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建筑归纳

古希腊建筑归纳
古希腊建筑归纳

古希腊建筑

1.1 爱琴文化:以爱琴海为中心的许多小岛和多山的沿岸狭窄地区的文化。

爱琴文化的建筑及埃及互有影响,而古代希腊则继承了爱琴文化建筑。

爱琴文化的建筑:克里特建筑(世俗性)

类型:住宅、宫殿、别墅、旅社、公共浴室和作坊等。

19世纪发现的克诺索斯和费斯特宫殿是米诺王的宫殿。其建筑技术和亚述及叙利亚相似,墙下部用石砌,以上用土坯内加木骨架,或都用石砌,但保留木骨架作为装饰。宫殿内广泛使用圆柱,柱顶有较大圆盘柱帽。建筑外观纤秀华丽,亲切开放。

克里特的克诺索斯宫殿(公元前16世纪)鸟瞰复原图(米诺文明的颠峰):

爱琴文化的建筑:迈西尼文化(迈西尼卫城和国王墓)是迈西尼的核心建筑和最重要的遗迹,卫城有以处狮子门,附近有传说为国王阿特鲁斯的墓。建筑外观粗犷雄健,防御保守。

公元前11世纪迈西尼文明崩溃,到公元前8世纪,进入了“黑暗时代”。公元前8世纪,希腊演变为诸多独立的小城邦组成的集合体。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西尼卫城平面图(公元前1600年):

传说的国王阿特鲁斯墓(穹顶):

叠涩穹窿顶:渐次接近的两排砖的系列按其对称轴旋转得到的三维结构。

迈西尼卫城的狮子门,宽3.5米,门上

的过梁中央比两端厚,结构上是合理的,

它上面发了一个叠涩券,大致呈正三角

形,使过梁不必承重。券里填一块石板,

浮雕着一对相向而立的狮子,保护着中

央一棵象征宫殿的柱子,也是上粗下细的。

拱:真拱和叠涩拱。大跨度的空间得以解决。

真拱:以放射线排列砖的系列,形成一段弧线。组成真拱的砖是一段圆环。砖用不着粘合,拱上面的重量自动地把这些砖紧紧地压在一起。

叠涩拱:渐次接近的两排砖的系列,支撑的重量主要是由那悬空的两

排砖决定的。砖的强度和砖粘合的程度越强,拱能承受重量越大。

1.2 古希腊建筑:公元前8世纪起,

在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西岸和爱琴

海的岛屿上,以及意大利、西西里和

黑海沿岸的奴隶制国,总称为古代希

腊。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古希腊的建筑同样也是西方建筑的开拓者。古希腊建筑还处“萌芽和胚胎”时代。古希腊的建筑语汇深深地影响着后人的建筑风格,它几乎贯穿在整个欧洲两千年的建筑活动中,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期还是集体主义时期都可见到希腊语汇的再现。

古代希腊从时间上可分为四个时期:

1.荷马时期(公元前1200—公元前800年),《荷马史诗》,无实例。

2.古风时期(公元前800—公元前600年),纪念性建筑形成,阿波罗圣地、宙斯神庙、波赛东神庙等。

阿波罗圣地位于希腊中部德尔菲(Delphi)地区,传说是阿波罗

(Apollo)发布神喻之地,阿波罗圣地以阿波罗神庙为中心,采用多立克柱式。

圣地建筑群——祭祀活动场所,以神庙为中心;建筑物用石砌筑。

3.古典时期(公元前600—公元前400年),纪念性建筑成熟,雅典卫城、艾比道拉斯剧场、奖杯亭。

奥林匹亚建筑群地位于奥

林匹克的发源地,建筑在奥

林匹亚山上。

奥林匹亚也是最早的大型公共建筑群之一,运动竞赛也是在这里兴起的。

奥林匹亚圣地鸟瞰

4.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00—公元前100年),开拓新领域,宙斯祭坛、米利都元老议事亭、雅典风塔。

古希腊最重要的建筑类型为神庙,早期是木构架结构,以后发展为用石材代替柱子、檐部,从木结构过渡到石梁柱结构

1.2.2.神庙形制

由早期的“端柱门廊式”逐步发展到“前廊式”,即神庙前面门廊是由四根圆柱组成,以后又发展到“前后廊式”,到公元前6世纪前后廊式又演变为希腊神庙建筑的标准形式——“围柱式”,即长方形神庙四周均用柱廊环绕起来。

神庙特征:

1.平面长宽比为1:2的矩形,中央为正堂,大殿的四围是柱子,常为6X13柱。

2.柱式的确定。多力克、爱奥尼、克林斯柱式。

3.建筑的双坡屋顶形成了前后山花墙装饰的特点方法。

4.体现崇尚人体美和数的和谐。美是由度量和秩序组成,建筑物各部分的度量关系就是比例。

5.建筑及雕刻紧密结合。

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庙平面图(古风时期):

侧面13柱。正面6柱。前殿单排双柱,殿内双列柱。台基尺寸:27.8*64.12M

多力克柱式,神殿建

在3层台基之上,山

墙有大理石雕刻。整

个神庙采用严格的

比例。

大殿的内厅里有12米高的宙斯神像,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用黄金(衣饰)、象牙(肌肉)、木材(主要框架)制成。

建于公元前460年的波赛东神庙,其实应该是拉赫神庙,典型多立克柱式的神庙.

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希腊神庙建筑的统一石柱形式)

多立克柱式来源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寡头制城邦,柱头为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20个),柱子高度约为底径的4-6倍,没有柱座,雄壮的柱身从台基上拔地而起,檐部的高度为柱高的1/3。柱式粗笨,有古埃及建筑的影响, 总体上力求刚劲、质朴有力、和谐、具有男性性格.

爱奥尼柱式则流行于小亚细亚先进共和城邦,秀美华丽,比例轻快,开间宽阔,柱头为精巧的涡卷,柱身有凹圆槽,槽背呈带状(24个),有复杂的、看上去富有弹性的柱础,柱高约为底径的9-10倍,檐部的高度为柱高的1/5。总体风格秀美、华丽,具有女性的体态和性格。科林斯柱式除了柱头如盛满卷草花篮的纹饰外,其它各部分及爱奥尼柱式相同,并且完美的解决转角柱头的问题,装饰性很强。

3、古典时期——纪念性建筑成熟

古典时期,希腊新建和重建纪念性建筑和神庙,还有大量的公共活动场所。

卫城的建筑及地形结合紧密,极具匠心。如果把卫城看作一个整体,那山岗本身就是它的天然基座,而建筑群的结构以至多个局部的安排都及这基座自然的高低起伏相协调,构成完整的统一体。它被认为是希腊民族精神和审美理想的完美体现。卫城的古迹中,著名的有山门、帕提农神庙、厄瑞克提翁神庙和雅典娜胜利女神庙。

雅典卫城——山门

雅典卫城——胜利女神庙

胜利女神庙为爱奥尼柱式的建筑。柱子比较粗壮,向多立克靠拢,适合于它在山门的位置。

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帕提农神庙

体形最大,形制最庄严,雕刻最丰富。是多立克柱式的最高代表,是古希腊最杰出的神庙建筑。采用典型的长方形的围柱式形制。采用多立克柱式,基座长69.54米,17根柱子,宽30.89米,8根柱子。分为西堂(财库)和东堂(大殿)。檐部,山花有丰富的雕刻。

雅典卫城——厄瑞克提翁神庙

伊瑞克提翁神庙是成熟时期爱奥尼柱式最卓越的代表。因其形体复杂和精致完美而著名。东部的房间用来祭奠雅典娜,有6棵柱子的前廊。

西部分两部分,分别供奉海神波塞顿和伊瑞克提翁。两间共有一个前室。前室的门向北开,有一个柱廊。南面紧贴一道3米高的断坎建造了一个女像柱廊,使得断坎和建筑融为一体。

雅典卫城建筑特点:

①利用地形高低错落,顺应自然环境灵活布局;

②照顾各个角度采用周边式布局,考虑每个角度的画面效果;

③按朝圣祭祀路线组织空间;

④建筑及雕刻交替成为构图中心;

⑤多立克及爱奥尼两种柱式混用;

⑥单体建筑形体简单,群体丰富。内部空间小、简单,外部空间大、复杂

⑦主次分明,对比和谐;

⑧步移景异——建筑设计的时空观。

建筑成就:

继承了古代希腊优秀的文化传统,勇于创新,响亮地欢唱人民在保卫

独立、争取民主和征服自然的斗争中的英风豪气。体现了希腊艺术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精神,达到了圣地建筑群的最高水平,它是人类建筑史上的骄傲。

4,希腊化时期:开拓新领域

古希腊晚期,由于奴隶制的发展,城邦的自由民民主制度普遍瓦解,出现了君主政体(亚历山大大帝)。不再将民用建筑及神圣建筑的形式明显区别开来。爱奥尼柱式的建筑风格逐步取代多立克柱式。会堂、剧场等公共建筑形成了稳定的形制,纪念性建筑物流行起集中式的构图形制。(雅典的奖杯亭)

埃比道鲁斯半圆剧场。是希腊古典后期建筑艺术的最大成就之一。

露天剧场基本形制:

1、依天然地势而建,可容纳数万人。观众席在平面上尽可能呈完美的半圆形。

2、外围地势较高,向内逐级降低,整体呈漏斗状,漏斗底部的中心

位置为一圆形表演平台。

3、平台的后面为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楼内可分为化装室和道具室。

4、观众席一般由石头切筑的台阶和坐席构成,中间设有宽阔的放射状过道,顺圆弧方向也设有辅助走道,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

集中式建筑物是新的形制,代表是雅典奖杯亭。圆形的亭子高3.86m,立在4.77m高的方形基座上。圆锥形顶子之上是卷草组成的架子,放置音乐赛会的奖杯。亭子是实心的,6棵科林斯式的倚柱。是早期科林斯柱式的代表。

集中式向上发展的多层构图,是纪念性建筑物的很有效果的构图。它容易引起人的景仰崇敬。奖杯亭构图手法:

1、基座和亭子各有完整的台基和檐部,构图独立,再谋求二者协调统一。这是多层的建筑组合普遍遵守的法则。

2、圆亭和方基座相切,这是圆形和方形体积间常用的交接法。

3、下部简洁厚重,越往上越轻快华丽,分划越细。下部用深色粗石灰石,表面处理比较粗糙,砌缝清晰;上部用白大理石,表面光滑,不露砌缝。这种处理,使它显得稳重而有树木般的向上生长的态势。

风塔实质为气象站。风塔外形呈八角柱状,全部由大理石建造的塔身;顶部绘制了8个风神,安置了9个日晷指针;内部有一个复杂的水钟,由卫城流下来的水驱动的,时间在刻度盘上显示,围绕刻度盘转动的圆盘可显示恒星运行和一年中太阳在各星座中间运行的轨迹。在古时它是滴漏和日晷兼作风向标的多功能集合体。所以被认为是储藏巨大魔法的地方。

叠柱式在古希腊的市场敞廊中,许多是两层高的敞廊,所以采用叠柱式,即下层用粗壮质朴的多立克式,上层用颀秀华丽的爱奥尼式。上层柱子的底径等于或小于下层柱子的上径,上下两层柱式都是完整的,不因重叠而省略。

雅典民宅的特点:土坯墙,狭小高窗,瓦屋顶,天井院落,男人住一

层,二层住女人。

总结: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确立了一些建筑物的形制;形成了稳定的柱式;发展了建筑和建筑群设计的艺术原则。

缺憾:古希腊建筑毕竟还处在“萌芽和胚胎”的时代。类型还少、形制很简单、结构比较幼稚、发展的速度也很缓慢。

影响: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古希腊的建筑是西欧建筑的开拓者,深深地影响着欧洲2000千多年的建筑史;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是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的艺术形式的完美。

美学思想及风格特征:反映出贫民的人文主义世界观。认为“美是由度量和秩序所组成的”,而人体的美也是由和谐的数的原则统辖着,故人体是最美的。当客体的和谐同人体的和谐相契合时,客体就是美的。

建筑风格特征为庄重、典雅、精致、有性格、有活力。“表现明朗和愉快的情绪……如灿烂的、阳光照耀的白昼,……”。

古希腊建筑归纳

古希腊建筑 1.1 爱琴文化:以爱琴海为中心的许多小岛和多山的沿岸狭窄地区的文化。 爱琴文化的建筑及埃及互有影响,而古代希腊则继承了爱琴文化建筑。 爱琴文化的建筑:克里特建筑(世俗性) 类型:住宅、宫殿、别墅、旅社、公共浴室和作坊等。 19世纪发现的克诺索斯和费斯特宫殿是米诺王的宫殿。其建筑技术和亚述及叙利亚相似,墙下部用石砌,以上用土坯内加木骨架,或都用石砌,但保留木骨架作为装饰。宫殿内广泛使用圆柱,柱顶有较大圆盘柱帽。建筑外观纤秀华丽,亲切开放。 克里特的克诺索斯宫殿(公元前16世纪)鸟瞰复原图(米诺文明的颠峰):

爱琴文化的建筑:迈西尼文化(迈西尼卫城和国王墓)是迈西尼的核心建筑和最重要的遗迹,卫城有以处狮子门,附近有传说为国王阿特鲁斯的墓。建筑外观粗犷雄健,防御保守。 公元前11世纪迈西尼文明崩溃,到公元前8世纪,进入了“黑暗时代”。公元前8世纪,希腊演变为诸多独立的小城邦组成的集合体。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西尼卫城平面图(公元前1600年): 传说的国王阿特鲁斯墓(穹顶): 叠涩穹窿顶:渐次接近的两排砖的系列按其对称轴旋转得到的三维结构。

迈西尼卫城的狮子门,宽3.5米,门上 的过梁中央比两端厚,结构上是合理的, 它上面发了一个叠涩券,大致呈正三角 形,使过梁不必承重。券里填一块石板, 浮雕着一对相向而立的狮子,保护着中 央一棵象征宫殿的柱子,也是上粗下细的。 拱:真拱和叠涩拱。大跨度的空间得以解决。 真拱:以放射线排列砖的系列,形成一段弧线。组成真拱的砖是一段圆环。砖用不着粘合,拱上面的重量自动地把这些砖紧紧地压在一起。 叠涩拱:渐次接近的两排砖的系列,支撑的重量主要是由那悬空的两

古埃及建筑史的四个时期是哪四个时期

古埃及建筑史的四个时期是哪四个时期古埃及建筑史的四个时期介绍 1、古埃及建筑史的四个时期: ①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000年) 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金子塔 ②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C~18C) 手工业与商业发展,皇帝的纪念物从借助自然景观以外部表现力为主的陵墓想在内部举行神秘的宗教仪式为主的庙宇转化石窟墓 ③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C~11C) 埃及最强大的时期,皇帝崇拜和太阳神崇拜相结合太阳神庙 ④后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建筑有了许多希腊、罗马因素出现新的类型、形制和样式 2、第一座石头的金子塔萨卡拉的第三王朝的建基皇帝昭塞尔(Zoser)金子塔 3、山岳台:(或星象台)崇拜山岳和天体、观测形象的多层塔式建筑物。 4、创造了以图作为原料的制砖技术,并由此创造出公犬结构体系和彩色琉璃砖贴面的装饰手法 5、克里特宫殿 6、曼都赫特普三世墓没有抛弃抛弃哈特什帕苏墓抛弃 6.柱式(Ordo):是建筑的各个构成部分檐部、柱子、基座之间,以及各个构件本身的处理形成定型做法,这种特定的柱梁结构的艺术形式叫做柱式。 多立克式爱奥尼式科林斯式

7.独特性,一贯性稳定性 8.爱奥尼的棱上还有还有一小段圆面 9.雅典卫城: 1)卫城布局特点:①群体布局体现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根据祭祀庆典活动的路线,不对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安排顺应地势,主次分明,以雅典娜像作为构图中心,延边布置建筑,照顾了山上山下观赏;②突破了小城邦国家和地域局限,综合了多立克和爱奥尼艺术。 2)卫城山门特点:①既能围绕入口、大门的需要进行设计,又能表现大门的艺术特色②两种柱式协调应用:山门是多立克式的,前后各6根,中央开间较大,门的西半,内部沿中央道路两侧,有3对爱奥尼柱子,这在多立克式建筑物里用爱奥尼柱子,是雅典卫城的首创。 3)胜利神庙特点:①由于山门两侧不对称,由胜利神庙取得平衡②与山门略呈偏斜的相互位置,削弱自己独立性而加强对山门的依附性。③爱奥尼柱式 4)帕提农神庙卫城的主体建筑物,为长方形列柱围廊式 伊瑞克提翁庙运用女性柱 10. 维特鲁伟建筑十书 11. 12)古罗马大角斗场:结构、功能、形式的统一 平面形势:长圆形 座位分区:(五区)前面一区为荣誉席,最后两区是下层群众席位,中间是骑士等地位比较高的公民坐的。 结构:底层7圈灰华石墩子,第一和第二,第二和第三,第四和第五,第六和第七圈墩子之间是环廊,分别用环形筒形拱覆盖;第三和第四,第五和第六圈墩子之间砌石墙,墙上架筒形拱,呈放射状。第二层靠外墙有2道环廊,第三道有一道,整个

外国建筑史试题及答案-(1)

外国建筑史 1.在古希腊建筑中,多立克柱式的檐部与柱子的比值:1:3;柱高与柱径比为:1:5.5—5.75;开间与柱径的比为:2:1;柱身有20个凹槽 2.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柱式,并有很大的发展,在与其拱券结构结合使用上分别出现了:券柱式、叠柱式、巨柱式、混合柱式等几种使用方式。 3.哥特建筑起源于罗曼建筑。法国最辉煌的哥特作品是:巴黎圣母院。 4.佛罗伦萨主教堂砌了12m 高的一段鼓座,鼓座墙厚4.9m。为了减少穹顶的侧推力,还采用了①穹顶轮廓采用矩形,大致是双圆心的、②用骨架圈结构、③穹顶做内外壳、④穹顶底部设一圈铁链加固等措施。 5.当代建筑的思潮与发展倾向有:高技派、结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等。 6.勒柯布西耶早期的著名的现代主义的住宅建筑是萨伏伊别墅,其典型的粗野主义的住宅作品是马赛公寓,属于象征主义的教堂建筑是朗香教堂。 7.金字塔是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典型建筑。 雅典卫城是古希腊的神庙、群体布局以及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 9.被称为文艺复兴的第一朵报春花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是由伯鲁乃列斯基设计的。 10.罗马圣彼得教堂的穹顶是米开朗琪罗的作品。 11.风格派建筑师里德维德设计的乌德勒支住宅堪称画家蒙德里安绘画的立体化。 12.建筑大师格罗皮厄斯于1925年设计、位于德绍的包豪斯是现代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13.芬兰建筑大师阿尔托的创作风格可以称之为建筑人情化,其作品代表着二战后建筑思潮中讲究“地方性与民族化”的倾向。 14.帕米欧肺病疗养院是由芬兰建筑师阿尔托设计的。 15.日本代代木的设计师是丹下健三;安藤忠雄最杰出的教堂作品是光之教堂和水之教堂。 16.埃及吉萨金字塔群其中以第四王朝第二代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为最大。 17.尖券和骨拱顶是哥特建筑形成的结构技术基础。 18.古希腊列雪格拉德音乐纪念亭是早期科林斯柱式的代表 19.纽约世贸大厦双塔的高度是411米,属于典雅主义风格。 20.后现代主义的隐喻主义、历史主义、装饰主义三个特征是由斯特恩提出的 21.西班牙著名伊斯兰宫殿阿尔罕布拉宫,主要有柘榴院和狮子院两个院落组成。 22.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一般不设柱础,直接立于三级台基上,柱身上细下粗。 23.20世纪初提出“工业城市”规划方案并对后人产生影响的法国建筑师是加尼埃。 24.最先提出“形式随从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的口号,并为“功能主义”的建筑设计思想开辟了道路的建筑师是沙利文,其属于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师。 25.在包豪斯学院里对创建现代设计基础教学很有贡献的人是格罗皮厄斯和密斯.凡.德.罗。 26.法国古典主义代表作是凡尔赛宫,设计人是于.阿.孟莎。 名词解释,可画简图解释 1、方尖碑:古埃及崇拜太阳神的实质柱式纪念碑。常成对置于神庙前。断面呈方形,长细比1:9-1:10,柱身向上渐缩,顶端覆以金字塔状物。通常为整块花岗石制成,碑身布满阴刻象形文字或图案,形式简洁,富于变化,是古埃及重要的建筑形象。 2、泰姬马哈尔陵:泰姬马哈尔陵被称为印度的一颗明珠,它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陵墓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建在一个大坪台上。建筑形体四面对称,中央大穹窿是波斯的尖顶式,坪台四角有四座邦克楼 3、典雅主义(Fornalism):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主要在美国。又称为新古典主义,新复古主义。讲究钢筋混凝土梁柱在形式上的精美。 4、伊势神宫: 5、罗马万神庙:(潘泰翁)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建筑的代表,也是古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其平面与剖面内径都是43.3m,底部墙厚6.2M,顶部有直径8.9m的圆洞。集古罗马穹顶与古希腊门式廊大全。

浅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浅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10历教1班肖芳 26 摘要: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源头,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而罗马则展现着欧罗巴文明的辉煌。古希腊的建筑开欧洲建筑的先河,从兴起到成就的顶峰,发展成自己的建筑风格—和谐、完美、崇高。而古罗马在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的同时,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出一种新的建筑风格。因此,两者既有相同点,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关键字: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柱式 一、古希腊的建筑 古风时期,古希腊的建筑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形式:爱奥尼亚人城邦形成了爱奥尼亚式建筑,风格秀雅;多立安人城邦形成了多立克式建筑,风格雄健有力。到公元前6世纪,这两种建筑都有了系统的做法,称为“柱式”,柱式体系是古希腊人在建筑艺术上的创造。①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最意味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多立亚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它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部件的形式,而且更准确的说,是一种建筑规的风格。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的建筑。这些风格特点,在古希腊神庙的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 古希腊人的生活受控于,所以理所当然的,古希腊的建筑最大的最漂亮的都非神殿莫属。古希腊人认为,神也是人,只是神比人更加完美,他们认为供给神居住的地方也不过是比普通人更加高级的住宅。所以,希腊最早的神殿建筑只是贵族居住的长方形有门廊的建筑。后来加入柱式,即神殿前面门廊是由四根圆柱组成,以后又发展到“前后廊式”,到公元前6世纪,前后廊式又演变称希腊神殿建筑的标准形式—“围柱式”,即长方形神殿四周均用柱廊环绕起来,并且正立面和侧立面的柱子的关系为N和2N+1。建筑作为一门有原理、有规则,有计算的科学,是在希腊人手中建立的。古希腊人又是一个追求美得民族,建筑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在他们这里得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统一。在地中海的下,他们的神庙熠熠生辉,他们就在这样的广场、剧场、城市中谈论哲学、欣赏悲剧、实现留给人类历史的一段传奇。 古希腊的建筑从公元9世纪起,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在公元5世纪的古典文化时期达到成熟,产生了雅典卫城这一伟大的、永恒的杰作。 公元前5世纪在纪念希腊人战胜波斯侵略者而建造的雅典卫城,达到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的最高水平,是西方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至今仍是建筑界、考古界、艺术界人士以及热爱古典文化的人们的顶礼膜拜的圣地,也是现代希腊人的骄傲。雅典卫城,也称为雅典的阿克罗波利斯,原意为“高处的城市”或“高丘上的城邦”,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雅典卫城遗址位于今雅典城西南,建造在海拔150米的石灰岩山岗上,是祭祀雅典

古希腊建筑特征1

古希腊建筑特征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建筑开欧洲建筑的先河,各国建筑更是深受其影响,所以要研究西方各时代和各地区的建筑,也必以希腊建筑为开端。古希腊的发展时期大致为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1世纪,即到希腊被罗马帝国兼并为止。 古希腊建筑的结构属梁柱体系,早期主要建筑都用石料。限于材料性能,石梁跨度一般是4~5米,最大不过7~8米。石柱以鼓状砌块垒叠而成,砌块之间有榫卯或金属销子连接。墙体也用石砌块垒成,砌块平整精细,砌缝严密,不用胶结材料。虽然古希腊建筑形式变化较少,内部空间封闭简单,但此时期的(陶)多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已经出现,并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比例和样式。于是,古希腊的各种神庙建筑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并创造了在建筑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雅典卫城。后世许多流派的建筑师,都从古希腊建筑中得到借鉴。 从时间上分,古希腊建筑的发展时期大体上可以分为早期爱琴时期(Aegean Architecture)、中期古典时期(Greek Architecture)和晚期希腊化时期(Hellenic Architecture)三大发展序列。 1.爱琴时期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建筑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形式。爱奥尼亚人城邦形成了爱奥尼式建筑、风格端庄秀雅;多立安人城邦形成了多立克式建筑,风格雄健有力。到公元前6世纪,这两种建筑都有了系统的做法,称为“柱式”(见古典柱式)。柱式体系是古希腊人在建筑艺术上的创造。 2.古典时期 公元前5~前4世纪,是古希腊繁荣兴盛时期,创造了很多建筑珍品,主要建筑类型有卫城、神庙、露天剧场、柱廊、广场等。不仅在一组建筑群中同时存在上述两种柱式的建筑物,就是在同一单体建筑中也往往运用两种柱式。雅典卫城建筑群和该卫城的帕提农神庙是古典时期的著名实例。古典时期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科林斯城形成一种新的建筑柱式──科林斯柱式,风格华美富丽,到罗马时代广泛流行。

古希腊神庙建筑特色

古希腊神庙建筑特色 爱琴海是欧洲古代文明的摇篮。而古希腊的建筑也是其文明的瑰宝。因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时代的纪念物来透视时代的色彩。现在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古希腊建筑的一些特色: 1,建造者上:奴隶的大规模劳动使古希腊的奴隶制经济繁荣起来,希腊文化则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奴隶的劳动不仅创造了希腊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好些奴隶本身也参与文化创造。希腊有名的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奥林匹亚竞技场、宙斯庙、阿波罗神庙等均是奴隶们参与建筑的。 又如流传至今的《伊索寓言》相传就是一名叫伊索的奴隶所作。 2,材质上:建筑决大多以石材为主要材料。石头、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质感生硬、冷峻,理性色彩浓,缺乏人情味。石质阴冷坚硬,给人一冷峻,生硬的感觉,但符合西方人的理性、客观求实际的观念。 3,结构设计上:石造的大型庙宇的典型型制是围廊式。因此,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庙宇的面貌。希腊建筑建立在一个单一的建筑系统上,不仅最简单实用,而且在概念上通俗易懂,但它也最受限制。 作为基本建筑系统的梁柱系统的出现,神庙在其布局和一般外形上都实现了标准化。(例如:在希腊神庙里面有一个长方形的大厅,即内殿或正殿,其四周均有圆柱环绕,这就是祭神的圣所,在内殿的前后有一些房间,其圆柱可以多种布局:只沿着内殿的一边,或沿着两个相对的边,或

者安排在两个矩形的平行线上。在少数例外的情况中,内殿以及整个神庙都是圆形的。)这种建筑系统的效果可能最终会受到限制,但由于这一发明的应用是如此杰出,以致到现代仍为建筑师们所采用。 4,重视柱式的运用成为古希腊建筑的最大特色。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克林斯柱式。多立克式的“大肚皮”式柱身和无底座的基底显得它古朴庄重,运用于多个大型神庙建筑;爱奥尼亚式的涡卷饰柱头和修长精致的柱身柔美秀丽;科斯林式卷叶式让柱式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展现傲人的华丽。这些柱式在不断向华美精致的方向中发展的同时,也是作为古希腊建筑的结构之一。 5,与大自然的关系上:古希腊人热爱大自然,勇于征服大自然。 首先,建筑上大量而又广泛地运用了关于植物和动物的图案与雕饰。如在科斯林柱式中,柱顶呈倒扣的钟形,上面围有两排叶形饰,它们像一簇巨大的、颇具装饰性的叶子出现在高高的柱顶的上端。又如,最早期的柱头基本全和植物有关:棕榈式,莲花蕾式,纸莎草式,盛开莲花式等等。还有许许多多的细节都体现出古希腊人热爱大自然。 但是,古希腊人同时也是勇于征服大自然的。古希腊建筑乃至西方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古希腊建筑以震撼人的外观和尺度展示建筑的永恒与崇高,以体现人之伟力。那些精密的几何比例,

古希腊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古希腊建筑的影响 公共活动的需要是公共建筑大量兴建的重要原因。现存的建筑物遗址,如神庙、剧场、竞技场都深深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艺术趣味。其最突出的建筑语汇――建筑中的四种柱式,陶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式柱式,和女郎雕像柱式,令古希腊建筑留下了独特且不朽的丰姿。其所崇尚的人体美使希腊建筑无论从比例还是外形上都产生了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建筑上的浮雕更是令建筑物生机勃勃,充满了艺术感。所以,想要研究古希腊的艺术史,希腊建筑就是一切艺术的研究起点,因为它包含的并不仅仅是如何建起一座令后人惊叹不已的建筑物,它包含的还有古希腊人的审美观念,雕刻艺术。古希腊建筑是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伟大成就之一,给人类留下了不朽的艺术经典之作。其建筑语汇深深地影响着后人的建筑风格,它几乎贯穿在整个欧洲两千年的建筑活动中,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期还是集体主义时期都可见到希腊语汇的再现。古罗马的建筑受古希腊建筑影响最深,罗马时期还发展出了自己的一种混合柱式,来源都取自于希腊柱式。 古希腊建筑风格特点主要是和谐、单纯、庄重和布局清晰。而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同时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影响最深远的建筑。其中古希腊建筑史上产生了帕提农神殿、宙斯祭坛(帕加马)这样的艺术经典之作,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同时对世界建筑艺术有着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如果我们说,古希腊的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泉与宝库,那么,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则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 古希腊建筑通过它自身的尺度感,体量感,材料的质感,造型色彩以及建筑自身所载的绘画及雕刻艺术给人以巨大强烈的震撼,它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令它经久不衰。它的梁柱结构,它的建筑构件特定的组合方式及艺术修饰手法,深深地久远地影响欧洲建筑达两千年之久。因此我们可以说,古希腊的建筑是西欧建筑的开拓者。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例如,罗马帝国各地的大型剧场,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逐排升起,以纵过道为主、横过道为辅。观众按票号从不同的入口、楼梯,到达各区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似。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

古埃及的建筑、测量和三角形

古埃及的建筑、测量和三角形 非洲东北部有一条举世闻名的大河尼罗河。它穿过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流入地中海,两岸狭长地带便成了肥沃的绿洲。河的下游流经的地方,孕育了最古老文明之一的埃及。 尼罗河三角洲一带盛产一种水草,名叫纸草。古埃及人把纸草的茎一层一层地撕成薄片,再一张一张地粘起来,就成了写字用的纸。有不少古埃及纸草纸一直被保留到今天,成为我们考察埃及历史文化的珍贵材料。 埃及人大约在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就已经有了文字。保存下来的最早记录数学知识的纸草纸现在珍藏在英国大英博物馆。写这份纸草纸的,是生活在公元前一千六百年到一千八百年间的阿摩斯。据他说,纸草纸上的内容,又是他从公元前两千二百年以前的旧卷子上转录下来的。在这份纸草纸上,记载了一些分数和算术四则运算的说明,还有关于测量的规则。 古埃及的皇帝叫做“法老”,著名的金字塔就是法老的坟墓。今天,在尼罗河三角洲南面,散布着七十多座金字塔。齐阿普斯皇帝的金字塔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塔高一百四十六点五米;塔基每面长约二百四十米,绕塔一周约一公里;塔内有甬道、石阶、墓室等。这座金字塔是在公元前两千八百年建成的,在一八八九年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以前的四千

六百多年间,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古埃及人在建造这些巨大建筑物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几何学知识。 我们设想,在建造金字塔之前,一定得先画出一张平面图。估计这张图是画在粘土板上的,它大概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张平面图了。分析起来,制图人肯定知道,图样和竣工后的建筑物,尺寸尽管可以不同,形状却是一样的。由此可以判断,当时的埃及人已经掌握了比例和相似形的知识。 画出平面图后,应该平出一大片空地,在地上放出实际尺寸,准备动工。建筑材料都是几吨重的大石块,一座金字塔要用许多这样的石块。那时候还没有发明车辆,也没有像样的道路,只能用船沿着尼罗河把石头运到尽量靠近的地方,再用滚木把它们运到工地。每块石头都得事先按一定的形状凿好、磨平。石块的每个角,都要用丁字尺或者三角板反复校正成直角。接着,铺设庞大的石头层作地基。第二层要按一定的比例小一些,并且使每一层正好放在下面一层的中间。这样一层一层往上加,四面相等地缩小,最后准确地在塔尖会合在一点。 一座金字塔,要用几十万人和几百万块巨石,在几十年的时间内才能建成,能够不出差错,你看古埃及人在设计、计算、测量和施工方面该有多么高明! 怎样准确画出直角,很可能是古埃及人要解决的最大难题。

古希腊建筑文化范文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同样也是西欧建筑的开拓者,但毕竟还处在萌芽和胚胎的时期,它们的类型还少,形制很简单,结构比较幼稚,这是因为它的艺术的完美所致。 古希腊的纪念性建筑在公元前8世纪大致形成,公元前5世纪已成熟,公元前4世纪进入一个形制和技术更广阔的发展时期。由于宗教在古代社会据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古代国家的神庙往往是这一国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的代表,希腊亦不例外。古希腊是个泛神论国家,人们把每个城邦,每个自然现象都认为受一位神灵支配着,因此希腊人祀奉各种神灵建造神庙。希腊神庙不仅是宗教活动中心,也是城邦公民社会活动和商业活动的场所,还是储存公共财富的地方。这样神庙就成了希腊崇拜的圣地,希腊最早的神庙建筑只是贵族居住的长方形有门廊的建筑。在他们看来神庙是神居住的地方,而神不过是更完美的人,所以神庙也不过是更高级的人的住宅。 Ancient Greece is the cradle of European culture, is also a pioneer in Western European architecture, but after all still in the embryonic and fetal period, they are also the type of small, very simple shape, structure, rather naive, because it was perfectly art To.??????Ancient Greek monuments in the 8th century BC, roughly the formation of the 5th century BC, has matured into a 4th century BC, and technology shape the broader period of development. As far as religion in ancient society have an important role, which is often the ancient temple state of the art of architecture in this country the highest achievements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Greece is no exception. Pantheism is a country of ancient Greece, people of each city, each natural phenomena that dominated by a god, so the Greeks built temples enshrine various gods. Greek temple is not only a religious center and a city-state of civil society activities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workplace, or storage areas of public wealth. This became the Greek temple of worship in the Holy Land, Greece, the oldest living temple building is a rectangle with noble porch construction. In their view, to where the temple of God, and God is perfect, however, so the temple is more advanced but also the residential people. 一、古希腊三柱式 柱式: 柱式是指一整套古典建筑立面形式生成的原则。基本原理就是以柱径为一个单位,按照一定的比例原则,计算出包括柱础(Base)、柱身(shaft)和柱头(Capital)的整个柱子的尺寸,更进一步计算出包括基座(Stylobate)和山花(Pediment)的建筑各部分尺寸。古希腊的建筑从公元前7世纪末,除屋架之外,均采用石材建造。神庙是古希腊城市最主要的大型建筑,其典型型制是围廊式。由于石材的力学特性是抗压不抗拉,造成其结构特点是密柱短跨,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神庙的外立面形式。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公元前6世纪,这些形式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定型的做法,即以后古罗马人所称的“柱式”。 1, 3 column Ancient Greece??????Column: column refers to the set of the classical form of the facade of the principle of generation. The idea is that in order to column diameter as a unit, according to som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calculated including the column bases (Base), column shaft (shaft) and stigma (Capital) the size of the entire column, and further calculated including the base (Stylobate ) and the Shanhua (Pediment) parts of the building dimensions. Ancient Greek architecture from the 7th

最新外国建筑史模拟试题(三)

《外国古建筑史》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建筑最著名的作品是: B A、美国国会大厅 B、英国国会大厦 C、柏林宫廷剧院 D、巴黎歌剧院 2、凯旋门的主要建造于罗马的哪个时期: C A、氏族部落时期 B、民主共和时期 C、帝制时期 D、衰落时期 3、根据雅典的宗教仪式,雅典卫城平面布局中,帕提农神庙的入口朝向(即雅典娜女神面对的方向): C A、朝西 B、朝北 C、正对山门 D、背对山门 4、以下哪个柱式较好的反映了男性的雄浑有力 A A、多立克柱式 B、爱奥尼克柱式 C、科林斯柱式 D、组合柱式 5、柯布西耶的著作《 B 》被称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宣言; A、我的奋斗 B、走向新建筑 C、建筑四书 D、我的萨伏依 6、比萨斜塔是哪一种建筑风格的作品?( A ) A、罗马风 B、哥特 C、文艺复兴 D、拜占庭 7、 ( B )是文艺复兴盛期建筑师伯拉孟特设计的。 A 美帝奇府邸 B 坦比哀多 C 圣彼得大教堂 D 圆厅别墅 8、中世纪带有古典建筑因素的哥特式教堂是哪一座?( C) A、巴黎圣母教堂 B、科隆主教堂 C、米兰大教堂 D、亚眠主教堂 9、《建筑十书》的作者是:(A ) A、维持鲁威 B、帕拉第奥 C、维尼奥拉 D、阿尔伯蒂 10 、“住房是居住的机器”是谁说的?( C ) A、贝伦斯 B、格罗皮乌斯 C、勒〃柯布西耶 D、密斯 11、19世纪末提出“田园城市”规划方案并对后人的卫星城镇产生直接影响的是( B ) A〃贝瑞 B 霍华德 C 奥斯曼 D T〃嘎涅 12、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 C ) A 罗马万神庙 B 巴黎恩瓦立德教堂 C 巴黎万神庙 D 卢浮宫东立面 13 下面拱顶结构中哪一种是哥特建筑特有的(C)。 A 叉拱 B 筒形拱 C 四分尖券肋骨拱 D 四分肋骨拱 14、下列哪个广场属罗马共和时期的广场( C )

希腊建筑特点

根据所遗留下来的希腊建筑,我们可以归纳出古希腊建筑的几大特点。 第一特点是平面构成为1:1.618或1:2的矩形,中央是厅堂,大殿,周围是柱子,可统称为环柱式建筑。这样的造型结构,使得古希腊建筑更具艺术感。因为在阳光的照耀下,各建筑产生出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虚实变化,与其他封闭的建筑相比,阳光的照耀消除了封闭墙面的沉闷之感,加强了希腊建筑的雕刻艺术的特色。 第二特点是: 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种柱式: 1. 多立克柱式, 2. 爱奥尼克柱式, 3. 科林斯式柱式, 4. 女郎雕像柱式。 这四种柱式是在人们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后面的柱式总与前面柱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而贯穿四种柱式的则是永远不变的人体美与数的和谐。柱式的发展对古希腊建筑的结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对后来的古罗马,欧洲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三特点是:建筑的双面披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的手法。古希腊建筑中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艺术。第四特点是:由平民进步的艺术趣味而产生的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大建筑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 所以,古希腊建筑的比例与规范,其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范,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所以,这些柱式都具有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因为,它们表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与高贵。 第五特点是: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希腊的建筑与希腊雕刻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说,希腊建筑就是用石材雕刻出来的艺术品。从爱奥尼克柱式柱头上的旋涡,科林斯式柱式柱头上的由忍冬草叶片组成的花篮,到女郎雕像柱式上神态自如的少女,各神庙山墙檐口上的浮雕,都是精美的雕刻艺术。由此可见,雕刻是古希腊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雕刻创造了完美的古希腊建筑艺术,也正是因为雕刻,是希腊建筑显得更加神秘,高贵,完美和谐。 《古罗马建筑及其特点》 1 引言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

古希腊建筑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古希腊建筑文献综述姓名许源 班级广告14-1 学号 201405002353 学院传媒学院

古希腊建筑文献综述 摘要: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河。古希腊建筑艺术经过四个时期发展到巅峰状态,形成了以柱式为主要结构、以神庙为主要形式的建筑体系,它是古希腊人自然、宗教、哲学观念的产物和载体,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呈现出自然、和谐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古希腊;建筑 一、古希腊建筑历史背景 古希腊建筑史分为四个时期:荷马时期 (英雄时期 ),公元前 12世纪~前 8世纪;古风时期 (大移民时期 ),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前2世纪。大部分我们对于古希腊建筑的了解都是来自于古风时期(Archaic period)晚期(西元前550 - 500年)、伯里克利时代(Periclean age)(西元前450 - 430年)和古典时期(Classical period)(西元前430 - 400年)之间。希腊化时代和古罗马时期(古罗马建筑大量复制自希腊)。受希腊神话的影响,古风时期,神庙发展成为古希腊大型建筑的主要形式。公元前8世纪以后,希腊人用石柱、石梁淘汰了易于损坏的木质梁柱最终确立了以柱式体系为核心的希腊建筑模式。在这时期,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的高度发展和自由的城市生活方式的形成及完善,为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建筑艺术在此阶段也发展到了顶峰。古典时期的围柱式建筑的各部分开始形成了固定的格式和比例,不仅蕴涵了浓厚的精神价值,而且在形式方面也做到了尽善尽美,显示出一种自然、和谐、完美的审美特点。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希腊人的自然、宗教和哲学观念对古希腊建筑艺

古代希腊的建筑

古代希腊的建筑 1、庙宇形制的演进: 1)最初的庙宇只有一间圣堂,形制脱胎于爱琴文化时期氏族贵族府邸里的正室,只展示他们的正面———初期的庙宇,继续正式中已形成的宗教仪式,以狭端为正面,起初,另一端是半圆形。使用陶瓦以后,屋顶两破起脊,平面以取正气的长方形为宜,并且两端构成了三角形的山墙,这些早期庙宇用木构架和土坯建造,为了保护墙面,常沿边搭一圈棚子遮雨,形成柱廊。后来作为公共纪念物,占据建筑群的高处,向四面八方展现,这就引起以后的各种变化。 2)围柱廊的艺术作用: ①它使庙宇四个立面连续统一,符合庙宇在建筑群中的位置要求 ②它造成了丰富的光影和虚实的变化,消除了封闭的墙面沉闷之惑 ③它使庙宇同自然互相渗透,关系和谐,它的形象适合于民间自然神的宗教观念,适合圣地上的时速的节庆活动。 3)小型庙宇只在前段或前后两端设柱廊,最小只有两根柱子,夹在正室侧墙突出的前端之间;更华丽、开朗的有“两进围廊式”(内外两圈柱子)和“假两进围廊式”(虽只有一圈柱子,但廊子深度相当于两圈)4)古希腊最大的神庙——萨摩斯的第三个天后赫拉庙(两进围廊式) 2、柱式(Ordo):是建筑的各个构成部分——檐部、柱子、基座之间,以及各个构件本身的处理形成定型做法,这种特定的柱梁结构的艺术形式叫做柱式。 3、多立克柱式(Doric)———————————————爱奥尼柱式(Ionic)三 柱子比例粗壮(柱高是柱径的4~6倍);柱子比例修长(柱高为柱径的9~10倍); 开间较小(高约为柱高的1/3);开间较宽(2个柱底径); 檐部有三拢板;檐部连续; 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头有轻巧柔和的涡卷; 柱身有20个尖齿凹槽;柱身有24个平齿凹槽; 无柱础;有柱础; 柱身收分、卷杀明显;柱身收分、卷杀不明显; 极少有线脚,偶有之也是方线脚;多种复杂的曲面线脚,线脚上串着雕饰; 台基是三层朴素台阶,中央高四角低,略有隆起;台基侧面壁立,上下都有线脚,无隆起; 高浮雕,甚至圆雕,强调体积;薄浮雕,强调线条; 沉重、粗苯,反映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秀美华丽,比较轻快,开间宽阔; 具有男性气质特点,棱角分明,线条刚毅;具有女性气质特点; (除以上两种柱式外,还有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它的柱头宛如一棵旺盛的忍冬草,其余部分与爱奥尼式相同。) 4、雅典卫城: 1)卫城布局特点:①群体布局体现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根据祭祀庆典活动的路线,不对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安排顺应地势,主次分明,以雅典娜像作为构图中心,延边布置建筑,照顾了山上山下观赏;②突破了小城邦国家和地域局限,综合了多立克和爱奥尼艺术。 2)卫城山门特点:①既能围绕入口、大门的需要进行设计,又能表现大门的艺术特色②两种柱式协调应用:山门是多立克式的,前后各6根,中央开间较大,门的西半,内部沿中央道路两侧,有3对爱奥尼柱子,这在多立克式建筑物里用爱奥尼柱子,是雅典卫城的首创。 3)胜利神庙特点:①由于山门两侧不对称,由胜利神庙取得平衡②与山门略呈偏斜的相互位置,削弱自己独立性而加强对山门的依附性。③爱奥尼柱式 4)帕提农神庙——卫城的主体建筑物,为长方形列柱围廊式 特点(如何突出它作为建筑群主体建筑的地位):①位置:把它放在卫城最高处,距山门 80m左右,一进山门,有很好的观赏距离②体量:它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庙宇③型制:它是卫城上唯一的围廊

外国建筑史笔记——中世纪建筑

古代希腊建筑 (公元前7~前6世纪的古典时期) (1~3世纪为建筑繁荣期) 拱券技术是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成就,对欧洲建筑最大的贡献。 解决发展柱式同罗马建筑的矛盾 1.解决了柱式同券拱结构的矛盾,创造了券柱式的组合。 2.解决了柱式与多层建筑的矛盾,发展了叠柱式,创造性的解决了立面水平划分的构图形式。 3.解决了柱式与罗马建筑巨大体积的矛盾,用一组线脚或复合线脚代替简单的线脚。 拜占庭建筑 (4~6世纪为建筑繁荣期) 1、教堂的空间型制与宗教派别(略) 巴西利卡式教堂 集中式教堂 2、拜占庭建筑结构与空间发展(重点难点) 帆拱、鼓座、穹顶相结合的做法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主要成就:拜占庭建筑的代表是东正教教堂,发展了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和集中式型制,创造了穹顶支撑在4个或更多的独立柱上的结构方法,以及相应的集中式型制建筑。 彩色镶嵌和粉画装饰艺术。 结构方式为帆拱、鼓座、穹顶相结合的做法。 穹顶: 集中式教堂的决定性因素

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也可用这方法把穹顶架在8个或者10个支柱上,可能在各种正多边形平面上使用穹顶。 贡献:这个结构方案不仅使穹顶和方形平面的承接过渡在形式上自然简洁,而且把荷载集中到4角的支柱上,完全不需要连续的承重墙。它对欧洲纪念性建筑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鼓座、帆拱: 鼓座:在水平切口上砌一段圆筒形的鼓座,穹顶砌在鼓座上端。 帆拱: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 帆拱、鼓座和穹顶,这一套拜占庭的结构方式和艺术形式,以后在欧洲广泛流行。穹顶的平衡:穹顶向各个方向都有侧推力,它的侧推力通过一圈筒形拱传到外面的承重墙上,于是形成了带环廊的集中式教堂。但仍然不能使建筑物的外墙摆脱沉重的负担,建筑物的立面和内部空间仍然受到很大的束缚。拜占庭匠师们在四面对着帆拱下的大发券砌筒形拱来抵挡穹顶的推力。 希腊十字式:教堂中央穹顶和它的四面的筒形拱成等臂十字。 装饰艺术:玻璃马赛克和粉画 石雕:雕饰手法特点是:保持构件原来的几何形状,而用镂空和三角形截面的凹槽来形成图案。柱子与传统的希腊柱式不同,具有拜占庭独特的特点:柱头呈倒方锥形,目的在于完成从厚厚的券底脚到细细的圆柱的过渡。刻有植物或动物图案,多为忍冬草。 特点:1.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2.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建筑构图的中心十分突出,高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3.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4.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圣索菲亚大教堂 (SantaSophia)——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位于首都君士坦丁堡 成就:第一个成就是它的结构体系。 内部空间:第二个成就是它的既集中统一又曲折多变的内部空间。 灿烂的色彩:第三个成就是它内部灿烂夺目的色彩效果。 东欧的小教堂 特点:外部造型多为饱满的穹顶高举在拉长的鼓座之上,统率整体形成中心垂直轴线,形成集中式构图。 俄罗斯战盔式穹顶。 哥特式(Gothic)教堂 (12~15世纪法国城市主教堂为代表) 拉丁十字式巴西利卡:巴西利卡是长方形的大厅,纵向的几排柱子把它分为几长条空间,中央的比较宽,是中厅,两侧的窄点,是侧廊。中厅比侧廊高很多,可以利用高差在两侧开高窗。在祭坛前增建一道横向的空间,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十

古埃及建筑艺术赏析

建筑赏析论文 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姓名:郑宏 学号: 140906041

古埃及建筑艺术赏析 摘要:古埃及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建筑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将从古埃及三个时代背景、古埃及建筑风格和特点、宗教信仰因素、代表性建筑形式四个方面对古埃及建筑艺术进行赏析。 关键词时期划分、建筑风格和特色、宗教信仰、金字塔、神庙、方尖碑 北非的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数千年前,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埃及,就是在尼罗河的哺育下发展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而在古埃及的文化成就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其建筑艺术。金字塔、神庙、方尖碑,这些都堪称是世界建筑艺术的杰作,它们作为建筑艺术领域最古老的化石,散发着不朽的光芒。 一、古埃及历史的三个分期 古埃及历史有三个具体分期,每个时期的建筑形式在侧重点和相关时代背景下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第一时期:古王国时期(即早期王朝时期)。大约时间是在公元前3000年前。在此阶段,建筑物是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的,

所以,这一时期又称金字塔时期。当时,氏族社会成员还是古埃及的主要劳动力,金字塔的主要缔造力量便是他们。金字塔被看作是原始拜物教的产物,样式单一而开阔,却曼延着庄严和神秘莫测之感。 第二时期:中王国时期。时间约为公元前2133至公元前1786年,被公认为是古埃及最富庶的时代之一。政局上的安定反映在物质的繁荣上。全国各地皆破土开工、兴建房子,致使如今的埃及几乎每个城镇都在建筑架构上留下了中王国时期的痕迹。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使该时期出现了具有经济意义的城市(不归属于严格的“商业城市”)。此阶段的主要建筑形式是石窟陵墓。建筑成就上,已采用梁柱结构,可以构造出宽敞的内部空间。 第三时期: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67至公元前1080年,即所谓的帝国时期,是古埃及空前绝后的强大时段。频繁的远征和战斗掠夺了大量的奴隶和财富,奴隶成为建筑工作的主要施工者,饱受苦难和压迫。此时的建筑形式主要以神庙为代表,制造出威严、神武的气势。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二、古埃及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1、硕大无比:古埃及最有名的建筑艺术,如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方尖碑, 都是巨大的艺术品,也都与王国的存亡有关。 2、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头:世界上全部用石头建造的建筑物,首出于埃及。特点是雄伟浑厚、气势宏大而坚实。以金字塔为例,其建

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

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 第一节古代埃及建筑 一、历史分期及其代表性建筑类型: (一)古王国时期(前27~前22世纪) 本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是陵墓。最初是仿照住宅的“玛斯塔巴”(MASTAB)式,即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 多层金字塔以在萨卡拉的昭塞尔(Zoser)为代表。 方锥形金字塔以在基寨的三大金字塔:库夫(Khufu)、哈夫拉(Khafra)、孟卡乌拉(Menkaura)为代表,金字塔主要由临河的下庙、神道、上庙(祭祀厅堂)及方锥形塔墓组成。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二)中王国时期(前21~前18世纪) 首都迁到上埃及的底比斯,在深窄峡谷的峭壁上开凿出石窟陵墓,如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三)新王国时期(前17~前11世纪) 形成适应专制制度的宗教,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 著名的太阳神庙,如:卡拉克——卢克索的阿蒙(Amon)神庙。 庙宇的两个艺术特点:其一是牌楼门及其门前的神道及广场,是群众性宗教仪式处,力求富丽堂皇而隆重以适应戏剧性的宗教仪式;其二是多柱厅神殿内少数人膜拜皇帝之所,力求幽暗而威严以适应仪典的神秘性。 神庙的艺术重点已从外部形象转到了内部空间,从雄伟阔大而概括的纪念性转到内部空间的神秘性与压抑感。二、风格特点: 高超的石材加工制作技术创造出巨大体量,简洁几何形体,纵深空间布局;追求雄伟、庄严、神秘、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第二节古代西亚建筑 一、范围及时期 约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四世纪。包括早期的阿卡德——苏马连文化,以后依次建立的奴隶制国家为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9~公元前16世纪)、亚述帝国(公元前8~公元前7世纪)、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年~公元前539年)和波斯帝国(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 二、建筑技术成就: 两河流域缺石少木,故从夯土墙开始,至土坯砖、烧砖的筑墙技术,并以沥青、陶钉石板贴面及琉璃砖保护墙面,使材料、结构、构造与造型有机结合,创造以土作为基本材料的结构体系和墙体饰面装饰办法。 三、代表性建筑 (一)、山岳台,又译为观象台、庙塔。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天体、观测星象而建的多层塔式建筑。如在乌尔的山岳台高约21米。 (二)、亚述帝国的萨艮王宫,由210个房间围绕30个院落组成,防御性强。由四座碉楼夹着三个拱门的宫城门为两河下游的典型形式。门洞处人首翼牛雕刻有特色。 (三)、后巴比伦王国的新巴比伦城及其城北的伊什达城门,用彩色琉璃装饰。采用在大面积墙面上均匀排列、重复动物图像的装饰构图。王宫内建有“空中花园”。 (四)、波斯帝国的帕赛玻里斯王宫,两个仪典大厅、后宫、财库之间以“三门厅”为联系。仪典大厅石柱长细比很大,石柱雕刻精细。艺术水平很高,但有损构造逻辑。 第三节古代希腊建筑 一、古代爱琴海地区建筑: 公元前3世纪出现于爱琴海岛屿、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地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西尼为中心,又称克里特——迈西尼文化。 (一)克里特、克里特岛的建筑全是世俗性的、著名的克诺索斯的米诺王宫。空间高低错落。依山而建,规模很大;建筑风格精巧纤丽、房屋开敞、色彩丰富。宫殿西北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 (二)迈西尼。其文化略晚于克里特,主要是城市中心的卫城。迈西尼卫城及泰仑卫城。风格粗犷,防御性强。迈西尼卫城的城门因其雕刻得名为“狮子门”。 二、古代希腊建筑: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河,范围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 (一)历史分期 古风时期: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纪念性建筑形成。 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纪念性建筑成熟,古希腊本土建筑繁荣昌盛期。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公元前1世纪,希腊文化传播到西亚、北非,并同当地传统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