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我国国土面积为960 万平方千米,名列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排名第三。

3.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 个。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 个。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台湾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渤海近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5、造成帕米尔高原和乌苏里江晨昏差异的原因是经度位置,造成海南岛和黑龙江季节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

6.省级行政区:分级,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省会),位置▲(1)我国行政区域分为省、县、乡三级(2)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34 个省级行政单位:(以下为简称)7.①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②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③纬度位置最低的是海南;④最偏北、纬度位置最高、最偏东、最先见到日出的是黑龙江;⑤完全在热带的是海南;⑥北回归线穿过的有云南、广东、广西和台湾。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1.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2010 年,我国总人口为13.40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2.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二胎政策:2016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1、我国人口密度:我国人口密度为143人/ 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某地区人口数(人)/ 该地区面积(平方千米)2、我国人口的分布:不均匀,大致以黑河- 腾冲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东部地区面占43%,人口占94%;西部地区面积占57%,人口占6%。

人口东多西少(人口分布的特点)3、造成我国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地形;东部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为主;西部海拔较高,以高原、山地为主。

八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总结1. 整数与有理数:
正整数、负整数、零及其运算规则;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概念和相互转化;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和绝对值。

2. 平方根与立方根:
平方数和完全平方根的概念;
立方数和立方根的概念;
计算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方法。

3. 代数基础:
代数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公式的运用和推导。

4.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概念和解的含义;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5. 几何基础: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角的概念及角的分类;
相关角的性质和计算。

6. 图形的认识与运动:
二维图形的命名和性质;
图形的旋转、平移和翻折等基本变换;
利用坐标进行图形的描述和判断。

7.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收集和分类;
统计图表的绘制和解读;
数据的分析和判断。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八年级上册数学笔记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数学笔记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数学笔记知识点归纳一、三角形。

1.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 三角形就像一个三条边围起来的小院子。

它有三个顶点(就像院子的三个角点),三条边(院子的围墙),还有三个内角(院子里面的三个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哦,这就好比把这个院子的三个角拼在一起,正好能拼成一个平角。

- 按照边来分,三角形有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一样长,这可是三角形里的“三胞胎”,长得一模一样)、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一样长,就像有两个兄弟长得一样高)和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一样长,各有各的个性)。

- 按角分呢,有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这种三角形比较“温和”,没有特别大的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就像一个小角落特别方正,这个直角可重要啦,直角所对的边叫斜边,另外两条边叫直角边)和钝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这个角比较“霸道”,占的地方大)。

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 三角形的三条边就像三个小伙伴手拉手。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就好比两个小伙伴手拉手的长度一定要比第三个小伙伴长,不然就拉不住啦。

比如说,三条边分别是a、b、c,那就得a + b>c,a + c>b,b + c>a。

反过来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就像两个小伙伴手拉手的长度比第三个小伙伴长不了太多,不然就脱节了。

3.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 三角形的高,就像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的一条垂线。

这个高就像一个小杆子直直地立在对边上,它可以用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三角形面积S=(1)/(2)×底×高。

- 中线呢,是连接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了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就像把一个大蛋糕从中间切成了两块一样大小的小蛋糕。

- 角平分线就是把三角形的一个角平均分成两份的射线。

它就像一把小剪刀,把一个角剪成了两个一样大的小角。

二、全等三角形。

1.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 全等三角形就像双胞胎,长得一模一样。

八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数学上册的必背知识点:一、整式的概念与运算1.简单的代数式的概念与运算:常数、变量、系数、次数等。

2.同类项的概念与合并:同底数幂相乘的原理、定点方向向量。

3.整式之和与差、积的概念与规律。

二、分式的概念与运算1.简单的分式的概念与约分:通分、求最简分式。

2.分式之和与差、积及商的概念与运算。

三、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1.等式的定义与性质: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移项与合并、等式的逆运算等。

2.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的定义与解法: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方程、方程与不等式的基本关系。

四、图形的初步认识1.点、线、面的概念。

2.线段、射线、角的概念与性质:直角、余角、补角、平分线。

3.直线与点的位置关系:共线、相交、平行、垂直。

4.三角形、四边形的定义与性质:等腰、等边、直角、等角、对顶角、对边、外角和等角、四边形的分类及性质。

五、比例与图形的相似1.比与比例的概念与运算:比例的基本性质、反比例等。

2.图形的相似与比例:全等、相似的定义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等。

六、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1.平面直角坐标系:横坐标与纵坐标、坐标的性质与应用等。

2.函数及表示方法:函数的概念、自变量与因变量、函数的表示方法等。

3.一次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图象等。

七、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处理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调查方法、表格、直方图、折线图等。

2.概率的初步认识:实验、样本空间、随机事件、概率等。

以上是八年级数学上册的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第一课相亲相爱一家人1. 为什么要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①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②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

③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2. 怎样孝敬父母?(1)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

(2)孝敬父母,就要做到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

3.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①青少年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②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误解。

③父母与子女是两代人,存在代沟,子女与父母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④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

4.如何搭建与父母沟通的桥梁?①要理解自己的父母。

要理解他们的唠叨、希望、烦恼②要尊重自己的父母。

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尊重父母的个性,欣赏他们的优点;发生冲突时要做出必要的让步和道歉。

③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如:主动交流;分担责任;认真倾听等。

第二课我们共有一个家1、祖国的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山河壮丽②历史悠久③文化灿烂。

2.热爱祖国对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1)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被侵占;(2)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而尽心竭力;(3)要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要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3.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也是华人华侨的共同心声。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三角形(一)三角形的相关概念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边: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

3、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4、三角形的内角:三角形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二)三角形的分类1、按角分类:(1)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3)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2、按边分类:(1)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

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3)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四)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

(五)三角形的外角1、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二、全等三角形(一)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3、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4、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三、轴对称(一)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八年级地理上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上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上册重点知识点归纳一、我国的疆域、人口与民族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东西跨经度约62°,最东端与最西端时间相差4个多小时,时间差异明显;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纬度约50°,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显著。

(2)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琼州海峡和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3)纬度位置:主要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领土四至点(1)东至点: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2)西至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3)北至点: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4)南至点: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3.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陆上国界线长2.2万多千米。

4.邻国、主要岛屿及群岛(1)邻国:我国共有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2)岛屿:主要有台湾岛(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钓鱼岛等。

(3)群岛:舟山群岛(我国最大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等。

5.我国的行政区划(1)我国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

(2)省级行政区划:共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省级行政区域及行政中心(1)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自西向东):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2)省区之最:①内蒙古自治区跨经度最广。

②海南省跨纬度最广、位置最南。

③黑龙江省位置最北和最东。

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陆地面积最大、邻国最多(8个)。

⑤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相邻省份最多(8个)。

7.我国的人口(1)现状: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

(2)分布特征: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3)人口分布界线: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大全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大全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大全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包含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多个学科,下面对每个学科的知识点做简单归纳。

语文1.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2.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的组成、结构、语法等;3. 古诗词欣赏:诗歌的节奏、意境、意蕴等;4. 句式改写:根据语境改写句子,注意逻辑关系的变化。

数学1. 代数式化简:多项式乘法、因式分解、同类项合并等;2. 相似与全等:图形的比例、相似、全等性质;3. 一次函数:函数的表达式、图像、含义等;4. 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的斜率、截距、垂线斜率等。

英语1. 时态和语态:各种时态和语态的构成、含义、用法等;2. 阅读理解:短文理解、长篇阅读、填空选择等;3. 写作表达:写作的基本结构、句式、词汇用法等;4. 单元语法:被动语态、虚拟语气、定语从句等。

物理1. 声音和光线的传播: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全反射等;2.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分解、平衡等;3. 动量定理:动量的定义、质量、速度、动力学公式等;4.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定义、计算公式等。

化学1.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物、生成物、化学方程式平衡等;2. 金属的性质:常见金属的性质、物理和化学变化等;3. 酸碱反应:酸碱的定义、氢离子浓度、酸碱指示剂等;4. 常见化合物的性质:氯化钠、氧化铁、碳酸钙等。

生物1. 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类、界、门、纲、目等分类系统;2. 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生态平衡、生态问题等;3. 植物的自我保护:光合作用、排水作用、保护机制等;4. 动物生殖与发育:雌雄生殖器官、配子、受精等。

历史1. 中古时期:封建制度、科举制度、玄奘取经等;2. 近代史:列强侵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政治体制、文化建设等;4. 世界史:工业化、独立运动、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或骨骼肌)组成
(2)骨胳肌结构: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肌腱。

骨胳肌特性: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活动的。

(3)运动的产生过程: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骨头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4)运动不仅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还需要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5)关节的结构图:
关节头—略凸;关节窝—略凹;关节腔:有少量滑液—润滑。

(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
关节囊:连接相邻的两骨,内侧向关节腔分泌滑液。

主要保证关节的牢固性。

(关节炎:滑液分泌过多)
关节软骨:可以缓冲撞击,减少摩擦。

保证关节的灵活性。

(6)骨、关节、骨骼肌的协作
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处于舒张状态,双手提重物同时处于收缩状态)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动物的行为分类:
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母鸡孵蛋、小鸟喂鱼、幼袋鼠吃奶、鸟的迁徙。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

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

3、动物学习行为意义: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第三节动物的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从而具有的行为。

如白蚁群体、狒狒群体
2、社会行为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还形
成等级
3、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
反应的现象。

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例:蜜蜂跳舞—动作黑长尾猴—声音蚂蚁—气味蝶蛾类昆虫—性外激素(气味)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播种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的现象。

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主要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

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动物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

2、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

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其中要用到转基因技术。

3、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

实例:宇航服与长颈鹿,萤火虫与冷光灯,蝙蝠与雷达,乌龟与薄壳建筑等。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二节细菌
第三节真菌
1.真菌类型:木耳、蘑菇、灵芝、牛肝菌、青霉、曲霉、酵母菌(单细胞)等。

3、酵母菌(单细胞真菌)
⑴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
⑵营养方式:异养
有氧呼吸: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呼吸: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
⑷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

4、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细胞的对比
比较内容植物动物细菌真菌
细胞壁有无有有
细胞膜有有有有
细胞质有有有有
细胞核有有无,只有未形成细胞核有
叶绿体有无无无
鞭毛无无有无
荚膜无无有无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生活方式腐生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生活,这种方式称为腐生。

例: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参与物质循环。

寄生
有些细菌和真菌,从活的动植体吸收营养,导致其患病,这种方式称为寄生。

例:链球菌(细菌)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疾病。

真菌引起人患臂癣、足癣,引起植物患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

(注意:脚气和细菌、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导致的)
两种
生物之间关系共生
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

如地衣(真菌和藻类)、根瘤(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纤维素等。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1、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

酿酒、制作馒头和面包——酵母菌
酸奶、泡菜——乳酸菌
制醋——醋酸菌
制酱——霉菌
2、食品保存:
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保存方法-------低温保存、高温灭菌保存、缺氧保存等。

3、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

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如青霉素。

胰岛素(治糖尿病的药物)是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转基因技术)。

4、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

第六单元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生物
分类
依据:外部形态、生理功能、内部构造等方面的相似程度。

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植物
分类
依据: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的重要分类依据)
从简单到复杂排

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单/双子叶植物)
动物
分类
依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内部构造
从简单到复杂
排序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
类→鸟类→哺乳类
第二节从种到界
1、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目的是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依据是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

2、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3、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相似特征越多,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4、生物命名法:瑞典人林奈提出的双名法,即属名+种加词。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3、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2)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生态环境改变和破坏;
(2)掠夺式开发利用;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入侵。

(如来自国外的水葫芦)
2、建立自然保护区:
含义:是指含有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个区域就是自然保护区。

目的:(1)保护生态系统(2)保护珍稀动植物。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附:
动物分类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