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教学设计
第九课 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

控制西欧和日本,遏制 苏联,充当世界霸主。
统一货币、人员、物资等可以 自由流通,统一护照,不同国 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 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预习导航
(要求:作读书标记并思考下列问题 ,约3分钟)
1、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近20年,日本经济发展的原 因是什么?日本经济发展的表现是什么? 2、1974——1975年,日本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 么?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什么政策,促进了经 济的发展? 3、1964年,日本哪座城市成功举办了奥运会? 4、什么时间,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的欲望开始膨胀,军费开支不断 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与西欧相比有哪些共同点?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 中国借鉴?
共同点:1.美国的援助或扶植;2.都大力引 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3.发展教育 ; 4.都 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策略。 借鉴: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 系;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 科技,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 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知识目标: 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 ;掌握战后西欧、 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 因。 能力目标:
通过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 取的方式的相同与不同,培养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从 而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 的进步,以此培养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并激发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 原因。 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 意义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说课课件[课件][人教版]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说课课件[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215953312b3169a551a406.png)
32
欧盟的作用:
1.欧盟成立以后,各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性质或地位)
13
从欧共体到欧盟
1965年和1993年美国与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
西欧 16% 其他 49% 美国 35%
第一季度 其他 第二季度 46% 第三季度
西欧 27% 美国 27%
4
2、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1.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 经大体上达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
2. 20世纪50-70年代, 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黄金时代”
5
有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 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 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 ——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
体成立
8
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 1993年
9
1993年欧盟成立
10
布 鲁 塞 尔 的 欧 盟 总 部 大 厦
11
欧盟旗帜
12
欧盟各成员国合作的表现:
1、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 2、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 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 学习或居住; 3、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步调一致。
26
材料一: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 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雨果 材料二:有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 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 ——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 请回答: 1、雨果说的“总有一天”是否到来?材料二中的“经济共同 体”指的是什么? 是 欧洲共同体 2、结合两则材料,说明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的目的是什么? 请在上述材料中找出相关的例子。
教学设计:《西欧与日本》1

第20课《西欧与日本》教学设计【内容主旨】欧洲一体化是二战后世界格局的产物,欧洲通过联合之路,实现了欧洲和平,经济迅速发展,政治地位提升。
二战后的日本在民主化改革、贸易立国、科教兴国、传统文化等作用下,迅速崛起。
西欧、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力冲击了美国霸主地位,它们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了解战后欧洲一体化的原因及影响;了解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漫画《战后的西欧》、视频《大国崛起(片段)》、地图《欧洲一体化》、文字《阿登纳回忆录(节选)》等史料,提取相关历史信息,逐步提高运用史料说明、分析、归纳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图文互证”,提升“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史学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当今多元文明的世界,增强国际意识;从别国的实践中提炼成功经验,理解经济政治发展要尊重传统、尊重历史、关注现实,适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重点难点】1、重点:欧洲一体化;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2、难点:欧洲一体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环节1:通过“欧盟获得2012年诺贝尔和平奖”热点新闻导入新课。
追根溯源,引出问题:欧洲为什么走向联合?设计意图:开宗明义以时事热点切入,欧盟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欧盟有着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设疑激趣,引出欧洲一体化的原因。
环节2:出示漫画《战后的西欧》及相关文字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欧洲联合的原因。
设计意图:结合旧知识,图文互证,以直观而富有情趣的漫画引发兴趣,引导分析漫画的思想主题,从典型材料中归纳提取历史信息,分析欧洲联合的原因。
环节3:多媒体演示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设计意图:地图、图片、文字、动画、流程图等多媒体演示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
环节4:提问:欧洲联合后,有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诺贝尔和平奖是否实至名归?出示图表、历史照片、文字等相关史料,讲述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美国、欧洲、日本经济的发展

危机和 经济的 调整
70年代发生 危机,经济 地位下降; 80年代进行 调整,经济 发展受限 持续稳定发 展,进入新 经济时代
①经济发展弊端日益显露, 受到石油提价的严重打击; ②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新经济 的出现
①改革社会经济; ②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 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 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③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重
4、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 要 增强。 原 5、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
因
阶段 战后的 繁荣
时期
表现(特点)
原因
20世 纪五 六十 年代 20世 纪七 八十 年代
20世纪 九十年 代以来
持续发展,西 部和南部繁荣
①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 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②大力发展 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 业; ③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 境
1973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 、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 共体,成员国扩大到12国。 1993年11月,欧洲共同体更名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为 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1995年,奥地利、芬兰、瑞典加 入,成员国增至15国。 欧洲联盟(欧盟)会徽 2004年5月1日,爱沙尼亚、拉脱 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 发展趋势: 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和 塞浦路斯10国正式加入,欧盟增至25 成员国数量不断增多, 国。 至2007年1月止共有27个成员国, 联合领域不断扩大, 一体化程度不断增强。 总面积432.2万平方公里。 5月9日为“欧洲日”。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 个“黄金时代”。 工业总产值从1961年的5233亿美元上升到 1971年的10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 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1970年美国拥 有世界煤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21%,钢产 量的25%;1971年美国拥有汽车1.11亿辆, 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1970年美国农 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 47.1个人。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公开课教案

20世纪60年代欧洲共同体建立——1993年欧盟成立——
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2007年成员国增至27个
(3)欧盟的性质: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意义: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并提高其国际地位。
二、日本的崛起
二战给日本带来的灾难
1、原因:
(1)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2)美国的扶持
葵城中学公开课教案
科目
历史
公开课类别
区级
执教者
钟翠连
授课班级
初三15
授课地点
授课日期
节
课题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从中吸取经验,更好地建设发展中国。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3)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4)发展教育和科技
2、基本情况:
(1)特点:50年代中期—70年代初: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80年代中期以后,“科技立国”政策。
(3)1964年,东京成功举办奥运会。
三、合作探究:课本P56活动与探究
(三)新课小结
(四)随堂练习
课外作业
完成《随堂优化训练》
教学反思
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能够掌握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并且借鉴经验,更好地建设和发展中国。关于欧盟,可以更深入地分析。
注:本表于公开课后一周内交科组长。
重点、难点
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难点:“欧洲共同体”和“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教学模式、程序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第一章: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1 学习目标:了解西欧战后经济的状况;掌握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原因;了解西欧经济一体化的过程。
1.2 教学内容:西欧战后经济的状况:战争造成的破坏、资源匮乏、失业率高等;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原因: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战后重建、科技进步、市场机制的发挥等;西欧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联盟的成立。
1.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西欧战后经济恢复与发展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西欧经济一体化的意义;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欧洲联盟的成立过程。
第二章:日本经济的崛起2.1 学习目标:了解日本战后经济的状况;掌握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了解日本经济的特点。
2.2 教学内容:日本战后经济的状况:战争造成的破坏、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等;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美国对日本的援助和扶持、日本政府的发展战略、企业家的努力等;日本经济的特点:出口导向型经济、技术创新、企业集团化等。
2.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纪录片;分组讨论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日本企业的成功经验。
第三章:西欧和日本经济的竞争与合作3.1 学习目标:了解西欧和日本在经济领域的竞争与合作;掌握西欧和日本在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优势和劣势;了解西欧和日本在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西欧和日本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市场竞争、贸易摩擦等;西欧和日本在经济合作:欧洲共同体与日本的合作、三国领导人会议等;西欧和日本在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优势和劣势:西欧的优势在于经济一体化,日本的优势在于技术创新等;西欧和日本在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影响: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国际经济秩序等。
3.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西欧和日本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西欧和日本在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优势和劣势;学生进行模拟谈判,代表西欧或日本探讨经济合作的方式。
第四章: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的启示4.1 学习目标:了解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的启示;掌握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经验;能够运用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经验指导本国经济发展。
2023年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_1

2023年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2023年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用图片或表格形式列出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变化情况,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图、表、数据等说明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向学生展示《重建柏林》和《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的比较》,让学生从图表中直接感觉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步伐,并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战后西欧和日本为什么能够获得迅速发展?由此导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明确要求学生标记并记住1、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成立于1993年。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2、20世纪70年代(20世纪晚期),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号经济大国。
(二)欧洲的联合1、帮助学生回忆欧洲国家在两次工业革命后的发展状况,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等内容,为帮助学生分析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做好铺垫。
2、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来分析。
主观条件是西欧国家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并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客观条件则是美国对西欧的援助。
当然,美国对西欧的援助是为了控制西欧,西欧接受援助则是有效地利用了这一外部条件。
工业革命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西欧在人才、技术、管理经验甚至对外经济联系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为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日本经济”课程设置与教学方略探析

“日本经济”课程设置与教学方略探析[摘要]伴随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需要培养越来越多的与之相适应的日语复合型人才。
各个大学分别采取了培养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很多学校开设了“日本经济”“商务日语”方面的课程。
本文笔者试图通过亲身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所得从“选材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调查与分析”三个方面对“日本经济”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进行探索性研究,并且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日本经济”课程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课程设置;选材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调查与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我国加入WTO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日两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与加深。
“据最新统计,2010年中日两国贸易总额已达到3018.5亿美元;在华日资企业超过2万家。
这些企业正是吸纳高校日语毕业生就业的主体。
”[1]7伴随该社会需求,需要培养大量在合资外资企业中会外语、懂商务的日语复合型人才,同时这一需求也促进了我国大学日语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和改革。
各个大学分别采取了培养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很多学校开设了“日本经济”“商务日语”方面的课程。
内容涉及日本经济概论、商务会话、商务写作、经贸翻译、经贸口译、商务日语文章选读等,极大地丰富了日语教学的内涵,也满足了社会对日语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但是目前对于此类课程特别是“日本经济”的课程设置以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使用怎样的教学方略,怎样介入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这一课题的研究比较少。
本文试图通过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所得从“选材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调查与分析”三个方面对“日本经济”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进行探索性研究,并且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日本经济”课程的教学水平。
并为其它学校的同行提供经验切磋,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学设计
第十三课欧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需要掌握的知识:二战后,西欧恢复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和经济恢复的有利条件;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欧共体的形成;西方经济的“滞胀”阶段。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概括能力。
通过西欧、日本经济在此时的高速发展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二次大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重点。
难点:欧洲共同体成立的背景和作用。
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战后初期的困难
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欧洲地图》,启发学生回忆二次大战中希特勒军队闪击欧洲十四国、法国败亡、不列颠之战、德意战败等内容,教师归纳指出:由于西欧是二次大战的主要战场,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人民陷入深重的灾难。
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到处是一片废墟,遍地瓦砾,各国的粮食、原料、燃料等重要物资严重奇缺,号称“不夜城”的巴黎,晚上的路灯只开一半,而且灯光微弱,德国城市的不少居民只能靠占领军的每日分发食品度日。
各国许多工厂生产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工业水平下降。
当时笼罩着西欧的气氛是严重萧条和一片绝望,西方舆论界多不乐观,认为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战后初期,西欧各国政府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着手进行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
2.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欧洲国家在两次工业革命后的发展状况,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等内容为分析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做铺垫。
战后初期,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和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
将学生分成两组,展开讨论,展示自己的观点。
主观原因:尽管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困难重重,但是,西欧各国都经过了产业革命,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成为资本主义发达的地区。
经济技术基础雄厚,多数国家都有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人才和文化素质良好的劳动力,有管理经济的经验,还有在历史上建立起来的广泛的对外经济联系,这些条件是西欧经济得以迅速恢复的主观原因。
另外西欧国家在经济建设中加强宏观管理也是重要因素。
客观原因:战后,美国出于全球战略考虑,对西欧采取扶植政策,推行“马歇尔计划”,自1948年至1951年,美国用于马歇尔计划的实际拨款达120亿美元。
对西欧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在相当程度上帮助西欧渡过难关。
由于具备了上述主、客观条件,战后不久,西欧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52年,西欧的工业产量比战前提高约35%。
3.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50年代初—7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都相当快,进入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时代”。
西欧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
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仅慢于日本,却快于美国。
在高速发展的20年内,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而美国所占的比重日益缩小,西欧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上的地位迅速提高。
战后,第三次技术革命大大促进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据统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80%是靠采用新科技成果取得的。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又一个原因是:国家加强了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加强了宏观控制。
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战后西欧国家
西欧国家在二战中遭到严重削弱,战后,它们的国际地位远不如战前。
苏联不但在二战中打败了法西斯侵略,而且在战后变得更加强大。
美国凭借其在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逐步取得了对西欧经济的控制。
后来,随着西欧各国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它们不甘心依附于美国的’地位,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同时,苏联的强大,也威胁到西欧各国的安全。
西欧各国对此也感到十分不安,为了抵制美苏两强的压力和威胁,西欧一些国家
感到必须要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和联合,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
2.形成和发展
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出示《欧洲共同体形成》地图,使学生明确欧洲共同体的最初成员的准确的地理位置。
3.国际地位和作用
欧共体建立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员国之间的协商和协调很频繁,经济上、政治上的密切合作,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由于欧共体在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相当的进展,提高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世界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抗衡美苏两霸的同时,积极同发展中国家进行政治、经济合作,同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各种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
三、日本的崛起
1.战后初期经济陷于崩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日本带来严重的破坏。
在整个战争期间,日本共损失军民合计近300万,所有大城市都因空袭而遭到严重破坏,广岛和长崎被原子弹夷为平地。
战争给日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战后初期,日本的经济陷于瘫痪和濒临崩溃的边缘,粮食和工业品匮乏,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极为悲惨,“养无食,居无屋”,这就是战后初期日本人一般生活的写照。
2.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底美国军队以盟国占领军的名义独占日本,为了削弱日本,美国占领军当局在日本实行严厉的非军事化政策,解除了700多万军队的武装,惩办了东条英机等战争罪犯,逼迫裕仁天皇承认天皇也是人而不是神。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使美国依靠中国大陆作为“遏制”苏联的设想落空,不得不考虑把日本变为对抗社会主义阵地的据点,美国的对日政策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1948年起,变削弱日本的政策为扶植政策,开始积极从各方面扶植日本垄断资本。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成为美军的后方基地,美国对日本的军事订货大幅度增加,按日本史学家井上靖的说法,在1950—1953年这一期间,日本得到军事订货(特需)收入超过
24.7亿美元。
美国的军事订货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变,在日本经济的恢复过程中起到了输血的重要作用。
从1950年起,日本经济开始起飞,到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超过了战前水平。
3.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出示《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总值的比较(单位:亿美元)》
从50年代中期起,日本进入一个经济加速发展的时期,到70年代初,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由于经济增长率,因此日本的经济实力急剧膨胀,并且迅速赶上和超过了所有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日益逼近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四、发展中的矛盾
1.1973—1975年经济危机
西方经济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没有象有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预言那样,会永久持续下去。
到70年代初,又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乐极生悲,刚刚过了不到二十年稍为舒心一点的日子,倒霉又开始了。
从1973年到1975年,严重的经济危机又降临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黄金时代”就此结束了。
从此,西方经济的“黄金时代”被长期“停滞膨胀”所代替。
2.欧共体、日本和美国的竞争
70年代初,经济发展缓慢、停滞,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地缓慢下来。
欧洲共同体,日本和美国之间的竞争特别是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
板书设计
第13课欧洲和日本的经济恢复和发展
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战后初期的困难
2.迅速恢复经济的有利条件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50年代初—70年代初)
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战后西欧国家
2.形成和发展
3.国际地位和作用
三、日本的崛起
1.战后初期经济陷于崩溃
2.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
3.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四、发展中的矛盾
1.197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出现。
2.欧共体、日本和美国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