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科普知识宣传

合集下载

健康知识宣传科普

健康知识宣传科普

健康知识宣传科普
健康宣传科普对于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健康知识宣传科普的主题:
1. 饮食健康:如何选择营养均衡的食物,合理的膳食搭配,减少盐、油、糖的摄入,加强新鲜蔬果的摄取,合理补充蛋白质等。

2. 锻炼身体:介绍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运动方式,如何进行正确的瑜伽、跑步、健身等锻炼,以及日常活动如何增加体力消耗。

3. 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压力、焦虑、抑郁等,如何处理负面情绪,建立积极心态,培养良好的心理抗压能力。

4. 疾病预防:介绍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如流感、结核病、肺炎等,强调个人卫生、接种疫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预防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5. 健康检查:讲解定期体检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定期进行常规体检,普及常见疾病的早期症状及时就医的意义。

6. 环境保护:宣传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号召人们关注空气、水、食品等环境的安全与卫生,学会保护环境以维护身体健康。

7. 性健康:传播有关避孕措施、性病防护、艾滋病知识等内容,
强调性健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8. 家庭健康:介绍家庭成员疾病相互传染的预防方法,讲解婴幼儿护理、孕妇保健、老年人照顾等方面的知识。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健康知识宣传科普的主题,宣传科普内容应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传达,以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

卫生科普知识宣传资料

卫生科普知识宣传资料

卫生科普知识宣传资料一、什么是卫生科普知识?二、为什么需要宣传卫生科普知识?1.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卫生科普知识的宣传可以让人们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减轻医疗负担。

通过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提前了解并预防一些常见疾病,减少就医次数和医疗费用,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

3.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卫生科普知识的宣传能够加强公众对卫生法规的认知,提高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标准,减少细菌、病毒传播的风险,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常见卫生科普知识宣传重点1.病毒与细菌防控。

宣传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教授正确的洗手方法、咳嗽礼仪、正确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2.饮食卫生。

宣传合理的饮食结构,推荐膳食平衡,提倡吃新鲜、卫生的食物,避免食物中毒。

3.居住环境卫生。

宣传家庭清洁、消毒的方法,提倡定期通风换气,维护室内外环境的卫生与整洁。

4.个人卫生。

宣传个人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如洗澡、刷牙、剃须等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5.心理健康。

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帮助人们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提供相关的心理辅导及防护措施。

四、如何进行卫生科普知识宣传?1.社区宣传。

利用社区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进行卫生科普资讯的发布,组织讲座、健康讲堂等形式的活动。

2.学校宣传。

将卫生科普知识纳入课程,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与有关卫生科普活动。

4.家庭宣传。

鼓励家庭成员互相关心、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共同养成良好的家庭卫生习惯。

五、五条养成良好卫生习惯1.勤洗手。

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物品和人体,手是最容易沾染细菌和病毒的部位,所以要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

2.定期洗澡。

洗澡可以清洁皮肤、减少病菌滋生,刺激血液循环,有助于身心放松。

3.外出佩戴口罩。

特别是在疫情流行期间,外出时应佩戴口罩,有效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4.均衡饮食。

膳食应具有多样化,包含各类食物,荤素搭配合理,避免偏食。

5.定期锻炼。

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卫生科普知识宣传资料全

卫生科普知识宣传资料全

卫生科普知识宣传资料卫生小知识一、常见的传染病根据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分为以下几类:1、肠道传染病:霍乱(二号病)、痢疾、伤寒、甲肝、戊肝、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感染性腹泻等;2、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白日咳、白喉、猩红热、风疹等;3、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丁肝、艾滋病等;4、虫媒传播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疫、狂犬病、钩体、乙脑、疟疾、登革热、黑热病等;5、其它:炭疽、布鲁氏菌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红眼病)等。

二、传染病的根本特征1、有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2、有传染性:传染病病人必须隔离治疗;3、有流行病学特征:不同传染病的发病时间、地区、人群等方面有各自的分布特点;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可抵抗一样的病原体。

三、肠道传染病的预防(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

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

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瑋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安康人。

(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经水传播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爆发流行。

2、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爆发流行。

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人体存活一段时间,通过到处活动的苍蝇、璋螂等昆虫进展传播。

(三)预防措施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

小学生卫生常识宣传材料个人卫生常识

小学生卫生常识宣传材料个人卫生常识

小学生卫生常识宣传材料个人卫生常识
卫生常识宣传材料:
标题:小学生个人卫生常识宣传
1. 勤洗手:洗手是保持个人卫生的最基本方法。

请小朋友们在以下几个时刻要洗手: - 上厕所后
- 接触垃圾后
- 接触动物或宠物后
- 接触生病的人后
- 在吃饭前
- 回家后
2. 维持口腔卫生:要保持口腔卫生,让我们的牙齿健康洁白。

- 每天刷牙两次,早晨和晚上
- 使用牙膏和牙刷,每次刷牙至少2分钟
- 注意清洁牙齿表面、牙缝和舌头
3. 剪指甲:请小朋友们保持指甲的干净、整洁和修剪。

- 长指甲容易藏污纳垢,容易滋生细菌
- 切勿用嘴咬指甲,避免传播病菌
4. 洗澡:定期洗澡是保持身体清洁的重要方式。

- 每天或隔天洗澡,保持身体清洁,远离疾病和污染
- 注意清洁头发、脸部、颈部、腋下、手脚和私密部位
5. 换洗衣物:请经常更换干净的衣物和内衣内裤。

- 汗水和细菌会滋生在衣物上
- 避免与他人共用衣物
6.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请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配戴口罩来预防呼吸道疾病传播
- 不随地吐痰,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
- 避免接触生病的人
- 定期剪指甲,修剪整齐
让我们一起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宣传

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宣传

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宣传1、二十二世纪公民绿色行为亲近大自然,爱护每块绿地,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改变不利于环境的饮食习惯,使用可再生的材料。

关心并积极参加科技事业,使之成为改善环境状况的动力。

从事每一项活动时,都会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预防措施。

2、城市绿地——人类之肺城市绿地至少有四大功能:一是净化空气。

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氟化氢、氨、氯等有毒有害气体,100平方米草地10个小时可吸收二气化碳1500克,同时放出氧气100克。

二是调节大气温度。

1公顷草坪每天约蒸发水份6300千克,使空气温度增加5-9%。

三是吸尘杀菌。

绿地较大的广场能降低噪声20-30分贝。

3、室内空气污染有哪些?人的一生大约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你知道一般空气污染有哪些吗?(1)燃烧物:煤炉、煤气炉灶、室内吸烟产生有毒有害气体;(2)生物学物质:冰箱、冷却系统内繁殖的细菌、空调过滤器滋生的真菌、尘埃中生长的尘螨以及室内外带进的花粉等;(3)化学残留物:各类杀虫剂、家庭装潢或家具胶合板中释放的苯、甲醛等;(4)放射物质:房屋建筑中使用的水泥、大理石等材料中释放氡(据调查,人类目前所知的放射性污染有54%来自氡);(5)石棉:石棉做外壳的管道,石棉瓦楞纸做的通风管道等,因磨损、风化脱落造成室内污染。

室内空气污染最简单的治理办法就是通风,门窗常开,清风常进,健康常在。

4、不要轻视氮氧化物对人体的危害随着管道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取代蜂窝煤,氮氧化物已经成为厨房里的重要污染源。

氮氧化物为一氧化氮和氧化氮,一氧化氮无色无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一氧化碳还强,吸入这种气体后,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二氧化氮的毒性比一氧化氮高4-5倍。

虽然厨房排放的氮氧化物的量不足以马上致人死亡,却能不断侵入人体,诱发各种病症。

氮氧化物能够直接到达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及肺泡,刺激肺泡组织,引起肺水肿,严重者还可能发展成肺癌。

对于家庭主妇来说,氮氧化物还会破坏皮肤组织,摧残娇嫩的肌肤,使人容颜衰老。

卫生科普知识宣传

卫生科普知识宣传

卫生科普知识宣传
卫生科普知识宣传对于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关于卫生科普知识的宣传要点:
1. 手部卫生:保持手部清洁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洗手应该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在进食、上厕所、接触公共场所等情况下。

建议使用肥皂和水,或者酒精洗手液来清洁手部。

2. 饮食卫生:饮食卫生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要避免食用不洁净的食物,选择新鲜、无异味的食物,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此外,应该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水。

3. 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要经常打扫室内卫生,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滋生。

4. 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建议经常洗澡、洗头、剪指甲等,保持身体清洁和卫生。

同时,不要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如毛巾、牙刷等。

5. 防疫意识:及时了解当地疫情情况,遵循当地政府的防疫指引和建议,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等。

如果出现了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病情和接触史。

以上是关于卫生科普知识的宣传要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保持身体健康需要我们长期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维护健康的生活环境。

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栏内容

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栏内容

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栏内容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是各国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健康素养,进而促进公众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栏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栏内容篇1一、艾滋病的传播和防治艾滋病(AIDS)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传播。

已证实的传染途径有三种:1、性传播:通过异性或同性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通过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毒品、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各种医疗器械、共用剃须(刮面)刀及牙刷等传播。

3、母婴传播:通过胎盘、产道和哺乳传播。

其主要预防措施为:1、遵守法律和道德、洁身自爱、反对婚前性行为、反对性乱。

2、不搞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

3、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4、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手术。

6、不共用牙刷、剃须(刮面)刀。

7、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伤者的血液。

8、根据国外经验正确使用避孕套有助于避免感染艾滋病。

9、患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已存病灶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

二、吸烟的危害烟草主要是由碳水化合物(占40%~50%)羧酸、色素、萜烯类物质、链烷烃、类脂物质等组成,同时还有一些生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物(如硝酸盐等)以及某些污染物(如农药、重要金属元素等)烟雾中含有许多致病物质,如烟碱、二氧化氮、氢氰酸、丙烯醛、砷、铅、汞等。

这些有害气体对人身的危害极大。

吸烟的三大危害:烟草燃烧后冒的严重含有20多种毒素,对生命危害最大的要算尼古丁了。

仅就这一点来说,吸烟有三大危害:1、可以直接毒杀生命有人通过动物实验获得了下列惊人的结果:再大的马也经不住注射8滴尼古丁,就会很快死亡;活蹦乱跳的狗,用不了一滴尼古丁注射到静脉里就可以将它置于死地;另外,使某些动物长期吸烟后,可以发现有血管收缩甚至硬化的明显趋向。

2024年度公共卫生宣传栏

2024年度公共卫生宣传栏

2024年度公共卫生宣传栏
1. 传染病预防,针对流感、肺炎等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如
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等。

2. 疫苗接种,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推广针对不同年龄段的
疫苗接种计划。

3. 饮食健康,提倡均衡饮食,减少加工食品和高糖高盐食物的
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消费。

4. 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
康支持资源等信息。

5. 运动与健康,宣传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推广适合不同年
龄段的运动方式。

6. 环境卫生,强调环境卫生对健康的重要性,提倡垃圾分类、
环保意识等。

在设计宣传栏时,可以考虑使用醒目的图片、简洁明了的文字、
易于理解的图表等元素,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同时,还应该确保
宣传栏的位置选择得当,能够覆盖到更多的人群,比如学校、医院、社区等公共场所。

此外,定期更新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宣
传栏始终传递最新、最准确的健康信息给公众。

总的来说,2024年度公共卫生宣传栏应该以多样化、全面化的
方式向公众传递健康和卫生相关的信息,以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促进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科普知识宣传资料卫生小知识一、常见的传染病根据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分为以下几类:1、肠道传染病:霍乱(二号病)、痢疾、伤寒、甲肝、戊肝、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感染性腹泻等;2、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白日咳、白喉、猩红热、风疹等;3、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丁肝、艾滋病等;4、虫媒传播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疫、狂犬病、钩体、乙脑、疟疾、登革热、黑热病等;5、其它:炭疽、布鲁氏菌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红眼病)等。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2、有传染性:传染病病人必须隔离治疗;3、有流行病学特征:不同传染病的发病时间、地区、人群等方面有各自的分布特点;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可抵抗相同的病原体。

三、肠道传染病的预防(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

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

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经水传播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2、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人体内存活一段时间,通过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进行传播。

(三)预防措施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

1、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发动群众灭蝇、灭蟑螂。

2、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剩饭、剩菜要煮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

饮食服务行业、食品加工销售单位和集体食堂,要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

3、搞好饮水卫生。

不喝生水,喝开水。

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

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4、讲究个人卫生。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常剪指甲、勤换衣服。

食堂、饮食业工作人员更要讲究个人卫生,定期体格检查,发现有传染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四、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1、主要表现: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超过38℃,可伴有畏寒、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一般无鼻塞、流涕,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或呼吸困难。

2、传播途径:主要与病人近距离接触而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的痰、气管分泌物、粪便或被其污染的物品传播。

3、预防方法:生活、工作场所保持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不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

(二)流脑1、主要表现:起病急,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皮肤黏膜出现淤点淤斑,少数严重患者可出现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咳嗽、喷嚏等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

3、预防方法:接种流脑疫苗;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

(三)流行性感冒1、主要表现:起病急,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乏力、酸痛,体质较弱的患者如老人、儿童可出现肺炎,剧烈咳嗽,呼吸急促。

2、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3、预防方法: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加强锻炼,在每天洗脸时用冷水刺激鼻部,可以提高抵抗力,增加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4、接种流感疫苗。

(四)麻疹1、主要表现:发热,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咳嗽,打喷嚏,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口腔黏膜出斑,皮肤出疹等。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

3、预防方法:接种麻疹疫苗;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

五、血源性传染病的预防病毒性肝炎1、种类: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

2、主要表现:(1)急性肝炎:起病急,畏寒、发热、全身乏力、厌油、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2)慢性肝炎:疲乏、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肝区不适等。

3、传播途径:(1)甲肝、戊肝:主要通过肠道传播,即进食被病毒污染的食品或水而感染生病;(2)乙肝、丙肝、丁肝:主要经血液传播,可通过输血、不安全注射、血透等途径传播,亦可经由母亲传给新生儿。

4、预防方法:(1)接种甲、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甲、乙肝;(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变质食物,生食、熟食要分开存放,剩饭菜要热透(尤其是热天),不随便到不卫生的摊点、饮食店就餐,防止病从口入。

(3)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针头(包括针灸);尽量避免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患乙肝或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分娩时应加强对婴儿的防护,避免传给孩子,新生儿生下24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不接触病人的血液及被血液污染的物品;不与病人共用食具、洗刷用具、剃须刀等。

六、虫媒传播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预防(一)狂犬病1、主要表现:早期表现为被狗或其它动物咬、抓伤后愈合的伤口及其周围有痒、痛、麻及蚁走等异样感觉,继而患者出现恐水、怕风、怕光、怕声等症状,绝大部分患者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2、传播途径:主要因被带狂犬病病毒的狗、猫或其它动物咬、抓伤而感染生病。

3、预防方法:避免被狗咬、抓伤,被狗咬、抓伤后要立即用20%肥皂水冲洗伤口半小时以上,并在24小时内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的动物咬伤门诊进一步处理伤口和接种狂犬病疫苗,切不可掉以轻心,狂犬病可防不可治。

(二)乙脑1、主要表现: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部分患者会留有严重的后遗症。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3、预防方法:灭蚊、防蚊是预防控制乙脑的重要措施,接种乙脑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乙脑疫苗的接种对象为6个月~6岁儿童。

卫生小知识“四勤”:是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打扫卫生。

手经常拿这摸那,很容易被弄脏。

如果用脏手扣鼻子、揉眼睛、摸嘴巴,就会把病菌带进体内,引起疾病。

所以一定要勤洗手。

皮肤是维护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勤洗澡,能及时清除毛发中、皮肤表面、毛孔中的灰尘、细菌,防止生疮、长癣、长疥子。

指甲里容易藏有灰尘、病菌、病毒、寄生虫,应当勤剪指甲。

此外,环境卫生不好,容易传播疾病。

要勤打扫卫生,保持室内外清洁。

“两不”:不要共用卫生洁具(如:毛巾、杯子等),不乱扔垃圾。

“五好”:是心态调整好、生活安排好、饮食调节好、衣服穿得好、健康关注好。

心态调整好:就是要保持心情愉快。

这样,不仅人感到舒服,还会增强抵抗疾病的免疫力。

要注意讲科学,不迷信,用科学指导生活。

生活安排好:每天都应当为学习、体育锻炼、家务劳动等活动安排一定的时间。

并且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饮食调节好:就是要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尽可能每天都吃一点蔬菜、瓜果和豆制品。

衣服穿得好:就是要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积极预防感冒。

健康关注好:就是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如果发热、拉肚子要及时请医生诊治。

千万不要乱吃药。

卫生小知识很多人半年到一年换一块毛巾,更有人是不到烂的不能用绝不更换毛巾。

其实个人用毛巾最好30天左右更换一次,最多不应超过40天。

每月高温蒸煮据家纺专家介绍,个人用毛巾用 30 天左右就应该更换,最多不应超过 40 天。

否则,就要高温蒸煮把毛巾消毒、软化。

因为毛巾用得久了,变得硬邦邦使人不舒服外,最重要的是沾染大量细菌,对人体有害无益。

毛巾用纯棉纱制成,棉纤维是管状结构,可以储存水分;它的主要化学成分纤维素分子中含有大量亲水性基因,可以吸收水分。

棉纱的这种吸湿、储水性能使毛巾的手感舒适,去污能力强,适于洗面清洁。

但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性,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便利条件。

细菌最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

毛巾长时间处于温湿状态,经过一定时间,便成了细菌滋生的乐园,加之人体皮肤上的油脂、灰尘、水中的杂质、空气中的细菌等沉积在毛巾上,再用这样的毛巾擦拭皮肤,不仅起不到清洁的作用,反而会沾污皮肤、堵塞毛孔。

喜欢化妆的女士和新陈代谢快的儿童,皮肤的油分多,毛巾更容易感染,危害尤其大。

在洗脸或洗澡时宜先用沐浴露和清水冲洗干净后,再用干毛巾揩干,这样可以减少人体脏物对毛巾的粘附。

毛巾用完后要及时清洗干净,每星期用开水煮10分钟消毒,晾挂处要通风,最好能及时烘干或晒干。

饮食安全卫生小知识一、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二、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三、不到园所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四、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五、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幼儿的健康。

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七、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选成农药中毒。

八、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