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2015届毕业设计题目-黄科元

合集下载

2015届毕业生毕业设计题目、图、步骤(吕高)

2015届毕业生毕业设计题目、图、步骤(吕高)

设计题目一:
刮板运输机减速器齿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要求:年生产1000件、备品率3%、废品率0.5%
设计题目二:
铣刀头支承座体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
要求:年生产1500件、备品率3%、废品率0.5%
设计题目三:
花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
要求:年生产1000件、备品率2%、废品率0.5%
一、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内容
1.阅读装配图和零件图
了解产品的用途、性能和工作条件,熟悉零件在产品中的地位和作用。

2.零件图工艺分析
分析图纸上的尺寸、视图和技求要求是否完整、正确、统一,分析零件的主要的技术要求和分析关键的技术问题;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3.熟悉或确定毛坯
包括确定毛坯的种类及其加工方法。

1)毛坯的种类
2)铸件或锻件制造方法的选择
3)铸件或锻件的尺寸公差与加工余量
4.拟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据下述步骤1-4确定二套加工工艺路线,并进行比较,选择其中一套作为本零件的加工工艺。

1)定位基准的选择
2)加工方法的确定
3)加工顺序的安排
4)热处理、检验及其他工序的安排
5.确定满足各工序要求的工艺装备(机床、刀具、夹具、量具)对需要改装或重新设计的专用工艺装备应提出具体的设计任务书。

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8.确定切削用量
9.确定时间定额、进行技术分析并选择最隹工艺方案
10.填写工艺文件
Cr。

附表一:湖南大学2015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附表一:湖南大学2015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第 2 页,共 2 页
附表一
湖南大学2015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序号 作者姓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何智成 张明军 冯世哲 童杰 黄华军 黄大伟 陈安伟 满娟娟 谭仕华 陈燕东 杨胜杰 曹子峥 杨斌 盘昱良 申钦鹏 尹晋津 葛佳 王琴 袁林 邓益强 陈浪 杨善丽 张明 论文题目 汽车中频NVH高效高精度计算理论与方法 万瓦级光纤激光深熔焊接厚板金属蒸汽行为与缺陷控 制 新型热力计算方法研究及其在工程热问题的应用 各向同性热弹性材料的二维新型通解和格林函数的研 究 典型生物质在亚/超临界有机溶剂中的液化行为 功能化长寿命发光材料在环境重金属和生物分子检测 中的应用研究 白腐真菌对废水中镉和2,4-二氯酚的去除及其生理响 应机制 偏泛函微分方程中心流形与正规型理论及应用研究 石墨烯纳米带热电性质及其调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微电网多逆变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适应于电力市场改革过渡期的节能发电模型研究 超宽带光纤无线接入系统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基于DNA链置换反应的新型核酸适配体荧光探针的构 建及应用研究 肿瘤细胞凋亡检测及肿瘤细胞检测新方法研究 DNA模板点击化学在生物传感器中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DNA-银纳米簇荧光探针的离子、小分子及细胞免 标记检测研究 基于滚环扩增技术和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新方法的研 究 拟南芥CRY2调控光形态建成的分子遗传学与生化分析 新型氧杂蒽类荧光染料与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成 像应用研究 新型结构、形貌MFI型和OMS-2分子筛的可控合成、表 征与催化应用 高效含铋复合光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 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石墨烯及碳纤维基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储锂性能研究 专业名称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 力学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应用数学 物理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工业催化 工业催化 化学工程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导师姓名 是否推省优 钟志华 陈根余 李光耀 侯鹏飞 袁兴中 牛承岗 曾光明 郭上江 陈克求 罗安 姚建刚 余建军 谭蔚泓 姚守拙 姚守拙 王柯敏 俞汝勤 刘选明 林伟英 尹双凤 尹双凤 罗胜联 王太宏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毕业设计题目指导老师表

毕业设计题目指导老师表

21
22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副教授
否 否 否 否
23
24
某地铁十号线二期工程设计--1、滂江街地铁站结构与防水设计2、 北大营街地铁站结构与防水设计3、 万泉公园地铁站结构与防水设 谈云志 计
25
26
某地铁一号线地铁车站工程设计--1、落霞路地铁站结构与防水设 计2、高浪路地铁站结构与防水设计 某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简支)桥梁设计
2015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一览表
指导教师 序号 课题名称 指导老师 职称 姓名
陈灯红 邓华锋 高德军 江巍 李昆 彭刚 王康平 王青 吴小勇 徐港 张京穗 赵家成 周万清 周明涛 郭永成 陈娟娟 樊永华 雷进生 刘杰 讲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是否 教师 首次 科研 指导 项目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课 题 来 源 课题类型 课题新旧
新 课 题 旧 课 题 生产 实验 (社 理论 设计 论文 室建 其它 会) 研究 型 型 设 实际
软件 开发
限 带 人 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 题 来 源
1
某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 ××办公楼设计 ××宾馆设计(经济型旅馆设计) 宜都市人社局综合办公楼设计 钢结构办公教学楼设计(含大跨空间结构) XXX度假山庄综合楼设计 某高层商用综合楼建筑与结构设计 某高层写字楼设计 XXX公司多层综合楼建筑与结构设计 某高层办公楼设计及其抗震性能分析

光子阻塞效应

光子阻塞效应

学号:201105774题目名称: 强耦合下的光子阻塞效应研究题目类型: 研究论文学生姓名: 董昌瑞院(系):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物理11102班指导教师: 邹金花辅导教师: 邹金花时间: 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目录毕业论文任务书` (I)指导教师评审意见 (VIII)评阅教师评语 (IX)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 (X)中文摘要 (XI)外文摘要 (XII)1引言 (1)2 基础理论知识 (1)2.1 光力振子系统 (1)2.2二能级原子与光场相互作用的全量子理论 (2)2.3光场关联函数 (5)2.4 光子计数统计 (8)3 模型方程与结果分析 (10)3.1模型方程 (10)3.2 方程分析 (12)4总结与展望 (14)参考文献 (14)致谢 (16)毕业论文任务书`院(系)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专业物理班级物理11102 学生姓名董昌瑞指导教师/职称邹金花/副教授1.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强耦合下的光子阻塞效应研究2.毕业论文(设计)起止时间: 2015 年1月1 日~2015 年 6月10 日3.毕业论文(设计)所需资料及原始数据(指导教师选定部分)[1] A Ridolfo, M Leib, S Savasta, M J Hartmann. Photon Blockade in the Ultrastrong CouplingRegime [J]. Phys. Rev. Lett., 2012, 109: 193602-1~193602-5[2] Jieqiao Liao, C K Law. Cooling of a mirror in cavity optomechanics with a chirped pulse [J]. Phys. Rev. A, 2011, 84: 053838-1~053838-6[3] P Komar, S D Bennett, K Stannigel, S J M Habraken, P Rabl, P Zoller, M D Lukin. Single-photon nonlinearities in two-mode optomechanics [J]. Phys. Rev. A, 2013, 87: 013839-1~013839-10[4] T Ramos, V Sudhir, K Stannigel, P Zoller, T Kippenbrg. Nonlinear quantum optomechanics viaindividual intrinsic two-level defects [J]. Phys. Rev. Lett., 2013, 110: 193602-1~193602-5 [5] G Anetsberger, O Arcizet, Q P Unterreithmeier, R Riviere, A Schliesser, E M Weig, J P Kotthaus,T Kippenberg. Near-field cavity optomechanics with nanomechanical oscillators [J]. Nat. Phys., 2009, 5: 909~914[6] S J M Habraken, W Lechner, P Zoller. Resonances in dissipative optomechanics withnanoparticles: Sorting, speed rectification, and transverse coolings [J]. Phys. Rev. A, 2013, 87: 053808-1~053808-8[7] K Qu, G S Agarwal. Fano resonances and their control in optomechanics [J]. Phys. Rev. A, 2013,87: 063813-1~063813-7[8] A Nunnenkamp, K Borkje, S M Girvin. Cooling in the single-photon strong-coupling regime ofcavity optomechanics [J]. Phys. Rev. A, 2012, 85: 051803-1~051803-4[9] Y C Liu, Y F Xiao, X S Luan, C W Wong. Dynamic Dissipative Cooling of a MechanicalResonator in Strong Coupling Optomechanics [J]. Phys. Rev. A, 2013, 110: 153606-1~153606-5[10] A Nunnekamp, K Borkie, S M Girvin. Single-photon optomechanics [J]. Phys. Rev. Lett., 2011,107: 063602-1~063602-5[11] J M Dobrindt, I Wilson-Rae, T J Kippenbeg. Parametric Normal-Mode Splitting in CavityOptomechanics [J]. Phys. Rev. Lett., 2008, 101: 263602-1~263602-4[12]樊菲菲. 光力振子与原子间量子纠缠和振子压缩的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4[13] 张文慧. 光机械腔系统的动力学行为[D]. 华中师范大学,2014[14]詹孝贵. 腔光机械系统中电磁诱导透明及其相关现象的理论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134.毕业论文(设计)应完成的主要内容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并通过开题答辩。

2015年1月6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格式示例 (1)

2015年1月6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格式示例 (1)

湖南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015届)
学院(部):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张三
班级:土木1012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李四职称:教授
第二导师职称:助教
2014年12月20日
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资料
3
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资料
5
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资料
说明: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填写,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考查的重要依据,经导师审查后签署意见生效。

7。

2015届毕业设计题目汇总表(2)

2015届毕业设计题目汇总表(2)

110711202 110711203 110711208 110711211 110711226 110711233 110711234 100711228 110711115 110711206 110711207 110711212 110711225 110711228 110711305 110711222 110711517 110711508 110711309 110711526 110711539 110711624 110711736 110711738 110716105 110716129 110719135 110719137 111612429 100711425 110711606 110711607 110711611
张杰 白浩 赵宣智 张小宁 方金超 徐云青 杨帆 张文涛 张新华 张志鹏 耿涵 付斌 王泽林 王如军 房超 张金浩 于淼章 田森 于钟 许良 尤占翠 刘现荣 朱逊 蔡秀丽 孙志成 黄珊珊 马迎雪 韩一冉 宋佳琦 强乃奎 冯帅 赵鹏 宋龙江
董吉福
胡朋
马楼至水屯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 孟楼至香庄黄屯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 栾庄至焦庙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 古云镇至马集三级公路施工图设计 高庄至王庄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 柳林至王饶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 孟家镇至松林镇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 程家庄至文庄 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 张庙至程家村 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 大山子至董庄 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 董庄至西河 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 西河至张庙 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 程家庄至文庄 三级公路施工图设计 张庙至程家村 三级公路施工图设计 大山子至董庄 三级公路施工图设计 15063356554
教师电话
李超
13608928765
朱峰
15505313956
杨永寿

建立电机状态方程的S 函数和仿真模)基于MATLAB的无刷双馈电机建模与仿真

建立电机状态方程的S 函数和仿真模)基于MATLAB的无刷双馈电机建模与仿真

第29卷 第6期湖 南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V o1.29,N o.6 2002年12月Journal of H unan U niversity(N atural Sciences Editi on)D ec.2002文章编号:100022472(2002)0620071205基于M A TLA B的无刷双馈电机建模与仿真Ξ黄守道1,罗军波1,彭 晓2,王耀南1,林友杰1(1.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2.湖南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湖南湘潭 411101) 摘 要:从无刷双馈电机(BD FM)的基本原理出发,利用电机的状态方程组,用M A TLAB S I NUL I N K中的S2Functi on函数模块,构造了无刷双馈电机数学仿真模型Λ仿真的结果分析表明了无刷双馈电机原理分析和数学仿真模型的正确性Λ关键词:无刷双馈电机;数学模型;仿真;M A TLAB S I M UL I N K中图分类号:TM34 文献标识码: AM odeling and Si m u lati on of B ru sh less Doub le2FedM ach ine Based on M A TLABHU AN G Shou2dao1,LU O Jun2bo1,PEN G X iao2,W AN G Yao2nan1,L I N You2jie1(1.Co llege of E lectrical and Info r m ati on Engineering,H unan U niv,Changsha 410082,Ch ina;2.D ep t of E lectrical,H unan Engineering Co llege,X iangtan 411101,Ch ina) Abstract:B ased on the p rinci p le of B ru sh less Doub ly2fed M ach ines(BD FM),the m ach ines’state equati on s w ere u tilized to con struct the si m u lati on m odel of BD FM w ith the si m u lati on b lock of S2functi on in the M A TLAB S I M UL I N K.T he si m u lati on re2 su lts validate the analyses of the p rinci p le and the si m u lati on system s of BD FM.Key words:BD FM;m athem atic m odel;si m u lati on;M A TLAB S I M UL I N K无刷双馈电机(B ru sh less Doub ly2Fed M ach ine,简称为BD FM)是一种结构简单,坚固可靠,异同步通用的电机,可在无刷情况下实行双馈运行Λ它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降低了所需变频器的容量,可以调节系统的功率因数,可应用于交流调速传动系统和变速恒频恒压发电系统Λ国内外目前对BD FM的研究已从对电机结构的改进阶段发展到建立比较准确实用的数学模型[1~3],找到适合于BD FM的控制方法,先后提出了网络模型、d-q轴Ξ收稿日期:2001206220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攻关项目(99JGK2006);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1JJY2047)作者简介:黄守道(1962-),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大学副教授,在职博士Λ数学模型、同步数学模型及基于这3种模型的许多控制方法的阶段Λ但是,以往BD FM 的仿真程序大部分是用C 和FOR TAN 语言编写,大部分精力都要花在矩阵运算、微分方程的解法等子程序的编制和调试上Λ人机交互能力差,模型的动态编辑、修改都很不方便Λ本文以BD FM 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利用M A TLAB 的强大矩阵计算功能和S I M UL I N K 的交互式仿真集成环境,建立电机状态方程的S 2functi on 函数,从而完成对BD FM 的仿真研究Λ1 无刷双馈电机的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BD FM 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定子、一个转子和一套公共磁路,定子上装有两套三相绕图1 旋转角速度F ig .1 Ro tating speed组,一套为功率绕组(主绕组),直接接至工频电源,另一套为控制绕组(副绕组),通过变频器接至工频电源Λ在两套绕组相序相反的情况下,功率绕组电流、控制绕组电流和转子电流所产生的旋转磁场如图1所示Λ图中Ξp ,Ξc为功率绕组、控制绕组产生的磁场旋转角速度,Ξr 为转子机械角速度ΖΞp r ,Ξcr 为这两绕组产生的磁场相对于转子的转速Λ根据文献[1],BD FM 的稳定转速为Ξr =(Ξp -Ξc ) (P p +P c ),通过改变变频器的输出电源频率来调节转速,可以实现无极调速Λ转速具体的表达式为 n =60(f p -f c )p p +p c(1)利用M A TLAB S I M UL I N K 中的S 2functi on 函数模块对BD FM 进行模拟仿真,首先要有BD FM 的数学模型或状态方程Λ为了建立BD FM 的通用数学模型,首先作如下假定:(1)磁路是线性的,不计饱和Λ(2)除P p 次和P c 谐波外,忽略其他谐波Ζ(3)不计2P p 极和2P c 极之间的直接耦合Λ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BD FM 的转子速d q 0坐标系下的状态方程可写为1.1 电压方程式 U qspU dspU qscU dscU qrU d r =R sp +L sp D t P p Ξr L sp 00L m p D t P p Ξr L m p -P p Ξr L sp R sp +L sp D t 00-P p Ξr L m p L m p D t 00R sc +L sc D t P c Ξr D t -L m c D t P c Ξr L m c 00-P c Ξr L sc R c +L sc D t P c L m c D t L m c D t L m p D t 0-L m c D t 0R r +L r D t 00L m p D t 0L m c D t 0R r +L r D t・I qsp I dsp I qsc I dsc I qr I d r (2)式中P p ,R sp ,L sp ,L m p 为功率绕组的极对数、电阻、自感和与转子的互感;P c ,R sc ,L sc ,L m c 为控制绕组的极对数、电阻、自感和与转子的互感;R r ,L r ,Ξr 为转子电阻、自感和电机的机械角速度;U qsp ,U dsp ,U qsc ,U dsc ,U qr ,U d r ,I qsp ,I dsp ,I qsc ,I dsc ,I qr ,I d r ,均表示电压电流的瞬27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态值Ζ下标p 为功率绕组;c 为控制绕组;s 为定子侧;r 为转子侧;q ,d 为q ,d 轴分量;D t 为对时间的导数Ζ1.2 电磁转矩和运行方程式电磁转矩方程式如下 T e =P p L m p (I qsp I d r -I dsp I qr )-P c L m c (I qsc I d r +I dsc I d r )=T ep +T ec(3)机械运动方程如下 d Ξr d t =1 J (T e -T l -K d Ξr )(4)上述两式中J ,K d 为转子机械惯量、转动阻尼系数;T e ,T ep ,T ec 分别为总转矩、功率绕组产生的转矩和控制绕组产生的转矩,T l 为负载转矩Ζ方程(2),(3),(4)构成了BD FM 的数学模型,利用M A TAB 中的符号运算功能,可以求解式(2),得出电流状态变量的微分表达式及角速度的微分表达式Ζ2 建模仿真样机的基本参数如下主绕组的极对数、自感、互感和电阻分别为P p =3,L sp =66.5m H ,L m p =839ΛH ,P sp =0.6728;副绕组的极对数、自感、互感和电阻分别为P c =1,L sc =378.4m H ,L m c =3.195m H ,R sc =0.9248;转子电感、电阻、转动惯量、转动阻尼系数为L r =42.9ΛH ,R r =164Λ8,J =0.3kgm ^2,K d =0Ζ利用M A TLAB S I M UL I N K 中的S 2functi on 模块构造BD FM 的仿真模块、坐标变换模块Λ系统的仿真框图见图2Λ外施电源(在d q 0坐标系下)的表述式图2 无刷双馈电机的系统仿真框图 图3 主绕组坐标变换 F ig .2 BD FM system si m ulink configurati on F ig .3 Coo rdinate transfo r m ati on of m ain w inding U qsp =3 2U q co s (Ξp t -3Ηr +фp )U qsp =3 2U q co s (Ξp t -3Ηr +фp )U qsc =3 2U c co s (Ξc t +Ηr +фc )U qsc =3 2U c co s (Ξc t +Ηr +фc )(5)37 第6期 黄守道等:基于M A TLAB 的无刷双馈电机建模与仿真 式中фp 为主绕组电源的初始相位角;фc 为控制绕组的初始相位角;Ηr 为转子转过的电气角度,Ηr =∫t0Ξd t Ζ相应的电源系统框架图如图3(主绕组部分)Ζ3 仿真结果及分析3.1 单馈运行主绕组加上380V ,50H z 的电源(U p =380,f p =50),控制绕组短路,在仿真中即U c =0,f c =0;电机转速曲线和转矩曲线如图4和图5Ζ图4 转速曲线 图5 转矩曲线F ig .4 T he curve of speed F ig .5 T he curve of to rqueBD FM 在单馈状态运行,相当于一台极对数为(P p +P c )的同步电机,其同步转速为60f c (P p +P c )即750r m in ,空载时稳定转矩为0Nm Ζ从图可知,单馈运行时的仿真曲线符合上述理论分析的结果(即式(1))Ζ3.2 双馈运行在双馈运行状态下,电机的转速曲线表达式(1)决定Ζ从转速表达式我们可以看出:通过改变变频器的频率(即控制绕组的电源频率),就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Ζ在仿真过程中保持U f 为一恒值(此例中U f =10),待电机运行稳定后,慢慢调节控制绕组的电压和频率进行仿真(每3s 上调1H z ,转速约下降30r m in ).在传统恒碰通控制(即恒压频比控制)下,控制绕组上所加电压与频率满足下式的关系 <=U q4.44f q K ΞW (6)图6为电机的转速随控制绕组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图7为频率调节时转矩变化的情况Ζ从这两条曲线可以看出1)转速与控制绕组频率保持同步变化的关系(即式(1)的关系)Ζ2)当控制绕组频率变化时,由于产生谐波转矩,而使转速、转矩出现脉动现象Ζ在某些特定频率f c 范围内,可能由于谐波转矩太大,而使BD FM 失去同步Λ47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图6 转速曲线 图7 转矩曲线F ig .6 T he curve of speed F ig .7 T he curve of To rque由图4~7可以得出,两种运行状态下的转速变化过程与原理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只是由于没有对控制绕组电流相位加以控制,电机转速跟随f c 的能力较弱,动态性能不很理想Λ因此合理地调节控制绕组电流,从而控制电机的转矩,是增强该种电机动态响应能力的关键所在Λ4 结 论本文以BD FM 的d q 0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利用M A TLAB 的强大矩阵计算功能和S I M UL I N K 的交互式仿真集成环境,建立电机状态方程的S 2Functi on 函数和仿真模型,完成对BD FM 的仿真研究Λ从仿真结果来看,一方面验证本文建立的BD FM 的数学模型;另一方面说明运用M A TLAB S I M UL I N K 作仿真研究的功能强大和方便快捷的特点Λ参考文献:[1] R YQ I L I ,ALAN WALLA CE ,R EN SPEE .D ynam ic si m ulati on of brush less doubly 2fed m a 2ch ines [J ].IEEE T rans on Energy Conversi on ,1991,6(3):445-451.[2] XU F ,L I AN G ,L IPO T A .T ransient model of a doubly excited reluctance mo to r [J ].IEEE T ranson Energy Conversi on ,1991,6(3):1126-1133.[3] M I CHA EL S ,BO GER ,ALAN K ,et al.General po le num ber model of the brush less doubly 2fed m ach ine [J ].IEEE T rans on Industry A pp licati on ,1995,3(5):1022-1027.[4] 黄科元.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研究[D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01.[5] 贺益康编著.交流电机计算机仿真[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7 第6期 黄守道等:基于M A TLAB 的无刷双馈电机建模与仿真 。

基于单片机的矿用电机车调速系统设计(硬件)

基于单片机的矿用电机车调速系统设计(硬件)

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矿用电机车调速系统设计(硬件)作者胡智光学院潇湘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学号0554010409指导教师郭小定二〇〇年月日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潇湘学院电气系(教研室)系(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学生姓名:胡智光学号:0554010409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题:基于单片机的矿用电机车的调速系统设计(硬件)2学生设计(论文)时间:自2009年2月16日开始至2009年6月5日止3设计(论文)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程;(2)单片机原理与应用(3)电气传动技术手册;(4)机电传动与控制;(5)单片机实验仿真;(6)矿用电机车电气原理图;4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方案比较与选择;第三章控制原理分析;第四章主电路设计;第五章控制电路设计;5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与图纸或论文等)及要求:(1)提交的论文必须有文字版与电子版,论文字数不少于25000字;(2)论文格式要符合要求,内容完整,条理清楚;6发题时间:2009年2月16日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人评语指导人:(签名)年月日指导人评定成绩: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名)年月日评阅人评定成绩: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日期:学生:学号:班级:题目: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下列材料:1设计(论文)说明书共页2设计(论文)图纸共页3指导人、评阅人评语共页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委员:(签名)(签名)(签名)(签名)答辩成绩:总评成绩: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矿用电机车的调速系统硬件设计,文中先对直流调速的原理,降压斩波电路控制方式及调速特性,PWM基本原理及实现方式进行了阐述。

再将硬件分成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分别进行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掌握异步电机的控制原理,设计矢量控制方案;
2.进行电机控制系统MATLAB仿真,设计控制器的主电路和硬件电路。

1.徐爱卿.INTEL16位单片机[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李锡雄.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3.王福瑞.单片微机测控系统设计大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空间矢量SVPWM技术的工作原理;
3.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器的主电路设计;
4.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5.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器的部分软件设计
1.洪乃刚,电力电子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机械工业出版社
2.王忠孔,段慧达,高玉峰,MATLAB应用技术:在电气工程与动化专业中的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3]李年裕,吕强等.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按器AD2S83在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2000(2):66~68
[4]Smartcoder(AU6802N1)specification TAMAGAWA SEIKI CO.,LTD.2004
[5]孟凡涛,梁淼等.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中旋转变压器信号的处理[J]电力电子技术,2002(2).
湖南大学2015届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汇总表
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课题
编号
课题名称
指导教师
适应专业
课题类型
课题来源
任务、目的与要求
主要参考资料(参数)
审核
结果
1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设计
黄科元
电气工程、自动化
设计
科研
采用DSP和电力电子器件,设计开发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器,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原理;
6
感应电机高性能VF控制系统设计
黄科元
电气工程、自动化
设计
科研
采用先进的DSP2808芯片设计开发通用的6开关电机驱动控制器,主要内容有:
1.掌握DSP2808的使用方法;
2.掌握空间矢量SVPWM技术的工作原理;
3. SVPWM技术的软件设计;
1.洪乃刚,电力电子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机械工业出版社
设计
科研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初步掌握电机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巩固所学知识,要求掌握以下内容:
(1)中频感应电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中频感应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
(3)中频感应电机的电磁设计过程
(1)唐任远.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40-158
(2)陈世坤.电机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231-289
1.掌握DSP2808的使用方法;
2.掌握空间矢量SVPWM技术的工作原理,SVPWM技术的软件设计;
3.掌握通用伺服器的器件选型和电路设计。
1.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
2.李永东,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
3.原魁,变频器基础及应用,冶金工业出版社
5
正余弦编码器的解码电路设计
3.林飞,杜欣,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的matlab仿真,中国电力出版社
4.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
5.李永东,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
3
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设计
黄科元
电气工程、自动化
设计
科研
完成异步电机控制系统MATLAB仿真,特别是矢量控制,采用DSP TMS320LF2808芯片及电动机变频调速技术,设计开发通用变频驱动器,主要内容有:
3.李爱文、郑承慧,现代逆变技术及其应用,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陈国呈,PWM变频调速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2-24
2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设计
黄科元
电气工程、自动化
设计
科研
采用先进的DSP2808芯片设计开发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主要内容有:
1.掌握DSP2808的使用方法;
黄科元
电气工程、自动化
设计
科研
采用正余弦编码器和DSP芯片,设计其解码电路和解码程序,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正余弦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2.利用解码芯片设计解码电路;
3.设计解码程序获得角度信号;
[1]苏奎峰,吕强等.TMS320F2812原理与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完成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3.完成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器的主电路的设计计算;
4.完成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5.完成永磁无Biblioteka 直流电动机控制器的软件流程设计。1.支长义.浮点DSP原理及应用[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TMS320C28x系列DSP指令和编程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能量回馈式变流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能量回馈式变流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
(3)能量回馈式变流器的数学模型和控制方式
(4)完成能量回馈式变流器的计算机仿真和系统设计
1.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
2.李永东,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
3.王兆安,董晓鹏. PWM整流器的改进周期平均模型的研究.见:第九界全国电气自动化电控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235-241
2.王忠孔,段慧达,高玉峰,MATLAB应用技术:在电气工程与动化专业中的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3.林飞,杜欣,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的matlab仿真,中国电力出版社
4.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
5.李永东,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
7
小型中频感应电机设计
黄科元
电气工程、自动化
4.杨德刚,刘润生,赵良炳.三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电流控制.电工技术学报,2000,15(2):83-87
4.王彦平.PROTEL99电路设计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5.陶时谢.电气测量技术[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6.王兆安.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
通用型伺服控制器设计
黄科元
电气工程、自动化
设计
科研
采用先进的DSP2808芯片设计开发通用的6开关伺服电机控制器,主要内容有:
(3)李钟明.稀土永磁电机.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273-321
(4)王毅.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电机设计集成系统软件开发.中小型电机,2003,30(6):34-37
8
能量回馈式变流器设计
黄科元
电气工程、自动化
设计
科研
采用先进的DSP2808芯片及高频PWM技术,设计矢量控制的能量回馈式变流器,主要内容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