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常用的重要公式
高考物理公式汇总

高考物理公式汇总高考物理涉及的公式有很多,以下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些重要公式的汇总,供你参考:力学篇1. 动力定理:FΔs=△(mv),其中F为物体受到的力,Δs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发生的位移,△(mv)为物体动量的变化。
2. 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3. 弹性势能:Eel=(1/2)kx²,其中Eel为弹性势能,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伸长或压缩的长度。
4.万有引力定律:F=G(m₁m₂/r²),其中F为两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G 为万有引力常量,m₁和m₂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5.圆周运动速度:v=ωr,其中v为物体的速度,ω为物体的角速度,r为物体所处的半径。
6.戈壁定律:f₁/f₂=m₁/m₂,其中f₁和f₂分别为两个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m₁和m₂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
光学篇1.光速:c=νλ,其中c为光速,ν为光波的频率,λ为光波的波长。
2.平面镜成像公式:1/f=1/v+1/u,其中f为镜的焦距,v为像的距离,u为物的距离。
3.薄透镜成像公式:1/f=(μ-1)(1/R₁-1/R₂),其中f为透镜的焦距,μ为介质的折射率,R₁和R₂分别为透镜的曲率半径。
4.光的反射定律:θ₁=θ₂,其中θ₁为入射角,θ₂为反射角。
5. 光的折射定律:n₁sinθ₁=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₁为入射角,θ₂为折射角。
6. 光的多普勒效应:fo=fs(v±vd)/(v±vs),其中fo为观察者所测得的声音的频率,fs为发射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v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d为观察者的相对速度,vs为发射者的相对速度。
电磁篇1.电流:I=Q/t,其中I为电流强度,Q为电量,t为时间。
2.电阻定律: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强度,R为电阻。
3.欧姆定律: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强度,R为电阻。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和公式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和公式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及公式总结一、速度公式:v=v=sts总t总v——速度(m/s)v——平均速度(m/s)s——路程(m)t——时间(s)二、密度公式:ρ=mvρ——密度(kg/m3)m——质量(kg)v——体积(m3)三、重力公式:G=mgG——重力(N)m——质量(kg)g——常数(9.8N/kg)四、压强公式:1、P=FP——压强(Pa)F——压力(N)S——受力面积(m2)2、P=ρgP——压强(Pa)ρ——密度(kg/m3)h——深度(m)五、液压公式:F1F2=S1S2F1—作用在小活塞上的力(N)S1——小活塞的横截面积(m2)F2——作用在大活塞上的力(N)S2——大活塞的横截面积(m2)高考物理知识点(一)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1.做功: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内能改变了多少用做功的数值来量度,外力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克服外力做功,内能减少。
2.热传递:它是物体间内能转移的过程,内能改变了多少用传递的热量的数值来量度,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有温度差。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吸收的热量Q的总和。
2.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吸收热(三)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两种表述:(1)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2)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有方向性。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实质是: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的宏观过程,总是朝着分子热运动状态无序性增加的方向进行的。
高考物理公式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公式归纳总结物理是高考理科中重要的一门科目,公式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在备考过程中,对物理公式的归纳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各个领域的公式,并能够准确应用于解题过程中。
本文将对高考物理中常见的公式进行归纳总结。
一、力学公式1. 牛顿第二定律:F=ma2. 动能公式:K=1/2mv²3. 动能定理:A=(ΔK)/t=Fv4. 万有引力定律:F=G(m₁m₂)/r²5. 等加速度运动公式:v=v₀+at6. 位移公式:s=v₀t+1/2at²7. 等加速度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1/2(v₀+v)8. 等加速度运动的位移公式:s=v₀t+1/2at²9. 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1/2gt²10. 平抛运动公式:h=(v₀²sin²α)/2g二、热学公式1. 热传导定律:Q=tλs/Δt2. 热膨胀公式:ΔL=αL₀Δt3. 热平衡公式:mcΔθ=msΔθ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5.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P₁V₁=P₂V₂6.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P₁V₁ᵏ=P₂V₂ᵏ7. 理想气体的等容过程:P₁V₁=P₂V₂三、光学公式1. 薄透镜公式:1/f = 1/v - 1/u2. 成像公式:h₁/h₂ = v/u = -b/a3. 折射定律:n₁sinθ₁=n₂sinθ₂4. 光的小孔衍射公式:λ=DS/d5. 杨氏双缝干涉公式:λ=xL/d四、电学公式1. 电流定义公式:I=Q/t2. 电阻公式:R=ρl/A3. 电阻与导线温度关系:R₂ = R₁(1+α(T₂-T₁))4. 电阻与长度关系:R₂= R₁(l₂/l₁)5. 电阻与截面积关系:R₂= R₁(A₁/A₂)6. 电压公式:U=IR7. 等效电阻公式:R₀ = R₁+R₂+R₃+...8. 欧姆定律:U=IR9. 等效电路电阻公式:1/R=1/R₁+1/R₂+...五、电磁学公式1. 磁感应强度公式:B=F/Isinθ2. 洛仑兹力公式:F=qvBsinθ3. 电动势公式:ε=Blv4. 法拉第电磁感应公式:ε=ΔΦ/Δt5. 安培环路定理:∮B·ds=μ₀I以上是高考物理中常见的公式归纳总结。
高考理综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公式

高考理综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公式物理是高考理综科目中的一大重点,其中掌握和理解物理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物理公式是描述物理现象和定律的数学表达形式,通过深入学习和掌握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并解决问题。
以下是高考物理中常见的知识点和相关的物理公式,希望能对高中学生的复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一、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1. 速度和位移- 平均速度公式:v = Δs / Δt- 位移公式:Δs = v × Δt2. 加速度和速度- 加速度公式:a = Δv / Δt- 速度变化量公式:Δv = a× Δt3.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受到合力为零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受到合力不为零时,物体会发生加速度变化。
- 牛顿第二定律:F = ma,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力和功- 力和加速度的关系:F = m × a- 做功公式:W = F × s × cosθ5. 动能和势能- 动能公式:E_k = 1/2 × m × v^2- 重力势能公式:E_p = m × g × h6. 弹性势能和弹簧公式- 弹性势能公式:E_e = 1/2 × k × x^2- 弹簧公式:F = k × x二、热学知识点归纳总结1. 热传导和导热率- 热传导公式:Q = k × A × ΔT / Δx- 导热率公式:k = Q × Δx / (A × ΔT)2. 内能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的变化公式:ΔU = Q - W-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 W,内能的变化等于热量和功的差值。
3. 热容和比热容- 热容公式:Q = mcΔT- 比热容公式:c = Q / (m × ΔT)4. 热传递和热功定理- 热功定理:W = Q - ΔU,描述了系统内部能量转化为功的情况。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总结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总结高考物理作为考试科目之一,在重要性上毋庸置疑。
掌握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和公式,可以提高考生的分数。
本文将就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和公式做详细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力学部分1、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公式x=v0t*cosθy=v0t*sinθ-0.5*g*t^2v=√(v0^2-2g*y)θ=atan(2y/g/v0)2、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p=mvp1+p2=p1’+p2’3、牛顿运动定律F=m*a4、摩擦力定律f=μ*Fn5、最大静摩擦力定律fs=μs*Fn6、机械能守恒定律(m1+m2)gh1=m1gh2+0.5m1v1^2+0.5m2v2^2二、热学部分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2、热力学第二定律ΔS=Q/T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4、焓变公式ΔH=ΔU+PΔV5、裴莫林定理Q1/Q2=T1^2/T2^2三、电学部分1、欧姆定律I=U/R2、电容器的电能和电场能公式W1=0.5CV^2W2=0.5ε0E^2V四、光学部分1、透镜公式1/f=1/v-1/u2、视差公式Δx=f*d/(d-f)以上是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和公式的总结,注意:公式不是万能的,在解题时应注意题目所给条件是否满足使用该公式,同时也要注意计算单位的一致性。
总之,对于高考物理的备考建议是要多做习题,不仅要掌握公式,还要学会在题目中灵活运用,通过大量的练习跟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物理公式高考必考知识点

物理公式高考必考知识点物理公式是高考物理试卷中的常见题型,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公式运用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考必考的物理公式,帮助同学们在备考中更好地掌握和应用。
1. 动力学公式1.1 牛顿第二定律:F = ma这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公式之一,描述物体受力时的加速度变化。
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合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1.2 动量定理:FΔt = Δmv这个公式描述了物体在力作用下的动量变化情况。
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作用力,Δt代表力作用的时间,Δm代表物体的质量变化,v代表物体的速度变化。
1.3 动能定理:W = ΔK这个公式描述了物体在作用力作用下的能量变化情况。
其中,W代表作用力所做的功,ΔK代表物体的动能变化。
2. 电磁学公式2.1 库伦定律:F = k*q1*q2/r^2库伦定律是描述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公式。
其中,F代表电荷之间的静电力,k代表库伦常量,q1和q2代表两个电荷之间的电量,r代表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2.2 电流强度公式:I = Q/t这个公式描述了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线的情况。
其中,I代表电流强度,Q代表电荷数量,t代表时间。
2.3 欧姆定律:U = RI欧姆定律描述了电阻中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其中,U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强度,R代表电阻。
3. 光学公式3.1 Snell定律:n1*sinθ1 = n2*sinθ2这个公式描述了光在介质界面上的折射现象。
其中,n1和n2分别代表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代表入射角和折射角。
3.2 脉冲传播公式:v = fλ这个公式描述了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频率和波长之间的关系。
其中,v代表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f代表光的频率,λ代表光的波长。
3.3 成像公式:1/f = 1/v + 1/u这个公式描述了光学仪器成像的情况。
其中,f代表透镜的焦距,v代表像距,u代表物距。
4. 热学公式4.1 热传导公式:Q = k*A*Δt/d这个公式描述了物体的热传导现象。
高考必背物理公式汇总

高考必背物理公式汇总1. 牛顿第二定律:F = ma这个公式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和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2.力的合成:F=√(Fx²+Fy²)这个公式用于计算两个力合成后的结果。
3. 力的分解:Fx = F * cosθ, Fy = F * sinθ这个公式用于计算一个力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力。
4. 功:W = Fs * cosθ这个公式用于计算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
5.动能定理:W=ΔK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在力作用下动能的变化。
6. 动能:K = ½mv²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的动能。
7. 位移:s = vt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
8.平均速度:v=(v₀+v₁)/2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9.加速度:a=(v-v₀)/t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在匀加速运动中的加速度。
10. 动量:p = mv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的动量。
11.冲量:J=FΔt这个公式用于计算力在一段时间内作用于物体上的冲量。
12.转动惯量:I=mR²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绕自身旋转的转动惯量。
13.角位移:θ=ω₀t+½αt²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在匀加速旋转中的角位移。
14.动能定理(转动):W=ΔE=½Iω²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在转动中动能的变化。
15.引力定律:F=G[(m₁m₂)/r²]这个公式用于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
以上是一些高考物理中常用的、必背的公式汇总。
当然,除了公式,还需要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各种物理问题。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考常用物理知识点公式

高考常用物理知识点公式物理是高考科学类的重要考试科目之一,也是学生们感到头疼的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和应对高考物理考试,我将在本文中总结一些高考常用的物理知识点和公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力学1. 动力学公式力学是物理的基础,也是高考物理考试的重点内容。
在动力学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以下公式:- 动力定律:F=ma(F代表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力的合成:F=Rsinθ(F代表力的合力,R代表合力的大小,θ代表合力与其中一个力之间的夹角)- 摩擦力:f=μN(f代表摩擦力,μ代表摩擦系数,N代表物体所受的法向压力)- 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²)(F代表物体间的万有引力,G代表万有引力常量,m1和m2分别代表两个物体的质量,r代表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2. 动能和机械能公式动能和机械能也是高考中考查的知识点:- 动能公式:E=1/2mv²(E代表动能,m代表物体质量,v代表物体速度)- 位能公式:E=mgh(E代表位能,m代表物体质量,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物体的高度)- 机械能守恒定律:E1 + W = E2(E1代表初始机械能,E2代表末态机械能,W代表外力所做的功)二、热学1. 热力学公式热学是考查高考物理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热力学公式:- 热量传递公式:Q=mcΔT(Q代表热量,m代表物体的质量,c代表物体的比热容,ΔT代表温度变化)-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P代表气体压强,V代表气体体积,n代表气体的物质的量,R代表气体常量,T代表气体的温度)- 热效率公式:η=W/Qh(η代表热效率,W代表系统的有效功,Qh代表高温热量)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也是高考物理中重要的考点之一:- 热力学第一定律:E内=Q-W(E内代表系统内能的变化,Q代表系统所吸收的热量,W代表系统所做的功)- 热力学第二定律:ΔS≥0(ΔS代表系统熵的变化,≥0代表系统熵的变化不小于零)三、光学1. 光学公式光学是高考物理中的另一个重要考点,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光学公式:- 光的折射定律:n1sinθ1=n2sinθ2(n1和n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球面镜公式:1/f = 1/v - 1/u(f代表焦距,v代表像距,u代表物距)- 透镜公式:1/f=(n-1)(1/R1-1/R2)(f代表焦距,n代表折射率,R1和R2代表透镜的曲率半径)2.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干涉和衍射也是考查高考物理中的重要内容:- 杨氏双缝干涉:d*sinθ = mλ(d代表双缝间距,θ代表干涉条纹角度,m代表干涉级次,λ代表波长)- 衍射公式:d*sinθ = mλ(d代表衍射孔的大小,θ代表衍射角,m代表衍射级次,λ代表波长)以上是高考常用的物理知识点和公式的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常用的重要公式高中物理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者科学课程相衔接,主旨在于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研究的重点是力学。
如下为大家推荐了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1.平抛运动公式总结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 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原子和原子核公式总结
1.α粒子散射试验结果a)大多数的α粒子不发生偏转;(b)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c)极少数α粒子出现大角度的偏转(甚至反弹回来)
2.原子核的大小:10-15~10-14m,原子的半径约10-10m(原子的核式结构)
3.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hν=E初-E末{能级跃迁}
4.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见第三册P63〕}
5.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α粒子是氦原子核)、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γ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α衰变与β衰变、半衰期(有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所用的时间)。
γ射线是伴随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见第三册P64〕
6.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E:能量(J),m:质量(Kg),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7.核能的计算ΔE=Δmc2{当Δm的单位用kg时,ΔE的单位为J;当Δm用原子质量单位u时,算出的ΔE单位为uc2;1uc2=931.5MeV}〔见第三册P72〕。
注:
(1)常见的核反应方程(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等核反应方程)要求掌握;
(2)熟记常见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
(3)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依据实验事实,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关键;
(4)其它相关内容: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见第三册P49〕/氢原子的电子云〔见第三册P53〕/放射性同位数及其应用、放射性污染和防护〔见第三册P69〕/重核裂变、链式反应、链式反应的条件、核反应堆〔见第三册P73〕/轻核聚变、可控热核反应〔见第三册P77〕/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3.光的反射和折射公式总结
1.反射定律α=i {α;反射角,i:入射角}
2.绝对折射率(光从真空中到介质)n=c/v=sin /sin {光的色散,可见光中红光折射率小,n:折射率,c:真空中的光速,v:介质中的光速,:入射角,:折射角}
3.全反射:1)光从介质中进入真空或空气中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sinC=1/n
2)全反射的条件: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注:
(1)平面镜反射成像规律: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像与物沿平面镜对称;
(2)三棱镜折射成像规律:成虚像,出射光线向底边偏折,像的位置向顶角偏移;
(3)光导纤维是光的全反射的实际应用〔见第三册P12〕,放大镜是凸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4)熟记各种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利用反射(折射)规律、光路的可逆等作出光路图是解题关键;
(5)白光通过三棱镜发色散规律:紫光靠近底边出射见〔第三册P16〕
4.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公式总结
1.LC振荡电路T=2π(LC)1/2;f=1/T {f:频率(Hz),T:周期(s),L:电感量(H),C:电容量(F)}
2.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c=
3.00×108m/s,λ=c/f {λ:电磁波的波长(m),f:电磁波频率}
注:
(1)在LC振荡过程中,电容器电量最大时,振荡电流为零;电容器电量为零时,振荡电流最大;
(2)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磁(电)场;
(3)其它相关内容:电磁场〔见第二册P215〕/电磁波〔见第二册P216〕/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见第二册P219〕/电视雷达〔见第二册P220〕。
5.气体的状态参量
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
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
注:
(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
(2)公式3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