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审计案例

合集下载

银行存款审计案例

银行存款审计案例

[案例4.5]基本案情:对某企业2008年的银行存款进行审查:2008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2668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为25400元(经核实是正确的)12月存在的未达账项如下:(1)12月29日,委托银行收款2500元,银行已入账,收款通知尚未送达企业。

(2)12月31日,企业开出现金支票一张1800元,银行尚未入账。

(3)12月31日,银行以代付企业电费800元,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

(4)12月31日,企业收到外单位转账支票一张3200元,企业已收款入账,银行尚未入账。

(5)12月15日,收到银行收款通知金额为3850元,公司入账时误记为3900元分析要点:(1)根据上述情况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2)假定银行存款对账单中存款余额正确无误,试问:①编制的调节表中发现的错误金额是多少?②2008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正确余额是多少?③如果20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项目中银行存款余额为28 000元,请问是否真实?答案提示:(1)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单位:XX公司 2008年12月31日单位:元2.常见银行存款错弊(1)制造余额差错。

即会计人员故意算错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来掩饰利用转账支票套购商品或擅自提现等行为,也有的在月底银行存款日记账试算不平时,乘机制造余额差错,为今后贪污做准备。

这种手法看起来非常容易被察觉,但如果本年内未曾复核查明,以后除非再全部检查银行存款日记账,否则很难发现。

(2)擅自提现。

擅自提现手法,是指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私自签发现金支票后,提取现金,不留存根不记账,从而将提取的现金占为己有。

这种手法主要发生在支票管理制度混乱、内部控制制度不严的单位。

(3)混用“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

会计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在账务处理中,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同现金收支业务混同起来编制记账凭证,用银行存款的收入代替现金的收入,或用现金的支出代替银行存款的支出,从而套取现金并占为己有(4)公款私存。

银行存款审计案例解析

银行存款审计案例解析

[案例4.5]基本案情:对某企业2008年的银行存款进行审查:2008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2668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为25400元(经核实是正确的)12月存在的未达账项如下:(1)12月29日,委托银行收款2500元,银行已入账,收款通知尚未送达企业。

(2)12月31日,企业开出现金支票一张1800元,银行尚未入账。

(3)12月31日,银行以代付企业电费800元,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

(4)12月31日,企业收到外单位转账支票一张3200元,企业已收款入账,银行尚未入账。

(5)12月15日,收到银行收款通知金额为3850元,公司入账时误记为3900元分析要点:(1)根据上述情况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2)假定银行存款对账单中存款余额正确无误,试问:①编制的调节表中发现的错误金额是多少?②2008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正确余额是多少?③如果20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项目中银行存款余额为28 000元,请问是否真实?答案提示:(1)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单位:XX公司 2008年12月31日单位:元2.常见银行存款错弊(1)制造余额差错。

即会计人员故意算错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来掩饰利用转账支票套购商品或擅自提现等行为,也有的在月底银行存款日记账试算不平时,乘机制造余额差错,为今后贪污做准备。

这种手法看起来非常容易被察觉,但如果本年内未曾复核查明,以后除非再全部检查银行存款日记账,否则很难发现。

(2)擅自提现。

擅自提现手法,是指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私自签发现金支票后,提取现金,不留存根不记账,从而将提取的现金占为己有。

这种手法主要发生在支票管理制度混乱、内部控制制度不严的单位。

(3)混用“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

会计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在账务处理中,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同现金收支业务混同起来编制记账凭证,用银行存款的收入代替现金的收入,或用现金的支出代替银行存款的支出,从而套取现金并占为己有(4)公款私存。

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审计案例(推荐阅读)

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审计案例(推荐阅读)

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审计案例(推荐阅读)第一篇: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审计案例晴涧公司审计案例——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审计案例一、公司背景晴涧建筑材料公司(以下简称晴涧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8日,经营范围是工程施工、涂料油漆生产。

截至2008年12月31日,晴涧公司资产总额为12983万元,负债总额为9874万元,净资产为3109万元,2008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为13028万元,净利润为829万元。

二、公司的经济事项与会计处理晴涧公司为方便同客户和供应商的款项结算,在四家银行分别开设了一个账户。

银行存款期末余额1289万元,分别为:A账户593万元、B账户676万元、C账户0元和D账户20万元。

晴涧公司的大股东乙公司(持有晴涧公司60%的股权)主营工程建筑业务,乙公司资金回收期较长,资金紧张,银行贷款金额较大,且财务状况持续恶化。

2008年,晴涧公司与银行签订贷款5000万元的协议,11月25日银行将贷款发放至晴涧公司C账户。

晴涧公司当日即将此笔款项转至乙公司,双方约定,贷款利息由乙公司承担。

晴涧公司未对以上事项进行账务处理,公司贷款账户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发生额均为零。

在其他应收款科目中对大股东乙公司的往来期初期末余额也均为零,借、贷方发生额分别为25万元,为支付5000万元银行贷款利息。

支付银行贷款利息时,借记其他应收款——乙公司,贷记银行存款;收到乙公司归还贷款利息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收款——乙公司。

银行每月向晴涧公司寄发对账单,会计每月根据对账单和账簿记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将对账单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装订成册。

三、注册会计师对银行存款实施的审计程序1.当注册会计师要对银行存款实施函证时,晴涧公司财务人员提出,因C账户余额为0,D账户余额较小,为了节省函证费用,不同意对这两个账户进行函证,只提供对账单;对于A账户和B账户因金额较大可以函证,注册会计师同意了公司财务人员的要求。

审计案例分析3

审计案例分析3

22
3.取得并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1)验算调节表的数字计算。 + (2)对于金额较大的未提现支票、可提现的
未提现支票以及注册会计师认为重要的未 提现支票,列示未提现支票清单,注明开 票日期和收票人姓名或单位。 + (3)追查截止日期银行对账单上的在途存款, 并在银行账户调节表上注明存款日期。
18
+ 5.检查外币现金、银行存款的折算是否正确 + 对于有外币现金的被审计单位,审计人员应
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外币现金的收支是否按所 规定的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外币现 金期末余额是否按期末市场汇率折合为记账 本位币金额;外币折合差额是否按规定记入 相关账户。
19
+ 6.检查现金是否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现金在资产负债表上
1
函证时,审计人员应向被审计单位在本年存 过款(含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 款、信用证存款)的所有银行发函,其中包括企 业存款账户已结清的银行,因为有可能存款账户 已结清,但仍有银行借款或其他负债存在。同时, 虽然注册会计师已直接从某一银行取得了银行对 账单和所有已付支票,但仍应向这一银行进行函 证。
记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应 查明原因,并考虑是否应建议做出适当调整。
21
+ 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 计算定期存款占银行存款的比例,了解被审计
单位是否存在高息资金拆借,如存在高息资金 拆借,应进一步分析拆出资金的安全性,检查 高额利差的入账情况;计算存放于非银行金融 机构的存款占银行存款的比例,分析这些资金 的安全性。
容是否完整,有无授权批准,并核对相关账户的进账情 况,如有与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业务无关的收支事项, 应查明原因,并作出相应的记录。

资金管理审计案例

资金管理审计案例

1、公司印章和凭证管理不严吴某能够从下属企业中领出上缴的资金的前提就是要能够开具相关的收款凭证。

他并不具备相关的手续,但由于公司对于公司章、私章和凭证管理的混乱使他找到了机会。

原来公司章虽不在吴某手里,而由于疏忽和麻痹大意,公司章和其他财务人员的个人私章就放在桌子上,使得吴某唾手可得。

公司对于凭证的管理也是随意放在没有锁的抽屉里,给吴某提供了轻易下手的机会。

这样,吴某偷来收款凭证,盖上同样是偷来的公司章和其他财务人员的私章,伪造收款凭证,取得了到下属企业收款的合法手续。

2、虽有岗位分工,执行却显不力内部控制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要不相容职务分离,相互制约。

案例中企业也有着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制度安排。

如吴某的工作是负责复核、计算机录入和利息计算,而收款则是出纳人员的工作。

出纳员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中,应当负责货币资金的收支和保管,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等工作。

但虽有规定,执行起来时却被吴某轻松跳过,吴某利用自己在总公司和下属企业人头熟的条件,在取得收款凭证以后,直接就到下属企业收款。

3、审计与监督形同虚设总公司在收上来款项以后,每月都会跟下属企业对一次账,确保资金往来准确无误。

但令人遗憾的是,总公司与下属企业每月例行的对账也仅仅是看总额是否正确,即总公司应付下属企业款和下属企业应收总公司款是否总额一致,并未检查总公司应付下属企业款中收缴资金和应付利息的明细账是否与下属企业一致。

吴某正是利用总公司和下属企业对账不核对明细账的漏洞,悄悄的给下属企业多计利息,填补其装入自己口袋的下属企业上缴资金,把账抹平,给人造成一种总公司与下属公司往来总额一致的假象。

因为吴某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负责资金成本的核算,怎样计息,全凭吴某一个人说了算,根本没有人对吴某的计息工作复核,使得其操纵“应付利息”有恃无恐。

在年度审计时,总公司也只关注财务部账目,对结算中心的账目不是很重视,这更是给吴某提供了机会、壮了胆,结算中心也就在吴某的阴谋中逐渐成了他的提款机。

审计案例分析—“小金库”的审计

审计案例分析—“小金库”的审计

案例分析——“小金库”的审计案例分析目的通过阅读与分析案例资料,思考由于“小金库”具有较强隐蔽性,注册会计师该如何去发现被审计单位的“小金库”?案例一:审计局对某单位进行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时,发现该单位9月68#的一张记账凭证上记载着:借银行存款6377.93元,贷预算外收入6377.93元,所附原始凭证是某储蓄所存款利息结算单,上面反映本金50,907元。

为什么记账凭证上没有反映出本金金额,是会计人员一时疏忽漏记了,还是存在账外账?带着疑问,审计人员质询了财务科长,回答说是帮朋友完成储蓄存款任务,本金转出转进都不作财务处理。

审计人员不相信这个解释,决定监盘现金。

突击盘点,经过清点,实际盘存64,034.75元,比账面结存多12,425.59元。

审计人员要求出纳人员在盘点表上签字时,出纳员沉默片刻后,从抽屉中摸出一张15,000元的领款单据,说这张领款单忘了交会计入账。

审计人员尊重事实,加上未入账的领款单后,实际盘存又比账面短少2,574.41元。

出纳员又从另外的一个抽屉中摸出一张某某出差借支5,000元的借条,说是借条上的金额忘了加上,加上借条金额后,又盘盈2,425.59元。

出纳员继续从抽屉中摸……,审计人员继续加……减……。

当出纳员终于停止摸动时,现金盘盈32,250元。

现金为什么会盘盈这么多?出纳员为什么不将重要的原始凭证存放入保险柜?为何一次次调整现金后仍与账面相差甚远?审计人员断定这里面与未入账的本金有联系。

通过核对银行账户和延伸审计所属二级单位,证明该单位一直拥有大量现金。

在掌握了有力证据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又一次向当事人进行了面询:一是追查存款本金的去向,二是追查现金盘盈的来源。

当事人先是回答“不清楚,不知道,我想想看。

”后是说:“可能是前后搅和错了。

”再就是支支吾吾。

审计人员讲明不配合审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强大的政策攻势下,当事人不得不如实相告:原来该单位为逃避有关部门的监管,使用部分白条收费。

货币资金审计案例分析

货币资金审计案例分析

现金业务中经常出现的错弊行为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应对现金错弊风险应注意的细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作为商业企业的思易公司,批零兼营,企业现金流量比较大,客观存在的错弊风险比较大,但是,审计项目经理冯顺曾多次参与零售企业的审计业务,经验丰富,通过对思易公司的全面了解,结合以前年度审计情况评估,认为思易公司库存现金重大错报风险处于中等水平,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审计程序予以应对。
通过监盘库存现金发现,思易公司的库存现金实有数与账面应存数不相符,形成短缺差异500元,为职工陈楠500元的借据,未经批准,也未说明其用途,属于白条抵库。职工张希12月5日预借差旅费500元和已收款但未入账的6张凭证金额为435元都属于合法凭证,已经据以收付现金,只是没有入账。注册会计师冯顺、李祥将报表日库存现金应存额与2014年度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核对相符,由此得出结论:第一,思易公司2015年1月9日的库存现金账实不符,短缺现金500元的原因为白条抵库问题;第二,思易公司出纳人员现金收支业务入账不及时;第三, 2014年度财务报表中库存现金披露恰当。
当中国高速频道达成2009年的净利润目标以后,程征(CEO)个人就获得了60万股的中国高速频道股票,当时这些股票的价值大约为600万元。
1
2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指控中国高速频道会计欺诈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指控中国高速频道会计欺诈
在这桩诉讼案中,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对中国高速频道处以财务罚款,下达永久禁止令、追缴非法所得、以及禁止程征再出任何美国上市公司高管和董事等。
(2)审查现金支出业务 思易公司现金支出业务涉及的付款凭证包括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两种。注册会计师冯顺在审查自制的现金付款凭证时,主要审查自制的原始凭证是否符合会计法规的要求;审批手续是否齐全;记载的经济事项是否符合规定范围和规定标准。在审查外来付款凭证时,主要审查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条件及规定的格式,印章是否清晰,日期、单价、金额等是否正常;凭证上的抬头是否与思易公司相符,业务发生日期与实际付款日期是否相近,同一单位开出的票证近期有无多次在思易公司出现的情况等。

审计案例分析

审计案例分析

审计案例分析:货币资金审计案例一:开设假账户,截留收入1、疑点:查账人员在审查中新公司“银行存款日记账”时,发现12月25日32#凭证摘要为“退货款”58500元,结算方式为委托付款。

该笔货款入账时间为12月21日,收款凭证为30#。

在4天时间里发生退货,查账人员怀疑有假退货行为。

2、查证:查账人员首先调出30#凭证,其分录为:借:银行存款58,500贷:应收账款58,500所附原始凭证为银行转来的“收账通知”,付款单位为天津红星厂。

调阅32#凭证,其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收入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8,500贷:银行存款58,500所附原始凭证两张,一是该公司业务部门开出的退货发票,一是该公司财务部门开出的转账支票,收款人为天津红星厂代理处。

查账人员分析,该公司从天津收款为何把退款转到本市代理处,决定追查支票去处。

银行证实,该款项转到北方公司账号上,经调查,北方公司根本不存在。

同时与红星厂电话联系,红星厂根本没有发生退货业务。

3、问题:查账人员断定中新公司利用银行的漏洞或其他原因,开设了假账户,隐瞒收入,存入小金库或私分,逃避税收。

查账人员在全部取证后,该公司财务部经理供认北方公司账户是该公司李某利用同银行工作人员的关系开设的,存入部分收入,作发放奖金和支付回扣等。

北方公司账户金额10万元全部为中新公司所有。

4、调账:中新公司开设假账户的全部收入属于企业的营业收入,应撤消所谓的北方公司账户,并按规定计缴税金。

收回余款10万元时,应作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10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案例二:虚存虚报1、疑点:查账人员在核对某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对账单”时发现,银行存款调整后余额与对账单余额调整后相等,但未达账项的每项数额不一致,其中12月29日49#凭证(转支419)金额为12,350元,对账单的支票419金额为10,350元,银行存款日记账12月28日48#凭证存入现金2000元,在对账单上没有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晴涧公司审计案例——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审计案例
一、公司背景
晴涧建筑材料公司(以下简称晴涧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8日,经营范围是工程施工、涂料油漆生产。

截至2008年12月31日,晴涧公司资产总额为12983万元,负债总额为9874万元,净资产为3109万元,2008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为13028万元,净利润为829万元。

二、公司的经济事项与会计处理
晴涧公司为方便同客户和供应商的款项结算,在四家银行分别开设了一个账户。

银行存款期末余额1289万元,分别为:A账户593万元、B账户676万元、C账户0元和D账户20万元。

晴涧公司的大股东乙公司(持有晴涧公司60%的股权)主营工程建筑业务,乙公司资金回收期较长,资金紧张,银行贷款金额较大,且财务状况持续恶化。

2008年,晴涧公司与银行签订贷款5000万元的协议,11月25日银行将贷款发放至晴涧公司C账户。

晴涧公司当日即将此笔款项转至乙公司,双方约定,贷款利息由乙公司承担。

晴涧公司未对以上事项进行账务处理,公司贷款账户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发生额均为零。

在其他应收款科目中对大股东乙公司的往来期初期末余额也均为零,借、贷方发生额分别为25万元,为支付5000万元银行贷款利息。

支付银行贷款利息时,借记其他应收款——乙公司,贷记银行存款;收到乙公司归还贷款利息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收款——乙公司。

银行每月向晴涧公司寄发对账单,会计每月根据对账单和账簿记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将对账单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装订成册。

三、注册会计师对银行存款实施的审计程序
1.当注册会计师要对银行存款实施函证时,晴涧公司财务人员提出,因C账户余额为0,D账户余额较小,为了节省函证费用,不同意对这两个账户进行函证,只提供对账单;对于A账户和B账户因金额较大可以函证,注册会计师同意了公司财务人员的要求。

2.注册会计师取得了晴涧公司2008年12月份四个银行账户的对账单,根据对账单余额对其中A账户和B账户进行函证,函证结果表明A账户和B账户金额与对账单金额和公司账面银行存款金额一致,不存在未达账项;公司提供的C账户和D账户对账单余额和公司账面银行存款金额一致,不存在未达账项。

注册会计师得出银行存款余额可以确认的审计结论。

3.在对其他应收款项目进行函证样本选取时,因晴涧公司与其大股东乙公司的往来期初期末余额为零,且发生额较小,注册会计师未对乙公司进行函证,也未对发生额执行检查程序。

要求:请评价本案例中CPA对银行存款实施的审计程序是否适当。

案例评析:
1.注册会计师只取得了2008年12月份对账单,没有索取1-11月份对账单,未能将1-11月份对账单中大额的发生额与公司银行日记账进行核对。

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取得公司全年的银行对账单,并将对账单与大额发生额和公司银行日记账进行核对,以保证所有的大额资金收支已全部记录,对银行存款的完整性进行审核。

2. 银行函证应包括公司所有银行账户,账户余额的大小不能做为是否执行函证的依据,通过银行函证程序不仅可以确认企业期末银行存款账户余额的正确性,同时也可以获取公司的借款、担保、票据贴现等其他重要信息。

3.对其他应收款函证选取样本时,不仅以客户的余额和发生的大小为依据,同时要考虑客户的性质。

对于重要的关联方(如大股东或控股股东及其子公司)考虑到性质的重要性,都应进行函证,同时应当对发生额执行检查程序。

4.通过银行函证,关联方往来函证或检查程序,发现未记账借款时,应当要求企业提供借款合同,同时为了证实借款的完整性,应当要求企业提供贷款卡,会计师事务所派审计人员由晴涧公司人员陪同到银行打印贷款卡信息,以确定应入账的借款。

5.对于银行借款应当要求企业调整财务报表,如果晴涧公司拒绝调整,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