从该科目入手发现公司重大舞弊。 控制函证银行存款函证,是银行存款审计的传统方法,也是证明银行存款存在性及所有权的主要手段。 为了提高银行存款审计的质量,控制审计风险在执行银行存款审计业务时,函证程序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1.审计人员必须取得被审计单位银行对账单,并根据对账单审计基准日的存款余额,填写银行询证函。 2.对于本会计期间新开户和销户的银行账户,要取得有关资料,一并函证,特别是要函证销户账户的原开户行,以确认是否存在未入账贷款。 3.银行询证函应该由审计人员直接发出并接收。 4.对于银行账户较多的企业,要了解账户较多的原因,防止其他可能的审计风险。 这是天职孜信会计师事务所一则审计失败案例,北大科技为一家上市公司,经营困难,本所第一次接受审计。 以前年度会计师均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001年年报,我们顶住压力,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公司注册资本28443万元,业务范围包括高科纺织等。

至2001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888万元,负债34356万元,净资产55432万元。 该所四名从业人员对该公司进行了审计,其中一人担任银行存款审计,时间为2002年3月20日至4月5日,审计收费30万元。 我所审计后,出具了对公司固定资产发表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出具不久,公司被证监会查处,发现公司于2000年有一笔大额借款未入账,并将此情况通报本所。 经查审计工作底稿,我们发现银行审计方面存在未严格执行审计程序的问题。 至会计报表日,公司银行存款余额5716万元,共有19个银行账户,其中7个账户余额为 0.对0余额账户的审计,审计人员未进行函证,但获取的银行对账单上大都有注销账户的记录;对有余额的11个账户,审计人员对其中10个账户进行了函证,另一账户余额为 16.56元,仅获取了对账单,未函证;后来发现的未入账的负债正与该未函证的账户相关。 就银行存款的审计,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对所有余额均应进行函证,函证的目的包括确认余额和发现未入账负债,因此,余额的大小不能作为确定是否函证的依据。 核对流水传统的银行存款审计,只关注银行存款的期末余额,对银行存款流水不够重视。 在实际中,特别是一些资金流量大的企业,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控制资金挪用等风险,需要核对资金流水,寻找没有入账的资金收付。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银行存款未达账项审计

银行存款未达账项审计 一、企业银行存款项目的审计风险与常见问题 (一)银行存款项目的审计风险 1.银行存款项目固有风险高。银行存款流动性强,对外界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容易产生错误舞弊。大量的财务舞弊案例均表明,经营管理人员的贪污舞弊行为与银行存款项目有关。 2.银行存款的内部控制制度往往不能得到较好地落实,执行效果不佳,控制风险较高。银行存款的收入支出活动往往隐藏企业一一些违法乱纪行为如:乱设与多头开设银行账户、公款私存、贪污侵占挪用、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利用银行账户套取现金、以及代存代支、套取银行信用与出租出借银行账号等问题。 (二)银行存款项目常见的问题 1.银行存款项目某些收支变化,可能与企业管理当局的报表粉饰、盈余管理行为有关。银行存款项目收支频繁牵涉面广,与企业的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等均具有直接关系;企业可能利用银行存款的流动来掩饰现金流量不畅的状况,隐瞒其生产经营情况差、财务状况不佳、持续经营能力不足的真相。 2.银行存款中“未达账项”问题较多。企业有时会利用各项未达账项,来掩饰会计核算中的舞弊、差错:有意通过期末未达账项中收入、支出项目的前移后推,来对前后相邻会计期间的损益进行调节。 3.银行存款中的造假行为较多。

二、对银行存款审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审计理念,提高审计风险意识 1.铭记“现金至上”的审计理念,澄清对银行存款审计的错误认识 “现金至上”是理财学的座右铭,也是审计学的至理名言。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余额的真实与否,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企业销售收入与现金流量变动的真实与否;重视对包含银行存款项目在内的货币资金审计,是发现企业包括制造虚假收入等舞弊线索的捷径。然而在审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认为货币资金审计比较简单、容易操作,经常指派一些没有审计经验和缺乏专业判断能力的审计人员负责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项目的审计,错失通过该项目的审计发现舞弊差错,降低审计风险的机会。 2.增强审计风险意识,关注预警信号,保持合理的怀疑与必要的职业谨慎 银行存款流动性强、收支频繁、牵涉面广、风险高,容易产生错误舞弊、违法等现象。审计人员在对银行存款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解、测试、评价时,应高度关注银行存款项目的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全面了解与银行存款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与缺陷,恰当确定银行存款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在对银行存款余额进行实质性测试时,应恰当地确定其账户层次重要性水平,运用“变动比例法”等方法,将其重要性水平确定为较低水平。同时,为了确保对银行存款项目的审计具有较高可信度,审计人员须充分关注企业进行舞弊或报表

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审计方法与技巧-论文

资本运营 一、明确现金和银行存款审计的目的 任何一次实施审计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审计现金和银行存款也不例外。两者的目的不完全一致。 (一)谈审计现金要达到的目的 1、是现金帐户余额是否真实、正确,这种真实正确的具体体现包括现金帐户期末借方余额反映的库存现金如数存在且归被审计单位所有,并与资产负债表中的现金项目列示一致。 2、是现金收支事项是否真实、合法,这种真实合法的具体体现包括发生的收支事项均已按实际收支金额入帐并符合《现金管理条例》的规定。 (二)谈审计银行存款要达到的目的 1、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验证。 2、银行存款收付业务审查。 3、银行存款在报表上披露。 二、了解现金和银行存款可能存在的舞弊 利用现金和银行存款进行舞弊种类较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在库存现金方面:一是采取现金收入不入账,设置“小金库”或“帐外帐”,具体表现形态有截留各种现金收入款项、转移收入、虚列支出、虚报冒领、隐匿回扣佣金等。二是利用发票虚开交易事项套取现金。三是利用职权挪用现金,比较普遍的作法是开白条抵顶库存现金。四是贪污现金,此类属恶意舞弊,手法多样,但最基本的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公为私的行为。 银行存款方面,银行存款相对于现金来说其特点是涉及面广、内容复杂、金额较大以及收付凭证数量较多,发生舞弊的潜在风险和危害性也大,利用银行存款舞弊主要有:一是故意制造余额差错,保持结账时的试算平衡。具体手法就是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不入账,借以转移收入、挪用资金、出借账户、套取现金等,由于这类手法的舞弊有试算平衡作掩护仅从账面上很难发现问题。二是利用未达账项掩饰舞弊行为。被审计单位往往会采取不按规定确认收支事项的办法,将已实现的收支当作未达账项处理,以达到调节收益的目的。也为转移、挪用资金作为未达账项加以掩饰。三是涂改票据,侵吞银行存款。常用的手法是利用管理漏洞或是职务便利,将以前年度的支票或银行进账单的日期涂改为当前日期,再次入账套取单位资金。四是利用银行存款科目借方和贷方同时发生增加或减少进行舞弊。 三、如何确定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审计的内容 现金审计的内容重点有三个。一是进行现金收付业务的审查。具体做法是通过验算日记帐总额的正确性查证有无故意少记收入、多记支出、贪污盗用现金的舞弊行为;通过审阅日记帐摘要、金额、对应帐户和每日余额来发现现金收付业务是否合法、有无超出规定结算现金或超过规定限额库存现金或坐支现金的行为;通过审查原始凭证,验证有无不合法(如涂改数额、重复报帐、虚报冒领、故意少记收入等)的现金收付行为。二是进行现金帐户余额的审查。目的就证实其余额的真实和正确程度,达到现金帐户期末借方余额如数存在并与资产负债表列示的货币资金相符、日记帐与分类帐现金余额相符、日记帐的发生额与现金收(付)款凭证或总凭证合计数额相符、现金收入支出原始凭证与现金收(付)款凭证记录相符。三是进行库存现金清查。这既是现金审计的内容,也是一种有效的法,一般来说是采用实地盘点的方式进行,在盘点库存现金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注意采取不事先告知的情况进行、不承担保管现金的责任、注意观察有无借据收据白条等不合规的票据抵库,清点后要运用盘库结果核对确证库存现金数真实正确,如不相符,要查明原因。 具体操作过程中盘点库存现金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注意事项:1、制定库存现金盘点程序,实施突击检查。2、审阅库存现金日记账并与总帐核对是否相符。3、由出纳员根据库存现金日记账加计累计数额结出现金结余数。4、盘点保险柜的现金实存数,同时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1)采用突击盘点。(2)时间在上午上班前或下午下班后。(3)不同地点同时盘点。(4)出纳与会计负责人在场。(5)盘点日在结账日之后,应倒扎帐。结账日应存数=审计日盘点数+本期减少数-本期增加数。(6)盘点数与日记账余额有差异应查明原因进行调整。(7)有冲减现金借条、未兑现支票、未报销凭证应在表中注明。 银行存款审计的内容重点在五个方面。 (一)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帐。 (二)分析性复核。1、计算定期存款占银行存款比例。2、存放于非金融机构存款占银行存款比例。 (三)获取和审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1、验证计算准确性。 2、列出未兑现支票清单。 3、追查在途存款。 4、重点审查金额大期限长的未兑现支票。 5、审查银行已付企业未入帐收入。 6、审查银行已付企业未入账支出。 7、编制调整分录。 8、调节表作用。(1)首先应该设定对账单余额正确前提下,编制调节表将发现企业日记账是否存在错误。(2)属于什么性质错误。(3)将得出日记账正确余额是多少。 (四)函证银行存款。1、函证目的。(1)了解存款实际占有数。(2)了解欠银行债务。(3)了解未登记的银行借款。2、函证对象(1)本年内存过款的所有银行包括已结清余额为0的账户。(2)已取得银行对账单和所有已付支票仍应函证。 (五)审查银行存款收付截止。方法:确定最后一张支票号码。(1)小于该号码的已开出支票均应入本期帐。(2)小于该号码的未开出支票均不应入本期帐。(3)大于该号码的未开出支票均不应入本期帐。如银行已付或已收被审单位款项,应编制调整分录调整报表。 四、掌握现金和银行存款审计的方法 现金和银行存款审计方法有多种,审计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记叙法、流程图法、调查表法、证据检查法、实地观察法、审阅法、核对法、复算法、盘点法。实践证明对现金审计最有效的方法是盘点法,对银行存款审计的最有效的方法则是核对法。通过对现金的盘点可以及时发现现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往往通过对现金的盘点可以发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耿建新,宋常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审计学》.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审计》辅导教材. [3]周晓平,凯书章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会计查账实务》教材. 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审计方法与技巧 唐孙强 桂林市财贸金融学校 【摘要】现金和银行存款是货币资金最主要的两个部分,会计帐户分类上属于资产类帐户,无论在企业、行政事业以及其它管理国有资产的经济单位,现金和银行存款作为重要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由于其大量发生,在整个会计活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同时现金和银行存款具有流动性大、使用灵活、容易兑现的特点,也极易发生营私舞弊、贪污盗窃和挥霍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有效地开展现金和银行存款审计,是规避审计风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现金审计 银行存款审计 目的 舞弊 内容 方法 2013.3165

关注银行存款审计中的几个问题

关注银行存款审计中的几个问题 来源:考试大 【关注考试大,就是关注自己的未来】 2008 年 3 月 26 日 1.审计人员必须取得被审计单位银行对账单,并根据对账单审计 基准日的存款余额,填写银行询证函。 2.对于本会议期间新开户和销户的银行账户,要取得有关资料,一 并函证,特别是要函证销户账户的原开户行,以确认是否存在未入账 贷款。 3.银行询证函应该由审计人员直接发出并接收。 4.对于银行账户较多的企业,要了解账户较多的原因,防止其他可 能的审计风险。 核对流水 1.取得本期全部银行对账单,根据审计重要性水平,结合专业判断, 确定需要核对的金额下限。 2.将限额以上的资金流水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核对。没有入账的 资金收付,如果没有形成未达账项,肯定借贷双方都有发生,所以, 为了减少核对工作量,可以只核对日记账贷方发生数。 3.如果发现没有入账的资金收付,要认真查找原因,可能的原因主 要包括被审计单位出借银行账户、收入不入账、挪用资金等。 (1)出借银行账户的情况多见于小企业和特殊行业的企业,如建筑业 等。这种情况一般是在对账单上先有一笔资金收入,在相近日期又有 一笔资金支出,金额相等,常以整数出观。对于这种情况,要进一步

追查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必要时,可以进行函证。要核对有关的销售 合同,查明是属于出借账户,还是收入没有人账。 (2)收入不入账的情况多见于有避税需求的企业。这种情况一般是在 对账单上先出现一笔资金收入, 然后一次或分次转出。 对手这种情况, 审计的策略与前一种基本相同。 (3)挪用资金的情况多见于资金存量和流量都比较大,内部控制不完 善的企业。一般是对账单上先出现一笔资金支付,然后一次或分次转 回,资金的支付可能以现金的方式进行,也可能流向证券营业部等其 他单位。 审计人员如果发现这种情况, 除了进一步采取追查措施以外, 要根据情况,必要时向企业主管人员反映情况。 关注定期存款 1.取得定期存单原件,不能用复印件代替。因为可能存在一些定期 存单相关交易,在复印件上是难以发现的。 (1)定期存单的存款期限跨越审计基准日。被审计单位先将定期存单 复印留底,然后在定期存单到期之前,提前取现,用套取的货币资金 虚增收入或挪用以及从事其他违规业务。 (2)定期存单作为质押物,作质押贷款。将定期存单复印留底,用质 押贷款所得货币资金虚增收入或挪用以及从事其他违规业务。 (3)定期存单背书转让。将定期存单复印留底,用转让所得货币资金 虚增收入或挪用以及从事其他违规业务。 2.要根据专业判断,对定期存单进行函证或抽样函证。函证必须由 审计人员亲自管理。根据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判断,决定抽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