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泳》课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蛙泳教案(共5篇)

蛙泳教案(共5篇)

蛙泳教案(共5篇)第一篇:蛙泳教案蛙泳教案第一次课内容:一、呼吸;二、站立;三、漂浮;四、滑行;五、模仿蛙泳腿。

一、呼吸(《游泳教学手册》P3 2、3、)1、原地练习呼吸“啪”。

2、双手伸直扶墙,头夹在两臂之间,头后仰用力吐气。

10次×3~5组。

3、水中双手扶池练呼吸,肩膀要没在水中。

10次× 3~5组。

二、站立(《游泳速成》P22)1、水中站立,下蹲起立,蹲至与下颌齐平。

2、水中向前、向后走。

3、水中跳跃,单脚跳,双脚跳,向前、后、左、右跳,转着跳。

三、漂浮(《游泳速成》P24~27)1、抱膝团身漂浮。

2、俯身漂浮。

3、牵引漂浮。

4、推拉漂浮。

四、滑行(《游泳速成》P27~29)1、蹬池底滑行。

2、蹬池壁滑行。

五、模仿蛙泳腿(《游泳教学手册》P3~5)1、坐在地上练蛙泳腿,讲解示范,“定格”讲。

2、翻脚的练习,双腿并拢,脚勾起。

3、坐在池边,双腿放在水中做蛙泳腿。

4、俯卧在凳子上和池边做蛙泳腿。

※ 考核:会憋气,换气,能把头放入水中。

(每次课结束时2/3的学生应该达到考核标准。

)第二次课内容:一、呼吸;二、漂浮;三、滑行;四、模仿蛙泳腿;五、池边腿。

五、池边腿1、憋气做蛙泳腿。

2、加呼吸的蛙泳腿。

3次腿1呼吸3口气12次腿×3组;2次腿1呼吸5口气12次腿×3组;1次腿1呼吸10口气10次腿×3组。

※ 考核:正确的陆上模仿动作和池边蛙泳腿,漂浮及连续呼吸。

第三次课内容:一、呼吸;二、滑行;三、池边腿;四、扶板腿。

四、扶板腿1、憋气做扶板腿。

25米×1。

站起来呼吸。

2、加呼吸的扶板腿。

25米×8。

※ 考核:连续蹬腿25米,总量200~300米。

第四次课内容:一、呼吸;二、池边腿;三、扶板腿加呼吸。

三、扶板腿加呼吸要求:1、肘关节伸直,肩膀放松。

2、慢收腿。

※ 考核:一次腿一次呼吸,总量400~500米,呼吸动作熟练自如。

第五次课同第四堂课。

(完整版蛙泳教学教案.

(完整版蛙泳教学教案.

(完整版蛙泳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游泳教程》第二章,主要讲述蛙泳的基本技术。

内容包括:蛙泳的腿部动作、蛙泳的手臂动作、呼吸技巧以及蛙泳的配合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蛙泳的基本技术,包括腿部动作、手臂动作和呼吸技巧。

2. 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的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增强身体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蛙泳的腿部动作和呼吸技巧的协调配合。

重点:蛙泳的手臂动作和腿部动作的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游泳池、救生员、浮板、蛙鞋。

学具:游泳帽、泳衣、毛巾、水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演示蛙泳的动作要领,让学生对蛙泳有直观的认识。

2. 腿部动作教学:教师讲解蛙泳的腿部动作,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手臂动作教学:教师讲解蛙泳的手臂动作,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呼吸技巧教学:教师讲解蛙泳的呼吸技巧,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 配合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蛙泳完整动作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水中自救技巧教学:教师讲解水中自救技巧,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六、板书设计蛙泳基本技术:1. 腿部动作2. 手臂动作3. 呼吸技巧七、作业设计1. 蛙泳腿部动作练习:在水中反复练习蛙泳腿部动作,体会动作要领。

2. 蛙泳手臂动作练习:在水中反复练习蛙泳手臂动作,体会动作要领。

3. 蛙泳呼吸技巧练习:在水中反复练习蛙泳呼吸技巧,体会动作要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游泳比赛,提高技术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腿部动作教学1. 教学内容解析:蛙泳的腿部动作是整个游泳过程中重要的推进力来源。

正确的腿部动作不仅能有效推动身体前进,还能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腿部动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踢腿动作,二是夹腿动作。

2. 重点关注细节:(1)踢腿动作:要求膝盖保持弯曲,脚尖向下,以脚跟为轴心,大腿带动小腿,进行有力的踢水动作。

蛙泳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及反思

蛙泳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 学生能够掌握蛙泳的基本动作,包括蹬腿、划手、呼吸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蛙泳技能。

-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游泳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蛙泳的基本动作要领。

- 蹬腿和划手的协调配合。

2. 教学难点:- 蹬腿力量的掌握。

- 呼吸与动作的同步。

三、教学准备1. 场地:游泳池或标准泳道。

2. 教具:救生圈、浮板、教学视频、计时器等。

3. 学生活动:分组练习、个人练习、集体展示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2. 介绍蛙泳的基本特点和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姿势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讲解蛙泳的基本姿势,包括头部、身体、腿部、手臂的姿势。

2. 示范蛙泳的基本动作,强调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三)分解动作练习(15分钟)1. 蹬腿练习:学生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蹬腿动作的分解练习,注意腿部的力量和协调性。

2. 划手练习:学生进行划手动作的分解练习,注意手臂的姿势和动作的连贯性。

3. 呼吸练习:学生进行呼吸与动作的同步练习,掌握正确的呼吸时机。

(四)完整动作练习(15分钟)1. 学生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蛙泳的完整动作练习。

2. 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蛙泳练习,互相观摩、交流。

2. 教练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六)放松与总结(5分钟)1. 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慢跑、拉伸等。

2. 教练总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观察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蛙泳动作的掌握程度。

2. 教学方法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

2024年(完整版蛙泳教学教案.

2024年(完整版蛙泳教学教案.

2024年(完整版蛙泳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第四章《游泳运动》第二节《蛙泳技术》,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蛙泳的基本动作、呼吸技巧、动作要领以及蛙泳的起航和转身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蛙泳的基本动作,如腿部踢水、手臂划水、呼吸配合等;2. 培养学生水中自救和互救意识,提高游泳安全意识;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蛙泳动作的协调性、呼吸技巧的掌握。

教学重点:腿部踢水、手臂划水动作的准确性,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泳池、蛙泳教学视频、动作示范模型、哨子、计时器;2. 学具:泳帽、泳镜、泳衣、泳圈、浮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介绍蛙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展示蛙泳比赛的精彩瞬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a. 陆地模仿练习:教师示范腿部踢水、手臂划水动作,学生模仿练习;b. 水中实践: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呼吸技巧学习(10分钟)a. 陆地练习:教师示范呼吸技巧,学生模仿练习;b. 水中实践: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动作协调性训练(1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腿部踢水、手臂划水动作的配合练习;b. 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呼吸与动作的配合练习。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讲解蛙泳起航和转身技巧,并进行示范;b. 学生分组进行起航和转身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a. 学生进行蛙泳全程展示;六、板书设计1. 蛙泳基本动作:腿部踢水、手臂划水、呼吸配合;2. 蛙泳起航和转身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学习内容,完成一篇关于蛙泳技巧的实践报告。

2. 答案要点:a. 蛙泳基本动作的掌握;b. 呼吸与动作的配合;c. 蛙泳起航和转身的技巧;d. 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2. 学生拓展:鼓励学生参加游泳比赛,提高自身竞技水平;3. 课后延伸: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蛙泳应用,深入了解游泳运动。

蛙泳教案教学

蛙泳教案教学

蛙泳教案教案:蛙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教材,主要涉及游泳技能的学习。

具体章节为:第五章第二节——蛙泳。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蛙泳的基本姿势、呼吸技巧、腿部动作和手臂动作。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呼吸技巧。

2. 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成蛙泳的腿部动作和手臂动作。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蛙泳的基本姿势、呼吸技巧、腿部动作和手臂动作的掌握。

难点:呼吸技巧的运用,腿部动作和手臂动作的协调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游泳池、救生员、浮板、蛙鞋。

学具:泳帽、泳衣、游泳镜、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观看一段关于蛙泳比赛的录像,让学生对蛙泳有一定的了解。

然后向学生介绍蛙泳的基本姿势、呼吸技巧、腿部动作和手臂动作。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在游泳池边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蛙泳的基本姿势、呼吸技巧、腿部动作和手臂动作。

重点讲解呼吸技巧的运用和腿部动作与手臂动作的协调配合。

3.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蛙泳练习。

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练习和协调组内成员的动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 实践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进行蛙泳实践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期间可设置一些小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六、板书设计蛙泳基本姿势、呼吸技巧、腿部动作、手臂动作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观看蛙泳教学视频,加深对蛙泳动作的理解。

2.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蛙泳练习,记录孩子的进步和问题,与教师沟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解析1. 呼吸技巧的运用呼吸技巧是蛙泳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在蛙泳过程中,正确的呼吸技巧能够保证学生在水中能够充分呼吸,避免因呼吸不充分而导致的紧张和恐惧感。

呼吸技巧的难点主要在于:(1)学生在水中如何做到观察水面的动作与实际呼吸动作的配合。

蛙泳教学备课教案模板及反思

蛙泳教学备课教案模板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 学生能够掌握蛙泳的基本呼吸技巧。

2. 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蛙泳的基本动作。

- 学生能够在水中进行蛙泳。

3. 情感目标:- 学生对游泳产生兴趣,乐于参与水上活动。

- 学生能够在游泳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蛙泳的基本姿势:- 蛙泳的身体姿势。

- 手臂和腿部的动作。

2. 蛙泳的呼吸技巧:- 水下憋气的时间。

- 呼吸的时机和方法。

3. 蛙泳的练习方法:- 分阶段练习,逐步提高难度。

- 正确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三、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 时间:10分钟- 内容:慢跑、关节活动、肌肉拉伸。

2. 理论讲解- 时间:10分钟- 内容:蛙泳的基本姿势、呼吸技巧。

3. 实践操作- 时间:30分钟- 内容:- 学生分组练习蛙泳基本姿势。

- 教师示范并纠正动作。

- 学生尝试水中呼吸。

4. 分组练习- 时间:20分钟- 内容:- 学生分组进行蛙泳练习。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5. 总结与反思- 时间:10分钟- 内容:学生总结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 学生是否掌握了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呼吸技巧? - 学生在水中是否能够独立完成蛙泳动作?2.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3. 教学改进:- 针对学生掌握不熟练的动作,是否需要增加练习时间?- 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4. 学生反馈:- 学生对本次教学的满意度如何?-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建议和意见。

五、教学器材1. 游泳池2. 救生圈3. 教学模型4. 录音笔(用于录音示范动作)六、注意事项1. 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安全。

2. 教师应密切观察学生的动作,及时纠正错误。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以上教案模板和反思,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蛙泳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和兴趣。

(完整版蛙泳教学教案

(完整版蛙泳教学教案

(完整版蛙泳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蛙泳的基本技巧和理论,内容涉及教材第三章“游泳运动”的第三节“蛙泳技术”。

具体内容包括蛙泳的腿部动作、手臂动作、呼吸技巧以及整体动作的协调性。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蛙泳的基本技巧,包括腿部动作、手臂动作和呼吸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运动兴趣。

3. 使学生了解蛙泳的竞技规则和比赛技巧,为参加比赛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蛙泳的腿部动作和呼吸技巧的协调。

重点:蛙泳整体动作的流畅性和呼吸的时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蛙泳教学视频、泳池、计时器、哨子。

2. 学具:泳镜、泳帽、泳衣、泳圈、蛙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向学生介绍蛙泳的起源和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播放蛙泳教学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蛙泳的基本技巧。

2. 例题讲解(20分钟)讲解蛙泳腿部动作的要点,并进行示范。

讲解蛙泳手臂动作的要点,并进行示范。

讲解呼吸技巧,并指导学生进行陆上练习。

3. 随堂练习(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蛙泳腿部动作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分组进行蛙泳手臂动作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在浅水区进行整体动作的练习,教师观察并给予反馈。

4. 游泳实践(4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蛙泳整体动作的实践。

教师设置计时器,进行比赛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措施。

六、板书设计1. 蛙泳腿部动作要点2. 蛙泳手臂动作要点3. 呼吸技巧及时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蛙泳腿部动作的步骤和要点。

描述蛙泳手臂动作的步骤和要点。

解释蛙泳呼吸的时机和技巧。

2. 答案:蛙泳腿部动作分为四个步骤:收腿、翻脚、蹬夹、滑行。

蛙泳手臂动作分为三个步骤:入水、划水、出水。

蛙泳呼吸时机:当手臂前伸时,头部抬出水面进行呼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基本掌握了蛙泳的技巧。

蛙泳教案10节课

蛙泳教案10节课

蛙泳教案10节课教案标题:蛙泳教案10节课教案目标:1. 学习蛙泳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对水的适应能力和自信心。

3. 提高学生的水中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教案大纲:课时一:熟悉水环境和基本水性训练1. 介绍蛙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强调正确的呼吸技巧和水中姿势。

3. 进行水中适应性训练,如浮力练习和水中平衡练习。

课时二:蛙泳手臂动作练习1. 重点讲解蛙泳手臂的划水动作。

2. 强调手臂的协调和力量运用。

3. 进行手臂划水练习,包括单手划水和双手划水。

课时三:蛙泳腿部动作练习1. 介绍蛙泳的腿部动作要领。

2. 强调腿部的协调和力量运用。

3. 进行腿部动作练习,包括蛙泳腿的蹬水和蛙泳腿的伸展。

课时四:蛙泳呼吸技巧训练1. 强调正确的蛙泳呼吸技巧。

2. 进行呼吸练习,如在水中吐气和吸气的训练。

3. 练习蛙泳中的呼吸节奏和配合。

课时五:蛙泳全身协调训练1. 整合手臂和腿部动作,进行全身协调练习。

2. 强调动作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3. 进行全身协调训练,如蛙泳的整套动作练习。

课时六:蛙泳速度和力量训练1. 强调蛙泳的速度和力量要求。

2. 进行速度和力量训练,如加速划水和蹬水练习。

3. 提醒学生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力量的合理运用。

课时七:蛙泳转身技巧训练1. 介绍蛙泳的转身技巧和要领。

2. 进行转身技巧训练,如在水中完成转身动作。

3. 强调转身时的身体平衡和动作的连贯性。

课时八:蛙泳的起跳和出发技巧1. 介绍蛙泳的起跳和出发技巧。

2. 进行起跳和出发技巧的训练,如起跳姿势和出发动作的练习。

3. 强调出发时的爆发力和速度的控制。

课时九:蛙泳比赛技巧和策略1. 介绍蛙泳比赛的技巧和策略。

2. 强调比赛中的技术要点和战术选择。

3. 进行模拟比赛训练,如短距离蛙泳比赛的实战演练。

课时十:蛙泳综合训练和评估1. 进行蛙泳的综合训练,包括全套动作的练习和技术要点的强化。

2. 进行蛙泳技能的评估,检查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进步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专家、教授,下午好。

我为大家展示的教学设计是《蛙泳》课程教学中蛙泳蹬腿技术。

前言-课程介绍
第一页《蛙泳》是《大学体育》教材规定的必修课。

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

第二页蛙泳具有省力气、声音小、易隐蔽、浮力大、易观察等特点,所以它是游泳健身中的常用泳姿,也是军队开展武装泅渡和水上救护的基础泳姿。

它对于增强军人体质,提高战斗力有着重要的军事价值。

在蛙泳课程教学中,“腿部动作是基础,呼吸方法是难点,配合动作是关键”。

第三页此前学生通过熟悉水性练习,已经初步掌握了水中憋气、漂浮等基本水性,为本次课的开展蛙泳腿部技术教学创造了前提条件。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教学目标(包含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内容、条件、标准、情感目标)
本设计就是针对的内容是蛙泳腿部技术。

蛙泳腿部技术是整个蛙泳技术的基础,是在水中游进时的主要动力,练好蛙泳腿部技术不仅直接影响蛙泳游进的速度,对日后进行以武装泅渡训练也有很大的影响。

蛙泳腿部技术的重点是动作路线;难点是动作姿态;关键是动作节奏。

在开展腿部技术训练时最主要的几个问题:一是客观上由于环境主要是水的浮力和重力共同作用和身体姿势由直立改为俯卧的改变,大脑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下降,造成技术动作难以完成;二是主观上由于对水的恐惧,无法集中注意力,造成技术动作错误;三是本体
感觉下降,加之无法观察自身动作,造成技术动作变型。

第八页二、教学策略
1、课前准备(课程网站)课前预习
2、教学实施(教学软件、过程录像、视频动画)讲解示范、记
录回看、对比分析
3、考核评价(测评系统、三维评价)处方系统自测评价
4、拓展提高(慕课、手机app、论坛)课程记录上传、资源共享推荐、线上线下交流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自己发现问题
原来我说你错你错,现在你发现错寻找方法解决错
三、教学过程
在蛙泳腿部技术教学阶段,我们采用常规化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相结合的手段和方法,从准确的建立动作概念,到快速的解决疑难问题,大大的提高了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训练效果。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步,我们是以常规的示范教学和反复练习为主,在陆上通过教员示范和学员模仿进行练习,重点讲解腿部“收-翻-蹬-夹”技术。

练习时由仰卧到俯卧,从看着做到凭感觉做;由分解到连贯,从“收-翻-蹬-夹”到“收翻-蹬夹”;由慢到快,从“一令一动”到连贯完成。

在陆上通过反复训练,使学员可以在俯卧状态下,动作准确,节奏合理的完成连贯动作。

达到以上标准的学员可以进入下一步训练。

训练的整个过程全程拍摄,方便学员课下巩固练习时进行参考。

第二步,我们以常规的示范教学和纠错练习为主。

在泳池边,半陆半水的环境下进行俯卧姿势的训练。

在巩固腿部技术的同时,感受在水中完成动作时,腿部各部位对水的感觉,提升水感。

教员可以用语言提示和水中指引的方法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

在半陆半水训练中,动作准确、节奏合理、蹬夹水效果好的学员可以进入下一步训练,训练效果差的学员可返回第一步进行强化或继续进行半陆半水练习纠正动作。

训练的整个过程,对动作较好和较差的学员进行对比拍摄,方便学员课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动作的分析发现自身问题,为下一步训练总结经验,提升训练效果。

第三步,我们以常规的示范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在示范过程中除了教员正常示范外,利用多媒体播放边看边讲动作要领。

在水中采取扶边蹬腿、扶板蹬腿、漂浮蹬腿等方法,从憋气游进到换气游进,根据个体掌握技术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练习。

在训练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俯卧在水中无法观察到自己的动作准确度,完全需要凭感觉进行调整。

水中与陆上环境相比,浮力、温度、压力都有着明显的区别,身体的重心、姿态、触觉等也都有所改变,因此本体感受和控制能力下降,造成动作变型。

部分对水恐惧的学员,头埋入水后大脑一片空白,完全丧失了肢体控制力,造成动作无法完成。

我们通过对动作的跟踪拍摄和回放结合正确动作进行对比,帮助其发现在水中练习时的错误并及时调整纠正,对于心理恐惧的同学,为其建立身体在水中的动作影响,加快其克服恐惧心理的过程。

在水中通过
反复训练,使学员可以浮板蹬腿完成25米游距。

达到标准的学员可以通过长距离的扶板蹬腿训练,在游进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蛙泳蹬腿技术。

训练过程中,对第一泳道15米区间进行拍摄,摄像机通过WiFi连接电脑,学员可随时回看,查找自身问题;教员利用iPad、手机等便携设备,对“重点人”进行跟踪拍摄,利用视频的直观效果帮助其纠正错误。

四、实际效果
通过信息化的教学辅助,我们在近两年的教学中取得了如下效果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借助信息化技术-依托信息化手段-融合信息化资源-打造信息化平台
10分钟190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