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程序性能优化解析

SAP程序性能优化解析
SAP程序性能优化解析

For all entries

The for all entries creates a where clause, where all the entries in the driver table are combined with OR. If the number of entries in the driver table is larger than

rsdb/max_blocking_factor, several similar SQL statements are executed to limit the length of the WHERE clause. The plus

?Large amount of data

?Mixing processing and reading of data

?Fast internal reprocessing of data

?Fast

The Minus

?Difficult to program/understand

?Memory could be critical (use FREE or PACKAGE size

Some steps that might make FOR ALL ENTRIES more efficient:

?Removing duplicates from the driver table

?Sorting the driver table

?If possible, convert the data in the driver table to ranges so a BETWEEN statement is used instead of and OR statement:

FOR ALL ENTRIES IN i_tab

WHERE mykey >= i_tab-low and mykey <=

i_tab-high.

Nested selects

The plus:

o Small amount of data

o Mixing processing and reading of data

o Easy to code - and understand

The minus:

o Large amount of data

o when mixed processing isn’t needed

o Performance killer no. 1

Select using JOINS

The plus

o Very large amount of data

o Similar to Nested selects - when the accesses are planned by the programmer o In some cases the fastest

o Not so memory critical

The minus

o Very difficult to program/understand

o Mixing processing and reading of data not possible

Use the selection criteria

SELECT * FROM SBOOK.

CHECK: SBOOK-CARRID = 'LH' AND SBOOK-CONNID = '0400'.

ENDSELECT.

SELECT * FROM SBOOK

WHERE CARRID = 'LH' AND

CONNID = '0400'.

ENDSELECT.

Use the aggregated functions

C4A = '000'.

SELECT * FROM T100

WHERE SPRSL = 'D' AND

ARBGB = '00'.

CHECK: T100-MSGNR > C4A.

C4A = T100-MSGNR.

ENDSELECT.

SELECT MAX( MSGNR FROM T100 INTO C4A WHERE SPRSL = 'D' AND

ARBGB = '00'.

Select with view

SELECT * FROM DD01L

WHERE DOMNAME LIKE 'CHAR%'

AND AS4LOCAL = 'A'. SELECT SINGLE * FROM DD01T WHERE DOMNAME = DD01L-DOMNAME AND AS4LOCAL = 'A' AND AS4VERS = DD01L-AS4VERS AND DDLANGUAGE = SY-LANGU. ENDSELECT.

SELECT * FROM DD01V WHERE DOMNAME LIKE 'CHAR%' AND DDLANGUAGE = SY-LANGU. ENDSELECT.

Select with index support

SELECT * FROM T100

WHERE ARBGB = '00'

AND MSGNR = '999'. ENDSELECT.

SELECT * FROM T002.

SELECT * FROM T100

WHERE SPRSL = T002-SPRAS

AND ARBGB = '00'

AND MSGNR = '999'.

ENDSELECT. ENDSELECT.

Select … Into table

REFRESH X006.

SELECT * FROM T006 INTO X006.

APPEND X006. ENDSELECT

SELECT * FROM T006 INTO TABLE X006. Select with selection list SELECT * FROM DD01L

WHERE DOMNAME LIKE 'CHAR%'

AND AS4LOCAL = 'A'. ENDSELECT

SELECT DOMNAME FROM DD01L

INTO DD01L-DOMNAME

WHERE DOMNAME LIKE 'CHAR%'

AND AS4LOCAL = 'A'.

ENDSELECT

Key access to multiple lines

LOOP AT TAB.

CHECK TAB-K = KVAL.

" ...

ENDLOOP.

LOOP AT TAB WHERE K = KVAL.

" ... ENDLOOP.

Copying internal tables

REFRESH TAB_DEST.

LOOP AT TAB_SRC INTO TAB_DEST. APPEND TAB_DEST. ENDLOOP.

TAB_DEST[] = TAB_SRC[].

Modifying a set of lines

LOOP AT TAB.

IF TAB-FLAG IS INITIAL.

TAB-FLAG = 'X'.

ENDIF.

MODIFY TAB.

ENDLOOP.

TAB-FLAG = 'X'.

MODIFY TAB TRANSPORTING FLAG WHERE FLAG IS INITIAL.

Deleting a sequence of lines

DO 101 TIMES.

DELETE TAB_DEST INDEX 450. ENDDO.

DELETE TAB_DEST FROM 450 TO 550.

Linear search vs. binary

READ TABLE TAB WITH KEY K = 'X'.

READ TABLE TAB WITH KEY K = 'X' BINARY SEARCH. Comparison of internal tables

DESCRIBE TABLE: TAB1 LINES L1,

TAB2 LINES L2.

IF L1 <> L2.

TAB_DIFFERENT = 'X'.

ELSE.

TAB_DIFFERENT = SPACE.

LOOP AT TAB1.

READ TABLE TAB2 INDEX SY-TABIX.

IF TAB1 <> TAB2.

TAB_DIFFERENT = 'X'. EXIT.

ENDIF.

ENDLOOP.

ENDIF.

IF TAB_DIFFERENT = SPACE.

" ...

ENDIF.

IF TAB1[] = TAB2[].

" ...

ENDIF.

Modify selected components LOOP AT TAB. TAB-DATE = SY-DATUM. MODIFY TAB. ENDLOOP. WA-DATE = SY-DATUM. LOOP AT TAB. MODIFY TAB FROM WA TRANSPORTING DATE. ENDLOOP. Appending two internal tables LOOP AT TAB_SRC. APPEND TAB_SRC TO TAB_DEST. ENDLOOP APPEND LINES OF TAB_SRC TO TAB_DEST. Deleting a set of lines LOOP AT TAB_DEST WHERE K = KVAL. DELETE TAB_DEST. ENDLOOP DELETE TAB_DEST WHERE K = KVAL. Tools available in SAP to pin-point a performance problem The runtime analysis (SE30 SQL Trace (ST05 Tips and Tricks tool The performance database

Optimizing the load of the database Using table buffering Using buffered tables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considerably. Note that in some cases a statement can not be used with a buffered table, so when using these statements the buffer will be bypassed. These statements are: o o o o o Select DISTINCT ORDER BY / GROUP BY / HAVING clause Any WHERE clause that contains a sub query or IS NULL expression JOIN s A SELECT... FOR UPDATE If you wan t to explicitly bypass the buffer, use the BYPASS BUFFER addition to the SELECT clause. Use the ABAP SORT Clause Instead of ORDER BY The ORDER BY clause is executed on the database server while the ABAP SORT statement is executed on the application server. The database server will usually be the bottleneck, so sometimes it is better to move the sort from the database server to the application server. If you are not sorting by the primary key ( E.g. using the ORDER BY PRIMARY key statement but are sorting by another key, it could be better to use the ABAP SORT statement to sort the data in an internal table. Note however that for very large result sets it might not be a feasible solution and you would want to let the database

server sort it. Avoid the SELECT DISTINCT Statement As with the ORDER BY clause it could be better to avoid using SELECT DISTINCT, if some of the fields are not part of an index. Instead use ABAP SORT + DELETE ADJACENT DUPLICATES on an internal table, to delete duplicate rows.

C程序优化方案

C代码优化方案 1、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选择一种合适的数据结构很重要,如果在一堆随机存放的数中使用了大量的插入和删除指令,那使用链表要快得多。数组与指针语句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指针比较灵活简洁,而数组则比较直观,容易理解。对于大部分的编译器,使用指针比使用数组生成的代码更短,执行效率更高。 在许多种情况下,可以用指针运算代替数组索引,这样做常常能产生又快又短的代码。与数组索引相比,指针一般能使代码速度更快,占用空间更少。使用多维数组时差异更明显。下面的代码作用是相同的,但是效率不一样? 数组索引指针运算 For(;;){ p=array A=array[t++]; for(;;){ a=*(p++); 。。。。。。。。。。。。。。。 } } 指针方法的优点是,array的地址每次装入地址p后,在每次循环中只需对p增量操作。在数组索引方法中,每次循环中都必须根据t值求数组下标的复杂运算。 2、使用尽量小的数据类型 能够使用字符型(char)定义的变量,就不要使用整型(int)变量来定义;能够使用整型变量定义的变量就不要用长整型(long int),能不使用浮点型(float)变量就不要使用浮点型变量。当然,在定义变量后不要超过变量的作用范围,如果超过变量的范围赋值,C编译器并不报错,但程序运行结果却错了,而且这样的错误很难发现。 在ICCAVR中,可以在Options中设定使用printf参数,尽量使用基本型参数(%c、%d、%x、%X、%u和%s格式说明符),少用长整型参数(%ld、%lu、%lx和%lX格式说明符),至于浮点型的参数(%f)则尽量不要使用,其它C编译器也一样。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f参数,会使生成的代码的数量增加很多,执行速度降低。 3、减少运算的强度 (1)、查表(游戏程序员必修课) 一个聪明的游戏大虾,基本上不会在自己的主循环里搞什么运算工作,绝对是先计算好了,再到循环里查表。看下面的例子: 旧代码: long factorial(int i) { if (i == 0) return 1; else return i * factorial(i - 1);

Java程序性能优化方案

Java程序性能优化方案 StringTokenizer比String.split()方法效率高 更优化的方式 Java代码 while(true){ String splitStr=null; int j=temp.indexOf(';'); if(j<0)break; SplitStr=tmp.substring(0,j); tmp=tmp.substring(j+1); } while(true){ String splitStr=null; int j=temp.indexOf(';'); if(j<0)break; SplitStr=tmp.substring(0,j); tmp=tmp.substring(j+1); } 比String.startsWith和endsWith性能更优的方式:Java代码 int len=orgStr.length(); if(orgStr.charAt(0)=='a' &&orgStr.charAt(1)=='b' &&orgStr.charAt(2)=='b'); if(orgStr.charAt(len-1)=='a' &&orgStr.charAt(len-2)=='b' &&orgStr.charAt(len-3)=='c');

int len=orgStr.length(); if(orgStr.charAt(0)=='a' &&orgStr.charAt(1)=='b' &&orgStr.charAt(2)=='b'); if(orgStr.charAt(len-1)=='a' &&orgStr.charAt(len-2)=='b' &&orgStr.charAt(len-3)=='c'); StringBuffer(int capacity)指定初始容量可以减少扩容的操作

流程优化方法

流程优化的方法。 流程优化是企业管理的战略选择,是与流程重组相对应的。因为流程重组强调剧烈的变革和急速的重塑,除了那些准备充分的企业或是濒临绝境的企业作此选择之外,多数企业都寻求渐进的改善,即流程优化。因此流程优化是基于企业实际的改善,但绝不囿于现实。为此,我们必须首先确定流程优化原则,然后再来探讨流程优化的方法。 一、流程优化的原则 1、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原则; 2、借鉴行业标杆原则; 3、鼓励创新原则; 4、全员参与原则; 5、始终贯彻流程管理的基本原则(参阅张国祥老师《流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二、流程优化的注意事项 1、打破传统,不等于摒弃一切。优良传统必须继承。 2、了解学习本行业的最新做法。行业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 3、分析本企业经过努力能达到的标准,按照现实可行、发展有力来设置新的流程工 作标准。 4、按照顾客至上、价值增值原则重新设计各个运行流程。 三、具体做法如下 1、找出现有活动的阻塞环节; 2、砍掉无价值活动; 3、合并分散活动; 4、找出本企业员工最好的做法; 5、吸纳本行业最优做法; 6、吸收员工的创新建议。

现在管理学界提出了一个“氨基酸组合效应”,即组成人体蛋白的八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一切。因此企业在进行流程优化时,我们建议认真借鉴“氨基酸组合效应”。 流程优化的最高境界就是“缺一不可”。凡是可有可无的环节、活动都应该砍掉。 四、流程优化步骤 流程优化是牵涉全局的管理工作,必须全员重视、全员参与。绝不可少数人闭门造车。为确保流程优化切实可行,张老师建议企业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设计师负责,按前面说的具体做法,完成初步设计; 第二步征求流程涉及的各岗位员工意见,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第三步设计小组优化讨论,使各流程之间相互衔接; 第四步企业高层补充完善,确保不留运行空白; 第五步企业负责人审批,便之具有本企业的“法规”效力; 第六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使新的流程管理思想、方法深入人心; 第七步全面试行,用实践经验流程优化的效果; 第八步总结完善,持续改进。 流程优化最根本的目的是整体效率最优。流程优化要达到“米格—25效应”,而不是古人的“三个和尚挑水吃效应”。 米格—25效应是指: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落后,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所谓最佳整体,乃是个体的最佳组合,1+1 〉2。 我最后要强调指出的是:流程优化是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预祝贵公司在流程优化和流程管理上取得“米格—25效应”。 张国祥 2009.11.25

C语言程序运行速度优化方法谈

C语言程序运行速度优化方法谈 1、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选择一种合适的数据结构很重要,如果在一堆随机存放的数中使用了大量的插入和删除指令,那使用链表要快得多。数组与指针语句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指针比较灵活简洁,而数组则比较直观,容易理解。对于大部分的编译器,使用指针比使用数组生成的代码更短,执行效率更高。 在许多种情况下,可以用指针运算代替数组索引,这样做常常能产生又快又短的代码。与数组索引相比,指针一般能使代码速度更快,占用空间更少。使用多维数组时差异更明显。下面的代码作用是相同的,但是效率不一样。 数组索引指针运算 For(;;){ p=array A=array[t++]; for(;;){ a=*(p++); 。。。。。。。。。。。。。。。 } } 指针方法的优点是,array的地址每次装入地址p后,在每次循环中只需对p增量操作。在数组索引方法中,每次循环中都必须根据t值求数组下标的复杂运算。 2、使用尽量小的数据类型 能够使用字符型(char)定义的变量,就不要使用整型(int)变量来定义;能够使用整型变量定义的变量就不要用长整型(long int),能不使用浮点型(float)变量就不要使用浮点型变量。当然,在定义变量后不要超过变量的作用范围,如果超过变量的范围赋值,C编译器并不报错,但程序运行结果却错了,而且这样的错误很难发现。 在ICCAVR中,可以在Options中设定使用printf参数,尽量使用基本型参数 (%c、%d、%x、%X、%u和%s格式说明符),少用长整型参数(%ld、%lu、%lx和%lX格式说明符),至于浮点型的参数(%f)则尽量不要使用,其它C编译器也一样。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f参数,会使生成的代码的数量增加很多,执行速度降低。 3、减少运算的强度 (1)、查表(游戏程序员必修课) 一个聪明的游戏大虾,基本上不会在自己的主循环里搞什么运算工作,绝对是先计算好了,再到循环里查表。看下面的例子: 旧代码: long factorial(int i) { if (i == 0) return 1;

DSP程序优化方法

DSP程序优化方法(1) 1、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选择一种合适的数据结构很重要,如果在一堆随机存放的数中使用了大量的插入和删除指令,那使用链表要快得多。数组与指针语句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指针比较灵活简洁,而数组则比较直观,容易理解。对于大部分的编译器,使用指针比使用数组生成的代码更短,执行效率更高。 在许多种情况下,可以用指针运算代替数组索引,这样做常常能产生又快又短的代码。与数组索引相比,指针一般能使代码速度更快,占用空间更少。使用多维数组时差异更明显。下面的代码作用是相同的,但是效率不一样。 数组索引指针运算 For(;;){ p=array A=array[t++]; for(;;){ a=*(p++); 。。。。。。。。。。。。。。。 } } 指针方法的优点是,array 的地址每次装入地址p 后,在每次循环中只需对p 增量操作。在数组索引方法中,每次循环中都必须根据t 值求数组下标的复杂运算。 2、使用尽量小的数据类型 能够使用字符型(char) 定义的变量,就不要使用整型(int) 变量来定义;能够使用整型变量定义的变量就不要用长整型(long int) ,能不使用浮点型(float) 变量就不要使用浮点型变量。当然,在定义变量后不要超过变量的作用范围,如果超过变量的范围赋值,C 编译器并不报错,但程序运行结果却错了,而且这样的错误很难发现。 在ICCA VR 中,可以在Options 中设定使用printf 参数,尽量使用基本型参数(%c 、%d 、%x 、%X 、%u 和%s 格式说明符) ,少用长整型参数(%ld 、%lu 、%lx 和%lX 格式说明符) ,至于浮点型的参数(%f) 则尽量不要使用,其它C 编译器也一样。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f 参数,会使生成的代码的数量增加很多,执行速度降低。 3、减少运算的强度 (1)、查表(游戏程序员必修课) 一个聪明的游戏大虾,基本上不会在自己的主循环里搞什么运算工作,绝对是先计算好了,再到循环里查表。看下面的例子: 旧代码: long factorial(int i) { if (i == 0) return 1; else return i * factorial(i - 1); } 新代码: static long factorial_table[] = {1 ,1 ,2 ,6 ,24 ,120 ,720 /* etc */ }; long factorial(int i) {

51单片机程序优化

程序优化 由于单片机的性能同电脑的性能是天渊之别的,无论从空间资源上、内存资源、工作频率,都是无法 与之比较的。PC 机编程基本上不用考虑空间的占用、内存的占用的问题,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功能就可以了。对于单片机来说就截然不同了,一般的单片机的Flash 和Ram 的资源是以KB 来衡量的,可想而知,单片机的资源是少得可怜,为此我们必须想法设法榨尽其所有资源,将它的性能发挥到最佳,程序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几点进行优化: 1. 使用尽量小的数据类型 能够使用字符型(char)定义的变量,就不要使用整型(int)变量来定义;能够使用整型变量定义的变 量就不要用长整型(long int),能不使用浮点型(float)变量就不要使用浮点型变量。当然,在定义变 量后不要超过变量的作用范围,如果超过变量的范围赋值,C 编译器并不报错,但程序运行结果却错了,而且这样的错误很难发现。 2. 使用自加、自减指令 通常使用自加、自减指令和复合赋值表达式(如a-=1 及a+=1 等)都能够生成高质量的 程序代码,编译器通常都能够生成inc 和dec 之类的指令,而使用a=a+1 或a=a-1 之类 的指令,有很多C 编译器都会生成二到三个字节的指令。 3. 减少运算的强度 可以使用运算量小但功能相同的表达式替换原来复杂的的表达式。 (1)求余运算 N= N %8 可以改为N = N &7 说明:位操作只需一个指令周期即可完成,而大部分的C 编译器的“%”运算均是调用子程序来 完成,代码长、执行速度慢。通常,只要求是求2n 方的余数,均可使用位操作的方法来代替。 (2)平方运算 N=Pow(3,2) 可以改为N=3*3 说明:在有内置硬件乘法器的单片机中(如51 系列),乘法运算比求平方运算快得多, 因为浮点数 的求平方是通过调用子程序来实现的,乘法运算的子程序比平方运算的子程序代码短,执行速度快。(3)用位移代替乘法除法 N=M*8 可以改为N=M<<3 N=M/8 可以改为N=M>>3 说明:通常如果需要乘以或除以2n,都可以用移位的方法代替。如果乘以2n,都可以生成左移 的代码,而乘以其它的整数或除以任何数,均调用乘除法子程序。用移位的方法得到代码比调用乘除法子程序生成的代码效率高。实际上,只要是乘以或除以一个整数,均可以用移位的方法得到结果。如N=M*9 可以改为N=(M<<3)+M; (4)自加自减的区别 例如我们平时使用的延时函数都是通过采用自加的方式来实现。 void DelayNms(UINT16 t) { UINT16 i,j; for(i=0;i

流程优化设计的解决方案

流程优化设计解决方案 一、流程优化设计的指导思想: 流程优化的核心内涵是流程价值分析,以企业价值流程分析为导向,建立面向客户关系的价值管理体系,能够避免企业过去“纵向价值链”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当今激烈竞争市场的诸多弊端:没法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过多的资金投入,过长的建设和发展周期,低效率的管理机制,针对这些现象,我们提出优化流程把握以下方面: 1、以流程价值分析为工具: 通过对企业流程的价值分析,清楚地界定企业的主业务流程和支持业务流程,有利于组织结构优化和组织资源的整合,有利于识别顾客的现实需求,有利于竖立为顾客服务的思想;从而建立起以顾客为中心的业务流程。 2、以组织结构优化为基础: 组织是实现企业特定目标的有机载体。以主业务流程为核心,支持业务流程为后盾,建立组织的运行政策: ①、确定各岗位的专业化,部门的划分,以及直线指挥系统与参谋系统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工作任务组合; ②、建立职权指挥系统,控制幅度和集权分权等部门与部门、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协调和控制的机制; ③、建立最优化业务流程和信息流,以及相应的最有效的协调和管理手段,形成一套管理机构,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支持系统。 3、以建立核心竞争力为流程优化的目标:

在流程优化的设计中,通过价值分析、识别、创建企业的核心能力,使企业的核心能力成为企业战略的中心,以此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流程优化设计的原则: 1、并行管理原则: 应体现为顾客创造有益价值的服务理念,强调流程为顾客而设,组织结构应为流程而定;而不是流程为组织而定,各部门职能独立和分割,应以价值流程为中心,强调企业整体目标和利益。 2、整体最优原则: 流程优化过程中,应充分体现系统论思想;注重整体流程的系统优化,以整体流程全局最优为目标,消除部门主义、利益分散主义。 3、集成化原则: 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整合和时时共享,充分运用最新的IT技术,来形成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共享使用机制,将企业的监控机制有机的融合在业务流程和信息流之中,有利于将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结合起来。4、均衡发展原则: 流程优化涉及到企业的销售、研发、生产、财务等各个方面,但是对企业来讲,各个方面并不均衡;因此,企业应对某些局部流程进行管理创新,以达企业的均衡发展。 5、简约化原则: 流程优化是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三、流程优化设计框架: 流程优化是依据企业的行业状况、发展阶段、内部资源、产品结构

程序优化方法及步骤-20101203

程序优化方法及步骤 经过这段时间对GigE接口卡的开发,主要工作表现在程序的优化上,总结以下优化心得。 一、程序优化的思路 1.首先考虑程序级优化,主要考虑程序整体设计上的优化。程序尽量采用多线程机制,充 分利用CPU时间片;尽量减少数据的搬移操作。 2.对程序整体的优化 1)选用C编译器提供的优化选项 在编译器中提供了分为若干等级和种类的自动优化选项,如下: ● -o:使能软件流水和其他优化方法 ● -pm:使能程序级优化 ● -mt:使能编译器假设程序中没有数据存储混淆,可进一步优化代码。 ● -mg:使能分析(profile)优化代码 ● -ms:确保不产生冗余循环,从而减小代码尺寸 ● -mh:允许投机执行 ● -mx:使能软件流水循环重试,基于循环次数对循环试用多个方案,以便 选择最佳方案。 根据实际编译的程序,选择合适的优化选项,进行源程序的优化。实际程序测试,结合使用-o3和-pm优化编译选项效率最高。 2) 增加CACHE的使用 Cache即高速缓存,是位于CPU和片内存储器之间的规模小速度快的存储器。Cache 的工作原理是保存CPU中最常用的数据。当Cache中保存着CPU要读写的数据时,CPU 直接访问Cache。由于Cache的速度与CPU相当,CPU能在零等待状态下迅速地实现数据存取。只有在Cache中不含有CPU所需的数据时CPU才去访问片内存储器。因此Cache 的有效利用对整个程序速度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DM648存储结构大致分为3个层次。依次是L1、L2和DDR2及外部存储。其中,L1分为L1P(程序储存器)和L1D(数据存储器),L2分为Cache和IRAM,Cache的容量可由用户定义,IRAM可有软件配置和指定。DDR2挂在L2的左侧。图中没有画出。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流程优化工具、方法

企业流程管理方法与工具 企业流程管理(Enterprise Process Management, E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BPM) 目录 1 什么是企业流程管理 2 流程管理项目宗旨 3 流程管理的三种不同层次 4 流程管理的基本特征 5 流程管理的目的 6 流程管理的目标 7 流程管理原则 7.1 一、改变流程的结构或构造 7.2 二、改变流程上传递的信息流 7.3 三、改变流程上的知识流 8 流程管理项目流程 9 几种流程管理方法与工具 10 流程管理方案实施 11 流程管理项目的关键成功因素 11.1 一、与内部顾问团队精诚合作 11.2 二、项目界限明确界定 什么是企业流程管理 企业流程管理主要是对企业内部改革,改变企业职能管理机构重叠、中间层次多、流程不闭环等,使每个流程可从头至尾由一个职能机构管理,做到机构不重叠、业务不重复,达到缩短流程周期、节约运作资本的作用。 流程管理项目宗旨 1.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受控程度 2.通过流程的优化提高工作效率

3.通过制度或规范使隐性知识显性化 4.通过流程化管理提高资源合理配置程度 5.快速实现管理复制 流程管理的三种不同层次 1.流程规范 整理企业流程,界定流程各环节内容及各环节间交接关系,形成业务的无缝衔接,适合所有企业的正常运营时期。 2.流程优化 适合企业任何时期,流程的持续优化过程,持续审视企业的流程和优化流程,不断自我完善和强化企业的流程体系。 3.流程再造 重新审视企业的流程和再设计。适合于企业的变革时期与企业的变革阶段:治理结构的变化、购并、企业战略的改变、商业模式发生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新市场的出现等等。 流程管理的基本特征 企业的流程按其功能可以区分为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两大类别。 1、业务流程是指以面向顾客直接产生价值增值的流程; 2、管理流程是指为了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最终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并达到利润最大化和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的流程。 企业内的一切流程都应以企业目标为根本依据,尤其是管理流程: 对外,面向客户,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 对内,面向企业目标,提高管理流程的效率,平衡企业各方资源(生产线平衡),控制总体效率的平衡,实现企业总体绩效。 流程管理的目的 第一种观点: 1.保证业务流程面向客户;

优化计划流程、明确职责

优化流程、明确职责,提高组织效率 一、项目背景 在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组成的某特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业务经营领域涉及十多个行业,不同行业进展规模、盈利能力、价值贡献、竞争能力等均有较大差异。 由于专门的缘故,公司业务类型既存在国家打算的封闭式业务,又存在面向市场竞争的开放式业务。集团公司在对下属企业的治理操纵和治理体制上还保留着政府行政治理的模式。集团总部职能定位不清晰;治理流程体系不够完善,如有些流程环节过多,有些流程关键环节缺失。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提高集团运营效率,集团公司提出了优化流程、明晰职责的变革治理。 二、项目目标及内容 集团公司差不多依照不同的业务特点设计了新的管控模式,但没有建立适应于新的管控模式和治理定位的治理流程。在对该集团治理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之后,项目双方就咨询服务的目标和内容达成了一致。

项目目标是基于集团业务特点确定的新的管控模式,优化治理流程,有效推进治理效率的提升。 项目的内容为对现状流程进行分析,依照现状分析和管控模式,建立集团流程体系并优化现有核心治理流程。 三、项目实施思路 流程优化设计基于集团公司新的管控模式和组织架构,并分析了管控模式时期发觉的集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项目组制定了流程优化设计时期的工作思路。如图1所示。 图1:流程优化设计工作进程 四、项目实施过程

1、项目启动 流程优化设计基于集团公司新的管控模式和组织架构,并分析了管控模式时期发觉的集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项目组制定了流程优化设计时期的工作思路。如图1所示。 留成优化设计是不同于一般的治理咨询项目,它涉及到公司方方面面,涉及到某些工作的特不细小的流转关节。而优化后的流程有可能会改变现有的工作适应、现有的工作关系、现有的制度规范。因此流程优化设计是一个全员参与的项目。同时流程优化设计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这就需要公司职员具有流程优化的意识、理念和方法。因此作为集团现时期治理变革的咨询顾问,中华博略项目组除了要优化现在状况下的流程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流程优化的理念、思想、方法灌输给客户的尽可能多的职员,培养他们流程优化的意识,为集团持续性的变革和进展打下基础。 为了实现项目目标中华博略项目组与客户在启动时期确定了以下要紧工作: * 制定了详细的项目实施打算,并得到双方的认可。 * 成立项目组织,由客户公司领导和中华博略领导组成项目领导小组,由客户人力资源部、其他部门主任和中华博略业务董事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