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液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乳化液、泵操作规程范本

乳化液、泵操作规程范本

乳化液、泵操作规程范本一、设备准备1. 确保泵的安装位置稳固,并连接好所需的电源。

2. 检查泵的密封件,确保没有磨损或破裂。

3. 准备好所需的乳化液,确保液体质量合格。

二、操作步骤1. 打开乳化液泵的电源开关,确保泵正常启动。

2. 检查泵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运转,如有异常情况应停止运行,并进行维修。

3. 根据需要,调整泵的流量和压力。

4. 确保泵的出口管道畅通无堵塞,若有堵塞应及时清理。

5. 打开乳化液泵的进口阀门,允许乳化液进入泵中。

6. 在泵启动的同时,逐渐打开出口阀门,使乳化液按需流出。

7. 监测泵的温度和压力,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8. 定期清理泵的滤网和输送管道,避免堵塞。

9. 若需要停止泵的运行,先关闭出口阀门,再关闭进口阀门,最后关闭电源开关。

三、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和维修泵时,应戴上防护手套和眼镜,确保人身安全。

2. 确保电源与地线连接良好,以防止电击事故。

3. 在清理堵塞的管道时,应使用合适的工具,并保持谨慎。

4. 严禁将无关物品或身体部位放入泵中,以免造成损伤。

5. 若发现泵有异常噪音或温度过高等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维修人员。

6. 禁止在泵运行期间进行维修或更换零部件。

7. 泵的维护保养应按照指定的周期和方法进行,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灭火措施1. 尽量避免泵在有可燃物质附近使用。

2. 若泵发生火灾,应立即切断电源,并使用灭火器或泡沫灭火装置进行灭火。

3. 在灭火过程中必须保持冷静,并避免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伤害。

结语以上是针对乳化液泵的操作规程范本,希望能帮助操作人员正确、安全地操作泵机,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在操作过程中请严格按照规程执行,勿掉以轻心。

祝工作顺利!。

乳化液泵站操作规程

乳化液泵站操作规程

乳化液泵站操作规程一、泵站进口阀门操作1. 在操作泵站进口阀门之前,必须先检查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2. 缓慢打开进口阀门,避免突然冲击管道和设备。

3. 确保进口阀门完全打开后,检查管道连接是否紧固。

二、启动泵站1. 检查电气系统是否正常,包括电源和控制系统。

2. 按照正常启动程序,启动泵站主设备,包括电动机、变频器等。

3. 监测泵站设备启动过程中的振动、噪声和温度等参数,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泵站稳定运行1. 监测泵站的出口压力和流量等参数,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2. 定期检查泵站设备的润滑、冷却和清洁情况,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定期检查管道连接是否紧固,避免泄漏和事故发生。

4. 如果发现泵站设备异常,及时停机检修或报修,切勿强行运行。

四、停机操作1. 在停机之前,先关闭泵站进口阀门,停止流体流入泵站。

2. 按照正常停机程序,逐步减少泵站负荷,停止主设备运行。

3. 确保泵站设备停机后,关闭出口阀门,防止倒流和泄漏。

4. 定期维护和保养泵站设备,包括更换润滑油、清洁过滤器等。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泵站设备时,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2. 禁止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随意触摸设备,防止触电和伤害事故的发生。

3. 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不得擅自改动设备控制参数。

4. 定期对泵站设备进行巡视和检修,排除安全隐患。

六、应急处理1. 在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切勿慌乱,应立即采取适当的应急处理措施。

2. 如发生泄漏事故,应立即关闭相应阀门,并采取停泵等紧急措施。

3. 在必要时,及时报警并请专业人员进行处置,切勿私自进行施救。

七、纪录和报告1. 定期对泵站运行情况进行纪录,包括泵站启停时间、出口压力、流量等参数。

2. 在发生重要事件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以上是乳化液泵站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操作人员在实施操作时要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正常进行。

2024年乳化液、泵操作规程

2024年乳化液、泵操作规程

2024年乳化液、泵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乳化液和泵 2024年第一部分:乳化液操作规程1. 安全操作1.1 在操作前,请确保熟悉乳化液的安全操作程序和应急预案。

1.2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眼镜、耳塞、手套和防护服。

1.3 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并且没有易燃物或其他危险品。

2. 准备工作2.1 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乳化液,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2 检查乳化液存储容器,确保容器完整无损,没有泄漏。

2.3 准备必要的乳化液搅拌设备,并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4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称重器、喷雾器等。

3. 操作步骤3.1 打开乳化液储罐的盖子,将液体倒入工作容器。

如果乳化液过于黏稠,可以加入适量的稀释剂。

3.2 打开搅拌设备,将搅拌器放入液体中,并将设备调至合适的搅拌速度。

3.3 持续搅拌液体,直到乳化液达到所需的浓度和质地。

如果需要,可以适量添加其他添加剂。

3.4 在操作过程中,定期检查乳化液的pH值和温度,确保其符合要求。

3.5 操作完成后,关闭搅拌设备,并将其从容器中取出。

3.6 将乳化液倒入适当的储存容器中,并严密封闭。

3.7 清洗和消毒工作容器、搅拌设备和其他使用过的工具。

第二部分:泵操作规程1. 安全操作1.1 在操作前,请确保熟悉泵的安全操作程序和应急预案。

1.2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眼镜、耳塞、手套和防护服。

1.3 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并且没有易燃物或其他危险品。

2. 准备工作2.1 检查泵的工作状态,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2 检查泵的供电和接地情况,确保安全可靠。

2.3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管道连接器、阀门等。

3. 操作步骤3.1 将泵正确连接到应用的管道系统中,并确保所有连接牢固可靠。

3.2 打开泵的供电开关,并调整泵的转速和流量。

3.3 观察泵的工作情况,确保其无异常噪音、振动或泄漏现象。

3.4 如果需要,可以适量调整泵的流量和压力,以满足具体工作需求。

乳化液泵站操作规程范本

乳化液泵站操作规程范本

乳化液泵站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乳化液泵站的正常运行, 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乳化液泵站的运行和操作。

第三条乳化液泵站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严禁擅自变动或修改操作规程。

第四条乳化液泵站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并经过相关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

第五条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严禁擅自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设备或工具。

第二章乳化液泵站的操作程序第一条准备工作1.检查泵站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并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2.检查乳化液储罐中的液位是否处于正常范围, 并及时补充乳化液。

3.检查乳化液泵的运行状况,包括润滑油的充足与否、轴承是否润滑良好等。

4.检查电源设备是否稳定,并保证正常供电。

第二条操作步骤1.打开泵站设备的电源, 确保设备正常启动。

2.打开乳化液泵, 并检查泵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3.检查泵站设备的运行参数, 包括泵站压力、泵站温度等是否符合要求。

4.监控乳化液的流量和液位, 确保乳化液的供应稳定。

5.定期对乳化液泵进行巡视,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和轴承温度,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检修。

6.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乳化液泵站的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三条安全事项1.操作人员在操作乳化液泵站时, 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包括安全帽、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并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2.操作人员应经常检查工作区域的安全状况, 如发现问题, 应及时进行整改并上报相关部门。

3.操作人员在操作乳化液泵时, 应注意泵的运行状态, 如发现异常情况, 应立即停止泵的运行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4.操作人员在操作乳化液泵时,应注意防止泵站设备和管道发生泄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5.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严禁酗酒和吸烟等行为。

第四章泵站设备维护和保养第一条泵站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保证乳化液泵站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相关维护和保养规程进行操作。

乳化液、泵操作规程

乳化液、泵操作规程

乳化液、泵操作规程一、前言乳化液是一种由液体和乳化剂组成的混合物,在许多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如化工、食品、制药等。

泵是将液体从一个地方转移至另一个地方的机械设备,在乳化液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乳化液的质量和安全,以及泵的正常运行,制定一套乳化液、泵操作规程非常必要。

二、操作前准备1. 熟悉乳化液的成分及规格,了解乳化液的生产和使用要求。

2. 确定乳化液的使用目的和用量,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3. 检查泵的工作状态,确保泵的正常运行。

三、操作步骤1. 启动泵前,检查泵的供电情况,确保电源稳定,并检查泵的开关和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位置。

注意操作时要戴好手套和防护眼镜。

2. 打开泵的进水阀和排水阀,检查泵的进水和排水是否顺畅,确保泵的工作环境清洁。

3. 检查乳化液的储存容器,确认液位在适当位置,并检查容器的密封性。

4. 将乳化液的输送管连接到泵的进口,并将出口管连接到需要使用乳化液的设备或容器。

5. 调整泵的运行参数,包括泵的转速和压力,以及乳化液的流量和颗粒大小等。

6. 启动泵,观察泵的运行状况,检查泵的噪音和振动是否正常,以及泵的温度是否适宜。

7. 注意观察乳化液的运行情况,包括乳化液的流速和颗粒分布等指标,确保乳化液的质量符合要求。

8. 在操作过程中及时调整泵的运行状态,以适应乳化液的使用要求。

9. 操作完成后,关闭泵的电源和阀门,断开输送管。

清洗乳化液的储存容器和泵的进口和出口等关键部位。

10. 对泵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持泵的性能和寿命。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授权,熟悉乳化液和泵的操作规程。

2.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安全,穿戴防护服和防护装备。

3. 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防止乳化液的泄漏和污染。

4. 在操作过程中及时处理泵的故障和异常情况,确保乳化液的连续供应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5. 注意乳化液和泵的储存和维护,防止乳化液变质和泵损坏。

五、总结乳化液、泵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乳化液质量和泵的运行效率,降低事故风险和生产成本。

乳化液、泵操作规程

乳化液、泵操作规程

乳化液、泵操作规程一、乳化液操作规程:1. 乳化液的配制- 准备所需原料:乳化剂、溶剂、助剂。

- 将所需量的溶剂倒入容器中。

- 将乳化剂逐步加入溶剂中,同时用搅拌器将两者充分混合。

- 根据实际需要,适量添加助剂,继续搅拌混合。

- 检查乳化液的质量,确保无明显不均匀,尤其是无明显沉淀物。

- 将乳化液装入适当的容器中,密封保存或用于下一步操作。

2. 乳化液的质量控制- 在配制乳化液前,检查所用原料的质量是否合格。

- 检查混合过程中是否有明显异常,如乳化剂未充分溶解、助剂过量等。

- 对最终制得的乳化液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粘度、PH值、稳定性等指标。

- 如发现质量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或淘汰不合格产品。

3. 乳化液的使用- 在使用乳化液前,需先摇匀或搅拌均匀,确保乳化液各组分的均一性。

- 根据需要,将乳化液倒入使用容器中,注意避免外界物质的污染。

- 在操作过程中,及时确保乳化液的密封性,防止揮发或受到外界污染。

- 操作完成后,将未使用完的乳化液密封保存,防止失效或变质。

4. 乳化液的清洁与保养- 使用乳化液的容器和工具需要及时清洗,以防残留物影响下次操作。

- 定期检查乳化液的质量和保存状态,如发现异常需及时处理。

- 如乳化液存放时间过长或受到外界污染,应予以淘汰并更新。

二、泵操作规程:1. 泵的准备与设置- 检查泵体、管道等设备是否完好,如有破损或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

- 准备所需原料,确保充足并符合使用要求。

- 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泵的工作参数,如流量、压力等。

2. 泵的启动与停止- 打开泵体的进、出口阀门,确保泵体与管道之间的通道畅通。

- 启动泵的电源,按照操作面板上的启动指示进行操作。

- 监测泵的工作状态,确保无异常声音、振动或泄漏现象。

- 在需要停止泵的情况下,先关闭进、出口阀门,再切断电源。

3. 泵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泵的工作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修理或更换设备。

- 检查泵的润滑油或润滑脂的使用情况,如需更换应按规定进行。

乳化液、泵操作规程

乳化液、泵操作规程

乳化液、泵操作规程
1、必须制定经专门培训的泵站司机操作管理,操作管理人员必须认真负责。

2、乳化液泵应水平放置,以保持良好的润滑条件。

3、使用前仔细检查润滑腔的油位是否符合规定,(油位低于玻璃油标上的红线和不超过绿线)。

检查各部零件有无损坏,各连接管边是否渗漏,吸、排液软管是否折叠等。

4、检查电气部位是否正常,用手扳动联轴器,检查机械部分是否有卡阻现象。

5、拧掉吸液腔上的放气螺塞,把空气放尽(螺塞出液后再拧紧),打开乳化液箱手动卸载阀,启动电动机,观察转动方向,是否与箭头所标方向相同,否则对对换电动机任何两项电源后,方可使用。

6、泵启动后拧紧高压腔螺塞上的M16内六角螺钉。

放尽腔内空气,然后拧紧,先空载运转5-10分钟,泵不得有异常声音、抖动、漏液等现象。

7、运转初期要注意温度,油温不能超过70C,乳化液的液位不得过低,以免吸空,液温不得超过50Co
8、注意柱塞密封是否正常,柱塞上油水珠是正常现象,如发现柱塞密封处漏液过多应及时修理,柱塞密封外压紧螺套不应压的过紧,一般压紧后退回1/6圈,以延长密封圈使用寿命。

9、严禁带负荷启动。

乳化液、泵操作规程

乳化液、泵操作规程

乳化液、泵操作规程泵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泵操作,确保生产安全与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乳化液泵的操作。

第三条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操作规程,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第二章泵的结构与分类第四条乳化液泵的主要结构包括泵体、叶轮、轴承、机械密封和电机等。

第五条乳化液泵根据驱动方式可分为水泵、电泵和气泵等。

第三章泵的操作与维护第六条泵操作前,必须检查泵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泵是否有足够的润滑。

第七条操作泵前,必须确保电源正常,开关控制线路完好。

第八条操作人员应熟悉泵的启动和停止过程,不得随意启动或停止泵。

第九条所有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禁止随意操作泵。

第十条泵轴承温度不得超过规定范围,超过应及时停车检查。

第四章泵的故障处理第十一条泵出现异常声音、振动或温度升高时,应立即停车查找故障原因,并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泵的轴承润滑不足时,应及时补充润滑油。

第十三条泵的机械密封失效时,应立即更换。

第五章泵的安全与保养第十四条泵操作时,应远离转动部件,严禁把手、衣物等物品放在泵附近。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不得随意穿过泵所在区域。

第十六条泵停车后,应及时清洁泵体,并做好防锈处理。

第六章泵的检查与维护第十七条泵每隔一定时间应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十八条泵的轴承润滑油应定期更换。

第十九条泵的轴承和叶轮应定期进行清洗和修复。

第七章泵的故障排除与维修第二十条泵故障时,应按照故障类型进行排除与维修。

第二十一条泵维修前,必须切断电源,并确保泵停止运行。

第八章泵的附件管理第二十二条泵的附件必须进行管理,保证齐全。

第二十三条泵的附件存放时,必须防潮、防尘。

第九章泵的报废与更新第二十四条泵报废前,必须进行评估和报废手续。

第二十五条泵更新时,必须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新设备。

第十章泵的培训与考核第二十六条泵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进行考核。

第二十七条泵操作人员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十一章泵的责任与违规处罚第二十八条泵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否则按照规定追究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化液维护管理操作规程:1.乳化液日常化验检测项目与频率:附录一:轧制油理化指标外观: 琥珀色液体粘度: 40 o C 40-50 mm2/s密度: 20o C 0、90-0、93g/ml酸值: <8、0mgKOH/g皂化值: >150mgKOH/gpH值: (3%,蒸馏水溶液) 4、5-6、52.轧制乳化液现场控制指标:浓度: 0、8-1、5% (常规使用) pH值(3%,蒸馏水溶液): 4、5-6、5电导率(25℃): < 500 us/cm皂化值: > 150 mgKOH/g铁离子含量: < 150ppm氯离子含量: <50ppm酸值: <30mgKOH/g灰分: <800ppm脱盐水: pH<7、0 电导率<20um/cm以上乳化液检测指标,就是通常控制范围,当发现数据超差,应及时查找原因,及时设法解决。

3.乳化液现场维护与管理:3、1 加油浓度控制:0、8-1、5%3、2 加油量计算: 本班加油量=上班轧制产量*0、25至0、3kg (根据轧制规格适当调整添加量)3、3 蒸汽管加热:乳化液箱内乳液温度: 50-58 o C (蒸汽管始终保持乳化液恒温)3、4 乳化液循环:始终保持乳化液循环流动,轧制时,乳化液打开大循环正常生产。

停机时,实现小循环,保持乳化液流动,日常维护乳化液不能出现静止状态,“流水不腐”能够保证乳液循环防止变质腐败。

3、5停机必要时关闭气体搅拌,让杂油浮出乳液表面,然后用撇油器撇除(正常情况保持乳化液循环且气体搅拌常开)。

开机时,搅拌常开。

3、6 乳化液液位控制:保持乳化液净液箱满液位,防止污油箱内杂油介入净液箱。

要及时补充新鲜脱盐水与轧制油,维持乳化液正常浓度,保证轧制过程润滑需求。

3、7 加油方式: 实行“少量多批”加油方式,将计算好得本班加油量,分批少量加到乳化液中,这样对降低消耗与有效利用乳化液起到重要作用。

加油时,必须在实现大循环时,开启气体搅拌,在输出泵前加油为佳,利用泵得搅拌力有效搅拌均匀乳液。

3、8 撇除杂油:停机时,关闭空气搅拌,静止乳化液15分钟,让杂油浮出乳化液表面,利用撇油器与磁性过滤器撇除杂油。

然后,打开气体搅拌,补水加油,均匀乳液。

注意顺序:撇油-加水-加油-循环。

3、9 去除铁粉:当乳化液中铁粉含量较高时,需要依靠磁性过滤器与带式过滤器去除,磁性过滤器连续运行可以很快去除乳化液中铁粉。

纸带过滤器就是依靠纸得密度来过滤,当发现负压过大时,需要手动走纸。

降低乳化液内铁粉与杂质含量。

4.轧制乳化液对轧制过程影响与对策:4、1过润滑:a.征兆:容易打滑、带钢跑偏、厚度出现偏差、轧机出现振动。

b.原因:pH值过低(低于5、8),浓度偏高;杂油污染,诸如:油膜轴承油、液压油、轴承油、润滑脂、乳化液温度过高、乳化液受到铁粉影响、乳化液出现“老化”、缺乏搅拌,局部出现油包水。

4、2 欠润滑:a.征兆:摩擦增加、变形区温度明显上升、板型变差、轧制过程中、出现尖叫声、轧制力增加、电机电流随着上升、轧机负荷增加。

b.原因:pH值过高(大于6、5),乳化液浓度偏低、撇油器与磁性过滤器频繁启用,导致乳化液浓度降低、较多杂油污染、轧制时,污染物泄漏进入乳化液中。

4、3 乳化液出现较大浓度波动?a.原因:由于杂油泄漏,乳化液受到污染、轧制产量与加油不平衡、油膜轴承油、液压油、齿轮油、蜗轮、蜗杆润滑油。

b.纠正方法:静止乳化液箱,完全撇除杂油、底部排放部分乳化液、补水、平衡产量与轧制油添加量。

4、4 杂油过多?a.原因:油膜轴承油、液压油、润滑脂、齿轮油泄漏。

b.结果:导致脏得带钢、润滑性降低。

c.纠正方法:用撇油机带走杂油,消除干扰、补充新鲜水与轧制油,维持原来得浓度。

4、5乳化液中铁含量过高?a.原因:磁性过滤器效率差。

过滤无效、较差得乳化液管理、铁粉与沉淀物过多。

b.结果:导致脏得带钢表面。

c.纠正方法:排放乳化液,补水加油,消除干扰、更换磁棒、完全修复磁性过滤器、提高过滤纸精度。

4、6 pH值超出允许范围?a.原因:注意配液水质、检查蒸汽加热管道就是否泄漏、酸碱污染,特别就是检查酸洗漂洗槽,就是否有酸液带入或挤干辊出现故障。

b.结果:当pH值超过6、5时,产生欠润滑、当低于5、8时,产生过润滑。

c.纠正方法:用于消除干扰,排放乳化液20%、补充新鲜轧制油,维持适当浓度。

5、通过检测指标做出评价:5、1 油浓度:在所有测试中,应该读总油含量。

5、2 pH值:一般乳化液pH值在5、8–6、5之间。

当pH值低于5、8或pH 值高于6、5时有异常情况发生。

测量pH值得原因如下:5、2、1 乳化液颗粒度分布同乳化液呈酸性或呈碱性有十分密切得关系。

通常,在pH值5、8 –6、5之间范围时,乳化液颗粒度变化很小。

5、2、2 当pH值低于5、8,颗粒度趋于增大,导致乳化液不稳定。

当pH值在大于6、5时,乳化液颗粒度趋于减小,导致冷轧过程中缺乏润滑性。

5、2、3 当pH值大于6、5以上,可能出现得相关现象,乳化液中脂、酯得颗粒度将趋于变小,而乳化液中碱性物质颗粒度趋于增大。

5、2、4 轧制过程中乳化液pH值突然改变,同时伴随电导率改变,可能就是由于酸、盐、或碱性物质污染。

酸污染通常就是由酸洗线带来、盐污染可能来源:酸洗线,配液水质、碱污染一般由于使用过清洗剂。

5、2、5 细菌侵入会引起pH值下降,而电导率不发生改变。

这就是乳化液状态异常,或停机不使用乳化液时发生。

通常,轧制过程中,轧辊咬入区温度会持续上升,有高温杀菌效果。

但就是,受到细菌侵害得乳化液,会散发出难闻得气味来。

6、电导率轧制乳化液电导率分布与铁有直接关系。

高铁含量容易与H+、OH-、 Cl-、 SO4结合,同时较少同Ca++、 Mg++、有机酸结合。

在一般条件下,乳化液电导率每天最多增加20us/天, 每天高于这个值被认为异常。

电导率变化解释如下:6、1 电导率增加,pH值保持不变。

这就是经常发生得,增加电导率就是由于水挥发后补充配液水得盐含量较高。

6、2 电导率增加,pH值突然下跌通常就是由于酸洗线漂洗水被无机酸污染导致得结果。

6、3 电导率与pH值突然增加这通常就是由于清洗轧机时使用得清洗剂进入乳化液得结果。

6、4 电导率少量增加或基本不变,pH值缓慢下跌这说明乳化液受到细菌侵害。

细菌增长释放出酸与甲醛导致pH值下降,但就是,电导率基本不变。

6、5 电导率快速增加,pH值保持不变这些条件反映了中性盐(氯离子增加)介入乳化液,大多数来源于酸洗线。

7、皂化值测量乳化液中脂肪酸含量得多少,需要从乳化液萃取基油测定,定义为1g样品与氢氧化钾起反应生成皂时所需得氢氧化钾得mg数称为皂化值。

活性油百分比等于:(实测皂化值/新油皂化值)*100%杂油百分含量 = 100% –活性油含量%通常,乳化液中总杂油含量超过20%,会降低润滑性,建议排放-补水-加油处理。

8、氯离子含量:8、1 氯离子含量通常要小于50ppm, 如果超过这个值,需要查明原因。

8、2 氯离子含量过高,通常就是由于酸洗线挤干辊失效,将残余酸带入漂洗水,造成板面残留氯离子带入乳化液。

8、3 氯离子含量高也有可能就是配液水中得氯离子含量超标。

8、4 氯离子只会积累不会挥发,当氯离子含量超标时,排放部分乳液,配液加油。

9、铁含量:9、1 当乳化液中铁含量高,需要打开磁性过滤器或清洗磁棒,除去铁粉。

9、2 过滤纸精度进一步提高,防止铁粉含量过高。

9、3 排放部分乳化液,补水加油。

10、灰分含量:10、1 灰分包括有机盐灰分与无机盐灰分以及其它杂质,大部分来源于空气与水中得钙、镁离子。

10、2 灰粉只能积累不能挥发,可以通过排放补水进行解决。

11、乳化液稳定性:11、1 轧制乳化液就是亚稳定态,就是轧制过程中需要容易油水分离,对咬入区进行润滑。

而在回到乳化液箱里,又需要有良好得乳化性能。

11、2 通常杂油或酸性物质容易导致乳化液不稳定,ESI下降。

而碱性物质又容易导致乳化液过稳定,ESI上升。

11、3 乳化液一般ESI 被控制在0、5-0、8, 如果超过这个值,通知轧制油供应商处理。

12、细菌含量测试:(当乳化液出现异味时联系供应商)杀菌后,撇除乳化液表面细菌与杂油。

补充新鲜去离子水与轧制油,在 60 ℃温度环境下,循环搅拌,彻底杀灭细菌。

附录二:停车期间乳化液维护注意事项:1、使乳化液保持较高温度,控制范围在50-55℃±3℃,如果乳化液长期不用或者长期处于低温状态时,可将温度提高到70℃左右4-8小时,这样可以杀死温度在40-50℃生长得细菌。

2、尽量保持乳化液在较高得液位运行,及时补充蒸发掉得水分,使乳化液液位保持相对得稳定。

3、在此期间,要使乳化液处于不断地运动状态(坚持打小循环,有条件得话,每隔8小时打大循环1小时),静止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2小时。

4、各个箱体得搅拌器常开(特别就是中间箱与污油箱得空气搅拌要开启,应为这里得浮油较多且杂质含量较多)。

5、检查过滤系统,每隔4小时必须手动走纸5-8分钟。

6、及时撇除杂油,每天开启磁性过滤器2-4小时,维持乳化液清净。

7、及时监控乳化液指标:浓度、pH、电导率,每班检测一次;酸值(≤30mgKOH/g)每天检测一次。

尤其关注pH与酸值,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开机前一班对乳化液进行全分析,为开机调整做参考。

8、清洗轧机不能用碱性物质,清洗后得水不要流入乳化液系统。

9、开机前清理喷嘴,检查就是否有杂质堵塞并检查喷嘴角度就是否正确。

10、开机时视情况补充半桶到一桶新鲜乳化液。

附录三:日常维护注意事项:1、每次添加脱盐水时必须确认水质合格才能添加。

2、乳化液温度应该保持在50-60℃之间,并且保持搅拌常开。

乳化液在较长时间不用或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较低得温度后,可将乳液升高到70℃保持4-8小时,然后再恢复到正常得温度范围。

这样可杀死在35-45℃范围内生长得细菌。

3、正常轧制时,乳化液液位应该保持在70-75%范围内。

液位降低应该及时补加水与油,补加方式采取少量多批次,每次加水量不能超过4m3;特殊情况应该通知相关负责人员4、如果轧机停机未生产或检修,必须保持乳化液内部循环,若超过48小时,则必须开启大循环2小时。

5、乳化液操作工每班每隔2小时必须对所负责区域进行巡视,注意观察设备运转情况,注意跑,冒,滴,漏现象,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如果处理不了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6、巡视期间乳化液重点观察磁性过滤器与真空过滤器以及箱体乳化液情况;过滤纸上得乳液就是否有堆积,有堆积比较好,说明过滤得效果较好。

7、每班应及时将乳化液情况向轧机主操与班长汇报。

8、交接班必须面对面交接。

保持操作间与工作区域内整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