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训练题指引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及写作训练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及写作训练何谓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也叫题意作文、命意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
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
审题第一招擒贼先擒王:抓关键语句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不满现状,永远进取,奋斗拼搏)审题第二招追根溯源----由果析因法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这,致使其成了废品。
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
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操作过程:第一步:从结果入手:结果:生意十分红火变废为宝第二步:找出原因(由提示词)原因:不放弃技艺高超名字取得好听(智慧)第三步:组成观点句:基本形式:①奇迹源自永不言弃;②技术创造财富;③智慧创造财富变化一下:④智慧与财富;⑤技术与财富;⑥废与宝给点文彩:⑦技术,事业之基;⑧用智慧叩开财富之门;⑨用技术构筑财富宝塔;⑩技术,神奇之源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
他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
有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
2019年高中新材料作文训练题导写与素材

2019年高中新材料作文训练题导写与素材【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题导写与素材】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谁年轻的时候没有过梦想,谁年少的时候没有过榜样?好的偶像能够成就一代人的志向、理想和美好的精神家园,而不好的偶像则会误人志向、毁人前程。
在引导崇拜偶像时,我们要大力呼唤和推出“英雄偶像”,逐渐将那些“反面偶像”逐出舞台。
材料二:影视歌明星,总是引领着一个时代的流行潮流。
无论是昙花一现的辉煌还是常青藤般的经久不衰,他们带给人们的震撼与激情,是能够穿透岁月和记忆的。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过类似的偶像情结,只不过因所处的时代不同,意义与价值观也随之大相径庭。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很多于800字。
[审题指导]此作文题由两则材料构成,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多材料作文。
多材料作文一般由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材料构成,比单则材料要复杂,不但需要弄清每则材料的大旨,还需要从整体上掌控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材料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类:一是几则材料并列,互为补充,对同一问题作多层面的描画与论说;二是对立统一,对同一问题提供相反相成的事例。
仔细阅读这两则材料,我们发现,材料一所表述的内含是:好偶像与坏偶像对于人所起的不同的作用以及如何引导偶像崇拜的问题;材料二所表述的内含则是:每个人成长中都有偶像情结,且这个情结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通过对这两则材料的分析与对比后,我们能够看出这两则材料都是围绕“偶像”来说的,其内容上互为补充,共同阐述了偶像情结的内涵以及如何崇拜偶像的问题。
写作时,我们如能紧扣“偶像”来写,并突出“情结”一词,就会很容易地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来。
[写作提示]“偶像”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存有,“偶像情结”也是一个既年轻与古老的话题。
仔细一想,我们便会发现这个文题所蕴含的思想底蕴与文化内涵极为长远。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信息化与个性化并存的年代,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有自我的“择偶”标准,有人敬仰革命毛泽东,有人欣赏文坛巨匠高尔基,有人崇拜篮球乔丹,有人迷恋影坛明星刘德华等。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材料作文写作指导材料作文要“三清”“三扣”材料作文的内容一般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话题式”的材料。
在所给的一段文字中表达一个相对集中的中心,或者是一个相对明确的语意指向,我们把这一中心总结出来后,按照“中心”来构思、写作,就完全是在围绕“材料”来写了,这类的材料作文,我们把它看成是“话题”作文,只是多了提炼中心的环节。
另一类是“选择式”的材料。
在所给的文字中展示出所给话题的几个方面,考生只要选择一个方面来写就可以了,这种形式多见于“格言”、“哲人说的话”中。
面对灵活的表现形式,缤纷的文字内容,考生往往不能抓住材料的根本,导致作文偏题、跑题,成为困扰考生的难点。
写好材料作文其实并不难,面对材料,考生要做到“平心静气”,摒弃一切浮躁心情,调整好自己的写作状态——这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条件。
审题要“三清”1.看清材料,领会内容。
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判断这段材料属于哪类材料作文,具体理解整体材料的内容,要把材料实实在在地读懂,这一环节重在整体把握材料。
2.理清内容,提炼中心。
这一环节是决定是否跑题的关键,一定要认真对待。
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如果是“话题式”的内容,要概括其中心,明确材料的主旨,这就是写作要确定的主题;如果是“选择式”的内容,需要选取一点,来确定这一点的主要方向,从而确定作文的写作主题。
3.读清要求,规范写作。
读完材料后,千万不能忽视的是“写作要求”。
材料叙述后的要求需要细细阅读,如果有“根据材料”、“结合材料”的文字,最好作文里要巧妙体现材料的内容或影子,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引材料”,但“引材料”时切忌生搬硬套;如果没有上述文字要求,就可引可不引了。
然后再看具体的写作要求,明确作文在拟题、文体、写法、字数等方面的限制,然后再规范地写作,决不能“越雷池一步”。
构思要“三扣”1.扣住材料,明确文章的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也是联系材料的主要纽带,因此作文中的主题一定要明确突出,这是写出优秀作文的必要条件。
新材料作文审题技巧及训练

多角度立意法
各 个 击 破 - 材 料 作 文
阅读下面这则谚语,根据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这则谚语,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 没水喝。 没水喝。 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 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 注意: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不少于800 800字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 外文体不限。 外文体不限。
寓意(诗意) 寓意(诗意)解读法
各 个 击 破 - 材 料 作 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袜了做为圣诞节的礼物。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袜了做为圣诞节的礼物。 当妈妈看到袜子时, 当妈妈看到袜子时,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 大家看到的都是红色的, 呢?”大家看到的都是红色的,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 他感觉自己的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他 的,他感觉自己的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他 发表了《视觉之异常》 将这种病症称为色盲症, 发表了《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病症称为色盲症,填补了 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长队,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长队,已经破产 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 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 屋里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 20个小时 屋里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 第一包方便面,这一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的产业。 第一包方便面,这一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的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 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 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 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成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 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成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 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洗衣技术。 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洗衣技术。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材料作文训练题范文

高三材料作文训练题范文高三材料作文训练题1简单的人字,让很多的人为此而痛苦一生,看起来容易坐骑来难。
要想把他画圆。
画好。
画成功,还需要通过12分的努力,俗话说:人生不难事,只怕有心人。
人的一生必须有一个目标,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任何机会垂青与你,那将会是和你逆方向行使的,就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船样,没有一个航行的目标不管来自任何方向的风和你都是逆向的,相反会不进而退。
所以要有所成必须把第一步的目标要明确的罗列出来,这样的人生才会精彩而有意义。
为什么会有穷人呢,就因为如此,没有明确和长远的目标,最终影响一生。
人生的第一步看你是不是比别人先跨出去,它就像一个起跑线,谁先把第一步跨出去,按常理来说将会永远的领先一步。
大多的人虽然有自己的目标,但是最终能够真正完成自己的目标计划的人大概只有5%,很多人不是将自己的目标放弃就是沦为缺乏行动的空想。
而我为自己定的目标已经很多年了,也没有改变过,但是我自己好象一直没有实施强大的动力和自己对自己的监督也是不到位的。
一个目标的实施如果自己不给自己去强加压力,最终也是空想主义派。
正是如此您出现了,因为有您,才让我的目标更为明确;因为有您,才让我有更强的信心;因为有您,才让我具有狼一般的性格。
正因为您的到来使我的生活更具色彩更具意义。
不管明天的路是怎么走的,我们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您给我了更大的动力,所以我在此先感谢您!有了目标必须还要为自己定好位,常言说的好:“男怕如错行,女怕嫁错郎。
”所以给自己的定位这一步是同样的重要,做自己熟悉的行业,在自己所做的行业坚持十年下去,你也会成功的。
而成功的人是找的方法,失败的人找的是借口和理由。
不管我们成功与否,我们绝对不能为自己找借口,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我们从中去总结和回味的东西,位置定好了,要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只有永远保持进取的心态,目标也会变成现实了。
为自己有限的时间进行人生规范,做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格,要做事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优于做事。
(完整)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00题(附立意提示)05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00题0541.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
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
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42.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
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
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43. 深秋,黄叶纷纷从枝头上落下来。
有位哲人看到了说:“落叶并非殒落,是胜利凯旋!”要求:分析、理解材料寓意,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所给材料是寄寓性材料,寓意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必须透过文字表面,挖掘其深层内涵,方能捕捉材料中心。
“落叶并非殒落,是胜利凯旋”,否定了“殒落”而肯定了“凯旋”。
哲人否定黄叶因死亡而落下,而肯定它是胜利者的归宿。
它落到树根化为另一种生命的营养,再去滋润一种新的生命。
落叶的殒落,只是生命转化为另一种生命,因此,哲人不认为落叶是殒落,而是胜利的回归。
参考命题:《“落叶”是值得赞美的》《奉献--永恒的美德》44.我们从小被告知:只要努力付出,终究会有丰厚的回报。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因此体会了收获的快乐。
2024届高三语文写作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引语类材料作文题解及例文精选

2024届高三语文写作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引语类材料作文题解及例文精选【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从各种角度分析问题很重要。
也有人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对此,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呈现了生活中面对问题的两种不同态度,“从各种角度分析问题”或是“解决问题”,题目要求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即回答“从各种角度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哪一个更重要,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提出处理好两者关系的主张。
如果主张“从各种角度分析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以从“从各种角度分析问题”的特点、必要性、重要性等方面分析原因。
先明确“各种角度”有哪些角度,分析“从各种角度分析问题”的特点,再从问题解决的过程阐述“从各种角度分析问题”对“解决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
从生活实际来看,人们一般会从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问题的走向、问题的结果、解决问题的办法等角度分析某一问题。
人们思考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向、方法,一方面使解决问题有针对性,能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一方面也提升了人们的思维水平与认知能力,利于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从问题解决的过程来看,出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问题解决必经的过程;如果片面强调“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不对问题从各种角度进行分析,可能解决问题时会简单粗暴,找不到问题的关键点,难以真正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如果赞成“从各种角度分析问题”更重要的立场,除了正面阐述,还可以从“过分强调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之弊端而突出“从各种角度分析问题”更重要,从而从正反两方面突出“人们总是乐于从各种角度分析问题”的原因。
如果赞成“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可以从“人们总是乐于从各种角度分析问题”的特点、隐忧引入自己的立场。
“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有麦克风”,“人们从各种角度分析问题”不需要承担解决问题的重任,一些人面对社会问题停留在各种分析、探秘甚至是娱乐消遣上,看热闹的心态对问题的真正解决意义不太,或者分析角度过多、过杂会模糊问题的本质,影响问题更好地解决。
2022-2023学年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分类训练专题——知与行(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分类训练专题—知与行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没有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没有如估客(商贩)之一瞥;疏入珍之谱,以为知味,没有如庖丁之一啜。
——魏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王阳明上述材料分别指出了知识和实践的重要性,以及知识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这些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没有要套作,没有得抄袭;没有得泄露个人信息;没有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疑李渤之言,叹“士大夫终没有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躬身考察,得其命名之由。
②哲学家康德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自己的故乡哥尼斯堡小镇,但是哲学界普遍认为康德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大门。
以上材料给你什么启示?请以“行和思”为主题,自身发展,写一篇演讲稿,在班会上演讲。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没有要套作,没有得抄袭;没有得泄露个人信息;没有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
——高尔基“我想尽量多看些书。
”“这很好。
没有过你要知道,念书没有能增添智慧。
”“怎么没有能增添?”“就是没有能。
”“那什么能增添智慧呢?”“是……生活。
”——索尔仁尼琴请材料,以“读书与生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没有要套作,没有得抄袭;没有得泄露个人信息;没有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人历来言必信,行必果。
确保北京、冬残奥会如期顺利举办,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是中国人民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
7年来,在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尽锐出战、全力投入,克服疫情等各种困难挑战,向世界奉献了简约、、精彩的奥运盛会,全面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训练题指引
作文教学
2008-06-23 16:42
材料作文训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骑自行车回家,由于想着工作的事情走神闯了红灯。
一位老交警面带微笑走过来说“同志,骑车想事可不行啊,多危险!”而另一次他闯了红灯,一位交警黑着脸大声呵斥“找死啊,你!”按理说,他们都是善意的劝告,但表达方式不同,就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俄国人最近在莫斯科开展了一场“百万人微笑”活动,他们的口号是“微笑是无价之宝,是催生幸福的永动机。
”有一首英文歌曲唱道“微笑意味着对每一个人的友谊。
”
20世纪90年代初,基辛格博士在上海利用会议中午休息时间到南京路转了一圈,回来对人说“街上的人脸上都洋溢着佛一样的微笑。
这是一个善良、纯朴、和平的民族。
”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提示首先从以上材料中提炼出关键词--“微笑”。
要善于将材料转化为话题。
然后采取设问法化大为小,力求小切口、深挖掘。
可以有如下立意
对他人微笑意味着关爱、温暖、宽容、友善;
对自己微笑意味着自信、镇定、不屈不挠;
对自然微笑意味着善待、珍视、呵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