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与千里马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原文、赏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出自唐代韩愈的《杂说四·马说》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祇辱一作:只辱)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通:饲)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
第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寓意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寓意一、千里马的寓意1. 千里马是指稀有的优秀马匹,能够快速行驶千里,是极品中的极品。
2. 在古代,千里马被视为宝贝,是君王将相的随身宝物。
3. 千里马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超常的能力和非凡的价值,象征着出类拔萃的才能和品质。
二、伯乐的寓意1. 伯乐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人物,他善于发掘和评价马匹的优劣。
2. 伯乐的出现往往是为了选拔和推荐优秀的马匹,帮助人们找到千里马。
3. 伯乐具有敏锐的眼光和过人的智慧,能够辨别出真正的千里马,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和贤明的长者。
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寓意1. 在现实生活中,千里马往往是指那些具有非凡才能和成就的人才,他们能够快速成长和取得成功。
2. 伯乐是指具有发现、培养和推荐人才的能力和眼光的人,他们能够发现并激发出人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
3. 在这个寓意中,千里马代表了优秀的人才,伯乐则代表了具有导师和领导才能的人。
千里马常有,意味着优秀的人才并不罕见;而伯乐不常有,则意味着具有发现和培养人才能力的人并不多见。
4. 这个寓意告诉我们,优秀的人才随处可见,但是能够发现和培养他们的伯乐却不容易找到。
那些具有发现和培养人才能力的人,是非常宝贵和珍贵的。
四、如何成为一个伯乐1. 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过人的眼光,善于发现人才的优势和潜力。
2. 具有慎重的决策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能够与人交流和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3. 具备在人才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能够为人才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4. 有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心态,能够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和智慧,为人才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五、结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寓意告诉我们,在人才的发现和培养过程中,需要有具有发现和培养人才能力的人来帮助人才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只有当千里马与伯乐相遇,优秀的人才才能够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成长,从而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发现和培养人才的伯乐,为构建人才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伯乐和千里马的古诗

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寓意。
以下是一些与伯乐和千里马相关的古诗:
唐代韩愈的《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名人故事】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

【名人故事】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一有一天,一匹黑马对其他的千里马说:“我要去寻找伯乐,你们要去吗?”众马听了说:“我们是千里马,我们干吗要去寻找伯乐?你不是千里马,找到了伯乐也不会成为千里马!”但黑马还是决定要去寻找伯乐。
黑马抖擞精神,踏上了征途。
黑马逢人就问:“你知道伯乐在哪里吗?”被问的人就说:“你要找伯乐,你是千里马吗?”黑马说:“我不是千里马,我希望让他推荐我……”被问的人笑了一下,不说话了。
黑马知道那人嘲笑它,看不起它。
但它仍在迢迢的路上奔跑着,马不停蹄,翻山越岭。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虽然黑马辛苦,但它不仅没有消瘦,反而因为长久的奔跑变得更加强壮,腿脚也更有力了。
黑马跑了许多路,还是没有找到伯乐,于是它开始往回跑。
黑马回到原来的地方,众马幸灾乐祸地问它:“你找到伯乐了吧?”黑马说:“虽然我没有找到伯乐,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奔跑,我成了千里马,更重要的是,我发现我自己就是自己的伯乐。
”众马听得似懂非懂,便问道:“自己的伯乐?”黑马说:“作为一匹马,不能等伯乐来发现自己,要自己发现自己,自己成就自己!”这回,众马懂了。
黑马回来后不久,伯乐就来了,于是伯乐把黑马推荐到皇宫去了。
故事寓意历练是最大的财富,一个人有再高的天赋,再大的本领,如果停滞不前,那么所有的优势终将被荒废。
千里马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二伯乐走遍天下,专识良驹,有一天遇到了一匹千里马。
千里马日行千里,脚力好、耐力强、毛色靓、体型棒,伯乐对她爱不释手,用很高的银两将她买回,饲养在自己的马厩里。
虽然马厩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好马,但伯乐总对千里马另眼相看。
千里马也因找到了好主人而非常感激,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只是做些驴子拉磨驮食的功夫,她决定一生都跟定了这个主人,不留余力为他卖命。
千里马载着伯乐到处去游历,路上有时遇见悍匪强盗,凭着千里马的好脚力、跃高的马蹄,伯乐得以逃脱、总无大碍;伯乐经常与外地的朋友有书信来往,千里马凭着非凡的记忆力和方向感,传送书信总是速去速回,快过信鸽。
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

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
在古代,有一匹千里马,它是一匹非常出色的战马,速度快,力气大,是无人能及的。
但是,这匹千里马却因为生性凶猛,不听人驯服,被人们束之高阁,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后来,有一位名叫伯乐的马术专家听说了这匹千里马的传闻,他决定去看看这匹传说中的战马。
伯乐一见到这匹千里马,便被它的气质和潜力所吸引,他决定要将这匹千里马驯服,并让它展现出真正的实力。
伯乐开始了艰苦的驯马过程,他用温柔的方式对待这匹千里马,不断地与它交流,让它感受到人类的友善和善意。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这匹千里马终于被伯乐所驯服,它不再凶猛,而是温顺而又强大。
伯乐将这匹千里马带到了国家的战场上,这匹千里马展现出了惊人的速度和力量,成为了战场上的一匹无敌战马,帮助国家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伯乐是一个有远见和智慧的人,他发现了千里马的潜力,用心驯服了它,让它展现出了真正的价值。
而千里马也因为有了伯乐的帮助,才得以展现出自己的真正实力,成为了一匹无敌的战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只是需要一个能够发现和培养的人。
而伯乐则是一个有着远见和智慧的人,他能够发现和培养别人的优点,让他们展现出真正的实力。
因此,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也要像伯乐一样,善于发现和培养别人的优点,让他们展现出真正的实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挥出团队的最大潜力,取得更大的成功。
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千里马·伯乐

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千里马·伯乐千里马·伯乐从前,有一匹奄奄一息的千里马,在翻越太行山时由于感激伯乐对它的赏识和体贴,竟能一跃而起,嘶声直抵云霄!这就是千里马遇伯乐的故事。
由此我从故事中有一所感——世间“千里马”再多,也需要“伯乐”去发现,并且对待它们要“策之以其道,食之要能尽其材,鸣之要能通其意。
”这样“千里马”的日行千里之能才能表现出来。
唐代韩愈通过《马说》强调了一个观点:千里马需要伯乐去发现。
恰巧在当时,作者就是一匹没被发现的“千里马”。
他在初登仕途时,就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然而,宰相没有“伯乐”慧眼识英才的能力,更没有伯乐一样的胸怀,终于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
在《马说》中,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而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比喻自己怀才不遇明主的遭遇,实在再恰当不过了。
联想当时,正如作者所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像李白、杜甫等一批怀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千里马”最终却落得“浪迹天涯”,也不得不感叹道:“天生我才亦无用”!虽然早在隋朝就推行了科举考试,广纳人才为国效劳,可是在腐败的统治之下,又有多少“千里马”能被“伯乐”相中呢?像作者一样的“千里马”也只被埋没在庸愚的“食马者”手上,而真正像“伯乐”一样能慧眼识英才的明主又有几人呢?他们不但不能识别良驹,还妄自感叹:“天下无马矣!”这是何等的荒唐!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联系现实,不难看出: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的确有无数的“千里马”得到“伯乐”的赏识,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发挥,例如现行的各行各业的机构改革、结构调整,它就彻底打破了传统的“铁饭碗”,形成了能者居之的大好形势。
给了“千里马”以施展的空间,还有许许多多的“伯乐”——大公司、企业和国家科研机关等也在求贤若渴地招募“千里马”。
例如,最近西安某单位就辞去了那些有资格而没有能力的工人,而不惜重金去聘请那些虽无资历却很有能力的人员。
关于伯乐与马的寓言故事

【千⾥马等待伯乐】 有⼀匹年轻的千⾥马,在等待着伯乐来发现它。
商⼈来了,说:“你愿意跟我⾛吗?” 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马,怎么可能为⼀个商⼈驮运货物呢?” ⼠兵来了,说:“你愿意跟我⾛吗?” 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马,怎么可能为⼀个普通⼠兵效⼒呢?” 猎⼈来了,说:“你愿意跟我⾛吗?” 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马,怎么可能去当猎⼈的苦⼒呢?” ⽇复⼀⽇,年复⼀年,这匹马仍然没有找到理想的主⼈。
⼀天,钦差⼤⾂奉命来民间寻找千⾥马。
千⾥马找到钦差⼤⾂,说:“我就是你要找的千⾥马啊!” 钦差⼤⾂问:“那你熟悉我们国家的路线吗?” 马摇了摇头。
钦差⼤⾂⼜问:“那你上过战场,有作战经验吗?” 马摇了摇头。
钦差⼤⾂说:“那我要你有什么⽤呢?” 马说:“我能⽇⾏千⾥,夜⾏⼋百。
” 钦差⼤⾂让它跑⼀段路看看。
马⽤⼒地向前跑去。
但只跑⼏步,它就⽓喘吁吁、汗流浃背了。
“你⽼了,不⾏!”钦差⼤⾂说完,转⾝离去。
【伯乐与千⾥马】 这天,⼀匹⿊马对众马说:“我要去寻找伯乐,你们要去吗?”众马听了说:“我们是千⾥马,我们⼲吗要去寻找伯乐?你不是千⾥马,找到了伯乐也不会成为千⾥马!” 但⿊马还是决定要去寻找伯乐。
⿊马抖擞精神,踏上了征途。
⿊马逢⼈就问:“你知道伯乐在哪⾥吗?”被问的⼈就说:“你要找伯乐,你是千⾥马吗?”⿊马说:“我不是千⾥马,我希望让他推荐我……”被问的⼈笑了⼀下,不说话了。
⿊马知道那⼈嘲笑它,看不起它。
但它仍在迢迢的路上奔跑着,马不停蹄,翻⼭越岭。
⼀天⼜⼀天,⼀⽉⼜⼀⽉,虽然⿊马⾟苦,但它不仅没有消瘦,反⽽因为长久的奔跑变得更加强壮,腿脚也更有⼒了。
⿊马跑了许多路,还是没有找到伯乐,于是它开始往回跑。
⿊马回到原来的地⽅,众马幸灾乐祸地问它:“你找到伯乐了吧?”⿊马说:“虽然我没有找到伯乐,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奔跑,我成了千⾥马,更重要的是,我发现我⾃⼰就是⾃⼰的伯乐。
”众马听得似懂⾮懂,便问道:“⾃⼰的伯乐?”⿊马说:“作为⼀匹马,不能等伯乐来发现⾃⼰,要⾃⼰发现⾃⼰,⾃⼰成就⾃⼰!”这回,众马懂了。
伯乐与千里马的寓言故事

这天,一匹黑马对众马说:“我要去寻找伯乐,你们要去吗?”众马听了说:“我们是千里马,我们干吗要去寻找伯乐?你不是千里马,找到了伯乐也不会成为千里马!”
但黑马还是决定要去寻找伯乐。
黑马抖擞精神,踏上了征途。
黑马逢人就问:“你知道伯乐在哪里吗?”被问的人就说:“你要找伯乐,你是千里马吗?”黑马说:“我不是千里马,我希望让他推荐我……”被问的人笑了一下,不说话了。
黑马知道那人嘲笑它,看不起它。
但它仍在迢迢的路上奔跑着,马不停蹄,翻山越岭。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虽然黑马辛苦,但它不仅没有消瘦,反而因为长久的奔跑变得更加强壮,腿脚也更有力了。
黑马跑了许多路,还是没有找到伯乐,于是它开始往回跑。
黑马回到原来的地方,众马幸灾乐祸地问它:“你找到伯乐了吧?”黑马说:“虽然我没有找到伯乐,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奔跑,我成了千里马,更重要的是,我发现我自己就是自己的伯乐。
”众马听得似懂非懂,便问道:“自己的伯乐?”黑马说:“作为一匹马,不能等伯乐来发现自己,要自己发现自己,自己成就自己!”这回,众马懂了。
就在黑马回来不久,伯乐就来了,伯乐把黑马推荐到皇宫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乐遇千里马的二三事
古文《人有卖骏马者》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燕二》)
翻译:有个卖骏马的人,在集市上待了三天,却没有人知道他卖的马是骏马。
他拜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骏马想要卖掉它,连着三天站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
希望您能围着我的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来看它一眼,请让我奉送给您一天的报酬。
"伯乐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
一会儿这匹马的价钱(成了原来的)十倍。
注:1、比:副词,连续地。
2、莫:没有谁。
3、知:知道,了解。
4、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
5、旦:天。
6、立:站立,呆。
7、于:在。
8、言:交谈。
9、愿:希望。
10、还:音义通“环”,围绕,转圈子。
11、顾:回头看。
12、一朝之贾:一天的价值;贾:通“价”,这里指报酬;朝:早晨,也指一天;之:的。
13、乃:就,于是。
14、去:离开。
16、之:代词,这里指千里马。
17、一旦:这里是“一会儿”的意思。
18、见:拜见,谒见。
19、子:代词,代指伯乐。
20、一朝之费:(等同于)工作一天所得的报酬[1] 21、三日:三天。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祗辱一作:只)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现代文
伯乐相马篇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
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是春秋时期的孙阳,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
有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
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很稀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但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将马找到。
伯乐在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仔细寻访,跑了好多地方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
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很吃力地在陡坡上拉着盐车,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
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
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
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
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
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
”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
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
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以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
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
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
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读者感悟】(知遇)
这样的马如果没有遇上伯乐,也许会一生都普通,一生驮盐不着力。
“高山流水遇知音”,只有真正的伯乐,才能相好千里马。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这句话讲的是伯乐对千里马有知遇之恩,不能把他人对待自己的恩情完全归于幸运(自身运气)。
反之,如下(讲一匹励志的黑马):
马相伯乐篇马与伯乐
这天,一匹黑马对众马说:“我要去寻找伯乐,你们要去吗?”众马听了说:“我们是千里马,我们干吗要去寻找伯乐?你不是千里马,找到了伯乐也不会成为千里马!”
但黑马还是决定要去寻找伯乐。
黑马抖擞精神,踏上了征途。
黑马逢人就问:“你知道伯乐在哪里吗?”被问的人就说:“你要找伯乐,你是千里马吗?”黑马说:“我不是千里马,我希望让他推荐我……”被问的人笑了一下,不说话了。
黑马知道那人嘲笑它,看不起它。
但它仍在迢迢的路上奔跑着,马不停蹄,翻山越岭。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虽然黑马辛苦,但它不仅没有消瘦,反而因为长久的奔跑变得更加强壮,腿脚也更有力了。
黑马跑了许多路,还是没有找到伯乐,于是它开始往回跑。
黑马回到原来的地方,众马幸灾乐祸地问它:“你找到伯乐了吧?”黑马说:“虽然我没有找到伯乐,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奔跑,我成了千里马,更重要的是,我发现我自己就是自己的伯乐。
”众马听得似懂非懂,便问道:“自己的伯乐?”黑马说:“作为一匹马,不能等伯乐来发现自己,要自己发现自己,自己成就自己!”这回,众马懂了。
就在黑马回来不久,伯乐就来了,伯乐把黑马推荐到皇宫去了。
【读者感悟】(励志)
历练是最大的财富,一个人有再高的天赋,再大的本领,如果停滞不前,那么所有的优势终将被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