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导学案】人教版初一地理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人教版)

课题§1.1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1)学什么1、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记住地球的一些基本数据2、掌握纬线的特点重点1、地球的形状2、纬线的特点我来学主问题设计时间点拨自主学习1.地球是一个。
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最大周长约千米,表面积约平方千米2.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叫。
3.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它们分别是和。
4.在地球仪上,与南极和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5.赤道为度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称为和,分别用和表示。
北极和南极各为90度6.按规定,为低纬度地区,为中纬度地区,为高纬度地区5至8分钟团队合作7.读图,完成下列知识(1)认识纬线/ 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纬线(2)纬线可以有__条(3)在图中填出各纬线的度数(4)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5)南极点的纬度为,北极点的纬度为(6)纬度从赤道往两极在逐渐8.读图1.8南北半球的划分,回答问题(1)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可以有多少条纬线能将地球划分南、北两个半球?(大小相等)5至10分钟设计教师:刘剑波侯新宇课题§1.1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2)学什么1、掌握经线的特点及经度的标度规律2、记住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弄清经纬线的区别重点1、经线的特点2、东西半球的划分我来学主问题设计时间点拨自主学习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___,也叫____。
2._____的经度为0 °,是经度的起始线。
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_____°,称为东经和西经。
东经用“___”表示,西经用“___”表示。
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就把它叫做_____。
3.任意两条_____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_____,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5至8分钟独立自学完成团队合作4.读图,完成下列知识(1)认识经线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经线(2)经线可以有_____条(3)在图中填出各经线的度数(4)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往西经度在变____18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经线:往西经度在变____5至10分钟经线和经度设计教师:刘剑波侯新宇课题§1.1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3)学什么1、会运用经纬网写出点的经纬度,学会根据经纬度定位置2、会运用经纬网确定方向重点1、运用经纬网写出点的经纬度,根据经纬度定位置2、运用经纬网确定方向我来学主题问题设计、时间点拨自主学习1.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A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2.B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3.C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4.A点位于__半球和__半球,C点位于__半球和__半球,B点位于南北半球的___线上独立自学完成队合作5.在上图中标出点D1(20°E,40°N),D2(20°E,40°S),D1(20°W,40°N),D1(20°W,40°S),问经度为20°,纬度为40°的点共有__个6.在上图中标出,经度为0°,纬度为60°的点,共有__个7.在上图中标出,经度为0°,纬度为0°的点,共有__个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甲乙丙(1)在甲图中,A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2)在乙图中,B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3)在丙图中,C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经纬网设计教师:刘剑波侯新宇南寒带10.思考:如果地球公转地轴不倾斜的话,会产生什么现象?小结提纲思维导图方向:_____;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____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____方向地球自转周期:_____地理现象:_____方向:_____地球公转周期:_____地理现象:季节变换,南北半球刚好_____五带:____、_我来用1.同纬度偏东的长春市比偏西的乌鲁木齐市()A、先看到日出B、后看到日出C、同时看到日出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应是北半球的()日A、春分B、秋分C、夏至D、冬至3.宜宾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日期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4.我们夏季到澳大利亚旅游要带()A、春装B、夏装C、秋装D、冬装5.要在一年四季都昼夜平分的地方建一座房子,应建在()A、北极点B、南极点C、赤道D、北回归线6.符合“太阳直射点正在北移,但仍在南半球”的时间是()A、劳动节B、元旦C、国庆节D、儿童节7.读图,回答问题(1)当地球运动到①位置时,这一天称为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_上。
(完整word版)初中地理七年级--导学案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导学案)【新知梳理】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的。
西方第一本专著则是,它比中国晚3个世纪。
2.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包括环境和环境两大方面。
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土壤、岩石等。
人文环境:人口、民族、经济、工业、农业、城市、交通、能源等。
3.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风土人情等。
(1)日常生活:确认、知道变化、了解世界情况等。
(2)生产建设:种植、兴建工厂企业、选定、城市建设等。
例: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①“低地之国”——围海造陆————奶酪、。
②海洋、土地、森林与生产建设的联系。
海洋——航运、晒盐、捕鱼、开采石油等。
土地——种植农作物、放牧牲畜、建筑房屋、建设铁路(公路)等。
森林——提供木材、放牧牲畜、生态旅游、涵水保土等。
(3)风土人情:阿拉伯人的(服装);西班牙的;我国傣族的,中华民族的等均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问题探究】1.联系日常生活,请你提出5个地理问题。
2.为什么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和粽子,而北方人则喜欢吃馒头和水饺?3.贝贝来自黑龙江省,喜欢溜冰,玲玲来自福建省,喜欢游泳。
为什么两人喜欢的活动截然不同?4.为什么我国著名的奶业企业“伊利”、“蒙牛”两大集团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建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导学案)【新知梳理】1.学会使用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
(2)地图的使用:第一,地图上的方向①一般定向法(无指向标和经纬线时)上下、左右。
②指向标定向法——箭头指向。
【注意点】(1)实际生活中可用于确定方向的事物:太阳、指南针、树木长势(年轮、树叶疏密)、北极星等。
但河流流向、风向不能用于确定方向。
(3)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背朝,这样地图上的方向与实际方向就一致了。
第二,比例尺①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表示距离比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比例尺的公式及计算:比例尺= 距离/ 距离。
③比例尺三种形式及其的转换:。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导学案+教案(上)

一、《与同学们谈地理》学案设计总体构想1. 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是本书的导论,没有什么知识点,主要是从整体上介绍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要学习地理。
课本大量引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感性材料,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地理知识的广泛性。
本节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课文选择“生活与地理”这个话题切入,有亲和力、趣味性,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本课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可以通过“谈话”“聊天”的方式,与学生共同研讨地理与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
在知识认知过程中尽量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遵循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再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则。
从本节课起就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2. 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地理的概念,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技能目标:能够说明日常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激发对地理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重点和难点:地理的概念,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
4. 课型:读图讨论课5. 导学策略(教学构想):本节课通过两个活动进行上半节课,让学生结合以前的知识,讲讲对地理的理解,并加入一些实际事例,让学生了解地理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下半节课通过大量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域差异及其客观发展规律,学会综合分析方法。
学习流程分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地理的概念,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够说明日常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激发对地理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导学过程:1.导入:[ 讨论导入] 与地理有关的事物和现象2. 导学:[ 学生讨论] 回答上述问题[教师总结] 生活离不开地理[ 课件展示] 列举一些属于“地理”的事例和现象[ 教师小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方,不同地方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学习目标:;1感知地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2.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自学检测一;日本人为什么爱吃鱼?;自学检测二;“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的内容;节节清;1.学习地理的目的:____;2.不涉及地理知识的内容是();A.天气和气侯B.河流和湖泊;c.思想和感情D.语言和宗教;3.下列所属涉及到地理内容的说法是();A.我国的旅游业发展的很快;B.学习目标:感知地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2.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自学检测一日本人为什么爱吃鱼?自学检测二“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的内容节节清.学习地理的目的:____2.不涉及地理知识的内容是()A.天气和气侯B.河流和湖泊c.思想和感情D.语言和宗教3.下列所属涉及到地理内容的说法是()A.我国的旅游业发展的很快B.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使文盲率大大降低c.中国的地形特点是多种多样的D.我国的经济建设正在飞速发展学习目标:.知道地球的形状----球体,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2.会说出地球大小的几个数字.自学检测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__自学检测二地球的平均半径:____最大周长约:____表面积:____节节清.下列事实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是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郑和下西洋2.以下关于地球仪的正确描述是A.它是地球的模型B.它是地球缩小了的模型c.它是用文字和符号来表示的事物D.它能真实的反映地貌学习目标:.在地球仪上识别出地轴、纬线、北极、南极、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等地理事物2.看图说出纬线和纬度的特点3.说出南北半球和高中低纬度的划分自学检测一读图1.7,回答.什么叫地轴?什么是南极和北极?2.什么叫纬线?3.纬线是什么形状?最长的纬线叫什么?最短的呢?4.纬线指示什么方向?自学检测二读图 1.11,为了把各纬线加以区分,我们给他们划分了纬度,请回答:1.0度纬线叫什么?90度纬线叫什么?2.从赤道到两极纬度是怎么变化的?3.从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是怎么变化的?4.赤道两侧度数相同的纬线怎样区分?那一条纬线不标注?节节清.零度纬线又叫______。
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

学检测二;“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的内容;节[ 侯();A •我国的旅游业发展的很快; 产的密切关系 2.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侯B 一•河流和湖泊I c| •思想和感情 D语言和 业 发 彳 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使文盲率大大降低C|.中国的地形特点是多种多样的 丨D|.我国的- 关 系;;旧本人为什么爱吃鱼I?;自性;自学检测日本人为什么爱吃鱼?自学检测要 涉及地理知识的内容是 )A •天气和气( 性学习目标:1 |感知地理与人类生活和生经济建设正在飞速发展| | |学习目标:| 1|. |知道地球的形状----球体,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地球是球形的是|(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B.I麦哲伦环球航行•C. I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I和使用ID.郑和下西洋]2. I以下关于地球仪的正确描述是1( ) I A」它是地球的模型 B. I它是地球缩小了的模型丨C.它是用文字和符号来表示的事物D.它能直实的反映地貌I丨1学习目——1.在地球仪上识别出地轴、纬线、北极、南| 极、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匚极圈等地理事物丨2. |看图悦出纬线和纬度的特. 点丨3 .说出南北半球和I高中低纬度的戈划刘丨丨咋学检测一丨读图|1.7,回答1.Z什么叫地轴_L?|什么是南极和北极|? 2. |什么叫纬线? 3. I纬线是什么形; 状elm丿?最长汨勺纬线叫1什么?最短的呢尼?,4.纬线: 指示什十么方向?自学检r二读图111,为了把各纬线加1以区,我们;给他们划纬度请回彳答:1.0度纬线叫什L\?90\度纬线叫屮什十么A2.从赤] 道到两; 极纬度是怎,么更化匕的?: 3.从赤道到两极纟韦线的长度是怎么变送化匕勺? 4.赤道两则度数相同的纬f线怎样区:分? 那- 一条纬线不标节节I /主冃1.零灵度纬线又〔叫o r 2.度数南向北增加的; 是L纬度,度支数k:向南增加的;是纬度[o「3.地球1的千米(。
地球是「-个两极部位立的不:规则勺球体() 4.纟务线指示方向3C- 中国的地也形特占八是多种多样的7D- 我国的经济建设正E在飞速发展7学习目标・71.知道地球的形状-- ^球体J了解人类认识地球7 2.会说出地球大<小的几个数字.7自学检测-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厂7自学检测-二地球的平均半仝径:——- —7最大周长约: 1;表面耳积:7节节清71.下列事实最先证明冃地球是球形的是() A.哥伦布发20 X 20。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册)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册)序言与同学们谈地理【学习目标】:1感知地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2.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一、想一想、做一做(读课本P1——P2页内容回答):1、日本人为什么爱吃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为什么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东非高原的选手为什么在国际长跑中能取得好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江浙一带为什么多丝绸服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理的研究内容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课本P2——P4页内容回答1、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日常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由于违反自然规律和因地制宜原则而遭到大自然报复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学习地理的目的:能使人们了解________的奥秘,了解一些_________、________现象,会用地理的_______和_______看待身边的事情,更科学的选择、安排_________和________.3、“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学习总结】【学习自评】1.不涉及地理知识的内容是()A.天气和气侯 B.河流和湖泊C.思想和感情 D.语言和宗教2.下列所属涉及到地理内容的说法是()A.我国的旅游业发展的很快B.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使文盲率大大降低C.中国的地形特点是多种多样的D.我国的经济建设正在飞速发展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意思是()A.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B.因地制宜,扬长避短C.在适应当地环境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D.具备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观念4、过去山坡上种粮食,收成不好,现在改种果树,效益好了,其原因是()A.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B.能够综合的分析问题C.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 D.粮食价格低,水果价格高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球体,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2.会说出地球大小的几个数字.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3.在地球仪上识别出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等地理事物【学习过程】:一、读一读、找一找(读课本P3页图1.2和P3页活动题1)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球体。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出品人:审核人:时间:10、13●研究目标:知识与技能⑴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大小;知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⑵了解地球仪基本构造,记住地球最大的周长,平均半径,表面积。
⑶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的空间概念,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观察极半径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形状。
通过研究经纬线,逐步建立地球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培养对真理勇于探索、执著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
●教学难点: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一、自主研究:(一)导入部分:利用2009年7月24日的日全食引出月亮、太阳都是圆的,那么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二)导学部分:1、地球的形状是个。
地球的匀称半径是千米,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万千米。
2、地球仪是地球的,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和来表示陆地、海洋、河湖、国家河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3、地轴是地球的。
纬线是与地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地球仪上可画出条纬线,经线是毗连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
地球仪上可画出条经线,北极是。
南极是。
二、协作、探讨、展现:1、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你能从日常生活中举出实例么?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熟悉经历了哪几个阶段?(阅读P2图1.1)3、从人类熟悉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悟?4、观察地球仪:地球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5、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或书P6图 1.10、图1.11)回答下列问题:(1)经线成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2)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
不同的纬线长度是不是相称?(3)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呢?小结:完成下列表格纬经线线定与地轴并且环绕地连接两极并与纬义球的圆圈。
线相交的半圆。
圆弧状况长长度,最长,所有长度度往南北极逐渐收缩,最后成一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一)导学内容:1、2章知识点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赤道周长40000千米。
3.经线又称子午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它们都有无数条。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4.0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了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5.东经180与西经180合二为一,就叫180度经线。
6.0度纬线是赤道,北纬90度是北极点,南纬90度是南极点,它们是两个地点。
7.地球绕轴转是自转,周期是一天;绕日转是公转,周期是一年,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8.因为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的,在地球上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的9.地球自转导致两个后果:一是昼夜交替,二是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10.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角度不变导致两个后果:形成了四季和五带。
.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1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12.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
千米化厘米加五个零。
13.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14.地面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
高出另外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
15.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
等高线重合是悬崖。
等高线闭合处为山头或盆地。
16.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17.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
18.亚非两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19.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20.大陆漂移学说认为:两亿年前地球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后来缓慢地漂移分离,形成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
2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高大的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