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语文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2017年高考语文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24
(3)从整件事的角度 ①善行与善报。材料中漆船工的小小善举赢 得了船主的感激与回报,漆船工和船主的行为都值 得肯定和赞扬。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见危不救和恩 将仇报的事例时有发生,这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 而只有保护善行和感恩善行,行善的人才会越来 越多,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满。
②修补人生的小洞。小到一件物品,一个人, 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小 洞”,我们要及时将“洞”补上。只有这样,才能 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一、什么是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是指在传统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 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形式的作文。 构 成:材料﹢要求 文字类:叙事类、议论类、寓言类
材料分类:
诗歌类、多材料类
图画类:漫画类
二、审题立意的“六类六法”
(一)叙事类( 主 旨﹦中心论点 )
这类材料包括新闻事件、热点、现象, 故事等,材料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 的。 此类材料往往通过把握所记叙的人、事 表现出的主旨来立意。
29
考场佳句: 没有束手束尾的壮士,没有患得患失的赢家。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是 主宰自己的人生,还是成为他人的奴隶,就看我们有无 勇气打破这层壳。 逐鹿的猎人是看不到山的,捕鱼的渔人是看不到水的, 他的眼中只有目标,其余的全在视线之外。要成功,就 要排除杂念。 曼德拉说,真正的辉煌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再 次升起。尼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 辜负,让我们舞动勇气的翅膀,自由飞翔。 张爱玲说:“等着小雨,是伞一生的宿命。”这正是一 种坚守,一种对功利之心抛却的抉择,专心眼前事的承 诺。 30
9
1.整体把握:从材料中心意思出发立意,不能 简单照搬材料,要理清对象,分清主次,辨清关 系,析清含义。确定的主题要同材料的立意指向 保持一致。 2.合理筛选: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角度。材料为 你的立意提供了多种可能,但写作只能选取某一 方面或角度。选取最适合你的,即能够从道理上 深入阐述的、平时有积累手头有材料的、有别于 众生俗论吸引阅卷老师的。 3.联系变通:纵横联系、化大为小、变生为熟

新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必练审题立意训练20题(含解释)

新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必练审题立意训练20题(含解释)

新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必练审题立意训练20题1.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

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 1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参考标题:1、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2、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3、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4、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5、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6、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7、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2.请看下面的作文材料: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广为人知,郭沫若曾仿拟曹诗写成《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上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郭沫若则认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但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合适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只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就能化难为易了。

材料中曹植的《七步诗》“广为人知”,便点出了是一种传统的认识法。

而郭沫若的《反七步诗》“若站在豆的一面”和“若站在萁的一面”等语句,则运用了逆向思维,说明看问题应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

这样一分析,就不难确定出所给材料的主要意思:1、对待事物可有不同的看法。

作文范文之新材料作文立意训练

作文范文之新材料作文立意训练

新材料作文立意训练【篇一:2017年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精华版)】2017年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资料收集:戴天辉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科研人员以一项有趣的“伤痕实验”来研究人们的自我认知与感受到的外界对待自己的态度之间的关系。

由专业化装师在每位志愿者的脸上做出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痕。

志愿者从一面小镜子看到化装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

化装师又以需要在伤痕外表再涂一层粉末的名义,偷偷抹掉了化装的痕迹。

此时,他们的脸与往常并无二致。

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

结果志愿者都表达了相同的感受——人们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显得粗鲁无礼、极不友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分析】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日前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

这部俗称“好人法”的条例,鼓励和倡导普通市民参与紧急现场救护活动,并且紧急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对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不承担法律责任。

此条例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针对这一《条例》,有市民认为发现有人突然病倒、意外受伤等紧急情况,伸出援助之手本是人之常情,无需制定法律条文;但也有人认为就现在的情况看出台这个条例很有必要,出台前述免责条例,让出手相救的好心人免除了后顾之忧。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分析】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雨倾盆而下,悟远坐在禅院里想到自己屡遭挫折,不免黯然神伤。

师傅见状对他说:“悟远,雨有声吗?”悟远说:“当然有了,师傅,你听这雨声,噼里啪啦的,多壮观呀!” 师傅答复:“不,你错了,雨本没有声。

当它落下来的时候,遭遇了阻拦,砸在了屋檐上,砸在了雨棚上,才反弹出了有力的声音。

2017年高考作文审题训练

2017年高考作文审题训练

2017年高考作文审题训练1、潍坊二模:一条瀑布,有的水草经不住冲击,被水流裹挟而下;有的水草顺势而倒,仅仅留下一些绿壁;有的水草则用力扎根,在潜流中生长起来。

观点:顺势而倒与扎根生长;人生不要盲从,要自主自立;勿盲从,当自主;勿流俗,勿盲从,要独立思考;2、潍坊一模: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宿舍门口贴的中文名字被撕掉。

有人说撕下纸条是种族歧视;有人说,中文不容易学,要多交流;有人说,不应该贴中文,人家不认识。

观点:凡是给你几个观点的,可以写一个观点。

勿歧视,多沟通;文化需要交流;歧视与交流。

3、石家庄:2017年北京电视台春晚小品《取钱》大受好评。

它讲述的是一个热心人出门,遇到一位接到骗子电话的大妈,便百般劝阻其给骗子转账,反而被大妈当作坏人,历经波折误会最终得以澄清的故事。

因小品中骗子打电话时说的是某省方言,一律师以“地域歧视”为由提起诉讼,要求电视台和该小品剧组赔礼道歉并给予经济赔偿。

律师此举引起网友热议。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分析:否定律师做法:方言并非歧视,请勿对号入座。

这是小题大做,过度敏感,放着大好的内容不去关注,反而抓着细枝末节的形式不放,本末倒置;不能把艺术和现实混淆,如果演讽刺小品都要被起诉,谁还敢演反面人物呢?说某地方言是地域歧视,说普通话就不是吗?只能不说话了。

肯定律师做法:就是要坚决向“地域歧视”行为说“不”。

不但如此,还要向一切歧视行为说“不”。

4、成都:有个木匠去城里的路上看见一棵栎树,栎树的树荫可以遮蔽几千头牛,树干有百人合抱那么粗,高出山顶八十尺才生长枝干,这些枝干可以造几十条大船。

很多围观者赞叹不已。

木匠的弟子们也停下来围观,但木匠连看都不看一眼,直往前走。

弟子问木匠:“这么大的树,您怎么看都不看一眼呢?”木匠说:“这是一棵毫无用处的散木,造船会沉,做棺材很快就会腐烂,做器具不结实,做门窗会流出树脂,做柱子易被虫蛀。

没一点用处。

”木匠从城里返回时,栎树托梦给木匠:“你要拿什么东西和我相比呢?那些果树果实熟了就被人摘掉,甚至连树枝都被折断了。

2017年高考作文题及审题立意解析汇总精华版

2017年高考作文题及审题立意解析汇总精华版

2017年高考作文题汇总一、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全国卷I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三、全国卷II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

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

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

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四、北京卷大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

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当今时代,经济全国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包含2017年全国卷3套题)》 课件【优秀课件】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包含2017年全国卷3套题)》 课件【优秀课件】
1、关键词句类材料作文;(2017年全国卷1、2) 2、社会热点现象类;(2016年全国卷2)(2017年全国卷3) 3、新闻故事类;(2015年全国卷1)(2016年全国卷3) 4、寓言材料类; 5、言论材料类; 6、图画材料类等(2016年全国卷1)
作文的审题,即审材料与要求。审题没有偏差,才 能紧扣题意行文,才能符合命题的要求。审题立意是决 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
·高中总复习(第1轮)·语文 ·全国 · 统编教材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
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 兵,谓之乌和。
——明·王夫之《姜斋诗话》
新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新材料作文及其类型。 2、掌握关键词句类材料作文、社会 热点现象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 法。
新材料作文的类型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包含2017年全国卷3套题)》 课件【优秀课件】
思维任务指令
一、审读要求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 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 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对要象套任作务,指不令得抄袭;不 少于800字。
文体任务指令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包含2017年全国卷3套题)》 课件【优秀课件】
“中华美食”“长城”“京剧”——传统文化 立意:中国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国家,独特鲜
明的传统文化浸润着每一个中国人。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包含2017年全国卷3套题)》 课件【优秀课件】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包含2017年全国卷3套题)》 课件【优秀课件】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包含2017年全国卷3套题)》 课件【优秀课件】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包含2017年全国卷3套题)》 课件【优秀课件】

2017年高考作文解析(九套)

2017年高考作文解析(九套)

2017年高考作文9套试题及专家名师解析1.2017年全国I卷(乙卷)作文题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专家解析1:美丽中国,请你解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陈少华2017年广东高考全国语文试卷的作文题,材料是一则调查,讲的是来华留学生所关注的12个“中国关键词”。

要求考生从中选择两三个来呈现考生所认识的中国。

考生要使这两三个关键词形成有机联系。

读者对象是外国青年,目的是帮助他们了解中国。

材料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考题具有开放性,立意具有多种选择性,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考生的自主性能够得到发挥。

这是一则有多角度可选择的作文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中国的认识,从中选出三个关键词,并让他们形成有机联系,形成作文。

比如,可以选择“一带一路”“高铁”“京剧”,畅谈“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带动中国”高铁“的出口,可以扩大以”京剧“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又比如,可以选择“空气污染”、“共享单车”“移动支付”。

共享单车广泛使用,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有利于人们的健康,而移动动支付又为共享单车的使用提供了方便和技术支持。

这是一道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的作文题,题意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让学生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条件下,面对中国和世界的互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正确立场和方法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在此基础上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作文题引导考生要关注自己国家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关注自己国家的发展成就与特点,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对外交流的自豪感,激发青年一代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心同向的使命感。

2017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参考例文

2017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参考例文

2017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参考例文一、审题时应关注五点:①审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

文章不少于800字。

②审材料。

材料式命题的材料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寓言类(包括寓言故事、寓言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文字)、名言类(包括名人之名言、领导之名言等以说理为目的的警言类文字)、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现实生活的表述性文字)。

③审导思。

这些文字引导你思考的方向。

如“有网友说:这个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

”“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含意。

”④审题核。

题核,指命题的核心部分,它一般要明确题目或话题,如“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支持那个观点?请认真思考”。

退一步要写明“感想、感悟、联想、启示”等指导立意取向的文字。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三、写作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

”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

”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哲人说:社会是锅沸腾的开水,关键看用什么材料投入。

第一种是生鸡蛋,第二种是胡萝卜,第三种是干茶叶。

结果呢?第一种被煮硬了,不再有梦想与鲜活。

第二种被煮软了,变成软塌塌的胡萝卜泥,随遇而安,迁就规则。

而第三种呢,干巴巴的茶叶渐渐舒展开来,一锅清水变成喷香的茶水。

当人被世界改造时,是一种滋润的、舒展的、找到自我的状态,同时凭借自己的力量又一次次改造世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

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溜达溜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

无奈之下,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剪去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

这样一来,因为头发羞于见人,他只得彻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练口才,演讲水平突飞猛进,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材料二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约,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

就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小说里,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

而这部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的作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窗外有一只小雀,它不会飞翔,也不会盘旋,它不能像那些大的禽类那样顺着气流,直上白云苍穹之间,作大俯瞰或大航行。

它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个楼檐到另一个楼檐,生存于市井之中,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它那么小,落在枝上就是近视眼中的一个黑点,是逗号还是句号都看不清。

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或欢快。

它是点缀在人类生活过程当中的活标点:落在冬季枯枝上时,是逗号;落在某一个墙头上时,是句号;好几只一起落在电线上时,是省略号;求偶时一对儿追逐翻飞,累了落在上下枝时,是分号。

它们被人所起的名字,是麻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粒深埋地下的种子,必须以生命的奔跑历经寒冬,冲破厚厚的土层,才能将生命的绿意伸向蓝天。

一滴小水珠,必须以生命的奔跑流入小溪,奔向江河,汇入大海,才会永不枯竭,才能成就其博大。

一颗蚕蛹,必须以生命的奔跑经历各种艰难和痛苦,才能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翩跹于万紫千红的春天。

奔跑是能量蓄积后的爆发,是一种速度,一种力量,一种品质,一种质量和效率。

生活就是这样,人生就是这样,每当太阳升起时,就应该毫不迟疑地向前奔跑。

生命不息,奔跑不止。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礼记》曰:“君子慎独。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耐。

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人不为所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或许这梨根本就没有主人。

”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

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我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的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

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南极大陆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凌,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纪录片《深蓝》详尽地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

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

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这种沉潜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企鹅的沉潜原则一定能给你一些启示。

请根据你对这则材料所蕴涵哲理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

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根据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罗伯特•科赫是十九世纪末德国著名的医生。

有一天,他为国王看病,国王说:“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人那样!”罗伯特非常平静地回答说:“请原谅,陛下,在我眼里,所有的病人都是国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鸡蛋向内打破是食物,向外打破是生命。

人生亦然,向内打破是压力,向外打破是成长。

——李嘉诚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漫画中的两只乌鸦,可能会让你产生一些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孩提时,我摔倒了嚷着要大人抱起我,妈妈说,有人帮你是你的福运,自己起来才是生活的常态……失恋时,我流泪了关上心门不再相信爱情,妈妈说,有人相伴是你的福运,寻寻觅觅才是生活的常态……年老时,疾病宣判了我的生命期限,我对孩子说,曾经拥有是我的福运,终要告别才是生活的常态……在你眼中,哪些属于生活的常态?上面的材料能引起你怎样的联想?请以“生活的常态”为题,写一篇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高雅的艺术作品,凝重而丰厚,能叩击人的心灵,开阔人的心胸与眼界,提升人的文化品位……但往往不易被大众接受。

通俗的艺术作品,自由而随性,能够让人纾解压力,放松身心……但也常常因为缺乏深度,易遭淘汰,难成永恒。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比赛,目标是登上一座很高的塔。

一大群动物在塔下观看比赛,为参赛者加油。

旁观者都不相信那些青蛙能够爬到塔顶。

“哎呀,这太难了!他们永远无法爬到塔顶。

”“他们根本没机会成功,塔太高了!”开始有些青蛙一只接一只地摔下来。

那些步伐稳健的青蛙,听了议论后,也都放弃了。

一些小青蛙看着眼前的高塔,更是没有信心,站在原地未动。

最后,其他青蛙都放弃了攀爬。

只有一只青蛙,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到达了塔顶。

原来,那只登上塔顶的青蛙是个聋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鹿到小河边来饮水,他低头看到了河水中自己的倒影。

鹿对自己两只又大又粗、枝杈美丽的角非常满意,可他看了看自己的四条腿,说:“只是我的腿不太漂亮,又细又弱。

”突然,一只狮子不知从什么地方窜了出来,朝鹿扑了过去。

鹿撒腿就往一大片空地跑了过去,狮子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可他刚一拐进林子,头就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追上来逮住了他。

临死之前,鹿说:“我是个地道的傻瓜!我认为丑陋软弱的,却救了我;而我引以为自豪的,却断送了我的性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对西班牙父子因一些事情关系变得紧张,男孩离家出走,父亲心急如焚,遍寻不着后,在马德里的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

儿子名叫帕科,在西班牙这是个常见的名字。

寻人启事上写着:“亲爱的帕科,爸爸明天在马德里日报社门前等你,一切既往不咎。

我爱你。

”隔天中午,报社门前来了800多个“帕科”,等待宽恕。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必须符合文体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