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完整版)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模版

(完整版)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模版

青岛胶南珠山职业学校《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影视艺术概论课程类型: 基础课适用专业:广播与影视主撰人:殷兵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艺术设计(影视方向)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原理,熟悉影视艺术的发展历史,并了解影视制作的生产流程,熟悉各种影视设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从影视艺术本质、影视艺术发展历史、影视生产规律、影视前后期设备操作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从影像诞生历史、影像视听语言发展、影像产品分类、现代影像特征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本质及生产规律,通过对影视前后期设备的使用,熟悉影视设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能鉴赏不同影视片的艺术表现手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影视艺术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了解:影视艺术基本原理及影视艺术的发展史。

理解:影视基本特性、传媒特性和发展趋势。

掌握:影视艺术的一般理论知识和创作过程。

2、能力要求:增强影视审美能力和批评能力三、学时分配绪论:中国电影电视发展之路(2学时)教学内容:1、中国电影的发展2、中国电视的发展第一章影视艺术基本概念(4学时)一、教学内容:1、艺术的本质和影视艺术的特征2、影像和镜头的概念3、影视声音的概念二、教学要求:1、了解艺术的本质和影视艺术的特征2、理解影视艺术相关的基本概念性的东西3、理解影视声音的概念及其作用教学重点:影视艺术相关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声音的构成及声画关系第二章、影视创作(4学时)教学内容:影视创作的概念影视创作流程及编剧、导演、表演、摄影、摄像的概念和操作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三章、电影理论形态(4学时)教学内容:1、电影理论概述2、纪实理论3、蒙太奇理论教学要求:1、理解苏联蒙太奇学派的电影理论及影响2、理解纪实理论的概念及影像教学重点:蒙太奇的原理、功能、分类教学难点: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关系第四章、电影分类(4学时)教学内容:1、电影分类原则及类型电影的概念2、故事片、纪录片、电视电影及数字电影的概念及区分教学要求:1、了解电影分类原则及类型电影的概念2、能区分故事片、纪录片、电视电影和数字电影等类型电影教学重点:电影类型的概念教学难点:电影类型的区分及辨识第五章、电视分类(4学时)教学内容:1、电视分类原则及电视类型分述2、电视剧及电视栏目的分类体系教学要求:1、了解电视节目分类体系2、理解电视栏目策划原理3、掌握各类型电视栏目的编导方法教学重点:电视栏目的编导方法教学难点:电视栏目策划原理第六章、影视文学(4学时)教学内容:1、影视文学的定义及基本特征2、影视文学分类及创作与改编教学要求:1、了解影视文学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和分类2、了解影视文学的创作和改编方法教学重点:影视文学的特征及分类教学难点:影视文学区别与其他文学的特征及影视文学的创作方法第七章、世界电影发展史(4学时)教学内容:1、美国电影发展简史及美学特征2、欧洲电影发展简史及美学追求3、亚洲及澳洲电影发展简史教学要求:1、了解美国电影发展史的美学追求2、了解欧洲电影发展史及代表作品和导演3、了解亚洲及澳洲电影发展简史教学重点:世界电影运动的美学追求教学难点:世界电影发展脉络及美学特征第八章、中国电影史(6学时)教学内容:1、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2、中国电影导演的分代及划分标准3、当代中国电影发展趋势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2、理解中国电影导演的分代及划分标准3、理解当代中国电影发展趋势教学重点: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教学难点:中国电影七代导演的各自风格第九章、中外电视艺术发展史(4学时)教学内容:1、世界电视艺术发展概况2、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概况教学要求:1、了解世界电视艺术发展概况2、了解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概况教学重点:电视艺术的发展概况教学难点: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和世界电视艺术发展的关系第十章、世界电影理论发展史(4学时)教学内容:1、经典电影理论时期2、现代电影理论时期教学要求1、了解经典电影理论和现代电影理论的区别和联系2、了解世界电影理论发展的脉络教学重点:世界电影理论发展史的概况教学难点:经典电影理论和现代电影理论的区别和联系第十一章、中国影视文学创作发展概况(4学时)教学内容:1、电影文学创作2、电视文学创作3、港台电影文学改编教学要求:1、了解影视文学的创作过程2、了解港台电影文学的特征教学重点:影视文学的创作原理及创作过程及创作方法教学难点:影视文学的创作与其他文学创作的区别第十二章、影视鉴赏的概念和任务、方法(4学时)教学内容:1、影视鉴赏的概念2、影视鉴赏的任务和方法教学要求:1、了解影视鉴赏的概念2、学会影视鉴赏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影视鉴赏的方法教学难点:影视鉴赏的实操第十三章、影视艺术批评的任务、类型和方法(4课时)教学内容:1、影视艺术批评的含义2、影视艺术批评的任务、类型和方法教学要求:1、了解影视艺术批评的基本概念2、了解影视艺术批评的任务和分类,进而从事影视批评的写作教学重点:影视艺术批评的概念、任务和分类教学难点:影视艺术批评的写作第十四章、影视艺术鉴赏与批评写作(4课时)教学内容:1、影视艺术鉴赏与批评文体特征2、影视艺术鉴赏与批评写作类型分析教学要求:1、了解影视艺术鉴赏与批评的文体特征2、了解影视艺术鉴赏与批评写作类型分析教学重点:影视艺术鉴赏与批评的文体概念教学难点:影视艺术鉴赏与批评的写作实践(4课时)四、教材和主要参考书使用教材:主教材:《影视艺术概论》作者:周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教材: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建议建构开放性的课堂教学。

艺术概论 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 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艺术的世界,了解艺术的本质和作用,并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思维。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获得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基本了解,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艺术的定义和概念,了解艺术的基本要素和创作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和评价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其通过艺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使其能够辨别艺术中的真假与优劣。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合作完成艺术项目或表演。

三、教学内容1. 艺术的定义与概念- 艺术的定义与分类- 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与特点2. 艺术的基本要素和创作原理- 线条、色彩、形状、质感等艺术元素的运用 - 创作的过程和方法3. 绘画艺术- 不同绘画媒材和技法的介绍与实践- 著名画家及其作品的欣赏与分析4. 雕塑艺术- 不同雕塑材料和技法的介绍与实践- 著名雕塑家及其作品的欣赏与分析5. 音乐艺术- 音乐的基本元素和音乐理论的介绍- 不同音乐形式和风格的欣赏与分析6. 舞蹈艺术- 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舞蹈元素的介绍- 不同舞蹈风格和编舞作品的欣赏与分析7. 戏剧艺术- 戏剧的基本要素和戏剧结构的介绍- 不同戏剧形式和剧作家的作品的欣赏与分析8. 艺术项目或表演合作- 学生分组完成艺术项目或表演的策划和实施- 团队合作和个人表现的评价和总结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演示、示范和讲解艺术理论和技巧。

2.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际的艺术创作和表演,培养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和艺术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艺术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对艺术作品的观点和理解,促进思维碰撞和交流。

5. 视听欣赏:通过观看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视频和现场表演,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性质:选修课课程学时:36学时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等方面的系统讲解,使学生对影视艺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艺术鉴赏水平,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职业奠定基础。

一、课程内容:1.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影视艺术的定义和范畴-影视艺术的基本元素和表现形式-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2.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世界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国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影视艺术的现代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3.影视艺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默片时代的代表作品和特点-好莱坞电影的兴起和发展-欧洲新浪潮电影的影响和特点-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作品和风格-当代影视艺术的新趋势和变化4.影视艺术的审美理论和方法-影视艺术的审美标准和评价方法-影视艺术的语言和表现技巧-影视艺术的叙事结构和情感表达5.影视艺术与社会文化-影视艺术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影视艺术对文化传播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影视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影视作品欣赏:通过观看和分析经典影视作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影视艺术的流派和特点。

3.专题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想象力。

4.实践实验:组织学生参与影视创作和后期制作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考核评价:通过课堂作业、论文写作、期末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高。

三、教材及参考书目:主要教材:《影视艺术概论》参考书目:1.《电影艺术概论》2.《中国电影概论》3.《世界电影史》4.《影视美学》四、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等)占10%2.课堂作业(听课笔记、课后练习等)占20%3.期中考试占30%4.期末论文占40%五、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Outline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课程编码:050120057总学时:32 实验学时:学分:2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先修课程:无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生选修的一门艺术理论课程。

它能引导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性质,认识影视艺术的基本构成,掌握关于影视艺术欣赏与创作的方法与手段。

2.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性质与构成,掌握影视艺术欣赏与批评的方法,并能展开影视艺术的简单创作。

3.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讲解影视艺术的本质、发展历史、生产规律、后期设备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影视艺术观念,拓展学生的影视艺术思维空间。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艺术与影视艺术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 了解艺术的本质和影视艺术的特征。

1-2 了解影视节目的分类及其各自特点。

1-3 理解影视节目的制作流程。

重点:影视节目的制作流程难点:影视艺术的特征第2章:现代影像特征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2-1 了解画面的基本单位“镜头”。

2-2 掌握镜头的各种属性特征。

2-3 知晓声音的构成及声画关系。

重点:镜头的各种属性特征难点:声音的构成及声画关系第3章:影视前后期设备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3-1 了解影视制作过程中设计的相关设备。

3-2 理解摄像机工作原理及操作。

3-3 掌握后期剪辑设备的操作及相关软件的使用。

重点:镜头的特征难点:摄像机的工作原理第4章:影视广告制作流程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4-1 了解影视广告的常见节目类型。

4-2 知晓影视广告的创意策划过程。

4-3 掌握常见影视广告的包装技巧。

重点:影视广告的创意策划过程难点:常见影视广告的包装技巧第5章:影视生产流程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5-1 了解影视剧的艺术特征。

5-2 理解影视剧的制作过程。

《中国电影艺术史》教学大纲

《中国电影艺术史》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一)第一章:中国两岸三地电影史概述15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观摩讨论学时)主要内容:三地电影分期概述,梳理内地、香港、台湾电影的基本发展脉络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内地、香港、台湾电影的基本发展脉络重点:三地电影史主要分期其它教学环节:安排影片观摩和专题讨论(二)第二章:武侠类型15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观摩讨论学时)主要内容:讲授类型电影、武侠类型、武侠类型要素,三地发展史和重点导演作品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类型电影、武侠类型、武侠类型要素,三地发展史和重点导演作品重点:武侠类型要素,三地重点导演作品其它教学环节:安排影片观摩和专题讨论(三)第三章:现代动作类型1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观摩讨论学时)主要内容:讲授现代动作类型概念和要素、三地发展史和导演作品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动作类型概念和要素、三地发展史和导演作品重点:动作类型要素,三地重点导演作品其它教学环节:安排影片观摩和专题讨论(四)第四章:喜剧类型1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观摩讨论学时)主要内容:讲授喜剧类型概念和要素、三地发展史和重点导演作品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喜剧类型概念和要素、三地发展史和重点导演作品重点:喜剧类型要素,三地重点导演作品其它教学环节:安排影片观摩和专题讨论(五)第五章:伦理类型1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观摩讨论学时)主要内容:讲授伦理类型概念和要素、三地发展史和导演作品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伦理类型概念和要素、三地发展史和导演作品重点:伦理类型要素,三地重点导演作品其它教学环节:安排影片观摩和专题讨论(六)第六章:战争类型9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观摩讨论学时)主要内容:讲授战争类型概念和要素、三地发展史和导演作品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战争类型概念和要素、三地发展史和导演作品重点:战争类型要素,三地重点导演作品其它教学环节:安排影片观摩和专题讨论(七)第七章:农村(乡土)类型6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观摩讨论学时)主要内容:讲授农村类型(题材)讲授概念和要素、三地发展史和重点导演作品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农村类型(题材)讲授概念和要素、三地发展史和重点导演作品重点:农村类型(题材)要素,三地重点导演作品其它教学环节:安排影片观摩和专题讨论(八)第八章:都市类型6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观摩讨论学时)主要内容:讲授都市类型(题材)概念和要素、三地发展史和导演作品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都市类型(题材)概念和要素、三地发展史和导演作品重点:都市类型(题材)要素,三地重点导演作品其它教学环节:安排影片观摩和专题讨论(九)第九章:爱情类型9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观摩讨论学时)主要内容:讲授爱情类型概念和要素、三地发展史和导演作品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爱情类型概念和要素、三地发展史和导演作品重点:爱情类型要素,三地重点导演作品其它教学环节:安排影片观摩和专题讨论。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影视艺术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类选修课,旨在通过对影视艺术的介绍和分析,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创作要素和批评方法,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提高学生对艺术感受和表达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思想,包括艺术、艺术创作、影视艺术等的内涵和外延;2.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元素和表现手法,包括影像、声音、动作、剧本、导演等的特点和运用;3.了解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代表作,包括世界影视史、中国影视史的重要时期和代表作品;4.掌握对影视艺术作品进行批评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影视评论的特点和批评理论的基本观点;5.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提高对影视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6.提升学生对艺术感受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影视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1.影视艺术的概念与特征(2学时)a.艺术的定义和特征b.影视艺术的定义和特征2.影视艺术的基本元素(8学时)a.影像的构成与特点b.声音的类型与运用c.动作的意义与表现d.剧本的结构与创作e.导演的艺术风格与手法3.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与代表作(10学时)a.世界影视史的重要时期和代表作品b.中国影视史的重要时期和代表作品4.影视艺术的批评分析方法(6学时)a.影视评论的特点和要素b.影视批评理论的重要观点5.影视艺术的鉴赏与分析(8学时)a.影视表达的审美要素b.影视艺术的评判标准6.影视艺术与文化传承(2学时)a.影视艺术与文化的关系b.影视艺术与文化传承的意义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系统介绍相关理论和概念;2.视频案例展示与分析:以经典影视作品为例,分析影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和表达手法;3.学生讨论与展示:分组讨论指定题目,并展示学生对影视作品的批评和分析;4.教师点评和引导:对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进行点评和引导,加深理解;5.课外作业:布置相关文献阅读、影视作品观看和批评写作等作业。

艺术学概论教学大纲(推荐文档)

艺术学概论教学大纲(推荐文档)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A0702043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上机)学时:0学分:2适用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先修课程: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从总体上讲,艺术学理的内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

同时,普通艺术学以整个艺术为研究对象,又包括音乐学、舞蹈学、喜剧学、电影学、美术学等具体的艺术理论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性特点。

本课程的学习,着重介绍艺术学的最基本的一些原理,主要是艺术的一般规律、艺术的创作、作品和鉴赏、以及各门艺术的基本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尤其要从文化角度带领学员对五大艺术门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对中外古今许多著名艺术家与优秀艺术作品的鉴赏,让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提高学员的审美水平、艺术修养,以及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二、课程学时分配三、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一)第一章艺术的本质特征(共2学时)1.教学内容(1)艺术的本质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艺术的特征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2.重点与难点重点:艺术的基本特征。

难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3.课程教学要求(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4.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掌握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主要观点。

(2)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意义。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艺术概论General Fine Arts二、总学时:28学时三、学分:2学分四、课程性质:《艺术概论》为美术学专业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五、教学目的与任务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较为系统的知识理论学习,使学生对艺术的本质、发生和发展、艺术的创作、艺术本文、艺术的接受和批评等理论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和把握;形成对该学科的一定学习方法,对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必要的介绍,形成和艺术史、艺术批评等学科的交叉学习,介绍相关的学术论著和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指导学生养成艺术评论、艺术研究的能力"吏学生形成初步的学科意识。

六、教学原则和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充分结合过去和现在艺术领域的各种现象,包括艺术作品、创造思想、艺术流派、艺术批评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2、生动原则: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做到生动活泼。

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作品的赏析和具体艺术现象的了解去掌握相关理论。

3、互动原则:在教学设计安排上,注意发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课堂内容设计题目进行讨论或者进行其他种类艺术创作活动进行体验。

4、资源整合原则:充分发掘学校和地区内相关(人力、物力)资源,以针对性参观活动以及主题性讲座为教学补充。

七、教学内容、要求与时间安排八、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平时成绩占60%,结课论文40%,共同构成考核成绩。

九、推荐教材与参考书目[1]高等艺术院校.编著组.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孙美兰.主编.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3]彭吉象.主编.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4]周维权.著.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5]宗白华•著.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艺术概论》教学大纲一、学分和学时2学分。

40学时(学期课)。

二、二、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一年级。

三、三、教学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教学目的主要如下:(1)(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电影106年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轨迹,提高电影文化水平,能在中学胜任电影鉴赏类课教学,并能指导中学生开展影评活动。

(2)(2)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党的电影方针、政策,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之精髓,认真鉴别西方电影理论、思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四、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1、1、课堂教学:32学时2、2、课堂讨论:1次(2学时)3、3、课外作业:2次4、4、课后看片:不少于10部5、5、课后辅导:每2周一次6、6、复习测试:6学时五、五、教学手段及教法建议1、课堂教学要精讲多问,运用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教学相长。

2、课外看经典影片、争议影片时,教师要随堂指导;看前有提示;看中有评点。

3、坚持质疑、答疑,每学期至少质疑每个学生一次;要求并检查学生写的看片笔记。

4、尽量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尽快做出全课程的课件。

5、鼓励学生写小品、演小品、拍小品,鼓励每个班成立影评小组,多给报刊投稿。

六、六、考核方式7、7、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40%。

具体有课堂提问,作业,质疑,检查看片笔记,能在报刊发影评文章的,加分。

具体形式由任课教师安排,每个学生应有3次以上平时成绩。

2、期末测试:成绩占总成绩70——60%,考卷应由教研室统一命题,从题库中调一部分,任课教师现出一部分。

测试形式:闭卷、开卷均可。

七、七、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学时)[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本课程设置目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了解电影艺术理论在艺术理论中的地位,和文学理论的关系。

一、一、电影是一种重要的艺术。

二、二、电影理论应当进入高等师范大学课堂三、三、学习《电影艺术概论》的目的了解电影诞生及发展的历史掌握电影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提高鉴赏、评论、创作电影作品的能力培养电影教育、创作及理论人才四、四、怎样学好《电影艺术概论》课(1)了解电影是大众传播艺术,是舶来艺术(2)要认真学习邓小平文化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党的电影方针和政策。

(3)要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讲课、看片、读书三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联系(4)养成写观影笔记的好习惯第二章电影诞生和发展(5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习了解电影这门“第七艺术”的诞生及发展概况,掌握电影的知识,培养历史唯物主义艺术观。

一、一、电影的孕育二、二、电影的发明三、三、电影的发展1、无声电影2、有声电影3、彩色电影4、宽银幕电影5、环幕电影、立体电影四、四、世界电影发展简况1、世界电影史的分期(1)技术发明期(1832——1895)(2)艺术形成期(1895——1912)(3)(3)文学确立期(1912——1927)(4)(4)艺术成熟期(1927——1945)(5)(5)继续发展期(1945——2001)2、2、电影大国电影简况(1)法国电影(2)美国电影(3)苏俄电影(4)意大利电影(5)英国电影(6)日本电影五、五、中国电影发展概观1、电影传入我国(1896)2、萌芽时期(1905——1922)3、混乱时期(1923——1931)4、现实主义传统形成时期(1932——1948)5、社会主义电影探索发展时期(1949——1978)6、社会主义电影继续繁荣时期(1979——2001)第三章电影的特性(2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艺术的特性;了解蒙太奇及长镜头两种重要的电影理论。

这是本课程之重点章,一定要讲深学懂。

一、一、为什么必须研究电影特性二、二、电影的特性1、1、综合性2、2、视像性3、3、组接性4、4、逼真性三、三、蒙太奇论1、1、什么是蒙太奇2、2、蒙太奇的原理和功用3、3、蒙太奇的种类4、4、蒙太奇的理论分歧四、四、长镜头论1、1、什么是长镜头2、2、长镜头的效能3、3、长镜头的类型4、4、长镜头理论评估5、5、蒙太奇和长镜头的互补性第四章电影的社会作用( 2学时)[教学要求]这章和文艺的社会作用是相共同的,可以略讲,让学生自学,讨论。

核心是要讲清诸社会作用之凝聚点是审美作用。

讲信息作时时,可补充些信息论知识。

一、一、对电影社会作用的基本认识1、1、什么是电影社会作用2、2、电影对群众文化生活的巨大影响3、3、电影对其他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二、二、电影的社会作用1、1、教育作用2、2、认识作用3、3、审美作用4、4、信息作用5、5、娱乐作用三、三、电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锐利武器第五章电影的制作(2学时)[教学要求]这章主要介绍一部故事片的制作过程。

有条件可组织学生去电影制片厂参观。

一、一、准备阶段1、1、电影文学剧本2、2、分镜头剧本3、3、选择外景4、4、物色演员二、二、摄制阶段1、1、准备2、2、实拍三、三、后期制作1、1、剪辑2、2、混录第六章电影编剧(3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文学是电影艺术的基础,电影文学剧本的特点,电影文学剧本写作及改编之要求。

提倡学生动手写小品,写电影文学剧本片断。

一、一、电影文学是电影艺术的基础二、二、电影文学的特点1、1、视觉性2、2、动作性3、3、单纯性4、4、组接性(蒙太奇)三、三、电影文学剧本的编写1、1、精心选材,确定鲜明的主题2、2、构思巧妙,突出主要人物性格特征3、3、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环境造型4、4、掌握蒙太奇思维和技巧四、四、电影文学剧本的改编1、1、改编的涵义2、2、改编的原则3、3、改编的方法第七章电影导演(3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是以导演为中心的艺术,导演的自身条件,职责和任务。

一、一、导演的地位和作用二、二、导演的个人条件1、1、要敏锐2、2、要有丰富的绘画、摄影知识3、3、要有良好的文学及科学素养4、4、要慧眼识人才三、三、导演的职责和任务1、1、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和信任2、2、锦上添花的构思和统率全组的阐述3、3、写出分镜头剧本4、4、选择并指导演员创造银幕典型5、5、确保影片拍摄、制作各环节艺术质量6、6、培养、形成并发展个人艺术风格第八章电影表演(2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表演的发展过程,演员地位和作用,不同的表演类型和表演理论。

一、一、电影表演的发展过程1、1、无声片时期的哑剧表演2、2、“明星制”的兴起3、3、非职业演员的起用4、4、表演的趋向自然化、生活化二、二、演员的地位和条件1、1、演员的地位2、2、演员的条件三、三、不同的表演类型和风格1、1、本色表演2、2、性格表演3、3、结合表演四、四、影响电影表演的戏剧表演理论1、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2、2、布莱希特的3、3、中国戏曲的第九章电影摄影(2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摄影的重要性,构图要求和摄影技巧。

一、一、电影摄影师是电影主创人员1、1、导演的主要助手2、2、摄影班子负责人3、3、摄影师的素养二、二、电影画面的构图1、1、什么是画面构图2、2、画面构图的特性3、3、画面构图的原则三、三、光线、色彩和影调1、1、景别2、2、拍影角度第十章电影美术(2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美术师的素养,电影美术的内容。

一、一、电影美术的作用1、1、决定一部影片的外部形成风格2、2、为人物活动提供典型的环境3、3、创造银幕形象二、二、电影美术师的素养1、1、要有丰厚的生活积累2、2、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3、3、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三、三、电影美术的内容1、1、环境造型2、2、人物造型第十一章电影声音(2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声音这个重要的表现因素的作用、类型。

一、一、音响1、1、什么是音响2、2、音响的作用二、二、电影音乐1、1、电影音乐的历史2、2、电影音乐的特点3、3、电影音乐的作用三、三、话音(人声)1、1、电影人物话音的表现形式:对话、独白、旁白。

2、2、电影对话的特征:动作性、性格化、生活化第十二章电影剪辑(2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前辑的基本知识。

一、一、电影是剪辑艺术1、1、什么是电影剪辑2、2、三度创作二、二、剪接师的职责1、1、导演的重要助手2、2、蒙太奇处理的最后完成者三、三、剪辑的原则1、1、机械的流畅2、2、戏剧性的突现四、四、剪辑的技巧1、1、无技巧剪辑2、2、跳接3、3、插用资料4、4、用长镜头第十三章电影风格和流派(2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风格和电影流派的涵义、形成及类型。

开阔其学术视野,引发创新思维。

一、一、电影风格1、1、什么是电影风格2、2、导演的个人风格3、3、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4、4、风格的类型二、二、电影流派1、1、什么是电影流派2、2、电影流派的形成三、三、世界主要电影流派1、1、布列顿学派2、2、电影眼睛派3、3、德国表现主义派4、4、意大利新现实主义5、5、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6、6、法国“新浪潮”7、7、新德国电影运动8、8、好莱坞类型电影9、9、西方现代主义电影10、10、中国“左翼电影”11、11、第五代导演12、12、台湾香港的实验电影第十四章电影鉴赏和评论(2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懂得电影鉴赏和评论的区别和联系,掌握电影评论的写作要领及基本样式。

一、一、电影鉴赏1、电影鉴赏的涵义2、电影鉴赏的作用3、电影鉴赏的过程4、电影鉴赏中的共鸣二、二、电影评论1、1、什么是电影评论(电影读解)2、电影评论的作用3、电影评论的标准4、电影评论的类型:复述式、评介式、立论式、驳论式、综述式、杂文式等。

5、电影评论的写作要领:了解电影特征,熟悉拍片经过,了解影片时代背景;把握影片总的倾向,重视艺术分析,形式多样,文风朴实。

八、学生自学内容(任课教师参考安排)1、试述电影为何被称为“第七艺术”。

2、试读有关蒙太奇的一篇论文或专著。

3、试读有关长镜头的一篇论文或专著。

4、试读一个电影文学剧作。

5、试评一部中外经典影片或探索影片。

6、试读一部电影史。

九、重要思考题1、1、电影理论课程进入大学课堂的重要意义?2、2、新世纪电影文化的迅猛发展和大学生的科学的电影观?3、3、电影的发祥地?电影的诞生日期?电影发明人?4、4、卢米埃尔、梅里爱、格里菲斯、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巴赞、卓别林、希区柯克、费里尼、伯格曼、蔡楚生、谢晋、李行、吴宇森、张艺谋、王家卫、科波拉、库布里克、斯皮尔伯格等在电影史上的贡献。

5、5、以《夏伯阳》、《列宁在十月》、《乡村女教师》、《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两个人的车站》为例,说明苏联社会主义电影的成就?6、6、以《现代启示录》、《魂断蓝桥》、《毕业生》、《泰坦尼克号》、《美国丽人》为例,说明美国电影的特点?7、7、以《神女》、《渔光曲》、《十字街头》、《一江春水向东流》、《白毛女》、《小兵张嘎》、《天云山传奇》、《鸦片战争》、《开国大典》、《周恩来》、《生死抉择》为例,说明中国电影的成就及优良传统?8、8、电影艺术的特性?9、9、爱森斯坦对电影理论的贡献?10、10、巴赞对电影理论的贡献?11、11、什么是蒙太奇?蒙太奇的原理和功用?蒙太奇的种类?什么是长镜头?蒙太奇和长镜头的关系?12、12、电影编剧、电影导演、电影摄影师、电影演员的职责和任务?13、13、电影美术、声音、剪辑的作用?14、14、分析一部流派影片或一个流派导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