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信息技术考试大纲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4年自命题初试大纲-809-软件工程专业基础

202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阶段:初试科目满分值:150考试科目: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科目代码:809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长:180分钟一、科目的总体要求掌握软件工程的概念、过程、技术和方法,能够运用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代码实现、软件测试的相关方法和技术进行分析、设计、实现。
二、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软件工程专业基础》主要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如下:1、了解软件工程基本概念,包括软件工程的发展、定义、生命周期,以及软件工程过程、方法和技术。
2、理解软件可行性分析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够进行软件系统可行性分析,包括构建数据流图、建立数据字典。
3、了解软件需求分析任务,能够进行软件需求分析,包括确定需求分析任务、构建实体-关系图、建立软件系统数据规范、构造状态转换图。
4、熟悉软件系统概要设计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够进行软件系统概要设计,包括软件设计的原理、软件设计的过程、启发式规则方法。
5、了解软件系统详细设计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能进行软件系统详细设计,包括过程设计工具的应用、程序复杂度的定量度量。
6、掌握软件系统程序实现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测试方法,能够针对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包括编码规范、软件测试基础、单元测试方法、集成测试方法、确认测试方法、白盒测试技术、黑盒测试技术。
7、掌握面向对象的方法学。
包括面向对象的方法学概述、面向对象的概念、面向对象建模、功能模型。
三、题型结构考试包含题型: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应用题。
四、参考书目《软件工程导论》第6版张海藩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809)电子技术综合考试大纲

(809)电子技术综合考试大纲一、考察目标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模拟电子技术中常用基本电路的组成,工作特性和应用场合;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
(2) 能够识别典型的常用基本模拟电路结构并能分析其工作特性,能计算有关静态和动态参数;能对有关的元器件进行选取,能根据需求进行适当的电路调整。
(3) 能基于模拟电子技术基本理论与原理,分析和解释给定模拟电子系统(典型的常用基本模拟电路模块基于某种功能的组合)的工作原理、功能、特点。
(4)能够运用模拟电子技术基本知识判断、表达模拟电子技术问题,根据所学模拟电子技术基本理论与原理,实现基本功能单元模块的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1)基本数制、码制间的转换及逻辑函数的转换和简化;从典型逻辑问题描述中抽象出其逻辑表达式;分析典型TTL与CMOS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以及相关的工程应用问题。
(2)给定逻辑功能,能够完成基于SSI和MSI的典型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给出典型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能够分析其实现的逻辑功能。
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组成典型逻辑电路的能力,初步具有设计、安装、调试电子电路,排除常见故障的能力。
(3)能够完成施密特、单稳态、多谐振荡器等典型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具有在工程实践中定量分析计算(包括合理的近似)基本电路性能指标的能力。
(4)能够用VHDL语言完成典型数字电路的硬件描述,能运用RAM、ROM及低密度PLD等器件完成典型组合逻辑及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能正确地应用这些知识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主要内容1. 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
2.常用基本模拟电路结构与原理分析,计算有关静态和动态参数;能对有关的元器件进行选取,能根据需求进行适当的电路调整。
3.根据实际功能要求,进行基本功能单元模块的设计。
4. 从典型逻辑问题描述中抽象出其逻辑表达式;分析典型TTL与CMOS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以及相关的工程应用问题。
807 信息技术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807 信息技术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信息技术基础综合》是 2023 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电子信息专业【人工智能】方向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人工智能】项目是一个基于自动化、计算机以及电子通信等一级学科基础上设立的一个多学科交叉工程硕士项目,本专业课考试科目力求能够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相关理论及技术上所具备的基础知识、核心技能、自主创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选拔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知识技能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质的优秀考生入学。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方向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核心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满分 150 分,题型包括:填空题、是非判断题、选择题,名词解释,计算题等。
四、参考书目:《模式识别》张学工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10 年3 月)五、考试内容1模式识别基础1.1模式与模式识别的概念1.2模式识别的主要方法1.3监督模式识别与非监督模式识别1.4模式识别系统举例1.5模式识别系统的典型构成2 统计决策方法2.1统计决策方法的基本概念2.2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2.3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2.4两类错误率、Neyman-Pearson 决策与 ROC 曲线2.5正态分布时的统计决策2.5.1正态分布及其性质回顾2.5.2正态分布概率模型下的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2.6错误率的计算2.6.1正态分布且各类协方差矩阵相等情况下错误率的计算2.6.2高维独立随机变量时错误率的估计2.7离散概率模型下的统计决策3 概率密度函数估计3.1概率密度函数的估计的基本概念3.2最大似然估计3.2.1最大似然估计的基本原理3.2.2最大似然估计的求解3.2.3正态分布下的最大似然估计3.3贝叶斯估计与贝叶斯学习3.3.1贝叶斯估计3.3.2贝叶斯学习3.3.3正态分布时的贝叶斯估计3.3.4其他分布的情况3.4概率密度估计的非参数方法3.4.1非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与直方图方法3.4.2k 近邻估计方法3.4.3Parzen 窗法4 线性分类器4.1线性判别函数4.2Fisher 线性判别分析4.3感知器4.4最小平方误差判别4.5最优分类超平面与线性支持向量机4.5.1最优分类超平面4.5.2大间隔与推广能力4.5.3线性不可分情况4.6多线性分类器4.6.1多个两类分类器的组合4.6.2多类线性判别函数5 非线性分类器5.1分段线性判别函数5.1.1分段线性距离分类器5.1.2一般分段线性判别函数5.2二次判别函数5.3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5.3.1神经元与感知器5.3.2多个感知器组合5.3.3基于反向传播算法的多层感知器5.4支持向量机5.4.1广义线性判别函数5.4.2核函数变换与支持向量机5.4.3多类支持向量机5.4.4用于函数拟合的支持向量机5.5核函数机器5.5.1大间隔机器与核函数机器5.5.2核Fisher 判别6 其他分类方法6.1近邻法6.1.1最近邻法6.1.2k-近邻法6.1.3近邻法的快速算法6.1.4剪辑近邻法6.1.5压缩近邻法6.2决策树与随机森林6.2.1非数值特征6.2.2决策树6.2.3过学习与决策树的剪枝6.2.4随机森林6.3Logistic 回归6.4Boosting 方法7 特征选择7.1特征的评价准则7.1.1基于类内类间距离的可分性判据7.1.2基于概率分布的可分性判据7.1.3基于熵的可分性判据7.1.4利用统计检验作为可分性判据7.2特征选择的最优算法7.3特征选择的次优算法7.4特征选择的遗传算法7.5以分类性能为准则的特征选择方法8 特征提取8.1基于类别可分性判据的特征提取8.2主成分分析方法8.3Karhunen-Loѐve 变换8.3.1K-L 变换的基本原理8.3.2用于监督模式识别的 K-L 变换8.4K-L 变换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举例8.5高维数据的低维显示8.6多维尺度法8.6.1MDS 的基本概念8.6.2古典尺度法8.6.3度量型 MDS8.6.4非度量型 MDS8.6.5MDS 在模式识别中的引用8.7非线性变换方法简介8.7.1核主成分分析(KPCA)8.7.2IsoMap 方法和 LLE 方法9 非监督模式识别9.1基于模型的方法9.2混合模型的估计9.2.1非监督最大似然估计9.2.2正态分布情况下的非监督参数估计9.3动态聚类算法9.3.1 C 均值算法9.3.2ISODATA 方法9.3.3基于样本与核的相似性度量的动态聚类算法9.4模糊聚类算法9.4.1模糊集的基本知识9.4.2模糊 C 均值算法9.4.3改进的模糊 C 均值算法9.5分级聚类方法9.6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9.6.1SOM 网络结构9.6.2SOM 学习算法和自组织特性9.6.3SOM 用于模式识别10模式识别系统的评价10.1监督模式识别方法的错误率估计10.1.1训练错误率10.1.2测试错误率10.1.3交叉验证10.1.4自举法与.632 估计10.2有限样本下错误率的区间估计问题10.2.1问题的提出10.2.2用扰动重采样估计 SVM 错误率的置信区间10.3特征提取与选择对分类器性能估计的影响10.4从分类的显著性推断特征与类别的关系10.5非监督模式识别系统性能的评价。
哈尔滨理工大学809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组成原理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 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
3. 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
(二)存储系统组织与结构 考试内容 理解存储系统组织的原理和层次结构;主存储器组织。 考试要求 1. 掌握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
参考书目: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 2 版)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和用基本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并且会进行模型 机的简单设计。
二、试卷结构(满分 75 分)
内容比例:
计算机组成原理概念掌握 约 20 分
809 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组成原理
《数据结构》部分
参考书目: 《数据结构(C 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年 3 月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重要数据结构、基本算法,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实现算法。
二、试卷结构(满分 75 分)
内容比例:
基本概念 约 10 分
2. 掌握主存储器组织,存储系统组织。 3. 理解高速缓存与虚拟存储器原理。 4. 设计半导体存储器逻辑,主存与 CPU 的连接。 (三)接口与通信 考试内容 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直接程序传送、中断等方式及接口。 考试要求 1. 掌握直接程序传送方式及接口。 2. 掌握程序中断方式及接口。 3. 掌握 DMA 方式及接口。 4. 系统总线 (四)计算机运算 考试内容 理解数据信息的表示;主要运算方法及算术逻辑单元。 考试要求 1. 定点数与浮点数表示,带符号数与不带符号数的表示,机器数与真值,字符与字符串的表示,汉字的表示,校验码。 2. 主要运算方法和运算部件。 3. 算术逻辑单元。 (五)CPU 的组织 考试内容 了解 CPU 的组成;指令格式、功能、类型以及信息的表示;时序的控制方式;总体设计一台模型机。 考试要求 1. 掌握 CPU 的组成。 2. 了解指令格式、寻址方式、指令的功能和类型。 3. 掌握时序控制方式与时序系统。 4. 设计一台模型机的总体结构。 5. 设计模型机的微程序。 6. 设计模型机组合逻辑控制器。
信息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信息技术基础考试大纲一、简介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对信息技术基础有一个准确的评估,制定信息技术基础考试大纲是必要的。
二、考试目的信息技术基础考试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估考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考试,考生能够展示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掌握程度,为进一步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依据。
三、考试范围1. 计算机理论基础1.1 计算机硬件结构1.2 计算机软件基础1.3 计算机网络基础2. 操作系统基础2.1 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分类2.2 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功能2.3 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2.4 操作系统的维护和优化3. 数据库基础3.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3.2 数据库的组成和结构3.3 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应用3.4 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4. 网络与通信基础4.1 网络的基本概念4.2 网络体系结构4.3 常见网络设备和协议4.4 网络安全与管理5. 程序设计基础5.1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5.2 常见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和应用 5.3 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5.4 程序调试和测试四、考试形式信息技术基础考试采取笔试形式,考试时长为3小时。
考试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具体考试题型和分值比例将在考前公布。
五、考试评分办法考试采用百分制评分,总分为100分。
不同题型的得分方式如下:1. 选择题:每题1分,答错不扣分。
2. 填空题:每题2分,答错不扣分。
3. 简答题:每题10分,答错扣1分。
六、考试要求考生需具备以下能力和知识:1. 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基础。
2. 熟悉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功能,能够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3. 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管理方法,能够进行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
4. 了解网络与通信的基本原理,熟悉常见的网络设备和协议。
5. 掌握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七、考试参考资料1. 《计算机科学导论》2. 《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3. 《数据库系统概论》4.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5. 《程序设计语言与方法》八、总结信息技术基础考试大纲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客观的评估考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和知识。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大纲解析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大纲解析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学生必备的素养之一。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大纲则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解析一下这份大纲,了解其重要内容和对学生的要求。
首先,初中信息技术考试大纲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组成结构、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等。
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操作系统来管理文件和资源。
在网络应用方面,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如IP 地址、域名、网络协议等。
能够熟练使用浏览器进行信息检索和浏览,并且懂得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和安全性。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至关重要。
编程语言也是大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虽然对于初中生来说,编程的难度不会过高,但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基本的编程概念,如变量、数据类型、控制结构等。
通过学习简单的编程语言,如 Python 或 Scratch,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大纲也对此有所涉及。
学生需要学会图片处理、音频视频编辑等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制作出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还能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对于办公软件的应用,如 Word、Excel 和 PowerPoint,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文档编辑、数据处理和演示文稿制作等功能。
这些技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那么,为什么初中信息技术考试大纲要涵盖这些内容呢?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成为了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
另一方面,通过学习信息技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大纲的要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设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在操作中提高技能。
809数字电子技术考试大纲

数字电子技术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1.考查考生对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的理解程度;
2.考查考生应用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的能力;
3.考查考生对脉冲电路、A/D、D/A转换器工作原理的了解和对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应用程度。
(二)考试内容
1.数字逻辑基础
数制的表示及转换;逻辑代数的定律与规则;逻辑函数的化简。
2.逻辑门电路
CMOS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及特性;TTL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及特性;CMOS与TTL电路的接口。
3.组合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特点;小规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常用的中规模集成电路(译码器、编码器、数据选择器、数值比较器)的原理、分析及应用设计;算术运算电路及奇偶校验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竞争-冒险的概念及判断。
4.时序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特点;触发器的原理及分析;由触发器构成的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常用的中规模集成电路(寄存器、计数器)的原理、分析及应用设计;顺序脉冲发生器的原理、分析及设计。
5.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器件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各类存储器的原理及存储器的扩展;通用阵列逻辑GAL的原理及VHDL程序设计。
6.数字系统设计基础
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数字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809)数据结构考试大纲

(809)数据结构考试大纲你可以把这个考试大纲想象成一个超级详细的寻宝图。
这个宝藏呢,就是在数据结构这个大冒险里取得好成绩。
比如说,就像你玩那种搭积木的游戏。
每一块积木就像是数据结构里的一个小元素。
这个考试大纲会告诉你,你得知道有哪些形状的积木(就像不同类型的数据结构)。
像有那种长长的长方形积木,可能就像是线性的数据结构,就像排队的小朋友一样,一个挨着一个,整整齐齐的。
那这个大纲还会提到树状的数据结构呢。
这就像是一棵大树,树干上有树枝,树枝上又有小树枝。
比如说咱们学校的家族树,校长在最上面,就像树干,然后各个年级的老师就像树枝,而每个班级的小朋友就像小树枝上的树叶。
你得明白这些树枝和树叶是怎么连接在一起的,就像在数据结构里要知道树状结构里节点之间的关系。
还有哦,就像你整理自己的小玩具箱。
你得把相同类型的玩具放在一起,这样找起来就方便。
在数据结构里,也有对数据进行排序的要求。
比如说按照大小、颜色或者功能来排序。
就像你把红色的小皮球放在一起,蓝色的小汽车放在一起一样。
在这个考试大纲里呀,还可能会说到查找数据的方法。
这就像你在一群小朋友里找你的好朋友。
你可以一个一个看过去,这是一种比较笨的办法,但是也能找到。
就像在数据结构里的顺序查找。
还有更聪明的办法呢,就像你知道你的好朋友在第几排第几列,一下子就能找到他,这就像数据结构里的一些快速查找算法。
这个考试大纲还会告诉你关于数据结构的存储方式。
这就像你要把自己的宝贝小贴纸保存起来。
你可以把它们放在小盒子里,一个一个叠着放,也可以按照某种规律放在相册里。
在数据结构里,数据也有不同的存储方法,有的是顺序存储,就像小贴纸叠放,有的是链式存储,就像把小贴纸用小绳子串起来。
虽然这个数据结构考试大纲听起来有点复杂,但是只要你把它想象成生活里的这些有趣的事情,就会觉得容易多啦。
就像你每次玩游戏之前,都要先知道游戏规则一样,这个考试大纲就是数据结构这个大游戏的规则。
只要你按照这个规则去探索,就一定能在这个数据结构的世界里玩得开心,还能取得好成绩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大纲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信息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信息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
2.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和分类。
✧计算机中的数据与编码。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功能。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功能。
包括:中央处理器、总线、内存储器、外
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3.计算机软件系统知识
✧指令和指令系统、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其组成: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操作系统的概念、分类及主要功能;语言的类型及语言处理程序。
✧文件及文件的管理:文件的定义、命名规则、以及通配符的使用。
4.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组成与功能。
✧网络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
✧局域网的特点和组成;局域网的主要拓扑结构。
✧局域网组网的常用技术。
5.因特网(Internet)基础知识
✧因特网的基础知识。
包括:因特网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因特网简介。
✧因特网提供的主要服务;因特网的通信协议;IP地址和域名;因特网的接入方式。
✧万维网主要术语。
包括:网页、主页、统一资源定位器(URL)、超文本、超级链接。
Outlook Express软件的使用。
✧电子邮件基础知识及Outlook Express软件的使用。
✧计算机病毒和网络安全知识。
包括: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分类和预防;网络黑
客和防火墙的概念。
6.多媒体信息处理知识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包括:媒体及其分类、多媒体及其主要特征。
✧多媒体的重要媒体元素。
包括:文本、音频、图形和静态图像、动画、视频。
✧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
7. 常用软件:Word 2003、Excel 2003、PowerPoint 2003、FrontPage 2003、Internet Explorer、Outlook Express的使用及相关概念。
第二部分 Windows XP中文操作系统
1.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桌面操作:
✧文件或文件夹的添加、删除、移动、复制。
✧快捷方式的创建、删除、重命名。
◆窗口操作:
✧打开、关闭、最小化、最大化、还原窗口操作。
✧调整窗口大小、移动窗口操作。
✧改变窗口排列方式和显示方式。
✧多窗口的排列和窗口切换。
✧打开各类菜单、选择菜单项。
✧获取帮助的方法。
2.Windows XP主要部件的应用
✧资源管理器。
包括:文件和文件夹的浏览,查找,移动、复制、删除和重命名,属性
的设置。
✧我的电脑。
包括:磁盘格式化、软盘复制、检查磁盘空间、修改卷标。
✧回收站。
包括:恢复、删除回收站中的文件,清空回收站。
✧控制面板。
包括:
✧设置显示参数:背景和外观、屏幕保护程序、颜色和分辨率。
✧添加、删除硬件;添加或删除程序。
✧添加、删除输入方法;添加、删除打印机。
✧附件工具的使用。
第三部分 Word 2003文字处理软件
1.文字编辑的基本操作
✧Word 2003的启动与退出。
✧文档操作。
包括:文档的建立、打开、保存、另存和关闭,文档的重命名。
✧视图操作。
包括:视图、工具栏、显示比例的选择;标尺、坐标线、段落标记的显示。
✧文字的插入、改写和删除操作,字块的移动和复制操作。
✧字符串查找和替换。
2.文字排版操作
✧设置页面:纸型、页边距、页眉和页脚边界。
✧设置文字参数:字体、字形、字号、颜色、效果、字间距等。
✧设置段落参数:各种缩进参数、段前距、段后距、行间距、对齐方式等。
✧设置项目符号和编号。
✧分栏。
✧脚注和尾注。
✧插入页眉、页脚和页码操作。
3.插入表格操作
✧创建表格。
包括:自动插入和手工绘制。
✧调整表格。
包括:插入/删除行、列、单元格,改变行高和列宽,合并/拆分单元格。
✧单元格编辑。
包括:选定单元格、设置文本格式、文本的录入、移动、复制和删除。
✧设置表格风格。
包括:边框和底纹。
4.图文混排操作
✧绘制图形。
包括:图形的绘制、移动与缩放,设置图形的颜色、填充和版式。
✧插入图片。
包括:插入剪贴画、艺术字和图片文件;以及它们的编辑操作。
✧文本框的使用。
✧对象的嵌入与链接操作。
✧多个对象的对齐、组合与层次操作。
第四部分 Excel 2003电子表格软件
1.Excel应用程序的基本操作
✧Excel应用程序的启动与退出。
✧工作簿操作。
包括:新建、打开、保存、另存、关闭工作簿。
✧工作表操作。
包括:选定工作表、插入/删除工作表、插入/删除行与列、调整行高与
列宽、命名工作表、调整工作表顺序、拆分和冻结工作表、打印工作表。
✧单元格操作。
包括:选定单元格、合并/拆分单元格、设置单元格格式。
✧输入数据操作。
包括:输入基本数据、输入公式与自动填充,修改、移动、复制与删
除数据。
2.图表操作
✧创建图表。
包括:嵌入式图表和图表工作表。
✧图表编辑。
包括;编辑图表对象、改变图表类型和数据系列、图表的移动和缩放。
3.数据管理和分析
✧数据排序操作。
包括:简单排序和复杂排序。
✧数据筛选操作。
包括: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数据分类汇总和建立数据透视表操作。
第五部分因特网应用
1.万维网(WWW)应用
✧IE 浏览器设置。
包括:界面设置和Internet选项设置。
✧页面浏览操作。
包括:打开、浏览Web页。
✧保存信息操作。
包括:保存页面、部分文本、图片、链接页。
✧收藏夹操作。
包括:将Web页添加到收藏夹、整理收藏夹。
✧搜索引擎的使用。
包括:分类搜索和关键字搜索。
✧页面的打印和脱机浏览。
✧下载文件操作。
2.电子邮件(E-mail)应用
✧Outlook Express的运行和设置。
包括:创建帐号和管理帐号。
✧撰写电子邮件。
包括:选择信纸和收件人、设置文本格式和优先级、插入附件、图片
和超级链接等。
✧收发电子邮件。
包括:接收、阅读、回复、转发电子邮件。
✧管理文件夹。
包括:收件箱、发件箱、已发送邮件、已删除邮件和草稿文件夹。
✧管理通讯簿。
包括:添加联系人、创建联系人组,以及删除操作。
第六部分 PowerPoint 2003制作演示文稿软件
1.PowerPoint应用程序的基本操作
✧PowerPoint应用程序的启动与退出。
✧创建新演示文稿操作。
包括:选择模板、版式、添加幻灯片,以及文本的编辑,图片、
图表的插入,视图的使用。
✧打开、浏览、保存和关闭演示文稿操作。
✧幻灯片的插入、移动、复制和删除操作。
✧多媒体对象的插入,幻灯片格式的设置,演示文稿的打包和打印。
2.加入动画效果
✧为幻灯片中的对象预设或自定义动画效果。
✧对幻灯片的切换设置动画效果。
✧插入超级链接。
包括:设置“动作按钮”和“超链点”。
第七部分 FrontPage 2003网页制作软件
1.网页的基本操作
✧创建新的网页。
✧打开已有的网页。
✧网页的保存。
✧网页的属性设置。
2.网页的设计
✧文本的编辑。
✧图像操作:插入图像、设置图像的属性、保存包含图像的网页。
✧表格:表格的基本组成、建立和编辑表格、表格的属性设置。
✧超级链接:文本超链接的建立与设置、图像超链接、热点区域、书签。
✧表单:创建表单、插入表单元素、表单属性。
✧框架结构:创建框架网页、更改框架链接的网页、框架属性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