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弹力

合集下载

第1节 重力与弹力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

第1节 重力与弹力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
球体。
结论
×
×
×

例2-5 如图3-1-7所示,一根质量均匀分布的直铁丝的重心位置在其
中点,把它弯成一个圆环,其重心位置在圆心1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
A.铁丝变成圆环,重心位置发生变化,说明重心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B.直铁丝的重心在其中点,说明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除了点,直铁丝其他部分不受重力
(2)误认为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撑面,并指向地球的球心.
(3)误认为物体的重心必在物体上.
(4)误认为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有关.
素养点评:此探究通过重力和重心的理解培养物理观念素养.
基础过关
例2-3 关于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其方向一定指向地心
B.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下落的方向
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C错误;在不同地点,不一定相同,由 = 可知在不
同的地点,质量大的物体不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的重力大,D错误。
例2-4 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同一物体在赤道和北极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
C.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地球上一切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都一样
D.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解析】
选项
A
B
C
D
分析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不是地球对
物体的吸引力。
高纬度地区的重力加速度比低纬度地区的重力加速度大,同一
物体在赤道受到的重力小于在北极受到的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所受的重
力方向不一定相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弹力》(24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弹力》(24张)-PPT优秀课件
课堂小结
(一)形变:
1、定义: 形状或体积改变 2、分类: 3、弹性限度:形变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将不能恢复原状
(二)弹力
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想恢复原状,对与之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 2、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并发生形变 3、几种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及弹力产生的原理
(三)弹力的方向
1 、弹力的方向总是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指向受力物体 2 、几种接触方式下弹力的方向的判定
发生形变的物体超过一定限度,物体的形变不能完全恢 复,这个限度我们称之为弹性限度(吹气球体会弹性形变与弹性限度)
问题 桌上子放着本书,书和桌面有没有发
生形变呢?
放大法显示微小形变
光学下显示微小形变
手挤压玻璃瓶,观察水柱的变 化。
3)按程度
明显形变 微小形变 只要发生挤压或拉伸,就会发生形变
二、弹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2节《弹力》课件(共24张 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 4、曲面与曲面接触
N
半球形的碗
A N
B
NB对A
曲面与曲面间弹力方向: 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2节《弹力》课件(共24张 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桌上子放着书,书和桌面有几个弹力呢?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书对桌面的压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2节《弹力》课件(共24张 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3)、拉力是一种弹力
橡皮筋、绳发生弹性形变,想恢复成原状,对与之接触的 物体有力的作用,这个是拉力。
方向?
沿着橡皮筋、绳收缩的方向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2节《弹力》课件(共24张 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弹力》说课稿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弹力》说课稿

《弹力》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的说课题目是《弹力》,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弹力》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内容,是高中力学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知识,也是是高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本节课编在《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之后,是对第一节知识的进一步提升。

同时也是学习后一节《摩擦力》以及以后力的分解合成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弹力》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拉近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因此学习它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弹力的相关知识,但对弹力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刻。

处于高一阶段的学生的思维中形象思维占的比例较大,抽象思维虽有待于进一步培养。

对于物理问题的探究还不熟练,需要通过实验进一步提高。

二.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依据新课标要求和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确立如下:【知识与技能】1. 知道什么是形变和弹性形变2、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3、知道怎样判断弹力的方向4.理解胡克定律。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微小变化的实例,初步接触“微小放大法”2.通过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理解胡克定律,学会探究物理规律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观察和实验,认真讨论,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喜悦。

综合对教材,学情,教学目标的认识,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弹力方向的判定,探究弹簧弹力的规律。

【难点】接触的物体是否发生形变及弹力方向的确定。

三.说教学方法由于高一的学生不易接受相对抽象的弹力,因此本节课我采用教师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使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观察、推理、讨论、归纳,进行本节课的学习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过程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首先,提出普通人如何才能像运动员一样扣篮的问题,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设疑的方式引入新课。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2节《弹力》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2节《弹力》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三章第2节《弹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接触力的种类;(2)知道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弹力的概念,初步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以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2.过程与方法(1)学会利用放大法观察物体受力发生的微小形变;(2)通过视频演示,随堂实验,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弹力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和意义,比如撑杆跳高、跳水等运动;(2)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关注物理学与社会、生活现象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的《弹力》部分。

2.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弹力是高中力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再次让学生体会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学习力学的基础,也为后续学习弹性势能以及能量等做铺垫,在学习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有关弹力的知识,对弹性和塑性有一定的了解,并定义了弹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但没有明确给出弹力产生的条件及方向,而且对弹力的概念的理解也不够深入。

四、重点难点1.重点(1)理解弹力的概念;(2)弹力产生的条件;(3)弹力方向的判断;(2)掌握放大法在物理学中的运用。

2.难点(1)对弹力概念的理解;(2)弹力有无的判断;(3)对弹力方向的判断;(4)用放大法判断微小形变。

五、教学资源视频:撑杆跳高、跳水等体育运动视频用具:扁玻璃瓶(自带橡皮泥封口)、细玻璃管六、教学过程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了力的有关知识和重力,今天我们来学在上课前,请大家一起来观看(播放撑杆跳高、提出问题:请大家思考撑杆运动员和跳水运动员为什么能够借助撑杆和跳板跳得更远更认真观看视频,同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视频截图如下)通过视频,创设学习情境,激学习兴趣。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节重力与弹力ppt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节重力与弹力ppt课件

1、产生的原因:
2、定义: (1) G=mg
3、大小 (2)用弹簧秤测量
重 力 4、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重心的定义 重心位置的判断 5、作用点(重心) 注意: 重心可能在物体上, 也可能在物体之外。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3.1重力与弹力(第二课时)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接触力 推
也是会发生形变的,因为有力的作用在该物体上了,满足形变的 发生条件。只不过有时物体的形变很小,不易被觉察。
如何通过实验方法 显示出来呢?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2 、把一个月牙状的薄板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薄板
的重心可能是图中的( D )
A.A点
B.B 点
C .C点
D.D点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如图所示,有一等边三角形ABC,在B. C两点各放一 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则 这个球组的重心在何处?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3.1重力与弹力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什么是力?力是如何产生的 ?

重力与弹力(第1课时)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重力与弹力(第1课时)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大小是不同的,当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测量时所受重力大小一定相同
C.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D.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其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处
目录
解析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但不一定与地面垂直,A
错误;
重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与测量工具无关,
不同地点重力加速度不同,重力大小不同,无论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测
目录
【训练2】 (多选)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研究对象P所受弹力的方向正确
的是( AC )
目录
三、胡克定律
思考:弹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求解?
弹力大小: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
弹力随着也消失。
F
(1)由受力分析得到。
(2)弹簧的弹力(弹性限度内):胡克定律
方向垂直于其切面指向圆弧所对应的圆心,D处弹力方向垂直于杆斜向上,如图(b)
所示。
题图丙中球挤压墙壁且拉紧绳子,所以墙对球的弹力方向与墙面垂直;绳子对球
的弹力方向沿绳子斜向上,如图(c)所示。
题图丁中球受到的弹力方向与棱和球面接触处的切面垂直,即沿着球的半径方向
指向球心,如图(d)所示。
答案 见解析
量,还是用不同弹簧测力计测量,测量结果均不同,B错误;
物体的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其位置不仅与其几何形状有关,还
与质量分布有关,C正确,D错误。
答案
C
目录
【训练1】 关于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的
B.把处在空气中的物体浸入水中,物体所受重力变小
C.挂在绳上静止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对它的拉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弹力(18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弹力(18张)-PPT优秀课件
弹力产生的条件: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 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3.2弹力课件(共18张PPT)【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弹力有无的判断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3.2弹力课件(共18张PPT)【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 假设法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3.2弹力课件(共18张PPT)【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实验1 实验2
事实表明: 所有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都会发生形变
感受、思考
实验:用手拉弹簧
想一想: 1、你的手感受到力的作用了么?
这个力的方向如何?施力物是谁? 2、 弹 簧 发生了什么样的形变?形变时 ,弹簧的“想法”是什么?
思考:弹簧是如何对手指产生力的?
了解弹力
什么是弹力: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 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有趣的现象
弹力
石雪梅
弹性形变 弹性限度 非弹性形变 (也叫范性形变)
形变
➢ 什么是形变 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
Ø 弹性形变 发生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
Ø 弹性限度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 后,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这个限度叫做 “弹性限度”
仔细观察
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么
交流、讨论
1、盆花、斜面、手、灯都受到弹力了么? 2、所受弹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谁? 3、盆花、斜面、手、灯所受弹力方向指向哪里?请画出弹
力示意图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3.2弹力课件(共18张PPT)【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3.2弹力课件(共18张PPT)【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弹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弹力

射箭
蹦极
思 考:
什么是弹力?它是如何产生的? 它的大小、方向如何?
形变的分类
思考:这两种形变有 什么不一样吗?
7
形变的分类
非弹性形变: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 ②绳子产生的弹力方向: 讨论:下列绳子产生的弹力方向
弹性形变 以球为研究对象,球受力:
③曲面和曲面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垂直于切面而指向圆心。
8
一、形变
❖ 1.定义:物体的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一切物体)
❖ 2.分类
1)按可否自动恢复分
弹性形变(重点)
非弹性形变
2)按 形变程度 分
明显形变 微小形变
注 对于微小量的观察:放大的思想
二.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 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注:支持力、压力、拉力、推力等都属于弹力
(3)弹力的方向: ①有平面或公切面时:
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或公切面、与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同。
②绳子产生的弹力方向:沿绳子收缩方向 ③弹簧产生的弹力方向:
沿弹簧的轴线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 (4)弹力的大小:
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随之消失
F =kx 弹簧的弹力大小:
k是劲度系数,单位N/m,与弹簧的材料、长度、粗细有关。
思考:什么情况下才有弹力存在? 2.条件: ①直接接触 ②发生弹性形变
★ 3.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条件法、假设法
弹力有无的判断:
假设球与木块间有弹力
练习:
以球为研究对象,球受力:
光滑球静止在 水平地面
N N木块→球
判断球与接触 面间有无弹力
G
1.
球不可能静止,所以球与斜面
间没有弹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弹弹 力力




总结: 1、这些都是物体与物体接触时才发生的,这
种相互作用可称为接触力。
2、接触力按其性质分可归纳为弹力和摩擦力, 本质上是由电磁力引起的。
观察实验:归纳弹力产生的条件。
一、形变
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弹性形如变果:形在变外过力大停,止超作过用一后定,
形 能够恢的复限原度状,的撤形去变外。力作用后,
3、常见弹力的方向
F2
F1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 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 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例2.小木块放在桌子上,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BC )
A .在接触处只有桌子有弹力产生 B.在接触处桌面和小木块都有弹力产生 C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木块形变后要恢 复原状而对桌面施加的力

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原来 非弹性的形形变状:。在这外个力限停度止叫作弹用性
后,不限能度恢。复原状的形变。
弹性限度:
显示微小形变的观察(一)
有一些物体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 比如一些比较坚硬的物体,但是这些物体
都有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微小。 一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都要发生形变
二、弹力
1. 弹力的定义: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由于要恢复原状, 对跟它接触的物体
胡克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3. 2弹力( 共28张 PPT)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3. 2弹力( 共28张 PPT)
L0
x 2x
1、内容: 2、公式: F = kx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3. 2弹力( 共28张 PPT)
3x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3. 2弹力( 共28张 PPT)
4、弹力的大小
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 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消失. 以弹簧为例,分析弹簧所受的弹力和弹
簧型变量的关系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3. 2弹力( 共28张 PPT)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3. 2弹力( 共28张 PPT)
三、胡克定律
实验探究弹簧拉力与伸长量 之间的关系
D.木块对桌子的压力是木块的重力
F1
绳(或橡皮条)的拉力方向总 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判断下列支持面对物体弹力的方向
练习:画出下列物体所受到的所有弹力。
总结: 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弹力的方法:假设法。 (根据受力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判定)。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3. 2弹力( 共28张 PPT)
两根普通橡皮筋、勾码(每个50克)
勾码个数 橡皮筋长度对 橡皮筋形变量

(cm)
刻度(cm)
1
10.00
2
11.20
1.20
3
12.70
1.50
4
14.80
2.10
5
16.70
1.90
61Βιβλιοθήκη .002.30在橡皮筋拉伸过程中,截面积发生变化,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3. 2弹力( 共28张 PPT)
实验数据记录表
钩码的质量 物体的重力 拉力的大小
m/g
G/N
F/N
弹簧的伸长量 x/cm
50
0.49 0.49
1
100
0.98 0.98
2
150
1.47 1.47
3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3. 2弹力( 共28张 PPT)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3. 2弹力( 共28张 PPT)
学生用弹簧秤弹簧、勾码(每个50克) (图像法)
一、弹力: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对跟它接触的 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二、弹力产生条件:① 直接接触 ② 发生弹性形变 三、弹力的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方向都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 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 2)拉力:绳的拉力沿着绳指向绳 收缩的方向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3. 2弹力( 共28张 PPT)
勾码个数
弹簧长度对应 弹簧形变量
刻度(cm)
(cm)
0
18.00
1
20.00
2.00
2
21.80
1.80
3
23.70
1.90
4
25.60
1.90
5
27.40
1.80
6
29.10
1.70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3. 2弹力( 共28张 PPT)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3. 2弹力( 共28张 PPT)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3. 2弹力( 共28张 PPT)
3、一个弹簧原长8cm,下端悬 挂4N的重物, 静止时,弹簧的 长 度为10cm,此弹簧的劲度 系数多大?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3. 2弹力( 共28张 PPT)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3. 2弹力( 共28张 PPT)
会产生力的作用, 这种力称为弹力。
弹力的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弹力的受力物体:与它接触的物体
2弹力产生的条件
①相互接触 ②发生形变
接触力
例1、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D)
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
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有弹力 C、只要有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 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