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冷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空冷岛的工作原理ppt

THANKS
感谢观看
先进风扇技术
大风量风扇
采用大风量、低噪音的风 扇,确保空气流通畅通, 降低设备温度。
风扇调速技术
根据设备温度变化,自动 调节风扇转速,实现节能 降噪。
风向控制技术
通过改变风扇叶片形状或 安装导流板等措施,控制 风向,使散热更加均匀有 效。
智能化控制系统
温度监测
故障诊断与报警
实时监测设备温度,为控制系统提供 准确的数据支持。
散热器
负责将热量从冷却介质 中传递给空气,降低冷
却介质温度。
风扇
提供空气流动动力,使 空气流过散热器进行热
交换。
冷却介质循环泵
驱动冷却介质在系统中 循环流动,保证散热效
果。
控制系统
监测并控制冷却系统运 行状态,确保系统安全
、高效运行。
空气流动路径与热交换过程
空气流动路径
风扇吸入环境空气,引导空气流过散热器,最后排出热空气 。
在缺水地区的火电厂中,直接空冷系统可将汽轮机排汽通过空冷 凝汽器直接冷凝成水,具有显著的节水效果。
间接空冷系统
采用表面式凝汽器间接冷却汽轮机的排汽,通过冷却水系统将热量 传递给空气,实现热交换。
混合式空冷系统
结合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的优点,具有更高的冷却效率和灵活性。
化工行业应用案例
合成氨装置
空冷器用于合成氨装置中的气体冷却,提高合成效率和产品质量 。
当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时,控制系统 能够及时诊断并发出报警信号,便于 维护人员及时处理。
自动控制
根据温度监测结果,自动调节散热器 风扇转速和风向,确保设备在最佳状 态下运行。
2023
PART 04
性能评价与指标体系
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简介介绍

11
2.国内NDC的发展历程
1993年比利时HAMON-LUMMUS公司首先提出Natural Draft Condenser的概念,即后来被广泛谈论的NDC系统,它的核心概念就 是用自然抽风冷却塔替代ACC系统的风扇强制鼓风。但该研究只停留 在空冷凝汽器塔内屋脊水平布置的层面上,简单的说,就是去掉ACC
16
17
3.目前NDC的最新发展
最近SPX公司提出了他们特有的自然通风冷却
系统 (NDC),该系统正在专利申请中。
该技术是基于现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创新 发展起来的: (1)自然通风 间接空冷塔的冷却三 角布置 ;(2)六角型直接冷却的垂直SRC布置 (3)ACC系统;(4)单排管(SRC--Single Row tube Condenser ) 。
6
表面间接空冷机组原则性汽水系统
国内该系统早期(1993.11 )在山西太原二厂安装,近期300MW和 600MW机组大量安装。
7
1.2混和间冷 又名海勒系统。在汽机房内安装有喷射混合式凝汽器,汽机房外建有自然 通风空冷塔。散热器一般也是以冷却三角的方式布置塔外周圈,在冷却三角的 缺口处装有百叶窗,该百叶窗用于调节冷却风量,并且是防冻的主要手段。该 系统还配有循环水泵、能量回收(兼调压)水轮机和膨胀水箱等设备。
3
初步掌握了间接空冷系统设计技术。近年来,国内设计院通 过自主研发和与国外公司联合设计,逐步掌握了300MW 、600MW间接空冷系统设计技术。 我国直接空冷系统设计同样经历了与国外公司联合设计 到自主化设计的发展过程。大同二厂二期(2X600MW)扩 建工程为我国投产的首座600MW 大型直接空冷电厂,采用 联合设计模式,空冷系统由GEA 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基 本设计和提供整体性能保证,华北院负责施工图设计;通辽 三期(1×600MW)工程为我国直接空冷系统国产化示范工 程,空冷岛全部由我院自主设计、哈空调自主制造,顾问集 团公司牵头与哈空调组成的联合体共同承担国产化示范工程
空冷岛的工作原理ppt课件

加强环保措施
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空 冷岛运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推动智能化发展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 空冷岛的智能化运行和维护,提高运 行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 作,共同推动空冷岛技术的发展和创 新。
空气质量流量
反映空冷岛处理空气量的参数,与冷却效率密切相关。
压力损失
空冷岛对空气流动产生的阻力,影响风机的能耗和冷却效果。
评价方法
采用综合性能指数,综合考虑冷却效率、空气质量流量和压 力损失等因素,对空冷岛性能进行全面评价。
影响因素分析
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湿度和风速等 气象条件对空冷岛性能有 显著影响。
自动化技术
空冷岛的自动化技术包括自动启停、 自动调节和远程监控等功能,以提 高空冷岛的智能化水平和降低运行 成本。
控制策略
针对空冷岛的运行特点,可以采用 PID控制、模糊控制等控制策略,以 实现空冷岛的高效稳定运行。04空冷岛性能评价来自优化性能评价指标及方法
冷却效率
衡量空冷岛冷却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比较进出口空气温度 差来计算。
泵等,确保正常运行。
保持空冷岛内部清洁,定期清 理散热器表面的灰尘和杂物,
防止堵塞影响散热效果。
定期对空冷岛进行维护保养, 包括更换润滑油、清洗过滤器 等,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注意空冷岛的运行环境,避免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潮湿或腐 蚀性环境中,以免影响设备性
能。
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
风机故障
可能由于电机损坏、轴承磨损或 叶片变形等原因导致,表现为噪 音大、振动强烈或无法启动等。
控轧控冷技术的发展及在钢管轧制中应用的设想

写 T P技 术是 随着钢铁 材料性 能的提 高 和新 钢 种 MC )
开发 的需要 而产 生 的 ,并 随之 得到 了持 续 的发 展 与
应 用 ,其 可在不 降低 韧性 的前 提下 获得更 高 的强度
王 国栋 ( 9 2 ) 14 一 ,男 ,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中 国工 程 院 院士 ,中 国金 属 学 会 常 务理 事 ,中 国金 属 学 会 轧 钢 学
在 T P技 术 的发 展 历 程 中 ,人 们 首 先 认 识 MC 到 的是控 制轧 制 。控 制轧制 是 一种用 预定 的程序 来
控 制热 轧 钢 的变形 温度 、压 下量 、变 形道 次 、变 形
会副理事长 、轧制理论学术委 员会 主任 。长期从事钢铁 材料轧制理论 、工艺 、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基础和工程 技术研究。先后 主持 和完成多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 计划 ( 7 ) 目、高技术 研究 发展计划 (6 ) 目、国 9 3项 8 3项
时间
( 例如 N ) b 是为了提高奥氏体 的再结晶温度 ,使奥 氏体在 比较 高 的温度下 还 处于未 再结 晶区 ,从 而增 大奥 氏体在 未再 结 晶区 的变形量 ,实现奥 氏体 的硬 化。 仅 通过控 制 轧制对 钢材 性能 的提 高有一 定 的局 限性 。比如 “ 温大 压 下 ” 长 久 以来 形成 的 “ 低 与 趁热 打铁” 的传统观念背道而驰 ,它必然受到设备能力 等 条件 的 限制 。操 作方 面 的 问题 也不 容 回避 。为 了 突破控 N ̄N 的限制 ,同时也是 为 了进一 步强 化钢 F L 材 的性 能 ,在控 制轧制 的基 础上 ,又 开发 了利用 轧 材余 热 进行 热处 理 的控 制冷 却技 术 。控制冷 却 的核
1000MW空冷机组的技术发展及应用前景

( .阳 城 国 际发 电有 限 责 任 公 司 , 山 西 阳城 I 0 8 0 ;2 4 1 2 .山 西 电 力 科 学 研 究 院 ・ 山西 太原
000 ) 3 0 1
000 ; 3 0 1
3 .山 西 省 电 力勘 测 设 计 院 . 山 西 太原
摘 要 :就 我 国特 高压 电 网的建 立和 1 3个大 型煤 炭基 地 的 形成 给 煤 电未 来 带来 新 的格 局 ・论述 了 发 展单机 容 量 10 0MW 超超 临界 燃 煤空冷 机 组的 必然 性 。并对 10 0MW 超超 临界 空冷技 术 的 0 0
建设 特高 压 电网 ,可将 西南 水 电和晋 陕 蒙宁煤
电大 规模 向 中东部 电力 负荷 中心 输送 ,相 应 减少 中
燃 煤 电厂 的布局 必 然做 出重 大调 整 ,将分 散 建厂转
东部 建设燃 煤 电 厂 。在 改善 受 电地 区环保 压力 的同 时 ,还 可 降 低 我 国 大 气 污 染 等 造 成 的 总 体 环 保
收 稿 日期 :2 0 — 卜2 . 修 回 日期 :2 0 一2l 0 61 8 0 6 l一 l 作 者 简 介 :张 瑞 海 ( 9 6) 16 ,男 , 山 西 朔 州 人 , 18 9 8年 毕 业 于 华 北 电 力 大 学 热 能 动 力专 业 ,工 程 师 ; 王 天 正 (9 5) 16 一 ,男 , 山 西 应 县 人 , l8 9 7年 毕 业 于 太 原 工 业 大 学 电机 没计 与制 造 专 业 ,高 级 工 程 师 ; 王 佩 璋 (9 2) 13 ・ ,男 ,河 北 怀 来 人 , l6 9 6年 毕 业 于 北 京 水 利水 电学 院 水 工 专业 ,高 级 T 程 师
直接空冷技术在中国发展探讨

环境 风 风 温受昼 夜 、 节 影响 很 大 , 季 因为 多数 空冷 电站建设 在 中西部 地 区, 这些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 极端温差甚至可以超过4 ℃, 0 这对空冷岛的安
全 运行 及 电站运 行人 员的 素质提 出了巨大 的 挑战 。 冬季 时这些 区域 的环境 温度较低 , 由于 空冷 岛的翅 片管管束直 接裸露在 且 外 界环 境下 , 这样 部分 翅片管 可能 由于换 热能 力较 大 , 致使管 内温度 过低 是 内 部 的汽 轮机排 汽直 接结冻 , 冻 的翅片管 会 阻塞 内部蒸 汽的正 常流通 , 整个 结 使 空冷 岛无法 运行 。 如果 温度 过低 , 部分 翅片管 由于 热胀 冷缩的 作用 可能会被 冻 裂 , 使空 冷岛难 以维 持其真 空度 , 对 电站的 安全经 济运行 造成 了很大 的 隐 致 这 患 。 以 为 了保 护 空冷 岛 , 所 在机 组停 运时 , 首先 将空 冷 岛中残 留 的凝结 水 或 应
的问题 。 2 1环 境 风作用 下 的热风 回流 问题
蒸汽排尽, 以免使滞留在空冷岛中的凝结水或者蒸汽在低温下冷却凝结, 阻塞 管 道流 通。 或者在 机组 在低 负荷运行 时 也应该 注意 机组 的防冻 , 此时 汽轮机 排 汽减 少 , 入每个 翅片管 的蒸汽量也 减少 , 进 如果恰逢 在冬季 , 此时空冷 岛换热 温 差大就是是内部蒸汽快速凝结, 极端情况下就使 内部管束结冻。 与之相 反 的是 , 季时 外部 的环境 温度又 很高 , 在夏 空冷 岛的平均 换热温 差 急剧减小, 空冷岛换热能力也与之迅速下降, 致使空冷岛冷却能不不足, 使凝汽 器 背压 过高 , 直接 影响 机组运 行 的经济 运 行。 国外研 究空 冷 电站 起步 较早 , 已经积 累了较 为大 量的实 际运行 经验 , 国 但 内由于开发研究直接空冷技术时间比较短, 在实际运行理论及操作上难以和国 外水 平相 匹敌 , 这也是 空冷技术 自从 引进 国 内后出现很 多 问题 的一个很重 要 的 原因。 举例 来说 , 季如何 依据 机 组 负荷 、 冬 环境 气 温和环 境 风 向来 调 节风机 群 的运 行 方式 、 投入 空冷 风机的 数量 以及 哪些风机 参 与运行 , 这是 我们 当前迫 切 需要 向国外学 习的 。
直接空冷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0 0 6年 第 2 卷 第 2期 1 ( 总第 7 5期 )
文章编号 : 10 —6 4 (0 6 0 0 5 58 2 0 )2—0 8 1 6—0 4
电
力 学
报
Vo . 1No 22 0 12 . 0 6
J OURNAL EC OF EL TRI OW ER CP
asa c m dn h rs n ie t i coi y tm l c o i t t ep ee tdrc r o l s se g o a— g n
接接触蒸发 , 损耗较大, 若冷却塔为机力通风, 运行
成本也很高 , 但技术简单 , 机组 背压稳 定。缺水地
区采用 这种 方式 较多 。
一
难, 结冻后设备损坏严重。
次冷却介质, 这就是直接空冷技术。
14 混 合 式 凝 汽 器 、 式 晾 水塔 间接 空 冷 . 干
这种系统也称“ 海勒” 式冷却系统, 汽轮机排汽 与循环水直接接触混合换热, 混合后 的水, 2% 约 送回热力循环系统 , 其余送到冷却塔中表面式换热
造价 极 高 , 环 水 阻 力 大 , 行 成 本 较 高 , 冻 困 循 运 防
随着 人 口增 加 、 境 变 化 和 工 业 的 增 量 发 展 , 环
水资源越来越短缺, 价格也开始上涨。火力发电企 业作为用水大户, 从上世 纪 3 0年代末开始把冷却 能力 比水小得多 , 但更廉 价、 无处不在 的空气作为
(u 7) S m.5
直 接 空 冷 技 术 的 发 展 和 应 用
谢 林
( 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神木 7 9 1 ) 13 9
De eo m e nd App ia in o heDie tAi- o i c no o y v l p nta lc to ft r c rCo lng Te h lg
电厂空冷技木在我国的发展

带 表 面 式 凝 汽 器 的 间 接 空 冷 系 统 由 表 面 式 凝 汽 器 与 空 冷 塔 构
成 , 与 常 规 的 湿 冷 系 统 基 本 相 仿 ,不 同 之 处 是 用 表 面 式 对 流 换 热 的 正 蓝 旗 上 都 发 电 厂 2 台 60 0 MW 机 组 ,采 用 有 德 国 巴 克 杜 尔 公 司 设
0% 表 2% 混 目 前 在 发 电 厂 得 到 应 用 的 空 气 冷 却 系 统 有 : 直 接 空 冷 系 统 直 接 空 冷 为 10 , 面凝 汽 式 间 接 空 冷 为 16 。合 凝 汽 式 间 接
(E G A) ;采 用 表 面 式 凝 汽 器 的 间 接 空 冷 系 统 ;采 用 混 合 式 凝 汽 器 的 空 冷 为 10 ; 次 . 冷 系 统 占 地 面 积 小 ; 三 . 接 空 冷 的 运 行 方 2% 其 空 第 直
极 为 重 要 。近 年 来 , 国 火 力 发 电 节 水 技 术 有 了 很 大 发 展 , 中 节 水 直 接 空 冷 机 组 装 机 容 量 约 占 全 部 空 冷 机 组 装 机 总 容 量 的 4 % . 主 我 其 2 居 型 火 电 空 冷 技 术 因 其 显 著 的 节 水 效 果 受 到 广 泛 的 重 视 。 以 60 0 MW 导 地 位 ; 合 式 凝 汽 器 间 接 空 冷 ( 大 同 、 镇 电 厂 模 式 ) 机 容 量 混 如 丰 装
2 2 表 面 式 凝 汽 器 的 问 接 空 冷 系 统 .
技 术 得 到 了 很 大 的 推 广 。 20 年 , 国 电 电 力 大 同 发 电 有 限 责 任 公 05 由
司 负 责 建 设 的 2 6 0 MW 直 接 空 冷 机 组 工 程 首 台 机 组 正 式 投 产 发 *0 电 , 是 我 国 首 台 6 0 MW 直 接 空 冷 机 组 投 产 . 在 2 0 年 , 蒙 古 这 0 而 06 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冷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班级:动本0719
学号:0742021934
姓名:高晓刚
空冷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许多城市及地区相继出现生产与生活用水日益紧张的局面,水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内蒙古、山西等北方地区是我国的能源基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为大火力发电厂提供充足的燃料,同时又是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区。
在这种状况下,直接空冷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地区“富煤缺水”的难题。
1.1湿式冷却方式
湿式冷却方式分直流冷却和冷却塔2种。
湿式直流冷却一般是从江、河、湖、海等天然水体中汲取一定量的水作为冷却水,冷却工艺设备吸取废热使水温升高,再排入江、河、湖、海。
当不具备直流冷却条件时,则需要用冷却塔来冷却。
冷却塔的作用是将挟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空气并散入大气。
1.2干式冷却方式
在缺水地区,补充因在冷却过程中损失的水非常困难,采用空气冷却的方式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空气冷却过程中,空气与水(或排汽)的热交换,是通过由金属管组成的散热器表面传热,将管内的水(或排汽)的热量传输给散热器外流动的空气。
当前,用于发电厂的空冷系统主要有3种,即直接空冷系统、带表面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系统(哈蒙式空冷系统)和带喷射式(混合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系统(海勒式空冷系统)。
直接空冷就是利用空气直接冷凝从汽轮机的排气,空气与排气通过散热器进行热交换。
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主要由喷射式凝汽器和装有福哥型散热器的空冷塔构成,系统中的高纯度中性水进入凝汽器直接与凝汽器排汽混合并将加热后的冷凝水绝大部分送至空冷散热器,经过换热后的冷却水再送至喷射式凝汽器进行下一个循环。
极少一部分中性水经过精处理后送回锅炉与汽机的水循环系统。
哈蒙式间接空冷系统又称带表面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系统,在该系统中冷却水与锅炉给水是分开的,这样就保证了锅炉给水水质。
哈蒙式空冷系统由表面式凝汽器与空冷塔组成,系统与常规的湿冷系统非常相似。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空冷系统的装机容量中,直接空冷系统约占43%,表面式凝汽器间接空冷系统约占24%,混合式凝汽器间接空冷系统约占33%。
2直接空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轮机排汽在空冷凝汽器中被空气冷却而凝结成水,排汽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是在表面式空冷凝汽器内完成。
在直接空冷换热过程中,利用散热器翅片管外侧流过的冷空气,将凝汽器中从处于真空状态下的汽轮机排出的热介质饱和蒸汽冷凝,最后冷凝后的凝结水经处理后送回锅炉。
3直接空冷凝汽器的发展现状
直接空冷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围绕直接空冷凝汽器管束进行的。
空冷凝汽器是空冷机组冷端的主要部分,汽轮机排汽将几乎全部在凝汽器中冷凝成冷凝水。
汽轮机排出的蒸汽在凝汽器翅片管束内流动,空气在凝汽器翅片管外流动对蒸汽直接冷却。
从提高冷却效率角度出发,一般在管束下面装有风扇机组进行强制通风或将管束建在自然通风塔内,在现有运行的机组中,强制通风方式由于其可调控性能较好等优点而广泛应用。
直接空冷凝汽器由于特点突出,已经逐渐在世界各国进行技术研究并逐步推广应用。
由于间接空冷凝汽器系统相对于直接空冷凝汽器系统设备多、造价高、维修量大、运行难度大且可靠性较差,所以它将只是水冷凝汽器系统和直接空冷凝汽器系统之间的一个过渡,直接空冷凝汽器将是今后
电厂冷却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3直接空冷系统的特点
3.1直接空冷机组的优点
3.1.1耗水量小
在水冷凝汽器机组中,冷却塔的蒸发损失量很大,约占全厂耗水量的90%以上,直接空冷凝汽器采用空气冷却,减少中间的水冷过程。
据统计,采用直接空冷凝汽器系统的机组比水冷凝汽器机组节水70%以上。
由于直接空冷的节水特性,在富煤而干旱缺水地区电站建设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3.1.2占地面积小
直接空冷凝汽器系统没有水冷凝汽器系统中的循环冷却水塔和循环水泵房,建在厂房外,利用厂房与升压站空间,因此,占地面积减少。
3.1.3较高的经济性
在水资源日益紧张、水价不断提高、环保要求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直接空冷系统在经济性方面的优越性也就更加突出。
从投资角度看,直接空冷系统机组造价高,而且运行期间的热耗率较高,但是从长远利益考虑在富煤贫水地区建造电厂及运行所需的费用远比水源充足地区的煤炭运输费用低,并且节约大量用水。
因此,直接空冷系统的整体经济性将高于水冷机组,同时在节约大量用水的同时创造了更高的社会价值。
3.1.4运行安全可靠、防冻效果好
直接空冷机组将整个系统划分为若干单元,如某电厂200 MW机组凝汽器系统划分为24个凝汽单元,在运行期间可以将出现故障的单元与整体隔离进行维修;在降负荷运行及冬天,在满足冷却条件时可以将部单元停运;可以对每台风机进行变速调节,以进行凝结水过冷度和汽轮机背压的调整。
3.2直接空冷系统存在的缺陷
3.2.1机组被压高、变化大
汽轮机被压在超出设计范围时,汽轮机将被迫降低出力,影响机组效率。
由于空气热容量远远小于水,冷却能力低,即使空冷系统具有很大的换热面积,但是机组的被压普遍比湿冷机组高,一般设计背压为15~35 kPa。
环境温度对机组被压影响也很大,一些地区机组由于环境温度影响,在冬季被压能降到设计被压的2/3以下,夏天却升到设计被压的200%以上,因此,汽轮机必须能适应较宽背压范围的需要。
虽然直接空冷机组的汽轮机可以适应较大范围的背压变化,但在一年中的某段时间内,由于背压超出设计范围,汽轮机出力将被迫降低。
3.2.2热空气再循环的影响
在直接控冷系统中,由于采用了空冷强制通风,热气出口的空气可能被空气入口吸入进行再循环。
在夏天机组运行中,热空气的再循环严重影响凝汽器的冷却效率。
热空气的再循环与凝汽器的几何参数、外部风速及风向有关。
在凝汽器周围设置挡热板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此外,风机群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风机消耗动力、维护量大、系统的负压区域大等都是空冷机组存在的缺点。
4直接空冷技术发展及其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目前在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人均淡水拥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而煤炭资源却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山西、陕北、宁夏南部、甘肃的东部和南部、新疆的哈密和北疆地区,煤质好、储量丰富,同时接壤的哈萨克斯坦、外蒙都有廉价丰富的煤炭资源,
这为发展火力发电产业确定了良好的外部资源。
在北方地区,常年气温较低,年
平均气温在15℃左右,特别在西北地区,常年平均气温不到10℃,并且许多地区属常年多风地区,气流动性强,又属干旱地区,空气相对湿度小,空气的洁净程度也高,这为空冷机组的冷却系统优化.提高循环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外界环境条件。
另外,在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的原期长达150~200 d之久,需要用大量的热负荷,一些城市为了采暖建了许多燃煤锅炉房,该锅炉换热效率低.粉尘、烟尘污染大,给城市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而采用集中热电联产供暖方式,则可极大的解决上述供热低效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且供热稳定性好,同时也提高了电厂的循环效率,特别对空冷机组而言,可以弥补由于空冷形式机组热效率降低而造成电厂总体成本的上升,在达到了节水的同时,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北方城市供热依据,一般以室外气温为准,从设计角度来考虑,当室外气温降低至5℃时始向热用户供热,供热水温度为55℃,当气温降低至-12℃时达到最高热用户供暖热水温度75℃,以后供暖温度将保持恒定,不在随室外温度变化,热网回水温度根据供水温度和热用户情况维持在35~55℃,以满足用户的采暖要求。
上述供热系统为直接供热方式,对于采用二次换热和经过混水方式供热的采暖系统,供水温度相对要高一些,具体视采暖系统的设计而定,最高可达130℃,这在系统设计上通过增加尖峰加热器可得到解决,回水温度在这时为了保证机组的经济性需保持的低一些,以55℃以下为宜。
从空冷机组运行参数表可看出,目前表面式空冷机组已运行的排气温度从设计上可达到59~82℃,若采用汽轮机排气加热热网采暖回水,考虑表面式换热器自身的端差3~5℃,则凝汽器的冷却水(即热网送水)的出水温度理论上是可以达到77.5~79.5℃,该温度水可直接供至热用户采暖,经散热冷却后可再回到凝汽器冷却汽轮机排气而被加热。
为了进一步提高热网供水温度,从汽轮机的设计上可再适当提高机组的排气温度,使机组末级叶片运行在安全范围内即可。
从机组的运行来看,夏季没有热用户的情况下,空冷水塔为冷却水散热器,在机组富裕、电力充沛的情况下,由于空冷机组设计背压运行范围宽,机组具有较强的调峰能力,可进行调峰,同时以降低由于排气压高造成的热损失;在冬季,热网系统投入运行,机组冷却水的散热主要由热用户完成,在热用户负荷比较低的情况下,空冷水塔可作为辅助散热器,当采暖热负荷较高时,空冷水塔可停用或部分停用,同时水塔散热器采取放空或隔断通风少量通水防冻的措施防止散热器冻坏。
在排气热负荷不足时,可采用机组抽气通过尖峰换热器提高供水温度以满足热用户的采暖求同时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7]。
5小结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淡水资源尤其匮乏,直接空冷技术在节约用水、降低耗水量、降低能耗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它将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行之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的逐年剧增,在富煤缺水地区电厂采用直接空冷技术,从现实及长远利益考虑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采用直接空冷技术、建设节水型电厂将是华北、西北地区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