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总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精品教学课件(共860页)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第3节 人类遗传病
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
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及实验方法 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特点
优势
自花 传粉和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 纯种 用其做人工杂交实验,结 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具有易于区分的 相对性状 ,且能 稳定 地遗传 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
给后代
子代个体数量多
统计结果可靠
2.豌豆杂交实验的操作
图中①为 人工去雄 :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2)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①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 1∶2∶1 。 ②彩球组合代表的显、隐性数值比:显性∶隐性≈ 3∶1 。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 1.方法: 测交 ,即让F1与 隐性纯合子 杂交。 2.遗传图解
3.测交结果:高茎与矮茎两种性状分离比接近 1∶1 。 4.结论:实验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是杂合子,产生 D 和 d两种 配子,这两种配子的比例接近 1∶1 。
2.遗传图解
即F2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约为:1 DD ∶2 Dd ∶1 dd 。 F2性状表现及比例约为: 3高茎∶ 1矮茎 。
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模拟内容 ①甲、乙两小桶分别代表 雌、雄生殖器官 。 ②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 雌、雄配子 。 ③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复习 课件

1.豌豆人工杂交的步骤是?玉米呢? 2.假说—演绎法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
孟德尔实验中属于“演绎推理”的比例是?
最能直接证明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花粉鉴定法
3.判断显隐性、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分别是? 4.Aa连续自交后代各基因型的比例?
随机交配后各基因型比例的计算方法——算基因频率 如AA:Aa=1:1,分别自交、自由交配后各基因型比例
b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一 定不会患遗传病;
列表法应用:
雌蝇 雄蝇
复杂概率计算如:
患病
A_XBY × A_XBX— 正常
灰身:黑身 直毛:分叉毛
甲病
乙病
1.格里菲思和艾弗里、赫尔希和蔡
7.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提出者 是?结构特点?
斯的实验结论分别是?
8.DNA含有的化学元素是?基本单
2.体外转化与噬菌体侵染实验的设
高产青霉素菌株、 三倍体无子
太空椒、“黑农 西瓜,八倍
五号”大豆
体小黑麦
快速培育矮 杆抗锈病小麦
•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 要内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概念: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础知识全面复习
1.减数分裂发生于何种生物?场所、特点、结果?有无细胞周期? 2.什么是同源染色体、四分体、交叉互换?交叉互换发生的位置及 时期是?
3. 减数分裂各时期变化是?卵细胞与精子形成的区别是? 4.二倍体生物(2N)中,染色体数为N、2N和4N的细胞分别有哪 些?核DNA含量为N、2N、4N的细胞分别有? 5.一个精原、卵原细胞分别可产生几种精细胞、卵细胞?(若考虑 交叉互换呢?)
人教版高考总复习生物必修二3-469页PPT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推论 (1)原则:A—T,G—C,图示为:
(2)推论: ①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相等,鸟嘌呤与胞嘧啶相等,即 A=T,G=C。 ②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相等,即A+G=T+C。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③不配对的两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 1,即AT+ +GC = AT++GC=1。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小思考:DNA初步水解的产物是4种脱氧核苷酸,彻 底水解的产物有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A、T、G、C 4种)
小讨论:DNA复制的场所还有:真核细胞:线粒体、 叶绿体。
原核细胞:细胞质(如质粒的复制)。若复制出错,可 造成基因突变。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2.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关系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3.基因、染色体、蛋白质、性状的关系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4.遗传信息与基因的关系 基因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遗传信息,任意两 个不同基因(包括等位基因)其本质差异均在于脱氧核苷酸 序列不同。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①以上原则及推论仅适用于双链DNA分子的碱基计算, 不适用于单链DNA分子的碱基计算。
②应用上述推论,还可以解决转录时mRNA中相关碱 基数目和比例的计算等问题。
③关于DNA单、双链及RNA判断 若核酸中出现碱基T或五碳糖为脱氧核糖则必为DNA; 若A≠T、C≠G,则一定为单链DNA;若A=T、C=G,则 一般认为是双链DNA;若出现碱基U或五碳糖为核糖则必 为RNA。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完整ppt课件

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 ,碱基间通过氢键连接。
DNA双螺旋结构直径为2nm, 螺距为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
间距为0.34nm。
DNA复制过程及特点
复制过程
解旋、合成子链、连接子链。
特点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双向复制。
转录和翻译过程简介
转录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发生在细胞核中。
遗传信息
以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形式 存在于DNA分子中,决定 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变异与进化
变异
生物体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可遗 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
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进化
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发生的遗传特 性的改变,包括自然选择、遗传漂 变、突变和基因流等机制。
生物进化的证据
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胚胎 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
05 生物技术实践应 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体的某一部分(如根尖、茎尖、叶片、花药等)分离出来,放在 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增殖,形成完整的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方法
包括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其中,愈伤组织培养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诱 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动物克隆技术发展历程
动物克隆技术的起源
1938年,德国胚胎学家汉斯·斯皮曼首次提出动物克隆的 设想。
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
1952年,罗伯特·布里格斯和托马斯·J·金成功克隆出北方 豹蛙;1996年,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穆特领导的科研小 组成功克隆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 ,碱基间通过氢键连接。
DNA双螺旋结构直径为2nm, 螺距为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
间距为0.34nm。
DNA复制过程及特点
复制过程
解旋、合成子链、连接子链。
特点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双向复制。
转录和翻译过程简介
转录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发生在细胞核中。
遗传信息
以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形式 存在于DNA分子中,决定 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变异与进化
变异
生物体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可遗 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
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进化
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发生的遗传特 性的改变,包括自然选择、遗传漂 变、突变和基因流等机制。
生物进化的证据
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胚胎 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
05 生物技术实践应 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体的某一部分(如根尖、茎尖、叶片、花药等)分离出来,放在 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增殖,形成完整的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方法
包括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其中,愈伤组织培养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诱 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动物克隆技术发展历程
动物克隆技术的起源
1938年,德国胚胎学家汉斯·斯皮曼首次提出动物克隆的 设想。
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
1952年,罗伯特·布里格斯和托马斯·J·金成功克隆出北方 豹蛙;1996年,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穆特领导的科研小 组成功克隆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
生物必修二复习课件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Ⅰ)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染色体 减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减Ⅱ)
DJ
染色体着 丝点分裂
变形
精子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Ⅰ)
第一极体 第二 极体 卵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DJ
减数第二次分裂(减Ⅱ)
有丝分裂
染色体数目: 一个核内DNA 含量的变化:
1234 5678
①主链上对应碱基 以氢键连结成对; ②碱基互补配对 (A—T,G—C) ③碱基对平面之间 平行 双螺旋内侧
位置
DJ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计算规律
(1)双链DNA:A = T G = C ( A + G ) = (T+ C ) = 50% (2) A + G T +C A1+T1=T2+A2
在整个DNA分子中 = 1 在DNA分子的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 在整个DNA分子及两条互补链中均相等
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 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DJ
P
配子
YY RR × yy rr
减数分裂
释 对 自 由 组 合 现 象 的 解
YR
受精
yr
F1
F1 配子
YyRr
减数 分裂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r
yR
yr
YR Yr y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F2
n代中有2n个子DNA
复制结果
(复制n次)
含母链的DNA所占比例:1∕2n
人教版生物必修2 模块复习(课件PPT)

解析:对于植物,区分纯合子与杂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4.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重组类型即 F2 中与 F1 性状不 同的类型。( × )
解析:重组类型指与亲本不同的表型,而不是 F1。 5.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 重组类型占 3/8 或 5/8。( √ ) 6.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测交,后代表型比例为 3∶1 或 1∶2∶1,则 该遗传也可能遵循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 7.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 √ )
的_转__化__因__子_。
9.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结论
__D__N_A___是使 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10.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1)实验方法:______放__射__性__同__位__素__标__记________法。
(2)结论:_________D__N_A__是__遗__传__物__质____________。
11.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 ) 解析: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含有基因。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12.伴 X 染色体遗传病只有女性患者,伴 Y 染色体遗传病只有男性患者。( × ) 解析:伴 X 染色体遗传病既有女性患者,也有男性患者,如色盲。 13.S 型肺炎链球菌体内的 DNA 可使 R 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 S 型菌。( √ ) 14.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 传物质。( × )
14.中心法则的内容
转录 逆转录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翻译
15.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通过控制______蛋__白__质__的__结__构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基因通过控制_酶___的__合__成__来控制__代__谢__过__程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4.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重组类型即 F2 中与 F1 性状不 同的类型。( × )
解析:重组类型指与亲本不同的表型,而不是 F1。 5.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 重组类型占 3/8 或 5/8。( √ ) 6.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测交,后代表型比例为 3∶1 或 1∶2∶1,则 该遗传也可能遵循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 7.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 √ )
的_转__化__因__子_。
9.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结论
__D__N_A___是使 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10.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1)实验方法:______放__射__性__同__位__素__标__记________法。
(2)结论:_________D__N_A__是__遗__传__物__质____________。
11.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 ) 解析: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含有基因。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12.伴 X 染色体遗传病只有女性患者,伴 Y 染色体遗传病只有男性患者。( × ) 解析:伴 X 染色体遗传病既有女性患者,也有男性患者,如色盲。 13.S 型肺炎链球菌体内的 DNA 可使 R 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 S 型菌。( √ ) 14.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 传物质。( × )
14.中心法则的内容
转录 逆转录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翻译
15.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通过控制______蛋__白__质__的__结__构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基因通过控制_酶___的__合__成__来控制__代__谢__过__程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期末总复习必修2全册复习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装片的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过程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方法 根尖2-3mm,盐酸和酒精混合
液(1∶1) 根尖酥软,清水
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液
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再 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压
载玻片
时间 3-5 min
10 min
3-5 min
目的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
互分离开来 洗去药液,防止解
离过度 使染色体着色
使细胞分散开,有 利于观察
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比较
细胞分化
细胞全能性
原因
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已分化的细胞依旧含有本物 种的全套遗传信息
比较
分化程度: 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
全能性: 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关系
①两者的遗传物质都不发生变化 ②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具有的全能性越小
一、细胞衰老
12H2O + 大量能量
酶
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 6CO2+ 12H2O +能量
(1)CO2中的O来自: C6H12O6、H2O 。 (2) H2O中的H和O分别来自: C6H12O6 、H2O
、 O2 。
2.无氧呼吸
(1)高等植物(水稻、苹果等)、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C6H12O6 酶 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 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只
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
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生物必修二6-1、2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4.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及图解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5.基因工程的应用
(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人们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
获得了高产、稳产和具有优良品质的农作物,培育出具有 各种抗逆性的作物新品种。 (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利用转基因生物培育出各种 基因工程药物,如胰岛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乙肝疫
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纯合子)。
②杂种优势主要是利用杂种F1的优良性状,并不要求 遗传上的稳定。 小讨论: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诱变育种能创造出新基 因。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小思考:(1)DNA连接酶是修复愈合DNA片段间单链 上的缺口,使之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聚合酶是DNA分
子复制时,按模板链的要求,逐个把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
使生物获 得外源基 因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杂交育 人工诱 单倍体 多倍体 基因工 种 变育种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①杂交 →自交 →选优 →自交 ②杂交 →杂交 一代品 种
转基因 (DNA 重组)技 术,将 目的的 基因引 入生物 体内, 培育新 品种
常用 方法
辐射诱 变、激 光诱变 、作物 空间技 术育种
用秋水 花药离 仙素处 体培养 理萌发 ,然后 的种子 再加倍 或幼苗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人工诱变 杂交育种 育种
单倍体育 种
多倍体育 种
基因工 程育种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4.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及图解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5.基因工程的应用
(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人们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
获得了高产、稳产和具有优良品质的农作物,培育出具有 各种抗逆性的作物新品种。 (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利用转基因生物培育出各种 基因工程药物,如胰岛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乙肝疫
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纯合子)。
②杂种优势主要是利用杂种F1的优良性状,并不要求 遗传上的稳定。 小讨论: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诱变育种能创造出新基 因。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小思考:(1)DNA连接酶是修复愈合DNA片段间单链 上的缺口,使之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聚合酶是DNA分
子复制时,按模板链的要求,逐个把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
使生物获 得外源基 因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杂交育 人工诱 单倍体 多倍体 基因工 种 变育种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①杂交 →自交 →选优 →自交 ②杂交 →杂交 一代品 种
转基因 (DNA 重组)技 术,将 目的的 基因引 入生物 体内, 培育新 品种
常用 方法
辐射诱 变、激 光诱变 、作物 空间技 术育种
用秋水 花药离 仙素处 体培养 理萌发 ,然后 的种子 再加倍 或幼苗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生物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人工诱变 杂交育种 育种
单倍体育 种
多倍体育 种
基因工 程育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7)遗传概率计算的基本原则
1、由分离比直接推出 3 : 1 → Aa X Aa 1 : 1 → Aa X aa
2、用配子概率计算(配子棋盘法) 3、乘法原则 且 4、加法原则 或
只得一种病几率:只得甲病或只得乙病----加 孩子患甲乙两病:甲病且乙病-----乘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1、对象: 有性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 2、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3、结果: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来减少了一半
XX
同源区段 非同源区段
Y
伴Y
B
b 伴X
色盲基因:Xb 色觉正常基因:XB
男孩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
亲代
女性携带者 XBXb
男性正常
×
XBY
配子 XB
Xb
XB
Y
子代 XBXB
XBXb
XBY
XbY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1
:1 :1
女性携带者 亲代
男性色盲
女
儿
XBXb
×
XbY
F2
(子二代)
高茎 矮茎
3∶1
这种在杂 种后代中, 同时出现 显性性状 和隐性性 状的现象
F2中的3:1是不是巧合呢?
孟德尔对一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解释
杂合子:由不同
基因的配子结合 成的合子发育成 的个体,如:Dd
纯合子:由相同 基因的配子结 合成的合子发 育成的个体, 如DD,dd
实验现象的验证: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1、交叉遗传 (隔代遗传)
XBXB
XBY
XBXb
XbY XBY
XBXB XBXb XBY XbY
红绿色盲遗传家族系谱图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遗传系谱题的分析与解法
遗传系谱题的解题思路
判断遗传系谱类型 确定有关个体基因型
概率计算等
遗传系谱类型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性染色体显性遗传 4、性染色体隐性遗传
一般显隐关系的确定
正常 正常
有病 有病
棕眼 棕眼
有病
正常
蓝眼
判断致病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 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F1
测交 让F1与隐性亲本杂 交,来检测F1的基因 型实验方法
Dd
dd
Dd
d
Dd
dd
30 : 34
1 :1
1
:1
F1能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D和d),比例为1:1。
8.请找出教材中出现的新概念,并进行理解
(1)、交配类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反交、回交
(2)、性状类 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同 (有丝分裂)
二看 同 源 染 色 体
有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
源 染 色 体 行 为 联会、四分体、分离
(减Ⅰ) 减Ⅱ
细胞分裂图相的分析判断
五、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数量变化
4N
染色体变化曲线
2N
间期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核DNA 变 化 曲 线
4N
2N
间期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易饲养 相对性状明显
色
盲
配子 XB
Xb
Xb
Y
父 亲
一
定
子代 XBXb
XbXb
色
XBY
XbY
盲
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 1 : 1 :1
亲代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XbXb × XBY
配子
Xb
XB Y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1
:
XbY
男性色盲
1
父亲正常 女儿一定正常
母亲色盲 儿 子一定色盲
女性色盲与正常男性的婚配图解
繁殖周期短 后代数量多
自花(闭花)传粉 相对性状明显 繁殖周期短
后代数量多
杂交实验的好材料
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
3对常染色体+ XX
3对常染色体+ XY
雌雄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有何异同?
摩
尔P
×
根
的
果 蝇
F1
红眼(雌、雄)
杂 交
F1雌雄交配
实 验
F2
白眼果蝇
(雌、雄)
3 :1
都是雄的
讨论与推测 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什么染色体上?
(3)、基因类 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 相同基因
(4)、个体类: 表现型、基因型、纯合子、杂合子
一 下列能确定豌豆高矮显隐性关系的 是: 1 高 X 高 →→ 高 2 高 X 高 →→ 高:矮=3:1 3 高 X 矮 →→ 高 4 高 X 矮 →→ 高:矮 = 1:1 5 矮 X 矮 →→ 矮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一)第一次分裂
四分体
复制
联会
同源染色 体分离
精原细胞
2n
初级精母细胞 2n
n
次级精 母细胞
(二)第二次分裂
着丝点 分裂
变形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三)减数分裂基本过程
精原 复制 初级精
细胞
母细胞
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次级精 着丝点 母细胞 分裂
精细胞 变形
精子
2n
2n
n(2n)
1、隐性纯合突破法 例:猫的白色对黑色为显性,现有 Bb
两只白猫交配产下一小黑猫,此三只猫 的基因型。
X Bb ↓
bb
2、依后代分离比解题 高X矮
高 X 高 测交 高 X 矮
高
DD X dd ↓ Dd
高矮 3:1
Dd X Dd ↓
DD Dd dd
1: 2 :1
高矮 1:1
Dd X dd ↓
Dd dd
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摩尔根设计的杂交实验:
白眼(雌)×红眼(雄)
红眼(雌) 白眼(雄)
F1红眼(雌)×白眼(雄)
红眼(雌、雄) 白眼(雌、雄)
讨论:哪个实验说服力更强?
摩尔根通过实验将一个特定的基因和 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 来,从而找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 验证据。
色盲的遗传方式:伴X 隐性遗传
n
n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图像鉴别
对于细胞分裂图像的鉴别,还可以概括如下:
★一看染色体的数目(奇偶性);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三看有无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联会、四分体、分离。
这种方法简称三看鉴别法。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鉴别
技巧:一数二看三判断
奇数
一数 染 色 体 数 目
偶数
减Ⅱ
三判断 无同源染色体行为
高中生物必修2总5、套袋
● 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P 高茎 ×
(亲本)
(杂交)
F1
高茎
(子一代)
矮茎
为什么子一代中 只表现一个亲本 的性状(高茎), 而不表现另一个 亲本的性状或不 高不矮?
● 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F1 高茎
(自交) ×
性状分离
2、3
例题: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 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6)推断基因型的思路和方法
(7)遗传概率计算的基本原则
1、由分离比直接推出 3 : 1 → Aa X Aa 1 : 1 → Aa X aa
2、用配子概率计算(配子棋盘法) 3、乘法原则 且 4、加法原则 或
只得一种病几率:只得甲病或只得乙病----加 孩子患甲乙两病:甲病且乙病-----乘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1、对象: 有性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 2、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3、结果: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来减少了一半
XX
同源区段 非同源区段
Y
伴Y
B
b 伴X
色盲基因:Xb 色觉正常基因:XB
男孩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
亲代
女性携带者 XBXb
男性正常
×
XBY
配子 XB
Xb
XB
Y
子代 XBXB
XBXb
XBY
XbY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1
:1 :1
女性携带者 亲代
男性色盲
女
儿
XBXb
×
XbY
F2
(子二代)
高茎 矮茎
3∶1
这种在杂 种后代中, 同时出现 显性性状 和隐性性 状的现象
F2中的3:1是不是巧合呢?
孟德尔对一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解释
杂合子:由不同
基因的配子结合 成的合子发育成 的个体,如:Dd
纯合子:由相同 基因的配子结 合成的合子发 育成的个体, 如DD,dd
实验现象的验证: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1、交叉遗传 (隔代遗传)
XBXB
XBY
XBXb
XbY XBY
XBXB XBXb XBY XbY
红绿色盲遗传家族系谱图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遗传系谱题的分析与解法
遗传系谱题的解题思路
判断遗传系谱类型 确定有关个体基因型
概率计算等
遗传系谱类型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性染色体显性遗传 4、性染色体隐性遗传
一般显隐关系的确定
正常 正常
有病 有病
棕眼 棕眼
有病
正常
蓝眼
判断致病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 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F1
测交 让F1与隐性亲本杂 交,来检测F1的基因 型实验方法
Dd
dd
Dd
d
Dd
dd
30 : 34
1 :1
1
:1
F1能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D和d),比例为1:1。
8.请找出教材中出现的新概念,并进行理解
(1)、交配类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反交、回交
(2)、性状类 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同 (有丝分裂)
二看 同 源 染 色 体
有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
源 染 色 体 行 为 联会、四分体、分离
(减Ⅰ) 减Ⅱ
细胞分裂图相的分析判断
五、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数量变化
4N
染色体变化曲线
2N
间期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核DNA 变 化 曲 线
4N
2N
间期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易饲养 相对性状明显
色
盲
配子 XB
Xb
Xb
Y
父 亲
一
定
子代 XBXb
XbXb
色
XBY
XbY
盲
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 1 : 1 :1
亲代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XbXb × XBY
配子
Xb
XB Y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1
:
XbY
男性色盲
1
父亲正常 女儿一定正常
母亲色盲 儿 子一定色盲
女性色盲与正常男性的婚配图解
繁殖周期短 后代数量多
自花(闭花)传粉 相对性状明显 繁殖周期短
后代数量多
杂交实验的好材料
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
3对常染色体+ XX
3对常染色体+ XY
雌雄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有何异同?
摩
尔P
×
根
的
果 蝇
F1
红眼(雌、雄)
杂 交
F1雌雄交配
实 验
F2
白眼果蝇
(雌、雄)
3 :1
都是雄的
讨论与推测 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什么染色体上?
(3)、基因类 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 相同基因
(4)、个体类: 表现型、基因型、纯合子、杂合子
一 下列能确定豌豆高矮显隐性关系的 是: 1 高 X 高 →→ 高 2 高 X 高 →→ 高:矮=3:1 3 高 X 矮 →→ 高 4 高 X 矮 →→ 高:矮 = 1:1 5 矮 X 矮 →→ 矮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一)第一次分裂
四分体
复制
联会
同源染色 体分离
精原细胞
2n
初级精母细胞 2n
n
次级精 母细胞
(二)第二次分裂
着丝点 分裂
变形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三)减数分裂基本过程
精原 复制 初级精
细胞
母细胞
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次级精 着丝点 母细胞 分裂
精细胞 变形
精子
2n
2n
n(2n)
1、隐性纯合突破法 例:猫的白色对黑色为显性,现有 Bb
两只白猫交配产下一小黑猫,此三只猫 的基因型。
X Bb ↓
bb
2、依后代分离比解题 高X矮
高 X 高 测交 高 X 矮
高
DD X dd ↓ Dd
高矮 3:1
Dd X Dd ↓
DD Dd dd
1: 2 :1
高矮 1:1
Dd X dd ↓
Dd dd
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摩尔根设计的杂交实验:
白眼(雌)×红眼(雄)
红眼(雌) 白眼(雄)
F1红眼(雌)×白眼(雄)
红眼(雌、雄) 白眼(雌、雄)
讨论:哪个实验说服力更强?
摩尔根通过实验将一个特定的基因和 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 来,从而找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 验证据。
色盲的遗传方式:伴X 隐性遗传
n
n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图像鉴别
对于细胞分裂图像的鉴别,还可以概括如下:
★一看染色体的数目(奇偶性);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三看有无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联会、四分体、分离。
这种方法简称三看鉴别法。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鉴别
技巧:一数二看三判断
奇数
一数 染 色 体 数 目
偶数
减Ⅱ
三判断 无同源染色体行为
高中生物必修2总5、套袋
● 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P 高茎 ×
(亲本)
(杂交)
F1
高茎
(子一代)
矮茎
为什么子一代中 只表现一个亲本 的性状(高茎), 而不表现另一个 亲本的性状或不 高不矮?
● 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F1 高茎
(自交) ×
性状分离
2、3
例题: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 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6)推断基因型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