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

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

1. 防止褥疮
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按摩受压出皮肤,持床单
○ 位平整、清洁、干燥。
2. 防止便秘
指导病人多吃水果、蔬菜及富含粗纤维的食物
● 顺时针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
3. 预防坠机性肺炎,年长者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坠机性肺炎,为患者翻身时给予叩背 并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有效咳嗽。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雾化吸入。
Thank You!
二.冬季应注意患肢保暖,可用棉被覆盖防止受凉。 三.为病人做好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
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有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的可能
0
1 随时观察指端血液循环。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
有牵引不正确的可能 0
度、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情况、 指(趾)活动情况及病人的叙述,及时查明原因
1.牵引时患肢放置应符合要求,如股
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
骨科 ***
目录
01
一般护理
02
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03
预防并发症
一般护理
一.对牵引病人应交接班,每班应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 活动情况,维持牵引于正常状态。病人活动不便,生活不能完 全自理,因此应主动帮助病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病情 许可,可教会病人在床上借助拉手,利用便盆大小便等。
2
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时患肢应保持外
展中立位,防止患肢外旋。
。 并及时处理
2.股骨上段骨折行骨牵引时,患肢应尽 量外展,病人保持半卧位,以利于骨折 对位。胫骨中下段骨折跟骨牵引时,可 将牵引绳系在牵引弓的外角,使踝关节 轻度内翻,以利于骨折复位。 3.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调节,当病 人叙述患处疼痛时,应认真分析原因。
4.告知病人及其家属,不能擅自改变 体位,不能自己增减重量。

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

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

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常见于老年人。

在康复期间,正确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患者的功能。

以下是股骨颈骨折的护理常规:
1. 病房环境:确保病房干燥、清洁,并维持适宜的温度。

为患
者提供舒适和安静的环境,以促进休息和康复。

2. 术后护理:在手术后的最初几天,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
并避免过度活动或负重。

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以避免压疮的发生。

3.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止痛药物,确保
患者的舒适度。

同时,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和药物副作用,并及时
报告给医护人员。

4. 活动与康复: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开始运动和康复训练,包
括主动和被动的关节活动、肌肉力量锻炼和平衡训练等。

逐渐增加
运动强度和范围,以加速骨折愈合和恢复功能。

5. 饮食和营养:提供患者均衡的饮食,含有足够的蛋白质、维
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身体的恢复。

鼓励患者多喝水,以保持体液平衡。

6. 心理支持:骨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给
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

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
和困惑,并提供适当的信息和建议。

以上是股骨颈骨折护理的一般常规。

具体的护理应根据医生的
指导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实施。

保持良好的协作和严密的
观察,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促进患者的康复。

股骨颈骨折的护理常规

股骨颈骨折的护理常规

股骨颈骨折的护理常规【定义】原指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绝大多数因骨折线均在关节囊内,故又称为股骨颈囊内骨折。

【护理评估】1、评估骨折的类型及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性。

2、局部表现:疼痛、畸形、被动体位。

3、牵引位置是否为有效牵引。

4、患肢肌肉有无萎缩。

5、手术后有无切口感染。

【护理诊断】1、自理缺陷与骨折后活动受限有关。

2、疼痛与骨折,创伤。

手术有关。

3、有牵引效能降低及实效的可能与病人不合作和缺乏相关知识有关。

4、潜在股骨头坏死的可能与骨折类型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为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6、有费用综合症的危险与活动减少导致肌肉萎缩有关。

7、潜在并发症肺部及泌尿系感染。

【护理措施】(一)常规护理1、心理护理: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的转归情况,使病人配合治疗和护理。

2、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营养饮食,多食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

3活动指导:术后尽量早活动,2—3周后可指导病人下地,但不负重。

恢复期,不盘腿,不坐矮凳,以预防髋关节脱位。

(二)疾病护理1、病人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2、定时更换体位,防止压疮。

3、注意保持牵引位置。

4、术后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健康宣教】(一)心理指导:下肢骨折给患者造成诸多不便,使活动受到限制,自理能力甚至丧失。

在骨折早期,意外的创伤及治疗护理所致的疼痛,使患者情绪剧变,表现为恐惧、焦虑、烦躁、易激惹;骨折后期,患者因长期卧床,可产生多疑、不安,对治疗丧失信心的心理反应。

当肢体功能障碍或残疾时,患者会悲观、绝望、厌世甚至轻生。

面对情绪多变的骨折患者,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通过沟通和交流,鼓励患者表述思想情绪的变化,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二)相关知识的介绍:1、讲解患者骨折的类型及治疗方法2、讲解可能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性。

3、告诉病人及家属保持正确体位的重要性。

4、根据患者骨折的类型指导患者的合适体位。

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

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

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常见于老年人和骨质疏松的人。

对于患者的康复很重要。

以下是股骨颈骨折护理的一些常规:
饮食护理
适当的营养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十分重要。

患者应该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入。

此外,还应遵循医嘱,补充钙和维生素D,促进骨折愈合。

体位护理
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此时应进行定时翻身,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的发生。

此外,还需要注意合理的体位,减少骨折部位的压迫,方便伤口愈合。

心理护理
对于患者来说,股骨颈骨折通常是一次较为严重的创伤,可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护士应该通过耐心的沟通,让患者了解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进程和康复方案,给予患者安全感和信心,以促进康复。

运动护理
骨折部位的伤口不能移动,但是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康复运动,如手脚活动、俯卧起坐等,以维持身体机能和防止肌肉萎缩。

以上是股骨颈骨折护理的一些常规。

骨折治疗是一个长期、繁琐的过程,患者和家人应该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从而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

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

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
概念: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以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

多发生在中老年人,以女性多见。

㈠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志的变化。

2、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足背动脉搏动、趾端活动、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及皮肤的颜色、温度、肿胀情况的变化,并与健肢对比。

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3、手术治疗者术后应观察患肢伤口渗出情况,有引流管的患者应观察引流的颜色、量及性质,保持外层敷料干燥。

防止引流管打折,受压,扭曲,脱出等。

㈡护理措施
1、抬高患肢,以减轻患肢肿胀、疼痛,疼痛明显者及时给予镇痛药物。

2、卧床时保持患肢呈外展中立位,防止患肢内收,外旋。

坐起时不能交叉盘腿。

3、因患者多为老年人,应注意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4、指导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和足趾屈伸旋转运动。

在锻炼患肢的同时,指导病人进行双上肢及健侧下肢全范围关节活动和功能锻炼。

㈢健康教育
1、予以饮食指导,戒烟、戒酒。

2、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术后早期即可扶双拐下床活动,逐渐换单拐部分负重活动,X线检查证实骨折愈合后可弃拐负重行走。

3、嘱其定时复诊。

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

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

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按骨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患肢用石膏托,皮牵引作临时固定,以减轻疼痛和避免加重损伤,皮牵引者按皮牵引护理常规护理。

3.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必须耐心安慰体贴病人,主动帮助病人做好生活,心理护理。

术后护理
1.按骨科术后及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2.术后平卧位,患肢皮牵引制动2-3周,维持患肢外展旋位,并抬高患肢。

3.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4.观察伤口渗液和患肢感觉、血循环,及时更换浸湿的敷料,发现患肢血循环障碍、感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定时翻身拍背,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和咳嗽排痰活动,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

6.鼓励和指导病人进行股四头肌做收缩活动和屈、伸踝关节活动。

7.鼓励病人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预防便秘和泌尿系感染,三天未排便者做通便处理。

1。

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常规

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常规

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常规一、定义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以女性为多。

主要是由于间接暴力损伤所致,由于局部血供因素,可导致常出现骨折不愈合(15%)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0%~30%)等并发症。

二、临床表现1、骨折初期;伤后1-2周以内,患肢疼痛,肿胀明显,皮下可有瘀斑,肢体畸形和活动受限。

2、骨折中期:伤后3-6周,患肢疼痛,肿胀减轻。

3、骨折后期:伤后7周以后,患肢疼痛,肿胀消失,肢体畸形和活动受限改善。

三、护理诊断1、疼痛:与骨折有关。

2、躯体活动障碍:与骨折、牵引或石膏固定有关。

3、有牵引效能降低或失效的可能:与牵引锤脱落、扩张板阻挡有关。

4、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长期卧床,缺乏锻炼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躯体活动受限有关。

四、观察要点1、术前(1)观察患者的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贫血征象,以及情绪、睡眠、饮食营养状况、大小便等变化情况。

(2)手法整复,牵拉时应严密观察患者面色及生命体征变化。

(3)观察牵引、外固定装置是否合适有效:①观察皮牵引时皮肤有无过敏或水泡形成。

②观察外固定及身体骨突出处皮肤有无压迫。

③观察各种针、钳经皮处有无渗血、渗液等。

(4)观察患肢末端血液循环是否障碍。

(5)观察患肢的肿胀情况。

2、术后(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2)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

(3)观察伤口引流管是否通畅。

(4)观察手术后有无感染征象。

五、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同骨科常规术前护理。

(2)生活护理:勤巡视病房,给予病人生活上的照顾,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如协助饮水、进食及大小便等;对长期卧床者,定期协助翻身、按摩、洗头、剪指甲、更衣等;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保持病室环境和床单位整洁、空气新鲜,增加病人舒适感。

(3)采取合适的体位:患肢制动,卧床时两腿之间放一枕头,可穿防旋矫正鞋固定,避免患肢内收、外旋或髋部屈曲,保持肢体于外展中立位,防止因髋关节内收、外旋造成骨折移位。

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股骨颈骨折是指由于骨质疏松、老年人髋周肌肉群退变、反应迟钝或遭受严重外伤所致的股骨颈断裂。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

【护理常规】1.术前(1)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

(2)完善各项检查。

(3)皮牵引患者按皮牵引护理常规护理①抬高床尾15°~30°,形成反牵引力。

②保持牵引持续有效,使牵引肢体、牵引绳、重锤保持在一条直线,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③经常检查牵引处皮肤的情况,以防牵引带压伤皮肤。

(4)体位改变:指导患者床上翻身的方法。

(5)术前准备:①皮肤准备,清洁切口处皮肤,患侧下肢及会阴部备皮,剪指(趾)甲;②根据医嘱做抗生素皮试、交叉配血;③术前禁饮、禁食,常规禁食10h,禁饮 4h。

(6)手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情况,更换清洁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眼镜、首饰等附属物品,贵重物品交其家属保管,女患者不化妆,去手术室前,嘱患者排空膀胱。

按手术需要将病历、术中用药、X线片等带入手术室,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交接。

2.术后(1)术后体位:取去枕平卧位4~6h,患肢抬高,外展中立位,遵医嘱使用防旋鞋。

(2)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至平稳,遵医嘱给予吸氧,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以及患肢皮肤的温度、颜色、肿胀和患者的感觉、活动情况。

(3)伤口护理:观察切口疼痛及渗血情况,保持敷料干燥,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

(4)管路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按时挤压,保持引流管通畅,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做好记录,判断有无术后出血。

(5)并发症预防和护理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②切口感染:观察体温变化,保持敷料干燥,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③肺不张、肺炎: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利于痰液咳出。

④压疮:按时协助患者翻身,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避免局部受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颈骨折
【一般概念】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女性多见。

主要是由于间接暴力损伤所致,由于局部血供因素,可导致骨不连接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

临床以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为主要特征。

中医护理常规
【临床表现】
患髋疼痛,髋关节运动明显受限,不能站立行走,患肢短缩,45°-60°外旋畸形,
髋部有压痛叩击足跟部或大粗隆部时髋部疼痛,大转子明显突出。

【临证护理】
1.患肢制动,矫正鞋固定,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髋关节外旋脱位。

2.卧硬板床休息。

更换卧位时,避免患肢收,外旋,髋部屈曲,防止移动。

3.注意观察末梢血运,正确搬运病人。

4.指导病人正确功能锻炼。

【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及含钙丰富之食物,多饮水。

【用药护理】
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观察用药的效果及反应。

【情志护理】
观察患者情志变化,做好心理疏导,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

【并发症护理】
1.知道患者呼吸,鼓励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

2.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3.指导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

4.指导患者进行有规律功能锻炼,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健康指导】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和身体的协调性,防止骨质疏松,减少骨折的发生。

2.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骨折。

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4.去除牵引和外固定后,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拐杖,防止患肢太早负重。

避免坐低于20厘米的矮凳及交叉盘脚动作,6个月弃拐逐步行走。

5.定时到医院复查。

手术护理常规
一.按骨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安慰患者,解除焦虑情绪,积极配
合治疗。

2.给予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饮
食,鼓励多饮水。

3.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发生。

4.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雾化吸入,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5.采用骨牵引、皮牵引患者应按骨牵引、皮牵引护理常规。

三.术后护理
1.取去枕平卧位,禁食水6小时。

2.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心电监护。

(2)、注意患者皮肤色泽,温度及有无肿胀。

3.患者T型鞋制动,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患肢外旋,收。

膝关节处垫薄软枕于轻度屈曲功能位,以减轻肌力。

3.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

4.保持切口敷料的干燥,有渗出及时更换。

5.鼓励患者尽早功能锻炼,术后24小时鼓励患者活动足趾,做踝关节的踝泵运动,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术后3天指导病人做膝关节屈伸练习,术后1周坐位练习。

术后2周在无痛围指导病人主动进行患髋膝屈伸练习,逐渐抬高床头高度,术后4周扶拐站立行走,避免负重。

6.骨折未愈合前切记盘腿、侧卧、上身垂直于床面90度的坐位离床。

四.健康教育
1.卧床期间,应注意心脏、脑血管、肺部泌尿系、皮肤等并发症的发生。

2.术后注意六不要:术后6月不向患侧卧位,不盘腿,不下蹲,坐在椅子上不要身体前倾,不要弯腰捡地下东西,不要在床上屈膝。

3.避免增加髋关节负荷运动,爬山、跑步、平时步行速度放慢,上楼梯健肢先上,下楼梯患肢先下,减少以患髋的弯曲度和负重,避免体重增加。

4.保持饮食规律,定期复查。

股骨颈骨折辨证施护
股骨颈骨折是指外伤后股骨颈处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遭到破坏,属中医“骨折”畴。

中医辩护:
1 气滞血瘀型(初期)
1.1主证:患髋疼痛,不能站立行走,髋关节运动明显受限,全身情况基本稳定或有腹胀便结。

舌淡或暗红,苔薄白,脉弦涩。

1.2 施护:
1.2.1 保持适当的体位,防止骨折移位,患肢制动,矫正鞋固定,患肢呈外展中立位。

1.2.2 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1.2.3 畅情志,避风寒,予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和疼痛。

1.2.4 中医活血祛瘀,中药服,早期淤肿,疼痛较剧,予桃红四物汤加三
七消肿止痛。

1.2.5 中药外敷,以消肿止痛。

1.2.6 饮食调护,加强营养,多食粗纤维易消化及含钙量高的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1.2.7 指导病人功能锻炼,床上做深呼吸的运动及有效咳嗽,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保持皮肤清洁,防压疮。

2.营血不和(中期)
2.1主证:淤肿基本消退,淤痛不明显,患肢可轻度屈伸,侧方活动。

但骨折局部仍有压痛及扣痛。

全身无明显不适,或有食少纳呆。

舌淡苔薄白,脉弦。

2.2 施护:
2.2.1 卧床休息,避风寒,保证充足的睡眠。

2.2.2 畅情志,予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和疼痛。

2.2.3 中药服,予接骨续筋口服液以淤生新,接骨续筋。

2.2.4 饮食调护,加强营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骨头汤等,以及粗纤维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如大便秘结,可顺时针按摩下腹部,可服中药大承气汤,并观察排便情况。

3.肝肾亏虚(后期)
3.1主证:局部疼痛消失但仍活动不利,骨折初步愈合或无明显愈合征像,
全身情况稳定,饮食二便基本正常,舌淡苔薄白,脉平稳。

3.2 施护:
3.2.1 卧床休息,避风寒,保证充足睡眠。

3.2.2畅情志,予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和疼痛。

3.2.3 中药服以补养气血,濡养筋骨。

3.2.4 饮食调护,加强营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血肉有情之品。

如红枣,瘦肉等补气之品,以及牛奶,骨头汤等含钙量高的食品以促进骨折愈合,润肠通便之品,保持大便通畅。

3.2.5 指导病人功能锻炼,预防卧床并发症。

如大便秘结,可顺时针按摩
下腹部,可服中药大承气汤,并观察排便情况。

3.2.6 理疗:可予骨折治疗仪进行治疗,促进骨折愈合。

股骨颈骨折护理质量标准
一.基础护理
1.病室安静、整洁。

温度18%-20%,
湿度50%-60%空气流通。

2.根据病情要求设陪护,安防护
栏,地面保持干净、无水渍。

3.保持睡眠环境良好,夜班按时熄
灯,衣物易脱,出汗时应避免吹当
头风。

4.保持头发、五官、皮肤、手足,
会阴的清洁及床单位整洁。

5.无烫伤、坠床、压疮、口腔炎、脱管的发生。

6.协助生活护理。

二.专科护理与治疗
1.观察T、P、R、BP的变化,观察切口有无渗出,观察患肢感觉、运动功能有无障碍、肢体肿胀等情况、并准确记录。

2.巡视符合分级护理标准,每天进行抬臀、按摩骨隆突处,每2小时一次,必要时垫气垫床。

3.易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饭食,多饮水。

4.保持二便通畅,有预防措施。

5.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锻炼,配合治疗。

6.皮牵引期间班班检查皮肤及支具松紧度,骨牵引护理:骨钉按时消毒,保证牵引效果。

7.髋关节置换术后,防止假体脱位,患肢保持外展30°中立位,患肢穿防旋鞋,两大腿之间放置软枕。

8.引流管妥善固定,负压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并准确记录。

9.及时准确用药,合理安排时间、顺序、滴速、方法。

三.健康教育
1.护士在病人入院24小时完成入院须知容的讲解和演示,进行健康指导。

2.使患者了解手术方式并能配合。

3.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小夹板或骨牵引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4.术前训练:(1)床上大小便训练;(2)肌肉锻炼、股四头肌舒缩练习;(3)呼吸功能训练。

5.分阶段实施心理护理。

6.术后指导患者做踝运动即踝关节背曲,趾曲练习及股四头肌舒缩锻炼。

7.遵医嘱扶拐下地活动时,患肢
由不负重至负重逐渐增加,防止粗暴或过度活动,一般6个月后患肢负重。

8.关节置换术后半年,避免患肢收,外旋,禁止盘腿、坐矮凳、软沙发、侧卧、曲髋、蹬便,防止假肢脱出、
9.若发生脱位,应立即制动,及时就诊。

10.有安全防护宣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