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

无菌水为经过灭菌工艺处理的水。 必要时对纯化Naas et 2010* al[18]
法 国 ( regional inter-hospital)
未知
14
Charlotte Verfaillie al[19]
J. et 2012
荷 兰 ( Erasmus MC , 有 1320 张 床 位)
Olympus TJFQ180V
患者部位未知; 抬钳器和终端结构培养出目标致 VIM-2 型 共 30 例,感染或定 内镜抬钳器和终 病菌;内镜结构复杂,封闭的抬 铜绿假单 植情况不详 端帽,内镜冲洗 钳器和终端结构难以彻底清洗和 胞菌 用水;病房 灭菌
内镜的清洗槽、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应分开设置。因为不同系统的耐高温高压的手术器械未要求分清洗设备, 主要是后续用高压灭菌处理做保障。)
Q7:胃镜和肠镜是否可以在一套清洗消毒设备里进行清洗消毒? 同为消化系统,可以在一套清洗消毒设备里处理。如果分别在2套设备里清洗消毒,是高于规范要 求的,值得鼓励。
【重点问题】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的使用
* 优点
* 减少人工数量、 * 减少消毒剂暴露时间、
* 实现清洗消毒过程标准化,
* 缺点
* 存在成本高、 * 细小孔道不易于清洗消毒、 * 清洗消毒总体所需时间长。
目前国际上内镜清洗消毒机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本规范推荐使用,但强调不
能省去机洗前的手工清洗步骤。
【重点问题】终末漂洗用水
酶洗后 消毒后 消毒后终末漂洗后
1983-- 2015年19次十二指肠镜相关感染暴发案例特征及原因
15 Zachary L. Smith et al[20] 2013 美 国 ( 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 未知 共 5 例,其中 1 例胆道感染, 1 例尿路感染, 1 例血流感 血 液 、 胆 汁 、 尿 染, 1 例既有血流感染又 液 、 肛 拭 子 ; 内 有胆道感染, 1 例肠道定 镜 植 NDM-1 型 大 肠埃希菌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WS 507—2016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WS 507—2016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管理局、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黑龙江省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运喜、邢玉斌、巩玉秀、田晓丽、李兆申、王力红、张流波、李六亿、方英、刘枫、索继江、孔金艳、邓敏、张宇、张京利、杨云生、陈翠敏、任旭、张澍田、姜泊、郭学刚。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相关的管理要求、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监测与记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软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注:本标准中的“内镜”系指软式内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28234 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安全与卫生标准GB30689 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卫生要求WS/T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术语和定义3.1软式内镜 flexibleendoscope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

3.2清洗cleaning使用清洗液去除附着于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

3.3漂洗rinsing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

3.4终末漂洗 finalrinsing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最终漂洗的过程。

3.5清洗液tfeaningsolution按照产品说明书,将医用清洗剂加人适量的水配制成使用浓度的液体。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步骤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步骤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步骤软式内镜是一种用于检查胃肠道的医疗设备,为了确保其安全和有效性,每次使用前都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

下面是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的标准步骤:1.准备工作在进行清洗和消毒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认使用的清洗消毒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包括洗消机和清洗剂。

其次,准备好清洗软式内镜所需的配件和耗材,如清洗套装、刷子、消毒袋等。

2.预处理将已使用过的软式内镜放入预处理池中,用温水预冲洗,以去除残留的污物。

然后,使用清洁剂将软式内镜浸入清洗槽中,按照说明书的指示搅拌。

清洁剂的浓度和浸泡时间需根据所使用的清洗剂的要求进行调整。

3.清洗将软式内镜放入洗消机的清洗槽中,根据洗消机的设定,选择相应的清洗程序和参数。

在洗消机中,软式内镜会被循环浸泡在清洗剂中,并通过机械刷或气泡清洗法去除污物。

同时,可使用刷子和纱布对软式内镜进行外部和内部的清洁。

4.冲洗在清洁完成后,将软式内镜移至冲洗槽中进行冲洗。

使用清洁的水进行循环冲洗,以去除清洗剂和残留的污物。

冲洗时间和水的流量需根据洗消机的要求进行设置。

5.高级清洗为了确保彻底清洗软式内镜,可以进行高级清洗。

使用清洁剂和清洁套装,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进行软式内镜的深度清洗。

这包括软式内镜的外部和内部,特别是内镜头部和气体/水管道。

6.消毒清洗完成后,软式内镜需要进行消毒。

将软式内镜放入洗消机的消毒槽中,根据洗消机的设定选择相应的消毒程序和参数。

在消毒过程中,软式内镜会被浸泡在消毒液中,消毒液会杀灭软式内镜表面的细菌和病毒。

7.干燥和质检完成消毒后,将软式内镜取出并放置在干燥柜中进行干燥。

干燥时间和温度需根据干燥柜的要求进行设置。

干燥完成后,对软式内镜进行质检,包括外观检查和正常工作检测。

确保软式内镜没有污物、划痕和其他损坏,并且所有功能正常。

8.记录和存储在清洗消毒过程中,需要记录每一步的操作和结果,包括清洗和消毒剂的使用量、浓度、清洗消毒时间等。

这些记录是医疗机构质量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依据。

WS507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WS507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相关的管理要求、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监测与记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软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注:本标准中的“内镜”系指软式内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28234 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安全与卫生标准GB 30689 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卫生要求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软式内镜 flexible endoscope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

3.2清洗 cleaning使用清洗液去除附着于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

3.3漂洗 rinsing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

3.4终末漂洗 final rinsing用纯化水或尤菌水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最终漂洗的过程。

3.5清洗液 cleaning solution按照产品说明书,将医用清洗剂加入适量的水配制成使用浓度的液体。

4 管理要求4.1 医疗机构的管理要求4.1.1 有条件的医院宜建立集中的内镜诊疗中心(室),负责内镜诊疗及清洗消毒工作。

4.1.2 内镜的清洗消毒也可由消毒供应中心负责,遵循本标准开展工作。

4.1.3 应将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制定和完善内镜诊疗中心(室)医院感染管理和内镜清洗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加强监测。

4.1.4 护理管理、人事管理、医院感染管理、设备及后勤管理等部门,应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内镜诊疗中心(室)的管理履行以下职责:a)根据工作量合理配置内镜诊疗中心(室)的工作人员。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软式内镜是一种用于检查人体内部器官的医疗设备,其清洁消
毒工作非常重要。

正确的清洗消毒流程不仅可以保证内镜的使用安全,也可以延长内镜的使用寿命。

下面将介绍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的
详细流程。

首先,准备工作。

在进行内镜清洗消毒之前,需要准备好清洗
消毒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内镜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液、清洗刷、消毒袋等。

第一步,外部清洁。

将使用过的内镜先进行外部清洁,使用清
洁刷和清洗液对内镜进行轻柔擦洗,确保内镜表面的污垢被清洗干净。

第二步,内部清洁。

将内镜连接到清洗消毒机上,按照设备说
明书的要求,将清洗液注入内镜通道,开启清洗程序进行内部清洁。

清洗液需要充分流通,以确保内镜的每个部位都能够被清洗到。

第三步,消毒处理。

内镜清洗完成后,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内镜放入消毒袋中,加入适量的消毒液,将消毒袋密封好,放入消
毒机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消毒液的要求进行设置,确保消毒效果。

第四步,干燥保存。

消毒完成后,将内镜从消毒袋中取出,用无菌纱布轻轻擦干内镜表面的残留液体,然后将内镜放入干燥保存盒中进行保存,确保内镜在无菌的环境中存放。

总结,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流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正确的清洗消毒流程可以确保内镜的安全使用,延长内镜的使用寿命。

在进行清洗消毒工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每个步骤都能够得到正确执行。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内镜的清洁消毒效果达到标准,为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

软式内镜及附件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程

软式内镜及附件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程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操作规程1、内镜用后立即擦去(纱布)外表面污物,按专用送水按钮,并反复送气与送水10秒钟,去除吸引连接取下内镜,至清洗消毒室。

2、第一槽:初洗:①流动水下用纱布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活检孔道。

②取下洗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选活检孔道至少3次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至少3次,刷洗时须两头见刷头,退回刷头前必须洗净刷头上的污物;③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接全自动灌流。

⑤用高压气枪注气后擦干镜身;⑥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⑦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选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⑧清洗纱布应一次性使用,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3、第二槽:酶洗:①擦干后内镜置于酶洗槽中,接全自动灌流,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②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

③多酶洗液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④多酶洗液的配制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4、第三槽:清洗:①酶洗后内镜接全自动灌流,同时清洗内镜的外表面。

②用高明压气枪向各管道注气,排出管道内水分,并擦干镜身。

5、第四槽(必须加盖):消毒或灭菌:(1)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内镜及附件全部浸泡,接全自动灌流。

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彻底冲洗。

(2)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①胃镜≥10分钟②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45分钟;③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消毒的内镜浸泡≥30分钟;④每日诊疗前对消毒类内镜行再次消毒,时间≥20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使用。

6、第五槽:冲洗:①内镜从消毒槽取出前,清消人员应换手套,向各管腔注空气以去除消毒液;②将内镜置入冲洗槽,用纱布在过滤的流动水下清洗内镜的外表面,反复抽吸清水冲洗各孔道。

7、干燥:用纱布擦干内镜外表面,用气枪将各孔道的水吹吸干净。

取下清洗时用的各种专用管道和按钮,换上诊疗用的各种附件,方可用于下一病人的诊疗。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一、制度目的为确保我国企事业单位在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稳定,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企事业单位在节假日(包括法定节假日、单位自定节假日及调休)期间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节假日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节假日安全检查,协调解决节假日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 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节假日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组织实施节假日安全检查,督促各部门落实安全措施,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安全生产工作。

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节假日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无事故。

四、节假日安全管理工作要求1. 节假日前的准备工作(1)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

(2)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设施安全可靠。

(3)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泄漏、火灾等事故发生。

(4)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2. 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管理(1)加强值班制度,确保节假日值班人员到位,值班期间认真履行职责。

(2)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违章作业。

(3)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确保员工出行安全。

(4)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严禁违规用火、用电,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5)加强门卫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确保单位内部安全。

3. 节假日后的恢复工作(1)对节假日期间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修复损坏的设备设施,确保生产安全。

(3)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五、奖惩措施1. 对在节假日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节假日安全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标准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标准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4/2/2020
---
术语和定义
• 软式内镜: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 • 清洗:使用清洗液去除附着于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 • 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 • 终末漂洗: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最终
漂洗的过程。 • 清洗液:按照产品说明书,将医用清洗剂加入适量的水
• b) 压缩空气:应为清洁压缩空气。
• c) 医用清洗剂应满足以下要求:
4/2/2020
---
清洗消毒室
• 1) 应选择适用于软式内镜的低泡医用清洗剂; • 2) 可根据需要选择特殊用途的医用清洗剂,如具有去
除生物膜作用的医用清洗剂。
• d) 医用润滑剂:应为水溶性,与人体组织有较好的相容 性,不影响灭菌介质的穿透性和器械的机械性能。
防原则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穿戴 必要的防护用品。
4/2/2020
---
内镜诊疗室的管理要求
• 内镜诊疗室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与其岗位职责相应的岗位 培训和继续教育,正确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 a)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灭菌的知识与技能; • b) 内镜构造及保养知识; • c) 清洗剂、消毒剂及清洗消毒设备的使用方法; • d) 标准预防及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 • e)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
4/2/2020
---
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
• 基本要求 • 内镜诊疗室应设立办公区、患者候诊室(区)、诊疗室
(区)、清洗消毒室(区)、内镜与附件储存柜等,其面积 应与工作需要相匹配。 • 应根据开展的内镜诊疗项目设置相应的诊疗室。 • 不同系统(如耳部、喉部)软式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 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一、预处理
1使用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水送气10秒。

2.取下内镜装好防水盖,并清洗消毒室。

二、测漏
清洗消毒前应进行测漏实验。

一般情况下选用湿测;紧急情况下采用干测。

三、水洗
1.将内镜放入水洗槽,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擦拭镜身及操作部。

纱布一用一换。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至少三次,刷洗时应两头见刷毛,并清洗刷头上的污物。

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取下的各类阀门、按钮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
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4全管道灌流器接50ML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水送气管道。

5.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

6.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轴节处,清洗后擦干。

四、酶洗
1.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池中,用注射器抽吸含酶洗液100ml,冲洗送水送气管道,用吸引器将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浸泡2~5min,操作部分用含酶洗液擦拭。

含酶洗液一镜一换。

2.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含酶洗液浸泡,附件应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min.
五、清洗
含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高压水枪冲洗各管道,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再用气枪向各管道冲气干燥,
用干净布擦拭干内镜的外表面
六、消毒或灭菌
1.采用消毒剂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与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

2.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应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消毒。

3.消毒灭菌时间参见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或消毒剂、消毒器械的产品使用说明。

4.内镜附件一用一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方法,也可以用环氧乙烷或者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规定的其他灭菌方法。

5.相关物品冲洗后,弯盘、敷料缸等用压力蒸汽灭菌;复用的口圈、注水瓶及连接管使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复用的口圈再用流动水冲净;注水瓶及连接管用无菌水冲洗,干燥备用。

使用时注水瓶内应注入无菌水每日更换。

6.使用消毒机进行清洗消毒之前,应先按照预处理、测漏、水洗、酶洗、清洗的要求对内镜进行清洗。

七、冲洗
1.清洗消毒人员更换手套将消毒好的内镜取出,并用气枪或注射器吹出各管腔内的消毒液。

2.将内镜置入冲洗槽,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内镜的外表面,反复抽吸清水冲洗各孔道。

3.用化学消毒液浸泡灭菌的内镜,使用前应用无菌水彻底冲洗。

八、干燥
擦干内镜外表面,吹干各孔道水分,支气管镜还需要用75%的乙醇或洁净压缩空气等方法进行干燥。

九、储存
1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无菌品储存。

2消毒后的内镜悬挂与镜柜或镜房内,弯曲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

3.储柜内表面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擦拭
清洁消毒1~2次。

十、其他
1.吸引瓶、吸引管清洗后用消毒剂浸泡消毒,刷洗干净,干燥备用。

2.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刷洗后用消毒剂擦拭。

3消毒槽在更换消毒液时应彻底刷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